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的CPTSD:逃-僵混合型
.
“童年經歷了「夠好的養育」的人,在成年後面對危險時,會有健康且有彈性的反應技能。一但面對真正的危險,他們可以妥當的選擇運用全部的類型。”《第一本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自我療癒聖經》
.
一般常聽到的「戰-逃」反應,在本書中細分為下列四種,其正面特色如下(p.120)
.
#戰:敢言、界線、勇氣、大膽、領導力
#逃:脫離、健康的撤退、勤勞、知道怎麼做、堅忍不拔
#僵住:警覺、正念、沈穩就緒、平靜、當下
#討好:愛與服務、妥協、傾聽、公平、調停
.
本書直言道出,許多精神疾患或者身心問題,很有可能都是CPTSD被誤診。其中包括精神分裂、躁鬱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亞斯伯格等等,都有可能是因為童年時期的創傷所造成,恰好上述的四種身心問題,我都有。
.
本書與個體心理學有許多共同的觀點,例如上述的這些身心疾病,可能根本不是疾病,而是後天習得的一種生存模式。這樣的觀點我現在看來已經不覺得荒謬了,剛開始得知這個理論時,我認為阿德勒本身可能也是個神經病,否則怎麼會有這麼缺乏同理心的主張,像是會得躁鬱症都是自己的問題之類。
.
本書與個體心理學較大的差異是多了許多回溯童年創傷的部分,個體心理學講求活在當下,因此過去的事情追究也無濟於事;某些層面上來看確實如此,再怎麼糾結在過去的創傷,你也不可能改變的了什麼,你能夠改變的一直都只有當下的自己。
.
但本書也並非要你去改變過去,而是去明白現在困擾著自己的行為與習慣、價值觀等等,可能都是來自於童年創傷;明白這些問題並非自己不夠努力是非常重要的,是自我療癒中不能缺少的部分,如同我一直講的:接受「完整」的自己,而非「完美」的自己。
.
靠著個體心理學自我療癒的過程中,雖然幫助極大,但是對於接受「完整」的自己,仍舊還是有段距離。倒不是我現在還有什麼厭惡自己的地方,更清楚一點的說法是,我不太會去主動找回遺失的部分,都是隨著當下的情境,突然觸發了什麼,並且找回了什麼。
.
而閱讀本書有點像是,強迫自己去挖掘那些我所遺忘,或者該說被我遺棄的記憶碎片;閱讀這本書時觸動的情緒重現,遠遠大過於我在閱讀個體心理學。
.
我沒辦法跟讀者們保證,在沒有個體心理學的基礎之下,直接閱讀本書會不會帶來更糟的反應,因為我自己確實有好幾次讀到某些文字時,出現了非常劇烈的情緒波動。
.
在本書第二部,療癒的細節這一篇當中,開始詳細地說明四種戰逃反應的倖存者特色,以及療癒的方式。
.
我是「逃-僵混合型」,本書形容為 #最不會建立關係 #最精神分裂 的組合,我們偏好一切都讓自己來的隔離式安全感,有時候我們這類人也會被誤診為亞斯伯格症。
.
“逃-僵混合型者會用強迫症般和解離性的兩步驟,去逃避再度受到關係創傷的可能性。第一步是把自己累到筋疲力盡;第二步則是垮掉至完全放空狀態,直到重新累積足夠的精力,能夠去重複第一步驟。”(p.136)
.
我將這一段文字傳給 楊梅香吉士 時,他就立即回了我:「妳就是這樣。」
.
昨天因為尚宇脖子扭傷無法上學,我又不能夠放下工作不管,只能一直不斷來來回回往返全家、郵局、家裡,為了確保能夠持續工作,尚宇又不會發生什麼狀況。
.
香吉士問我要不要找個一日工讀生來幫我出貨,我只回了他一句:「我不信任工讀生。」
.
一句話就說明了我是如何把自己逼到絕境,因為我由衷認為所有事情都得全靠自己來,才能夠達到我要的標準。
.
「逃」類型的人總是不斷讓自己處在忙碌的狀態,不見得是實質的工作,也可能是忙碌於在煩惱,我們無法讓大腦停止思考,因為我們一但靜下來,就會陷入更深的恐慌當中;我們需要透過忙碌,讓自己感覺當下的狀態是安全的。
.
許多「逃」類型的工作狂,其實都知道自己有過度思考的狀況,也知道自己花太多時間在工作上,雖然明白這樣會對身體造成負面影響,但卻又有如毒癮一樣無法戒掉,甚至為了保持極高的工作效率,對這樣的模式產生依賴。
.
