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其林三星好油醋好堅果現貨團】米其林三星指定鉑玖萊油醋、脫油堅果粉
#生活已經太忙碌,#好油好醋我們幫你把關
#相信我 #摩羯座的我只推薦安心油醋品
.
上週四分享香氣四溢的榛果巧克力免揉麵包預告,好多朋友眼尖在麵包照片裡並沒看到榛果,私訊問加入麵包的榛果粉品牌,也想要一起做麵包,麵包食譜是使用AT&T法國經典風土的 #脫油榛果粉,這兩天特別花些時間緊急與進口商討論後,原定八月底要上架的米其林三星油醋團與法國進口堅果粉,我們調整到今天火速上架,獨家現貨團完全不必等待,立即品嘗與法國同步無時差的好油醋與好香好用堅果粉
.
📌下單由此去 https://www.liqform.com/v/cz0maoux
📌限量獨家滿額禮 :
結帳滿$2000,送獨家設計
📌運費說明 :滿$2500免運費 ※限本島(未滿額運費$80)
📌團購時間 : 8/9 (一) - 8/15(日)PM 23:59
.
先謝謝各位烘焙好朋友都好感興趣的 #三冠王脫油堅果粉,我們壓軸讓他最後登場,先依序開場介紹來自法國的優異 #米其林三星指定鉑玖萊油醋系列
.
很多朋友都知道須每日攝取多樣化的食材,卻往往在食用油的運用上傷腦筋,不管三七二十一通通用一罐油打天下,或是為了怕胖而減少用油,卻因此失去用好油預防心血管疾病的機會,應適量攝取各式油款,對促進新陳代謝與補充各式微量元素,營養更多元
.
油品的學問很大,「AT&T法國經典風土」代理商,希望用最親善簡單使用的方式,推廣在台灣也能使用 #米其林三星主廚們的好油好醋,堅持選用以One Fruit,One oil.油品,每款油品僅以一種堅果榨油製成,不混油,讓生酮及減醣飲食的朋友也能安心用好油,更健康
--------------------------------
#果香特級初榨橄欖油250ml
🔸初榨冷壓第一道, 煎、煮、炒、拌、生飲均可
清爽果香氣濃厚,入口後是馥郁橄欖果香氣尾韻,富含橄欖多酚
這款初榨橄欖油真心覺得代理商用完全佛心價格上架,CP值非常高,價格實惠,大量使用也不心疼,炒中西式菜餚,清炒義大利麵,調成沙拉油醋,沾麵包,日常料理靈活運用,各方面表現極為優異的一款五星級油品
.
#初榨榛果油
🔸榛果為四大堅果之首,營養冠軍,含不飽和脂肪酸、葉酸、維生素B6及鉀🔸 特殊榛果巧克力香氣,很適合加入甜點或用於糕點烘焙
.
私心NO1最最最喜歡的榛果油,香氣圓潤又濃郁,相當討喜的一款堅果油,法國鉑玖萊油坊嚴選榛果,以機械壓榨萃取油脂,保留完整養分,#喜歡烘焙的朋友一定要帶這款油,做抹醬或是任何糕點麵包,或添加在咖啡裡就是榛果咖啡(非常無敵這招一定要試) ,或是很簡單的運用在沾麵包食用,入口後帶來的美味驚豔完全臣服
.
#初榨摩洛哥堅果油
🔸富含豐富維他命E 🔸有80%為不飽和脂肪酸,包含八種必需脂肪酸
摩洛哥堅果油為北非特有種,多生長在摩洛哥境內,取得不易,而不混油100%純初榨製成,更是難能可貴,在台灣很難購得這款摩洛哥堅果油,物稀為更珍貴,特別適合與橄欖油交替使用成為麵包沾醬、或是拌沙拉,另外,在煎牛排或是雞排時沾附食用,淋一點點堅果油就能讓肉類料理更馨香,具有餐廳等級水準
.
