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嘔心瀝血的長文 #無業配
#異位性皮膚炎 #異膚寶寶
這篇的主題.....我想要分享很久了😂
今天終於有機會、也有資格打完文章了
宋寶經歷了將近一年
台北往返台中的 #異位性皮膚炎治療
竟然已經是個「準畢業生了」 🎉
超級開心~~~!
今天回診醫生說:「他看醫生好配合呀!而且⋯現在皮膚很光滑了呢!」
兩位在旁認真跟診的實習醫生,也肯定的點點頭。
還以為這次用藥時間,要從12天拉長到15天一次
沒想到醫生卻說:
「 #接下來就不需要再擦藥囉⋯⋯ 」
一個讓我出乎意料、驚喜的宣判,就這樣在我腦海迴盪著⋯⋯⋯
(醫生開始交代如何做保養跟復發處理辦法)
聽到宋寶已經可以不用用藥、等於是個「準畢業生」時,表面上鎮定的配合醫生的說明,⋯⋯其實內心非常非常激動⋯‼️是感動的很想哭😭😭
(甚至打字的現在,情緒還是很滿)
從出生到現在一歲半的過程,跟異膚奮鬥的過程,彷彿昨日般而已⋯⋯怎麼一下子,孩子的皮膚竟然就好了、穩定了😭😭❤️
我不可置信般的聽著這個喜訊!🎉
- - - - - -
從宋寶滿月後,異位性皮膚炎的症狀就越來越明顯;但初為人母的我,反應慢了一拍,一直到他四個月才意識到需要看醫生治療。
那時候,我怪自己是不是太常帶他出門?怪是不是自己沒有勤奮擦乳液才會這樣?怪自己如果早點發現是不是就不會變嚴重了?母愛伴隨而來的自我檢討跟內疚圍繞著我
但自我糾結是無法改變過去事實的,我立馬跟已經是「異膚家長學姊」的親姐姐求救。
於是,我跟著我姐的步伐,帶孩子先看 #台北長庚的中醫師林胤谷。 每個晚上泡藥澡、濕敷、包藥,白天還要擦瓶瓶罐罐⋯注意濕度、除塵蟎、勤換床單、跟長輩不停溝通關於冷氣溫度還有空氣濕度的事情😂(異膚寶寶非常不能熱到喔),光是晚上濕敷包藥就要花上一個小時,擦那些瓶瓶罐罐更是油油膩膩(沾到的衣物還很難清洗)。這中間還要經歷產後的低潮、工作的壓力、夫妻間面對新生命的相處磨合⋯⋯種種一切,回想起來非常的不容易!
看了四個月的中醫後,皮膚有改善些許;那時候宋寶也差不多八個月大了,覺得他已經比較大了、有足夠的條件去看西醫時,再轉看 #台中中山醫院的賴柏如醫生。
就這樣,展開了我們「台北-台中」的看病治療之旅。
才剛看完用藥的第一週、原來那些中醫還沒看好的紅疹立馬消失外,皮膚也從粗糙變的光滑亮亮的‼️(異膚寶寶皮膚要像一般嬰兒般柔嫩是多麼困難的事)
不僅長輩對賴醫師的治療方法信心大增(異膚家長都能夠懂,來自長輩的壓力跟支持絕對也是痊癒速度的關鍵),媽媽我看到孩子皮膚變得「正常」,就好開心了啊!🔆
從ㄧ開始泡藥澡+天天擦藥,到第二個月回診的時候,變成做一休一;第三次回診的時候,再拉長成三天用一次藥⋯⋯就這樣,在醫生的專業判斷下,一次次回診時,醫生都會拉長寶寶皮膚對藥物的依賴和控制。
這個月回診前,宋寶已經拉長到12天擦一次藥就可以了。👏🏻
嬰兒時期,因為過敏,宋寶眼睛常常泡泡腫腫的,皮膚也這邊紅、那邊紅;甚至,今年五月時還經歷過流膿、流湯過的爛膚時期!😱 #異膚的治療絕對需要耐心跟信心,皮膚的狀況會起起伏伏,但只要用心照顧、配合醫生指示,孩子的皮膚會越來越穩定的喔❗️(給你們信心喊話💪🏻)
我看著宋寶眼睛越來越明亮、越來越大,不再那麼容易因為ㄧ過敏就變瞇瞇眼,知道他的免疫力在上升;我看著宋寶皮膚變得滑嫩,不再是那個動不動就脫皮、脫屑的可憐孩子,知道他正在慢慢進步!
直到今天,醫生看了他的皮膚狀況後,直接宣告「不用再固定擦藥!」接下來回診只要觀察就好了⋯⋯
這個「從台北跑去台中看醫生」整整一年的看病過程,全都值得了啊!
