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勸世三姐妹》,因為討論實在太熱烈,所以我再補充一下
第一 #語感
有臉友私訊問我什麼叫語感,我想我說的太快,應該再多花點力氣說清楚點。
是的!我們的母語(不管是台語,客語,原住民語)都進入學校體系了。但我想請大家閉上眼睛回想一下:我們的母語有沒有毫無違和地在科學演講裡,傳遞知識;我們的母語有沒有在藝術的領域裡,傳遞情感;我們的母語有沒有在面對外來新事物的時話,被用來傳遞新概念?
[舉例:老師,請問這個python語言若欲學,包括原始開放碼合CC創用,是欲安怎處理安排?]
你聽起來、或說起來會不會覺得很彆扭?!這就是語感的疏離!我們的語言教育,沒有社會功能的安排,讓大家在學校的母語,只是圈圍在學校裡,沒有透過政治經濟的手段去安排(比方會雙語有加薪?!),讓母語真正在這些新生的事物裡被使用、被理會、被爭執、被喜歡、被討厭,這些都是語言的辯證過程,這樣才會形成語感。有語感的母語社群,才會有共同體。
而這個音樂劇只是其中一小步。
好,回來說,我的母語的歌謠已經變遷到旋律跟語言聲調,彼此之間脫鉤失聯的窘境。
這裏我舉個例:當年很多翻譯日文歌曲的台語歌,其實很多是不合聲調地寫就,比如“黃昏的故鄉”第一句話:叫著我.....第一個字“叫”唱出來的時候,是兩個音so-do"(高音do)的滑音,變成了橋的台語。這就是不ㄠ韻。
然而,這個唸謠式的音樂劇,或許俚俗,或許可以內斂,但創作這件事牽涉太多了(我早說了以下省略三千字)。我只就:我作為一個關心在地母語文化的人立場提出看法。
我喜歡的是它循著說話的方式找旋律,寫出符合劇情推進的歌詞跟表達。
第二 #藝術
戲劇或是任何藝術的再現,常常找的是典型中的典型,或者你也可以叫罕見的類型,“所謂語不驚人死不休”。但要不要用髒話,我再說一次,我覺得不一定。
不過,大家可以從過去文學史裡,從藝術表演裡,去找很多很多例子,一時風俗一地風物,此時被反對,彼時被奉為經典。
例如山東話的水滸傳根本是下里巴人的語言,好好好,提台灣的。布袋戲“南俠翻山虎”裡頭對當時台灣的新生物,以及過往的語言之結合巧妙,我目眩“沈迷”。
我要說的是,別這麼快下定論!
藝術也不是只有談「美」,藝術也討論醜、善、惡、人類處境的歡喜與苦難。藝術扣連著時代,它反映歷史、政治、經濟、社會的脈絡,喚起我們在忙碌生活裡遺忘的感知,衝擊我們習以為常的感知結構,賦予我們反思「我們是誰?」的契機。
我可以看到躍演劇團正努力在做。
第三 #布爾喬亞
至於,這齣戲是不是只是布爾喬亞(資產階級)的鄉野奇觀,我可不認為。我捫心自問,從我早年參與黨外運動,所有的本土文化運動,過與不及,或者矯枉過正,我都歷歷在目。我們正走在一個「不再需要去談:文化創作要有框架」的路上前進著。我對文化的欣賞,可以欣賞荒野裡,各個物種之間的辯證演化,我也會欣賞歐洲庭園裡,帶入巴洛克美學的修整線條,我也可以欣賞落地掃,也可以入得廳堂做御前清客。
這樣一齣戲,是中產布爾喬亞的鄉野奇觀,實在太沈重。它的錯在於,劇情中個資的舖陳不夠細膩,道歉不夠草地化,這個要改。
好啦,我寫太多了。
內斂可以是文化,狂野可以是文化。
下里巴人是文化,陽春白雪也是文化,只要只要「它從土地裡長出來」我都歡迎,或者不反對。
我還是說一句話:喜不喜歡是一回事。你當然可以不喜歡。但別太快判它有罪。
#最後的最後,
我在這篇有史以來最文青的貼文的最後,貼一則「算是比較內斂」的表達;裡頭一直咒罵詈言,但最後卻說:「只是在腦海走一遍,不然你會死好幾遍」。
這樣有比較內斂齁?! https://youtu.be/l81lcfnV2nc
善惡成語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週末書房:《蜂鳥與謊言》真相與虛幻之間】
#文末贈書
#上週抽中《繪本裡的千言萬語》的幸運兒是「樂尼」
#得獎者請於一週內私訊小編逾期自動放棄獲獎資格
這是「金鼎獎青少年小說家」── 林滿秋的最新心理議題的少年小說。探討謊言中的真實與虛幻。
成長過程,你說過謊嗎?為什麼說謊?