#初榨油菜籽油
🔸中菜川菜的好朋友🔸脂肪酸組成比例最接近人體需求
用慢火焙炒菜籽再使用傳統的機械壓榨萃取油脂,是市面上少見的初榨冷壓菜籽油,香氣濃郁,風味迷人,富含维生素E、磷脂、蛋白質,適合腸胃消化不好的朋友,也建議朋友以油菜籽油炒中式蔬菜,香濃好馥郁,飲食作家莊祖宜也曾在料理文章裡描述油菜籽油的馨香氣息,自己親身用過才知道~啊,原來文字裡祖宜的描述油菜籽油的香是如此貼切到位,喜歡中式料理的朋友值得一試這款油品
.
#酸柑醋
🔸最萬用的一款果醋🔸富含天然的維生素B、C🔸助消化、平衡海鮮與肉類油膩感
台灣的朋友應該對於酸柑醋不太熟悉,外型類似金桔的酸柑,而香氣類似檸檬,但沒有檸檬醋那麼猛烈重砲的酸氣,酸柑醋更多的是清爽宜人的柑橙香調,也很接近日本柚子與椪醋的氣息
與橄欖油搭配就是是爽口的酸柑油醋,或是加上無糖優酪乳變成夏日開胃的沙拉醬汁(我最喜歡的組合) ,加一點柴魚醬油搖身一變成為日式風情的沾醬,再來一定要酸柑醋與氣泡水搭配成清新氣泡水(爽口又助消化),也可調成醋飯或是搭配海鮮,是一般市售果醋難以取代的 #萬用酸柑醋,很建議朋友們帶回家試試(真心保證)
.
#典釀六年巴薩米克醋
我是巴薩米克醋狂熱愛用者,AT&T這款近似全黑的巴薩米爾醋,絲絨細膩質地與多層次酸甜感,濃稠圓潤,酸香不嗆,讓我瞬間來到巴薩米克醋的新世界
以鉑玖萊公認最頂級的義大利法定產區(A.O.C.)摩典那(Modena)出產的葡萄,採收時已完全熟透,甜度高,高溫熬煮將葡萄汁濃縮,再以長時間橡木桶熟成後釀製,風味圓潤香濃,酸香不嗆,實在太喜歡
基本款用法,麵包或是沙拉愛好者可以與橄欖油調成油醋醬,也可以運用在料理上(巴薩米克炒菇也是一級美味),再來是加入氣泡水調成夏日清爽氣泡水,喝起來很像是濃縮版的葡萄醋飲唷,也是萬用款醋品,極為推薦
.
.
#脫油堅果粉三冠王 榛果粉,核桃粉,杏仁粉
#最實惠的價格(200~300元左右就有500g的份量) ,一直幫代理商敲計算機是不是價格標錯了啊
🔸嚴選堅果,冷壓方式萃取油脂製成的榛果粉,仍保留20%優質油脂在內
🔸脱油堅果粉屬於無麩質(gluten-free) ,麩質過敏者也安心使用
🔸粉末細膩且運用度高,加入牛奶或是各式飲料就是營養完善的堅果飲品
🔸五顆星的推薦理由
給愛健身的你,天然高蛋白取代市售化學又高價的蛋白粉;給愛烘焙的你,自由運用做餅乾與麵包糕點更能增味添香;給愛健康的你,堅果粉添加在鮮奶或優格與咖啡中,增加風味與營養;給愛料理的你,沙拉上或是調成堅果拌麵醬(食譜後續分享唷),風味口感更具層次;給愛家人更愛自己的你,牙口不好的長輩或成長期孩童,無須費力咀嚼硬梆梆的堅果們,搭配運用在飲品或是烘焙料理上,接受度更高
.
