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中文網】遭遇疫情歧視的美國亞裔何去何從?
儘管她並不在美國出生,劉文的美國生活沒有絲毫「不美國」之處。她去看橄欖球比賽、煲美劇《慾望都市》、在慈善組織裏當志願者。
在新冠疫情之前,31歲的劉文對自己是住在得克薩斯州奧斯汀的東亞裔人士這件事,並沒想得太多。「實話說,之前我真不覺得我在這兒很顯眼,」她說。
但情況如今不一樣了。新冠病毒在美國讓超過10萬人喪命,而亞裔身份可能在此招來橫禍。對於包括劉文來內的許多人來說,他們已感覺受威脅。
據劉文說,幾個陌生人在當地超市裏朝她一名韓裔朋友喊髒話、推搡她,還要求她離開商鋪。這一切只是因為她是亞裔,而且當時戴著口罩。
包括紐約州、加州和德州在內的多個美國州份,都有東亞人士報稱被吐口水和拳打腳踢,甚至還有一宗被刀刺的案例。
在美國,針對亞裔人士的偏見遽增,他們當中的許多人,無論是否曾親歷過暴力、欺凌或更不堪的不公待遇,都開始思索自己在美國社會的位置。
「五年前剛來到美國時,我的目標是盡快地適應美國的文化,」劉文說。
「不過疫情讓我意識到,因為我是亞裔,因為我的樣子或者我的出生地,我永遠無法成為他們的一份子。」
在她的朋友經歷那場超市爭端後,劉文下定決心買她人生中的第一支槍。「如果奧斯汀都到了這個地步,那我們可能真的需要買槍了,」她對BBC說。
紐約市和洛杉磯市的警方稱,針對亞裔人士的仇恨犯罪有所增加,而舊金山州立大學與多家倡議組織表示,他們合辦的報告中心從今年三月至今,接收到超過1700宗與新冠病毒有關的歧視報告。
在包括德州、華盛頓州、新澤西、明尼蘇達與新墨西哥在內的13個州份,警方都處理了上報的仇恨事件。
批評者說,位高權重者為情勢火上澆油。無論是總統特朗普,還是民主黨總統競選人拜登,都遭遇到了一些指責,因為他們在談論中國在疫情中的角色時使用的措辭,不同程度上助長了反亞裔的情緒。
而對於很多亞裔美國人來說,他們在遭遇偏見的同時,感覺自己身為美國人的身份認同也遭到攻擊。
在美國的反亞裔的偏見有多嚴重?
為數眾多的亞裔美國人與身在美國的亞洲人形容,他們在此的境遇在新冠疫情暴發後急轉直下。
金伯利·哈(Kimberley Ha)稱,她在二月留意到這樣的變化,當時她在紐約遛狗,一個陌生人開始朝她大喊。
「他喊道:『我不怕有輻射的中國人'然後開始指著我大叫,『你們這樣的人不應該在這,滾出這個國家,我不怕你們這些人帶來的病毒。』」金伯利是一名華裔加拿大人,在紐約生活了超過15年。
在接下來幾周裏,她留意到她在公眾場所遇到的「大概十人中有一人」,在看見她時顯得怒氣衝衝。「我從來沒有感受過這種程度的敵意。」
而在美國的另一端加利福尼亞州,23歲的麥迪遜·法萊米爾(Madison Pfrimmer)聽說過針對亞裔的攻擊,但「並不認為它像人們所說的那麼常見」。
今年四月,她在洛杉磯一家超市裏為一對年長的中國夫婦幫忙翻譯,據她說,這對夫婦遇到了一名憤怒的女子。這人持續用粗言穢語謾罵他們,還朝他們扔水和噴灑不明液體。
