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陣子中共代理人「鄰國國民黨」政客立委說,台灣的國防支出增長是不對的。真的很想從這些中共代理政客的頭「巴」下去。
📣 日本其實也已經連10年增加防衛支出💰了。為何❓還不是為因應中共每年增加的國防軍事花費,然後用牠們的解放軍支出在東海、台海、南海秀出牠們的肌肉💪,整天恫嚇周邊國家‼️
📢 台灣國防支出不夠、兵源問題,早已經無法面對窮兵黷武的中共對台灣的軍事施壓。台灣如果不自己先拿出堅決抵抗「壓霸」中國的決心表現,就期待別人來幫忙,這種耍廢的廢柴心態,人家絕對不會幫忙。以自己周遭朋友圈就知道,如果你有廢柴不振作的朋友,整天自己不先振作要朋友幫忙,我看沒多久朋友一定都縮手的啦‼️
🗣 鄰國國民黨真的專門出產垃圾扯台灣後腿的政客‼️ 會支持這種搞亂台灣的中共代理人政黨,其實也是垃圾同路人🤬🤬🤬🤬🤬
📌 什麼是最好的「鄰國國民黨」呢⁉️ 死去或移民到中國的「鄰國國民黨」,就是最好的國民黨啦‼️ 自戕、自我了斷、關門大吉,都是國民黨可以對台灣作出最巨大的唯一貢獻啦🙏🙏🙏
#鄰國國民黨自我了斷是對台灣巨大的貢獻
#鄰國國民黨整天扯後腿沒有參政資格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周 周 也是垃圾 在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何時該買房?該怎麼買?投資最難的事情?
何時該買房?
第一個問題應該要反過來問,何時不該買房?或者何時買房會比較吃虧?
貸款貸不下來的時候不該買房,買房很少有人不用貸款,成數多寡暫且不論,所以若是貸款很難成功,建議您還是先將工作穩定後,再來考慮買房的事情,所以工作不穩定,貸款不易,買房也困難。
再來買房會吃虧,也是因為貸款利率差的關係,這個也是跟工作有關係,譬如業務獎金性質的工作,薪資收入起伏大,所以銀行核貸的條件可能會比較差,再來譬如是創業老闆,貸款條件可能也會比較差,因為銀行認定創業風險高,所以反而受雇人員的貸款條件會比較好,所以受僱醫師的貸款條件超好,反而創業的診所醫師老闆,貸款條件反而打折。
所以若是短期內有工作變動,可以考慮在貸款條件好的時候買房,貸款條件比較好,比較不會吃虧。
同樣的,若是短期內工作有變動,自住房產也是比較麻煩,畢竟買房賣房都是件不容易的事情,要花費不少時間精力,若是有簽約的工作,合約快要結束的時候,避免做出買賣重大決定,應該等工作稍微確定後,再來配合住房的事宜。
該怎麼買?
買房我們只先考慮自住的情況,買房怎麼買?做足功課。
買手機要做多少功課?
自助旅遊訂飯店要做多少功課?
買房金額比買手機多十百千倍,買個手機都可以研究半天,買房認真研究實在不過分,市面上有不少書籍跟房屋有關,千萬不要懶惰讓爸媽、其他人決定,你買手機會讓你爸媽決定嗎?自己用的手機自己選,自己住的房子自己找。
買房之前多出去旅遊幾次、多租幾次房,就會知道自己的喜好,旅遊喜歡住熱鬧的商店街?還是人少風景好的地方?喜歡住民宿?還是喜歡住飯店?需要飯店設施的?還是便宜可過夜的?
買房也不要預備太遠,小倆口剛結婚,短期三五年內也沒有要生小孩,就不用準備小孩房間買太多房,將來等到小孩出生,也沒那麼快可以自己睡一間,周遭很多朋友小孩上了小學都還是跟父母一起睡,如果預算充足再來考慮其他房間配置,譬如書房、健身室、視聽室,只是現在房價都不便宜,小小一間房成本都要百萬,這些錢改放在0050,獲利拿去繳健身房會員都划算。
買房地點距離工作不要太遠,單程交通時間在一個小時還可以接受,超過太多就有點花時間,所以買房地點會影響後續男女雙方的工作地點,交通方式也要再確認,有時候認為開車騎車很方便,結果停車很麻煩,大眾運輸也要事先確認路線。
