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小朋友都說我壞話!」如何陪伴孩子面對流言
#順著人性來教養
孩子進入小學後,常常會遇到一些人際關係相處的問題。尤其是心思細微的女生特別容易遇到,我家的雙寶妹就是其一。
有一天雙寶妹回家跟我說「媽媽,小朋友他們都說我壞話。」小小的臉蛋掛著兩行淚,讓媽媽非常心疼。
遇到這種狀況大家會怎麼教孩子呢?問過幾個朋友得到兩個很極端的答案:
「幹嘛理他,把那些話當放屁。」(#忽視)
「送一些小文具,試圖和對方建立友誼。」(#討好)
事實上,對孩子來說,忽視和討好都很難做得到。首先,如果說壞話的人是自己的好朋友,孩子根本無法不去在乎他所說的話,更不可能把好朋友說的話當放屁,在孩子的世界上,友誼甚至比親情還要重要,有的孩子甚至會因為好朋友的一句話陷入憂鬱沮喪的情緒中,無法自拔。
再來,如果說壞話的人不是自己的好朋友,甚或是本來就是孩子有點討厭的人,這時還叫孩子送對方東西,和對方建立友誼,也是比登天還難的事情。
基本上這兩種作法都是不符合人性的教養方式,我在 #順著人性來教養 這個類別的文章裡,多次提到很多父母教養孩子都像在培養聖人,除了過於理想化,還常把過高的道德標準硬扣在孩子的身上,連大人都做不到的事情,還期望年紀比我們小,人生經歷比我們少的孩子可以做得到,這不是不人性,又是什麼呢?
🔹🔹🔹
那麼,如何陪伴孩子面對流言呢?
✅#陪伴孩子的情緒
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是陪伴孩子的情緒,不管說壞話的人是誰,孩子面對自己的負面流言,都會產生憤怒、懷疑自己、逃避憂鬱等情緒,而父母的責任就是引導孩子把這些情緒說出來,我常在文章裡說到,情緒只要說出來事情就解決了一半。
「媽咪,他們為什麼這樣說我,我又沒有像他們講的那樣。」(憤怒)
「媽咪,難道我真的像他們說的那麼笨嗎?」(懷疑自己)
「媽咪,我不想去上學了,我好難過」(逃避憂鬱)
這些都是孩子一邊流著眼淚,一邊說出的話,雖然心疼不已,我還是靜靜傾聽,拍拍她靠在我大腿上的頭,輕輕撫過她的背脊,一遍又一遍聽著也同樣讓我心碎的話語。
🔹🔹🔹
✅#和孩子分享父母類似的人生經歷
等到她情緒恢復平靜,我再問她想不想聽聽看媽媽小時候的故事。
父母人生的故事,往往比一些大道理吸引孩子的注意,當孩子得知父母也曾經走過相同的人生經歷,似乎可以撫慰孩子受傷的心靈。除了起到安慰的效果,還可以問問孩子,如果你遇到和父母相同的事情,會用什麼樣的方法面對,讓孩子說出他的想法,而不是只能父母教孩子怎麼做,父母也可以從孩子身上獲得不同的想法。
小時候的我,因為生性不愛說話,常常被歸類於邊緣型的人物,小學同學曾形容我像貓,有一雙細細長長的貓眼睛,總是躲在角落裡觀察大家的一舉一動,只要時機成熟就會撲上前攻擊人。
當然,對方不像我說得這麼好聽,大意就是我像貓,有心機又愛躲在角落算計別人。如果是現在中年的我聽到,大概會仰天大笑,覺得他的觀察很有創意。
但當時的我只有十歲,聽到時簡直天崩地烈,而且對方宣稱聞過我排洩物和貓一樣臭,四處跟別人說,奇怪排洩物有香的嗎?!我小小腦袋百思不得其解。
加上,當時我的父親雖是高級公務人員,卻生性愛賭,在鄰里之間惡名遠播,更加深流言的「可靠性」,小時候的我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似乎也在無形之中養成我孤僻的性格。
因為父母忙於工作,我只能回家跟哥哥訴苦,我還記得哥哥為了鼓勵我,用自己省下的零用錢買了一支自動鉛筆送我,雖然哥哥年紀也小,沒辦法說什麼厲害的話鼓舞我,但這樣的心意,安靜的陪伴我走過成長所經歷的痛苦。
連現在回想起來,親情帶來的溫暖,還深深觸動現在已屆不惑之齡的我,不禁熱淚盈眶。
雙寶妹說:「媽咪,你跟我一樣都有哥哥疼呢!」是啊!我與女兒相視而笑。
🔹🔹🔹
✅#和孩子一起討論面對流言的方法
氣氛緩和下來,我和女兒一起討論面對流言的方法,老實說這個問題的答案可能連身為大人的我,都做得不是很好,不想因為我是父母,就把自己想得比孩子厲害,更何況我希望孩子可以從自己人生經歷學習成長,所以把發言權盡量留給孩子。
最後我們討論出兩大方法「#散播流言者比說流言的人更可怕」及「#把時間花在對自己有幫助的人事物上面」。
「散播流言者比說流言的人更可怕」,大家應該都聽過三人成虎的成語故事,當謊言傳播到第三個人,傳播的人多了,人們就會把流言當作事實,這其中真正需要預防的便是「傳播者」。
除了 #跟傳播者保持距離 之外,自己也要注意 #不要成為傳播者,對於未經查證的流言最好抱持再觀察的態度,不要別人說什麼自己也跟著說,看到小朋友說別人壞話,也要趕快檢視自己是不是也常常說別人壞話,所謂物以類聚就是這個道理。
遇到不順心的事抱怨一下是人性,但盡量對事不對人,不要進行人身攻擊,如果你自己也是愛說別人壞話的人,又憑什麼要求別人不用同樣的方法對待你呢?