故事圍繞在十四歲的男孩李允志由於在電玩店鬧事,所以被留在警察局過夜,因而認識了十四歲的言真,言真述說了一個又一個自己的故事,聽起來是那麼的虛幻,卻又無比的真實。
每個人都討厭謊言者,雖然謊言無罪,但善惡全在說話者的一念之間。
作者「林滿秋」在自序裡寫著──
人說謊的理由千百種,有的謊言精心設計,有的則是無心之舉。有人因說謊毀了婚姻、友情、前途,甚至搞到身敗名裂;但也有人只是為了避免麻煩、尷尬,或是不想表露自己而說謊。為了幫助別人、避免傷害朋友,各種出於善意的白色謊言,也時時可見。謊言如同空氣,無所不在,我們可以不說謊,卻無法避開別人的謊言。
謊言畢竟違背了現實和認知,一般人說謊時都會感到不自然,很容易在肢體、表情上洩露出來,但遇到說謊成精的人,或無法辨識謊言與事實的人,就難以辨識了。這些人說謊的本事或許是與生俱來,或許是經驗的累積,也有可能經過訓練。不論動機或背景,高竿的說謊者都自信而從容,口一張,舌尖便綻放出朵朵花兒。謊言的花朵如此嬌豔,如此甜美,若非等到遍體鱗傷,多半看不出花朵中暗藏的尖刺。
人之所以謊話不斷,多半是對語言不尊重,總以為話一出口就消失了,於是天花亂墜,愛說什麼就說什麼。我卻相信語言是有生命的,不然怎會有「眾口鑠金」、「一言九鼎」、「一諾千金」這些成語呢?我總是幻想著:如果說出口的話並沒有消失,而是存在某個空間裡,當我們不斷敘說時,語言的力量會不會真的創造出口中的形象呢?比方說,一個女孩為了炫耀,謊稱有了一個完美的情人,她不停的說著、說著,謊言中的情人逐漸成形了,有一天,真的出現在她面前,那該是番什麼樣的景象啊?
書裡的故事從一場演唱會開始。言真和表姊是蜂鳥樂團的頭號粉絲,她們會唱蜂鳥的每一首歌,會跳每一支舞;她們購買蜂鳥所有的周邊產品,隨時關注官網。演唱會發布後,這對表姊妹便計劃著要盛裝赴會,還要參加粉絲見面會。不幸的是,表姊卻病了,言真憂心表姊的病,錯過了購票時間。她以為表姊忘了演唱會,沒想到在演唱會前幾天,表姊表達了前往的意願,並將之視為生前最後的心願。為了完成表姊的最終心願,言真寫信給蜂鳥,蜂鳥深受感動,溫馨贈票。然而演唱會前一天,醫生發出了病危通知,表姊拜託言真,裝扮成她的模樣前往演唱會,為她帶回與蜂鳥的合照。言真含淚答應了。
在演唱會上,蜂鳥的歌聲喚起了言真陰沉的心,她並沒有忘記表姊正在與死神搏鬥,邊唱著歌邊祈求上蒼,一定要讓表姊撐著,直到她把合照交到表姊手中。蜂鳥的演唱令人渾然忘我,觀眾如痴如醉,劇情就此急轉直下,言真震驚的發現表姊出現在舞臺上,並公然指責她說謊。言真從小謹守著著父母為她命名的期待,不但不說謊,更痛恨別人說謊。面對表姊的指責,她憤怒、不解,被迫上臺後,才發現那不是表姊,可是那女孩為什麼會跟表姊長得一模一樣?