身為父母,孩子沒有病痛的笑容,是最喜悅的事情了!❤️
真的很感謝當時幫我想辦法掛號到的親姐、把加掛名額讓給我的姐夫、感謝老公每次都開車來回一起陪孩子看病、感謝家人配合用藥跟照顧⋯沒有你們幫忙,就沒有現在的快樂寶寶🥺🥺🥺
當然⋯⋯最最感謝的,就是是非常非常有醫德的賴醫師!👍🏻 大大推薦啊💯
(不用我推薦,他本來的診已經爆了)
即使每次看診人數都超多,在這樣繁忙跟高壓的環境下,問診和說明時,都沒有一絲不耐煩!依然非常負責任跟有耐心的跟每個病患做說明和交代如何用藥!🥺🥺🥺
真的很感謝、也很佩服醫生的用心🙏
其實看病這事,講求緣分
我沒有特別追求名醫,但追求「在乎病患」的醫生
無論在哪邊、用什麼方法
只要能看好你的孩子的,就是好醫生‼️
現在很多醫生都轉作醫美了,這年頭還願意專攻皮膚病狀治療的醫生不多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能遇到有心、有醫德的皮膚科專家更是難得!
不推薦不分享,真的對不起自己對不起醫生啊~~~🙌🏻
加上三不五時就蠻多人會私訊問我關於看醫生的事情
以下就ㄧ次整理幾個資訊
給有需要參考的媽媽
希望你們的寶寶也健健康康,有漂亮強壯的皮膚喔!🤝
🔴Q. 怎麼選擇醫生的?他們很厲害嗎?
我都是跟著我姐的步伐。他做了很多功課,也看過台大跟其他人家說的名醫,結果都沒有辦法治療好她女兒的皮膚。這兩個醫生的名單,是我姐女兒親身實驗後精華出來的,的確也是媽媽社團很多人推薦的醫生。
中醫~台北長庚 林胤谷
西醫~台中中山 賴柏如
🔴Q. 為什麼要看中醫?後來為什麼又改看西醫?
單純是因為我那時候看了ㄧ些「類固醇戒斷」的文章後,就蠻抗拒寶寶小就用西藥,也很擔心如果無法抑制下來,假設哪天會爆發會變得更嚴重而不可收拾....所以選擇在新生兒時期,先用比較溫和的中藥試試看。
後來改看西醫,基本上也是跟著我姐的步伐,覺得中醫看的成效也差不多了,希望加速跟提升效果,就改看西醫(加上我覺得小孩已經脫離新生兒時期,皮膚有比之前好ㄧ咪咪)
🔴Q.兩位醫生怎麼治療?
其實我覺得他們的「治療邏輯」是差不多的!
外面醫生就是「有病就擦藥」,治標不治本~而他們比較有一套自己的用藥時程跟安排
目的都是在「逐漸減少皮膚對藥物的依賴」,以及循序漸進的「養皮膚」,讓皮膚逐漸有「自我修護的能力」,就會降低過敏發作的機率
兩位都需要「泡藥澡」+「擦外用藥」+「濕敷」,只是ㄧ個是用中藥、ㄧ個用西藥而已!
當然,要看醫生對專業的判斷,每個人的療程都是不ㄧ樣的喔!不要自己亂用藥喔!
(宋寶看中醫時要濕敷包藥,看西醫就不用,但我知道有些看賴醫師好像也要包藥)
🔴Q.療程會多久?
療程要看人,有人快有人慢,久的好幾年,就是當維護或是觀察吧!
宋寶的中醫,平均兩到四周回診ㄧ次,總共看了四個月
西醫第一次ㄧ個月回診,第二次隔兩個月再回診,第三個月三個月後再回診...以此類推,大概ㄧ年就穩定下來,很幸運!
🔴Q.看病貴嗎?你花多少錢呢?
中醫每次去都是三千五千起跳,加上還要買特殊品牌的繃帶,加總起來也是幾萬塊喔
西醫沒有超過兩千,西醫平均ㄧ次才ㄧ千內吧!除了藥膏沒有用其他的輔具
(看你拿的藥劑量,像今天看診才花ㄧ百五~~~有史以來最低!)
🔴Q.看完林醫師再看賴醫師,有反撲嗎?
我想這個是看林醫師的媽咪們最擔心的事情了吧!
「反撲」 ~大概意思是看完中醫後再看西醫,會讓體內的毒素大爆發,下次病發變得更嚴重,ㄧ去不復返之類的意思
在宋寶的這個案例中,完全沒有反撲!❌
反而是很順利的變更好了!🥳🥳
從中醫轉西醫的短短ㄧ週,皮膚完全變了另外ㄧ個人,我很驚訝!😍
之後皮膚比較不穩定時,也沒有到像社團分享的那種反撲
(只有中間五月有ㄧ次他的腳我沒有及時處理,那時候變成流膿)
所以擔心會反撲的媽咪~宋寶的案例可以給你們信心喔😊
(不過要不要換西醫,請還是要自己判斷跟決定喔)
🔴Q.台北跑台中不累嗎?有沒有推薦其他的醫生?
台灣真的交通很便利,台北台中其實很方便也很近,加上我跟先生自由業,時間安排比上班族容易,就算是ㄧ日往返,只要小孩會好,我就願意去!
有兩次,我就直接安排兩天ㄧ夜,當作小旅行,減少舟車勞頓的辛苦,也當作跟孩子旅行的回憶。
印象中台北新光醫院也有醫生的治療方式很像,但我沒去看過也忘了名字,抱歉~~大家可以善用估狗大神🙏
🔴Q.兩位醫生還掛得到號碼嗎?
