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跳出八年前的繪本共讀文章,現在孩子青少年了,很慶幸自己當時能堅持著⋯⋯⋯)
讀了那麼多年的繪本、故事書,我一直很推崇孩子閱讀、親子共讀,那種看著孩子期待聽故事的臉、還有把孩子抱在懷裡的溫暖傳遞,實在很想要一本一本的念下去、一個一個故事一直說下去。由於一直都是當個英文老師,在學校很少機會說到中文繪本,但私底下因為畫風、書所傳遞的教育意涵,或者『自己喜歡』的因素,家中也有不少中文繪本的存貨。
三歲小妮妮最近頗迷一本『帶我去嘛』的小故事書,日文繪本翻譯成中文的小書,內容在說一個小女孩想要她的哥哥帶他去抓昆蟲,但是哥哥不想帶她去的過程。我想,妮妮是把自己投射成故事裡的小女主角、把正男投射成故事裡的大哥哥了吧,最近常要我念給她聽,自己也一直拿出來翻。應該是翻譯的關係,文字裡帶有很多情緒的字眼,例如:哥哥不想妹妹跟,所以哥哥說:『不行!真煩人耶!』還有多次寫著『哥哥偷偷的想從房間溜出去』.....『煩人』『偷偷』讓整個故事的畫面跳了起來,但是我在跟五歲半正男、三歲妮妮說這個故事時,悄悄換了裡面的情緒字詞,我沒有說『煩人』、沒有說『偷偷』.......對我來說,這不是在『刻意呵護』他們,而是在『建構這個年紀孩子的道德價值觀與維持正向情緒的基礎』!
有一次在社區和一位媽媽聊天,她說她們家四歲半孩子,最近在家中老是很兇的go away go away叫不停,她很煩惱,細問下才知道孩子聽了『Go away, big green monster』這個宇宙無敵經典繪本,故事班老師說故事的語氣、用延伸活動超級強化『go away』一詞,讓孩子即使不會說故事裡的五官,還是有『東西』能帶回家給家長聽....我聽了,一邊笑一邊告訴那位媽媽:『很好呀!表示他有學到啊!學到以後,才有辦法矯正啊!』........我恭喜她有注意到、有意識到這個語詞在小孩口中出現的頻率,也有思考為什麼會出現這個語詞的原因,而不是單純只是覺得孩子跟誰亂學、然後就粗暴的命令孩子不要說這個詞(就如同粗暴的對待小孩說髒話行為一樣),又或者如同有的長輩,因為孩子口吐英語,就高興地一直讚美,即使孩子說出來的是很兇的go away 或是罵人的字眼(別懷疑,我真的聽過一個阿嬤,因為她的兩歲孫女說『老師很笨』,而高興的說自己孫女很聰明並四處宣揚)。我請那位媽媽用『平和的語氣』再說好多次這個故事,告訴孩子理性、不情緒的口氣也很棒,還有討論一下使用這個語詞的時間點,然後趁親子按摩時間轉移這本書的語言重點,從go away變成五官,一邊說故事一邊親親揉揉孩子的小嘴巴、小眼睛、小耳朵.........多次之後,他還是會好愛這本書,但是不舒服的語言就會被轉換掉了。
有故事可以聽的孩子們真的很幸福,請務必替你心愛的寶貝們把關負面文字的使用,我想再嘮叨一次,這不是在『刻意呵護』他們這個年紀的孩子,而是在『建構這個年紀孩子的道德價值觀與維持正向情緒的基礎』!
哥哥呀哥哥日文翻譯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最近的太魯閣事件,讓人心情非常低落,真的需要一些溫暖的故事來振奮,這次要分享的京都迷故事,對我來說,就有這樣的力量。
幾個月前,我們全家到台中喝喜酒,正好,那天台中有很有名的島作市集,因為有朋友在市集,市集又剛好在喝喜酒旁,結束完喜酒後,就到了島作市集逛逛順道找朋友,愛看書的哥哥一向身上都會帶一本鐵道書,那天,他就在草坪上看著他帶著日本JR書籍,一位女孩找起了哥哥攀談搭訕,問他怎麼會在看日本鐵道的書(日文版的),我去買完咖啡回來後,就碰到這位女孩,簡單聊了起來,她說因為看到哥哥在看日文鐵道書覺得驚訝而搭問,然後,才知道原來女孩也是非常喜歡京都的人,甚至有很多朋友在京都,這位女孩就是這次的訪談人小靖。
後來也才知道原來小靖就是朋友的朋友,有了京都迷訪談計畫後,和她提出邀約,她很爽快的就答應,然後才知道原來這位女孩已經是個媽媽了,哈!