「僵」類型的人經常躲藏、隔離自己,或者逃避與他人接觸的機會。有些嚴重者甚至會完全放棄與他人建立關係,並且變得極度孤立(繭居族)。
.
我們的童年可能經歷了,不論用什麼反應都不會有正面的結果,例如我不論怎麼努力表現,卻總是會被父母給無視。我們學會了封閉自己,只要不跟任何人接觸,就能夠避免引起被遺棄的情緒重現。
.
本書指出「有些精神分裂患者其實是極度受創的僵類型人,而且徹徹底底地解離致無法回歸現實。(p.131)」。
.
「僵」類型的人很難透過關係療癒,因為我們總是隔離自己,不過本書有提到「僵」類型的人,也可以透過寵物或者網際網路,不需要實際與人接觸的關係獲得療癒。
.
我似乎沒有很詳細地跟大家分享過,我是如何跟香吉士交往的,基本上大家都只知道是我倒追人家。
.
我在兩年前跟前男友分手後,一個人搬到了中壢。說來實在諷刺,我很清楚跟前男友不可能復合,因為我們彼此都有些對方無法接受的習慣,並且我們彼此也不願意為此做出改變。但我卻還是搬到了前男友的故鄉中壢,像是期待著有一天若是復合了,他又能夠經常回來中壢。
.
然而一個人搬到這個完全陌生的環境,不巧的是我們那一棟大樓的住戶相當複雜,三天兩頭就會開起毒趴;複合無望加上每天回家都很害怕遭遇什麼不測;孩子的監護權依舊在前夫手中,時不時拿監護權來跟我索取金錢。每一天的自己都過得十分痛苦,但不知道能夠向誰訴說。
.
正如前面「僵」類型的介紹,我本身不太信任他人,因此一直以來都沒有什麼社交活動,平常也不太主動與任何人互動;香吉士是個喜歡四處留言按網美愛心的尋常男子,這些行為還剛好都是我最討厭的伴侶類型,我跟前任有部分原因是這樣分手的。
.
當時的他時不時就會回覆我的限時動態,於是我就將他當成了浮木一樣,不斷地對他訴說我的心事。反正也不太會有機會見面,而且生活圈完全沒交集;就算因此被討厭也沒差,反正本來生活圈就沒有彼此。這樣看來,香吉士感覺是個大喊國王耳朵是驢耳朵的好選擇。
.
跟過去所不同的是,香吉士不太會附和我的情緒,例如對我說「妳真的好慘」、「遇到這些事情也太倒霉」之類的。大部分的時候,他都是有點過度認真地在回覆我,理性地向我說明旁觀者的他能給的建議。
.
並且,他從來不曾否定過我的情緒;我在香吉士身上(文字裡)感受到,我可以在這個人面前釋放真正的情緒。
.
這對「僵」類型的人而言,有非常大的療癒效果,當然並不是非得透過伴侶,即便香吉士今天跟我仍然還是處在普通朋友的關係,他也能夠療癒到我。
.
「僵」類型的人必須學著信任他人,才能夠慢慢讓自己恢復與他人的連結,若是一開始無法跨出那一步,從養寵物或是網路開始建立也同樣可行的。但不是要大家胡亂地在網絡上隨便找人傾吐心事,不要小看網路酸民的惡毒,那是很可怕的。
.
這也是我每一次收到讀者的求救訊息時,總會很認真、很認真的回覆,一方面是我也在練習與他人連結,另一方面則是希望對方能夠因為我的認真回覆,慢慢對這個世界抱有一點點希望;並且相信這個世界上,還是有人能夠接受完整的他們。
.
我目前的狀態仍舊無法長時間與他人面對面相處,但是已經比過去進步許多,至少已經不排斥與社交活動;而「逃」類型帶來的工作狂模式,自我療癒方式則是練習冥想,這也是香吉士一直要我做,但我始終不願意進行的。就好像害怕一但我停止思考了,我也就跟著不存在了似的。
.
從少少的一兩分鐘時間,練習讓自己安靜下來,也許搭配點適合冥想的音樂(搜尋:432hz);專注在自己的呼吸,必須慢而且長。
.
