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入侵》:
母親遺留下來的夢靨。(有雷)
先後看了《鬼莊園》與《鬼入侵》,覺得還是《鬼入侵》的故事比較有層次,分析起來也比較有趣。《鬼入侵》大幅改編自同名小說,影集內容大致上是說一家七口的家庭搬進了怪事接連發生的希爾莊園,後來在媽媽自殺後,爸爸帶著五個孩子連夜逃跑。原本以為事情就此落幕,誰知道小女兒長大成人後回到莊園自殺,因此又喚起了剩餘五位家人對於往事的回憶。
先說,這篇影評不會討論哪幕有隱藏的鬼、結局中路克到底有沒有逃離紅房間的魔爪,或者是鬼怪與心理疾病的關聯。我就只是單純想要分享一下我自己對於影集中「母親」的分析。
➡️「淺看 “母親”」
對於西洋文學有涉獵的觀眾或許對於「缺席的母親」並不陌生。所謂「缺席的母親」,指的是文學作品中死去或者是未被提及的母親角色,比方說灰姑娘與白雪公主的生母、《李爾王》中的皇后、《卡蜜拉》、《科學怪人》、《小美人魚》、《小鹿斑比》、《美女與野獸》⋯⋯等作品。除了缺席的母親,也有所謂「可怕的母親」(monstrous mother),比方說希臘悲劇中的美狄亞、梅杜莎,或是《哈姆雷特》中的母后。而西洋文學除了關心真實存在的母親,也將觸手伸向尚未成形的母親:那些還沒有成為人母的年輕女性與不具備母性的女人。這些有能力成為母親但卻不是母親的女性們,在作家的筆下成了對社會具有威脅的反派,比如說《德古拉》中專門殘害孩童的吸血鬼露西。
以恐怖或驚悚為題材的影視作品中向來充斥可怕的母親,例如《逃》與《神鬼第六感》。而《鬼入侵》中這位先後殺害了兩位孩子的母親自然也落在這一類別中。《鬼入侵》的影集從一開始就替觀眾打下對於母親麗芙的第一印象:可怕、危險、有害、瘋狂。劇中的母親第一次出場時便是以鬼魅的形象示人,而觀眾的任務就是必須與克蘭一家人一起在恐懼中逃出麗芙的魔爪。在劇本的引導之下,觀眾自然必須將「母親」視為「幸福與和樂」的敵人。這樣的母親角色,可以理解成是母性的反轉(「保護、養育」到「侵害、謀殺」),也可以解讀為孩子與母親之間複雜的關係(孩子生活的安定程度取決於離母親有多遠),雖然難免讓人覺得劇本對母親一職有所歧視,但實際上看來頗有意思。
➡️「房子與母親」
影集中,麗芙曾將希爾莊園比喻作一具身體。將房子比擬為人體,這個概念在後現代小說與故事中也相當常見。《鬼入侵》中,紅房間被娜兒描述為「房子的心臟,喔,不是心臟,是胃」,但我倒覺得這比喻並不完全恰當。
就某種程度上來說,將紅房間比喻作房子的胃臟並無不妥。胃臟負責消化食物,以利腸道吸收,而這正是紅房間的主要功用:消化房子裡的居住者。「胃」這個概念,以文學分析的角度來看,還有另一層意義:將「外來」的事物「內化」。但有鑒於希爾莊園在影集中是由女性(更正確的來說應該是女鬼)主掌的房屋,我傾向於將房屋視為女性的身體。也因為如此,我認為紅房間更適合被解讀成是逆向的子宮:一個將外來物的生命榨乾後加以吸收的器官。比起胃只是單純的將事物吸收,子宮的另一層含義是賦予新生、將一個生命轉換並交託於另一個空間,因此「逆向的子宮」或許更能解釋紅房間對於生命的侵害。
➡️「遺留人間的鬼魂」
在《鬼入侵》的原著小說中,讀者其實不敢肯定這些靈異現象究竟是主角自己精神失常所產生的幻覺,還是真有其事。在影集中,鬼魂似乎是真實存在的,但假如不是呢?假如希爾莊園沒有鬧鬼,克蘭一家也沒有遭受亡靈糾纏,那麼劇中的鬼魅又該如何解讀?我自己的看法是,鬼魅是那些揮之不去的往事。鬼或許不是真的,但是事件所留下的創傷與陰影倒是無比真實。
對克蘭家的五個小孩來說,那個糾纏著他們不放的鬼魂,恰好是自己的母親。英文的haunting,除了可以指「鬧鬼的」,也可以用來描述令人感受強烈、在心頭久久縈繞的事物;在《鬼入侵》中,除了房子本身,孩子們的心靈也像是鬧了鬼一樣,即便長大成人也擺脫不了母親當時對他們造成的心理創傷。《鬼入侵》中的「鬼」,其實也就只是象徵了「母親的遺毒」。
母親麗芙的死,籠罩了五個孩子。麗芙的靈異體驗,使得長子史蒂芬無所不用其極的想要以理性、科學的方式解構超自然現象,因為相信媽媽精神崩潰,總比相信媽媽被鬼附身容易。麗芙死後經過修復的容貌,促使了長女雪莉成為禮儀師。體質敏感的席兒,因為麗芙的一番話,從此戴上手套,斷絕與人的肢體接觸。至於曾與母親一起待在紅房間裡參加茶會的雙胞胎,小女兒娜兒從此意識到了自己終將死亡的事實,最終以同樣的方式步上了母親的後塵。而小兒子路克則是在成年後,彷彿像是想要完成母親當時未成功的流程似的,拼了命的毒害自己。麗芙在某種程度上,也算是伴隨(或糾纏)著孩子們長大成人。
把鬼魂當作是超自然的恐怖現象也好,當成是生命中那些沒有解開的心結也罷,《鬼入侵》非常優雅的剖析了家人間的矛盾與摩擦。