林醫師~如果可以的話,建議醫生看診日的「平日下午四點」就可以現場去加掛,通常這樣都會看得到喔!如果到了晚上六點後才去,可能就會等很久又掛不到~
賴醫生~我是去年9月決定要改看賴醫生,那時候上網查,發現到12月都滿!甚至隔年1月也完全掛不進去~也就是三四個月內都不可能看到醫生!!😭
而且有開放特定時間統一預約後面的日期掛號,我心想....應該沒機會了吧!後來是因為我姊姊跟姐夫有幫我拿到加掛單,才有辦法在十一月底時看到賴醫師!(感恩的心💕)
🔴Q.求能掛到賴醫師診的方法?
1.有熟人幫你拿到加掛單:
拿到這張有醫師簽名的黃色小單子~就彷彿拿到通往康莊大道的金鑰匙啊!有了這張就可以排隊加掛~不然是看不到的喔!(因為醫生的看診量已經爆了)
(也不要為難我、問我可不可以幫拿加掛單喔)
2.ㄧ大早去排隊,求得當天現場掛號的機會:
關於這點我比較沒有認真做功課,聽說好像要凌晨五六點就到.....
網路跟社團有分享,我覺得也可以打電話直接問護理人員會比較正確喔!
因為聽說好像就算你現場去也有被拒絕的可能
3.直接掛賴醫師在彰化的門診:
我姐就是這個方法跟賴醫師搭上線的!
她超瘋、超偉大!
因為我姐要帶女兒看的時候,台中的門診也掛不進去。
他發揮了金牛座的研究功力後,發現彰化門診有機會
就ㄧ個人背著女兒,從台北新店坐車大包小包前往到位在彰化海邊的醫院(聽他說很偏僻遙遠),到現場排隊掛號,拿到了兩個月之後的門診號碼!
之後醫生知道他的求醫過程,就很很貼心的主動提出,可以轉診到台中看的提議(感恩的心AGAIN🙏😭)
- - - - - -
【 #關於異位性皮膚炎的日常保養指南】
✅勤擦乳液:
新生兒時期ㄧ天才擦ㄧ次,後來發現原來這樣是不夠的~
異膚的特色就是「超乾」,不能用常人的標準來看!
後來我配合積極治療時,我ㄧ天會擦5次左右的乳液!
幾乎是每換完尿布就會補擦全身~這樣才叫夠勤快喔!
平均ㄧ個月至少用掉ㄧ條200ML的才過關喔~~
(因為他們皮膚真的超乾!異於常人)
甚至現在他皮膚穩定多了,偶而我會幫他拍ㄧ下天然的玫瑰水補充水分,再上乳液(少許幾次這樣做,非常態)現在一天2-3回乳液~
✅選擇無味無添加的乳液:
其實賴醫生說凡士林(就是美國原廠那個品牌)是最好用最純粹又便宜的滋潤劑!
怕太過厚重的話,也可以考慮其他比較天然的品牌喔!
基本上有香味的乳液就可以掰掰~
宋寶是用醫生推薦的「雅漾舒緩乾癢霜滋潤型」,已經用掉十條以上,請記得買有保障的通路確保品質,我買過MOMO代理進來的的都很正常,但曾經ㄧ次誤買奇摩個人用戶商家賣的的,會有ㄧ個說不出的怪味道。
✅濕度維持在55度左右:
認真開除濕,尤其北部~真的很濕,容易變成細菌還有塵蟎的溫床
只要下雨,就ㄧ定要開!對容易過敏的人來說,乾爽的環境比較舒服喔!
✅空淨機開著:
說實話,這點我自己比較沒有特別顯著感受,宋寶沒有到那麼嚴重的敏感,所以好像有沒有開我沒有觀察到明顯的差異。
但我姐的女兒有沒有開空淨機,就有明顯的差異!我老公對空氣的清淨度感受也有差異,有開的時候,他說整個人~眼睛跟鼻子會比較舒服。
關於品牌的選擇:
我們家客廳放LG大白、房間放coway;我姐則是有四台,分別是海爾(有除甲醛功能)、Honeywell 、安麗、小米(他說小米很無感,不太推薦,其他三台可以,有HEPA的話,效果應該都差不多)
✅溫度要恆溫,冷氣必開,暖氣大忌:
大部分異膚都蠻怕熱又怕冷還怕濕(有夠嬌貴),尤其嬰兒都很怕熱,即使是現在秋冬了,我們家晚上偶而睡覺還是會開上個四個小時冷氣,讓宋寶比較好睡。
夏天更不用說,只要ㄧ點點熱,立馬蘋果臉,嚴重者,有些人手肘就會開始紅、身體開始癢喔!所以絕對不要讓小孩熱到~會起熱疹+引起其他過敏反應
去年冬天我白目就開了幾天暖氣,結果⋯⋯宋寶皮膚就發作了😂😂所以媽媽們,忍耐吧!
