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復實體課,也總算可以開始皇家遠距錄影的行程,大家的曲子有許多是在這三個月學習的,到了實體課就是驗收成果的時候了。
【老實說,鋼琴課還是現場一對一授課最佳】
這是我上完三個月的感受,因為疫情,所有學生均轉為網路視訊課,從讀譜架構、到樂曲漸漸完成,這個過程用視訊課完全沒有問題。
但是,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帶著學生唱音樂」,從中感受曲子的語調、情緒、聲音變化,大家或許有個經驗:「演奏時老師在旁幫忙帶著唱旋律,那一次彈奏會很順暢,感覺可以一氣呵成完成想要表達的音樂了!」這個就是老師藉由帶著學生唱彈,感受樂曲起伏,把音樂表演的更順這件事情,因為演奏音樂,她的語句、高低起伏,都像是我們人的語言一樣,用適當的語調情緒表現,呈現好聽的樂曲。
在視訊課程中,這一點是很難呈現的,因為網路傳輸多少有延遲,學生彈奏時如果跟著唱,都有延遲的問題,沒有辦法即時反應,解決辦法是老師另外唱一句,學生另外模擬,但是這都沒有老師帶著唱效果佳,情緒的感覺是要直接傳達才是。
音色觸鍵教學,如果能手觸調整,讓學生在演奏過程中馬上感受到自己施力的變化,這也是實體課會優於現上課的。
還有差異最大的就是 #鋼琴轉換環境轉換的適應 ,視訊課的聲音多是從耳機傳達,在不同鋼琴、不同環境演奏感受又不一樣,平常每周都會來老師這邊彈,自然每周就會練習到一次轉換環境、鋼琴的機會,但是這三個月大家都閉門彈自己的鋼琴比較多,這一點在開始上實體課時表現明顯,突然到老師這邊來彈奏時換演奏鋼琴彈奏,演奏鋼琴的聲音和觸鍵,和直立鋼琴還有自己的小房間內彈的聲音感覺大有不同,所以也需要花一點時間重新適應一下鋼琴轉換的感覺啦!
其實鋼琴課,人與人的互動是很重要的,視訊課也是一種學習方式,每種學習方式都有她的優缺點,這次學生經由視訊課三個月的訓練,許多學生練習更嚴謹,在分析樂譜的部分也進步許多,但音樂演奏部分,我還是覺得實體鋼琴課是必要的。
了解每種學習方式,選擇適合自己的,就是屬於自己的學習模式。
如果是問老師,老師還是比較喜歡跟大家現場互動,上實體鋼琴課。😀
#很開心大家恢復上課了
#喜歡課堂真實互動的感覺
#萃文老師
#鋼琴教學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7/07(六)或 8/12(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9/11開課】《CIA通達力》初階班~全方位溝通表達訓練(第23期) 讓原本的你成為自己的力量與資源,帶你前往想去的...
喜歡課堂真實互動的感覺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7/07(六)或 8/12(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9/11開課】《CIA通達力》初階班~全方位溝通表達訓練(第23期)
讓原本的你成為自己的力量與資源,帶你前往想去的地方。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3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pse.ee/5TB7F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前一陣子我剛完成了一門『CIA通達力』的教練課程,在這一門課比較特別哦,就是一班只有12個同學,而我跟嘉玲面對這12個同學,除了每個禮拜進教室上課的小團體互動之外呢,我們還會給每一個人、每一個禮拜的電話教練的時間,這是一對一的,所以呢,這可以說是啟點的招牌菜。
那很多人都在這個教室裡面有很大的感動,其中這一門課有一個很特別的地方,就在它第六周,最後一周的時候,會有一個每一個同學,上台分享自己這六個禮拜的體會跟發現的過程,那這往往就是我們在帶這一門課當中,最感動的時刻。
那一份感動就在於我們透過六個禮拜,可以去見證一個人在短短的時間裡面,他能有什麼樣的體會跟改變,而且這些體會跟改變,往往不一定是在於我們課堂當中的哪個單元,特別教的哪個技巧,而是他回到生命當中,真正深刻底層的部分,去解決了一些他生命當中的一個課題。
這個深刻的部分可能來自於,他終於跟自己過去的某些經驗達成和解,然而更多時候是他終於放下了過去某些曾經發生的事情。那在分享到這一點的時候,有一位同學就用一個很妙的比方,我自己聽完之後覺得太經典、也太精準了。
他說在『CIA』的教室裡面,我跟嘉玲幫助很多人解決了「幻肢痛」,這樣的一個毛病,什麼是幻肢痛呢?「換」喔是夢幻的幻,「肢」是肢體的肢,「痛」是疼痛的痛。
它在指喔,就是有些人可能因為一些意外、或者一些狀況,他必須要截肢,那我們知道假設我的手截肢了,那我的手可能就不在了。然而呢,我在主觀感受上會感覺到這個手彷彿還存在。
甚至於我會因為這個「不存在的手」感覺到疼痛,或者是感覺到瘙癢、不舒服,這些現象都叫做「幻肢痛」。
那在這樣的現象底下,這隻手是我生命當中本來就曾經有的存在,只是後來因為各種原因而鋸掉了,可是它在現在的生命裡面,它就是不存在的。
那這樣的一個比方,是不是就好像很多時候,我們的生命裡面有一些經驗,那些讓你痛苦的、那些讓你放不下的,它其實真正在你的生命當中確實發生過,可能是一個傷害你的人,對待你不好的父母親,或者是帶給你一些創傷的情人、伴侶。
只是回到我們此刻的生命裡,其實這個人早就不存在,甚至於這個環境也離我們遠去了,可是我們那個痛、我們那個搔癢、我們那個不舒服,是不是仍舊存在著?
