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用森林的漆黑來安慰 ◎arkino
我想起這幾年的失敗總使我疲憊,我想看海。
每當聽見親愛的人受挫,我想用森林的漆黑來安慰。
我希望用低鳴來傳達生活的不易。
這些年總是在旅行,我想起每個停靠站
或多或少都有失望的地方
可能是一片過於人工的海灘
也可能是壞天氣或者遇到不友善的人
也有過不慎掉了個人物品,那時候我滿懷希望能夠沿路找回
每當有人告訴我失而復得的故事
我就想起這輩子不應該這麼平凡,這些年來
不少人問我到底得到了些什麼
我想用森林的低鳴來回應
總認為失敗者是被遺棄的那位。
好羞愧的心情,為什麼我就是沒辦法擁有勝利的喜悅。
我常常在森林的木屋中,收集著霧氣
盡力讓自己感到豐富。
我希望可以滿足自己。
我常常在想到底哪裡出了問題,我常常在霧中
發現一隻鯨魚。
我尾隨黑色的身影,穿過兩旁尖錐的樹林山脈
沿著山線出海,廣闊的異國,鯨魚的尾鰭又拍打了一次海面
我常常在想這裡是哪裡
時間令我感到焦慮。
時間讓我有被遺棄的失落感
究竟誰能夠把我接走?
會是你嗎
還是你栽植的一棵樹
一隻鳥從中竄起振翅而飛
在雨滴的陣裡晃動;
時間讓我在睡不好的清晨再度醒來
我感受到腰椎間的隱隱痠疼,我忍住不發怒
不為自己的脆弱和神經質寫下任何負面字句
忍住不起床斥喝無形的暴風和雷雨
我只是一隻鳥,從樹林中竄起又浮浮晃晃
飛走
是我最感到困擾的東西
是我離開家之後,讓我驕傲虛偽又辛苦的東西
飛走;剛開始,只是想試著飛而已。
--
◎作者簡介
arkino/水花先生/夏天
本名莊東橋,生於台灣屏東。主持主持BLOG「水花發芽了」(http://lesgermesenpluie.blogspot.tw/),藝術家,詩人。
印有詩集《我們三個》、《我不懼怕突如的愛》
--
◎小編一尾賞析
「我想起這幾年的失敗總使我疲憊,我想看海。」,許多人看到這一句的直接印象可能是來自於獨立樂團拍謝少年在《兄弟沒夢不應該》MV開頭的第一個句子,然而這句話最早則出自於arkino 在PTT詩版的這首詩。
「你向望世界像細漢的時/簡單的過活/有人來相伴」,也許這首詩可以做如此解,這是成長過程中面對沮喪的傾頹與試圖振作的自我安慰。這首詩展現了莊東橋一如既往地在詩作中展現的巨製場景的意象。詩人一開始就將整首詩的情感基調濃縮在前兩行。詩一開始不斷地出現「我想、我希望、我滿懷希望」,這樣的欲求不斷地在每一行製造韻律的句式重複疊加情緒和第一句的「這幾年的失敗總使我疲憊」形成強烈的對比張力,那種「我想」的欲望面對的是「這幾年的失敗」的徒勞,而那使敘事者疲憊的徒勞是什麼?敘事者說是:失望的地方、壞天氣、不友善的人、不慎掉了個人物品,那是人在面對各自生活困頓時,總以為全世界與自己作對的不如意,「我就想起這輩子不應該這麼平凡,這些年來/不少人問我到底得到了些什麼」,那是人在追尋夢想時的自我質疑和反思,回行強調了這些年來再次呼應首句的命題。
「我想用森林的漆黑來安慰」,如果將森林是為詩人比喻成敘事者的內心,那深邃的漆黑可以安慰誰?那內部是被遺棄的失敗者、羞於表達的內向心靈、那是不斷叩問質疑的自我,都蘊藏在那比喻內在核心的森林木屋。不過那漆黑,是來到異地後如霧氣般對於未來茫然存在的知覺,在此詩人將具有深色形象的物件疊加為一敘事,如鯨魚、樹林山脈、海面用漆黑統合了深海與深林。接著到了下段,敘事者提及對於時間焦慮之時,這樣的意象又轉變為想要振翅而飛的鳥。
