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園禁忌 靈魂陪葬》#好友投稿
大家好,我是錯別字。
宗教習俗總是繁瑣,很多老一輩的提醒,年輕一輩卻覺得多餘,但就是這個多餘,讓我有接下來的故事可以講。
(感謝陳泰源提供故事 以下為第一人稱改編敘說)
大家好,我是阿源。
差不多5、6年前吧,我一個非常好的朋友家人過世了,問我可不可以幫忙喪禮上的拍攝工作,因為我跟他真的很要好,加上去拍拍照而已不覺得多難,所以就答應了。
他們是相當傳統的家族,喪禮下葬在彰化老家,當時我一路拍拍拍,拍到墓園棺木要下葬時,法師高呼要迴避,很多人都轉過身子,但我想我是來拍照的,是志工欸,來幫忙的應該沒差吧;二來,自己也有點鐵齒啦,所以就沒有迴避。
當時朋友的某位親戚,是一位阿伯,看到我沒轉身還在拍照,好心提醒我
「陳泰源啊!陳泰源,要轉身啦!」因為他不知道我的小名,就直呼我的本名。
我笑了笑說好,拍了幾張才意思意思轉身,當我轉身的時候,原本掛在左手腕的幸運麻繩掉了!
坦白說,麻繩材質本來就會因為戴久脫落,而且綁的時候有許願,脫落象徵願望實現,所以當下還有點小開心,撿起麻繩放進口袋,但一切的噩運,就從這裡開始。
首先,我把家有機械式停車格,我沒開車出租給別人,來承租的大哥問我,他的休旅車可不可以停,我回他
「這方面我不是很懂,你看別人怎麼停,你的車子跟他差不多應該就可以,但還是要看一下比較好,因為我真的不懂。」
後來他老兄的車頂被壓壞,跑來找我理論
「你當初說可以的!為什麼會這樣!」
「我沒說可以啊!」
「你當初說有!」
死無對證,休旅車大哥一口咬定我的錯,要我全賠!我不答應,他就跑來公司門口大罵,那時真心想躲進廁所一整天不出來,後來找了警方來處理,才緩和一點,是緩和不是結束,結果第二件事情又來了。
忘了跟大家說,我是一位房屋仲介,當時有位客戶把他的鑰匙給我,說有客人看房就自由帶去看,這麼信任我之下,我卻把鑰匙弄不見了!
我找了老半天真的找不到,想說東西不見只要你不找它,等等就會出現,偏偏第二天屋主打給我說
「泰源啊!我剛好在附近,忘了帶鑰匙,你的鑰匙借我。」所以就東窗事發!
屋主非常不開心,認為怎麼可以這麼不當回事,即便我解釋昨天才弄丟的,但他就是不相信,這案子自然就解約了,失去一位重要的客戶。
沒多久,就剛好隔一個禮拜。我帶一組客戶去台北大直看房,一開門撞見別家仲介也再帶看房,我在外面等,那位仲介直直走過來,當著我面遞名片給我的客戶,說可以找他比較看看。
欸欸欸,大哥!我人就站在你面前欸!但當下我還是笑笑的。
回公司後,我打電話去跟對方理論,雙方在電話上大吵一架,吵完店長帶我一起去找對方,結果是道歉的,因為他們有黑道背景。
這些衰事,都是隔一個禮拜前腳搭後腳跟著來,但真正壓垮我的是這件。
當時有個七千萬的案子,買主開口說六千萬就買,那幾天我拼命跟屋主談,說這買家很有誠意,說服好久才談妥六千萬成交,結果最後一步買家忽然改口說不要了,說六千萬買這間不划算,害我捲入一場買賣糾紛,又是店長出面幫我處理,最後還是要賠80萬元。
那時我跟家人、朋友、朋友的姐姐借錢,才還完這筆。
一連串的不如意,讓我患上憂鬱症,醫生看不好,藥也吃不好。媽媽覺得再下去不行,從朋友問到一間宮廟,在土城,拜關公的,說很靈驗要我去看看,我是不信,但是不想讓媽媽難過,還是去了。
那是一間在一樓的宮廟,裡面拜關公但沒神像,有的是一支令旗,乩身是位女生。輪到我們時,乩身問了一下,馬上點出我去幫朋友辦喪事導致的,還說因為沒迴避又被直呼名字,三魂七魄一部分被埋進去,已經不完整了。
當下我其實有點嚇到,媽媽確實知道我去幫朋友辦喪事,但細節我根本沒說,更別說乩童怎麼會知道。
最後乩童說要辦六場法會,一場一萬塊!我聽到六萬就不想處理了,因為沒錢,又不想要媽媽再出錢,但媽媽堅持要辦。
第一場辦完的第二天,我家就出怪事。
我家出現一堆黑色的飛蛾,那種小小不怎麼會飛很笨的蛾,一打下去會粉掉的那種,但奇怪的是家裡不曾出現這些,而且我家住12樓欸,哪飛進來的啊!