遠距工作算是疫情時代的少數美好收穫之一,不過我是覺得完全遠距還是滿困難的,人與人的互動是不可缺少的,所以地點的選擇還是滿重要的。再來若是有小孩之後,學區的考慮也是滿重要的,畢竟教育體系是需要足夠人數支撐的,小眾教育路線金錢與時間成本高,不是人人負擔得起。
如果你對該地區不熟悉,可以暫時先用租房的,騎驢找馬,等到熟悉該地區,也覺得不錯後,再從附近找房買,比較不會買錯,至於很多人擔心買貴?整體房價上上下下很難預料,譬如最近幾個月疫情嚴重,房價也沒下跌多少,所以要等到整體房價波動比較困難,自己做好功課也不會買的比別人貴就好,買錯比買貴容易。
買房預算也可以用租房租金回推,若是你目前租房條件很滿意,假設租金一個月2萬一年24萬,現在出租報酬率大約是3~5%左右,所以從3%反推回去約八百萬左右,假設貸款八成可以看總價約一千萬的房子,然後買房還要準備頭期款,償還貸款也盡量本金一起攤還,所以這樣每個月的負擔,還是會比單純租房高,但是也應該還可以負擔,房貸過了五年十年後,也可以考慮轉增貸,這樣之前還款的本金,又會重新回到手上。若是總價差距過大,譬如預算暴增到兩千萬,可能都是不小的負擔,需要再三考慮。
房貸申請銀行也是門功課,重點是找額度高、利息低、年限長、沒有綁其他金融商品,薪轉戶銀行比較知道公司狀況,可能會有員工優惠方案,另外也可能有銀行做促銷活動,可以留意親朋好友跟哪家銀行貸款優惠,多多比較,比較重點還有一個,就是數字直接對比,最後搜集三家不錯的,再來做最後的徵信確認仔細數字,因為短時間銀行無法過度徵信,會引起懷疑。
與銀行往來要視同正式往來,若是有申辦信用卡,盡量每期都是全額繳清,不要逾期,免年費的信用卡至少要辦一張使用,長期培養信用,申辦房貸銀行也可以辦張信用卡,給往來銀行理專做點業績,銀行是少數合法借貸管道,一定要跟銀行培養好關係,好好經營,至於推銷的其他金融商品,自己認真做點功課,至少跟指數投資做點比較。
若是財務狀況極度保守的朋友,擁有半年到二年的週轉金,仍然有儲蓄(現金、定存、儲蓄險)超過十年租金,工作穩定,沒有其他金融商品、投資組合,而且沒有購買自住房屋,處於租屋狀態,我會積極建議開始考慮買房,期間可以拉長半年至一年,在這個資金寬鬆、通膨明顯的年代,持有過多的現金,改配置在自住房產,也是一個很穩定可靠的方式。
最後買房跟結婚有點類似,沒有完美的,都是比較級的,可以設定一個目標,譬如看房三個月十二個週末,每週看五個案子,總共看六十個案子,初期先不做決定,等到過了一半,也就是六個週末三十個案子後,有比過去更好的案子出現,就可以下手準備斡旋了。
最後的最後,買房跟結婚差不多,入住後跟婚後,與之前期待還是會有點落差,只要不要相差太多,能夠忍耐的請多包容,左右鄰居、樓上樓下鄰居、管理員、停車位...,很容易有摩擦,不是只有這個建案有問題,搬家換房子後還是會出現其他問題,人生就是如此xd。
投資最難的事情?
投資最難的事情就是本金
大詩人常常笑說指數投資三大缺點:本金大、時間久、很無聊
其實主動投資也需要本金,大詩人以前做產業分析師的時候,其他同事文組畢業沒幾年,薪水不高也存沒多少錢,所以投資只能買低價股,或者一兩檔股票套牢,就沒有其他錢投資了,講白了任何投資方法,都需要本金繳學費,初期的冤枉路走越多,需要的本金越多。
再來是本金若是不夠,投資很容易想開槓桿,不論是貸款增加本金,或者使用期貨、選擇權,本質上都是開槓桿,開槓桿除了費用增加,利息、手續費都是費用,風險也增加很多,危機出現時很容易被迫清倉出場。
增加本金最常見的方式就是增加薪資收入,可是台灣彌漫太多理所當然的氛圍,以我之前的工作台積電工程師為例子,怎麼會有人以為這是個正常上下班的工作呢?怎麼有辦法套用勞基法的工時呢?每個人都想要錢多事少離家近,問題就是你找不到這種工作,台積電在台灣是排名領先群的工作,對比美國像是在蘋果公司上班,你會誤以為蘋果上班很輕鬆嗎?很多人下班回家也都是在工作,壓力也都是很大的。
很多事情是沒有辦法線性控制的,台積電三倍的薪水、三倍的累,我可以只要兩倍的薪水、兩倍的累就好嗎?
