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進入我的乳牛人生默默四個多月了🐄
想當年不知哪來的毅力親餵大寶到2歲3個月🌰
這次二寶會堅持多久我也不知道🤣
一樣秉持著有奶就餵,沒奶就給配方奶的想法~
殊不知第二胎依舊奶量多到產後第三天就開始漲到石頭奶😭
還記得第一胎是到月中後才開始慢慢漲奶,
第二胎奶量真的衝好快😣
才產後第三天就開始漲的嚇死人😢
產後最痛苦的莫過於脹奶這件事了!
兩胎經驗覺得脹奶的痛都比生小孩還痛😅😅😅
有了第一胎漲奶的經驗後,
其實在孕期時就早早預約好「思庭國際泌乳諮詢 」在我產後要來拯救我的奶🥲
因為第一胎就是給思庭服務整個超喜歡♥️
只能說思庭真的是產後媽媽們的救星🥺
剛好碰上疫情關係沒辦法到醫院服務,
所以我忍到了月子中心後才給思庭服務
跟思庭真的有著很深的緣分呀~因為第一胎在台北住的月子中心是思庭,第二胎在桃園的月子中心正巧也是跟思庭配合,只能說真的太幸運了!😍
入住月中後開始大漲奶🪨
是那種熱熱刺痛感超痛苦的😨
一到月子中心第一天放了行李沒多久就立馬到月中的SPA室找我的捏捏救星😆
真的很喜歡思庭的服務,人都超親切又溫柔🥰
一開始都會先溫柔觸診評估媽咪當下的乳房狀況
立馬說已經是硬邦邦的石頭奶了😫
評估乳房狀況後仔細分析讓我理解當下乳房狀況,接著針對乳房狀況去做適當的疏通處理!
過程中都是用溫和手擠乳的方式,幫我疏通塞住的奶水,降低塞奶的疼痛感,不得不說思庭的手法真的很強,我都硬成石頭奶了還能讓我感覺很溫和又不會不舒服!疏通後整個提高了乳房舒適感呢!👍
而且思庭很貼心的地方是不只幫你疏通乳房,還會依照每位媽咪的乳況、生活作息、對於哺乳的期望及方式,擬定專屬媽咪的哺乳計劃!
最後還會一對一教媽咪疏通後如何自我維持乳房柔軟、觸診,以及無痛擠奶的方法😊
真的超貼心又用心的😍
所以在月中就約了思庭好幾次,現在出月子中心後在家都是親餵居多,已經很少擠奶,偶爾包子瓶餵或是親餵喝完奶還有脹的感覺才會用吸乳器擠到奶Q彈沒有脹就好!
最近疫情趨緩後這幾天約了思庭到府服務,
雖然說目前已經可以輕鬆擠輕鬆餵了,但還是怕有乳汁沾黏的情況,乳汁沾黏是阻塞與乳腺炎的前兆,所以再次幫我疏通課程可以幫我把黏稠的奶水排出,維持鬆軟順暢😎
真的覺得產後不管是新手媽媽還是第二胎第三胎甚至孕媽咪們一定要好好認識一下思庭團隊!
不管石頭奶、塞奶、乳腺炎,各種泌乳不適相關問題都可以找他們!
甚至之後想退奶也都可以諮詢思庭,退奶要退的好也是很重要的一門學問喔!
思庭團隊除了有門市外還可以到月子中心,甚至到府服務都有唷!
推薦給你們!!!!!!💪
官網👉 https://sitingcare.com/
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MiiBaopostnatal/
哺乳乳腺刺痛 在 營養師愛碎念-孫語霙營養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關於哺乳,醫院沒告訴你的事】
當我還在念大學時,營養學有個單元叫做哺乳期營養,開宗明義就是在講 #母乳是最好的食物,有豐富的脂肪酸、抗體…,對寶寶的頭腦、視力各方面發展都好,是配方奶比不上的,當時「哺乳」二字對我來說是很遙遠的,但是對於課本上的東西,我是信了。
母乳的營養價值,我是很認同的!
當時生產後,不論是醫院、月子中心也都非常努力在協助產婦擠乳、哺乳,所以在乳汁的生產上,我沒有遇到太多的障礙,乳腺暢通、奶水多多,但是回到家中,一邊工作、一邊帶小孩之後,我發全母乳的生活並沒有想像中輕鬆,因為:
1.哺乳很花時間
相較於配方奶,母奶的消化速度更快,排空的速度也快,加上新生兒的胃很小,自然較容易覺得餓,新生兒經常2-3小時就要討奶一次,根本一整天都花在餵奶上面,完全沒有休息時間。
2.哺乳很痛
承上,每天長時間餵奶,乳頭被狂吸,雖然小嬰兒力氣不大,但還是很痛,聽其
他媽媽說寶寶長牙齒後,常被咬到流血、破皮,真是太恐怖了。
3.哺乳很餓
哺乳是一件非常消耗熱量的事情,這意味著媽媽可以順便瘦身,但有一好沒兩好,很容易瘦當然也很容易餓,如果媽媽沒有把持住,也是有可能減肥不成反增胖。
4.哺乳很不自由
母奶不是想餵就餵、想停就停,前幾天我到外地出差,高鐵上唯一一間集哺乳室被佔用,我挺著8小時沒有排空,快要爆炸、極為刺痛的雙奶回家,兩顆奶已經變得和石頭一樣硬,好險我兒子剛好很餓,他大快朵頤後解救媽媽的脹奶危機。
那天之後,我可以理解為什麼職場女性餵母奶的比例這麼少,因為真的太不方便了!