「她高喊,『你們怎麼敢來我家人購物的商店,你們怎麼敢來毀掉我的國家。你們就是我一家人沒法掙錢的罪魁禍首』,」有一半華裔血統的法萊米爾回想道。
法萊米爾說,她嘗試與那名女子爭辯,但對方譴責她為那對夫婦翻譯,還朝她扔了一瓶水,淋濕了她的腿部與腳部。
當他們一行人在櫃台排隊付賬時,那名女子又走過來,朝他們噴了似乎是空氣清新劑或消毒劑的東西。她還跟著那對年長夫婦到他們的車旁,一邊拍他們的照片,一邊高呼「這是你們的錯」,用髒話罵中國、「那些骯髒的人」以及「共產主義」。
「我跑向那對夫婦,用國語告訴他們快進車裏,我幫他們把買的菜放進車裏,從窗戶把蛋遞給他們。」那名女子則開著她的車,一路尾隨法萊米爾,直到法萊米爾把車開近一個警察局。
「停止仇恨亞裔和太平洋島居民」 (STOP AAPI HATE)數據庫收到來自45個州份與首都華盛頓特區的新冠病毒相關歧視報告,加州和紐約州的案件佔了其中的大部分。
這些事件涉及的種類廣泛,其中口頭騷擾最常見。但推搡、肢體攻擊、職場歧視、禁入場所、打砸等等,都涵蓋在數據庫當中。而比起男性,女性更容易成為目標。
在舊金山州立大學研究亞裔美國人的張華耀(Russell Jeung)教授管理這一數據庫,他發現在許多案件中,當事人「被朝著咳嗽與吐口水」,因此他新增了這一類別。
那正是泰德·嚴(Ted Nghiem)的親身遭遇,他生活在費城,是一名37歲的越南裔美國人。在三月,一名男子朝他高喊「滾出這裏,是你造成了新冠病毒」,但他當時並沒有太在意。
然而,同月不久後,另一名男子在兩人擦身而過時朝他吐口水,這讓他「在一、兩天內都感到鬱悶」。
「我通知了警方,但我不知道有沒有後續……幸好我並沒有染上什麼病。」
"停止仇恨亞裔和太平洋島居民"數據庫收集的事件來自網上的自主報告。BBC通過採訪及分析美國媒體報道發現,自1月起在美國有超過100起疑似針對亞裔的事件,其中約一半的案件已上報警方。
一些事件到達了仇恨犯罪的標凖。紐約警方指,他們已調查了14宗與新冠病毒有關的仇恨犯罪,其中涉及15名亞裔受害者。
而在加州,一名老人遭遇鐵棍襲擊,一名青少年則因被襲而送院治療。
在德州,一個亞裔家庭在超市中被刀刺傷,其中還包括了兩名分別2歲和6歲的幼童。根據美國廣播公司(ABC)獲得的聯邦調查局(FBI)報告,"嫌犯表明他用刀攻擊該家庭的原因是,他認為他們是把新冠病毒傳染給他人的中國人"。實際上,受襲家庭為南亞裔。
有亞裔人士報稱,由於其族裔背景,酒店、Uber司機等拒絶為他們提供服務。
馬特(並非他的真名)是一名華裔美國人,他是在康涅狄格州一家急診室工作的醫生。他稱,有多名患者表示曾有亞裔人士在他們周邊咳嗽,因此要求住院治療。
他經歷的反亞裔偏見似乎更為切身,當時他正嘗試治療一名相信感染了Covid-19的病人。
"我穿戴著防護設備,走進房間作自我介紹。當他們聽到我的姓氏時,他們的反應是'不要碰我,我能見另一個醫生嗎?你可以不要靠近我嗎?'"