等到大腦思考速度放慢下來後,慢慢的問自己,現在還有哪些事情是必須處理但還沒處理的;接著將這些待處理的事情一件一件分類,從急迫到最不重要,一件一件排列好;最後告訴自己,一定要按照排列出來的順序,一件一件處理,而非全部混在一起並且貪心地想要一次處理全部。
.
「僵」類性人的療癒在於正面關係的建立,諮商師是個選擇,但並不是每個諮商師都能夠有正面成效,有些諮商師過於公事公辦,反而會使僵類型人更加厭惡。我自己就是曾經向某位知名諮商師求救,結果沒有獲得任何回音,從此堅信自己是連專業人士都放棄的廢物。
.
若是看到這邊的讀者跟我一樣,有著「僵」的特性而無法與他人建立連結, 不妨試試看寫信給我。我們可以透過文字互動,且因為我還有其他工作得忙,因此這樣的互動是非即時性的,您不需要擔心對於我的回應不知道該如何反應。
.
一來是我不會馬上有反應,二來是我不會因為您的反應而否定您,您可以在準備好之後再回覆任何您想說的話;想罵我也行,因為我的回覆可能不會療癒到您,甚至還會直接踩到您的痛點。
.
找回自己真正該有的情緒反應,是自我療癒中很重要的過程,尤其是對於平常該生氣卻總是忍氣吞聲的人,久了之後他們會開始認為忍氣吞聲才是正確的。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想罵就罵,反正隔著螢幕我不會看見彼端的任何反應,先從透過文字開始吧!一切都會變好的❤️
.
書名:第一本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自我療癒聖經
出版社:柿子文化
.
#個體心理學 #阿德勒心理學 #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cptsd #自我認同障礙
.
#以下業配
由於花花是全職部落客單親媽媽,團購與業配是我的主要收入來源,我的部落格沒有任何的廣告收益,只會在文末放上我自己有抽成的業配產品,若剛好有需要這項產品的話,還望能夠支持花花,謝謝大家。
明明沒有感冒,但只要氣溫驟降一變天,就開始打噴嚏鼻塞鼻水流不停?眾多粉絲推薦有效改善這些,大人小孩都可以吃的益生菌優惠進行中,現貨剩下最後三十盒,出完要等12/20後才能繼續出貨囉~
這邊看說明: https://reurl.cc/VXxgDb
「喜療妥扭傷」的推薦目錄:
- 關於喜療妥扭傷 在 宅媽花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喜療妥扭傷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喜療妥扭傷 在 Stay Fit with Mi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喜療妥扭傷 在 打破常識!腳踝扭傷快速消腫3招秘訣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喜療妥扭傷 在 喜療妥Hirudoid 的評價
- 關於喜療妥扭傷 在 [問題] 淤青大家會很認真揉開嗎? lineve PTT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喜療妥扭傷 在 扭傷藥布推薦、腳踝無法消腫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喜療妥扭傷 在 扭傷藥布推薦、腳踝無法消腫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喜療妥扭傷 在 特強喜療妥功效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和網紅們這樣回答 的評價
喜療妥扭傷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吉爾.拜登的築家智慧(終)》
.
九.母親退位
1988年拜登腦部出現動脈瘤,不論在緊急手術或術後復健時期,都必須要有人出面為拜登人生大小事做計劃佈局。
正當拜登家族人員圍桌相爭給出自己的建議時,她想起婆婆曾經告訴她的一句話,
.
『Husbands and wives had a special obligation beyond the rest of the family.』
(❤️夫妻之間有一種特別的責任高於其他家庭成員。)
.
因此,吉爾挺身而出與先生共體時艱,她不僅掌管拜登的大小事務,也對丈夫的醫療方式做決策。
.
過了多年之後,不幸地吉爾三十多歲的長子博也得了癌症,在兒子護理照顧上等諸多事宜,她很難不干涉,她想要聽醫生的建言,幫兒子做決定。但她又憶起婆婆當年放手將為母親權責全然交託給她的智慧,痛徹心扉地體悟到要求母親放手及退居次位的心情有多麼不容易。
.
『For so many years throughout my son's childhood, I had taken his temperature, I had given him his medicine, I had nursed him back to health. It was me he came to when he broke his arm or cut his leg. The doctors turned to me to ask if I wanted him to have stitches, a splint, and antibiotic. And now, in the greatest struggle of his life, I wanted to sit the doctors down and demand to know our options. Who else could know better what he needed? Who else could make those decisions other than someone who had watched him grow up? But there was only on answer: Hallie. She was his wife.
