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接種疫苗的人如何傳播 Delta變種病毒?】
之前科學家認為,接種疫苗可以減少 SARS-CoV-2 病毒的傳播。但是Delta變種病毒在 4月至5月以驚人的速度席捲印度後,來自不同國家的報告似乎證實了科學家們所擔心的:Delta變種病毒在接種疫苗的人群中比其他變種冠狀病毒更容易發生「突破性感染」並造成傳播。
美國、英國和新加坡的 COVID-19 檢測數據發現,有接種疫苗與未接種疫苗的人感染Delta SARS-CoV-2後鼻子中攜帶的病毒量一樣多。這意味著,儘管疫苗能提供保護力,但是一部分接種疫苗的人仍然可以傳染Delta病毒。
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的病毒學家戴維·奧康納 (David O'Connor) 說:「攜帶 Delta 病毒並碰巧發生‘突破性’感染的人可能攜帶這些病毒的數量非常高,並在不知不覺中將病毒傳播給他人。」 研究人員強調,COVID-19 疫苗可預防嚴重疾病和死亡,但數據顯示「接種疫苗的人仍需要採取防護措施」。
■ 傳播性
奧康納和同事們調查了6 和7月威斯康辛州的感染情況。該團隊使用PCR方法來估計鼻腔樣本中的病毒量。經由獲得信號所需的周期數—即Ct值—代表樣本中病毒濃度。樣本的Ct越低,表示存在的病毒遺傳物質越多。在8月11日發表在medRxiv上的一項預印本研究中,研究人員比較了6月29日至7月31日期間719人鼻腔檢體的Ct值。
在此期間,他們所定序的122個冠狀病毒樣本中90%都是Delta變種病毒。在311名已經接種疫苗,且SARS-CoV-2檢測呈陽性的人中,大多數人的Ct值小於25,這是研究人員預期會有感染性的病毒量。為了證實這一點,研究小組從接種疫苗和未接種疫苗的人群中培養了55個Ct值小於25的樣本,幾乎每一個都檢測到了具感染性的病毒。大多數未接種疫苗的人群的Ct值也都小於25。
「接種疫苗的人確實可能會傳播病毒。但我們還不知道他們在整體社區傳播中的角色是什麼」
同時間,來自麻州普羅威斯頓的數據有類似的發現。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 (CDC) 8月的一份報告顯示,在海灘小鎮舉行大型聚會後,469例新的COVID-19 病例中近四分之三的人已經接種疫苗。接種疫苗和未接種疫苗的人群的Ct值相對較低,顯示病毒量較高。並且在定序的133個樣本中,90%是Delta變種病毒。這一發現促使CDC在7月27日更新其防疫指引,再次建議高傳播地區的人們在室內需要戴口罩。
■ 生物學
自2021年3月以來,德州休斯敦衛理公會醫院的一個團隊一直在對醫院中幾乎所有COVID-19病例的SARS-CoV-2病毒進行定序。結果發現,大約17%的Delta感染病例發生在接種疫苗的人群中,Delta 變種病毒感染的患者在醫院的住院時間也比感染其他變種病毒的人略長。分子病理學家兼醫院分子和疾病研究中心主任 James Musser 說「感染的生物學可能略有不同」。他的團隊也發現接種疫苗和未接種疫苗的人的Ct值相似。
然而,新加坡的研究人員追踪了接種疫苗和未接種疫苗的人,感染後每天的病毒量。他們表示,接種疫苗的人有傳染性的時間比較短。在感染的第一周,兩組的Delta病毒量相似,但接種疫苗的人第7天之後病毒量會迅速下降。因為Delta病毒在發病第一周內出現的高病毒量,所以無論疫苗接種情況如何,口罩和手部衛生等可以減少病毒傳播的措施對每個人都很重要。
一項對Delta傳播的大規模分析來自英國 REACT-1計畫,該計畫由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一個團隊領導。研究人員每隔幾週對超過10萬名英國志願者進行測試。5月開始當Delta迅速取代其他變種病毒成為主要流行株時,該團隊對所收到的樣本分析Ct值。結果發現,在檢測呈陽性的人群中,接種疫苗的人平均病毒量低於未接種疫苗的人。研究人員認為,這些結果與其他病毒量的研究不同,因為這項研究隨機抽樣了人群,包括那些無症狀的感染者。
帝國理工學院的流行病學家Elliott說,「這些發現,以及尚未完整接受疫苗的年輕人的病例增加,強調了二劑疫苗接種的有效性」。「盡可能讓更多的人接受兩劑疫苗接種真的非常、非常重要,尤其是那些年輕族群,越快越好」。
...完整轉譯文章,詳連結:http://forum.nhri.org.tw/covid19/virus/j_translate/j2703/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齊嘉鈺醫師摘要整理)
📋 Nature - 2021-08-12
How do vaccinated people spread Delta? What the science says
■ Author:Nidhi Subbaraman
■ Link: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1-02187-1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
➥ COVID-19學術資源-轉譯文章 - 2021/09/07
衛生福利部
疾病管制署 - 1922防疫達人
疾病管制署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歡迎收看范琪斐的寰宇漫遊,今天的琪斐大放送我們要來談談,2020美國總統大選民調一面倒的說拜登贏川普一大截,川貴人,這次別選了吧?乖~我待會給你買個....樓?大家好,我是范琪斐。中間偏右的《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聯手中間偏左的《國家廣播公司》(NBC),在「川拜」首...