馬特說,許多其他少數族裔面臨著"更顯性、更嚴重的歧視",但他依然擔心類似事件會打擊醫護人員的士氣。
"這是一個壓力相當大的時期,我們的工作量大了很多,時刻穿戴著很不舒服的防護裝備。我們當中的許多人暴露在Covid-19中。"
「如果他看起來像是華人,他就被攻擊」
新冠疫情最初在中國武漢暴發,總統特朗普因此把炮火瞄凖了他口中控制疫情不力的中國政府。
今年較早前,特朗普多次稱新冠病毒為「中國病毒」,批評者稱這一詞匯並不區分中國、中國政府和華裔人士。
特朗普稍後呼籲保護亞裔美國人,稱「疫情蔓延不是他們任何形式的錯誤」。但這並沒有停止一些人怪罪華裔美國人或攻擊其他東亞裔人士。
張華耀教授稱,他收到的反亞裔事件報告之中,四成來自華裔人士,但大部分案例發生在其他東亞裔人士身上。
「這是種族定性的例子:『他看起來像是中國人,他就被攻擊』。」
種族定性(racial profiling),又成為種族歸納、種族貌相,指的是依照某人的族裔特徵,來認定其犯罪或涉嫌某種行為。
來自韓國的23歲大學生吳多賢(Dahyung Oh)記得,早在2月,在美國疾控中心建議佩戴布口罩之前,她站在紐約地鐵月台上,旁邊一名女子充滿敵意地瞪著她。
「她開始向我靠近,指著我說『為什麼你不戴口罩,你應該要戴上口罩』,」吳多賢稱。
這名女子自己也沒有戴口罩,吳多賢認為她「被針對」了,「因為我們周圍十幾二十個人都沒有戴口罩。」
「我當下覺得非常憤怒,我因為身為亞裔而被針對,又因身型嬌小而更容易被人當作攻擊目標。」
這次事件沒有以暴力告終,不過吳多賢是幸運的,紐約在3月出現了兩宗無關聯的案件,都是亞裔女性因沒有戴口罩而遭遇襲擊。同時,許多人又因戴了口罩而被騷擾。
張華耀教授表示,對遭遇歧視的亞裔人士來說,口罩可能造成"雙輸"局面,因為"如果他們戴口罩,他們會被懷疑感染了病毒,而如果他們不戴口罩,則會被質疑感染了還疏忽大意。"
這種情況不僅發生在美國,在英國和加拿大都有多起針對東亞裔人士的襲擊,引起了高度關注。溫哥華警方稱,今年至今已受理了20宗反亞裔的仇恨犯罪案件。
與此同時,在中國出現了針對非裔人士的歧視情況。有報道指,數百名非裔居民未被確診新冠肺炎,卻被趕出家門丶強制檢疫和沒收護照。包括一家麥當勞快餐店在內的一些餐廳與酒店禁止非裔人士進入。
「我認為這跟以往的危機時期一樣,某一群體的人通常會被當作替罪羔羊,」紐約市人權委員會主席馬拉斯(Carmelyn P. Malalis)說。她指出,艾滋病危機和伊波拉疫情時也有類似情況。
馬拉斯認為,在疫情之前,「針對亞裔的含蓄歧視」就已存在,但由於報導甚少,公眾對此的意識並不高。「人們認為種族歧視是黑白對峙,沒有意識到歧視是以各種形式存在的,」她表示。
為什麼亞裔美國人仍被看作局外人?
在美國的亞裔人士來自多元的族裔、國家和背景,他們往往有不同的政治信仰與身份認同。
根據人口普查數據,美國約有2000萬居民是亞裔,佔美國總人口約6%。這其中包括了亞裔美國人,以及在美國生活、學習與工作的亞裔人士。
在亞裔美國人當中,一些族群,例如不丹裔美國人,較高比例是出生在美國以外的移民。而包括日裔美國人在內的其他族群,則更可能在美國已生活多代。
每年,單單是從中國到訪美國的遊客就有300萬人。
但無論是對自我認同為亞裔美國人的人士、希望成為美國人的人,還是僅是到訪的亞洲人來說,在美國針對亞裔的種族偏見都一視同仁。
亞裔美國人有許多共同的經歷,例如他們在疫情之前就已被視為「永遠的外國人」。
「種族,就如許多社會分類一樣,是一種任何人一眼就能看見的類別,」聖地亞哥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戴比·馬(Debbie Ma)博士說。「正因如此,人們很容易對這些類別加以標籤與刻板印象,例如,東亞裔人士是外來的,儘管他們實際上並不是。」
她在2008年參與撰寫的一份研究報告發現,在紐約出生的華裔演員劉玉玲(Lucy Liu)與英國演員凱特·溫斯萊特(Kate Winslet)之間,來自各種族裔背景的美國受訪者們更傾向於認為後者是美國人。
馬特醫生說,經常有人跟他說「你的英語說得真好」,問他真正的家鄉是在哪,儘管他已向對方解釋了他生在美國。
張華耀教授則說:「儘管我的家庭在美國已經開枝散葉到了第五代,我依然被認為是一個外國人。」
這導致人們的亞裔長相、馬博士稱之為「我們明顯帶有的特徵」,成為亞裔人士在疫情期間被針對的原因。