It wasn't my job anymore-it wasn't my place. It hurt like hell, but that's the way of it. Our roles within our families change and shift and evolve, and we have to learn to let go.』
.
(❤️兒子多年的孩童時光,是我為他量體溫、餵他吃藥、親自照顧他康復。當他扭傷了肘、割破了腳,他總是奔向我。醫生替他縫補、包紮、敷藥,還會先詢問我的意見。此刻,他正跟生命搏鬥時,我仍希望能與醫生好好一起坐下來聽聽我們的選擇。只是除了看著兒子長大的我之外,還有誰比我知道兒子的需求?還有誰能替代我做出這些決定?答案唯有:哈莉,他的老婆。
這再也不是我的職責了,這裡已經容不下我。我感覺像被打入地獄,但這卻是必經的。我們在家中的每個角色都在改變、轉換、輪替,我們必須學會放手。)
.
成為婆婆及祖母後的吉爾,知道自己於家中的地位必須轉換,且時時刻刻顧慮到家庭成員中每個人的需要,學著退讓、妥協及放手。如此一來才得以保持大家庭的和諧圓滿。
.
雖然父母在孩子生命中曾經是主要角色,卻不是永遠。放手讓孩子為自己做決策,你沒有權責干涉,只能祈禱祝福 。這處境再心酸難過,都得保持冷靜、沉穩;並要懂得適時遞上一則智慧的建議或是給予一個適時地擁抱。
.
『A part of us wants our children to always need us, always be around, always prefer our sock-folding, or always think we are the most important people in their lives. But we know that would mean they weren't growing or living their fullest lives. Success in parenthood means preparing your children to go out into the world and leave you behind. You try to give your kids everything so that one day they will give their kids everything. I think it's a little bit heartbreaking for parents when they realize they have to take a back seat in the life of someone they love so much, but in the end, it's a small price to pay for their happiness.』
.
(❤️我們有時會希望孩子永遠需要我們,永遠在身邊,永遠比較喜歡我們折的襪子,一直視我們為一生中最重要的人。 但是那意味著孩子並沒有長大或是生活過得並不圓滿。 成功父母的真義是確保孩子能全副武裝做好準備去面對外面的世界,他能完全與妳脫離。 而當妳嘗試將一切給孩子,他們有一天也會毫無保留地為他們孩子付出。 我承認當父母意識到自己必須在摯愛的生活中退居次位時,這有點令人心碎,但是為了他們全然的幸福,妳必須付出小小的犧牲。)
.
十. 永遠相互扶持的家人
長子博因腦癌逝世之後,吉爾一度陷入沮喪,置身晦暗的低潮。周遭的親朋好友認為她會像過去一樣堅強挺過傷痛並讓家人的心再度癒合,怎奈她喪子的破口太大,破碎的她已無能力再次修補這家庭。她感到無助及孤單,比誰都需要力量。
.
此時,一則"長湯匙"的寓言故事,讓她警醒。
有個男人請上帝帶他去參觀天堂及地獄。上帝給他看了兩個房間。第一個房間一群飢餓病弱的人圍繞在桌邊,中間有一大鍋香味四溢的湯,每個人手上都有一根長湯匙,但湯匙實在是太長了,他們根本無法喝到湯,飽受折磨的靈魂再怎麼努力都只是徒勞,這房間叫做「地獄」。另外的一間房間,同樣的場景、一樣的桌子、一樣的湯、一樣的超長湯匙,但用餐的人卻正滿足地將滿滿的湯倒入旁人的嘴裡,而這房間叫做「天堂」。
.
『In hell, we starve alone. In heaven, we feed each other.』
(❤️在地獄,我們獨自飢餓。在天堂,我們餵飽彼此。)
.
吉爾再也無法隱藏在黑暗中舔舐傷口,那無法使之癒合。當她已意識到自己不像表象中堅強時,要懂得釋出自身脆弱,並敞開胸懷坦然學著接受家人的關懷及幫助。
.
不論是選擇或被選擇,血緣或非血緣,只要能真心彼此相伴之人皆能成為家人,在任何時刻我們都需要依偎扶持、相互照顧,唯有一途,才能好好地存活下來。
.
『We are broken and bruised, but we are not alone. We rejoice together. We preserve together. We walk hand in hand through the twists and turns, and when we can't walk, we let ourselves be carried. It is the gift we give; our strength, our vulnerability, our faith in each other. We know we cannot heal ourselves, but we can lean on each other; we can lift each other up.
This is what makes us family. This is where the light enters.』
.