「嘉 威 研究 報告」的推薦目錄:
- 關於嘉 威 研究 報告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嘉 威 研究 報告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嘉 威 研究 報告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嘉 威 研究 報告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嘉 威 研究 報告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嘉 威 研究 報告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嘉 威 研究 報告 在 嘉威研究報告、嘉威新聞、嘉威生活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嘉 威 研究 報告 在 嘉威研究報告、嘉威新聞、嘉威生活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嘉 威 研究 報告 在 聯合事務ptt 嘉會計師威所[7YI8LA] 的評價
嘉 威 研究 報告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06(週一)早上七點 汪潔民主持
寶島聯播網YT&臉書直播/汪潔民臉書直播【新聞放輕鬆】
※今日天氣:
周一白天熱紫外線強,桃投花有高溫警訊,今中南部午後局部大雷雨恐下到晚上,請注意!2熱帶擾動「互相干擾」,周末對台威脅提升。
※台股&外匯收盤:
台股3日漲197.16點,收在17516.92點,成交值新台幣3613.05億元,其中自營商買超42.93億元,投信買超3.12億元,外資及中資大幅買超324.85億元,三大法人合計同步買超370.9億元;股匯雙漲,新台幣連6升收27.703元。
※新聞重點:
●19架共機擾台 美議員憂北京持續試探美國決心
●AZ來了,感謝波蘭捐贈!波蘭捐贈+自採疫苗超過81萬劑AZ抵台//第8輪接種以AZ第2劑為主 開放週日到貨AZ以供預約
●BNT疫苗校園接種 指揮中心:9/23起開打、高中生優先再換國中
●無論是否為Delta個案 指揮中心:境外移入一律比照Delta解隔條件
●110萬筆疫情警示簡訊 陳時中呼籲民眾有症狀再去採檢
●新北幼兒園老師打莫德納滿14天仍確診 全園停課14天
●國衛院研究:瑞德西韋+環孢素 可提高武肺中重症療效
●設受困產業專區》五倍券 電商都可用 部分農產、餐飲 盼上架電商銷售//電商允減免手續費、提供物流服務//外送業者爭取適用 研議減免抽成
●蘋果日報買家 產藝聯盟現身
●蘇貞昌宣布 嘉義科學園區落腳太保
●中共認知作戰 國安局:上半年遭網攻超過3萬次 均成功阻絕
●海巡砸9億 強化雷達偵蒐
●囂張!19架次共機擾我空域 歐洲議會副議長 卡斯塔多:是時候大力挺台
●研究:富國年底前有12億劑疫苗餘裕可轉手
●外資單周買超900億 16年高點
●巴隆秋季展望報告:美股不再隨便買隨便漲
●以色列抗疫首長 要民眾準備打第四劑
●安倍加持奏效! 高市早苗獲足夠支持票 可參選自民黨總裁
●港國安處要求提供資料 支聯會拒絕
●德國恐變天 金融大變數
●晶片荒 全球汽車估減產810萬輛
●晚婚少育+高齡化 單人家戶 10年增45.5萬戶
●提醒駕駛朋友,當您感到疲勞,請將車停放安全地點稍做休息再上路,不要硬撐繼續開車或騎車,嘉義縣政府關心您!
