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環創辦〈台灣文學〉時的居住地略考》
僅在台北居住過極短的時間的張文環,自1938年協同日籍妻子定兼波子返台到1943年12月25日《台灣文學》停刊,因收入減少無法維持生計,離開台北轉往台中生活。進一步探討張文環在台北的期間,前後大約只有五年,據聞他定居於太平町,約略是今日延平北路二段的範圍。
不過根據與呂泉生熟識的大稻埕耆老莊永明說法,張文環曾經與呂泉生共同賃租於靜修女中隔壁棟二樓,現址為寧夏路55號的四海豆漿大王,比對舊日地圖,日據時代地址應為蓬萊町221號。
那麼張文環與呂泉生究竟是什麼時候一起住在蓬萊町的呢?
在主編的《臺灣文學》停刊以後,張文環於1944年移居臺中霧峰,並林獻堂推薦擔任臺中州霧峰街役場主事(今臺中縣霧峰鄉公所)。同年出任台中州大里莊長、1946年當選第一屆台中縣參議員,而後又於1947年代理能高區署長。隸屬臺中州的能高郡地幅寬廣,範圍大約包括今日南投縣埔里鎮、國姓鄉、仁愛鄉與魚池鄉,總面積共一千多平方公里。
因1947年228事件,張文環開始對政治感到失望,進而封筆不再創作。傳聞張文環於二二八期間藏匿山區,由於張文環的嘉義梅山正位於山區,部分猜測是回熟悉的老家躲避。
隨後張文環得到鹿港辜家的協助,於日月潭觀光大飯店(今雲品溫泉酒店日月潭)擔任經理一職。並於1970年6月第三屆亞洲作家會議結束後,透過黃得時引薦與川端康城於日月潭觀光大飯店會面。
或許是好友的鼓勵加上遇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激勵,封筆23年的張文環於1970年再度提筆創作。最後的作品《滾地郎》(地に這うもの》耗時三年並且以日文書寫,於1975年在日本透過現代文化社發行。原先預計接續《滾地郎》創作戰前戰後三部曲的後二部,在完成第二部《地平線的燈火》初稿以後,遺憾地在1978年2月12日因為心臟病離世。
回到張文環居住於台北的時間點,呂泉生於1942年因父親離世由日返台,初時暫居於山水亭王井泉老闆住處,考量1944年張文環轉往台中發展,兩人作為室友僅有可能是1942年與1943年兩年。
無論張文環與呂泉生實際在同一屋簷下的時間有多長,自1938年~1943年張文環居住台北的五年期間,他都選擇了台北城外的大稻埕範圍——彼時的太平町是城外最熱鬧的地方,相鄰太平町的蓬萊町則是鬧中取靜,徒步至太平町也僅僅需要幾分鐘。
值得一提的是,1943年7月31日的《台灣文學》第3號秋季特輯號收錄了呂泉生《丟丟銅仔》的樂譜,這首改編自台灣民謠的歌曲,恰巧是張文環創造台灣戲劇巔峰《閹雞》的配樂——這部在1943年9月3日由厚生演劇研究會在大稻埕永樂座演出的作品,甚至因為現場太民心激盪一度被日本警方臨檢禁演呢。
延伸閱讀:
《呂泉生與張文環舊居》
https://reurl.cc/gzk3Wb
同時也有1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小獸醫大志願:關於我這個少年超煩惱的事」介紹 訪問作者:邱靖巧 內容簡介: 九歌少兒文學獎首獎得主、獸醫作家邱靖巧最新力作 《小獸醫大志願:關於我這個少年超煩惱的事》 我常往動物醫院跑,不時忘了回家的時間,甘心在獸醫師身邊做個小助手。 我想當獸醫師嗎?不斷地詢問過自己...