再來就是「#把時間花在對自己有幫助的人事物上面」。小學生正處在高度發展自我意識的年紀,當孩子開始展現自己,在團體中或多或少會遭受流言蜚語的傷害,像我小時候的故事,正是因為有次作文被老師稱讚,原本在班級中默默無聞的我,突然受到師長的注意,加上明明父母都有工作,師長卻因父親沉迷賭博,幫我申請午餐費減免,因而遭受到攻擊。
剛開始我很傷心,想試著澄清辯駁,但終究徒勞無功,後來想一想,如果有本事就來我面前說,不敢在我面前說的壞話,我一槪當成沒有這件事,專注當我自己,把時間花在值得交往的朋友身上,心情轉移了,被說像貓咪好像沒那麼重要了,況且貓咪很可愛啊!像貓一樣不好嗎?🤔🤔
雖然心疼女兒也感到心急,但是我還是決定用默默支持代替幫她下決定,畢竟我不能「幫孩子長大」,只能「陪孩子長大」,給孩子時間和空間,讓孩子自己長出面對人際關係挫折的勇氣吧!那才是孩子真正帶不走的重要能力。
圖片來源:PIXABAY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2019/05/03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19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僅剩三位名額)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
和孩子一起討論面對流言的方法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2019/05/03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19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僅剩三位名額)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02/24(日)或 03/16(六)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2019.04.14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545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今天啊我們來破解一個千古的大謎題。
你會不會有一種感覺,就是呢,有一種東西叫「謠言」,它跟蟑螂一樣。它可以從恐龍時代,存活到今天;它有很強大的生命力,而且永遠不會消失。
尤其現在喔,我們大家都用通訊軟體,你一定喔在某些群組裡面,收過一些莫名其妙,不知道從哪裡來的資訊。更妙的是哦,還有人深信不疑這些資訊,到處轉傳;甚至於徹底執行。
我來跟你分享一個實際的例子,有一點令人遺憾。我曾經呢,在通訊軟體上面,看過一段很令人感到驚悚的影片。
那個影片呢,是有一隻被燙傷的手,上面有腫漲而且很嚴重的這種水泡。然後呢,整個畫面都很大剌剌的呈現在鏡頭前面。
這影片的內容,其實是在教大家,當我們燙傷的時候,可以先用麵粉覆蓋降溫,這樣的一個急救處理方法。但是我要強調,這是錯誤的、這是錯誤的、這是錯誤的。
可是呢,就有人相信啊,而且很令人遺憾的事情,就這麼發生了。在2017年,有一個社會新聞,是這樣喔。
一個四歲的小男孩,在家裡呢跟兄弟姐妹玩,結果不小心絆倒電熱水壺。這個熱水就往他身上淋下去,造成他全身性嚴重的燒燙傷。
但是那個時候,唯一在場的大人,就是這小男孩的阿公。這阿公喔,看到小男孩痛得哇哇大叫,為了去急救這個小男孩,他卻誤信了這個謠言。
他找出麵粉,把它覆蓋在傷口上面,結果造成什麼?造成小孩送到醫院的時候,反而因為覆蓋了麵粉,造成這個傷口沒辦法散熱,讓傷口變得更嚴重。
他不但沒有減輕小孩子的痛苦,還讓醫生在治療的時候,先把那一層皮先刮掉,二次傷害,才能夠上藥。這不僅讓小孩留下難看的疤痕,而且是讓小孩非常的痛苦,甚至於會有生命危險。
你聽到這邊喔,你有沒有想過這樣的遺憾,特別是前一陣子,談到的「假新聞」其實常常會讓人有一種「一聲長嘆」的感覺。
那你會不會很好奇,到底呢,這些跟小強一樣的存在,它是怎麼留在每個人的腦袋裡,而且還會讓我們信以為真、到處去傳播?