小靖住台中,曾經住台北,一次來台北的時候,我們約了南港高鐵站做這次訪談(訪談其實已經過了快三個月,現在才把文章發表,真是抱歉),訪談過程非常愉快,花了快三個小時,一開始就以她自己成立的台灣蔥翻譯事務所(也講起為何要取作台灣蔥翻譯事務所的意涵)做開始,因為認識很多日本人與京都人,才發現自己常常要和日人介紹台灣的好,很希望把更深度的台灣介紹給他們,所以用了台灣蔥的意象,希望能做為台日之間的橋樑,聽了覺得很感動。
訪談過程中,可以真實的感覺到小靖這個女孩的感性與熱情,聽到她與京都【御多福咖啡】和野田さん之間的許多緣分,還有野田さん和他的朋友為小靖做的事,真的會感動到起雞皮疙瘩,而我想,正是因為小靖這個人總帶給人溫暖又感性,這些在京都的朋友才會這麼如此溫暖對她吧!
訪談中,小靖好幾次都講到哽咽落淚,有曾經和她同遊京都卻已故的學姐,在病逝前,希望表達對京都的思念;有她為一位京都老爺爺找尋曾經在台灣遇見的青梅竹馬等,其實這些故事,都包裹著小靖這個人對人之間的珍惜與人情,很難不被打動,我覺得自己很幸運,因為這個訪談計畫,能聽到這些故事,其實那次訪談時間很久,聊了非常多事情,恕我真的時間不夠,沒辦法完整的把那天錄音的內容全部呈現出來,而是用了小靖書寫的版本(她寫的非常清楚),希望未來能有機會把完整的訪談內容上傳到網路給大家收聽。
1.請您簡單自我介紹一下,是學甚麼的?做過甚麼事情或工作呢?現在的狀態是?
/ 我是【台灣蔥翻譯事務所】的主理人小靖,大學唸日文系,畢業後曾在君悅飯店擔任日文服務人員1年,接著在某法人金融機構任職客服專員13年。
兩年前為了能有更多時間陪伴孩子,決定改變生活模式,舉家從台北遷至我的故鄉台中。起初為了兼顧育兒而從事時間較彈性的翻譯工作,後來因緣際會開始了日語教學、擔任某臉書粉絲頁的日本資訊顧問、加入故事說演劇團。
這兩年的際遇很奇妙,像是打掉重練,又似乎是集過去大成,我有一種重新長大的感覺,很享受現在的工作和生活。
2.談談你和京都的緣分是何時開始的?第一次京都是甚麼時候呢?
/ 大學時曾以交換學生的身分到千葉縣唸書,當時熱衷於用有限的生活費玩得超值,在2003年用青春十八車票去了東北、關西、九州,而京都就是那趟旅行的其中一個停靠站,那是我第一次拜訪京都。
3.總共回去了幾次京都?或是曾經長住京都多久?
/ 大約十多次,每次待兩週,有一年合計在京都住了30天。
4.不斷回京都的原因是甚麼?或是選擇住在京都(或在京都念書、打工)的原因是甚麼?
/ 12年前我隻身造訪【御多福咖啡】,老闆野田さん招呼我到吧台入座後問我從哪裡來,當我回答台灣時,吧台的幾位常客們同時發出驚呼聲看著我,他們驚訝的原因是那時去京都的台灣人還沒有這麼多,更別說單獨泡喫茶店的台灣女孩。
在野田さん的介紹下,我和當時同席的常客們結識成為朋友,即使回到台灣,也常會收到不認識的日本人寄來「小靖妳好,我從御多福老闆那裡得知妳的聯繫方式,我很喜歡台灣~」這樣開頭的e-mail (當時還沒有LINE)。
每年回到【御多福咖啡】,野田さん都會再介紹新朋友給我,大概到了第八年,我發現自己的腦容量已明顯不足,有時看見熟識的臉卻想不起名字,於是我開始整理在店裡認識的朋友名單,這一整理,才發現野田老闆介紹給我的朋友已超過100位。
這些朋友之中有點頭之交,也有說是因為我所以愛上台灣、愛上台灣男、然後嫁來台灣的閨蜜,每次回去京都也完全就是探親行程,記事本裡記載的不外乎是去誰家開轟趴、去誰的店裡幫誰驚喜慶生、出席誰和誰的婚禮 ……,我就糊裡糊塗地像這樣開始參與著多位京都居民的人生,京都友人們戲稱我是候鳥,每年都要從台灣飛去京都。
5.談論一個你在京都難忘的經驗?或是你和京都的故事?
