UN & Taiwan Can Help 福島避難災民感謝台灣
文:宋瑞文 /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特約撰述
2011年福島核災後,因為大量的輻射污染,許多人成為避難災民,身家財產遭受莫大的損失,甚至生活陷入窘境。其中,因此移居到關西的一群災民,組成「核電賠償關西訴訟團」,自2013年開始,向日本政府與東京電力提起集體訴訟;持續努力的結果,讓他們得到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發聲的成就。
由於日本政府大肆宣傳福島安全的關係,台灣讀者或許會納悶,「福島不是可以住人嗎?為何要避難到外地。」關於這一點,前東京都小平市三田茂醫師的研究(註1)可以解釋。災後六年來,他從3000位東京兒童的(核電工體檢用)血液檢查裡,發現平均數值低於一般基準,對身體機能也有部份影響,但如果移居到非污染區,大部份人可以回到正常值。因此還有避難到關西的災民團體「go west, come west」(從關東到關西去)。
災後,多種健康惡化的研究陸續發表。像是Hagen Heinrich Scherb等人的研究指出,災後周產期死亡率增加,福島及其周圍尤為嚴重。其他還有極低體重新生兒增加了2~3倍、死亡率急增、新生兒心臟異常顯著增加14.2%、福島災後連續6年胃癌顯著增加等。
於是,不限於福島,關東許多人因此移居到了關西,從日本東部移到西部,甚至組成團體,協助更多人移居。或者像「核電賠償關西訴訟團」這樣,追究造成大家離鄉背井、異地求生的禍首,要求政府負責任地有所作為。
「核電賠償關西訴訟團」表示,提起訴訟的目的,第一是為了追查真相。災後,儘管有許多關於福島核災的調查已經發表出來,但沒有一個要求政府應該負起法律上的責任。政府對於避難災民的對策不夠積極,責任範圍也含糊不清。為了查明國家的責任究竟是什麼,除了透過司法提起訴訟別無他法。
第二是損害賠償。目前向東京電力直接要求賠償的機制,亦即政府設立的核災損害賠償紛爭解決中心,態度非常消極。因此希望透過司法,確認損害賠償的正當性。此外,如果任由這種局勢發展下去,災民也有可能因為法律上的時效消滅,失去要求賠償的請求權。
第三,讓政府改弦易轍。政府對於避難者的措施並不充足。特別是對避難區域外的避難者,在必須要有的支援政策上,幾乎沒有作為。訴訟團希望,核災後政府應有的責任可以得到釐清,在這樣的前提上,重新調整對災民的做法。
Taiwan Can Help
「核電賠償關西訴訟團」代表、同為災民的森松明希子女士,災前住在福島縣郡山市(註2),災後和兒女到大阪避難,和先生分隔兩地。她曾受到日本綠色和平與民眾捐助的幫助(當時日本綠色和平為保護她使用化名園田),於2018年3月至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發表演講,訴說災民的處境。
在此之前的2017年10月,聯合國人權事務委員會對日本發出正式勸告,文中譴責日本不再將輻射劑量每年20毫西弗以下的受污染區域,指定為避難疏散區,這威脅到婦女和女童的健康;敦促日本應緊急制定長期去污政策,儘快將輻射劑量降至每年1毫西弗以下。「有證據表明短時間接觸100或100以下毫西弗的輻射水準,可能導致高度發病風險。」(註3)
身為「核電賠償關西訴訟團」代表的森松明希子,不但去過聯合國演講,也在近期向台灣民眾致意。2020年11月中,在一場由EAPHET台灣東亞歷史資訊交流協會主辦,與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協辦的非核座談裡,森松明希子透過友人,對聲援他們的台灣民眾表達感謝,「從台灣的支持裡,看到希望並得到勇氣。」就像聯合國給災民的支持一樣,Taiwan Can Help。
*延伸閱讀:「福島安全論」失真 災後連續6年胃癌顯著增加
https://e-info.org.tw/node/229288
註1:離開東京的醫生 福島核災後東京兒童的異常檢查數值
https://momlovestaiwan.tw/content/info/Detail.aspx?enc=E1D1D3540F3EE65CA9374E2A931A3B60
註2:參考資訊:2017年8月,民間秋田測定所在郡山市市區內測得,比非污染區高20倍以上的輻射線量。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KOx0pGRkJc
