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章
今年春天, VERSE 來邀稿,希望我書寫我從小長大的地方— 台北東區。四月底,我在疫情升溫前的、走過千萬遍的街區晃蕩,訪談、散步、拍照。
—
(原文發表於VERSE 6月號/2021 第6期)
My Town / 台北東區:並未沒落的城市之心
VERSE 官網全文:
👉 https://www.verse.com.tw/article/my-town-east-district
台北仁愛圓環上,醒目的日本潮牌店「BAPE STORE」,前身是「溫蒂漢堡」。學校中午放飯,如果沒帶便當,作為一介小學生,我最期待的,就是家人拎著溫蒂漢堡的提袋出現在校門口。
裡面沒有漢堡,那太普通了。我十之八九要求的,爸媽從善如流的,是義大利麵與烤馬鈴薯。現在想想,那真是不怎樣的義大利麵與烤馬鈴薯,麵都軟了,起司是人造的,在我幼小的心目中,那卻是堂堂正正的美食,伴隨一絲絲優越感。小學生的世界,真正樸實無華,不過是省略家裡的便當,就是不平凡的小確幸。
我念的學校,就是溫蒂漢堡後方的「台北市私立復興中小學」,從幼稚園小班直至國中畢業,每天的活動範圍,就是家裡與學校之間,敦化南路一段至敦化南路二段來回的短短距離。
#水鄉澤國滄海桑田
敦化南路縱貫大安區,原先不在日治時期的都市計畫內,其修建者,是1950年代至1970年代台灣重要黨外政治人物,高玉樹。他曾二度當選省轄市時的台北市市長,1967年台北市升格為直轄市後,他也續任行政院官派台北市市長直至1972年。
台北市如今著名的林蔭大道,敦化南北路與仁愛路,以及連結二者的仁愛圓環,就是高玉樹任內的政績。他聘請本土藝術家顏水龍擔任顧問,拓寬仁愛路,修建仁愛圓環,而從敦化北路經仁愛圓環至仁愛路的L型路線,正是松山機場通達總統府,五十年前的國家門面。
這優雅氣派的L字型,正好切出了台北東區的左半側。
具體來說,台北東區究竟在哪裡?
仁愛路以北,市民大道以南,復興南路以東,延吉街以西,繪在地圖上的一個歪斜梯形,是台北東區的正身;忠孝東路與敦化南路是X軸與Y軸,劃分其四個象限。
你一定想像不到,台北東區原是一個大水池。仁愛路、敦化南路、忠孝東路、延吉街一帶,曾是作為灌溉水源的陂塘,十八世紀時,此湖邊聚落被命名為「大灣」,後被雅化為「大安」,亦即大安區的由來。日治時期仁愛圓環周邊是泥田,種植許多菱角;SOGO百貨台北忠孝館的基地,作為大灣之一部,原屬瑠公圳的灌溉轄區,後於1911年被排乾填土,成為農田,現為台北市瑠公農田水利會的財產,1983年設定五十年地上權給太平洋建設,就是後來的「太平洋崇光百貨」。
1980年代,台北西區已發展得飽和擁擠,中華商場的去留成為問題,鐵路地下化、捷運開挖箭在弦上;反觀東區,自從台北市於1967年升格為直轄市後,已是政府有意識帶動發展的區域,忠孝東路由西往東修築三段、四段、五段,像是牧羊一般,有效驅動人口至此。
1971年,全台唯一新型超市「頂好超級市場」在忠孝東路四段開幕,聲名大噪,生意風火;1987年,香港惠康併購台灣頂好企業,成為台灣第一間「頂好Wellcome超市」,頂好商圈已然繁華;1987年11月,太平洋崇光百貨開張大吉,日式服務開人眼界;1989年,第一間「誠品書店」在仁愛圓環開幕,1995年搬遷至「敦南金融大樓」,首創二十四小時營業書店。
東區崛起時,錢潮漲起時。1989年6月,台股衝破萬點;1989年8月,為抗議房價飛漲,萬人夜宿忠孝東路,無殼蝸牛積極運動。
#東區沒落了嗎?