**節目時間:週一至週五 7:00-8:00am**
❤️歡迎收看、收聽、按讚、分享
嘉 威 研究 報告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美股盤後〉鮑爾鴿派助科技股大漲 標普那指再創新高 蘋果締新猷
美國聯準會 (Fed) 主席鮑爾上周五拍板縮減購債但不急於升息,鴿派談話激勵科技股大漲,蘋果股價跳漲 3% 至空前新高,艾達颶風 (Ida) 登陸路易斯安那州,油價上揚,玉米、黃豆等農作物下跌,標普、那斯達克再度改寫歷史紀錄,四大指數僅道瓊未能收紅。
這是標普 500 指數 8 月第 12 度創新高,也是今年來第 53 度改寫歷史紀錄,那斯達克則是今年來第 32 度改寫紀錄。
艾達颶風登陸美國,芝加哥交易的農作物多下跌,主因在於密西西比河駁船交通運輸中斷、紐奧良電力供應不足,導致墨西哥灣穀物出口停擺,美國國內供給可能因此增加。
政經消息部分,美國五角大廈宣布,美國完成從喀布爾機場撤軍行動,長達 20 年的阿富汗戰爭正式結束,從 2001 年 9 月 11 日恐怖攻擊不久後的衝突正式畫下句點。
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 (FTC) 為了緩解汽油和天然氣價格漲勢,計劃對油氣業者的反競爭行為強化執法,正在研究打擊非法合併的方法,並將調查大型連鎖加油站是否共謀抬價。
全球新冠肺炎 (COVID-19) 疫情持續發燒,根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即時統計,至截稿前,全球確診數飆破 2.169 億例,死亡數突破 450.73 萬例。美國累計確診超過 3793 萬例,超過 63 萬人病故。印度累計確診超過 3273 萬例,巴西累計確診 2074 萬例。
美國疾病管制預防中心 (CDC) 專家小組,為輝瑞 / BioNTech 疫苗提供給 16 歲以上青少年施打的全面授權背書。輝瑞董事、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 (FDA) 前局長 Scott Gottlieb 說,針對 5 到 11 歲兒童施打疫苗的緊急使用授權 (EUA),有望在秋天定案。
周一 (30 日) 美股四大指數表現:
道瓊工業指數下跌 55.96 點,或 0.16%,收 35,399.84 點。
標普 500 指數上漲 19.42 點,或 0.43%,收 4,528.79 點。
那斯達克綜合指數上漲 136.39 點,或 0.90%,收 15,265.89 點。
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 9.99 點,或 0.29%,收 3,446.44 點。
標普 500 指數 11 個類股中,科技股率領 7 個類股走高,金融股跌最重。(圖: Finviz)
標普 500 指數 11 個類股中,科技股率領 7 個類股走高,金融股跌最重。(圖: Finviz)
焦點個股
科技五大天王全面收紅。蘋果 (AAPL-US) 勁揚 3.04%;臉書 (FB-US) 漲 2.15%;Alphabet (GOOGL-US) 漲 0.41%;亞馬遜 (AMZN-US) 漲 2.15%;微軟 (MSFT-US) 漲 1.29%。
道瓊成分股漲跌互見。家得寶 (HD-US) 漲 1.15%;可口可樂 (KO-US) 漲 0.95%;沃爾瑪 (WMT-US) 漲 0.81%。美國運通 (AXP-US) 跌 2.6%;波音 (BA-US) 跌 1.8%;雪佛龍 (CVX-US) 跌 0.25%。
費半成分股漲多跌少。萊迪思半導體 (LSCC-US) 大漲 2.58%;思佳訊 (SWKS-US) 漲 1.44%;邁威爾 (MRVL-US) 漲 1.01%;艾司摩爾 (ASML-US) 漲 0.8%。Cree(CREE-US) 跌 1.43%;美光 (MU-US) 跌 1.14%。
台股 ADR 攀高 。台積電 ADR(TSM-US) 上漲 0.42%;日月光 ADR(ASX-US) 漲 0.65%;聯電 ADR(UMC-US) 勁揚 0.53%;中華電信 ADR(CHT-US) 漲 0.83%。
企業新聞
蘋果秋季上市的 iPhone 13(暫稱) 傳出可能支援低軌道衛星服務,可能透過電信商與低軌衛星業者 Globalstar(GSAT-US) 合作推出,蘋果大漲 3.04% 至每股 153.12 美元,市值突破 2.5 兆美元,Globalstar 狂飆 64.34%。
尾盤時段,MacRumors 報導,蘋果宣布完成收購古典音樂串流平台 Primephoni。
Paypal(PYPL-US) 大漲 3.64%,知情人士透露,該公司考慮推出股票交易平台,讓客戶交易個股。
網路券商羅賓漢 (HOOD-US) 和同業嘉信 (Charles Schwab)(SCHW-US) 股價暴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主席詹斯勒 (Gary Gensler) 接受巴隆周刊 (Barron’s) 訪問表示,全面禁止訂單流的措施「已經擺到檯面上」。
