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裡的誠信議題,除了「收受禮物」與「公私分明」這類的判斷之外,還會出現在哪些領域裡呢?對於主管與員工,會有不同的考量標準嗎?
《Airbnb改變商業模式的關鍵誠信課》書中提到,工作中的倫理與誠信議題,會出現在以下的情境裡:
-濫用公司資源、財產,或不正確的核銷費用
- 利益衝突
- 濫用客戶資料
- 性騷擾或攻擊
- 賄賂或收受不當禮物
- 營業秘密和保密資訊揭露
- 詐欺
- 社群媒體的運用
- 感情糾紛
- 酒精或藥物問題
這些議題出現的場景會非常多樣,像是:
- 把提供給員工但大家沒吃完的餐點整批帶回家可以嗎?
- 把設計案發給太太的表妹可以嗎?
- 用管理帳號登入客戶的後台查看其使用情形可以嗎?
- 鍥而不捨一直約隔壁部門的正妹同事去吃飯可以嗎?
- 尾牙時暗示供應商贊助抽獎禮物可以嗎?
- 把和業界朋友輕鬆閒聊餐敘的費用報帳可以嗎?
- 在社群討論區匿名批評公司制度可以嗎?
- 和自己的部屬發展戀情可以嗎?
- 定期在部門舉辦喝到掛party可以嗎?…
還有更多更多的情境,或許有些會讓你心裡想「咦?這樣可以嗎?」(也可能你的反應會是「可以呀!當然可以!」)
這些情境,有些有明確的相關法令,有些則沒有法令規範。但法律只是道德的最低標準,以及就算有法律規範,也還是要面對切實執法的難度。所以並不只是「有沒有違法」的考量而已。
《Airbnb改變商業模式的關鍵誠信課》認為,制定明確且符合企業自身價值觀的倫理守則只是開始,接下來就要發展出可行的流程,包括溝通宣導、解答疑問、以案例進行討論、舉報、調查、做出適切處理等。
也許有些人會覺得「設倫理守則太制式、僵化了,應該每次就個案判斷」,他們可能會舉出一些特例,像是:「公司不能規定不准收禮呀,我們在日本有分公司,日本的商界很重視禮數,有些合作夥伴會覺得我們不收禮物是對他們的輕視。」作者認為,這種思考方式有點是把特例當常態思考,就像「不能設交通速限呀,當我們需要送病患到醫院時必須能開多快就開多快」,這並不是好的方式。
在不尋常的情況下規則可以討論是否該有例外,但是在大部分的情況下,仍然需要有標準與規則。
#老查輕鬆讀
#Airbnb改變商業模式的關鍵誠信課
商業賄賂案例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明明收了回扣卻不等於犯罪?如此荒謬的事情竟在台灣不斷上演】
如果今天台灣的法律規定,製作食品時使用黑心餿水油不一定有罪,得證明吃下去之後民眾確實產生病痛,而且還得證明這病痛跟餿水油有關,才能判決有罪,你會不會生氣?
把「黑心餿水油」換成「收回扣」,這樣的荒謬卻在你、我眼前不斷上演。從前面幾個血淋淋的案例,很容易看出台灣在「商業賄賂」的法制漏洞,因為「背信罪」實在難以充分舉證……
#台灣 #回扣 #背信罪 #法律 #商業賄賂 財星500大企業稽核師的舞弊現形課
商業賄賂案例 在 BusinessFocu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BF環球視野】這是「吹哨人獎勵制度」(Whistleblower Program)設立以來,頒發的第10大獎金金額。
—————————————————
5月27日報名AWS Summit學習進階AI和機器學習成功案例,強化職場競爭力: https://amzn.to/33s9E5u
—————————————————
了解更多最快最新的財經、商業及創科資訊,請追蹤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businessfocus.io/
—————————————————
追蹤 MarketFocus 看更多詳盡財經及投資分析—————————————————
時刻接收市場最新資訊,請追蹤Telegram頻道:
t.me/businessfocusofficial
—————————————————
請於本專頁cover photo下方,按『Following』按鈕然後選擇『See First』
—————————————————
若有任何商業、財經及科技資訊的新聞稿,歡迎
Inbox或電郵至info@businessfocus.io!
廣告合作請電郵至sales@businessfocus.io
—————————————————
如果你對初創、商業及科技界有所見解,敬請投稿
至info@businessfocus.io
訂閱BusinessFocus YouTube頻道:
www.youtube.com/channel/UCzZszEpbE87Mfh-q7D472BA
歡迎"Join" BF討論區暢談財經、商業及創科話題:BusinessFocus.io 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