作家韓良露在其著作《台北說城人》中訴說,第一代年輕消費世代的文化從80年代台北東區孕育而生,她購物泡吧聊是非,青春狂飆,卻也摻雜滄桑,黯淡語境是為了鋪陳「東區沒落」—她以「孔雀收屏」形容東區在2000年代風華老去。
哪有老,哪有收屏。前輩揮灑年輕時,七年級生我才嗷嗷待哺,台北東區育我養我,是我家鄉,我從小到大享受此區的涵養與底蘊,吃喝玩樂,食衣住行,離不開東區的恩澤。
當然清楚,「東區沒落」這二年聲量大。上網一搜,報導多出現於2019年,檢討的重點不脫租金太高、其他商圈崛起、網購興盛。於是你看見了風水輪流轉:東區繁華後而黯淡的西門町,因捷運開通、翻新成功而再度活躍;比東區更東的信義計畫區,在政府刻意開發下,百貨、商樓拔地而起。東區有空店,服飾業者走得多,老餐廳撐不住,永福樓歇業時,唏噓遍野。
可大家怎麼就沒關心那些或歷久不衰、或摩拳擦掌的角色呢?
說起台北的酸菜白肉鍋,「圍爐」是必須被提起的名字。圍爐鮮少接受國內媒體採訪,這天,我卻與店主大聊特聊,只因我與二代老闆楊尚寧是兒時玩伴,我的父親是圍爐的股東。我從小吃圍爐長大,酸菜白肉鍋等於圍爐,圍爐等於酸菜白肉鍋。這事關人格養成。
圍爐開幕時,我九歲,1993年。楊尚寧稍長我二歲,講起自家餐廳,仍不時把「我們北方人」掛在嘴邊。她的爺爺來自中國東北吉林,曾任國大代表,把冬天醃白菜的習慣,續行於南方的台灣,媳婦學起來了,改良得精緻,用於宴客,當年在飯桌上鼓吹「開一間店吧」的友人們,包括我爸媽。圍爐不太做媒體行銷,是因為往年靠著爺爺、爸媽的人脈,就已建立堅強的顧客基礎,偏向高端的設定,與火鍋的供應模式,也讓圍爐挺過二十八年的時間沖刷。
紫銅鍋、相思木炭,和中國東北幾分相像,這在南方另起的爐灶,卻處處是文化融合。酸菜,是台灣大白菜在經年吹送冷氣的中央廚房自然發酵28天而成;白肉,必須選台灣豬子排部位的五花肉,切除軟骨,重石壓去八成油脂,片薄後,晶白透光如玉;醬料,必須有芝麻醬、韭菜花、豆腐乳,醋要加烏醋,至於白醋、紅油、辣椒,楊尚寧不加:「那是台灣口味。」江浙點心、私房炒菜,則是因應夏天淡季而生的菜色。
楊尚寧說,圍爐剛開時,台灣火鍋市場不若現今火熱,酸菜白肉鍋在當年是很特殊的存在。與東區一起走過三十年,圍爐生意始終穩定,老中青三代客人都有,不受東區景氣影響。
如果圍爐是老前輩,「SEASON Artisan Pâtissier」就是中生代了。由知名甜點主廚洪守成在2011年創立,SEASON起初落腳大直,2013年進駐仁愛圓環後巷,看準的就是方便的交通與市中心的集客力。這裡不是正東區,但就在東區邊上,保有生活感與悠閒調, SEASON與附近的畬室、某某、Fly Café等等店家,也形成甜點咖啡的一級街區。
洪守成甜點創作精神暢旺,他店裡不僅供應各式蛋糕甜食,也有精美趣味的盤式甜點。他不把SEASON設定為社區型甜點店,「因為社區需要的是麵包,不是蛋糕」,他希望客人是真正喜歡甜點的人士,從四面八方來。但他也提到,每當信義計畫區有新的百貨開幕,店內生意就會下滑二週,「百貨一直在稀釋我們的客人。」不過,百貨蜜月期也縮短許多,開幕熱潮過後,客人就回來了。
若論百貨坪效,東區仍是績效王。《食力》報導,忠孝與復興SOGO,二間百貨一年就能吸引三千二百萬人潮,相較於信義計畫區十四間百貨瓜分一年三千四百萬人潮,數字說明一切。新光三越因而插旗東區,正義國宅都更案的「Diamond Towers」,將含新光三越睽違七年的展店,預計2022年下半年開幕。
#老東區人的吃食提案
一區老不老,端看水活不活。我打開Google Maps,畫出東區界線,標記常去店家,呼吸喝水的日常躍然眼前:太多我喜歡造訪的好店了!其中不乏五年內開幕的年輕好手。
