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中文名稱中有「胡」的,例如胡椒、胡瓜、胡麻、胡桃、胡蘿蔔等等,大多是漢唐時期從絲綢之路傳入中土的;而名稱有「番」的,例如番茄、番薯、番荔枝、番木瓜、番石榴等等,大多是元明清時期從海路傳入的;而名字有「洋」的,例如洋蔥、洋姜、洋芋,大多是清末民初時傳入的。
其中,名字帶「番」的,一般來自美洲大陸,是「哥倫布大交換」(Columbian Exchange)的產物,除了上述的幾種,還有我們再熟悉不過的玉米、花生、鳳梨、樹薯、四季豆、南瓜、百香果、酪梨、釋迦、菸草、火龍果等等。
https://news.readmoo.com/2021/08/09/gene210809-latin-america/
「哥倫布大交換玉米」的推薦目錄:
哥倫布大交換玉米 在 IC 之音 FM97.5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你可以想像沒有薯條陪伴的麥當勞套餐,又或是沒有番茄醬的義大利麵嗎?1492年10月12日這一天清晨,哥倫布登陸了巴哈馬,也正式從「歐洲史」開始走入「世界史」。
根據史料顯示,哥倫布帶給美洲大陸最顯著的影響在於生物性的改變與威脅,兩地之間的各類物種交換,如馬鈴薯、玉米、花生、地瓜、南瓜等常見的食物都是源自於此次交換,也因此更有美國歷史學者將此過程稱為「哥倫布大交換」。
哥倫布的創舉,又如何從頭滲透到我們在台灣的生活?,甚至鑽進夜市逛一圈,到處都能看到哥倫布的影子。歡迎收聽本集《美學風格相對論》為你揭曉答案。
【本集節目由打里摺建築贊助播出】
#IC之音 #美學風格相對論 #施尚廷Tim #JunieWang #哥倫布
哥倫布大交換玉米 在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1492年10月12日清晨,哥倫布(Cristóbal Colón,1451-1506)帶著他的船隊登陸巴哈馬,此時,他誤以為自己來到了亞洲,卻怎麼也沒想到,從此開啟歐洲舊大陸與美洲新大陸的親密交流,並且大大改變了世界歷史運行的軌跡。
「哥倫布大交換」最顯著的影響在於生物性的改變與威脅。遠在亞洲的我們,比起美洲原住民幸運得多,躲過了外來疫病造成的滅頂之災;然而隨之傳入的美洲植物,卻毫不客氣地植入生活,影響之深,早被我們視作理所當然。
許多平日再熟悉不過的食物:馬鈴薯、玉米、豆類、花生、地瓜、南瓜、鳳梨、木瓜、芭樂、酪梨、番茄、辣椒、巧克力,通通源自美洲新大陸。日常飲食若是少了這些美洲好朋友,很難想像會是什麼樣?🍍🍅🥑🥔🌽🌶
例如麻辣鍋、泰國菜和印度菜就不辣了,鹹酥雞、滷味、雞排和牛肉麵也不能加辣,湯圓少了花生口味,花生豆花更沒得吃,漢堡沒有薯條沾番茄醬,玉米濃湯缺了玉米…,還有一大串族繁不及備載。
你看看,要是當年「哥倫布大交換」不曾發生,日子要怎麼過下去? 😩😫😱
台灣夜市是最能看見「哥倫布大交換」威力的一道窗口,夜市裡有哪些「哥倫布大交換」?
歡迎大家用力分享,讓人在異鄉的我吃不到好歹可以看個心酸啊~😆
========================
關於哥倫布大發現,新舊大陸物種大交換的影響,以及台灣夜市裡的哥倫布滋味,都在美學風格相對論第40集。
首播 03/03(三)20:00-21:00
重播 03/07(日)15:00-16:00
在 #IC之音FM97.5,
無論何時何地,都期待與你相遇。
#IC之音FM97.5
#即時線上收聽,不受地區限制
https://www.ic975.com/
#首播之後便可隨選即聽
https://is.gd/6GalUW
https://www.facebook.com/AestheticStyleReality/posts/261266345595353
哥倫布大交換玉米 在 萊利非常識- 哥倫布交換(英語:Columbian Exchange) 的推薦與評價
亞洲亦在16世紀由西班牙殖民統治者引入番薯及玉米,令糧食充足,刺激亞洲人口增長。 歐洲最早引入美洲的物種之一-馬,使大平原上美洲原住民部落,變 ... ... <看更多>
哥倫布大交換玉米 在 哥伦布大交换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哥倫布大交換,是一場亚欧非大陆與美洲大陆之間生物、農作物、人種、文化、傳染病的突發性交流。 ... 马铃薯,红薯,木薯, 玉米 ,棉花,番茄。 ... <看更多>
哥倫布大交換玉米 在 [心得] 《哥倫布大交換》 - 看板historia 的推薦與評價
作者:克羅斯比(Alfred W. Crosby)