AT&T法國經典風土代理品質優異的脫油 #堅果粉三冠王 中,我私心最喜歡榛果粉,飽富的榛果香氣中還帶些巧克力的迷人堅果味道,最適合加入甜點或用於糕點烘焙,尤其
榛果為四大堅果之首,營養價值十分的優秀,不飽和脂肪酸、葉酸、維生素B6及鉀。 無論是糕點麵包、餅乾麵糰,加入榛果粉後,真心掛保證你會著迷自己烘烤出來的麵包糕點,怎會有如此的迷人香氣
.
📌現貨團請把握
📌下單連結再一次 https://www.liqform.com/v/cz0maoux
商用計算機推薦 在 股人阿勳-價值投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台達電背書的子公司
通常我在持股時,一定會想過持股理由,因為這會成為股價波動時,心態能穩住的關鍵。而之所以會注意到這間公司,理由相當簡單,有 4 點 :
1. 河流圖向上且便宜
2. 本益成長比小於 0.5
3. 台達電是大股東
4. 硬趨勢->網安概念股
---
👨🏫延伸閱讀
台達電 (2308) 力挺的國內工業網安龍頭,本益成長比 0.5,貌似有成長股的味道!? : https://pse.is/3kn4bv
---
📌 立端 (TW-6245 )
立端成立於 1986 年10 月,是一間員工人數 1000 人的電子製造商,創立之初以代理採購為主,1993 年進入工業電腦生產領域,1998 年獲網路設備製造大廠友訊入股,1999 年進入通訊產品領域,至今累積超過 30 年系統設計、硬體製造整合的經驗,提供客戶可靠的高效能網路電腦平台,是全球網路運算平台領導品牌。
.
📌 主要產品
主要產品為網絡設備、工業計算機、嵌入式計算機、車載計算機、主板及相關配件,並經營著 PCB 製造、機箱製造 和 計算機組裝工廠,為全球知名品牌計算機 和計算機外圍設備公司提供 OEM / ODM 製造。
.
📌 營收結構
2020 年公司營收比重:
網路通訊設備 (NC) 83.5%
智能聯網電腦 (AC) 10%
其它 (ex.遠端管理 ) 6.5%
.
📌 終端應用:
立端的產品應用非常廣泛,包含收銀機、電腦輔助教學、測試設備、環境監控、e-Commerce、 醫療儀器、地理資訊系統及生活自動化設備、商用遊戲機、數位電子看板、智能交通監控系統 、智能系統、工業控制、自動 化系統、監控系統(Surveillance System)、電信傳輸網路管理及 資料取得與處理系統。
.
📌 經營據點
立端的生產地址位於汐科火車站出口,
在台北/北京均設有研發中心,
並於美國、加拿大、
大陸等地設立行銷據點,
為客戶提供即時滿意的服務。
.
📌 銷售地區
2020 年產品銷售地區比重分別為
內銷 2.7%、亞洲 35.2%、
美洲 48%、歐洲 13%、大洋洲 1%。
.
📌免責聲明:
單純分享財報資訊與個人看法,無邀約之實,僅符合量化條件的個股,無推薦之意,僅供參考、任何交易行為須自行判斷
-
https://www.pressplay.cc/project/vippPage/%E4%B8%8A%E5%8F%B0%E9%81%94%E9%9B%BB2308%E5%8A%9B%E6%8C%BA%E7%9A%84~/99CC56976AF5E3C52EC78617F425AFB9
商用計算機推薦 在 黃少雍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中岳哥寫得太好 有空我也要寫一點點編曲心得
{{ 參. 談談編曲實務經驗 }}_13
也許你終於選好了幾首很有時代性、經典代表性的曲目,準備打開你的 DAW 工作站要來挑戰這個『一比一拷貝』的鍛鍊任務了!我猜想~你應該就是在你萬用的電腦裡面,打開你所熟悉的編曲軟體,然後…尋找一些音色,憑藉著從這個專頁第一篇文章就請你訓練的聽力,開始要把你聽到的每一個樂音、節奏好好地抓出來,用 Midi 認真地紀錄下來~?