以汲飲式雞尾酒聞名的「Draft Land」;米其林主廚林泉引進的質感泰菜「Baan Taipei」;重新詮釋素食與豆製品的「上善豆家」;蔬食魅力全開的「小小樹食」;日本知名燒肉的台北分支「梵燒肉」;米其林主廚林明健的舒適法餐「Chou Chou」。以上僅舉數例。
在東區吃飯,絕對吃得滋潤。身為一個東區囡仔,我給各位提幾個東區覓食方案:
去「老友記」吃一盅臘腸滑雞飯、一碟芥蘭菜,再去敦化SOGO「COFFEE LOVER’s PLANET」喝咖啡;COFFEE LOVER’s PLANET的酪梨蔬菜三明治也很好吃,我時常去吃午餐,就著天光看書。如果不想吃老友記,頂好名店城也很近,直入地下室的「美景紅油抄手」或「頂好紫琳蒸餃館」,爭取排隊時間。再不然,大安路轉角的「頂好哨子麵」快速美味,記得加點蘿蔔乾、淋點烏醋,配碗綜合丸湯。
如果臨時起意想吃義大利麵,我就走進「Solo Pasta」。
如果外國友人來訪,「伍佰雞屋」是體驗台灣家常菜的好地方。我曾帶美國來的朋友先去吃伍佰雞屋,再去吃第二輪訂位的「MUME」。
如果是約會夜,我的首選是「赤綠」,店主小野龍哉手藝很好,創意活潑,台灣食材被他用得精神抖擻,又不失日式小料理的輕鬆自在,非常適合小酌。
如果可以,我想奉送我的東區地圖給各位,上頭來不及標記溫蒂漢堡,以及許許多多灰飛煙滅,但有當下這刻的尋常足跡,台北東區的生活底蘊,一目瞭然。
—
VERSE官網:
👉https://www.verse.com.tw/
雜誌值得收藏: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R030086380?loc=P_0004_001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吳克群官方專屬頻道 Kenji Wu's Official Chann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林書豪 曾在他的分享會上流下了男兒淚,但卻遭到了很多的嘲笑、謾駡,說他不應該流淚,因為他得到了金錢、名望、榮耀,所以他不能流淚,他的一生都在努力對抗比別人多更多的歧視、懷疑、訕笑與不平等的對待,但他從來沒有過放棄,他用自己對籃球的熱愛成為了大家口中的“林瘋狂” Life is so hard,...
哨子 怎麼 吹 在 小瑜星座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小愛卡$888超早蟲價到數6小時搶購中:
👉嘖嘖購買網址:https://reurl.cc/2ryzkX
本文具有心悸副作用請搭配小愛卡服用。
【不厭不愛的12星座CP組合】
每個人都有個大魔王,熱愛跟你吵但一和好卻又甜蜜蜜。相愛相殺、不厭不愛,今天我們就來看看12星座最想推開卻忍不住抓住他的虐愛CP組合!
🏆#白羊座 V.S #雙子座:
兩個幼稚園的小孩原本是好朋友,中午睡覺都會躺在彼此身邊守護著。結果某天班上要發統一布丁,雙子座只不過插了白羊座的隊,兩個人一言不合就扭打起來,互ㄎㄠ彼此的頭,結果從此變仇家。
上述情境帶入白羊雙子的感情狀況,我不用多寫你們都很有既視感。喜歡的時候超喜歡,你敢搶我的東西試試看,老子不把你打一頓?(或扭打到床上。)
🏆#金牛座 V.S #射手座:
兩個長得極度好看、桃花緣爆棚的人相愛,在他們建構的相愛圈外圍還有虎視眈眈的狼群在等著看分手的戲碼!