而這一份痛、搔癢、不舒服,它會影響到我們面對從今往後的人生,它會讓我們可能沒辦法活在真正的當下,去跟真實眼前的人好好的互動,就像一句成語說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
多少人因為過去受的傷,而無法接受眼前這個痴痴等待的美好。說到這裡,這樣的情況是不是跟「幻肢痛」是一摸一樣的呢?
我可能很難用這麼短的分享告訴你,我跟嘉玲在教室裡面是怎麼處理,這個所謂的「幻肢痛」,心理上的幻肢痛哦。可是我可以很確定的是,好多時候我們的生命碰到這些狀況的時候,明明你是不舒服的,但是你卻否認這個不舒服的存在。
甚至於呢,你根本不願意去看那個傷口,不願意去看那個已經沒有手掌的手腕,那個傷口可能早就已經癒合。是的,他可能缺一根手指頭;是的,他可能缺那個手掌跟手腕。
但是當你沒有真正的去看他,你又如何能夠在實質、在你的心中確認,這隻手、這個手指頭,它是不存在的。所以也就是這個疼痛、這個騷癢也是過去式呢?
然而我更清楚知道,要去看那個已經沒有手長的前肢,那有多麼的令人畏懼,所以我想或許我跟嘉玲最大的功能,就在於我們堅定的陪伴,讓每一個人只要願意,他可以用他自己的速度,可以好好的認清,他那個肢體到底現在是什麼模樣。
然而在人性當中往往有一個最奇妙的部分,就是我們一次次的見證,當一個人願意去看待那份「真實」,那份真實的存在、和真實的不存在的時候,幾乎我跟嘉玲不用做任何的事情,這一個人他就長出了自己的力量。
可能呢,他很快的就幫自己安排怎麼去裝義肢,或者是她很快的就學會了,怎麼樣在沒有手掌的狀況底下,一樣好好的過他幸福美滿的人生。
甚至於更多、更讓我感動的是,我見證了好多人,他可以坦然的面對這份殘缺,把自己的這份殘缺,成為自己生命力量的來源,因為他很得意、驕傲的告訴所有人,就算我沒有這雙手,我還是可以過得很好,甚至過得比多數人更好。
每次我在我的教室裡,能夠見證到這些生命的改變,我都好感動,我真的是做一份全世界最快樂的工作,當然今天的分享你能夠聽到這裡,我很謝謝你。不知道有沒有勾起你心中的某些想法,或許這些想法是一個起始點,是一個源頭,幫助我們一步一步的去面對。
面對自己的真實,其實真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一直為那個已經不存在的事物感覺到悲傷、感覺到疼痛。希望我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力量,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如果你對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特別是我今天分享到的『CIA通達力』課程,下一期在9月11號開課,我很期待有一天能夠在啟點文化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啟點文化 #心理學 #人際關係 #凱宇 #人生成長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E6C9mWJ3_c/hqdefault.jpg)
喜歡課堂真實互動的感覺 在 學思達教學社群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蕥妘老師已經陸續在自己的課堂上實踐,獲得學生和家長的共同好評,有很多非常動人的親師生 ... 真實的生命觸動 ... 互動式展覽:集結各學科教學成果,從互動體驗帶你輕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