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你的跳針也能成為藝術】
語言是一種很奇妙的溝通媒介,以前我們在語言的學習上,幾乎是直覺的吸收,以及直覺的使用,但是我們的感官卻遠比語言的使用還敏銳,總是可以分辨出哪一種說話的方式會讓我們感覺舒服,哪一種說話方式讓我們感覺壓迫。
比如:
小孩不聽教訓,硬要做危險的動作,最後跌倒受傷時,有些大人可能會說:「活該」。
這兩個字本身對說話的大人來說,可能只是直覺的說詞,畢竟已經說了這麼多次,孩子不聽,自己找碴,有什麼辦法呢?
但若角色轉換,任誰聽到有人責罵「活該」,應該都不太舒服。
活該,意思是:「應該」, 有無法避免或不值得同情的意味。
如果我們換一個詞,我們可以換什麼呢?
在學習對話時,剛開始進入這個領域學習時,都有相同的窘境,那就是我們能用的語詞都是慣用語,許多言詞的能量甚至帶著不為人知的指責,我們深深陷入了「詞窮」的狀態。
我自己在學習對話時,不比所有父母好,雖然我的職業是作家,在文字的運用上,比所有人都還有資源,但在實體的對話上的運用,卻也是屢屢的慘敗,因為過去說話的慣性太強大,再加上內在的不平靜,做不到真正的平靜,因此在語言的拿捏上,始終無法讓我在語言中遊刃有餘。
因此,想與孩子溝通之前,我們也許該練習的不是工具,而是語詞的多樣性。
比如底下,過去父母經常說的語言,我們可以置換什麼呢?有興趣的你們,可以試著練習看看:
1. 你再不……,就……:你再不寫功課,就不准你看電視!
2. 誰叫你……活該……:誰叫你頂嘴,活該被處罰。
3. ……每次都……:你每次都說會改,可是每一次都沒做到!
4. ……又……:你又來了!怎麼都說不聽!
前兩日,正好在家裡發生了一件微小的事,讓我再度感受到「選擇語言」的差異與重要性。
那日,川川在客廳打破了一小罐玻璃製的香料罐,川川沒有馬上清理,繼續打鬧玩耍,之後我見狀,我遂動手去除了破在地上的香料罐。
雖然已經經過清掃,但川川從沙發上跳下時,突然一聲慘叫,只見左腳大拇指鮮血直流。
川川立刻劇痛哀嚎。
我和先生愣了一眼,旋即發現川川被自己打破的香料罐碎屑玻璃給割傷。
川川持續尖叫著,臉上顯露出劇痛。
川川的聲音幾近崩潰,一時之間竟也讓在場的大人不知怎麼接話和安撫。
過了好幾秒之後,川川的聲音勉強力弱,我才剛要出聲,先生就先我一步。
先生:誰叫你剛剛不掃地,現在踩到自己打破的玻璃,只能是自作自受。」
聽先生這麼一說,川川的哭聲瞬間拔高,更顯得悽慘了數倍。
「自作自受」,與「活該」相對比的話,大概可以說是活該的文雅之詞,不過聽川川更顯得淒厲的哭聲,孩子接收到指責或諷刺的力道,都不亞於「活該」兩字呀。
事後先生對我說,他幾乎是無意識的反射出「自作自受」,完全是語言自己有著自動導航的能力。
先生:雖然停不下來,但我一說出「自作自受」的時候,我還閃過一絲念頭,覺得川川應該聽不懂什麼叫「自作自受」,沒想到他哭的這麼淒厲,看起來應該是很懂這句成語。
我無奈的一笑。
那天晚上,川川不僅用行動表達聽懂了爸爸說的話,而且還粹練出更精湛語言,正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那日晚上,一家人圍坐著吃水果時,川川豪邁的用叉子插了一塊西瓜時,飽滿的水分,順著川川抬手的路徑,沿途滴滴答答,就這樣一路在空中滴著,其中友好幾滴,正巧滴在先生的手臂上。
先生不高興的道:喂喂喂,你的西瓜汁滴到我了,搞什麼!
川川幾乎是沒有思考,下意識回嘴:你是自作自受!
先生聽到後一愣,還不知道要怎麼回嘴,川川又補上一句。
川川:誰叫你口出惡言,活該要自作自受!