(❤️雖然我們曾如此破碎且身負傷痕,但我們並不孤單。 只要我們聚在一起便感到歡樂且珍惜。 我們攜手走過人生的曲折,直到無力行走時,我們會扛著彼此。我們給出的力量、脆弱及信仰,那皆是美好的饋贈。縱使傷痕無法自行癒合,但我們可以彼此依偎,相互打氣。
正因此我們成了家人,那是光芒映照之處。)
.
#家庭主婦讀書會
.
😘如果妳有從讀書會裡得著智慧,歡迎大家分享和按讚👍,也歡迎大家留言分享妳的想法。
喜療妥扭傷 在 Stay Fit with Mi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當小說在寫的六週成果心得文🥺 超長文慎入!這真的不是粉絲業配文,但真的寫的太細節了看了一直有共鳴😭 這文筆真的可以寫小說了❤️❤️ 以下是這位New me的超厲害心得文:
6週 / 42天 / 1,008小時 / 60,480分 / 3,628,800秒,這些數字對某些人來說,也許就單純只是數字,或是行事曆上又翻過的一個頁面而已 ; 對白兔先生來說,也許是他永遠趕不上的宴會 ; 但其賦予我的意義,卻是我生命中一段極為重要的歷程,就跟愛麗絲一樣,在嘗試新事物中探險摸索,在自我挑戰中思考、對話、成長,但與這位七歲英國小女孩不同的是,我的冒險之旅不是荒誕夢境,而是真實人生。
想當年(上了年紀才會有的開場白)與我老公美麗地邂逅時,我是歐美尺寸4號,沒有高跟鞋跟緊身褲不出門的青春妹子,隨著我們相識、相戀、訂婚、到結婚,彼此找到生命中缺失的那一塊拼圖之後,終日沈浸在要把全世界與他分享的幸福浪漫之中,一起旅行️、一起大啖美食美酒、與體脂肪一起沈淪,於是我從Size 4晉升到 Size 6,老公還很貼心(鬼話連篇)地安慰我說現在fast fashion的布料不好,容易縮水,然後我就這樣輕信讒言地繼續放縱自己,直到Size 6的布料也開始”縮水”為止,於此同時,在我像愛麗絲一樣身形變變變(差別在於我只有變大沒有變小)的這段期間,我已經數不清被恭喜過多少次,我想如果都真有其事地誕生,應該已經可以組成一支足球隊。以前的我,只要臉看起來稍微圓一點,我就會馬上增加運動時間與忌口️,而現在,當自我放逐到一個程度時,我猜想,就像來到網球比賽中的Match Point,體脂肪選手就會戰勝羞恥心選手,拿下這一場比賽的勝利。於是乎,就算望著滿衣櫃吊牌標籤都還沒拆的Size 4戰袍 ; 就算搭乘大眾運輸一直被讓座 ; 就算硬要擠下昔日最愛的那件牛仔褲而扭傷了大拇指…,短暫地哀悼逝去的青春之後,一轉身我還是點了一桶德州炸雞外送。
劇情如果就這樣繼續白爛下去,我會主動請您到櫃檯去退票退錢,於是根據編劇界的靶心人公式,這個橋段,該是意外與轉折登場的時候了。每個人下定決心正視自己的問題,並跨出那一步的動機不盡相同,而我的轉捩點,是以諧星的人設來鋪陳,那一天,是2020年03月05日,驅動我的是人性的其中一個黑暗面---貪婪。這個影響我一生的日子,是"購買LTNM6週飲食指南,即贈送一份全植物飲食指南"活動的最後一天。當下我立即開啟走過路過不想錯過,以及輸人不輸陣的主婦模式,搭配著吶喊出"這怎麼可以沒買到"口號的儀式下,手刀購買了人生中的第一份保單,呃,我是說飲食指南。我的放養人生大概糜爛到連上帝都看不下去,於是就在收到飲食指南的隔幾天,我看到MTNM社團發出了一道光一則貼文:「三月份減脂活動」。我知道上帝在對我說:”胖女兒,我花了7天的時間創造天地萬物,並在第6天依著我的形象造了妳,妳的人生只有一次,還不TMD給我振作一點,為自己認真努力一次!”。就這樣,我展開了我38年的人生以來,第一屆超認真體重管理計畫。
時間咻一下地來到了6週活動結束時(精華版配合一下快轉),我所得到具體且可量化的成果為:體重-6Kg / 體脂-4% ; 抽象而持續發酵中的進程與影響為:
W1 --- 興奮、期待、腎上腺素爆棚、混亂、開始醒覺、面對過往惡習。
W2 --- 沈澱、開始靜心感受食物與我的關係、練習好好吃飯。
W3 --- 展開自我探索、更深層思考身體與食物的連結、謙卑/愛/分享之間的關係、自我跨越、開始為公公帶便當、建立人與人之間的橋樑。
W4 --- 卡關、與兒時記憶重逢、誠實面對過去、切割過去惡習、與舊我和解、療癒心中的小孩、迎接未來。