航空股普遍下挫,歐盟國家鑒於美國疫情反彈,周一表決通過,建議成員國限制美國非必要旅行入境。
在美國上市遊戲股壟罩賣壓,中國政府下令多項措施限制未滿 18 歲打電動,包括平日每天不得玩超過 3 小時,網易 (NTES-US) 重挫 3.39%,嗶哩嗶哩 i(BILI-US) 下跌 1.59%。
視訊服務商 Zoom(ZM-US) 盤後公布第 2 季 (7/31 日止) 財報,每股盈餘 1.36 美元,營收年增 54% 至 10.2 億美元,均優於分析師預期,但和前一季的 191% 增幅相比,成長明顯趨緩,股價應聲暴跌 11%。
華爾街分析
鮑爾上周五表示,Fed 每月 1200 億美元的購債計畫將在今年開始縮減規模,但並未點名具體縮表時間,他也把縮減資產負債表和升息分開,強調不急於升息。
Baird 投資策略師 Ross Mayfield 說:「市場上個禮拜針對縮減購債時間表已經做好完整的心理準備,結果鮑爾並未明確點出時間,為市場增添一些希望,認為在美國確診人數激增的情況下,寬鬆政策會再維持一段時間。但另一方面,如果 Fed 在 9 月決策會議上還是這麼鴿派,市場將開始擔心經濟復甦是不是遭遇某些問題。」
投資人如今把焦點轉移到本周五公布的 8 月非農就業報告,這可能為 Fed 在 9 月 21 日到 22 日的例行會議立下基調。
LPL 金融公司首席市場策略師 Ryan Detrick 說:「精明的投資人應該採取『股重於債』的資產配置。這不意味著外部衝擊不會導致股價回檔,但從最近財報、政策環境和市場歷史來看,我們並未看到任何不利股票的強力理由。」
State Street Global Advisors 首席投資策略師 Michael Arone 則說,美國企業已經連續五季交出「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財報數據」,但如果陸續有其他公司和科技業一樣成長開始減速,可能敲響投資人警鐘。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713786?exp=a
【全球股市觀察站】2021-08-30(美國時間)
阿斯匹靈實戰文章
https://scantrader.com/u/9769/service
阿斯匹靈IG
https://www.instagram.com/aspirin_grandline/?hl=zh-tw
嘉 威 研究 報告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歡迎收看范琪斐的寰宇漫遊,今天的琪斐大放送我們要來談談,2020美國總統大選民調一面倒的說拜登贏川普一大截,川貴人,這次別選了吧?乖~我待會給你買個....樓?大家好,我是范琪斐。中間偏右的《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聯手中間偏左的《國家廣播公司》(NBC),在「川拜」首場辯論後,到川普確診前這段時間,所做的民調顯示,拜登的支持率高達53%,足足領先川普14個百分點(53%:39%)。真的假的啦~這個幅度也太誇張,我們再參考一下別的。
(10/11公布)美國ABC News和《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在川普出院後做的最新民調,有54%的選民說會把票投給拜登,大幅領先川普12個百分點(54%:42%)。專門統計各家民調數據的Five Thirty Eight指出,拜登的平均支持率勝過川普10.4個百分點(52.2%:41.9%, 10/10數據)。另一個民調數據集合網站「真清晰政治」(Real Clear Politics)的網站顯示,從10月以來每一家主要民調公司統計出的結果,都是拜登遙遙領先川普,差距在5到16個百分點不等,其中不乏立場較為中間的The Hill和經濟學人。所以平均下來拜登的支持率領先9.8個百分點。(10/9公布)美國權威智庫與民調機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做出來的結果是,52%的選民打算把票投給拜登,領先川普10個百分點(52%:42%)。
我們找了很多民調,可是只有很少數的說,川普領先拜登, 說很少數,是怕我們川貴人傷心,其實找來找去只有一個。 (10/5公布)英國《每日快報》聯手英美智庫Democracy Institute做的民調顯示,川普支持率在46%,小勝拜登1個百分點(46%:45%)。不過我還是註明一下,這個《每日快報》是英國的右翼八卦報,民主研究所的民調,也沒有被民調界公信力很高的538列入參考的近500家民調就是了, 所以現在大多數民調都顯示,拜登會獲得壓倒性勝利,但川貴人當然不認為他會選輸啊,最近又在那邊「Fake news」、「Fake polls」喊來喊去,民調統統都是假的!這都是幻覺~嚇不倒我的!