✅隨時保持乾爽跟擦汗:
如題,最好帶著純水濕紙巾或是小毛巾,勤勞的幫孩子擦掉身上和臉上的汗水和髒污(擦完請記得用乾後上乳液),有助於減少皮膚對外界污染源的接觸機會喔!
✅紫外線燈消毒:
我姐還買了就是月子中心會照的那種紫外線燈,對於殺塵蟎殺菌有用~尤其適合家無日曬無充分陽光的北部人,這個可以有日曬效果(圖片放在留言補充)
✅烘衣機:
因為現在空氣污染都很嚴重,加上換季,可能會有蟲在衣服上產卵😨爬文後,發現最多人推薦惠而浦的烘衣機,據說烘完會有曬完太陽香香的感覺!而且平均下來烘乾一次只要幾塊錢。但是~這一台比較適合家裡後陽台空間夠的人,所以退而求其次,選了也蠻多人推薦的LG的乾衣機,體積跟外型和功能都還不錯,也少了曬衣服的時間、減少衣服放在外頭又二次污染的機會。(如果你們在中南部、又非城市、那麼日曬一定是最好的)
✅洗衣精:
小孩跟大人衣服絕對分開洗,(但沒有用不同的洗衣機),布尿布也是自己ㄧ批ㄧ起洗,所以等於會分三個大藍分裝髒衣物(大人/小孩/布尿布)
洗衣精也有可能會殘留到衣服,引起寶寶的肌膚過敏;不過宋寶對洗衣精的敏感度沒有很高,但我姐小孩的實驗結果有差,只要不是用專門給小孩的洗,皮膚就容易過敏喔!
品牌推薦:小孩用nacnac綠色那罐,沒有味道的~從出生用到現在沒有換過。
大人的我比較沒有固定牌子,有時候也會用小孩的ㄧ起洗,最近則是用歐洲品牌比較天然的皂類下去洗。
✅洗水塔管線&安裝濾水器:
宋寶出生前,我就請專門清理水管的公司把家裏的水管全部清洗過!沒錯~就是連「水管」都要清洗喔!洗出來才發現真的很多髒東西呢,洗過的水管出來的自來水才會乾淨。如果你們家有水塔,那水塔最好ㄧ起清過!
無論是廁所水龍頭、廚房、洗澡蓮蓬頭,我都有安裝拋棄式濾芯的淨水器,這個也非常建議媽咪們要安裝,你會發現原來自然水那麼髒~~~尤其有泡藥澡的寶寶,用的水有沒有乾淨也許也會是個影響的關鍵喔。
✅毛巾跟床單要勤換:
嬰兒床我用包巾舖著當床單,每天用過ㄧ次就換去洗!
大人床單ㄧ周換ㄧ次,比較積極時,我自己睡的枕頭套ㄧ週會換兩次!
擦身體的毛巾(包含大人的)我都擦過ㄧ次立馬就丟去洗,不隔夜的喔!隔夜會滋生細菌~
洗臉毛巾我都用拋棄式的,大概2天換一條新的
✅定期清塵蟎:
ㄧ週會至少用ㄧIRIS次吸床墊&枕頭&棉被,作為基礎的保養。
每三個月會請專家來做大清理(我找塵室獵人),把床墊、客廳沙發都吸過。
✅天天吸地拖地:
沒有時間的婦女,可以用掃地機器人吸地。我自己是用DYSON的V8吸地
拖把的話,我是買品諾的蒸氣拖把,蠻好用的~👍🏻
他的布面是拋棄式的設計,髒了就可以丟,比傳統拖把拖起來要衛生喔!
而且蒸汽高溫可以殺菌&去油,用起來更乾淨、安心!
✅拒絕不良糖類&飲食的建議:
攝取過多的醣類比較容易讓身體老化跟比較容易過敏,所以我沒有給宋寶吃糖果(只喝過兩次養樂多,發現太甜後,我就沒有給他喝了)
平常我是給他吃五穀米或是糙米,還會再添加些許藜麥ㄧ起煮,早上除了有時候會吃水果,澱粉的話則是會有地瓜、水煮蛋,偶而會有吐司或是麵包,少吃加工品,多為原型食物。
ㄧ歲後,有給他補充吃益生箘&無糖優酪乳&無糖優格,增加體內好菌。
母奶沒間斷的喝了八個月左右(前面三四個月是新鮮母奶,後面是保存起來的凍奶),會搭配配方奶,奶粉前面喝啓賦水解,ㄧ歲後喝美強生。
✅充分睡眠&保持好心情:
這點是心理層面的,心理層面跟過敏反應也有很大關係!
只要壓力大,就容易過敏!這點在我老公身上已經實驗很多次了
(以前只要我跟他吵架,他那天馬上過敏🤣🤣🤣)
睡眠上比較無解,畢竟每個小孩需要的睡眠時間都不ㄧ樣,我就是盡量讓他睡,沒事不會叫他起床(但他還是蠻規律地在九點左右會醒來)
保持小孩好心情部分,我都盡量用正面語言跟他溝通,比較少用大聲斥責跟否定的說話方式,可以的話,每天會讓他出門走走,呼吸新鮮空氣。
- - - - - -
這篇真的打得超長的!因為這ㄧ年多,太多媽媽私訊問我異膚的醫生選擇還有日常照顧的事情了~~終於有機會可以ㄧ次整理完給你們!