我跟土城的廟方人員說,他們要我趕快去廟裡拿符,回家化在陰陽水裡,灑在家裡各個角落,灑完第二天一早,所有的飛蛾都死在地上,我拿掃把掃了滿滿的飛蛾屍體,第三天變得只有三、四隻,第四天就沒有了。
到了第四場法會,我的臉書莫名出現一位不認識的網友,劈頭就要給我一間房賣,說從網路上看到我的影片覺得不錯,而且案子很快就處理完,拿到6%滿%的服務費,總共60萬左右,雖然補不滿80萬的坑,但也還了一大半了。
最後一場法會辦完,我成交了台北市錦州街的康是美店面,拿了80萬的服務費,不但還完所有欠債,還存了一點錢。
結束後,廟方送我一個墨綠色的關公玉珮,但因為太重了,掛在脖子不舒服,我是放在辦公室,外出就放在外套右邊口袋。
其實回想自己不如意的那一段過程,很多時候是理智知道不可以這麼做,過去的也不會這麼草率,但當下就是莫名做出錯誤的判斷,在法事結束後,感覺理智線慢慢被接回來。
後記:
陳泰源是我一個好友兼專業受訪者,一開始認識是我採訪一則,租屋糾紛的新聞需要專家來解說,我打給他講明來意,他也說當天他是休假的,但還是跟我約了一個時間。
抵達時,泰源哥白襯衫上打著領帶,戴了一副粗框眼鏡,但下半身是短褲。他說你們只拍上半身就好對吧。
架好攝影機,麥克風堵上去,他一口氣把所有訪問通通講完,沒有思考、沒有暫停、沒有吃螺絲,一鏡到底打完收工,就客氣送我們去坐車,再自己走上樓回家,接下來的好幾次採訪,他一如上述的專業,高效率高專業的接受訪問。
所以在我聽到他說那一連串的衰事時,我很難置信「真的是我認識的泰源哥嗎?感覺沒有這麼粗線條啊!」
現在的他依舊活躍於房仲業,甚至對於理財很有一套自己的想法,其實一開始,我是跟他聊他的新書「省出一棟房:24招易上手的存錢絕技」,但你們也知道我的職業病,就是聊什麼都會聊到鬼故事,所以就意外問到這一則,架構過程如此飽滿的故事。
最後,還是要倒回正題,泰源哥的新書「省出一棟房:24招易上手的存錢絕技」,不是教你投資股票期貨,是教你省錢的,省錢的方式不難,你我都會,但就是你我都沒想到,他想到了,所以整理成一本書。
我覺得先學會節流,再去想開源,這方面你可以問問陳泰源。
靈異錯別字:
https://reurl.cc/2rzqN4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92880?sloc=main
#靈異 #錯別字 #知名房仲 #陳泰源 #墓園 #禁忌 #陪葬 #迴避 #省出一棟房
「喪事多久可以去廟」的推薦目錄:
- 關於喪事多久可以去廟 在 錯別字-賴正鎧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喪事多久可以去廟 在 羅智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喪事多久可以去廟 在 羅智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喪事多久可以去廟 在 [閒聊] 帶喪是否避免進廟? - 看板Folklor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喪事多久可以去廟 在 家裡有喪事到底能不能去廟裡拜拜? - 媽媽經 的評價
- 關於喪事多久可以去廟 在 請問家人過世沒多久,也出殯了,可以到大廟拜拜嗎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喪事多久可以去廟 在 出殯後可以去廟裡嗎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 ... 的評價