金牛座喜歡射手座的幽默風趣好棒棒,射手座喜歡金牛座很帶得出場的風範,但兩位很喜歡拿「故意讓你吃醋」當作是感情手段,結果一不小心玩火焚身,狼群衝進圈內把射手座、金牛座叼走,有時候分手來得好突然,結果跟現任交往後,才發現:「啊,原來我好想他啊。」
🏆#巨蟹座 V.S #天蠍座
巨蟹座與天蠍座在一起就是連體嬰,他們天生體位很合,體味很融洽,沒有什麼相處的大毛病。但旁邊的人常常不懂這對CP相處的邏輯,就是「互罵」。你可以看巨蟹座常常罵天蠍座,天蠍座也沒把巨蟹座當情人在看,就是互嘴當有趣,有時候你以為他們快要打起來了,下一秒才發現原來那是「好棒棒」的星座手語!
不過,要講到不厭不愛,就是往往愛得深吵得凶,在甜蜜期都還可以享受對方的控制欲,但海水退潮,巨蟹發現天蠍沒穿褲子,天蠍發現巨蟹原來下面有刀,兩個人就會逃之夭夭,此生別再遇到。
🏆#獅子座 V.S #雙魚座
獅子座的人生夢想清單,一定有一條是:「暗殺雙魚座」!雙魚座的死亡筆記本裡,一定有一條是:「拿下獅子座人頭」!
這兩個星座超奇妙,一個大男人大女人,一個很會變化自己性格,愛得要死要活哭天喊地,為了你我放棄家族遺產,為你我受冷風吹都OK!
獅子雙魚就有這種超強磁力,讓空姐身體不再頂摳摳。鴨母勾,不知道為啥他們的愛都添加了威士忌,很濃烈卻也很嗆人,的確因為吸引力夠強大,所以他們都先選擇退讓或改變,但獅子終究還是獅子,無法理解雙魚的小宇宙,雙魚也會覺得獅子越來越無趣,進而去找別人玩沙。但,我無法保證,他們會不會學乖?
答應我,下次別再找同款了好嗎?
🏆#天秤座 V.S #摩羯座
天秤跟摩羯的組合,如同兩個開庭的法官合租房。
天秤座與摩羯座的相處,身為一個很希望做自己的小瑜來說,這兩位,是在實踐「儒家愛情」嗎?很愛說道理、很愛用您作為開場、很愛用禮貌性地發問來暗Biao對方:「請問您是笨蛋嗎?」就是整個感情是非常理智派生活!
天秤喜歡喝酒,要酒後才做自己,把那些捆綁在身上的道德束縛給放開,今天都他買單!但摩羯是警察,他會跑過來幫天秤把所有衣服都穿上,然後打開日光燈吹哨子說:「全部給我抓起來!」這樣的組合,天秤的確著迷於摩羯的有條有理,跟他的人生觀match!
但談戀愛是考法學院嗎?看久了就覺得「你怎麼有點討人厭?」、「安靜閉嘴!進來就好!」
🏆#處女座V.S #水瓶座
星座界誰最討人厭?「處女座!」
星座界誰最該滾開?「水瓶座!」
耶~處女座跟水瓶座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修但幾勒,這不就是自以為是的邊緣人CP組合嗎?邊緣人是我自己加的,自以為是是真的!
能夠成為星座界最討人厭的兩個擔當,水瓶座跟處女座在「自以為是」這個點下了很多工夫!包括自私自利、覺得自己很聰明、你玩我我就玩你、瘋狂愛玩互惹遊戲等等!總之你們其他星座沒錢玩感情推盤子,處女水瓶都玩得很好。為什麼?臭味相投。
民間星座書都寫處女座與水瓶座不會走到最後,後來我發現,他們其實打從一開始就沒有要走到最後,他們只是互虐彼此一陣子,成為更好的人之後,說聲謝謝,拍拍屁股就離開了。
這,就是星座界最討人厭的玩法。
|12星座厭愛CP,小愛卡 888超早蟲 倒數6小時Start|
👉嘖嘖購買網址 https://reurl.cc/2ryzkX
讓喜愛 「小愛卡」 的你,與親朋好友推薦、分享毒舌暖心牌卡❤️
請務必把握你這生最忠實的小愛好朋友、保持清醒搶超早蟲,優惠錯過不再!