如果你能耐著性子看到這⋯⋯⋯
我相信,ㄧ定是在你的星球上
有那麼ㄧ個需要用心呵護的玫瑰花在等著你吧:)🌹
「因為她是我澆灌的。因為她是我放在花罩中的。因為她是我用屏風保護起來的。因為她身上的毛毛蟲是我除掉的。因為我傾聽過她的哀怨,她的吹噓,有時甚至是她的沉默。因為她是我的玫瑰。」——《小王子》
祝 所有玫瑰花都茁壯的生長 💕
Mio 2020.11.12
Ps,
1.有需要的直接轉分享,註明出處就好,如果看完有幫助,那就是我打文的目的囉:)
2.對比照,請容許我只放上局部並打碼
3.非專業醫療人員,純真實經驗分享,如有謬誤,請包容指正。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7/21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08/10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0期(僅剩"2"位名額) 一個人的命運...
啓 賦 1 試 喝 在 酒類專家 王 鵬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啤酒品評訓練——談我自己走過的路】
很多人以為,成為像我這樣的啤酒評審,是因為感官敏銳、天賦聰穎。事實上,這幾乎得靠努力,非常地努力。努力好歹有個正確的方向,可以事半功倍。分享一篇2015年寫過的舊文,跟有志提升啤酒品評技術的同好分享。
酒類品評的自我訓練其實是有方法的,我相信自己成為啤酒評審的歷程與心得,也會對有心精進的朋友們有所啓發。縱使你不見得想成為一位職業評審,但以下這些建議,若是有一、兩項能夠給你一些想法,相信會很有幫助!
1) 知道自己喝的是什麼,心裡要有圖景架構
當啤酒成為嚴肅的興趣嗜好,不免要替自己擬定一些計劃。全世界的啤酒很多,然而時間精力有限,能夠用最少的時間得到最大的效益,是成功的重要關鍵。同樣都花一年的時間,你絕對有辦法熟悉全世界許多不同的啤酒類型,建構一套系統知識。試著把全球啤酒形態架構攤開來看看,當成是你的啤酒漫遊地圖。當你每次都能知道自己喝的是什麼,要從酒杯裡找尋什麼,也熟悉品酒筆記應該寫些什麼,那你就是在累積有用的技術與知識。你也可以直接跟專家一起喝,讓老手給你一些指引,養成筆記的習慣,你不難知道自己的旅途已經進行到哪個階段。
2) 選擇經典產品,多多品嘗,熟能生巧
全球經典類型約有百種上下,台灣可以買得到超過一半的不同啤酒類型,而經典代表品牌與作品,則超過兩、三百個品項。你可以專注在這兩、三百種啤酒品項上,用心把這五十種類型鑽研透徹,若是你的方法正確、態度認真,你也可以觸類旁通,掌握另一半從來沒有喝過的五十種類型的能力。換句話說,你可以揣摩沒有喝過的啤酒類型應有的面貌。機會是給有充分準備的人,從今天開始有計劃地鍛鍊,有朝一日,有機會喝到書上讀過的啤酒類型,就能立刻加以印證。
3) 試著瞭解原料與製程,不要滿足於品牌故事
品牌故事與酒類品評之間,有相當的距離。有些品牌的廣告文宣很有知識性,但是品評所需的知識,很多時候還需要靜下心來研究一番,而這是品評的重要背景知識。專業品評與一般娛樂性質的品評最大的不同,在於專業品評總是試著從啤酒的感官表現,回溯其原料、生產,乃至運輸、保存諸多外部因素。除了經驗累積之外,最重要的知識來源當然就是閱讀。我相信,若是身為啤酒愛好者,卻也能具備基本的啤酒知識,將能夠得到更多的滿足與樂趣。
4) 試著從批判的角度出發,不要總是抱著單純享受的心態
啤酒特別著重新鮮品嘗,然而,消費端最不敏感的,卻是啤酒鮮度的差異。這說明了大多數的消費者並不是從批判的角度對待(有問題的)啤酒,或許也不具備批判所需的背景知識。我的忠告是,想要提升自己的品評能力,必須從批判的角度出發,以及建立正確的類型與品質知識。
在熟悉經典類型之後,比較不同品牌的酒款,檢查是否符合類型想像,檢查是否出現不符期待的風味,檢查風味強度是否符合要求,檢查是否出現風味缺陷——這些品飲功課絕對是辛苦的,但卻是很有助益的。所謂「真相是痛苦的、知識是痛苦的」,這些知識無法讓你感到世界更美好,但卻能夠帶來更多滿足感與成就感。唯有擁有分辨優劣的能力,才能真正登堂入室。平常若是只抱著放鬆的心情喝酒,而不是從學習、批判的角度出發,那麼就很難累積有用的技術與知識。