- 關於喪事多久可以去廟 在 出殯後可以去廟裡嗎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 ... 的評價
- 關於喪事多久可以去廟 在 (請教)喪事後的禁忌? (第4頁)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喪事多久可以去廟 在 民俗家裡有喪事到底能不能去廟裡拜拜? 的搜尋結果媽媽經 - 9Il 的評價
喪事多久可以去廟 在 羅智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懷鄉文集《靠岸》第三章 孃孃
孃孃,是大陳人對奶奶的暱稱。
六月的黄昏,太陽像染了血似的向西邊緩緩落下,霞光激射,也染紅了海面和天空。站在島的懸崖上,傾聽拍岸的浪濤,望向壯濶的日落海景,人的心靈總能感到無比的澄清與寧靜。
但此刻,曾讓年少的父親無限眷戀的海景,再也無法吸引父親的目光,從附設在廟宇的小學學堂,往家裡的羊腸小徑上,父親拚了命地跑,他要用此生最快的速度奔回家裡,完全不顧長在小路兩旁茂盛的芒草,割傷了他的手臂,崎嶇路面的碎石子,刺破了他飛奔的赤足,迎面呼嘯而來的風,揚起一片片的黃塵,父親額頭流下的汗珠與眼眶淌下的淚水,在滑過臉頰後,被強勁的海風向後吹走。
「這怎麼可能?孃孃大清早出門前,還聲聲催促我趕快起床,上學不要遲到啊!來學校報信的表哥會不會搞錯了?」父親邊跑邊想,內心不斷吶喊著:「不可能!不可能!」
父親終於跑到家門前,門外已經聚集十幾個親戚,彼此交頭接耳的細聲議論,臉上盡是哀悽的神情。家門裡不斷傳出一陣又一陣的嚎哭,父親一陣悲痛,心裡明白他表哥傳來的口信無誤,父親的祖母,也就是我的曾祖母羅李氏過世了。
門外的親戚看見身為羅家長孫的父親回來了,聲聲催促父親趕快進門,父親卻覺雙腳如有千斤之重,怎麼也提不起腿來跨過家門的門檻,腦裡盤旋的,盡是父親和他的孃孃羅李氏13年的祖孫情緣。
那一年,父親13歲。
我們羅家在浙江省溫嶺縣留有一些田產,所以每年,曾祖母會從大陳島搭船渡海去溫嶺收二次田租,順便採買一些生活物資回大陳島。每回她老人家去大陸收田租時,曾祖母會在她小女兒的溫嶺縣家中,也就是父親的小姑姑家住上二、三天,父親小姑姑的夫家是在縣城開藥房的,也算是地方的望族,所以直到大陳島撤退,島上的居民幾乎全部跟隨國軍撤遷來台,只有父親的小姑姑一家留在浙江溫嶺,成為羅家唯一留在大陸的親戚。
不過,這一次曾祖母出門,並不是到大陸去收田租,而是去大陸採買自己往生後的壽衣和香燭紙錢,要替自己的身後事預作準備。這是大陳人的傳統習俗,老人家到了一定的歲數之後,會預先打點自己的後事,尋風水地造墓、挑付適宜的棺材、買好合身的壽衣、備妥往生後的香燭紙錢,甚至有些環境較好的人家,會有「燒庫房」的禮俗,也就是在生前為自己準備一些紙紮的樓房、金銀紙錢摺成的金山銀山,燒給未來死後的自己,等於預先在陰世幫自己打點好所有的用度,一旦往生後,就可以直接進住,不用空等在世的子孫燒這些東西來。
我因為從小耳濡目染,十分理解這些大陳老一輩人的心態,這些長輩們過去在貧瘠的大陳荒島,窮盡畢生之力,孖孖勤勤地撫育後代,連自己的身後事,都盡可能在自己生前安排好,避免後代子孫辛苦持家之餘,還要費心長輩的喪事,成了蠟燭二頭燒。