註3:資料出處,請到 https://documents.un.org/prod/ods.nsf/home.xsp 網站,在標題中的詞語輸入「 Compilation on Japan」,會找到「COMPILATION ON JAPAN : [UNIVERSAL PERIODIC REVIEW] : REPORT OF THE OFFICE OF THE UNITED NATIONS HIGH COMMISSIONER FOR HUMAN RIGHTS/人權理事會 普遍定期審議工作組 第二十八屆會議 2017 年 11 月 6 日至 17 日 關於日本的彙編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的報告(有中文版可下載)」。
♡
周產期死亡率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福島安全論」失真 災後連續6年胃癌顯著增加!(01/29/2021 EIC環境資訊中心)
文:宋瑞文
2011年福島核災造成大量輻射污染後,日本政府不斷宣傳所謂的「福島安全論」,冀望海內外遊客放心觀光飲食。然而,倡導「福島安全論」的學者早野龍五,其論述根據的論文已撤回,共同作者的博士學位也被取消。另一方面,有日本媒體透過政府數據發現,災後福島縣已連續6年胃癌顯著增加。
在早野龍五論文撤回,多位學者批判內容有捏造嫌疑後,日本政府對於福島安全的說法,公信力大為降低。「政府說,沒有一個人因為福島核災健康受到影響,只是沒有掌握真相的說法。」日本媒體Level 7的記者明石昇二郎如此寫道;長年追蹤日本癌症數據的他,發現災後福島縣已連續6年胃癌顯著增加。
明石昇二郎根據日本「全國癌症登錄資料庫」,利用流行病學的「標準化罹患率比」(SIR、standardized incidence ratio),計算出福島縣在災後的2012年到2017年的胃癌發生率,全部高於全國平均,在統計意義上顯著增加,換句話說,這樣的現象很難說是偶然或巧合,應有特定的原因。
透過日本「全國癌症登錄資料庫」,還能得知福島縣其他的健康變化。例如,2011年核災之前,福島縣甲狀腺癌的發生率,原本比全國平均低上許多,但自2013年開始,除了2016年的女性部份之外,不論男女的甲狀腺癌發生率,全部超過全國平均。
災後,日本政府針對未成年人調查過罹患甲狀腺癌的狀況,發現罹患人數是過去的數十倍以上。對此日本政府解釋,因為大範圍的檢查,病例自然發現得多(過剩診斷)。然而,從前述的分析可知,在未檢查的成年人的部分,狀況仍然大幅惡化。
其他異常的癌症數據變化,還有前列腺癌、膽癌、膽管癌等。以前列腺癌為例,2012年(男性)顯著增加,隔年2013年略減,但2016、2017年又顯著增加,罹患人數也突然增加許多。
流行病學專家評論
流行病學專家、岡山大學教授津田敏秀,在看了明石昇二郎的分析後表示:「福島縣內輻射被曝狀況不一,單憑這些數據已經可以看出趨勢。然而,負責縣民健康調查的福島縣立醫科大學卻沒有做疫學調查,驗證核災與這些癌症的關係。今後應該針對被曝劑量大的群眾進行調查,驗證有無關聯。」
據日本政府厚生勞動省說明,自然放射線之外,終生累積的人工輻射劑量100毫西弗以下(低劑量),癌症增加機率在統計上沒有顯著差異,或者科學上沒有明確影響等其他說法。一般人通常直觀地解讀為「(任何人都)不會有癌症」而感到放心。
但津田敏秀解釋,這裡的癌症兩字,是指不分性別全年齡層的「全癌症」,若是特定的、對輻射敏感的年齡層與癌症,就會有顯著差異了。前台灣勞工健康服務中心專任醫師林亮瑜解釋,因為全癌症的總人口基數比較大(如男性不會得到卵巢癌),所以發生率有可能低於特定癌症。
而除了癌症外,福島核災後,多種健康數據惡化的研究,由海內外學者陸續發表出來。Hagen Heinrich Scherb等人的研究指出,災後周產期死亡率增加,福島及其周圍尤為嚴重。日本醫科大學等團隊調查發現,福島縣未滿1500克的極低體重新生兒,災後增加了2~3倍。琉球大學名譽教授矢崎克馬分析,災後日本死亡率急增。日本名古屋市立大學研究發現,災後新生兒心臟異常顯著增加14.2%,應考慮核災影響。
非癌症疾病的惡化,在車諾比核災亦然。榮獲諾貝爾和平獎的非核醫師會IPPNW,在2011年發表的論文(第7頁第18點)寫道,據車諾比省官方資料,災後1987~1992年之間,疾病增加率在内分泌系統為25倍、神經系統為6倍、循環系統為44倍、消化器官為60倍、皮膚與皮下組織為50倍以上、肌肉骨骼系統和心理障礙為53倍。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e-info.org.tw/node/229288