川川說完,瀟灑的把還在滴水的西瓜給滿足的一口吃了。
瞧,孩子學的多好,又學的多神速呀,一個小時以前先生才說過的話,一個小時候先生就慘遭同等對待。這大概就是許多父母一直不明白為什麼自己的孩子這麼能頂嘴,這麼的會說話!
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可是踩在我們父母的肩榜上,汲取巨人的養分,不停的向上發展的神力孩子呢!
如果不想要孩子將自己不甚良好的語言盡數都學去,那就試著讓自己「暫停」下來吧。
記得在我學習對話之初,我也經常詞窮,也很明白無法快速調取「正向語言」或「貼近」孩子語言的無奈,因此我很快的學會了一招「暫停」鍵,就像看影片,看到精彩處,按下「暫停鍵」就可以讓影片靜止下來一般。
只要我意識到自己接下來的語言,已經不是溝通,而是情緒上的指責時,我就會瞬間暫停。
我經常停在「你」這個語詞,而且會一直反覆說著:「你、你、你……」
我知道再說下去,傷害語言就會湧出,因此我寧願在「你」這個字上頭跳針。跳個幾次,情緒也就緩和了,於我而言是個很能提醒自己不要再依此情緒往下對話。
至於先生對川川說的「自作自受」,你們可曾想過可以置換什麼樣的語言?
面對川川的哀嚎與行為,我習慣用的語言是:「你流好多血,一定很痛,下次我們一定要更快的把打破的玻璃掃掉,不然自己踩到太倒楣了呀!」
語言會越用越精鍊,無法精鍊之前,就先讓我先學會暫停或在「你」這個字上跳針吧。
♬教養工作坊:
🔥 2021年9月台北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1gGbAX (已額滿)
🔥 2021年11月高雄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WEgL6Z
🔥 2021年12月台中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e9g8rb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大麻煩翻譯組Jack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Vivziepop #HELLUVABOSS 我並不擁有此影片 影片所有權歸屬於Vivziepop I do NOT own this video, all rights go to Vivziepop 贊助影片原作者,幫助她製作更多精彩的動畫! 贊助 HAZBIN HOTEL 的 PATREO...
嚎角色意思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教育:宅在一起的超前部屬】
昨天雙北市長同時發佈高中職以下學校含公私立學校安親幼兒園等,全面停止上課。
我聽見所有母親一面倒的哀嚎,不為別的,只因為連著兩天的假日和孩子一同關在家裡的慘烈狀態,已經讓所有母親都頭大,現在又要打延長賽,而且一打就要連打11天,連續264小時不間斷,不是媽媽被孩子打趴,就是孩子被母親打到鼻青臉腫的下場。
其實在雙北宣布停課的前一天,我已先幫孩子請假在家,先生原本不同意,直到雙北停課新聞一出,先生還不好意思的讚嘆我的決定真是「超前部屬」。
孩子宅在家,真的考驗親子的關係,不說別的,就連已經成年的大人,與母親同住一個屋簷下在家遠距上班的朋友們告訴我:我已經是大人了,但在家上班,我媽和我都精神緊繃耶!
因為母親以每三分鐘提醒(該休息一下),每五分鐘嘮叨(衣服洗了沒),每十分鐘憂心(疫情怎麼這麼嚴重),每十五分鐘關心照顧(中午吃炒飯好嗎)的節奏,照料著在家上班的孩子,搞的親子關係異常緊張,因為不管你幾歲,在媽媽面前,永遠是孩子。
最後朋友想出了一個絕妙辦法,推薦了幾部戲劇,讓媽媽去追劇。
從此朋友可輕鬆了,媽媽也獲得愉快的日常時光。
然而面對一群還在上學的孩子,媽媽總不能也追劇吧?
一旦媽媽追劇,所有孩子都一頭栽入3C世界,那還得了。
事實上,我在決定請假的前一天晚上,就做了幾道觀念的導正,並且協進做了討論措施:
1. 停課不等於放假,學習不能中斷
當時由於還沒有宣布停課,我就先詢問孩子,因為疫情嚴重,她們想請假嗎?
三三川川兩姊妹很樂於請假。
但我很快詢問規範:停課,要怎麼繼續學習?