這兩個女孩之間會牽扯出什麼樣的故事?年輕、帥氣,形象正面,如日中天的蜂鳥樂團,跟謊言又有什麼關係?這個故事充滿了奇幻色彩,謊言與事實真假交錯,撲朔迷離,不到最後無法預測究竟是誰說了謊,又為什麼說謊?
我相信很少人敢說自己從來沒說過謊。說過謊的人,包括我自己,得當心了,說不定在某個街角,哪座公車站,或是某家餐廳,就會遇到───謊言人物的現身。
🔥《蜂鳥與謊言》好書傳送門: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87261
「週末書房《蜂鳥與謊言》‧贈書活動」
1. 參加資格:所有粉絲
2. 參加辦法:
Step1:粉專按讚+追蹤
Step2:公開分享本文,並寫下一行話「少年小說推薦《蜂鳥與謊言》,好想知道謊言帶來後遺症是什麼」
Step3:在本文留言處寫下「年不輕狂枉少年,誰人沒有說謊過,看《蜂鳥與謊言》破解說謊迷團」+抽獎編號(請依序參照前面編號排列),例:#001
若編號撞號,請刪除原留言,重新填寫新編號。
如抽獎遇撞號,小編會重新編碼處理
3.名額:一名
4.得獎通知:將於下一次「週末書房」公告得獎者,請得獎者務必「主動私訊」粉專小編,約兩週內就會收到好書囉
#上週獲得好書的朋友請於七日主動和粉專小編聯繫唷
#頭號粉絲參加抽獎有加權機率所以相對機會多一些
#還沒成為頭號粉絲的朋友歡迎平時多互動留言得取粉專粉絲標章
善惡成語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天橋上的魔術師》:不需要蔑視長輩,你總有一天會老的】
每一段似水年華,說穿了都是一場又一場的輪迴。
有句成語叫「物是人非」,講的是舊景依舊,但人已經不是原來的人、情感一去不復返,但這對我而言比較屬於「小情小愛」的部分。
再拔高一點去看,真正讓我最為動容的,往往是「物非情是」。
縱使物換星移、改朝換代,人類的悲歡永遠相通,透過一些作品產生連結,讓後代與前朝有機會相互理解,最終發現:
物不重要,情是根本,原來大家都是一樣的。
/
導演楊雅喆推出新作《#天橋上的魔術師》,故事從 80 年代西門町「中華商場」出發,從居民們的日常中望見他們的愛欲憎,也讓觀眾一窺當時候的社會與政治風貌。
其中,還有一名神秘的「魔術師」負責穿針引線,讓角色看見他們內心的慾望,藉此反思自己。
該劇每集都以「短篇」呈現,每幅短篇環環相扣,意即第一集的主角在第二集是配角,第二集的主角反而是第一集的配角。
待整個劇集觀賞完,你就會明白每個角色都有他們的英雄征途要走,有他們各自的迷茫與不安,但同時他們也擁有克服己身心魔的能力。
簡言之,在《天橋上的魔術師》裡,每個角色都是「主角」。
/
有幸受邀看試片,思前想後,決定從第一集的〈99樓〉講起。
這個章節主角是個小學生,名字叫「小不點」,家裡經營皮鞋店,有一個讀建中的優秀哥哥、一個精於做生意的潑辣母親,還有一個成天在家裡拉手風琴的懶散父親。
我覺得第一集很像是個「概覽」,從小不點的兒童視角來看中華商場的眾生相,小孩子「看待任何事情都模模糊糊」的狀態,竟也營造神秘感。
孩子們對成人間愛恨情仇的不在意與不理解,的確很適合拿來放在第一章,成為一個勾起觀眾好奇心的引子。
劇如人生,大抵從簡單到複雜,再從複雜回歸簡單。
當聽到母親和鄰居們在討論某家兒子誤傷父親的八卦,在小不點的角度看來,他其實只感受到媽媽們很吵雜、經過火車聲音很大聲而已。
與其在乎鄰居的家庭糾紛,還不如和死黨討論鬧鬼的廁所和任天堂電動。