先不要笑,川貴人說的是真的,4年前一直到投票日當天早上,民調都還顯示希拉蕊一定會凍蒜,《紐約時報》做了大半年的民調,到選舉當天早上,還在說希拉蕊有80%以上的勝選機會,結果最後被「逆轉」,搖擺州統統被川貴人拿下!2016年的民調,被很多人認為是「壞掉了」、「走鐘了」,完全無法反映出真實民意,今年隨著大選日逼近,也有越來越多人開始質疑,真的假的啊?這幾年來專家們一直試圖釐清,當年的「希拉蕊慘案」到底是怎麼出現的,總之過去四年民調專家就很努力的要找出,民調為什麼會跟開出來的票差那麼多,但真的非常困難,因為變數實在太多了,我們今天就幫大家整理出幾個專家們認為可能的原因。
(一)手機的普及
還記得去年台灣不是在吵「手機民調要不要納入總統初選民調」嗎?美國其實也有類似的問題。美國現在就跟台灣「人手一機」一樣,有時候還兩三機,越來越少人使用家用電話了,而且年輕人、低收入者以及少數族群,都只用手機而已;反觀年長者和白人族群,就會比較依賴室內電話。大數據分析網站《Datanami》就指出,25歲左右的年輕人看到不認識的電話,幾乎都會pass不接;但70歲的長輩們則是每通必接,因此這樣進行的電話民調就很容易往某一族群傾斜。
那用手機民調不行嗎?根據1991年的《電話消費者保護法》(Telephone Consumer Protection Act of 1991;TCPA),美國是禁止「自動撥號系統」打電話給手機用戶的,所以如果要打手機做民調,就必須派出「真人」撥號,這有多麻煩呢?數據顯示,你想獲得1,000個回答,就至少得隨機撥號2萬次,其中大部分是空號,因為手機號碼是私人的,根本不會刊登在電話簿上,這實在太勞民傷財了,很想幫做民調的人馬殺雞一下耶,你們辛苦了。
(二)沉默的多數
每次選舉我都很期待接到民調電話,但大多數美國人可不是這麼想的,可能是因為擔憂個資和隱私外洩,導致選民接電話不敢說出真實意見,或者是覺得,蛤~民調很久欸,老娘才沒空理你。1970年代左右,美國「民調回應率」(Polls response rate)高達80%,你只要打過去人家多半都會回答你,但是根據「皮尤研究中心」最新報告,2018年美國「民調回應率」已經暴跌到6%,等於你打100通電話就只有6個人不掛你電話、願意花時間跟你聊兩句,但你也不知道他是不是講真話。
像2016年的大選,支持川普的選民中,就有一群選前不願意表態的,或者在接受民調時故意說謊的,有些甚至不告訴鄰居他們其實支持川普。《Datanami》表示,這些選民會讓調查的結果失準2%到6%,6%很多欸,根本就是超出誤差範圍了。
(三)網路民調難
啊現在網路那麼發達,用網路做民調不就統統搞定了嗎?事實上恐怕剛好相反。數據顯示美國18-29歲的年輕人,有98%都使用網路,但偏偏這個年齡層的人最不愛投票,拿美國總統大選風向球:2018年美國期中選舉為例,雖然這群年輕人投票率比前一次大幅提高15.7個百分點,但仍是所有年齡層中最低的(35.6%),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是「鍵盤投手」,大家網路上搖旗吶喊超熱情,結果投票日當天大家都覺得不差我這一票。另一方面,你在網路上想填幾歲就幾歲,想變性就變性,別國網軍想來帶風向,也不是那麼困難,因此網路民調也非常容易失準。
(四)早期民調誇大
另一個大變數是「早期民調」的準確度很低,因為選民還沒有足夠時間去瞭解候選人到底在幹嘛,但早期民調卻是媒體報導所仰賴的主要資訊來源,結果就是候選人拿來造勢、媒體見獵心喜誇大報導,進而影響到後續選民對候選人表示支持的聲量。例如看到拜登領先,那支持拜登的人講話就會比較大聲,因為他們是「主流」,反之支持川普的人,可能就會比較不敢表達意見,形成「沉默螺旋」。
「皮尤研究中心」也加碼解釋,事實上2016年的全國民調還算準確,(預測希贏3.3%最後贏2.1%),但美國總統大選是以選舉人票為單位,希拉蕊全國總票數高於川普也沒屁用,最後川普拿下所有的搖擺州,入主白宮。而選前的州民調也無法反映出搖擺州的真實民意,地方往往沒有全國性民調那種資源,四年前他們就忽略了在最後關頭,投給川普的搖擺選民數量,也沒有準確掌握未受過大學教育的白人選民,他們到底支持誰,種種因素導致了中西部上演「大驚奇」。還有就是民調公司往往有特定的政黨傾向,最後很可能導向「護主」的結果,讓民調不盡然客觀。
那這些問題2020年還會再重演嗎?老實說,有些變數還是很難避免,《紐約時報》就整理了,和四年前相比,哪些因素可能讓美國民調更精準或更失準。