#星座 #小瑜星座 #厭愛症情慾生活指引卡 #相愛相殺
哨子 怎麼 吹 在 游懿聖醫師-懿聖皮膚科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為你寫的保養全書 貳
醫療這件事,在全民健保的羽翼之下,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因為有著政府作東、社會福利的色彩,在台灣看醫生不但方便而且便宜;憂的是,健保幫醫療劃上一條價格標,大筆一揮,直接就把醫療打成了廉價品。
當醫生的我,也被同樣的價格標綁住了!健保給付的不用遲疑,需要自費的會先在心裡想:這個好像不便宜,而便不便宜的基準,竟然是以掛號費當成標準!
推薦保養品的心魔
診所看診的掛號費加上部分負擔,每次去診所看醫生,大約只需要新台幣兩百元就能搞定,高屏地區很多地方甚至只要一百五十元就能看醫生,而市面上,有什麼保養品是低於台幣兩百元的呢?(現在你知道為什麼我常常推薦凡士林了吧!)
除了被價格標綁住,當醫師的我,還被一種奇怪的心理給絆住:我是醫生,我不是推銷員!
於是每次,當我遇到有需要把皮膚保濕做好,膚況需要保養品介入的患者時,當我被問到到底要選什麼產品時,當我開始介紹起任何需要自費的產品時,我的耳邊總會響起吹哨子聲:逼逼逼!你在推銷產品!而吹哨子的人,其實就是我(精神科醫師表示:壓力過大也會造成幻聽)。
除了自己的心魔以外,推薦保養品我遇到的另一個坎,其實是保養品廠商!
廠商的銷售策略讓醫師成了墊腳石
很多保養品廠商,一開始推出產品的時候,為了快速打造產品的可見度,都會請醫師幫忙,他們會勤於在醫學會時擺設攤位,跟醫師們介紹產品;他們會辦各種產品說明會(通常是有附餐的),請有名望的醫師試用產品之後,分享給其他同業;他們會拜訪每一個基層診所,看看有沒有機會在診所擺設並販賣他們的產品。
針對好的產品、有信譽的廠商,這種模式普遍會被醫師們接受,在醫師們推薦了一段時間之後,這家保養品品牌也成功的打入台灣市場,建立了自己的專業地位。
然而,這些好的產品、有信譽的廠商,他們也有自己的業績壓力,醫師們再怎麼推薦,通路還是有限,沒有實質的銷售業績,品牌再專業也不能換成錢,於是,花好幾年終於闖出了一點名堂的保養品,開始往各種通路鋪貨:網購、蝦皮、電商、藥妝店、大賣場、便利商店,對保養品廠商來說,不靠醫師業績反而拉出長紅,有誰還會在意當初幫忙推薦品牌的醫師呢?
你或許會覺得,這個品牌廣受好評,大賣的結果,醫師也會受惠啊!表示當初慧眼識英雄啊!
錯!
但凡商品需要鋪貨,就會牽扯到進貨價與售出價,你一次買的量多,自然議價空間就大(不然團購都是玩心酸的嗎?),大型通路商因為可以進貨的數量多,自然可以取得較低的進貨價,進貨價低,也更有空間可以讓利,而讓消費者有折扣、滿額送、甚至買一送一,即便如此促銷,通路商都還有利潤;因此同樣的產品,可能在診所販賣一百元,超商賣八十元,蝦皮賣七十五元,大賣場賣七十元,再笨的人也知道不要在診所買啊!
這就是我遇到的坎!
我就曾經遇到,同樣的產品,我跟保養品廠商進貨的價錢,竟然比我自己去大賣場看到的售價還要高!我的進貨價,高於別人的售出價,這除了心酸之外,還牽扯出另一個更大的隱憂。
價差變成傷害
我們來試想一個場景:今天你到診所看醫生,看完診,醫生說這個保養品很適合你,你覺得價位也可以接受,就買回家了,回家途中,順道繞進便利商店買飲料,卻發現,便利商店架上竟然陳列了一模一樣的東西,重點是,價錢還比剛剛買的便宜!這時候,你心裡的OS肯定會是:
[厚!無良醫生賺很大!]