今天分享買房的事情,還是自住而已,就要做很多功課,若是要做包租公、投資客,那要做的功課更多,買房不只要跟銀行經營關係,房子買了也要好好經營,不然在貴的傢俱也是掛衣服、在貴的豪宅也是垃圾屋,萬事起頭難,買房也需要頭期款,投資更需要本金,天底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謝謝大家。
周 周 也是垃圾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公司高層曾經介紹過這位前輩。我有一個特點,就是我是一塊海綿,在面對新的領域的時候,會不斷吸收一切。好的前輩教的,我就會全部接收。
於是,我托我去開的二手書店 Lily Bookshop 找到這本親筆簽名大作。
我的團隊正在快速增長,所以如何管理團隊成為了我目前最大的問題。這本書給了我很多的啟發。雖然我有不同意的地方,我覺得自己確認了很多固有的看法,絕對能幫到我以後。感謝前輩的用心。
這裡面的一些東西,我希望記錄下來:
1. 2017年前輩有190人,業績8765萬,人均138萬。
2. 懂得追女仔就懂做保險。這我一直都這麼覺得。
3. 做保險成功沒有樣看。
4. 新人想成功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要找成功的人學習。
5. 前輩收一個人需要通過層層面試,過程漫長。我還是覺得簡單好 - 我看不準就會拒絕,看準就馬上收。我眼光會錯,也被團隊視為燈神,但我的直覺只會越來越好。我一切以效率為先。
6. 前輩認為兼職不可接受,認為沒信心一定會輸。我鼓勵大家貪,魚與熊掌兼得。我只有一個要求;你不要給我只知道你在本職也是垃圾。我什麼都要,全部都要做好。分別只是,我能,而你不能,所以你只能抉擇。
7. 大部份客戶買保險並不是充分了解產品而是覺得充分被了解,因而感性相信顧問,所以顧問給人印象重要。
8. 給人印象好、能融入團隊,就成為核心成員。不能融入,則需要是有客戶群的人,才能成為一般成員,但要和核心人物隔開。這也沒有的話,不收。因為一般成員其實反而需要投入時間一對一,所以要慎選,因為時間有限。
9. 招募人要稱讚到被招募者飄飄然,提升興趣和決心。我一向如此。
10. 遇到尊貴客戶,要有膽識開大單。
11. 重質不重量,寧願如此。但我真的認為量不怕多,因為我自然會隔開。誰值得被投放資源,我直覺很準。
12. 培養人才要培養可以做領頭羊的,用師徒制培養,讓他們成為領袖。
13. 團隊規矩,要做到法情並行,取平衡。
14. 民主集中制。大家都有發言權,但決定由職級在某程度上的人才能投票。我同意,以前大律師樓也是如此。一切以效率為先。
15. 規則寬鬆,嚴格執行。我好喜歡這個方針,因為這樣真的是 no excuse.
16. Leader 是法官,以維持法治精神,避免衝突。
17. 早年前輩每年請20幾人,曾經總人數不升反降,40人萎縮到23。
18. 同事有家人問題、失戀失婚問題等,都不是藉口。沒有藉口,全部不留。炒人不留情,否則團隊成績只會是一般般。
19. 顧人還是顧團隊,最後還是要取平衡點,但要有底線。每年給所有人一個免死金牌,如果有第二次,看情況。第三次一定炒。
20. 經常不達標的人留在團隊中會令其他人有樣學樣拉低大家。看一個團隊要看最差一位出什麼成績。我卻覺得重點是要隔開這些人。簡單。炒不炒,核心團隊根本不再感受到這些人的存在,自生自滅。
21. 簽單即使細也很重要 - 保持狀態。每個月至少2-4張。
22. 評估一個人,用5個A:Achievement, activity, attendance, appearance, attitude.
23. 傳統導師training的最大問題,是10個人其實4個明白,6個一知半解。最後那6個就會墮後。
24. 兩分鐘迴轉壽司訓練法很有趣,有待驗證。
25. 集體演練,互相指正,再自我修正和改進,比被上線指出錯處感覺更好。
26. 前輩的東西很系統化,某程度反映自身讀了這麼多的證書。我自己的看法是,可能太看高了普通人的水平。我認為一切必須從簡,但絕對不是代表沒有系統,只是一針見血,Strip away all the non-essentials.
27. 訂立一個令自己興奮的目標,做到會高興但做不到不會太失落。
28. 督導必須是恆常定時,這樣同事才會習慣,心理沒負擔。督導看狀況,不是一定要太多。可以以小組形式進行。
29. 每週15個客,就可以MDRT。這真的不容易。做不到就要懲罰。懲罰真的不是說做就做到,因為很arbitrary,很自虐的感覺。我認為自律的道理才是皇道,關鍵是為什麼會自律。
30. 讚美比批評有效,但讚美讚的是努力,不是天資。不要隨便打擊士氣。
31. 適合表揚、獎賞、恐懼,再引導為自我激勵。
32. 不要過分呵護,要他們自己經歷,面對挫折,才有真正實力。教授專業知識和技巧、助他們養成好習慣即可。他們遇到挫折,就給安慰和顧鼓勵,教方法自行面對,但僅此而已。
33. 要互信關係,但要保持適當距離。我不能同意更多。我不是來交朋友的。
34. 小團隊想突圍而出,必須找出自己的獨特性和優勢,將所有資源和宣傳聚焦在上面,放棄其他。在市場上要建立獨特性、唯一性、稀有性。在某方面闖出名堂的話,就會消費者走上門。這就是核心競爭力 - 這就是林作成功的原因。這一行,乃至全香港,只有一個林作這樣的人設,簡稱「林作現象」。
35. 應該由一個做得好的同事帶一個做得不好的,行程一對,buddy 計劃,如果兩人成績都達標,就會有獎賞。人盯人戰略。
36. leader負責團隊,個人由buddy leader負責。我必須接受自己直屬下線確實多,目前還能處理,將來必須專注團隊層面,下放權力。
37. 2013年6月23人 - 2016年11月118人。3年半,95人增長。
#作哥哥閱讀報告
#打造100%MDRT團隊
#周榮佳
#感謝無私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