兩個孩子便依照課表,規劃學習進度。
2. 自學進度之外,可以安插自己想看的書本
三三在學習課表上,安插了許多課外讀物的時間,甚至比學習學校課業的時間還長,她詢問我這樣規劃可以嗎?
我:可以的,但為了不讓閱讀只成為娛樂,所以每一天你讀多少課外讀物,你都得寫一篇讀書心得和故事大綱,將你看到的內容,分享給我,讓我看看你閱讀時究竟看到什麼。
三三點頭,這點對她來說不算難。
3. 學習休息時,可以看電視嗎?
三三問:所有功課和學習進度都做完之後,可以看電視嗎?
我:你在學校有看電視嗎?
三三搖頭。
我:那就是了,所以你覺得可以看電視嗎?
三三:那就不要看好了。
我:若是看了呢?
三三:處罰囉。
我:覺得罰什麼好呢?
三三:我是不會看的啦,所以可以罰錢。
我:也可以,罰多少?
三三:我覺得要重罰,600好了。
我:真的頗重。
最後母女兩協議,降低罰款,而開放電視時間,是下午五點過後,才能啟動看電視的權益,因為五點過後,正是孩子從學校放學的時間。
4. 停課期間,手足吵架也是學習
全部孩子一起宅在家的結果,經常是手足大戰、親子爭執的場面。
所以在討論萬一姊妹兩在家吵架該怎麼辦時,我提出:吵架很正常,所以只要吵架,你們兩就得把過程鉅細靡遺寫下來,如果寫得好,我會給你們稿費,因為這也是一種學習。(如果哪一天我刊出姊妹兩的吵架自白書,不要懷疑,就是在家自學時激發出來的潛能XD)
其實於我而言,在家自學的目標,不應該是:進度多少,該讀什麼,該做什麼。而應該是:不管進度多少,也無論做了什麼,或發生了什麼,都要導向「學習的系統思維」,以「一切都是學習」的概念來帶領孩子在家學習,創造學習環境。因此,即便煮飯、做家事、折疊衣服,都可以是學習的一部分,而不僅在線上上課才算是學習。
而父母的責任在何處?
其實父母無須去負擔過多的責任,只要陪伴即可,更多的時光應該放手讓孩子去規劃課表,讓孩子們自己去實踐,若有意外,則寫下過程,親子討論這個過程哪裡可以改善,哪裡是做得很好的地方,將所有事情都當作是學習的一部分,如此一來,不管爭執也好,打架也罷,都會列入學習的行列之中。
昨天一天孩子們在家自主學習,我只在晚間幫孩子看學習的進度,詢問幾道她們自己讀書進度中的內容,如小四社會──海上運輸最早是帆船,後來有更大的運輸工具取代了帆船,那是什麼運輸工具?如小四國語:在西遊記鐵扇公主這一課文中,每一個角色的性格分別是什麼?例如小四自然:請分別詳細敘述底下昆蟲的食物分別是什麼「蝴蝶」、「竹節蟲」、「獨角仙」等等問題,藉此確定孩子的學習都在狀態裡,宅在家裡的學習日,父母也能輕鬆面對。
上述提問,都是昨天我真實問三三的問題。
而三三在閱讀課外書目上,也寫了一篇心得,她的閱讀書目是《第59街的畫家》,心得與故事大綱,她寫道:
主角的哥哥到國外打仗。
主角自己某天看到了自己幻想出來的超人,因為想幫忙,所以幫忙送東西,主角每星期二就要送一箱柳橙到59街的公寓。公寓的外表跟所有人的房子沒兩樣,但裡面就很特別了,所有的色塊都會飛起來跳舞,這太神奇了!
難道這些飛起來的色塊,都是想像出來的?
想像力就是我們的超能力,也許我們也可以運用我們的想像力,就能成為世界無敵的人了。
上面這些是三三寫的閱讀心得。
三三一天實施自學後的心得是:比在學校學習還忙!
大家在今天開始會展開停課陪孩子宅在家裡學習的第一天,不妨先請孩子按照課表,從自己訂定學習進度、自己規劃課程內容開始!
自學,不該是父母的惡夢,而是父母放手,讓孩子學習獨立的機會。我們不是老是希望孩子要學習獨立,不要老是依賴父母?讓我們趁這個機會,將這個夢想實現!