/ 我在造訪【御多福咖啡】的隔年結婚了,先生也熱愛日本,於是我們毫不猶豫地就選了京都作為蜜月旅行的地點。京都的朋友們得知消息後偷偷為我們安排了驚喜蜜月旅行,以為是一般出遊,沒想到集合的當天早晨,派了一身旅行社裝扮的朋友來到我們住的公寓,說是要迎接我們去「神秘的入口」。
步行一小段路之後看見路邊停了一台小巴,一群身著黑衣的人聚集在旁,當時我還在心裡默念:「請節哀。」但與這群人擦身而過時忽然覺得這些臉孔好熟悉,停下腳步定睛一看,怎麼都是御多福的好朋友們!
大家於是整隊喊口號:「祝賀Akira、小靖新婚快樂!」這天是12位朋友喬裝車掌、我們擔任2位貴賓的超豪華旅行,車掌們凌晨五點就開始佈置小巴,花藝、舖紅地毯、拉團體照用布條、舉旗領隊 ……,每個人各司其職,這是我首次親眼見識到令人嘆為觀止的日式團隊合作。
當天我們被帶到伊勢神宫向神明報告結婚一事,大家一起逛了伊勢老街、吃了伊勢烏龍麵和名產赤福,甚至到夫婦岩模擬活人夫婦岩,晚餐就在日本皇室常光顧的【大喜庵】設宴。當我和先生離席上完洗手間後回到包廂,朋友們已經換上了一件件手工噴漆噴上「X」字樣的T-shirt,原因是在這天之前大家並未見過我先生,只知道他熱愛X Japan,於是大家特別為他準備了這項驚喜。
野田さん將這天的完整記錄相片書收藏在【御多福咖啡】,等到能夠回到京都懷抱的那一天到來時,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向老闆借閱😊
6.在京都,有甚麼樣的人事物,對你來說,深刻或是有意義的呢?或是對你產生了影響?
/【御多福咖啡】的野田老闆。
數十年如一日的西裝背心、魯邦三世鬢角、手沖咖啡,為人謙虛低調,總是認真側耳傾聽大家的心事,像是告解室的神父;奇妙的是對他傾訴煩惱後,煩惱就變得不像煩惱了,他和那家店有種能夠使人平靜的魔力。而野田的腦袋簡直就像個資料庫,裡面建檔了所有和他產生過關聯的人們的資料,當天時地利人和,野田就會不著痕跡地牽線,客人們彼此可能成為朋友,也許成為眷侶,也許成為生意夥伴……各種奇遇和羈絆,在野田沉穩的微笑中開始發酵。
【御多福咖啡】的店休日極少,但每月到了十五日必定會公休參加知恩寺市集。野田說,御多福是從知恩寺手作市開始發跡的,即使現在有了自己的店也不能忘本。
野田さん在人與人之間情感的維繫中扮演著恰如其分的角色,去過御多福的客人,無論身在何處,總會不自覺地想起那個地下喫茶店裡的人情。
7.你不斷回京都或住在京都,多年來,對京都的感受是否有改變?
/ 我應該是重視人甚於地,京都的朋友們不變,京都之於我便一如往常。
8.你最喜愛京都甚麼季節?你最難忘的京都旅行(生活)經驗是?
/ 我通常選在春、秋造訪京都,倒不是因為特別迷戀哪一道風景,而是在見識過京都的酷暑和寒冬之後,覺得春秋較適合步行和腳踏車。
/ 311那年野田夫婦和幾位朋友帶我去善峰寺,當時我還不認識御朱印帳,於是野田讓我選一本,然後請神職人員幫我在封面寫上我的名字。神職人員在得知我是台灣人後走出授与所、親自將御朱印帳交給我。他說:「對於日本政府因政治因素未能公開向台灣道謝,我感到非常抱歉。請讓我代替日本感謝台灣,謝謝你們願意對日本伸出援手。」然後對我深深一鞠躬。同一趟旅行中,哲學之道【日の出うどん (日出烏龍麵)】的老闆聽到我和同行的台灣友人對話,確認我們是台灣人之後送了禮物給我們,還問我們能不能讓他拍照並請我們簽名掛在店裡留念。
9.你最喜歡或推薦用甚麼方式認識京都?為什麼?