不要說你,換做是我,也會這樣想,然而實情是,醫生賣產品,當然有賺錢,但是因為取得產品的價格高,賣的售價也高,雖然你買貴了,但是不代表醫師賺比較多(路人甲表示:我寧可去蝦皮給他賺,也不想給醫師賺這價差)。
對醫師而言,要不要賺這個價差事小,但是如果因為賣這個產品,讓患者對我產生不信任,才是我真正在意的點。
其實對大部份的醫師來說,這些所謂自費產品,不論是保養品、保健食品、營養品,即使能夠帶來獲利,也不會是最主要的收入來源,而能夠以賣這些保健產品養活自己的醫師,大概也不會繼續當醫生了(但是賣產品的時候一定會大張旗鼓的跟你說他本來是醫生)!
因此,這麼簡單的推薦保養品,竟然可以拉出一拖拉庫的產業鏈,還讓我寫了這幾千字,就可以知道為什麼我對推薦保養品,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所以乾脆推薦一個反正我不會賣,也沒有參與投資的"凡士林"嗎?)
醫師推薦合適的保養品,藉此獲取金錢當成報酬,正當合理,然而因為供應商的銷售策略,讓醫生變成了品牌的墊腳石,甚至因此蒙受患者誤解,這才是當醫生的心裡最痛的點啊!
同樣的劇碼一再上演,解方何在?
而悲哀的是,這數十年來,同樣的劇碼一再上演,曾經幫忙推薦保養品的醫師們,一次又一次的做了優良品牌的墊腳石,而這些曾經優良的品牌,也一再打著專業的旗幟,推陳出新的販賣其實早已遠離了專業的產品,消費者開心的數著,這次多買又省了多少,卻不知道往往魔鬼都藏在細節裡。
不過沒有關係,我的本業是醫師,擦保養品擦出問題,還是要回到醫師這關的(菸~)。
面臨這個通路上天下海,跨國電商、代購達人都能活出一片天的無國界時代,身為醫師的我,直接面臨患者兼消費者,自己同時扮演顧問兼推銷員,我又該怎麼做,才如何對得起患者、對得起自己的專業呢?
哨子 怎麼 吹 在 吳克群官方專屬頻道 Kenji Wu's Official Channel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林書豪 曾在他的分享會上流下了男兒淚,但卻遭到了很多的嘲笑、謾駡,說他不應該流淚,因為他得到了金錢、名望、榮耀,所以他不能流淚,他的一生都在努力對抗比別人多更多的歧視、懷疑、訕笑與不平等的對待,但他從來沒有過放棄,他用自己對籃球的熱愛成為了大家口中的“林瘋狂”
Life is so hard,你是要放棄還是繼續?正如林書豪所言“很值得的東西往往都很難得到,很值得與很辛苦通常是彼此緊密連結的”最害怕的不是很難去實現夢想而是沒有去追逐自己的夢想。
生活真的很難,人生如果是賽局,哪管裁判怎麼吹哨子,你不能一直比一直比,如果一直比拿什麼事情都不公平,像林書豪一樣,不論怎樣他都會一直堅持打籃球,不論在哪裡, 他受的傷流的血會給他最好的答案,人生如旅,簡單點,你打得贏怪物,就收得到禮物,也許這就是英雄的天命。
每週三 聽你的故事寫你的歌《你說 我聽著呢》
🔗《你說 我聽著呢》社會影音小說觀看:https://reurl.cc/yyDd1a
#吳克群 #英雄的天命 #你說我聽著呢
🔔 訂閱何樂音樂頻道:https://reurl.cc/mnKOn1
🔸更多吳克群消息🔸
▪ 吳克群官方臉書:https://ppt.cc/foo86x
▪ 吳克群官方Instagram:https://reurl.cc/QpWn3M
▪ 吳克群官方微博:https://reurl.cc/6gLVyb
▪ 何樂音樂 - 官方粉絲團:https://reurl.cc/pGg9b
▪ 何樂音樂 - Instagram:https://reurl.cc/Xo4m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