沒有什麼不對!但,我還是想講一個小故事,希望能對於你要開始執行上述工作前,能有一些效率提升的作用:
時間回到九〇年代的華語流行音樂製作環境的專業錄音室裡。那時候在台北最富盛名的幾間專業錄音室,譬如『白金』、『強力』、『雅弦』,每家錄音室的基本結構都大致相同:每一家都有好幾『套』仔細設計、注意聲學響應的『主控室加收音室』這樣的套裝組合,在想像中 ---至少我是這樣以為的--- ,這些『套裝』的錄音空間應該充滿了製作人、歌手、樂手,像是二十四小時不間斷地一直在生產音樂吧?等到我真的有機會開始『涉足』這些場域,我才發現,真正二十四小時不間斷『盤據』在這些錄音空間的角色,其實是『編曲』工作者,而且,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鋼琴背景或是鍵盤出身的編曲!
這些編曲家們日以繼夜地以錄音室為家,依恃著他們驚人的音樂才華與過人的體力,幾乎都是以『一天一首』(或以上) 為單位,提供了非常穩地的產出、來維持著九〇年代華語流行音樂恐怖的音樂製作產量。
但當時,電腦還是一種尚未普及的外星文化,這些鍵盤編曲家們所使用的『編曲中央處理器』,是一種只用來處理 Midi 訊號的、類似一臺工程計算機的器材 --- Midi Sequencer (樂器數位介面序列機: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usic_sequencer )。這個『序列機』在處理 Midi 這件事會有多悲情呢?請參閱『KB FRONTNET』網頁作者『Mr.Liu』所寫的文章『時代的眼淚,風靡一時,卻驟然消逝的音樂製作產品』(http://www.kb-frontnet.com/archives/1546 )。這些編曲家們的大腦幾乎都是超高速電腦,可以將心裡所想的音樂聲部、音符,瞬間轉換為行列式的數字,鍵入在非常窄小的 LCD 條幕,透過這些序列機的指令來指示現在要由『哪一臺音源』的『什麼音色』,在『什麼時間』用『什麼力度』與『什麼時間長度』來發出『哪一個』或『哪些個』音……
你覺得~一首歌兒的編曲,總共會用到幾種樂器、加起來會有幾個『音』( Note) 呢?
而這些編曲家們是用『一天一首』以上的速度在提供音樂的產出……
不過,這篇文章不是要禮讚這些音樂工作者恐怖的大腦,而是要介紹一下那台『序列機』所『控制』的那些『音色』機器 --- 我們稱之為『音源』( Module)的器材。
這些『音源器材』的源起,應該可以追溯回到早在上個世紀中葉之前就已經研究發展的『合成器』(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0%88%E6%88%90%E5%99%A8 ),在經由加入流行音樂產業的過程中,逐步由非常『外掛調整』式的電子線路串接,發展成晶體或中央處理器的『內建整合』式的商用機型。此刻已經慣用現代3C產品的你,可能很難想像、理解,在九〇年代的時候,這些商用機型是如何地巨大、笨重卻又不可或缺!在當時的編曲家們所必須使用的 Midi 音源,每個人至少都有十幾二、三十『U』(https://baike.baidu.com/item/1U )的數量!那是什麼概念呢?我勉強用自己為數不多的器材、與網路上所能搜尋到的圖片,列為圖1與圖2,來解釋一下這些類似『冰箱』大小的機器群,是如何圍繞在這些編曲家們的身邊!