末兩段敘事者告訴我們,這樣徒勞的疲憊情緒時常會在睡不好的清晨、不舒適的床使之感受的腰椎疼痛讓敘事者感覺到生活不易的困頓,這一切的一切最終只是想追求人生的夢想而已,在這鯨魚的意象轉變為鳥,試圖從這困頓的內心森林逃走。
是的,以為飛走、逃離追尋自己的夢想,就可以成為那個什麼、可以達到什麼,只是想試著獨當一面,亦如同張懸那句銘刻於心的歌詞:「我擁有的都是僥倖/失去的都是人生」,不論選擇了什麼,另一頭沒選擇成為的你也在另一頭與現在自己相視對望。而漆黑的森林到底安慰了什麼,我想是:有時候壞掉是沒關係的、有時候負面一點也沒關係、有時候迷路就迷路吧,鳥終究得飛越穿過兩旁尖錐的樹林山脈,追尋自己的天空。
p.s. 在這令人沮喪的2020祝大家聖誕快樂及預祝大家新年快樂,希望這首詩能夠安慰身處森林漆黑的讀者們。
--
美術設計:Nysus IG:https://www.instagram.com/nysus_/
照片來源:Pexels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我想用森林的漆黑來安慰 #莊東橋 #水花發芽了 #我不懼怕突如的愛 #我們三個 #PTT #詩板 #BBS #詩版詩作聯展 #詩卡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0/12/20201225.html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3萬的網紅創意油管 IDEAS TUB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加入【上帝的黑名單】會員專屬: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1AZWfxKem018XQLZk__fEA/join 連續罪犯最真實犯案過程,深度剖析犯罪心理 【訂閱追蹤】 ▫︎ 創意油管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i...
喝 茫 ptt 在 歐陽立中 「演說課x桌遊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歐陽選書】《你要永遠不知好歹,永遠熱淚盈眶》:任性如你,值得限量版的人生
不瞞你說,我的書櫃上,
有一整櫃都是心理勵志書。
並不是因為我需要
靠心靈雞湯來滋補人生。
而是做為一個高中老師,
面對一群青春正盛,
卻年少輕狂的孩子們。
與其整天扳起臉孔說教,
然後看著他們一副「又來了」的臉。
我總想著,有沒有更好的方式,
能讓孩子們聽進這些金玉良言。
讀著讀著,
我發現勵志作家真不簡單,
同樣的概念,
我們說起來就是老生常談;
但經由他們的筆寫出來,
就是熱血爆表!
但同時我也擔心,
有些勵志文為了吸引讀者目光,
標題訴諸聳動、故事過於獵奇、
甚至連觀點都驚世駭俗。
你以為喝的是心靈雞湯,
沒想到喝下去後
氣血攻心、經脈倒行,
就像歐陽鋒九陰真經沒練成,
反而成日瘋瘋癲癲的。
小心撕開心靈雞湯的標籤,
不得了,下面印著
一行字:「心靈砒霜」。
所以,我不會是心理勵志書就推薦,
因為我知道有不少打著雞湯之名,
行販賣砒霜之實。
那麼重點來了,
怎麼樣的心理勵志書值得讀呢?
我的選擇標準就三句話,你記著:
「筆要利、心要軟、身要正。」
青春文學作家明星煌的新書
《你要永遠不知好歹,永遠熱淚盈眶》,
完美符合我這龜毛的三個標準。
難怪我讀到熱淚盈眶,
又不知好歹的希望
作者快出下一本書。
先從「筆要利」說起吧!