這並非族裔首次被用來邊緣化或針對在美國的東亞裔人士。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珍珠港襲擊後,大批東亞裔美國人被囚禁。在19世紀,諷刺東亞人的漫畫被用作種族主義宣傳,用來排斥來自中國與其他東方國家的移民。
時至今日,一些亞裔美國人仍形容他們感覺「處在試用期」,需要去證明他們是美國公民。這一情況在疫情暴發後明顯惡化。
曾以民主黨人身份競選美國總統的楊安澤在4月時撰文稱:「對族裔背景一定程度上的鄙視和疏離,已變成了明顯的仇視甚至攻擊。」
他呼籲亞裔美國人「以前所未見的方式展示我們的美國特質」,例如幫助鄰居、捐獻防護裝備、穿上美國國旗顏色「紅白藍」的衣物。然而,批評者譴責楊安澤的言論是在怪罪受害者,並且他似乎內化了一種觀念:由於其族裔背景,亞裔人就是不夠「美國」。
特朗普總統與拜登的競選團隊都遭到批評。特朗普的一個競選廣告裏形容拜登對華軟弱,其中展現了一連串拜登與中國官員共處的短片。
然而,短片裏還包括了駱家輝(Gary Locke)的畫面,他是一名華裔美國人,曾任美國前駐華大使。人們譴責特朗普的競選廣告暗示駱家輝是中國官員。
與此同時,拜登的競選廣告也被炮轟,因其中強調在疫情旅行禁令實施後,「特朗普仍讓四萬名旅客從中國進入美國」。不過,這些旅客當中許多人或是美國公民。
兩個競選團隊都否認上述廣告涉及排外主義或針對華裔美國人。
在美國的亞裔如何回應攻擊?
對於一些人來說,反亞裔情緒的高漲感覺明顯且危險。
目前並沒有全面的數據記錄各族裔人士在美國購買槍支的數量,但根據槍店老闆們的反饋,亞裔強制購買者和整體的槍支銷售數量正在上升。
49歲的華裔美國人臧東慧在紐約皇后區組織了社區巡邏隊,巡邏隊的微信小組中有200多名成員,他們輪流開車在社區中巡邏,向警察報告可疑行為。如今巡邏隊以棒球棍自衛,但臧東慧希望未來他們可以持槍巡邏。包括他在內的十多名巡邏隊成員最近已申請購買槍支的許可證。
臧東慧形容自己是保守主義者,他相信華裔美國人應該武裝自己,「以防社會動蕩與犯罪急增」。
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讚正這一看法,舊金山和平組織的共同發起人梁國雄(Max Leung )就是反對者之一。該組織近日定期在唐人街巡邏,並稱巡邏有效減少了蓄意破壞與盜竊的案件。
「儘管我深信並且十分支持自衛,我們並不鼓勵成員們持槍巡邏,」梁國雄說:「我們希望在組織內建立促進和平、而非以暴制暴的文化。」
藝術家與喜劇演員也受到啟發而發聲,譬如華人說唱歌手Jason Chu,他發起了名為「仇恨是一種病毒」的倡議活動,還寫了一首關於反亞裔事件的饒舌歌曲。他說,想以饒舌來展示「針對亞裔美國人的人們有多麼荒謬」,以及「強調亞裔美國人屬於這個國家」。
「我們在美國不是過客,我們在這裏出生,這是父母養育我們的地方。我們想說,仇恨不屬於我們的國家。」
從更宏觀的角度來說,人們希望這番對歧視的全新認識,能讓美國的亞裔族群變得更強大,與其他的少數族裔更團結一致。
馬特回想起,在他成長過程中曾聽到不少針對非裔美國人的負面評價,其中有的來自亞裔美國人。
相反的是,「如今我看到許多亞裔美國人為艾莫德·阿伯裏(Ahmaud Arbery)申訴」。非裔美國人阿伯裏2月在喬治亞州郊外慢跑時被槍殺,兩名槍手說他看起來像是個盜竊案嫌犯。
馬特留意到,亞裔美國人群體近年來在政治領域的聲音更大了,在其他領域也越來越亮眼。「我的很多朋友看到這些反華人的言論,對於談論其他族群面臨的歧視更感興趣了。」
張華耀則目睹一些亞裔美國人「開始意識到他們的共同利益,作為一個政治組織或群體動員起來」。他說,來自不同階層、教育背景和族裔的亞裔人士如今因疫情相關的歧視而「發現了他們共同的經歷」。
「我們在一同面對種族定性這一過程,希望終有一天,我們會團結在一起對抗歧視,以共情心對待其他同樣面臨種族定性的人們。」
#社會 #政治 #生活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Gavinchiu趙氏讀書生活,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正:威州、密西根州長是民主黨, 喬治亞洲、亞利桑那州則是共和黨 趙氏曾任教於美國Bryant University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深圳大學、香港樹仁大學、臺灣中央研究院近史所等多間學府,歷任助理教授、副教授、研究員、客座教授、高級訪問學者; 2018年獲中國經濟思想史優秀(一等)著作獎...