而這些『商用型音源』,從最初的『加法』、『減法』合成器運算開始,就致力於摹仿真實樂器的聲音,隨著運算技術的發展、進步,這些『合成音源』在九〇年代,就已經能夠提供非常華麗、擬真的真實樂器音色,以及非常豐富、大概只存在於外太空、異世界的奇幻聲響,而這些卓越的音色,為全世界的音樂工作者提供了充沛的能量,進而迸發了整個九〇年代多元而瑰麗的流行音樂文化。
然後更新、更厲害的技術出現、成熟了!樂器的音色不再只是依靠波型運算、組合去『模擬』,而是利用了『實際錄製』的方式,產生了『取樣音源』( Sampling) 的器材 --- 『取樣機』( Sampler)!
我第一次聽聞而被驚嚇不已的取樣聲音,其實只是一個 Bass 樂手在彈奏過程中常常會用到的情緒性手法『Slide up & down』(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e7YULZA2kc )而已,真的只是『而已』!但在那個用『模擬運算』的合成器年代,那一聲惟妙惟肖的『Slide』,在我面前昭示了下一個世代風起雲湧的前兆!
果然!錄音室裡的編曲家們突然之間在原來的『冰箱機櫃』裡,紛紛加入了最新的取樣機種,譬如 Roland S760 (http://myweb.tiscali.co.uk/clouzeau/s760/ )、或是後來的取樣機王 Akai S-6000 (http://www.vintagesynth.com/akai/s5000.php ) 這一類的重兵器。但麻煩的是:當你使用任何一種取樣音色,你都必須將這些音色『叫進』( Load) 器材中的『存取記憶體』( RAM) 裡面,才能透過 Midi 去指揮它來發生音樂上的作用;這裡面的問題是:
1. 先別管在當時每個取樣音色實際上有多大的資料量,先看一下最厲害的兩個取樣機材產品的 RAM 配置的大小:Roland S760 原廠配備的 RAM 是 2M,最大擴充量是增加到 32M!是『M』喔!而機王 Akai S-6000 的最大擴充量是 256M!這個意思是:你以為能叫進多少種了不起的音色?
2. 好!也先別管可以叫進多少音色了,就說你今天想要一組非常真實的絃樂好了!你就得把與絃樂有關的取樣音色一個一個叫進來、用 Midi 鍵盤試彈一下是不是你想要的情緒與顏色,萬一很不幸叫進來的音色不甚理想,你就得將這個音色從 RAM 裡刪除、以節省記憶體的用量,然後重複這樣嚐試音色的動作,一直到找到你想要的音色為止 --- 然後天就黑了、也該睡了!
而這些偉大的編曲家們除了添購取樣機材的硬體之外,也一定會購買最新、最厲害的取樣音色,來讓自己的編曲內容一直有著他人無法企及的優異音色,這一買…音色的種類很快就成千上萬種地累積上去,而國外廠商死命地出版新的音色來擴大市佔,音樂家就不斷的買、再買……
故事的背景描述大概就是這樣的時代場景,而故事是:
大約在2000年前後的某一天,我走進編曲家鍾興民先生剛進駐白金錄音室的編曲工作室去拜訪老師 (前面提到編曲家們盤據在錄音室,但常常,會因為製作人所選定的錄音室有所不同,以致於編曲家必須帶著那些笨重的機櫃逐水草而居式地在各個錄音室間流動,像鍾興民 Baby 老師這樣固定『包』下一間錄音室的做法,在當時可算是首屈一指!)。還沒走進錄音室裡、在外面就聽到 Baby 老師在試著各種取樣音色;我心想:『不知道老師今天是編誰的案子?不如趁機來偷學一些招式!』。等走進之後、問過了老師,Baby 老師的回答是:『今天就是來聽音色、寫筆記的!』
[三. 關於編曲開始前應該要會的幾件事]_02 建立、認識你的基本音色
我不知道目前你的編曲實力與實例到了什麼程度,但我猜想,每一次當你要建構你的編曲時,你花在尋找音色的時間,恐怕是相對非常沒有效率的。在本世紀初期,取樣音色的種類爆炸式的產生、而且還沒有轉換成電腦可以直接匯入的格式之前,臺灣最傑出的編曲家鍾興民先生,每天都會花一定的時間去仔細研究他手上買進來的取樣音色片,對每一個音色做適當的筆記;他說:『你聽過了,腦海有了印象,之後有什麼編曲需要什麼樣的音色,找起來就快了!而且,常常音色自己會給你很多的刺激,你就會被激發出不一樣的想法、點子,譬如~~~』,然後老師就很開心地示範了隨便一個音色,彈出了我反正永遠也學不會的句型與節奏……
但,那一天我該偷走的東西,我非常有禮貌地一定就偷走了。