我之所以認為筆要利,
是因為認為作家不能為了討好讀者,
而把觀點寫的不溫不火的。
就像是「巴納姆效應」一樣,
你怎麼讀都對,
根本只是自己對號入座,
那作家充其量只是個好好先生,
意在騙讚,無益身心。
所以我很在乎看見
作者在書裡展現的「態度」。
《你要永遠不知好歹,永遠熱淚盈眶》
正是如此,你可以看見整本書,
談的是人生的五個面向:
關於「生活」,他的態度是:
「所謂命運,就是選擇累積的結果。」
關於「工作」,他的詮釋為:
「你的努力,千金不換。」
關於「感情」,他的叮嚀是:
「一輩子不長,要跟對你好的人在一起。」
關於「世界」,他的觀點是:
「在這勢利的社會,你要敢做敢傷。」
關於「自己」,他的提醒是:
「你不缺正能量,只是怕自己不夠堅強。」
筆要利,意味著不討好,
敢於寫出自己的真心話。
我遇過有些人老愛問怎麼開始:
「我想當作家,怎麼開始寫作呢?」
「我想要講師,怎麼開始講課呢?」
「我想要創業,怎麼開始規劃呢?」
可當你真的告訴他怎麼做時,
你收到的不是謝謝,
而是滿滿的「可是」:
「可是,這樣寫就會有人讀嗎?」
「可是,這樣做就會有人邀約嗎?」
「可是,這樣規劃真的會成功嗎?」
這時,除了倒抽一口氣外,
我想我會翻開明星煌的書,
直接遞給他們,上面寫著:
「犯的錯夠多,
就能做出正確的選擇。」
「煩那些千里之外的可能,
耿耿於懷昨日的失誤,
然後他就錯過今天了。」
「勇敢是你知道自己有多恐懼,
前方有多困難,
但你依然不放棄,
堅定向前,這叫做勇敢。」
我想我會看見
他們先是若有所思,
接著目光堅定,對我說聲謝謝,
就頭也不回的向前進了,不再猶豫。
筆要利,
才能斬斷那些迷茫與藉口。
再來是「心要軟」。
寫勵志文,最怕是寫著寫著,
寫到義憤填膺、寫到豪情陡升,
寫到自覺眾人皆醉你獨醒,
舉世皆濁你獨清。
的確,你有你的道理,
但你能同理讀者的心裡嗎?
明星煌可以。
就像他在序裡寫到:
「我想陪著你,你沒有答案,
我也沒有處方,沒關係啊!
我與文字陪你度過難受的時刻,
那就夠了。」
其實,作者都是局外人,
我們才是身在棋局的人,
與其聽作者頤指氣使,
我更希望他能放下身段,
寫一寫我們的不容易。
明星煌的筆,
字字柔腸、句句暖心。
我最喜歡他在
〈活在自己的平行時空〉裡的一段話:
「沒有誰太年輕,沒有誰已衰老,
成功就是在對的時間發光。
我們都在自己的時空裡不快不慢地活著。」
當世道總不斷歌頌年輕有為的故事,
我們需要的不是迎頭趕上,
而是有人溫柔提醒我們:
「乖,你有你自己的時空。」
最後是「身要正」。
當初看到作者是明星煌,
我愣了一下,因為不認識,
後來好奇查了一下他的相關報導,
才發現自己孤陋寡聞啊!