W5 --- 臣服、定義完美、課題鍛鍊、轉折、原諒、放下執著、順流而活。
W6 --- 感恩、承諾、行動、持續學習、修復、彌補、重建。
無形感性的比擬描述先收斂一些,是時候拿出邏輯理性的觀點闡明,為什麼我樂意大力推薦Love the New Me作為一個非常非常值得嘗試的體重管理計畫。
除了身體上的變化之外,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改變呢:
1. 買一送多 意想不到的額外收穫
執行LTNM計畫後,我得到的不僅僅是體重體脂體態上的變化,還同場加映了身心靈成長(自我)、親密關係更緊密(伴侶)、家庭關係增進(公婆)、以及人際關係擴展(同事、菜市場攤販、LTNM戰友)。也默默解鎖了料理技能、擺盤技能、食物拍照技能、飲食寫作技能(a.k.a. bullsh*t技能)️、自我成長技能…等等,讓你照鏡子時會驚呼”你是誰”的各種成就。
2.健康觀念全面性提升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訓練自己每天從一個小習慣開始改變,哪怕再怎麼微小都不要緊,積沙成塔巴黎、滴水穿石,一段時日過後,就會看到顯著的成果,而這般顯著的成果,也會引導你更全面性地留意與改善身體外在內在其他方面的習慣,你會開始注意站立時是否抬頭挺胸、就座時是否姿態端正、行走時是否提起腳跟、用餐時是否細嚼慢嚥…等等,提醒自己將正面的能量貫穿於精氣神之中,帶領身體運作。
3. 當心上癮
萬事起頭難,LTNM計畫在初次剛開始執行時,因為生疏不慣,所以會有許多不適的地方,比如備餐速度奇慢、秤食材秤到懷疑人生、邊看運動課表邊運動脖子抽筋…等等的新手上路標準配備,但請莫急莫慌莫害怕,這些症頭,最慢在一個禮拜左右就會完全消失,你會越來越上手,越來越游刃有餘,然後你就會將LTNM模式自動內化,無縫接軌成為你生活中的一部分,就像呼吸一樣自然,最終當你意識過來時,你已經戒不掉也不想戒掉它了。
無形感性的比擬描述先收斂一些,是時候拿出邏輯理性的觀點闡明,為什麼我樂意大力推薦Love the New Me作為一個非常非常值得嘗試的體重管理計畫。
1. Nothing to hide不故弄玄虛
我最最最看不慣的,就是那種貼出體態前後差異照片,然後下好斗大醒目誘人標題(不用運動、不用節食、7天激瘦5公斤…等等),你一定有看過也有心動過,然後點開“更多”,卻發現內文含糊不清,根本沒有說明到底用了什麼方法,只是一昧繼續吹捧誇大,最終文末留下一句“欲知詳情請私”️。通常劇本看到這裡,江湖走跳夠久的你,就應該知道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了,但偶爾也會有誤入叢林的小白兔,被這樣浮誇絢麗的廣告詞給蠱惑,花了大把鈔票傷心事小,有甚者更是不幸傷身陪了健康。
這種利用想獲得健康體態的人們,那些急迫性、缺乏自信心、害怕辛苦過程的心理,而來獲取商業利益或一己私利的行為,我真的真的衷心希望有一天,大家能夠看破他們的手腳,拆穿他們的把戲✂️,不再任由他們欺瞞宰割。想要妥善管理好體態,均衡的飲食攝取、持續規律的運動,這兩大門神,從來就不是什麼秘密,所以也不需要隱瞞,你需要的只是一位熟門熟路的正派領隊,給予你正確且充足的資訊,引導你往適當的方向前進。Michelle與她的團隊,正是您的領航員,他們所設計發行的Love the New Me,一切資訊正當透明,沒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訣或價錢,在Stay Fit with Mi官網上,白紙黑字一目瞭然。
2. 經濟實惠不用花大錢
申請加入健身房會員,除了入會費手續費以及預收兩個月的月費之外,還有每個月定期定額扣款,而且請神容易送神難,如果簽約時沒有開啟偵探模式️♀,鉅細彌遺讀完合約背面密密麻麻用6pt字體印刷的每一條條款,並吃下記憶麵包擁有超強記憶地在合約到期前一個月主動提出不續約申請,那麼合約就會自動續約,你便自動再被按月收取月費。
尋求營養師諮詢,在毫無概念之下,也不知道如何判斷營養師專業與否,經驗是否足夠?收費是否合理?