時間轉換到今時今日,電腦科技的神速發展,把當年對於那些編曲老師們的麻煩事兒都精簡到難以想像的程度 --- 隨便叫個幾『G』的取樣音色到編曲軟體裡,根本只是一根手指的事~而且理所當然!那麼,我真的會非常建議你,不論你的手上現在有多少音色,在你每一天的空檔裡,盡可能地去認識、理解這些音色 --- 我的意思是:現在的音色設計,比起當年更多了許多精細、精緻的音色控制參數,這些看似複雜的參數數值,請花一些時間、透過便捷的網路資訊獲取方式 (譬如 Youtube 看都看不完的教學示範),來增加你對於音色的掌握,這對於你日後要在大家都可以有的音色資料庫裡脫穎而出,有著難以估計的巨大作用!
回到我們應該要練習的『一比一拷貝』;如果你是使用 Mac 的電腦,你應該可以用相對低廉的價格,購買到『Logic』相關系列的編曲工作軟體,這個系統裡,也內建了不少足堪使用的取樣音色。但如果你秉持著『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觀念,想要進行下一步的音色升級計劃,我對於這樣的計劃有著一些小小的建議。不過~有三點需要說明一下:
1. 以下建議的音色方案完全不是來自『業配』的概念,而是我自己這些年來在 DAW 編曲系統下所實際使用過的建議,這些建議都符合業界工作標準,但不見的是所有專業編曲工作者都一定認同的選擇 --- 這些,只代表我自己的立場。
2. 『一次購買到位是最節省的採購方案』,一位青年樂手分享了這個觀念給我,我經過個人慘痛的反面實驗後,對此建議驗證無誤!所以~這些建議方案也許不是全然從定價合乎人性的角度出發。
3. 這些建議不會涉及任何精確的使用解說,相關進一步的資訊,我相信網路上一定有足夠的說明可供參考,還請自行發掘。
以下是我在 DAW 工作環境下,取樣音色或相關 Plug-in 軟體的建構建議:
1. 就『一次性』能有各類型高水準的取樣音色選擇方案,我會建議選擇『NATIVE INSTRUMENTS』所出的『KOMPLETE 11 ULTIMATE』(https://www.native-instruments.com/…/kom…/included-products/ );特別是這其中會包含的『KONTAKT 5』這個『Sampler』控制介面,應該是現在最通用、方便的取樣控制器了。
2. 如果回歸到建構一個『Combo Band』所需要的基本節奏組,在鼓組的音色選擇上,我會建議:
a. 同樣來自『NATIVE INSTRUMENTS』出版的『BATTERY 4』(https://www.native-instruments.com/…/kompl…/drums/battery-4/ ),這套音色較之先前的版本,除了有很好的『原聲』鼓組之外,新增了許多更符合現今流行的電音鼓組音色。
b. 來自『TOONTRACK』的『SUPERIOR DRUMMER 3』(https://www.toontrack.com/product/superior-drummer-3/ ),可以研究一下這套取樣音色的錄製用心程度。
c. 來自『STEVEN SLATE DRUMS』的『STEVEN SLATE DRUMS 5』(http://stevenslatedrums.com/ssd5/ ),事實上現在的市場版本是『STEVEN SLATE DRUMS 4』,但因為廠牌擁有者本身對於『鼓組』音色的調校能力,讓我非常期待會在今年更新的第五版。
而在 Bass 的音色選擇上,我的第一推薦是在九〇年代就推出傳奇取樣音色『Bass Legends』(https://www.spectrasonics.net/produc…/legacy/basslegends.php ) 的『SPECTRASONICS』所升級研發的『Trilogy』(https://www.spectrasonics.net/products/legacy/trilogy.php ),它在編曲的元素上所提供的豐富性,是其他廠牌所難以超越的。
而『SPECTRASONICS』這個廠牌所出版的另外兩個絕殺產品『OMNISPHERE 2』(https://www.spectrasonics.net/products/omnisphere/index.php ) 與『STYLUS RMX』(https://www.spectrasonics.net/products/stylusrmx.php ),應該也是 Synth 奇幻音色類,與節奏 Loops 類音色中的翹楚之做!
