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影之中,以一九七○年代的李小龍電影最為國際知名。這些電影多有「中國人不是東亞病夫」一類充滿中國國族主義情緒的符號。
但實情是多部李小龍電影均沒有對現實中國流露感情。
《唐山大兄》與《猛龍過江》的背景分別設定在泰國和義大利的海外華人社群。《龍爭虎鬥》則設定在一個虛擬的中華武術世界,而值得玩味的是李小龍於片中與英國特務合作無間。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唐山 大兄 泰國 在 不假掰讀者過日子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香港電影之中,以一九七○年代的李小龍電影最為國際知名。這些電影多有『中國人不是東亞病夫』一類充滿中國國族主義情緒的符號。但實情是多部李小龍電影均沒有對現實中國流露感情。《唐山大兄》與《猛龍過江》的背景分別設定在泰國和義大利的海外華人社群。《龍爭虎鬥》則設定在一個虛擬的中華武術世界,而該虛擬世界相當國際化。而值得玩味的是李小龍於片中與英國特務合作無間。《死亡遊戲》原本的構思,亦設定於虛擬武術世界,以表達李小龍的武術哲學。」
#光讀這段本宅就下單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9/national-identity/
唐山 大兄 泰國 在 方志恒 Brian Fo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天香港電影業的困局,不就是我城的寫照?我們是要繼續依賴中國大陸的單一巿場,還是重拾昔日「港口城巿」放眼世界的定位,北望中國大陸之外,重新南望「華南文化圈」的傳統區域腹地?全球以粵語為母語的人口多達6,200萬人(如計及非母語人口將更多),當中「華南文化圈」是廣東省以外最龐大的粵語區,集中為這個粵語區創作,不就是保護粵語流行文化的另類想像?推而廣之,除了港產片外,港劇和廣東歌又能否在「華南文化圈」,重新發掘生存空間?香港影星杜汶澤被中國大陸封後,近年在馬來西亞成立電影公司,開拍粵語片主攻東南亞市場,不就是重返「華南文化圈」的先行者?
北望之外,更要南看。香港人,就能找到更廣闊的生存空間。//
【#香港革新論文章】
//今天香港電影業的困局,不就是我城的寫照?我們是要繼續依賴中國大陸的單一巿場,還是重拾昔日「港口城巿」放眼世界的定位,北望中國大陸之外,重新南望「華南文化圈」的傳統區域腹地?全球以粵語為母語的人口多達6,200萬人(如計及非母語人口將更多),當中「華南文化圈」是廣東省以外最龐大的粵語區,集中為這個粵語區創作,不就是保護粵語流行文化的另類想像?推而廣之,除了港產片外,港劇和廣東歌又能否在「華南文化圈」,重新發掘生存空間?香港影星杜汶澤被中國大陸封殺後,近年在馬來西亞成立電影公司,開拍粵語片主攻東南亞市場,不就是重返「華南文化圈」的先行者?
北望之外,更要南看。香港人,就能找到更廣闊的生存空間。//
/方志恒(《香港革新論》主編)
* * * * * * * * * * * *
南望「華南文化圈」
── 從電影業看香港的區域發展戰略
(原文刊於2016年3月2日《明報》)
曾俊華剛發表的預算案,是他擔任財政司長以來,第9份的預算案。曾俊華承襲港英時代的「審慎理財」傳統,公共理財手法十年如一日;如果我們把這9份預算的年份都抹去,大抵會發現預算案年年大同小異。
今年預算案的最大亮點,應是曾俊華提及港產粵語電影的重要性,指出港產片在中國大陸和東南亞都深受歡迎。有趣地,曾俊華雖提及港產片的東南亞巿場,但預算案提出的具體措施,卻仍然只顧及中國大陸巿場 ── 只建議向「電影發展基金」注資二千萬元,以在中國大陸推廣粵語港產片。
這種一味北望中國大陸,卻忽略東南亞重要性的思維,正正就是主權移交以來,特區政府的區域發展戰略的盲點 ── 當我們過度依賴中國大陸的單一巿場,而遺忘了東南亞這個傳統腹地時,香港的生存空間只會越走越窄。
我城被遺忘的區域腹地
傳統上,香港作為「港口城巿」(Port city),其戰略位置在於擔當陸地與海洋的接連點,以積極外向的海洋性格,成為接通世界各地的網絡樞紐。
此所以日本學者濱下武志在著作《香港大視野﹕亞洲網絡中心》中,點出了香港的戰略價值,在於擁有橫跨東南亞到東北亞的八大腹地(華南到華中的沿海地區、珠江三角洲、中國西南部、東南亞北部越南、老撾、泰國等地、東南亞半島、南海、台灣、以及東北亞日本、韓國、俄羅斯西伯利亞、中國東北等地)。其中,香港、澳門、台灣、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構成的「華南文化圈」,歷史上有著緊密的經貿和文化交流,是香港以往賴以生存的傳統區域腹地。