父親還記得,曾祖母特地在前一日賣了一頭家養了好久的肥豬,是日清晨,曾祖母穿上一襲青衣,將長髮梳得油亮油亮,在後腦盤成包頭,插上一根銀製的髮簪,在目送父親上學後,帶著賣豬的錢及簡單的行李,踩著三吋小腳,隻身去碼頭搭船,孰知船才從碼頭出發,一個大浪來襲,打翻了船,當時的船隻,是靠風力驅動的單帆船,因此掌舤的船夫必須熟悉海象,技術純熟,否則稍一不慎,船就會被風吹翻或被浪打翻。這次的船難,包括曾祖母在內,有好幾個人同時罹難。
「我經常回想,也許孃孃在冥冥之間,已經感應到那天會出事了。」父親的眼神迷濛,以一種穿越時空的滄桑口吻,回憶著曾祖母發生船難的那一天情景。
父親是兒孫中最受曾祖母疼愛的,父親記得,前一次曾祖母去溫嶺收田租時,還刻意帶了父親一塊前往,那是父親第一次進溫嶺縣城,繁華的街景,喧鬧的人群,排排店舖陳列著琳瑯滿目的商品,各式各樣的小吃零食,令父親目不暇給,相對於荒僻窮困的大陳島,如有天壤之別。因此這次父親聽說曾祖母又要去溫嶺,說什麼也要再跟去縣城玩。
說也奇怪,平日對父親百依百從的曾祖母,這回無論父親怎麼死纏活求,就是鐵了心不肯答應,原本父親還想賴著不上學,準備耍賴跟著曾祖母,最後還是被曾祖母勸去上學了。
「我想她當時就有不祥的預感吧!如果那天她心軟,讓我跟了她走,也許我也淹死了,就沒有現在的你了。」父親說。
其實父親自小就覺得曾祖母有一種奇特的魔力,只要依偎在曾祖母的懷裡,就會感受到無比的寧定與詳和,彷彿人世間所有的風雨飄搖,都瞬間遠離了。
曾祖母的身材高大,但就像那個年代所有的婦女一樣,從小纏足,然而她卻不像其他纏足的婦女,走路搖搖晃晃,好像隨時會跌倒似的;相反的,曾祖母雖然足如金蓮,走起路來卻健步如飛,不輸給一般的莊稼漢。
「在我印象中,孃孃的身體非常健康,從沒見她生過什麼病,由於你的曾祖父在我三、四歲時就病故了,十幾年來收田租的工作,都是由孃孃一個人負責,每次到大陸去收租,在當時欠缺陸路交通工具的城鄉之間,孃孃一個女人家,就靠兩條腿徒步去放租的祖田收租,在各地往返之間,往往得走上好幾天,但是她甘之如飴,從不以為苦。」父親回憶說。
自從曾祖父過世之後,曾祖母成為家族名符其實的一家之主,她就像總司令一樣,負責整個家族人力物資的調度,除了收田租以外,舉凡煮飯、洗衣、打掃庭除,曾祖母全都一手包辦。另外家人的鞋子、衣服也大都是曾祖母親手縫製的,其他的還包括打麥、炊米、釀酒、醃魚、做大陳年糕等等,曾祖母樣樣精通,尤其曾祖母的生意頭腦,更勝男人,他會把收穫的農作物以及我祖父出海捕獲的漁產,拿到市場賣得不錯的價錢,貼補家用,當時家裡還請了一個傭人、三個長工幫忙農事及家務,以當時大陳島的經濟水平而言,在曾祖母持家的那些年,羅家可說是當地頗為興旺的家族。
曾祖母膝下原本有二個兒子,長子就是我的祖父羅啟明,而次子卻在十幾歲時被海盜擄走勒贖,雖然曾祖母拿了很多錢贖回,但因為被關押了十多天,遭到凌虐拷打,受了嚴重的內傷,返家沒多久就過世了。因此我的祖父就成了曾祖母的獨子,於是當父親出世之時,曾祖母對這個羅家的長孫,可謂疼愛到骨子裡頭。
「孃孃她對你的祖父非常嚴厲,對於孃孃的話,你祖父從來不敢有半點違逆,但對我卻是百依百順、萬分寵愛。」父親說。
在當時的大陳島上,毫無娛樂設施或休閒場所,頂多三五好友聚在一處打打麻將,據父親說,祖父他尤好此道,打到興起,常常徹夜不歸,以致延誤出海打漁的時間,曾祖母對此非常不滿,經常為此將祖父罵到狗血淋頭。有次曾祖母又發現祖父趁天黑偷溜出門,猜想祖父肯定又去打麻將了,索性拉了父親、帶根棍子,去祖父的朋友家震天價響地敲門。