更精準的第一點就是,搖擺選民減少了。
四年前民調失準的一大因素就是搖擺選民,但今年跟民調人員說:嗯~我還沒想好,的搖擺選民數量變少了,四年前的這個時候,大概還有20%的選民說他們還沒決定要投誰,或是打算投給小黨候選人,但今年這群人的數量只剩一半,而且其中支持川普的人也老早就表態,尤其是搖擺州的白人工人階級選民。
更精準的第二點是,選民教育程度的加權。
大家要有個概念,民調準不準確,完全取決於你抽樣有沒有做到「隨機」,也就是每個族群的意見都要被採納進來,但這真的非常難做到,最後很容易讓民調結果出現偏差。例如在美國,如果你跑去郊區教堂裡做民調,那幾乎可以篤定會獲得一個偏共和黨的結果;但如果你對大學生進行抽樣,最後很可能獲得一個偏民主黨的結果。另外的數據又顯示,受過高等教育的選民,比較願意接受民調訪問,每個都是選我選我~而那些較保守、教育程度較低的選民,他們的聲音就很難反映在民調上,所以如果你沒有按照「教育程度」來做加權,民調就會充斥太多年輕大學生的意見,導致結果偏向民主黨。先前民調機構都不怎麼重視教育程度對選情的影響,結果導致2016「爆冷門」。
有鑑於4年前的「教訓」,今年有越來越多民調機構,把選民教育程度的權重提高了,簡單來說就是把教育程度較高的受訪者音量降低一點,把教育程度較低的受訪者音量調高一點,讓他們各自符合在總人口中所佔的比例。今年從3月以來,美國各家民調機構做的幾十個調查中,已經有半數增加教育程度的權重,是先前的兩倍多(約20%)。
可能比2016年更糟糕的是,網路民調的增加。我們剛剛已經提過網路民調的準確度有待商榷,但過去幾個月來,越來越多機構採用網路民調的方式,比例佔地方民調總數的一半。他們採用的方法可能太過簡單,就是直接抓一群網路群組成員,然後再根據受訪者的人口統計資料進行分類加權,這樣的作法成本很低又很方便,但非常容易有樣本代表性不足的結果,而且最後民調可能左傾。 (最好的方式是結合電話民調和網路民調,例如AP/NORC/VoteCast的民調,電訪4萬人外加隨機抽樣11萬網友,結果可能較為客觀。
另一個可能不太客觀的做法是:請選民「回想投票」。
目前有越來越多投票機構採取這個方式,也就是要求受訪者回想2016年他把票投給誰,是希拉蕊還是川普呢?然後再依據他們的回答去做選舉意向的加權。這樣做可以讓民調數字看起來比較漂亮,也可以減少錯誤,但卻很難避免系統偏差,導致結果傾向某一政黨。再加上通常大家都會傾向回答,自己是投給獲勝的那一方,沒有人會想承認自己投給輸家嘛!再說這四年來誕生不少首投族,又有不少人往生,像是疫情導致那麼多人死亡,也有很多人搬到別的地方去,硬把2016年的投票意向套用到今年,恐怕不太合適。
所以這個民調到底是能不能看啊?你要是問我,我覺得就別看了 ,這是我們媒體想要預測選舉的結果, 或研究單位拿來做選民行為分析. 但一般選民還是把政策看清楚點比較要緊,你管別人怎麼投
今天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
#美民調失準
#選情霧茫茫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嘉 威 研究 報告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雖然各界對新疆維吾爾族人遭受到各種迫害指證歷歷,連中國最喜歡拿出來說嘴的聯合國專家,都已經表示中國秘密囚禁百萬以上的維族人,不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日前的新疆工作座談會絲毫不為所動,他強調新疆「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治疆方略「完全正確,必須長期堅持」。現在又有新的研究發現,新疆人還在繼續受到宗教和文化上的打壓,今天我們就來談談最新的爭議。
最新的研究來自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ASPI),這份關於中國壓迫穆斯林少數民族的報告發現,新疆有數千座清真寺在短短三年內遭到破壞或摧毀,從北京宣傳的24000多座,銳減到15000座,其中有一半以上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壞,清真寺數量來到文革以來最少。