但另外還有一個來自中國品牌『AMPLE SOUND』所研發『AMPLE Bass』系列 (http://www.amplesound.net/en/index.asp ),整個取樣所涵蓋的資料量非常驚人,而其所使用的運算法,在歐洲市場似乎是穩坐第一的寶座。另外,這個品牌所製作的吉他系列,其細緻的程度,也實在誇張得可怕: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cwbH9LwLZk
3. 關於想擁有足夠聲音表情的管弦樂組音色,我想~應該可以考慮『IK Multimedia』所製作的『Miroslav Philharmonik 2』(http://www.ikmultimedia.com/products/philharmonik2/ )這套鉅作!
4. 因為我假設你會是吉他手,所以吉他類的聲音,應該會是直接用真實樂器來錄製,因此,除了前述的『AMPLE SOUND』系列以外,沒有什麼特別要推薦的;而如果你是鋼琴背景,我覺得你應該會去選購一臺音色與觸鍵都接近真實鋼琴的主控鍵盤,因此~似乎也不必班門弄斧了。
5. 但對於整體音色控制與處理上所需要的效果器類的 Plug-in 軟體,我會建議可以考慮『SLATE DIGITAL』所推出的『Everything Bundle』方案 (http://slatedigital.com/our-store/ ),這個品牌除了致力開發真空管、『Vintage』類型器材的模擬運算技術之外,它所提供的『月租型』方案,我覺得會是未來數位樂器世界的一種主流消費思考模式!
以上。
當然!音樂不必然一定要建立在奢侈的音色追求上,但如果我們一切努力,都是在未來期待能與業界接軌、不致脫離世界的主流標準太遠,那麼,在年輕的時期省吃儉用來投資在必要的『生財工具』上,我想,應該也還算是一種合理的自我要求吧?
祝~一切辛苦,都能有所回應!
--------------------------------------------------------------------
後記1. 在九〇年代的那些硬體音源,從現在的科技條件看來,當然有些落後、甚至不值錢了 (這一點,從現在這些器材的殘值大概可以有『一葉知秋』的體會);但一直到現在,我在自己的編曲裡、特別是在節奏組,我還是常常將硬體音源與軟體音源混用,來彌補軟體音源常常會有的一種缺乏『實體音像』的問題。
而我現在還在使用的硬體音源,除了前述的 Akai S-6000 與 Roland S-760之外,還包括同樣是 Roland 的 JV-2080 (含擴充音色卡)、XV-3080 (含擴充音色卡),以及一些『E-MU』這個品牌的 Synth 。
後記2. 我應該沒有提到當年那些編曲家們投資在硬體音源上的金額吧?我覺得…你應該也不會想知道;但我可以說:如果我們把前面所建議的軟體音源都買下來,那個金額比起當年的那些老師每個人投下去的數字,大概只有十分之一吧?也許可以這樣看:現在投入編曲工作的『入門門檻』,其實是很有人性的。
後記3. 因為書寫這篇文字,就順便翻出當年開始聽音色、寫筆記的一些紀錄,也算是對青年時代的一種回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