「當時孃孃氣急敗壞地痛罵你祖父,還差點當著眾人的面前,掄起棍子打你祖父,一點面子也不給,幸虧被眾人攔下,才沒鬧成笑話。當時你祖父猛低著頭,一動也不敢動,連大氣也不敢喘,我站在一旁,更是嚇得要死。」父親說。
但是曾祖母嚴厲的那面,卻從未在父親身上發作過,哪怕父親調皮搗蛋,惹得祖父看過不過去,出聲訓斥時,只要被曾祖母聽到,一定會制止祖父,沒準還會翻舊帳,訓斥祖父一番。在那個父母體罰孩子司空見慣的年代,在父親的記憶中,從小只挨過祖父二次打,那還是曾祖母過世以後發生的。
「孃孃因為是在海上淹死的,依大陳人的習俗,在外地往生的人,大體是不可以搬回家裡的,準確地說,是連村子都不可以進來,擔心會把不幸噩運帶回村裡。」父親說。
於是曾祖母的遺體就被族人移往村外的一塊曠地,搭起簡易的靈堂,請來法師主持法事後,就把曾祖母的遺體抬進她自己早已買好的棺木裡,族親們抬起棺木,披麻戴孝的父親雙手合什,跟在祖父母後面,大家口頌著「南嘸觀世音菩薩」,一群人魚貫來到曾祖父的墓前,再將曾祖母的棺木,放入曾祖父墓旁早已挖好的墓穴裡安葬。
「孃孃,您就安心的走吧!我會照顧好自己,並且永遠想念您。」從東南颳來的海風,一陣陣吹過曾祖母長眠之地,父親含著眼淚,對著曾祖母的墓碑,在心底默默傾吐最後的話語。
喪事多久可以去廟 在 羅智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懷鄉文集《靠岸》第三章 孃孃
孃孃,是大陳人對奶奶的暱稱。
六月的黄昏,太陽像染了血似的向西邊緩緩落下,霞光激射,也染紅了海面和天空。站在島的懸崖上,傾聽拍岸的浪濤,望向壯濶的日落海景,人的心靈總能感到無比的澄清與寧靜。
但此刻,曾讓年少的父親無限眷戀的海景,再也無法吸引父親的目光,從附設在廟宇的小學學堂,往家裡的羊腸小徑上,父親拚了命地跑,他要用此生最快的速度奔回家裡,完全不顧長在小路兩旁茂盛的芒草,割傷了他的手臂,崎嶇路面的碎石子,刺破了他飛奔的赤足,迎面呼嘯而來的風,揚起一片片的黃塵,父親額頭流下的汗珠與眼眶淌下的淚水,在滑過臉頰後,被強勁的海風向後吹走。
「這怎麼可能?孃孃大清早出門前,還聲聲催促我趕快起床,上學不要遲到啊!來學校報信的表哥會不會搞錯了?」父親邊跑邊想,內心不斷吶喊著:「不可能!不可能!」
父親終於跑到家門前,門外已經聚集十幾個親戚,彼此交頭接耳的細聲議論,臉上盡是哀悽的神情。家門裡不斷傳出一陣又一陣的嚎哭,父親一陣悲痛,心裡明白他表哥傳來的口信無誤,父親的祖母,也就是我的曾祖母羅李氏過世了。
門外的親戚看見身為羅家長孫的父親回來了,聲聲催促父親趕快進門,父親卻覺雙腳如有千斤之重,怎麼也提不起腿來跨過家門的門檻,腦裡盤旋的,盡是父親和他的孃孃羅李氏13年的祖孫情緣。
那一年,父親13歲。
我們羅家在浙江省溫嶺縣留有一些田產,所以每年,曾祖母會從大陳島搭船渡海去溫嶺收二次田租,順便採買一些生活物資回大陳島。每回她老人家去大陸收田租時,曾祖母會在她小女兒的溫嶺縣家中,也就是父親的小姑姑家住上二、三天,父親小姑姑的夫家是在縣城開藥房的,也算是地方的望族,所以直到大陳島撤退,島上的居民幾乎全部跟隨國軍撤遷來台,只有父親的小姑姑一家留在浙江溫嶺,成為羅家唯一留在大陸的親戚。
不過,這一次曾祖母出門,並不是到大陸去收田租,而是去大陸採買自己往生後的壽衣和香燭紙錢,要替自己的身後事預作準備。這是大陳人的傳統習俗,老人家到了一定的歲數之後,會預先打點自己的後事,尋風水地造墓、挑付適宜的棺材、買好合身的壽衣、備妥往生後的香燭紙錢,甚至有些環境較好的人家,會有「燒庫房」的禮俗,也就是在生前為自己準備一些紙紮的樓房、金銀紙錢摺成的金山銀山,燒給未來死後的自己,等於預先在陰世幫自己打點好所有的用度,一旦往生後,就可以直接進住,不用空等在世的子孫燒這些東西來。