嘉義文學獎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無意思 ◎唐捐
現在
沒事了
你站
起來
又坐下
寫字
劃掉
站
不起來
卻走得
出去
地上有
鉛
Coca-Cola
明信片
坐下
假寐
而真想
就說沒
事了
捏,碎
又想它
復原
--
◎作者簡介
唐捐,本名劉正忠,一九六八年十二月生於嘉義。國立台灣大學文學博士,曾任教於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現任教於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曾主編台灣詩學學刊。曾獲梁實秋文學獎、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台北文學獎、高雄市文藝獎、一九九八年度詩人獎、五四獎之青年文學獎等。著有詩集《無血的大戮》、《暗中》、《意氣草》、《金臂勾》、《蚱哭蜢笑王子面》,及散文集《大規模的沉默》。
--
◎小編 #三進 賞析:
分行的藝術,就是流暢度控管的技術。應該不會有人想把流暢度搞壞吧?不,相反的,有時弄亂,反而更符合詩人要傳達的情境。
次元切割尊者唐捐(這我擅自取的),除了會在同一行文字中,切出子母畫面(比如〈無饜的青春〉、〈小賦別〉,請自行翻閱《金臂勾》)。還會透過分行,微操斷句,來達成效果。〈無意思〉即是最明顯也最具啟發性的作品。
#碎裂的技藝
〈無意思〉全詩切得細碎,兩到三字就分行,一句話砌成絆腳矮牆。恰如心緒不安、心神不寧時的狀態。
心中有個掛念的念頭,雖然企圖把注意力轉向身旁瑣碎的事物,想從煩躁中分心。想寫東西卻寫不出來、想出門透氣卻並不想真的走出去。唐捐刻意用極瑣碎的斷句來還原此狀態,讀起來斷斷續續(實際讀出聲音會更有感),即便你還沒讀懂文字的意思,感受上已經夠煩了吧?
反之,那些令你讀起來覺得身心流暢的詩句,或許就是詩人細膩安排分行的結果。
說到分心的企圖,唐捐〈無意思〉與楊牧〈蘆葦地帶〉那種,透過繁複的描述,以敘述把思緒拉遠的方式,恰好形成兩種絕妙的對比。(但毫無疑問都是傑作)
#你也來拆拆看
拿一個大家比較熟悉的例子來實驗,如果把大家都讀過的楊喚〈夏夜〉,拿來修改會怎樣。
當街燈亮起來向村莊道過晚安,
夏天的夜就輕輕地來了。
來了!來了!
從山坡上輕輕地爬下來了。
變成:
當街燈亮起來
向村莊
道過晚安
夏天的夜就
輕輕地
來了
來了
來了
從山坡上
輕輕地
爬
下
來
了
切成這樣的夏夜,欲言而又止,你覺得是什麼,正在從山坡上,爬下來呢?
--
美術設計:江襄陵 -Nysus IG:https://www.instagram.com/nysus_/
攝影來源:Unsplash
--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8/20210825.html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奇怪 #唐捐 #無意思
嘉義文學獎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薄霧:靜物被神描繪 ◎ 林餘佐
⠀
每個薄霧的早晨
都是時光的裂縫
我看見自己涉過濃稠的睡意
緩緩伸展、移動
──像某種兩棲類的生物
離開潮濕的沼澤
艱難地以肺去愛人
⠀
穿過薄霧就能看見
最初面臨的岔路
昔日的抉擇像是隱喻
指涉出太過曲折的路途
我如何能想像:
另一個自己抵達土製的村莊
沿途繞過時光,找到蟻穴
以餘生等待一場大雨
土裡飛出透明的鬼魂
繁殖出更多的雨季。
接著,收攏自己與時序談和
有如趨光的植物,在夜裡忍住不哭
在陰天偽裝菌類。
⠀
繞過惡犬埋伏的巷弄
沿著虛線走進大霧
遠方有人影晃動
姿態像是手語:流動的詞彙
是禮盒上的絲質緞帶
柔軟地綁著搖搖欲墜的肉身。
我能感受到自己在霧裡的磨損
像是砂紙拋光萬物的毛邊
校正後的愛慾:平整、無害便於取代。
我覺得莫名的疲憊──遠方的人
此刻慎重地告別,在霧淡時
他說:「我們都是靜物
在霧裡被神描繪」
⠀
大霧遷徙,世界返潮
我與衰敗的穢物等待醃漬
所幸種籽在青春離席後
還能開出花朵
就讓我矇著眼、變成鬼
從一數到十,彷彿就能聽見
壞掉的樂器哀悼失去的音符