其實這個「宗教中國化」,是習近平在2015年就開始推動的計畫,之後就發生很多宗教迫害的事,像是江西省政府去年下令天主教堂掛五星旗、聖母畫像換成習近平像,新疆喀什的一座清真寺,有一座可以追溯到十六世紀的門樓,也被強迫蓋上「愛黨愛國」標語,看了都很令人傻眼。
ASPI他們利用衛星圖和搜集大量當地的資料,發現新疆大有約三分之二的清真寺受到影響,一半受保護文化遺址遭到破壞或摧毀,包括可追溯到10世紀的聖殿朝聖古址Ordam mazar還是被完全摧毀。破壞的方式像是拆除尖塔或圓頂等建築特徵,被夷平的大部分還是空地,但有些變成道路和停車場,或是改作農業用途。這些大多是發生在地廣人稀的地方,像是有大量遊客的地區,像是首都烏魯木齊和喀什市,大多數清真寺都被掛鎖或被改作其他用途。
之前中國政府面對外界指控說有再教育營也說是造謠啊,結果到最後還是承認了,只不過換個名稱叫做「教育培訓中心」,而且一度還找外媒去拍攝不是嗎?結果出來的影片都超詭異的,一堆人刻意唱歌跳舞,還說我現在都沒有極端思想了,嚇死人。根本越描越黑。
這次ASPI的報告裡也發現,雖然中國政府說,教培中心的學員已經全部結業,但是新疆當局其實從去年以來一直在擴大各種類型的拘禁設施,認為很有可能許多在押人員並沒有獲釋,而是可能被送進監獄或其他設施。
很多親友被關的海外維族人一直想要尋找自己的家人是不是已經回家了,但是發現有些人一度獲釋,但又被判刑關進監獄,也有的被安排去工廠強迫勞動,所以現在也有很多人呼籲不要在新疆設工廠或是使用新疆出口的產品像是棉花。
雖然北京反覆重申不存在所謂的拘留營,也不透露到底被關押的人數有多少。但是ASPI的研究人員找到大約380個疑似拘禁營的地點。最新的衛星圖像顯示,其中至少有61個在2019年7月至今年7月這段時間裡擴大了規模,其中14個仍在擴建中。分成四種安全級別來關押。
我去年在看《紐約時報》的一項調查就說,新疆的法院在2017年和2018年總共判處了23萬人監禁或其他懲罰,遠遠超過自治區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這些被關起來的人到底犯了什麼罪?
很多人因為分裂國家或試圖顛覆政權這種模糊不清的罪名被關,像是新疆維族學者伊力哈木就因為堅持新疆自治,還有要求中國政府正視新疆人的不滿情緒而被判了終身監禁。像我們德國之聲之前找到四名逃出再教育營的人,他們很多都是莫名其妙被捕,然後到了再教育營裡面,再從70幾個跟宗教有關的罪名挑一個。
根據自由亞洲電台的報導,甚至說新疆有餐廳被有關當局改成喝酒培訓基地。飲酒在伊斯蘭教的戒律當中是不允許的,但是在新疆,不喝酒卻被視為極端主義的一種象徵。為了給不喝酒的人培養出他們喝酒的習慣,改變他們的習俗。海外穆斯林稱,中國當局想借此滅絕少數民族文化習俗。之前他們也曾經報導過,新疆政府在漢族農曆新年期間以「幫助貧困少數民族」為名,向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等穆斯林派發豬肉,又要求他們喝酒、跳漢族人舞蹈。當局威脅穆斯林,如拒絕按漢族傳統過春節,就會把他們送入「再教育營」。
這麼誇張的事情,跟新疆同一個族群跟語系的土耳其,之前他們也有出來譴責,土耳其的強人總統厄多安在2009年就曾經譴責中國對維族人進行種族屠殺,因為當時有很多維吾爾人逃亡土耳其避難。不過後來土耳其因為經濟陷入困難,又包了中國一帶一路的工程,說話自然就越來越小聲。目前最大力聲援的反而是法國總統馬克宏在聯合國大會上要求派遣調查團去調查。
每次中國不都說歡迎大家到新疆來看看,那就趕快讓聯合國小組還有媒體記者去調查,大家也應該持續關心。不然就像德國神學家的二戰懺悔文,當他們抓別人的時候,我們都保持沈默,最後當他們來抓我們的時候,也不會有人站起來為我們說話。你對這個議題還有什麼想法,歡迎和我們分享。
--------------------------------------
註:「世界都在看」單元錄影時,土耳其執政黨尚未發表聲明批評新疆政策。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嘉 威 研究 報告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外星系主任 04 - 小灰人 [國語]
https://youtu.be/88FeaXKauOw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Hello, 大家好, 我是你們的外星系主任, 這次課堂我們的主題是, 小灰人