我因為從小耳濡目染,十分理解這些大陳老一輩人的心態,這些長輩們過去在貧瘠的大陳荒島,窮盡畢生之力,孖孖勤勤地撫育後代,連自己的身後事,都盡可能在自己生前安排好,避免後代子孫辛苦持家之餘,還要費心長輩的喪事,成了蠟燭二頭燒。
父親還記得,曾祖母特地在前一日賣了一頭家養了好久的肥豬,是日清晨,曾祖母穿上一襲青衣,將長髮梳得油亮油亮,在後腦盤成包頭,插上一根銀製的髮簪,在目送父親上學後,帶著賣豬的錢及簡單的行李,踩著三吋小腳,隻身去碼頭搭船,孰知船才從碼頭出發,一個大浪來襲,打翻了船,當時的船隻,是靠風力驅動的單帆船,因此掌舤的船夫必須熟悉海象,技術純熟,否則稍一不慎,船就會被風吹翻或被浪打翻。這次的船難,包括曾祖母在內,有好幾個人同時罹難。
「我經常回想,也許孃孃在冥冥之間,已經感應到那天會出事了。」父親的眼神迷濛,以一種穿越時空的滄桑口吻,回憶著曾祖母發生船難的那一天情景。
父親是兒孫中最受曾祖母疼愛的,父親記得,前一次曾祖母去溫嶺收田租時,還刻意帶了父親一塊前往,那是父親第一次進溫嶺縣城,繁華的街景,喧鬧的人群,排排店舖陳列著琳瑯滿目的商品,各式各樣的小吃零食,令父親目不暇給,相對於荒僻窮困的大陳島,如有天壤之別。因此這次父親聽說曾祖母又要去溫嶺,說什麼也要再跟去縣城玩。
說也奇怪,平日對父親百依百從的曾祖母,這回無論父親怎麼死纏活求,就是鐵了心不肯答應,原本父親還想賴著不上學,準備耍賴跟著曾祖母,最後還是被曾祖母勸去上學了。
「我想她當時就有不祥的預感吧!如果那天她心軟,讓我跟了她走,也許我也淹死了,就沒有現在的你了。」父親說。
其實父親自小就覺得曾祖母有一種奇特的魔力,只要依偎在曾祖母的懷裡,就會感受到無比的寧定與詳和,彷彿人世間所有的風雨飄搖,都瞬間遠離了。
曾祖母的身材高大,但就像那個年代所有的婦女一樣,從小纏足,然而她卻不像其他纏足的婦女,走路搖搖晃晃,好像隨時會跌倒似的;相反的,曾祖母雖然足如金蓮,走起路來卻健步如飛,不輸給一般的莊稼漢。
「在我印象中,孃孃的身體非常健康,從沒見她生過什麼病,由於你的曾祖父在我三、四歲時就病故了,十幾年來收田租的工作,都是由孃孃一個人負責,每次到大陸去收租,在當時欠缺陸路交通工具的城鄉之間,孃孃一個女人家,就靠兩條腿徒步去放租的祖田收租,在各地往返之間,往往得走上好幾天,但是她甘之如飴,從不以為苦。」父親回憶說。
自從曾祖父過世之後,曾祖母成為家族名符其實的一家之主,她就像總司令一樣,負責整個家族人力物資的調度,除了收田租以外,舉凡煮飯、洗衣、打掃庭除,曾祖母全都一手包辦。另外家人的鞋子、衣服也大都是曾祖母親手縫製的,其他的還包括打麥、炊米、釀酒、醃魚、做大陳年糕等等,曾祖母樣樣精通,尤其曾祖母的生意頭腦,更勝男人,他會把收穫的農作物以及我祖父出海捕獲的漁產,拿到市場賣得不錯的價錢,貼補家用,當時家裡還請了一個傭人、三個長工幫忙農事及家務,以當時大陳島的經濟水平而言,在曾祖母持家的那些年,羅家可說是當地頗為興旺的家族。
曾祖母膝下原本有二個兒子,長子就是我的祖父羅啟明,而次子卻在十幾歲時被海盜擄走勒贖,雖然曾祖母拿了很多錢贖回,但因為被關押了十多天,遭到凌虐拷打,受了嚴重的內傷,返家沒多久就過世了。因此我的祖父就成了曾祖母的獨子,於是當父親出世之時,曾祖母對這個羅家的長孫,可謂疼愛到骨子裡頭。