看著小不點與家人、同學、鄰居大哥的相處,觀眾同時會感到熟悉,發覺即便相隔幾十年,民風保守、科技不發達,可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與溫情都是一樣的。
而這,才是導演楊雅喆試圖呈現給觀眾的核心價值。
/
日前專訪 #楊雅喆,他向我表示自己想拍的並不是時代劇,沒有打算特別聚焦什麼歷史紀錄,中華商場不過是一個物件,一個場景,他的焦點還是想要放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不得不說,老百姓會煩惱的人事物,跟當下社會氛圍很難脫勾,這也造成後面劇集觀眾還是會見到一些關於同志、警察濫權等議題,層層包裹在每個家庭與愛情問題的背後。
楊雅喆表示:「劇中很多情況拿到現代來看,大家會覺得好像有改善,例如性別平權與政治議題,但這些隱患都還在,未來搞不好還會重新發生也說不定。」
每個時代都有課題,但重要且不變的永遠是人們內心善惡的拉扯,楊雅喆說:「即便看起來是舊時代,但裡頭天真小孩與徬徨青少年的情緒是共同的,這就是我最想做的,讓觀眾能在角色間找到自己的影子。」
楊雅喆前置期進行嚴密田調,找過去住在中華商場的民眾訪談,並製作關於「中華商場歷史演變」的相關短片,要求劇組人員必須得看完影片才能進組。
劇組有幾百人,年齡層 20 歲到 50 歲都有,特別對年輕一輩,中華商場無疑是陌生的。
給工作人員們看影片,是希望他們能記住這個狀態,知道這棟建築的太陽東邊在哪、西邊在哪、鐵道在哪。
「劇組人員們必須對那個年代、那個場景做資料,拍攝時才會更有方向,更容易有共鳴。」楊雅喆道。
以〈99樓〉中三姑六婆在火車旁蜚短流長為例,這就是楊雅喆從田調中得來,中華商場住家和店面合一,一到三樓居民互相認識,人多的地方自然就沒有秘密。
還有,早期住在中華商場的家庭孩子數量都多,原來是半夜父母被火車吵醒,沒事做只好生孩子。
提到這裡,楊雅喆都莞爾:「火車是一個滿重要的輪廓,火車經過阿姨們講話會提高,火車都走了卻忘記把降回音量,家家戶戶牆壁薄,搞到最後大家都知道,這部分很有趣。」
但旋即,楊雅喆反問我:「可是妳仔細想想,劇裡三姑六婆互講八卦的習性,放到現在職場大家還是看得到,我們常常聽到『某某圈子沒有秘密』,其實每個圈子都是呀。」
「這就是人之天性,只是形式不同罷了。」
/
訪談結尾,楊雅喆溫柔地說,他希望這部劇能夠讓年輕人對長輩們有所理解,你以為長輩都是食古不化,殊不知他們曾經和你一樣,有風騷、有夢想、會為愛煩惱與受傷。
民國作家蕭紅曾在《呼蘭河傳》描述童年生活的美好與糾結,我覺得和《天橋上的魔術師》有異曲同工之感,都是藉由回望過去展現對人性的悲憫。
蕭紅在《呼蘭河傳》這麼寫的:「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來回循環地的走;風霜雨雪,受得住的就過去了,受不住的就尋求自然的結果。」
「至於那些沒有被拉去的,就風霜雨雪,繼續在人間被吹打著。」
卸下年輕人與長輩的階級,我們都是禁受風霜雨打的人類,明明這麼渺小,卻努力在人間學習去愛、大步小步蹣跚朝前。
想想也是挺勵志的。
#Adaymag
https://www.adaymag.com/2021/02/19/the-magician-on-the-skywal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