掛醫院的減重門診,光是進出醫院的繁複手續,以及漫長不定的候診時間,就足以讓人卻步。
條條大路通羅馬,當然以上這些管道,都可以幫助你走向健康之道,就像柴郡貓說的,該往哪個方向走,就看你想去哪兒了。但對於毫無頭緒的新手來說,如果由一種經濟負擔較少、理解過程較快速、執行方面較簡易的方式來入門,著實會可親許多。Love the New Me 健康健身飲食計畫,整套不需要一次健身房入會費的親民價格,卻包含了(購物台主持人口吻):
✔️12週的運動課表(以6週為單位,分成2冊,並以掛曆設計呈現,方便親朋好友來家裡拜訪時,可以有圖有真相地說,”姊姊有練過”)
✔️12週飲食指南 (以6週為單位,分2次執行,簡單明瞭到叫媽媽~)
✔️正確觀念建立手冊(欲練此功,必先用功)
✔️教練指導體驗券(Bonus)
✔️專業營業師折價券(Bonus)
✔️精美收納盒(也可以拿來藏私房錢,因為老公通常對充滿少女心的物品免疫)
這套飲食與運動計畫Michelle已經親身反覆實作行之有年(她的體態看起來應該很明顯不是每天在坐在螢幕前面,吃雙層牛肉堡然後遠端操控團隊執行),就是要確保她跟團隊能以最精簡易懂好操作的流程,將這套計畫呈現出來,所以絕對沒有你想像中的麻煩與困難,不要自己嚇自己,只要你先看過觀念書(中文白話文繁體字寫的,不是火星文),建立正確的概念與邏輯,你不需要是人體構造專家、專業營養師、或是在線教練才能看得懂,基本上,只要你會讀中文,就可以百分百操作。
我覺得Love The New Me的設計
1. 簡單且人性化的設計
這套飲食與運動計畫Michelle已經親身反覆實作行之有年(她的體態看起來應該很明顯不是每天在坐在螢幕前面,吃雙層牛肉堡然後遠端操控團隊執行),就是要確保她跟團隊能以最精簡易懂好操作的流程,將這套計畫呈現出來,所以絕對沒有你想像中的麻煩與困難,不要自己嚇自己,只要你先看過觀念書(中文白話文繁體字寫的,不是火星文),建立正確的概念與邏輯,你不需要是人體構造專家、專業營養師、或是在線教練才能看得懂,基本上,只要你會讀中文,就可以百分百操作。
2. 超強團隊資源豐沛
我不只一次好奇地猜想,這個由Michelle領軍的團隊究竟有多少組員?才能這麼有效率且全面性地照顧到每一位New Me們。不論你是菜鳥新手或識途老馬,在這裏,你可以找到幾乎所有你需要的資源。
3. 你的專屬行動健身房營養師
這套計畫讓你擁有時間與空間的高度彈性,可依照自己的生活作息來自行掌控,不用在健身房人擠人排隊等器材、也不怕團體課搶不到好位置或跟不上進度(我領教過那些每天定時定點報到的阿姨團們功力)、更不用被隔壁自以為肌肉很大男一直啊斯啊斯地噪音污染,還可以播放自己喜歡聽的音樂,選用放鬆平靜的香氛,帶著你最愛的那條小墊墊(瑜珈墊),享受與自己獨處的時光。飲食方面,親自秤重也能透過觸摸,來感受新鮮原型食材的溫度與美好、嘗試各種不同香料️與佐醬搭配出來的風味變化、精確掌握鹽糖油的用量,為自己的健康把關。
4. 加值服務
n 成果分享 --- 透過官網的成果分享,可以看到每位New Me學姊們合理真實且毫無誇大作假的心路歷程,這會讓你的心也踏實許多,知道自己在往正確的方向努力前進中,每個人的經歷或有相同或有不同,在文字的咀嚼中,總會拾獲那一份熟識的感動,或嶄新的啟發。
✔️影音專區 --- 在官網的部落格,可以看到Love the New Me的運動教學影片,所以可以放一百二十個心,教到你會為止️。
✔️運動直播 --- Michelle不定期地會推出不同主題的運動直播,可以讓你轉換一下心情、嘗試一些新組合、挑戰自己的新極限(就算只看不做,至少也是個賞心悅目的畫面)。