5) 設定具體成效目標,設定具體達成時間
啤酒評審考試的內容,包括學科與術科,筆試包括啤酒類型與生產製程相關知識,術科則是實際品飲,閱卷官會針對描述相似度、給分精準度打成績。
我曾經在啤酒廠擔任兩年半的品飲顧問,我的工作是將啤酒感官特徵與生產製程連上關係,也就是透過品飲,給釀造部門提供具體建議。除了技術細節之外,我還必須熟悉更多啤酒類型,這些都像是準備大考一般,還需要預留時間全盤複習,最後衝刺。在準備品飲考試的期間,每次品飲都彷彿參加一次模擬考,每天品嘗數種啤酒,都根據考試要求,在十二分鐘之內完成筆記,訓練自己的速度,也自己批改筆記。我拿出一個玻璃花器,告訴自己,當這個花器裝滿了瓶蓋,我就大概可以去考試了。最後,考試成績出來,我以高分通過,名列2013該年度所有應試者成績的前3%,也是當時台灣唯一獲得該項認證的啤酒評審。
6) 找到適合自己的步調,朝向更有意義的品味生活邁進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學習品酒,不是為了變成職業級的品評師。對我而言,酒類文化教育是我的工作(與使命),成為更專精的酒類品評者,把自己的酒類品評觸角與視野延伸到其他領域,整合不同的酒類領域專業知識與技能,是我工作的需求,也能讓我接觸更多不同的族群。
由於我的目標跟大多數人不一樣,所以對我而言適合的自我訓練,不見得也適合你,我只希望自己的方法對你有所啓發。每個人資質與長處不盡相同,所以不需複製我的成功道路,而是應該找到適合你自己的步調與做法。況且,一個成功模式,看似一套固定的做法,然而實際上,卻往往不可複製。如果你能找到一個值得學習模仿的小關鍵,就那樣做,快快樂樂地做,只要能夠幫助你提升品味樂趣與滿足成就感,就是一條對的道路!
投入、專注、努力,而且用有效的方法精進品評技術,累積正確的酒類知識,才能達到原本設定的目的。
啓 賦 1 試 喝 在 游祥禾-人生使用手冊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如果不考慮收入,你最想做什麼工作?
兩年前我在深圳的一場演講問了大家,沒想到結束後有這麼多人回覆我,再重新看了一次,依然感動。
我選了一些,分享給大家,希望能為大家的生活,帶來一點明亮色彩。
玩音樂、種樹、衝浪、攀岩、自己動手在有海邊和森林的地方蓋房子、裝修、製作房車、在住處邊造個書店-把三聯的書都搬過來,看書、做筆記,生一堆孩子和愛人一起教育撫養成長,經常帶他們去旅遊
—— shawn 雪峰
最近想做的是收集野花野草,做一本野草集,每一株無人觀賞卻熱情盛放的野草都值得我尊敬。
—— TereSa
在安靜的地方有一家小民宿 搭建旅者「交換故事」平台,讓旅者之間能更直接地交換信息,抽空去想去的地方慢慢深度游。
—— 李茜xi
守著一個小店,賣什麼無所謂,但是時間自由,最重要的是可以在店裡養一條狗。每天抱著狗坐在門口,感受陽光照在身上,有人來就招呼客人,沒人來就抱著狗思考人生。美哉。
—— HX
成立創投公司,幫助更多有潛力的企業。像沈南鵬,李開復,熊曉鴿一樣。。。。
—— 麟
畫畫吧,去年九月突然發現自己喜歡畫畫,為自己找到興趣感到開心。自學了半年多,畫畫對於我來說也是一種表達的載體,可以真正做到不迎合不功利完全取悅自己。
—— 快去睡覺
在深圳的海邊有兩個挨著的商鋪,左手是書店,可以喝茶看書聊天;右手是酒館,可以吃我的黑暗料理喝酒聽音樂。
—— 姜半刀
去觀察自然,順應自然而活,發現自然的美;研究當年放棄的歷史,希望也能寫出有內容的成果;做快樂的家庭主婦,如果有可能,想做像山下英子那樣的雜物管理咨詢師。
—— May
出家,然後定期下山來看各種展和音樂劇
—— 樨飲白
最想當旅行家,每到一個地方都呆個三五個月,在此基礎上做一個畫家,然後一直換地方換到沒有想去的地方為止,然後老老實實呆在一個地方終老。
—— 樹魚海
開職訓學習學校,低收入的人希望之家,有很多老師,有很多課程,實值的職業技能培訓,精神上的課程,如果小孩不乖,父母,家長有什麼問題的,都能透過專業心理治療來上課作改變,提供校內的工作機會,給予全方位的照顧。
—— alisa
做現在的工作……寫文章、辦社群、出課程,幫助身邊的人做精力管理
—— Leo
1.寫詩,寫小說 2.可以進著名的古典樂團當一名圓號或單簧管樂手