很多人看到這篇文章可能會說:「既然餵母乳那麼辛苦,倒不如別餵了!」
關於要不要斷奶、什麼時候斷奶,我心裡也是非常糾結的,「有奶卻不餵」我是不是太自私了?但是被母奶綁架又讓我覺得很崩潰啊!
這幾天嘗試了休息幾餐改由爸爸餵配方奶,我終於不用煮飯煮到一半停下來餵奶、餵了親餵洗戰鬥澡,整個海闊天空!!
至於未來會不會繼續餵母奶,我想在我能力所及的範圍內我會繼續哺乳,但一切就滾動式調整吧,雖然母奶雖然是寶寶最好的食物,但它不是唯一的食物,就像大人,能自己煮健康食物是最好,但是吃外食也沒那麼嚴重。
-
#想知道大家母奶都餵到幾個月
哺乳乳腺刺痛 在 PhD Backpacker - 旅博士媽咪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住英國必備技能:疼痛管理
罕見乳腺炎火燒奶➕針刺奶簡史
6/26 左奶出現腫塊,越來越痛疼痛感類似火燒奶
6/28打給NHS家醫師請家醫師轉診
6/29 私人家醫師轉診(但到現在還沒看到醫生我打算去投訴)
7/3私人家醫師開抗生素,一週抗生素療程開始
7/9 終於看到乳房專科醫生,做了乳房切片手術
7/11 抗生素療程沒效,右奶開始出現更大片腫塊,乳暈腫脹為另一邊兩倍,痛感同針刺痛
7/23今天產婆會面,順便Walk-in 看到婦產科醫生
8/2 乳房專科預約看報告(等了將近一個月才看報告,痛都活活痛死)
不知道該哭該笑,今天我去做32週的產婆會面(Midwife Appointment) ,然後產婆拿尺肚子量一量就說沒問題,抽血驗尿後不到十分鐘內要放我走。
她問我有什麼問題,我說我的奶已經痛了超過一個月了,我覺得我忍不住了。她要我去旁邊的Walk-in Unit( 可以直接等待看到醫生的單位)因為在英國是無法直接看到專科醫生,最快都要家醫師轉診(兩週起跳)。我打算去耗一整天來排隊,一出產婆的辦公室,我才想起並提醒她上次說要我打百日咳疫苗,再度提醒她才順利打上。
我走到隔壁單位跟行政櫃檯小姐說我要排隊看醫生因為我奶痛了一個多月,腫脹疼痛發熱。她還說「這跟孕期沒關係,妳要不要去找家醫師?」
我整個差點沒暈倒,我求他拜託找任何一個人來看看我的奶,看完之後再判斷這問題會不會影響我的懷孕健康。後來資深產婆來看了以後覺得非常罕見,終於請醫生來看,但醫生非乳房專科醫生也無法判斷狀況。
我跟他說「我7/9號在你們醫院乳房專科做完切片檢查,但我8/2才能看報告,求求你可不可登入醫院系統幫我看看到底我細菌培養出來是什麼東西,這個月我已經不曉得吃了多少止痛藥,對寶寶健康和我的身心折磨都很大。」
她於是讓我提前看到報告,發現是一種非哺乳期的特殊乳腺炎細菌-棒狀桿菌感染,她沒有多解釋,就是開了兩種抗生素➕強效可待因止痛劑給我,我只能靠估狗去試圖理解為什麼我會反覆發作這個慢性的乳腺炎。
網路上查到的資料都顯示這個很棘手,一方面慶幸不是什麼惡性癌症,但慢性肉芽性乳腺炎也不是什麼短期好治療的疾病。加上我現在還有孕在身,一切更加棘手,除了開刀引流、抗生素長期治療還有可能要激素治療。
我都不曉得會不會是因為英國醫療行政的拖延導致我變成慢性,六月底出現病灶,一直到七月底才確診,如果不是我今天堅持去排隊walk-in,我原本還要等到8/2才能看到報告結果。
今天醫生看到我乳暈一邊腫脹到另一邊兩倍大,又硬又腫,碰到我立馬飆淚,她問我「你怎麼不早來?」我說我來了啊!我還去急診!但是那時候我也咳血痰他們覺得奶痛問題不大,於是就拖到現在。」
她說「你這一個月都這樣忍著痛嗎?」我強忍眼淚心想,不然還能怎麼辦?白天靠著蒲公英茶或卵磷脂等等降低疼痛,或是內衣固定胸部疼痛,夜晚睡前吞普拿疼。
在英國,練就了一身「與痛共存」的過生活技能,一樣上班、一樣社交、一樣做該做的事、一樣更新粉專文章、一樣過生活,反而能轉移注意力。
還記得幾年前在另一家醫院看到有一個部門叫做 「疼痛管理」(Pain Management) 覺得英國人好好笑這樣也可以開一個部門,事隔多年,我終於發現疼痛管理的重要。
一個32週的孕婦忍受了一個多月乳房發炎細菌感染才看到醫生確定治療。我想在台灣生活的大家根本無法體會吧!
不是我勇敢,是我還能怎麼辦?
#祈禱這次的抗生素療程有效
#在英國小病都拖到變成大病
#要開刀要引流我都準備好了
#期待弟弟健健康康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