明星煌人如其名,
有著明星般耀眼的開場:
就讀台大、外型俊俏,
偶然被人拍下照片,
上傳到ptt,網友暴動,
從此他被封為「台大果郡王」。
帶著網路的高人氣,
他成為電視節目的常客,
鎂光燈不斷打在他身上。
說不享受是騙人的,
這宛如夢幻般的經歷,
並沒有讓他忘記真正想去的遠方,
他的遠方是文學。
他持續寫作,
寫出第一部小說《花漾心計》;
緊接著寫出第二部作品
《不怕青春太疼痛,只怕青春沒來過》;
再來是第三部小說
《浮華世界:職場生存指南》,
最後就是你現在讀到的這本
《你要永遠不知好歹,永遠熱淚盈眶》。
報導中有段故事
我覺得特別有意思。
因為有上電視節目的關係,
明星煌得到比一般人更多的目光,
照理說此時出書根本順理成章。
但他並不想這麼做,
他希望讀者喜歡的是他的文字,
而不是他外在的光鮮亮麗。
所以他以匿名的方式,
偷偷經營一個粉專,
連照片都不放,
純粹用文字,
一面療癒讀者的心,
一面磨亮自己的劍。
到寶劍出鞘的那一刻,
你才驚覺,原來那就是明星煌啊!
在《你要永遠不知好歹,永遠熱淚盈眶》裡,
他告訴你
「人生就是一趟升級打怪的英雄之旅。」
所以他以筆為劍、以墨為盾,
打怪升級給你看;
他激勵你
「一無所有,正好從頭開始。」
所以他放下一切光環,讓自己一無所有,
一字一字的開始耕耘,直到稻浪映入眼簾。
他的文字之所以有力量,
正是因為在生命的賽道上,
他挺起身,賣力跑給你看,
不求超越別人,但求盡其在我。
如果你開始意識到人生好難,
那麼恭喜你,代表你正努力生活,
只是疲憊的你,心靈多了個缺口。
你儘管繼續努力,那個缺口,
就讓《你要永遠不知好歹,永遠熱淚盈眶》
來補吧。
記住,你值得限量版的人生!
⋯⋯⋯⋯⋯⋯⋯⋯⋯⋯⋯⋯
《你要永遠不知好歹,永遠熱淚盈眶》: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73938?loc=P_0001_009
對了,只要你在
博客來購買這本書,
結帳時輸入@star20
就可以折扣20元喔!
折扣有時間限定,
即日起到10/30為止!
#歡迎分享
#這本書的筆法和金句非常厲害
#怎麼有人可以這麼帥又這麼會寫
喝 茫 ptt 在 華人民主書院 New School for Democrac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李文亮吹哨的待遇台灣、中國天壤有別 台灣官員表達謝意
台灣防疫官員還原台灣超前布署的源頭,來自內含李文亮微信截圖的網路貼文,該則貼文瞬間被台灣人封為“護國神文”,台灣官員對李文亮表示感謝,直播平台也一度被台灣人感謝李文亮的文字洗板。李文亮雖病逝兩個月,大陸網民持續在他微博留言,被形容是“中國人的哭牆”。
台灣因為去年12/31就去信世衛組織提到武漢肺炎的疫情,因此被推上美國究責中國和世衛的炮火最前線。台灣中央防疫官員14日解答記者疑惑,還原台灣超前布署的消息源頭,是看到台灣知名電子布告欄PTT,一名女醫師nomorepipe搜集資料,貼了包括李文亮微信對話在內的多圖貼文。大批網民因此蜂湧到當初PTT這則貼文“朝聖”,封它為“護國神文”。
台灣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16日在記者會表示,12月31日清晨五點多,看到群組裡有疾管署的防疫醫師上傳這篇貼文。他指出,跟一般爆料不一樣的不是李文亮貼出的公文,而是醫護群組對話截圖,才是關鍵線索。李文亮貼出“華南水果海鮮市場有確診了7例SARS”,以及檢驗報告、胸部電腦斷層圖。羅一鈞提到,因為圖很小,他也睡不著,就去尋找原圖,從報告上看是一間民間檢驗公司所做,他Google發現是屬於高通量、大規模撒網捕魚式的篩檢,驗出多種病原體陽性。