/ 喜歡散步,其次是騎腳踏車,放慢速度就有機會發現更多驚喜。
最推薦的還是直接在當地結交朋友,連功課都不需要做了呀 (噓)!
同樣的,剩下未刊完的完整訪談圖文刊在blog裡,歡迎有興趣的朋友繼續點入閱讀,前幾篇京都迷訪談文,也歡迎沒有看過的朋友,點入細細品味,也再次感謝大家對這系列文章的支持與鼓勵。
哥哥呀哥哥日文翻譯 在 盧小桃的小太陽戰隊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12月中要帶陛下跟他的13個混血兒表兄弟姐妹去日本家族旅行。
大家要去吉卜力美術館,我跟爸爸啾決定先陪陛下溫習宮崎駿動畫們。
今天的片單是龍貓。
/
1.
電影進行到小月跟小梅去公車站接爸爸,遇到了龍貓。
下著大雨,小月決定先把爸爸的雨傘借給龍貓躲雨。
等了一會兒,龍貓公車抵達,龍貓笑嘻嘻的上了公車。
「啊⋯⋯大龍貓把爸爸的傘拿走了,他們傻眼了⋯⋯」陛下說。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你真的很善用傻眼欸
妹妹小梅不想聽話,跟姊姊大吵一架,哭著走掉。
「メイちゃん is wining。(小梅在耍脾氣)」陛下冷冷地嘆了一口氣。「這時候就要罰站。」
這麼兇喔。
「姊姊跟妹妹吵架,姊姊也要罰站嗎?」我好奇問。
「姊姊不用,她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她在照顧梅醬很乖⋯⋯只有小屁孩!要罰站!」陛下斬釘截鐵的說。
#賞善罰惡
#余鐵雄法官是你
2.
龍貓跟著小姐妹同心協力跳著舞,企圖讓種子萌芽。
「好希望龍貓在我的身邊跳這個舞喔⋯⋯讓我的頭髮波波波長出來⋯⋯」啾啾幽幽地說。
#不要強龍貓所難
#看來是該去植髮了爸爸
電影尾聲,姊姊找到妹妹,婆婆衝過來擁抱兩姐妹,快樂結局。
「這時候暗戀姊姊的哥哥就要趁機會跟她喇舌⋯⋯」啾啾激動的說。
#貢啥米肖維
#哪個動畫結尾會喇舌
#啾啾生氣的說迪士尼都會
#啊
3.
電影結束。
「好看嗎?你覺得totoro怎麼樣?」我好奇的問兒子感想。
「恩totoro忘記還她們雨傘了,他記憶力不好⋯⋯」
#我是問你心得
#不是問龍貓的為人
#全世界只有你記得那把雨傘
「馬麻想問的是你看完電影後,覺得電影怎麼樣。」我耐心解說。「有沒有覺得什麼奇怪的呀、好玩的呀?想跟我討論或是分享。」
「恩。有。」陛下點點頭。「為什麼⋯⋯為什麼龍貓是日本人?」
#好問題
倒是爸爸啾有感想要說。
「長大再看龍貓,才知道⋯⋯」啾啾搖頭晃腦。
「知道什麼?」我疑惑。
「知道媽媽病好還搭計程車回來了!字幕底圖都有畫出來!龍貓原來不是死神!」啾啾激動的說。「可憐的龍貓一直被網路霸凌⋯⋯」
#到底誰跟你說龍貓是死神
#不要黑白共
#網路一查還真的有
/
📷 附上家庭電影院看龍貓的今日陛下。
有人看電影陣仗超大!還要所有玩偶陪看。
「馬麻,我們去日本可以找どんぐり(橡果)給totoro嗎?他會喜歡的⋯⋯」
「どんぐり?」我疑惑。「是什麼?」
「就是那個小果子啊。小小的種子⋯⋯」
只看了一次就會講橡果的日文了!兒子你要不要去趁機學點日文?
#去葡萄牙看電視學會爆米花的葡萄牙文
#兒子對食物的語言特別有天份
#爸爸激動說太好了
#靠兒子當人體翻譯機
#再一次證實了這個家只有兒子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