✔️直播發問 --- 除了運動直播,Michelle也安排了發問專屬的時間,在直播之前都會先預告當天會聊一些什麼主題,但你也可以發問任何你想問的事情,因為你想問的,也有可能是其他害羞女孩兒想知道卻不敢問的,一人發問,眾人受惠(而且很常一不小心就聊開~)。
✔️居家運動系列影片 --- 這系列我好愛,可以存下來當傳家寶,有一次還教你如何善用家中的瓶瓶罐罐來鍛鍊臀腿手臂,是不是很智慧王。
✔️Meet the New Me社團 --- 不定期舉辦活動,提供獎金獎品來激勵你向自己挑戰,就算你視錢財如糞土,至少路途中,社團裡的戰友們和小幫手也都會互相交流勉勵督促,你獲得了無價的友誼,陪你走完整個過程。
✔️官方Line (@stayfitwithmi)小幫手 --- 我生目睭發目眉毋捌看過這麼熱心貼心細心耐心的小幫手,簡直就是土地公廟有求必應,任何疑難雜症,小幫手都會盡心盡力為你找到解答,而且不管你有十萬個為什麼,或是提出的問題有多荒謬,小幫手都不會嘲笑你看輕你或已讀不回,江湖人稱”有你真好幫”果真是實至名歸。
大結局要來了,如果你看到這段文字,而且還沒感到昏昏欲睡,那代表一件很重要的事:你都能為了我的囉哩吧唆心得分享文撐到現在了,那麼你一定更能為自己努力奮戰到最後!
佛洛伊德(最後一集連他老人家都請出來了)和最近很紅的阿德勒都認為,人生任務(Life Tasks)中應該包括遊戲、工作、友誼與愛️(play, work/school, friendship, and love),除了孩童之外,即便我們已是成年人,也喜歡遊戲,若可以偶爾暫時拋下手邊繁雜的瑣事,像孩子一樣盡情嬉鬧玩耍,平衡緩和一下緊繃壓抑的心情,短暫適時地充電,才能擁有全新的心情與精力來面對生活中的各項挑戰。Love the New Me這套計畫,帶給我的就是這樣一個驚喜組合包,將每一個階段(可以用每一週為單位)的目標化為遊戲,讓自己樂在其中,留意均衡的飲食與適時適當適量的運動,這是指派給身體的工作,在社團中與戰友們交流,讓友誼的力量支撐彼此,與家人和朋友建立更緊密的關係,將愛的力量分享出去,願你也能創建一個屬於自己的Wonderland!
〰️〰️〰️〰️〰️〰️〰️〰️〰️〰️〰️〰️〰️〰️
現在Love the new me還有Blooming Fit 都在雙十一購物節特價中!今天就是折扣最後一天囉!
Love the new me 12週健康飲食計畫 - https://bit.ly/34C7hwh
Blooming Fit 6週彈力繩飲食計畫 - https://bit.ly/2PcrDqh
喜療妥扭傷 在 喜療妥Hirudoid 的推薦與評價
佢地同我地嘅新產品- 特強喜療妥腿部護理乳液又有咩分別? 去瘀應該搽咩? 搽幾次? ... 扭傷韌帶、現在鐵打醫師叫我可以搽喜療妥、我應該搽紅色嗎? 2 yrs Report. ... <看更多>
喜療妥扭傷 在 [問題] 淤青大家會很認真揉開嗎? lineve PTT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問醫生比較好或是擦藥,我以前有摔一個超大瘀青,後來買喜療妥擦很快就消了(那 ... 之前扭傷去醫院或診所復健,會幫你用超音波化很久沒退的瘀青,做的時候會很酸~~~. ... <看更多>
喜療妥扭傷 在 打破常識!腳踝扭傷快速消腫3招秘訣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我們之前最常聽到的腳踝 扭傷 後消腫的方法,都是要冰敷加完全不動保護好好的休息,但其實很多人卻因此而讓腳踝腫得非常久,因此這次的影片就來教大家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