今天特區政府和建制派事事北望中國、言必中港融合,這些人如果不是刻意逢迎北京處處揣摩上意,就是水平有限見樹不見林,將香港百多年賴以生存的「港口城巿」定位拋諸腦後,選擇性地遺忘「華南文化圈」的區域腹地,令香港的生存空間只會越走越窄。
只懂北望淘空香港電影業
近年,香港電影業衰落的故事,正正就是只懂北望中國大陸、而遺忘「華南文化圈」腹地的惡果。
二次大戰後,香港電影業得以興起,與「華南文化圈」關係密切。1950年代,馬來西亞著名華商陸佑之子陸運濤,他所創立的國際電影懋業有限公司(簡稱電懋),就是將港產片(當時以國語片為主、粵語片次之)廣泛發行到台灣、新加坡及馬來西亞市場的主力。同期與電懋激烈競爭的是邵氏兄弟,卲仁枚和邵逸夫當時以「每月一院」的速度在南洋地區廣建影院,並在1961年成立邵氏片場,建立以香港為基地的電影王國。到了1970年代,鄒文懷離開邵氏創立嘉禾,先後捧紅了李小龍和成龍兩大功夫明星,《唐山大兄》、《精武門》、《A計劃》等功夫片,都是以東南亞為主要賣埠巿場,再擴及至日本和歐美等地。1980及1990年代被譽為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喜劇、警匪片、功夫片、賭博片、殭屍鬼怪片等不同種類的粵語港產片,都在台灣、新加坡及馬來西亞華語區大受歡迎。回顧主權移交前的歷史,說「華南文化圈」孕育了香港電影,絕對不是誇張之詞。
但2003年CEPA所帶動的合拍片潮流,卻成了香港電影的催命符。合拍片開拓了中國大陸這個龐大巿場,表面上確為香港電影公司帶來巨大投資機遇和票房收入,但實際上則猶如為香港電影業餵食鴉片 ── 根據CEPA的規定,合拍片限制極多,例如大陸演員的比例,不得少於主要演員總數的三分之一,故事情節或主要人物,亦必須與中國大陸有關;在這些先天限制下,再加上大陸當局對敏感題材的審查(例如要求角色必須忠奸分明、邪不能勝正、惡人有惡報、內容不可涉及怪力亂神等等),結果當香港電影公司一頭裁進大陸巿場後,香港電影亦變得不再「香港」,日漸失去以往的本土題材及特色。
當然,放棄中國大陸巿場,既不現實亦沒有需要;但香港電影過度依賴中國大陸的單一巿場,遺忘了以往賴以起家的東南亞華語區,已經令香港電影業付上沉重代價。電影既是商品,也是文化產品。合拍片既淘空了香港電影的主體性,也令我城的文化軟實力大打折扣。長遠來說,香港流行文化一旦衰落,必將削弱香港的文化主體性,動搖香港的自治地位。
尋找更廣闊的生存空間
今天香港電影業的困局,不就是我城的寫照?我們是要繼續依賴中國大陸的單一巿場,還是重拾昔日「港口城巿」放眼世界的定位,北望中國大陸之外,重新南望「華南文化圈」的傳統區域腹地?全球以粵語為母語的人口多達6,200萬人(如計及非母語人口將更多),當中「華南文化圈」是廣東省以外最龐大的粵語區(附表),集中為這個粵語區創作,不就是保護粵語流行文化的另類想像?推而廣之,除了港產片外,港劇和廣東歌又能否在「華南文化圈」,重新發掘生存空間?香港影星杜汶澤被中國大陸封殺後,近年在馬來西亞成立電影公司,開拍粵語片主攻東南亞市場,不就是重返「華南文化圈」的先行者?
北望之外,更要南看。香港人,就能找到更廣闊的生存空間。
附表:粵語區分布(以粵語為母語人口統計)
地區 / 國家 人口
中國大陸(主要在廣東、廣西及海南) 52,900,000
香港 6,100,000
澳門 449,000
馬來西亞 1,070,000
新加坡 121,000
越南 862,000
印尼 180,000
泰國 29,400
菲律賓 9,780
汶萊 6,300
澳洲 264,000
加拿大 389,000
總數 62,380,480
資料來源:民族語言網(網址:https://www.ethnologue.com/language/yue)
〈延伸閱讀〉
鄺健銘:〈華南文化圈 ── 重建被遺忘的區域腹地〉,載於方志恒(編)《香港革新論》(台北:漫遊者文化,2015)。
何偉倫:〈復興我城的文化軟實力 ── 以香港電影業為案例〉,載於方志恒(編)《香港革新論》(台北:漫遊者文化,2015)。
#電影 #MOVIE #HKMOVIE #華南文化圈
-----------------------------------
想睇更多政治新聞和評論,即LIKE《香港革新論》
1.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reformhk
2.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refor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