#鬼入侵 #康妮可 #Netlfix #Netflix影集 #恐怖影集 #劇評 #影評 #觀影心得 #HauntingOfHillHouse
哈姆雷特 英文 心得 在 XQ全球贏家- 用一本英文字典裡的字,有人可以寫出《哈姆雷特 ... 的推薦與評價
用一本英文字典裡的字,有人可以寫出《哈姆雷特》,有人可以寫出《相對論》!! 我們可能會聽到讀過的人說:哎呀, ... 當沖策略的撰寫心得(四) - XQ官方部落格. ... <看更多>
哈姆雷特 英文 心得 在 莎士比亞|哈姆雷特|人靠衣裝英文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莎士比亞| 哈姆雷特 |人靠衣裝 英文 . 英國文學聽故事Literature HK. 英國文學聽故事Literature HK. 30 subscribers. Subscribe. ... <看更多>
哈姆雷特 英文 心得 在 [心得] 北藝大冬季公演《12》《H2M2》 - 看板Drama 的推薦與評價
一齣喜劇,一齣悲劇,怎麼會被簡化為通俗劇加鬧劇?我對莎劇的複雜心理,既崇敬又畏
懼的想法在看完這場演出後一絲不剩,或者說,我根本不想把這兩件作品與莎士比亞扯上
什麼關連。如果說《莎姆雷特》、《K24》披上莎翁的皮讓創作者的意圖更熟悉或更好笑
,那麼,將兩個莎士比亞作品兜在一起的這場演出到底為什麼要巴著莎士比亞不放呢?或
許是因為當下社會的後現代氛圍讓創作者認為莎士比亞不過是一個可重複回收利用的商標
,或許是心血來潮的命題作文讓兩個壯志凌雲的學生團隊不得不緊緊繫上戲劇經典的裹腳
布,但有誰想到演出/被演出、觀看/被觀看這件事、在演員、舞台和觀眾共享的時間中作
些什麼代表著什麼?
看《12》的時候,我先入為主的以為它應當是齣喜劇,至少莎士比亞的劇本寫的不差,但
看到了實際演出之後,我完全笑不出來,還有,同場的觀眾笑聲不多。這不是因為我浸淫
台灣電視搞笑節目甚久而忘了莎翁將高段諷刺和低級笑話相結合的能力,而是它真的不好
笑,所有的演員、佈景賣力地用他們全部心力交代完《第12夜》的情結變化之餘,已無心
對那些賦與情結活力的話語更加關注。如果創作團隊認為《第12夜》是膚淺的,為何不說
出它膚淺的裡由,而只表現一個膚淺的存在。《12》給我的感覺就像一齣半調子的音樂喜
劇,好像站在舞台上的是一團英文系畢業公演的學生,他們缺乏理解力也缺乏執行力,只
想趕快演完交差,因此讓《第12夜》變成像印花壁紙一樣通俗。不過別擔心,這不是第一
次。
經過了中場休息的調適,我再次步入劇場,準備接受下一輪的挑戰。《H2M2》什麼都沒有
,這反而讓我看得很輕鬆(但也因為這種虛晃一招的態度而不滿),過多的動作寓意詮釋
在評論它時完全派不上用場,因為它自己也不知道在「展示」些什麼,在那些斷裂的意象
中,充斥著言之無物的嘆息。《H2M2》在影像、音樂、舞台、服裝的執行環節上相當出色
,但負責統合一切的導演,卻沒有拿出相應的努力,或者是:《H2M2》根本沒有一個位置
叫導演?一開頭看起來還像是在演出《哈姆雷特》,但馬上(或者是一段時間?要不是觀
眾席太暗,我一定無聊到拿起手錶計時)就有個人物跑上舞台說他不想演了,我只能說,
沒人強迫他非站在舞台上不可。接下來,宛如兒戲一般的獨白,抗議,遊戲讓我更加不滿
,這個團隊自以為的動作/語言的叛逆性在我看來卻是一個對社會狀態認知不足的逃避手
段、無理取鬧。對政治不滿,可以,對社會不滿,也可以,但請先了解自身所處的位置(
現狀、歷史脈絡)之後再發聲。
語言是我對《H2M2》的疑惑,它為什麼需要用語言來表達?在《H2M2》中,語言早已失去
了意義,人物所撥弄的話語近似喊叫和呻吟,是這場燈光秀的音效。這個團隊面對語言的
態度就像他們面對這個作品一樣,既想遠離它又不得不受期限制親近它,假使決斷不能明
快,就容易自曝其短。總而言之,《H2M2》就像一場沒有戲偶的金光布袋戲,很有誠意地
來秀了50分鐘的劇場效果。不知為何,《H2M2》讓我懷念起了魏瑛娟的作品…
--
辛苦的歲月是過去的歲月
人們期待痛苦以便工作
https://tw.myblog.yahoo.com/oberon48-boyc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3.222.221
請問是哪一家出版社? 我查博客來沒找到
※ 編輯: oberon48 來自: 140.113.192.211 (01/06 20:1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