這答案其實很簡單,在心理學裡面有一個說法,叫做「睡眠者效應」。
根據啊美國一個心理學者,叫庫克博士,他提到「睡眠者效應」這樣的研究,他說在滿足接下來我要跟你分享的,這四個條件的時候,它就很容易發生。
這第一個條件就是,「足以讓人印象深刻或者是在意的消息」。
比如說一個例子喔,經常在辦公室流傳的八卦,像是A部門的職員,和B部門的主管,他們在談辦公室戀情。
這種聽起來有點神秘、八卦、新鮮,這很容易引起到大家的注意;這是第一個條件。
第二個條件是「訊息來自可信度很低的出處」。比如說,A部門的職員和B部門的主管,談辦公室戀情這件事情。它的消息來源,其實是一個剛進公司三天的實習生。
你想想看喔才來三天,他能接觸到公司多少真實的層面?所以這個消息其實可不可信,這是我們自己心裡都很明白的。
接下來的第三個條件是什麼?叫做「隨著時間的流逝,這個消息的原始出處,慢慢的被遺忘了」。
這個意思就是說喔,不管辦公室戀情它有沒有傳開、它有沒有發生?當我們日子每天都在過,沒有多久我們很容易去忘記,這個八卦的起頭的那個點,其實是一個來三天的工讀生。
但我們腦子裡面,就留下一個印象,好像A部門的職員,真的跟B部門的主管有在一起這件事。
最後,當第四個條件發生的時候,叫做「下一次又被討論的觸發事件,很快的又發生」。
那這時候就回到剛剛的例子,或許在一個同事聚會的場合裡,有人又聊起A部門的職員,跟B部門的主管,這一個八卦的時候。
這個時候你會發現,第一時間,如果沒有任何人明白的說,去做一個澄清。比如說:「他們只是有一個專案在合作而已」。
沒有任何人澄清哦,這時候一個現代版的「三人成虎」,是不是就活生生的上演?
沒有人會再乎這個訊息真不真、可不可靠;但是我們的腦子裡面,就會自然形成是:「他們兩個好像在一起,好像有辦公室戀情發生」。
所以我請你想一想喔,一般有職場經驗的人都知道,辦公室戀情,這個是很多組織的忌諱,而且是天條啊,不能觸犯的。
可是這樣的小道消息,一旦傳到公司的大老闆耳裡;大老闆如果追究下來,你覺得有誰會勇敢的拍胸脯,跳出來承認說「這是我造謠的」?我想根本不會有人幹這件事。
於是呢,就像三人成虎一樣。儘管沒有真的有任何一個人,在大街上看見老虎,但是「大街上有老虎」這樣的謠言,就會因為說的人多了,很容易讓別人信以為真。
所以,經過我這樣子步驟性的拆解;你有沒有發現,謠言是怎麼傳開來的?簡單說呢,就是每個人它大概四個步驟,「只記得訊息」、「習慣不求證」、再來「以訛傳訛」、「最後還不承認」;這四個因素拼湊起來。
再說一遍,我們「只記得訊息」、而且「習慣性的不求證」、最後我們還成為「以訛傳訛」的人、然後我們接著「不去承認」這一切可能是有問題的。
談到這裡喔,就算你沒有聽過阮玲玉的名言,叫「人言可畏」。你一定也在社會新聞上面,看過那種受到不實的傳聞、言語霸凌而倒致自殺、自殘的這些令人遺憾的事件。
可是當我們回頭來看,一旦看懂了「睡眠者效應」它是怎麼發生的;我們就不會被這種流言蜚語影響,但是更重要一點是,我們也必須承認,流言蜚語是不會消失的。
所以也因為這樣子,其實有必要在乎這件事嗎?但是話說回來,如果你不喜歡被騙,如果你也討厭被那種錯誤的訊息誤導,做出不適當的判斷和行為。
那麼你要記得一件事,嘴巴長在別人的身上,要花你的力氣去跟別人爭論謠言;倒不如把力氣收回來,放在自己身上,為自己的判斷負責任;關鍵在於「為自己的判斷負責任」。
你可以做什麼事呢?我想你唯一可以做的事情,就是記得要去查證,不要人云亦云啊,訓練獨立判斷思考的能力,拒絕成為謠言,或是假消息的傳播者,讓「清楚」成為你的新習慣。
或許啊,你還可以把剛剛說的那四個動作,「只記得訊息」、「習慣不求證」、「以訛傳訛」、「最後不承認」。
這四個動作變成什麼呢?「慎選訊息」、「用心求證」、「謹慎發言」、而「即時更正錯誤」,如果錯誤發生的話。
這不只是一個更好的習慣,而且它更是一個人,是否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指標。
所以呢,如果謠言是無法被消滅的;那麼我們永遠能做的,就是「慎選訊息」、「用心求證」、「謹慎發言」、而發現錯誤的時候,要能夠「及時更正錯誤」。
希望我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更希望當我們在面對,這社會訊息的開放,而假消息、謠言也越來越多的時候,都能夠長出獨立判斷思考的能力,不要再掉入「睡眠者效應」裡面。
謝謝你的收看,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訂閱旁邊有一個小鈴鐺按下去,這樣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推出的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它可以幫助你成為自己時間的主人。
我們用回到你的大腦心智運作的一個根本,並且搭配一些實用的工具,讓你成為自己的效率大師。在新的一年裡面,完成你想完成的目標與夢想。
無論是我們的線上課程,還是實體的教室;我都很期待,能夠跟你一起前進,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和孩子一起討論面對流言的方法 在 【橙智青春提問室】如何面對流言蜚語?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 …」, 同儕間總是充斥著許多 流言 蜚語, 如何 面對 生活中愛 討論 是非的人? 從「蝴蝶效應」中學會正確的應對 方法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