曾幾何時,距離克羅斯比這本巨作的問世竟然已有四十個年頭,在這本歷史近乎我個
人生命經驗兩倍長度的小書中,史學家克羅斯比所談的是一個早被今日史家與歷史學系學
生們視為常識的概念:「以哥倫布為代表的歐洲探險家們不只發現了美洲新大陸,他們同
時也作為新舊世界物種與文化傳播的媒介。」在這場以「大發現」為名的時代劇背後,那
些隨著大帆船(Carrack)而來的舊世界動植物相將永遠改變美洲原有的樣貌,當中的某
些甚至更成了美洲原住民大幅減少的幫兇:除了那些踏上新大陸的歐洲人以外,對美洲世
界影響最深者,則非疾病莫屬。長久以來史學界對於美洲文明消亡的成因莫衷一是,然而
在克羅斯比寫作此書的時候,史學界的主流卻是將其歸咎於殖民者船堅炮利下的暴虐政策
與美洲文明對於外來入侵者的恐懼心態。與此不同的是,克羅斯比則運用了今日所謂環境
史的角度來書寫,在書中引用了大量西班牙傳教士與探險者們的文獻來描繪這段先前不為
人所熟悉的歷史,一改這個原本耳熟能詳的故事面貌。除了西班牙或其他歐洲人殖民者別
有居心的征服外,諸如天花等具有強烈傳染性的瘟疫也扮演了關鍵的角色-正是這些歐洲
來的微小病菌替「偉大」的征服者們鋪好了道路,也正是這些疾病讓那些一度「偉大」的
美洲文明帝國在沒有抗體的狀況下旋踵及亡。
那麼甚麼東西被「交換」過來呢?在克羅斯比筆下,那些被「交換」到舊世界的新世
界生物中最重要的是糧食作物與性病式梅毒。前者在馬鈴薯、番薯、玉米這三種作物的領
軍之下替歐亞舊世界養活了無數的人口;而後者則使人們在享受魚水之歡時還得提心吊膽
。克氏刻意誇大了梅毒的重要性,他在三十周年再版的序文中曾以自嘲的口吻如此解釋:
「我之所以把它(梅毒)奉為要角,是因為看到這麼多疾病跨海西去,卻不見任何東來回
敬,老覺得哪裡不太對勁。我就像過去好幾代地理學家一般,他們在庫克船長證明其實不
然之前,一職堅信在極遠、極遠的南方,必定對稱著某塊大陸,一塊稱作澳大利斯的未知
之地,巨大到可以平衡歐亞、非、美洲三大陸所有加起來的面積。…那些地理學家錯了,
我也錯了。」而由此例我們並不難看出,本書雖然提名為哥倫布大交換,然而受限於作者
當時的寫作環境與研究成果,書中所仍多著墨於舊世界對新世界的負面影響:新世界的生
物豐富了舊世界的認知,當中幾種植物更成為今日世界上多數人的主食,反之舊世界的動
植物卻連將他們攜帶過去的人類一同,大幅削減、同質化了美洲原有的生物相;梅毒(關
於它的起源至今仍廣為爭論)雖然也替舊世界的人們帶來損失,但同那些發生在美洲原住
民身上的驚人災難相比似乎就顯得微不足道了。本書的最後,克羅斯比站在環境史的角度
有些悲觀的認為:生態的基因因而在這場不均等的「大交換」下愈形枯竭,「我們為了眼
前的方便,而劫掠了未來。」
從今天的眼光來看,克羅斯比的這本經典之作無疑地富有啟發性,即便有些觀念在今
日稍嫌過時,依舊瑕不掩瑜,它刺激了無數歷史學家們投入環境史、殖民史以及(也許多
少有些意外的)全球史研究。雖然這本書主要是在處理新舊世界的交互影響-又特別是歐
洲與美洲之間,但它在某種程度上也引出了另外一個關鍵的歷史問題:即何以新舊世界諸
多文明接觸的結果,會是歐洲而非美洲或其他文明稱霸世界?克羅斯比並沒有在本書中討
論這個問題,但它或多或少也間接替回答此一問題開創了重要的解釋面向。沒有克羅斯比
精彩的創見,我想我們可能就不會那麼早看到賈德‧戴蒙完成他那著名的《槍炮、病菌與
鋼鐵》,而我們對於今日世界的認識,恐怕也將單調乏味許多。
後記:
作為歷史學系的學生,我可以說是相當晚才拜讀此一大作。我在高中時期就已讀過《
槍砲、病菌與鋼鐵》,很不幸地在當時自己粗鄙與狹隘的歷史認識下,只覺得該書艱澀難
讀;也許這或多或少影響了我遲至現在才讀《哥倫布大交換》(也因此我必須要感謝同學
在一次逛書街的場合下有意或無意的推坑)。與《歐洲的誕生:神話、理念、現實》一書
相反,閱讀這本書的經驗是愉快的,作者立論淺顯易懂,且在譯者文筆的幫助下,此書讀
起來便有如行雲流水般的順暢,使得這本書非常適合作為接觸世界歷史的入門書籍
(雖然仍有一些讓人很難不去注意到的基本疏漏,例如在本書第32到35頁這短短的篇幅間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年份忽而是1492年,忽而是1892年,甚至1942年。)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36.229.244.107
※ 編輯: jonathan836 來自: 36.229.244.107 (10/23 15:3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