喬治亞大學評價 在 基督影評故事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夢想長翅膀))電影特映會,歡迎參加
3/18(六)下午二點,在北投捷運站旁 樂亞樂樓上的主恩典教會,
主恩典教會地址--台北市北投區北投路二段9號2樓
《夢想長翅膀》首映獻詞 By曹力中2017/3/5
劉導在品格教育系列《飛奔來愛你》中,拍了精彩的新部曲《夢想長翅膀》,我從起頭讀過劇本的草稿,也提供教會幾個年輕人擔任演員,祝福這個系列的影片能成為許多人的祝福。
夢想,夢,塑造了人類生活很大的部分;夢有許多種,有一種夢是虛幻的,從我們潛意識的混亂產生的,聖經裡智慧的君王所羅門說:「多夢和多言,其中多有虛幻,你只要敬畏耶和華。」有些人很喜歡這樣的夢,醒來後反覆思想,後來夢境與現實不太分得開了。我自己很少作夢,這使我白天神清氣爽、悟性清明,能做更多的事。
還有一種夢,有些人經常夢想著升官發財,夢想著擁有一個漂亮美眉、俊帥男孩,有些已婚的人仍放縱自己有這樣的夢想;這類的夢,容易引致崩解、敗壞。
另有一些人的夢,為自己塑造了美好的人生,甚至使世界變得不一樣;像一九六○年代美國為種族歧視發聲的民權領袖,Martin Luther King,那篇《我有一個夢》的有名講章:
我有一個夢,有一天,這個國家會站立起來,真正實現其信條(獨立宣言)的真諦:「我們認為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
我有一個夢,有一天,在喬治亞的紅色山丘上,昔日奴隸的兒子將能夠和昔日奴隸主的兒子坐在一起,共敘兄弟情誼。…
我有一個夢,有一天,我的四個孩子將在一個不是以他們的膚色,而是以他們品格的內涵,來評價他們的國度裡生活。…
我有一個夢,有一天,一切山窪都要填滿,大小山岡都要削平,高高低低的要改為平坦,崎崎嶇嶇的必成為平原;耶和華的榮耀必然顯現,凡有血氣的,必一同看見。
但還有一種夢,是有點超自然的,常臨到那些敬業與虔誠之人。像苯的化學式之發現(德國有機化學家Friedrich A. Kekulé,1865)、縫紉機的發明(1845美國人Elias Howe)。而那些特別從上帝來的夢,聖經稱它為異夢。聖經裡有兩個敬虔人,都是政治人物,約瑟與但以理,他們的夢不但影響了他們自己的生命,也觸及國家的興衰。我年輕時得過一次異夢,讓一個在很棒的大學讀很棒的科系的大二學生,知道自己是軟弱無能的;不是因此失去上進的心,而是知道謙卑學習,也看重別人,這夢給了我生命的翅膀。
劉導這個系列影片包含了後面這兩種夢,盼望它能對這世代許多年輕人說話,引他們有自己美好的夢想。
喬治亞大學評價 在 Gavinchiu趙氏讀書生活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更正:威州、密西根州長是民主黨,
喬治亞洲、亞利桑那州則是共和黨
趙氏曾任教於美國Bryant University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深圳大學、香港樹仁大學、臺灣中央研究院近史所等多間學府,歷任助理教授、副教授、研究員、客座教授、高級訪問學者;
2018年獲中國經濟思想史優秀(一等)著作獎,研究題目包括經濟思想、經濟史、政治經濟學,出版著作二十一部,論文三十餘篇。英國權威出版社 Routledge給予 "中國和西方頂尖學者(leading Chinese and Western scholar)" 的評價。
《趙氏讀書生活》,一個歷史學者的視頻,分享學術、社會、政治經濟觀察
收費平台可獲參考資料和專欄分享,請以每月5元或更多的美元支持:https://www.patreon.com/Chiusreading
或於YOUTUBE 上按加入成為會員,可獲影片的參考資料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i1257Mo7v4ors9-ekOq1w/join
https://www.facebook.com/drgavinchiu/
PayPal.me/chiusreading
工作洽談:higavinchiu@gmail.com
#美國大選
#總統
#拜登川普
喬治亞大學評價 在 美帝人民心目中的大學排名是怎樣的?飆淚大實話 - KK閱讀 的推薦與評價
如果無法被洛杉磯或伯克利分校錄取,則會在加州系統以及加州州立系統中選擇離家最近的分校,例如如果他家住莫賽德就會選UC Merced,如果家住大衛斯就會選UC Davis,如果家 ... ... <看更多>
喬治亞大學評價 在 美國東北大學評價ptt – 大陸東北 - Owline 的推薦與評價
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舊金山藝術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帕森設計學院聖塔克拉拉大學明治學院大學 ... 美國東北大學評價,東北大學(英語Northeastern University,縮寫,NU or ... ... <看更多>
喬治亞大學評價 在 [情報] 【快訊】2021 US News 大學排名出爐! 的推薦與評價
讓眾多亞洲學生跟家長及亞洲為之瘋狂、亞洲升學顧問機構愛不釋手的 2021 US News 大
學排名就在今天公佈啦!