—— pop
很多想做的事啊。 開一個不大的古典舞舞蹈工作室,只教成人,不教小孩子。如果招生不那麼理想也沒關係,自己用作練習室練功,練舞也是極好的。 開一家40平米左右的素食小店,只招待一人食的食客,餐食的份量按一人份現點現做,精緻營養價格公道,最重要的是我不嘮叨,食客願意說話我就聽聽,當天食材剩下沒賣出去的都做好,打包一份一份的,騎上我的小電驢,送去給流浪人士品嘗,當宵夜了。對了,如果舞蹈室開起來了還有個特別的業務,就是為有故事的人編排一支屬於她的古典舞,這比較有趣。
—— 小清丹
最想做的是當一個真正的基因工程師,從接觸生物基因開始,就想著把基因和編程結合起來,探索基因奧秘,有生之年自己排序出一個簡單生命體。
—— 單翅鳥
還是會做現在的事情:努力成為一名合格的醫生。如果生活富足,我希望能做無國界醫生,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 chen
最想做的就是老師目前的生活型態,和認知心理學等方面有關聯的研究工作,神經系統、大腦的運行機制都是很吸引人的領域~
—— 滌生
做遍想嘗試的所有事 學樂器 種花 學各種軟件 讀想讀的書 然後去很多地方 老了就找一個氣候適宜的地方 在屋子後面開一片田 種上喜歡的蔬菜和花 每天侍候然後看書
—— YOU
去西部,瞭解當地的生態環境,在戈壁植樹造林
—— Yoyo(^_^)
我想幫人策劃旅遊計劃。我覺得我在吃喝玩樂方面簡直有天賦到不行,哈哈哈哈哈
(有沒有朋友感興趣的?可以聯繫他……)
—— Henry 張正
建立服飾品牌,做出自己想要的衣服,讓更多的人感受到這種美,跨越Lolita與異次元cos之間,讓人們的服飾不局限於襯衫褲子
—— 故夢涼城
在大學裡面一個一個專業讀下去
—— Robert
一輩子留在學校學習,做研究,一直鑽研思考自己喜歡的事物。
—— 洛北北
教育家,做啓蒙教育,把教育資源向貧困地區傾斜,讓更多因物質貧困導致精神貧困的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
—— MyLaugh
1.去做考古發掘,並且把這些文物的故事用豐富有趣的方式呈現給大家,讓它們不被遺忘 2.當一個自由自在的作家,寫一點動人心魄的文字 3.做一個美食博主,跟大家分享我每天新研究的美食,給大家帶來快樂 4.四處旅行,去感受生活的美好 5.想要的很多很多,曾經也想開書店,咖啡店……總之一切能給人帶來美的愉悅的東西,都是我想去做的事情😆
—— Joojee
把我男朋友變成老公!!!然後每天給他做好吃的,把他養胖一點,他做他喜歡的工作,我去找我喜歡做的工作,有個院子,養些花花草草。可以時時也陪陪父母。 如果達不到的話,譬如因為現實因素不能把男朋友變成老公的話,就希望自己能獨自生活。找一份不用接觸人的工作,安靜的過完一生。前提當然還是安頓好父母。 所以原來我最理想的工作是:妻子啊~
—— 青青誒
想要幫助完善公共設施。。比如多一點公廁什麼的。還有想要開家有趣的展覽館,到處去尋覓好玩有意義的事物放到裡面,歡迎大家參觀😁
—— 獅子狗
首先,會想和不同年齡不同行業不同地方的人聊天,挖掘好玩的事,把他們的故事寫下來,這些故事我要用一些創意包裝下。然後聊完天,還能把他們的樣子快速畫出來。最後,每次去不同的地方,再拍點景點照片,最好有機會能寫個歌哈哈哈。這些是我真實的夢想啊,於是呀,這兩年就認真通過本職工作琢磨廣告傳播創意,去有意識地練習文筆,還有打算把放棄很久的畫筆重新拾起來,以及認真瞭解攝影去。希望真的能在不久的將來實現啊哈哈。
—— 聆聽逝去的流年
野生动物学家,我一直想做动物学家。 我对研究动物感兴趣,去塞伦盖蒂大草原上,研究各种野生动物 吼吼!
—— Leo
剛剛和男盆友聊了一番,忽然有些觸動吧。想到以前許多想做的事,後來因為各種原因淡忘了。忽然覺得,其實很多我期待的這些事都與是否考慮收入無關,就算現在我也可以嘗試去做的,只是一直沒有去踏出第一步吧。感謝老師問了我們這個問題。
—— sunrise
正如最後一條留言說的,其實很多想法,都可以現在就行動起來。
也許過於浪漫,也許不夠現實......
但是,在柴米油鹽之外,也不妨有一些時間,用來仰望星空。
這不也是我們存在的理由嗎?
早讀,如果不考慮收入,你最想做什麼工作?