父母們,讓我們好好放手,讓孩子學習吧!
♥疫情時代來臨,你們為孩子布置的課程又是什麼呢?可以分享自己教學的方法喔。
♥文章看完記得留言,我喜歡看大家的想法與回應。
♥「故事表達營」第二梯次只剩一個名額,但目前暫緩招生,請見諒。
嚎角色意思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天看完電影《愛·殺》,覺得有一種同時看完了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加上 #我們與惡的距離 的震撼感(這篇文是沒有雷的,大家可以安心觀看)。一邊看一邊在思考一個問題:
當你對一個人有性的慾望,就代表你愛他嗎?
「身體是誠實的。」我相信這句話大家都有聽過,經常用來描述當你嘴巴上面說不要,可是身體卻對某一個人產生慾望的時候。過往心理學的研究顯示*,性跟愛在某種程度上面並不同步,換句話說,你可能身體對某一個人有強烈的渴望,但並不代表你愛他。
這件事情如果你覺得很難理解、挑戰你的三觀,那麼我們換個方式來說,你就會比較清楚了。把你的性欲想像成是食慾,我經常跟高中生舉的例子是:「大家每天中午都有吃桶餐嗎?你們喜歡吃學校提供的桶餐嗎?(台下一片哀嚎,都說不喜歡)那麼,你們每天中午11:50的時候,肚子會餓嗎?(會~)你們肚子餓的時候,就代表你很愛吃桶餐、超級愛吃的對嗎?(呃⋯⋯)而且當你吃完桶餐之後覺得很飽很滿足,就代表你真的很愛吃桶餐,是嗎?」
通常講完這段話,學生就會一邊笑一邊鬧,並且霎時間突然理解,原來性跟愛應該分開來討論,就像肚子餓想吃東西,並不代表你很「愛」那樣東西。
本來我是這樣想的,但是今天看完了這部片,有了比較不一樣的感覺。最近我稍微有認真念了一下書,關於前述性跟愛的分離,其實是基於科學「實證主義」觀點進行的實驗,這種觀點假設「世界上有一個唯一的真實」,心理學研究者的目的是想要了解這個真實、或者是趨近這個真實。換句話說,實驗數據表示,男性的性跟愛有50%重疊的,女生只有10%,就可以「證實」當你對一個人產生慾望,有50%到90%的機率,你只想跟他做愛而已,並不代表你愛他。
帶著這樣的「前見」(現象學用語,你可以把它想像成是一種成見),我幾乎是一開始看就全身發毛,完全坐不住,主角小鳳一直說:「身體是誠實的、你不要否認你愛我」,我內心一直吶喊:「不要幻想了,人家是慾望對你誠實,而不是愛你好嗎!?多唸點書再出來拍戲呀!」然後懷抱著這樣的心情把這部片看完——直到出了戲院之後,我才覺得有好像哪裡怪怪的。
幸好最近有唸書,所以我發現當我們研究人類心靈的時候,「實證主義」(就是假設科學數據是真理)並不是唯一的一種思考世界的方式,尤其是愛情,有更多複雜的成分在裡面。我退了一步想,發現之前談的那個實驗採取的樣本是異性戀男女,但是這部片裡面的角色是很多元的性別,在近期的研究顯示**,相較於男同性戀,女同性戀似乎對於性與愛更不容易分離、更粘膩。
所以回到一開始的問題,性跟愛,真的是可以分離的嗎?
然而,這部片由於劇情的角色設定非常多元,所以更難歸類到「異性戀、同性戀或雙性戀」這種單純的類別裡面,當感情當中混雜了這麼多複雜的成分,我們是否真的能夠用「科學實證」的觀點,再來理解劇中主角之間的情慾糾葛?我突然覺得,好像不是那麼確定了⋯⋯
於是我只好換了另外一副眼鏡。
另外一種理解人類心靈的方式是建構主義:這個世界的知識是我們彼此互相建構出來的,每個人的眼睛裡面看出去的世界都不一樣,我們只能夠在彼此的建構當中,構築出世界共同的模樣,並不存在真實的真理。
從這個角度來看,或許對某些人來說,性跟愛是可以分離的,但是對於某些人來說,性愛是無法分離的,甚至還有更複雜的組合情形;當主流論述都在說「我在說要的時候就是說要、我在說不要的時候就是說不要」(only yes mean yes),會不會有一群人,是懷抱著某一種罪惡感跟阻抗在說不要,但是他們心裡真正的聲音卻是:我很想要。
這段話並不是跟大家我們可以合理去強姦別人(嘴巴上說不要但是身體很誠實啊),而是說我們必須審慎的去檢視自己每一個說出來的言語,有些時候並不完全表達自己真實的意思。例如:
「你知道嗎,我根本不在乎你!」你覺得說這句話的人,在不在意對方?