此後,時光詭譎多變
有時天晴有時膠著。我暗自決定:
在起霧時只走同一條路
只犯同一個錯。
⠀
⠀
--
◎作者簡介
林餘佐,嘉義人,現任東海大學助理教授。曾獲林榮三文學獎、教育部文藝獎、國藝會出版與創作補助。著有詩集《時序在遠方》、《棄之核》。
--
◎小編 #有庠 賞析
追尋作為母題,時間流轉則暗示了可能的變化。人類並不安於原狀,卻害怕那未知的結果,也就形成狀似逞強的不安於室。本首詩的抒情對象並不明顯,反而極力書寫發話者的狀態。
詩人語氣舒緩,帶領我們進入漸變的大霧。陰暗朦朧的質感除透過「睡意」、「沼澤」、「菌類」、「巷弄」等意象,在結構安排上,四節都具有清晰的目標,使我們看見詩人狀似朦朧,實則清晰的思維。
首句便定調全詩氛圍,薄霧內陷而成為「時光的裂縫」,從此陷入難以定位的時空點。抒情主體在早晨薄霧中感到遲滯,劃分情感當中的舒適帶:沼澤/陸地,以自己罕用的方式去愛人,不論是否自願,就連呼吸等小事也變得無可奈何。
前兩節「涉過濃稠的睡意」、「穿過薄霧」具有向前的動能,持續將自己推進霧中,遇見「最初面臨的岔路」初次面臨的生澀感必然引導至面對複雜情況的多重選擇。然而詩人並非選擇言明結果為何,高明地轉向描述尋愛的過程:「沿途繞過時光,找到蟻穴/以餘生等待一場大雨」,詩人唐捐說道這裡暗自疊合蟻穴和鬼魂,「遂能使出『繁殖』這個不可能的詞。」將自我割裂,詩人施展句法技藝後,再寧靜地回歸自持。「接著,收攏自己與時序談和」這樣的自持固然謹慎,何嘗不是重新定位,預示了下次的再出發,同時,回歸時光所統御的領地。
持續朝著比霧更深的所在前進,竟出現看似目標的他者:「遠方有人影晃動/姿態像是手語:流動的詞彙」一邊前進,一邊丟失方向感,禮物般的緞帶也成束縛。視線模糊而意識清晰:「我能感受到自己在霧裡的磨損/像是砂紙拋光萬物的毛邊」,體驗到的是一種校正過後的情感,如此不堪便是大霧所給予的啟示?此時遠方的人再度現身,回到詩題,「靜物被神描繪」作為薄霧的說明,一個代詞。
原來在神的目光之下,我們也成了日常瑣碎,被打磨擦亮而無法反抗。此時詩人的思維更加清晰,需意識到身處霧中才得以離開大霧,或不離開大霧。延續極為潮濕的氣息,種籽不至於窒息,愛還能夠生長:「所幸種籽在青春離席後/還能開出花朵」
第一節「艱難地以肺去愛人」到此也不再感到窒息難受,清明地,帶有身體感地描寫如何看見霧、穿過霧、成為霧。水氣氤氳,呼吸困難的肺漸歇。
一切的記憶和失落,僅是時間在我們身上的作用。愛更需要一點幸運,付出真心並不保證任何事。多次的聚焦、收攏、放下,詩人不再哀悼時光如何逝去,令人想到楊牧〈台南古榕〉何以作結:「隔著/著火的柵欄呼喚,使用臨時的/名字,一些有聲符號,和手語/叫我墜落如生澀的菩提」所以是否真正意義上地離開了霧?或許,更接近一種必然的投身,償以詩句。
--
美術設計:林宇軒
--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8/20210815.html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情詩 #林餘佐 #時序在遠方 #薄霧:靜物被神描繪
嘉義文學獎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小獸醫大志願:關於我這個少年超煩惱的事」介紹
訪問作者:邱靖巧
內容簡介:
九歌少兒文學獎首獎得主、獸醫作家邱靖巧最新力作
《小獸醫大志願:關於我這個少年超煩惱的事》
我常往動物醫院跑,不時忘了回家的時間,甘心在獸醫師身邊做個小助手。
我想當獸醫師嗎?不斷地詢問過自己後,如果回答不想,是騙人的。
但是回答「想」,之後呢?
那看似簡單且必然的求學過程,卻讓我開始質疑自己的能力,
成績老是處在及格邊緣,真有辦法考上高中嗎?
考上大學獸醫學系?至於獸醫師考呢?
關於我這個少年超煩惱的事
「你想當獸醫師嗎?」
我想當獸醫師嗎?我不斷地問我自己,矇矓中,我看見自己穿起綠色的刷手服,套著潔白無瑕的醫師袍,脖子上掛著聽診器,幫大白狗拆下外固定包紮,牠舔了我的臉頰,然後開心地在診間又跑又跳,黑白貓阿九在我褲管旁來回走動,還有矮小的臘腸狗吒吒也在,牠那風火輪不停地咻咻穿梭在大白狗腳下。我坐在地上摸阿九,越來越多的狗跟貓靠過來,唉呀,好擁擠喔!──摘自第六章跟學歷有什麼關係?