US News 如何排名這些大學
US News 今年用下面這個評分方式評估學校的好壞:
表格+文章好讀版請參考:
https://blog.ivy-way.com/2021-us-news-college-ranking/
排名條件 百分比比重
畢業率及持續就讀率 22%
平均六年畢業率 (graduation rate) 17.60%
平均大一持續就讀率 (retention rate) 4.40%
社會流動 (social mobility) 5%
聯邦Pell獎學金學生的六年畢業率 2.50%
聯邦Pell獎學金學生與非Pell獎學金學生相比的六年畢業率 2.50%
實際六年畢業率(與2012-2013的預測相比) 8%
大學學術名聲 20%
同濟互評問卷 20%
2019-20 學術資源 20%
班級人數 8%
教職員薪水 7%
領域內獲得最高學位的教職員比例 3%
全職教職員比例 1%
師生比例 1%
2019 秋季入學的學生程度 7%
SAT 及 ACT 分數(不含作文) 5%
高中是全校排名前10%的比例 2%
給學生的經濟資源 10%
平均畢業生捐款 3%
畢業時的負債 5%
總負債 3%
負債學生比例 2%
總數 100%
這個評分方式,您同意嗎?您認為學校之間的評比(如 USC 的教務員評論 UCLA 是否為
一所好學校)準嗎,該不該占總分的20%?家庭條件較貧困的學生是否能跟其他學生一樣
在六年畢業、教職員是否為全職且領高薪、及畢業生有多少負債,這些在您心中是否佔
了 18% 的重要性?畢業生捐款數佔 3%,您同意嗎?這會不會鼓勵大學多收來自富裕家庭
的學生?
另外,您認為學生對教授及課程的滿意度、參與研究或實習的機會、課程種類多元化(或
至少能上到想上的課程)、每堂課程提供給學生的課內外學習資源、學生的素質、大學生
活便利性、交通便利性、校園安全性及毒品酒精的普及度、有意義且有趣的社團及活動、
宿舍乾淨舒適度、伙食的品質、給應屆畢業生的就業資源跟輔導、就業率、研究所錄取率
、薪水、工作升遷率….. 這些的重要性在您心中是否都佔 0% 呢?
如果您對 US News 排名的計算方式大致認同 ---- 至少 65%,達到及格分數 ---- 歡迎
繼續往下看!