★ 相關報導:
陷倫理爭議 證明福島核災影響不大論文遭撤回 作者博士學位遭取消
https://e-info.org.tw/node/229208
♡
周產期死亡率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福島安全論根據崩塌 災後連續6年胃癌顯著增加
文:宋瑞文/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特約撰述
2011年福島核災造成大量輻射污染後,日本政府不斷宣傳所謂的「福島安全論」,冀望海內外遊客放心觀光飲食。然而,倡導「福島安全論」的學者早野龍五,其論述根據的論文已撤回,共同作者的博士學位也被取消。另一方面,有日本媒體透過政府數據發現,災後福島縣已連續6年胃癌顯著增加。
在早野龍五論文撤回,多位學者批判內容有捏造嫌疑後(請見圖片ㄧ),日本政府對於福島安全的說法,公信力大為降低。「政府說,沒有一個人因為福島核災健康受到影響,只是沒有掌握真相的說法。」日本媒體Level 7的記者明石昇二郎如此寫道;長年追蹤日本癌症數據的他,發現災後福島縣已連續6年胃癌顯著增加。
明石昇二郎根據日本「全國癌症登錄資料庫」,利用流行病學的「標準化罹患率比」(SIR、standardized incidence ratio),計算出福島縣在災後的2012年到2017年的胃癌發生率,全部高於全國平均,在統計意義上顯著增加,換句話說,這樣的現象很難說是偶然或巧合,應有特定的原因。
透過日本「全國癌症登錄資料庫」,還能得知福島縣其他的健康變化。例如,2011年核災之前,福島縣甲狀腺癌的發生率,原本比全國平均低上許多,但自2013年開始,除了2016年的女性部份之外,不論男女的甲狀腺癌發生率,全部超過全國平均。
災後,日本政府針對未成年人調查過罹患甲狀腺癌的狀況,發現罹患人數是過去的數十倍以上。對此日本政府解釋,因為大範圍的檢查,病例自然發現得多(過剩診斷)。然而,從前述的分析可知,在未檢查的成年人的部分,狀況仍然大幅惡化。
其他異常的癌症數據變化,還有前列腺癌、膽癌、膽管癌等。以前列腺癌為例,2012年(男性)顯著增加,隔年2013年略減,但2016、2017年又顯著增加,罹患人數也突然增加許多。
流行病學專家評論
流行病學專家、岡山大學教授津田敏秀,在看了明石昇二郎的分析後表示:「福島縣內輻射被曝狀況不一,單憑這些數據已經可以看出趨勢。然而,負責縣民健康調查的福島縣立醫科大學卻沒有做疫學調查,驗證核災與這些癌症的關係。今後應該針對被曝劑量大的群眾進行調查,驗證有無關聯。」
據日本政府厚生勞動省說明,自然放射線之外,終生累積的人工輻射劑量100毫西弗以下(低劑量),癌症增加機率在統計上沒有顯著差異,或者科學上沒有明確影響等其他說法。一般人通常直觀地解讀為「(任何人都)不會有癌症」而感到放心。
但津田敏秀解釋,這裡的癌症兩字,是指不分性別全年齡層的「全癌症」,若是特定的、對輻射敏感的年齡層與癌症,就會有顯著差異了。前台灣勞工健康服務中心專任醫師林亮瑜解釋,因為全癌症的總人口基數比較大(如男性不會得到卵巢癌),所以發生率有可能低於特定癌症。
而除了癌症外,福島核災後,多種健康數據惡化的研究,由海內外學者陸續發表出來。Hagen Heinrich Scherb等人的研究指出,災後周產期死亡率增加,福島及其周圍尤為嚴重。日本醫科大學等團隊調查發現,福島縣未滿1500克的極低體重新生兒,災後增加了2~3倍(請見圖片二)。琉球大學名譽教授矢崎克馬分析,災後日本死亡率急增。日本名古屋市立大學研究發現,災後新生兒心臟異常顯著增加14.2%,應考慮核災影響。
非癌症疾病的惡化,在車諾比核災亦然。榮獲諾貝爾和平獎的非核醫師會IPPNW,在2011年發表的論文(第7頁第18點)寫道;據車諾比省官方資料,災後1987~1992年之間,疾病增加率在内分泌系為25倍、神經系為6倍、循環器官為44倍、消化器官為60倍、皮膚與皮下組織為50倍以上、筋肉・骨・心因性機能障害為53倍。
圖片說明:
圖片一::2020年8月,"TVU福島"報導,多位學者召開線上記者會,批判早野龍五論文,表示"圖表很可能是捏造的"。
圖片二:媒體報導,福島縣極低體重新生兒,災後增加2~3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