原本把上學當作混日子的家豪,面對導師給的作文「我的志願」毫無思緒,打算敷衍過去。此時上學途中遇到車禍受傷的狗,並出現了一位獸醫師,家豪當場協助了獸醫師的救援工作。之後家豪開始流連動物醫院,除了探望原本車禍受傷而住院的狗,也認識了院裡獸醫師養的狗貓跟藥廠業務。
對於動物們的興趣跟熱忱,他開始思考原本的作文,也去瞭解周遭的人有什麼夢想和志願,立定志願感覺不難,但是他卻發現要去實現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進而感到沮喪。
那麼,在志願實現前,每一個當下,可以做些什麼嗎?
作者簡介:邱靖巧
是作家,也是獸醫師。
筆名尚靖,台南人,1981年生。嘉義大學獸醫學系畢業。現職兩個孩子的媽,兼職永明動物醫院獸醫師,熱愛動物與寫作,企圖在這兩者之間創造屬於自己的道路。曾獲時報文學獎短篇小說評審獎、聯合報文學獎極短篇優勝、九歌少兒文學獎首獎、台南文學獎短篇小說優等兒童文學佳作等。
生活大小事及文字創作皆記錄於部落格「靖的部落格有個野蠻人chchch」。著有《小獸醫大志願:關於我這個少年超煩惱的事》、《我和阿布的狗日記》、《我和小豬撲滿的存錢日記》、《短褲女孩的青春週記》。
出版社粉絲頁: 大好文化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嘉義文學獎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西瀛勝境:那群在二二八事件抗爭的澎湖青年」介紹
訪問作者: 鳴鏑
內容簡介:
「我們無論如何都會把這艘船擋下來,絕對不讓軍隊去高雄殺人!」
這是西瀛青年的起義壯舉、是七十年前燃燒的熱情與怒火。
取材自多位耆老提供之口述過去,壯志未酬的青年自治同盟……揭開澎湖人民如何參與二二八事件真相的專著小說!
談起澎湖人最悲痛的歷史,不只有白色恐怖時期七一三事件遇害的無辜外省學子──本省籍的澎湖人們,實際上也在1947年的三月三日,團結起來反抗威權體制。他們在馬公港以肉身、草繩阻擋了軍隊運載武器赴台的船隻,保護了部分高雄同胞的性命!他們的領導者是一位年僅二十三歲的青年,但他們的故事,卻被抹消在二二八事件的史冊之中。
在地青年作家鳴鏑,取材地方文獻、耆老口述歷史以及自身家族故事,獲得國藝會創作補助,尋回轉型正義工程中被遺落的重要拼圖,以家族史折射澎湖這座島嶼的前世今生──一部根據澎湖二二八史實書寫的專著小說!
嘉義廣播電台:「台灣同胞都已經起來反抗暴政了!澎湖人還在睡嗎?你們澎湖這些青年死了是嗎?還是說你們不敢啊?」
馬公要塞司令史文桂:「澎湖島上的仕紳們為保民盡力協調,未引起更大混亂、未捲入二二八事件。」
過去在歷史紀錄上,澎湖人被認為「沒有參與二二八事件」,甚至因此由國民政府設立了「西瀛勝境碑」,以茲表揚。它被視為澎湖人「乖巧」的證據,卻更是歷史修正主義的極致。
在親伯公趙文邦的經歷、菊島耆老的口耳相傳、有限的歷史文獻中,作者鳴鏑得以窺見有別於統治者認知脈絡下的文本,決意用筆記錄下來,不讓這些親友的奮鬥隨著時代演變而被遺忘。
「日本時代還有米吃,祖國來了反而沒有米吃」。在國民政府光復台灣後,因統治政權的貪腐欺壓、經濟崩盤與糧食匱乏的種種困境,長期累積的民怨在1947年的二月二十七日緝捕私菸事件正式爆發。
緊張的情勢也蔓延到澎湖,因語言不通,馬公司令部士兵開槍打傷無辜婦女,開始發生零星衝突。熱血青年們受到嘉義電台的激勵,更意外得知陳儀向史文桂下令派船運輸槍枝與子彈載往南台灣,送至「高雄屠夫」彭孟緝手中,對起義民眾大開殺戒,而集結在城隍廟前,在趙文邦的帶領之下,組成自衛隊。
民風保守,自清代起從未發生民變的澎湖,響應了台灣本島的奮起,趙文邦並號召鄉紳籌組「青年自治同盟」,卻在演說的當下遭遇軍隊突襲,好友們被武裝警察開槍射殺、趙文邦也入獄飽受刑求、等待處決,純樸的澎湖也與本島面臨相同的「清鄉」命運……
本書為台灣歷史提供鮮為人知的另一觀點,呈現庶民記憶中政權更迭、動盪年代的真實面貌。
作者介紹:鳴鏑
1992年9月23日生,本名冼義哲,澎湖人,政治工作者、天下雜誌獨立評論專欄作家。
2014年《海上的人》獲東海文學獎入圍決選;2017年《西瀛勝境》獲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文學補助;2018年7月出版首本文學小說《十字路口》。
2010年起社會議題、公共政策等投書文章刊載於蘋果日報、聯合報、自由時報、澎湖時報、澎湖日報、關鍵評論網、上報、民主視野、台灣守護週刊、民報等多家平面、電子媒體。自2015年3月起擔任天下雜誌獨立評論專欄作家。
作者粉絲頁: 鳴鏑
出版社: 秀威資訊
粉絲頁: 作家生活誌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嘉義文學獎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舌尖上的人生廚房:43道料理、43則故事,以味蕾交織情感記憶,調理人間悲歡」介紹
訪問作者:凌煙 (方凌煙)
內容簡介:
自立報系百萬小說獎、打狗文學獎長篇小說獎得主──凌煙,最新飲食散文作品!