2021 US News:前 100 名美國大學
排名 學校 學校
#1 Princeton University 普林斯頓大學
#2 Harvard University 哈佛大學
#3 Columbia University 哥倫比亞大學
#4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麻省理工學院
#4 Yale University 耶魯大學
#6 Stanford University 斯坦福大學
#7 University of Chicago 芝加哥大學
#8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賓夕法尼亞大學
#9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加州理工學院
#9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約翰滅N普金斯大學
#9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西北大學
#12 Duke University 杜克大學
#13 Dartmouth College 達特茅斯學院
#14 Brown University 布朗大學
#14 Vanderbilt University 范德比爾特大學
#16 Rice University 萊斯大學
#16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
#18 Cornell University 康奈爾大學
#19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聖母大學
#20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21 Emory University 埃默里大學
#22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23 Georgetown University 喬治敦大學
#24 University of Michigan--Ann Arbor 密西根大學安娜堡分校
#24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南加州大學
#26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卡內基楛鷇岸j學
#26 University of Virginia 維吉尼亞大學
#28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Chapel Hill 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
校
#28 Wake Forest University 維克森林大學
#30 New York University 紐約大學
#30 Tufts University 塔夫茨大學
#30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ta Barbara 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
#30 University of Florida 佛羅里達大學
#34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羅切斯特大學
#35 Boston College 波士頓學院
#35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喬治亞理工學院
#35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Irvine 加州大學爾灣分校
#35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 Diego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
#39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Davis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
#39 William & Mary 威廉瑪麗大學
#41 Tulane University 杜蘭大學
#42 Boston University 波士頓大學
#42 Brandeis University 布蘭代斯大學
#42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凱斯西儲大學
#42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
#42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
#47 University of Georgia 佐治亞大學
#47 University of Illinois--Urbana-Champaign 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
#49 Lehigh University 里海大學
#49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東北大學
#49 Pepperdine University 佩珀代因大學
#49 University of Miami 邁阿密大學
#53 Ohio State University--Columbus 俄亥俄州立大學-哥倫布分校
#53 Purdue University--West Lafayette 普渡大學-西拉斐特
#53 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 倫斯勒理工學院
#53 Santa Clara University 聖克拉拉大學
#53 Villanova University 維拉諾瓦大學
#58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佛羅里達州立大學
#58 Syracuse University 錫拉丘茲大學
#58 University of Maryland--College Park 馬里蘭大學學院公園
#58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Pittsburgh Campus 匹茲堡大學-匹茲堡校區
#58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華盛頓大學
#63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University Park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
大學公園
#63 Rutgers University--New Brunswick 羅格斯大學-新不倫瑞克省
#63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 康乃狄克大學
#66 Fordham University 福特漢姆大學
#66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喬治華盛頓大學
#66 Loyola Marymount University 洛約拉瑪麗蒙特大學
#66 Southern Methodist University 南方衛理公會大學
#66 Texas A&M University 德州農工大學
#66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Amherst 馬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
#66 University of Minnesota--Twin Cities 明尼蘇達大學-雙城
#66 Worcester Polytechnic Institute 伍斯特工業學院
#74 Clemson University 克萊姆森大學
#74 Virginia Tech 弗吉尼亞理工大學
#76 American University 美國大學
#76 Baylor University 貝勒大學
#76 Indiana University--Bloomington 印第安納大學-布魯明頓分校
#76 Yeshiva University 耶希瓦大學
#80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Provo 楊百翰大學
#80 Gonzaga University 岡薩加大學
#80 Howard University 霍華德大學
#80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密西根州立大學
#80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
#80 Steve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史蒂文斯理工學院
#80 Texas Christian University 德州基督教大學
#80 University of Denver 丹佛大學
#88 Binghamton University--SUNY 賓漢姆頓大學
#88 Colorado School of Mines 科羅拉多礦業學院
#88 Elon University 伊隆大學
#88 Marquette University 馬凱特大學
#88 Stony Brook University--SUNY 石溪大學
#88 University at Buffalo--SUNY 水牛城大學
#88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Riverside 加州大學河濱分校
#88 University of Iowa 愛荷華大學
#88 University of San Diego 聖地亞哥大學
#97 Auburn University 奧本大學
#97 University of Arizona 亞利桑那大學
#97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Merced 加州大學默塞德分校
#97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ta Cruz 加州大學聖克魯斯分校
#97 University of Delaware 特拉華大學
#97 University of Utah 猶他大學
喜歡排名跟數據的朋友可以跟其他大學排名:
CWUR 2020-21 世界大學排名:
https://blog.ivy-way.com/cwur-2020-21-world-university-ranking/
QS 2020 美國大學排名:
https://blog.ivy-way.com/qs-2020-universities-ranking/
2021 THE 世界大學排名:
https://blog.ivy-way.com/2021-the-world-university-ranking/
恭喜這些大學達到各自的商業目標,成功擠進 US News 的前100名!
#harvardbeatyal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5.128.72.206 (美國)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udyabroad/M.1600074457.A.EE2.html
※ 編輯: alexinusa (209.58.130.129 美國), 09/14/2020 23:47:2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