憑醫護“同溫層”內相互提醒研判為真
羅一鈞:“有一些病原體驗到不一定是致病的,可是我們看到SARS就會想說這可能是致病性很高的病原體。只有這檢驗報告,並沒有寫檢驗日期,也沒有蓋官方的簽章,從這個圖研判可能是醫院的醫師拿到報告之後,順手用手機拍了一張照片就發出來。”
羅一鈞從微信截圖研判,這種內部醫療人員討論、群組外流的訊息,應具有某種可信度。他再去其他網上搜尋,發現有其他醫療人員討論醫院實際發生的案例,研判可能有院內群聚感染發生,擔心有感染控制疑慮,判斷需要對病人進行隔離、醫護人員要注意自身安全。
羅一鈞說:“當醫護人員在互相提醒的時候,我想當然就是要擔心會不會有院內醫護人員相互感染的狀況發生。所以其實看到這幾個之後,就沒有辦法再繼續睡,就趕快把這些訊息提供到署內群組,做後續該做的事情。在這邊非常感謝大陸的吹哨人,特別像是李醫師。”
貼出李文亮的貼文女醫師:“感謝台灣沒有讓我成為中國死諫後塵的第9人”
羅一鈞也感謝在PTT上貼出李文亮相關貼文的nomorepipe,感謝他們讓台灣在這次可以很快找到這些訊息,成功阻絕疫情。
當羅一鈞最後感謝這位小他7歲、在對岸通報武漢肺炎卻沒能救自己一命而病逝的李文亮時,聲音是顫抖的。衛福部直播平台湧入台灣網民以“李文亮”關鍵字“洗板”留言說:“真要謝謝李文亮醫生”、“李文亮的用心只有台灣緊張”、“感謝吹哨者”、“李文亮醫師沒有保護到大陸,卻保護到台灣”、“中國需要有更多的李文亮”、“吹哨者在中國和大陸命運大不同”、“PTT救世界”、“這還好對岸是中文圈,如果是歐美國家大概普通醫師看不懂這種群組對話”、“12/31看到訊息當天馬上就通報WHO了耶”、“台灣指揮中心警覺性很高啊”。
台灣《自由時報》報導,在PTT貼文的nomorepipe是一名女醫師,她在中國和香港的網站發現李文亮的貼文。nomorepipe在事情曝光後,15日重返PTT發了一篇題為“睡不著逛PTT 羅一鈞發現武漢肺炎疫情初始”的感謝文,她開頭就寫“謝謝李文亮醫師轉發消息 R.I.P(請安息)”,她還說:“謝謝台灣有一個能夠專業並正確判斷消息的政府和行政體系,而不是讓我成為步上中國死諫後塵的第9個人。謝謝PTT平台,讓台灣有一個能夠讓資訊迅速透明,並且觸及深入到需要相關資訊的地方。台灣人真的要好好走自己的路。唯一比較受益的是,就是我爸在呼吸病房躺了半年多了,這次幫到傳達消息能及時防堵疫情,讓呼吸病房不虞匱乏。”
李文亮微博成“哭牆” 網民接龍貼文逾88萬帖
中國大陸的網民也沒有忘記李文亮。在李文亮病逝後2個月,還持續上李文亮微博留言,追憶李文亮。
李文亮微博幾則廣為流傳的貼文,1月31日貼出他在群裡提醒同為醫生的同學們注意防護,發布“確診了7例SARS”。1月3日公安局找上他簽了訓誡書,違法行為是“散布不屬實的言論”。
李文亮生前最後貼文是2月1日上午10點41分,從武漢市中心醫院發出,他寫下“今天核酸檢測結果陽性,塵埃落定,終於確診了”。
李文亮的微博靜止在這則置頂貼文。但是下方的留言,在他2月7日被宣布病逝後,沒有停止,突破300萬人按贊,留言接龍88萬多,幾乎是以平均每2分鐘的速度,就會跳出來自各方的網友新增的留言。
包括:“早”、“來看你”、“還是會哭”、“又遇到了難事,沒有人能幫忙,甚至不該道該和誰說”、“畢業生的我很迷茫不知道路在何方”、“啊明天要考試了,你要幫我哇”、“黑龍江疫情厲害了”、“我想離開人間了”、“哥!我頂不住了”、“英雄”、“致良知”、“李醫生,我有女兒了”、“疫情還沒結束,我好想去看電影”、“湖北人歧視!工作不好找”、“美國要出版你的兒童讀物,真希望國內也能看到”、“嘿,你今天過得好嗎,我背到了一個領導甩過來的鍋”、“晚上好啊,今天把車漆碰掉啦”、“老師,學醫好難”、“願意和說實話的人做朋友”、“吃了火鍋,今天大風也來了”、“喝下午茶了,李醫生”、“好大的雪”、“想你了”、“醫生,你在那邊可好”、“明天我生日,33了”、“每當來到這裡,眼睛就發酸”、“留下了一塊淨土”、“我也來看看,中國的哭牆”。