以食物乘載記憶、用文字擺盤呈現。原來,料理的滋味就是人生的滋味,酸甜苦澀盡在心頭!
‧收錄43道家傳台味食譜,是最值得珍藏品味的廚房筆記。
‧知名插畫家手繪水彩圖,以溫暖色彩重現料理的原貌。
‧每一道上桌的料理,都是人生的寫照!每一口吃下的食物,都有自己的故事!
對凌煙來說,人生中很多重要時刻都和食物有關,從讀書時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文藝少女,到飽嚐人間冷暖的初老阿嬤,隨著時間流逝,餐桌上的每道菜色都是情感的紀錄,不論是友情、愛情亦或是親情。藉著替媳婦做月子餐的飲食筆記,延伸為結合人生經歷的飲食手札,驀然回首,料理的滋味就是人生的滋味,酸甜苦澀盡在心頭。
本書記錄了凌煙一路走來的生命歷程,有窮困但溫馨的童年、離家出走學歌仔戲的叛逆青少年、與先生「方博土」艱辛創業的壯年,及對家人的書寫。透過她的文字,我們彷彿看到早期台灣社會的縮影,那些在大時代下生活的小人物故事。
‧翻開43道菜譜,凌煙以溫暖筆觸回憶過往,娓娓道出料理中的動人故事!
【鹹清鯽仔魚】
我那愚癡的父親,在人生的盡頭依然故我,不知惜福,就像阿嬤一樣,即使兒子再不成材,她還是記著做他愛吃的鹹凊鯽仔魚,鹹味正是阿嬤流不盡的眼淚啊!
【小米香腸】
人生無常,從市場買回現成的糯米及花生灌大腸,用平底鍋油煎一下使皮赤黃,再煎些小米香腸,配上蒜片沾辣椒醬與醬油膏吃,只差沒在珠仔台與老闆賭輸贏,而人生的輸贏在於智慧的抉擇,何須賭?
【潤餅】
小時候吃潤餅總愛撒上很多花生糖粉,母親並未特別教我做潤餅菜,但我自然就會張羅料理,準備過程雖然耗時費力,但包入的愛心與互相交流的人情,就像那花生糖粉一樣,又香又甜的從味蕾深植在記憶中。
本書不僅是作者的半生回憶錄,也是一本透過「飲食」記錄舊時代故事的散文集,
讓這些逐漸從現代社會中消失的老味道,能被保留下來,不被遺忘。
作者簡介:凌煙 (方凌煙)
從小生長於嘉義縣東石鄉,偏鄉孩子最大的娛樂就是在廟口看戲,所以立志長大後要成為歌仔戲班的小生。不料遭父母反對,遂於20歲離家出走,跟隨戲班到處流浪,才半年便戲子夢碎。26歲時以自身在戲班的經歷,寫成十萬字長篇小說《失聲畫眉》,並獲得自立報系百萬小說獎,卻也在此時選擇走入婚姻,隱居於荒野當起農婦,直到2007年,睽違17年後,以《竹雞與阿秋》宣告復出文壇,並獲得高雄市打狗文學獎長小說首獎。
本著對料理的喜愛,藉由為媳婦做月子餐的飲食筆記,透過料理開始回憶過往,進而寫下本書,希望透過文字與食物的連結,喚起每個人心中的食光記憶,串起屬於你我的情感故事。
〔作品介紹〕
長篇小說集:《失聲畫眉》、《扮裝畫眉》、《竹雞與阿秋》
短篇小說集:《泡沫情人》、《蓮花化身》、《養蘭女子》、《情定夏威夷》
散文集:《幸福田園》
作者粉絲頁: 凌煙的文學廚房
出版社粉絲頁: 聯經出版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