小灰人在外星人研究學中也名羅斯威爾外星人、Grey、和Reticulians,首次目擊報告是1961年9月19日,也是一種外星人或外星生命的通稱,特別是在飛碟相關事件和超常理事件中。雖然有人自稱見到各種不同外星人,但是小灰人依然舉足輕重佔有75%美國目擊報告,20%的歐洲大陸目擊報告,12%英國目擊報告。
典型的小灰人描述是120cm(4呎)高或超過五呎高,有灰色(也有說是藍灰/綠灰/紅灰)皮膚,身體細小,沒有大塊肌肉,腳短,步伐不敏捷,手長及膝,手有6指。球狀無發的頭由細的脖子支撐,頭的比例大,(黑色)大眼睛,扁平鼻子,細的嘴巴沒有外耳。在許多案例,鼻孔也有像是垂直兩條裂口狀的。
有時說他們是穿著灰色緊身衣制服。也有人說是赤裸。而不管是衣服或赤裸都無法分辨性別,都看不到外生殖器。
雖然不同的媒體上有各種小灰人角色出現,但是大體概念上都是小身體的大頭人物, 有大眼,小臉;本形像已經在流行文化存在超過100年。類似小灰人的概念也在多個科幻小說登場,包括H·G·威爾士系列小說,其中1901年《月球上最早的人類》將整個月亮設有居所,外星人設定是頭無鼻,眼睛出現凸塊,步姿古怪。這個概念在漫畫及科幻雜誌上出現,當中包括David H. Keller作品《The Conquerors》。
960年代,灰人開始在小說中流行,如杜立巴族等虛擬外星生命,但是1965 發生了改變因為Boston Traveler出版了他自稱為真實故事的書Betty and Barney Hill. 據說故事來自他被催眠後的吐實回憶, 並由Benjamin Simon醫生紀錄了一年催眠治療, 它描述一個薄烤餅型太空船降落在山丘上並下來了一些無毛無耳大眼的外星人.
流行文化開始越來越多地將小灰人與許多軍工複合體和新世界秩序陰謀論聯繫起來,一個眾所周知的高峰是福克斯電視台連續劇“X檔案”,於1993年首播。它結合了尋找灰色外星人存在的證據以及一些不明飛行物陰謀論將其全部雜燴般的串接編排起來,還有1996年首播的Dark Skies擴展了MJ-12組織的陰謀,之後Stargate SG- 1星門計劃的連續劇把更多科幻成分融入,並把小灰人描述成宇宙正義力量,到了戲劇末期幾乎成了星際大戰的故事。
搞笑動畫南方公園中小灰人以兩集嘉賓方式出現,擔任一種諷刺角色,1995年一個輿論高峰是電影製片人雷桑蒂利聲稱已獲得了22張16毫米膠卷,這張膠片描繪了一個“真正的”灰人屍檢,據說是從1947年新墨西哥州羅斯威爾事件中發現的,之後美軍紀錄屍檢影片。引起軒然大波,然而在2006年他自己承認影片是假的,但又堅稱真實影片存在他並看過,此假影片是他憑記憶盡量還原真實原片的重拍品。後來這一事件成為2006年英國喜劇電影Alien Autopsy的主題,嘲諷外星狂熱者可以隨意被一個騙子耍十年
今天我們的課暫時完畢, 謝謝各位同學那麼用心聽課, 喜歡我們課堂的朋友, 請讚好, 和分享, 最重要是訂閱我們頻道, 還要點按旁邊的小叮噹, 我們有新影片出台, 各位便可以第一時間知道, 好吧, 現在下課吧!
嘉 威 研究 報告 在 嘉威研究報告、嘉威新聞、嘉威生活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在嘉威研究報告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hedgehogs也提到追緝海蟾蜍當百大外來入侵種現身2022年01月17日公視記者陳淯茜劉啟稜2021年11月初,南投縣草屯地區 ... ... <看更多>
嘉 威 研究 報告 在 聯合事務ptt 嘉會計師威所[7YI8LA] 的推薦與評價
嘉威 聯合會計事務所面試心得:: 路名資料庫嘉威生活研究報告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提供嘉威餐具、嘉威ptt、嘉威生活File Size: 659KB 查看16 筆由 ... ... <看更多>
嘉 威 研究 報告 在 嘉威研究報告、嘉威新聞、嘉威生活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在嘉威研究報告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hedgehogs也提到追緝海蟾蜍當百大外來入侵種現身2022年01月17日公視記者陳淯茜劉啟稜2021年11月初,南投縣草屯地區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