自由亞洲電台16日采訪不願具名的武漢居民,他說:“它實際上就是類似以色列人的哭牆,一個中國人的、武漢市民的一座哭牆,大家實際上是去表達心中的郁悶嘛、一種無奈的情緒。”
武漢居民:台灣是迦南之地 悲哀共產黨不會反省
這名武漢居民說,一方面是表達心中對李文亮的哀思和揮之不去的叫不滿也好、愁苦也好,或是把他當成了無話不談的知音、好朋友,對他傾訴生活的日常,因為“沒有一個渠道、沒有合適的地方,去表達愁苦的情緒、表達喜怒哀樂的情緒。”
對於台灣防疫中心是看到李文亮的貼文產生警覺超前布署,他直說,台灣做的非常好,世人有目共睹,可惜的是,李文亮的示警,在武漢沒有引起重視,這是非常慘痛的教訓。
為何兩岸都曾經歷過SARS,中國政府卻缺乏警覺?這名武漢居民說,共產黨體系下,官員總是對災難性事件在當地解決消化,先想的是自己責任能拋開、能隱瞞,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家醜不可外揚,不肯向人民示警,這是一慣作法。台灣作為華人社會,有SARS前車之鑒,非常清楚這是共產黨習慣性作法,比西方社會更加了解共產黨。
這名武漢居民說:“在中國,維穩是壓倒一切性的措施,擔心造成社會不穩定,他們這種思路、心態、作法,基本上歷來都是如此。下一次如果再發生還是會出現、還是會這樣,就是很悲哀的事情。”
他表示,自己對李文亮的微博成了“哭牆”有切膚之痛:“西方社會不理解中國社會的這種狀況,他們可能真的無法理解中國人到網上留言的心態或痛楚。台灣社會,你們真的是中國人的一片迦南之地、一片福地。”
外界始終存疑,多少武漢人死於這次的武漢肺炎?他說:“這個東西,一直以來都算是國家機密吧,我們也無法了解准確的數字,誰去調查這個事情,那都是要坐牢的。”
RFA記者:去殯儀館領骨灰的領完了嗎?
這名武漢居民:“聽說是有的人排到5、6月份以後才能去領(家人骨灰)。”
自由亞洲電台記者 夏小華 台北報導 責編 許書婷 申鏵 網編:瑞哲
本新聞由自由亞洲電台提供
喝 茫 ptt 在 創意油管 IDEAS TUBE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加入【上帝的黑名單】會員專屬: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1AZWfxKem018XQLZk__fEA/join
連續罪犯最真實犯案過程,深度剖析犯罪心理
【訂閱追蹤】
▫︎ 創意油管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ideastubemedia
▪︎ 創意油管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ideastubetv/
【定期更新】
▫︎ 小禎一個人系列 ⇢ 每週二 p.m 21:00
▪︎ 靈偵探 ⇢ 每週五 p.m 22:00
▫︎ 上帝的黑名單 ⇢ 雙週六 p.m 2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邀約歡迎聯繫】
▫︎ frank@ideastube.c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易開罐
#啤酒
#彩繪指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