啓 賦 1 試 喝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7/21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08/10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0期(僅剩"2"位名額)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6/16(日)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哈克工作坊】~讓你的存在,成為別人想親近的禮物~06/29(六) & 06/30(日)(僅剩“1”位名額)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897
【08/10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0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僅剩“2”位名額)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不曉得你在生活中,有沒有一種經驗,就是你控制不住自己的腦袋,會一直往負面的方向想去,明明知道這樣想會讓自己心情很不好,可是你就是停不下來。
可能早上在會議裡,老闆多念了你兩句,你就開始擔心自己的飯碗會不保,下一波裁員會輪到你。
或是情人晚一點回家,也沒接到你打去的電話,你就開始焦慮他是不是愛上別人,不愛你了,
更有可能這次聚會你的朋友,表情比較嚴肅,笑容比較少,你就開始自責是不是自己不小心說話錯,讓朋友不開心等等,很多很小的事情,你都可以無限放大。
來,先別自責,你要知道這其實是代表你的腦袋有在進化。
因為我們人類的大腦,有一個地方是比一般動物還要發達的,叫「新皮質區」,因為有了這一塊,我們才有洞察力,可以看見表面事物底下的含義,語言發展,可以跟人溝通互動,閱讀書本,消化反芻成自己的知識等等,使我們擁有智力和反省能力,甚至是想像能力。
但有一得必有一失,在獲得抽象運作的同時,這個新皮質也讓我們學會的擔憂、變得容易絕望、固著。
這裡的固著,就是你的壞習慣為什麼那麼難改掉的原因,他有點像是電腦程式,一定被寫入,就很困難被刪除。
但動物沒有這一塊,所以你會發現一隻羚羊剛剛被一隻獅子追,千鈞一髮,躲過危險後,下一秒他可能就躲在草叢呼呼大睡,可是如果換成是人,恐怕就沒這麼快放鬆,我們可能會拼命抓住另一個人,跟他說:「你知道剛剛有多危險嗎?我被“一群”獅子追,差點死掉ㄟ!」
我們會在腦中重複播放這個可怕的畫面,然後開始擔心下一次如果獅子來怎麼辦?要怎麼逃脫?會不會傷害到我們其他的家人,可能想著想著就失眠了。
演化的需要,讓我們人類比較容易專注在負面想法,而不是正面想法,目的是活下來,而不是活得好。
可是即使我們已經不在草原上生活,生活也相對安全,你知道走在路上不會有獅子跑出來傷害你,你的平均壽命可以高達八十歲,但我們還是控制不住基因裡的本能,很容易鑽牛角尖,自己嚇自己。
這該怎麼辦?難道在等三百年嗎?等大腦在長出另一個「新新皮質區」,來抑制這樣的衝動發生嗎?
當然不是,其實有更簡單的做法。
既然你已經知道這是刻在骨子裡的本能,一昧的壓抑和阻止是無效的,你只會賦予他更大的吸引力,讓壞念頭越長越大。
你唯一能做的就是承認並允許自己這麼想。
蛤!不是不要想,反而要想個夠?
對,你沒聽錯。舉個例子,很多人有分手的經驗,如果有人跟你說,天涯何處無芳草,走,我們去喝酒,喝完你就不會想那個人了,你覺得有用嗎?
答案絕對是沒用了,很可能喝完一個人回家,隔天宿醉沒人照顧,你覺得更孤單,然後哭更慘。
那該怎麼辦?
請你拿一支筆一張紙,用力的把你腦袋中的想法全都寫下來,把那些抽象的、片段的、破碎的記錄下來,變具體的過程,你就在滿足大腦新皮質的需要,讓他覺得你有在做事,保護自己。
因為在創作的過程中,你需要寫字或打字,就彷彿你重新經驗那個可怕場景,但不一樣的是,這一次是你自己主動送入虎口。
不是啦!是你主動啟動事件,所以你可以控制危險的大小,你可以隨時按下暫停,讓自己跳離開,想想下一次可以怎麼逃脫。所謂的體悟或是啟發,其實就是大腦編織的一套行動策略,要你下一次不要重蹈覆徹。
這個效果,我確實在我帶領的寫作課學員身上有見證,有些學員他可能跟家人的關係有些糾纏,但他也說不出來自己卡住的地方是什麼,但透過寫下來,然後放個幾天,他重新發現原來這件事情還可以怎麼想?是對彼此都好的。
或是,有些學員並不知道生命中的某個經驗對他有很大的影響,他只記得某個畫面很重要,於是他花了一點時間,重新回憶,寫下來,啟動了新皮質區的運作,寫著寫著,他就懂了為何他會這麼在乎什麼事情?或是個性變得體貼?或是能言善道,那些都是在好多年前種下的種子。
所以寫作,並不是附庸風雅,只有那些喜歡咬文嚼字的文青才會想做的事情,不,他反而是一個最簡單、容易入手的方法,幫助我們冷靜下來,啟動新皮質區,開始反思、策劃。
如果你覺得自己的想法很容易原地踏步、糾結,或是你希望訓練自己的反思能力,每一次啟動的速度可以快一點,就像好的跑車0-100公里只有三秒鐘,那麼寫作會是一個很好的幫手,訓練你的抽象和邏輯能力,讓你更懂自己,同時也加大對自己想法的掌握度。
所以,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嘉玲。
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分享到的「寫作小學堂」課程,下一期是在7月21號開課。是由我和另一名資深的編劇一起開立的課程,不只有教學,還會親自一份份給每個學員寫來的文章,給回饋,因為很量身定做,所以名額非常有限,很期待你能夠把握這難得的機會,期盼在教室能夠見到你。
最後,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4wT4xTfM8CQ/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D0aOehq0lrSf-FY_g0KTfopBkM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