「孃孃她對你的祖父非常嚴厲,對於孃孃的話,你祖父從來不敢有半點違逆,但對我卻是百依百順、萬分寵愛。」父親說。
在當時的大陳島上,毫無娛樂設施或休閒場所,頂多三五好友聚在一處打打麻將,據父親說,祖父他尤好此道,打到興起,常常徹夜不歸,以致延誤出海打漁的時間,曾祖母對此非常不滿,經常為此將祖父罵到狗血淋頭。有次曾祖母又發現祖父趁天黑偷溜出門,猜想祖父肯定又去打麻將了,索性拉了父親、帶根棍子,去祖父的朋友家震天價響地敲門。
「當時孃孃氣急敗壞地痛罵你祖父,還差點當著眾人的面前,掄起棍子打你祖父,一點面子也不給,幸虧被眾人攔下,才沒鬧成笑話。當時你祖父猛低著頭,一動也不敢動,連大氣也不敢喘,我站在一旁,更是嚇得要死。」父親說。
但是曾祖母嚴厲的那面,卻從未在父親身上發作過,哪怕父親調皮搗蛋,惹得祖父看過不過去,出聲訓斥時,只要被曾祖母聽到,一定會制止祖父,沒準還會翻舊帳,訓斥祖父一番。在那個父母體罰孩子司空見慣的年代,在父親的記憶中,從小只挨過祖父二次打,那還是曾祖母過世以後發生的。
「孃孃因為是在海上淹死的,依大陳人的習俗,在外地往生的人,大體是不可以搬回家裡的,準確地說,是連村子都不可以進來,擔心會把不幸噩運帶回村裡。」父親說。
於是曾祖母的遺體就被族人移往村外的一塊曠地,搭起簡易的靈堂,請來法師主持法事後,就把曾祖母的遺體抬進她自己早已買好的棺木裡,族親們抬起棺木,披麻戴孝的父親雙手合什,跟在祖父母後面,大家口頌著「南嘸觀世音菩薩」,一群人魚貫來到曾祖父的墓前,再將曾祖母的棺木,放入曾祖父墓旁早已挖好的墓穴裡安葬。
「孃孃,您就安心的走吧!我會照顧好自己,並且永遠想念您。」從東南颳來的海風,一陣陣吹過曾祖母長眠之地,父親含著眼淚,對著曾祖母的墓碑,在心底默默傾吐最後的話語。
喪事多久可以去廟 在 家裡有喪事到底能不能去廟裡拜拜? - 媽媽經 的推薦與評價
其實家裡有喪事,在一年內(就是我們講的對年),是不能到廟宇拜拜,最好是連廟的門都不要踏進去!因為會犯沖!也有一種說法是未滿一年也可以去廟裡拜拜!這樣的說法也沒錯! ... <看更多>
喪事多久可以去廟 在 請問家人過世沒多久,也出殯了,可以到大廟拜拜嗎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有些人說可以.也有人說要一年.請問大家- 宗教. ... <看更多>
喪事多久可以去廟 在 [閒聊] 帶喪是否避免進廟? - 看板Folklor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老家有個規定,若家裏有親人過世,那一家人一年內絕不能進廟,舉凡廟會繞境、神明聖誕、簡單拿香拜拜都不行。
村民說只因有穢氣不乾凈,神明也會忌諱
只能等在亡者對年後家屬才算乾凈方能進廟。
且老家神明辦事也曾提過身上有穢氣者不能碰神明桌,會跑神...
不知有人也知道這些嗎?
-----
Sent from JPTT on my Samsung SM-J510UN.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3.3.194.10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Folklore/M.1509047939.A.AEC.html
溫拿哥我們半夜去路跑吧!羞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