「你走啊!你走了就不要給我回來!」你覺得說這句話的人,到底是希望對方走,還是希望對方留下來?
「你放心,我會忘記你的!」他是真的想忘記,還是不想要自己忘記?
當然,在感情裡面我們會希望言行一致、直說無妨。可是有些時候,我們會不知不覺地做出欺騙自己的行為或者是語言。從這幾個例子裡面你可以發現,語言會背叛我們的心靈,像這樣一種時候,你就更要留意身體發出來的聲音。
這樣的背叛有些時候是一種自我保護,保護那些更深的、不想要被傷害的東西,例如你可能害怕的是:如果坦白表現出自己真實的樣子,可能會被踐踏、被傷害。
什麼樣的人會用這種方式「迂迴」表達自己的愛呢?或許是過去發生過一些創傷的人、或許是從小就被「否認」的人、或許是在成長的過程當中,承擔了很多「負面言語」的人,所以他們在這種負面當中獲得某種「熟悉的感覺」,反而要能夠誠實說出自己的渴望,變成了一種害怕。
也或許,在座的你我每一個人都在生命的某一個時刻當過不誠實的人,不誠實的面對自己的渴望和身體。
當你極度否認一件事情的時候,身體就是靈魂的出口。
它懂你的渴望也懂你的失望,甚至有些時候,它會用流血、生病、疼痛、還有各種方式來提醒你,嘿!你該面對你生命當中真正重要的問題了,從這個角度重新來理解影片的副標題「身體是誠實的」,我突然覺得一開始的自己太傲慢了,或許影片真正要傳達的並不是「慾望等於愛」,而是有些時候被你用很多道德和束縛所枷鎖的、那些隱隱約約、模糊不清的東西,反而用「身體」可以看清。
例如,你討厭你自己(這是第一個層次的討厭),可是你又討厭你討厭你自己(第二個層次的討厭,這句很難聽得懂舉手🙋♂️),在這種複雜的情緒組合底下,你開始拿起刀子割自己的手腕,然後從「感覺到疼痛」裡面、從別人的疼惜裡面,同時也感覺到自己的重要。然後事後你又開始非常討厭,自己用這種方式來尋求別人的關注和注意(第三個層次的討厭),儘管如此,下一次你的身體還是會「很誠實」用這種方式,再次換取某種上癮——你討厭反覆用這種方式來飲鴆止渴的自己(第四個層次的討厭,有人走到這裡過嗎?)。
這裡並不是鼓勵大家割手,而是要我們停下來思考一件事——當你在一段感情裡面的愛混雜了更多的憤怒、嫉妒、甚至是互相傷害的時候,這已經不是簡單的慾望、愛情可以詮釋的了,更多時候,揉合了過往你所發生的一些經驗,換句話說,在你跟他躺著的這張床上,還躺著別人,這個「別人」,可能是曾用言語霸凌過你的同學或家人、可能是當年曾傷害你的人、也可能是早已經離開你的生命,但是還在你的生命裡面投射下大量影子的人。
這部影片用非常驚悚的方式試圖刻劃上面我所談到的許多不同面向的東西,由於是限制級,所以沒有辦法推薦所有的人去看,但也由於是限制級,所以我會建議看的時候要結伴,不然一個人看可能會覺得相當的恐怖,那個恐怖,會把你推向某種地獄。儘管如此,這麼強烈的感情裡面,還是有許多值得玩味的主題,例如:
—如果一個人不曾被好好愛過,他有可能好好愛人嗎?
—如果一個人經常被丟掉,他有可能把自己撿回來嗎?
—如果你的信仰讓你覺得自己總是有罪,那你有可能變成自己的救贖嗎?
老實說我覺得這是一部非常精彩、而且也非常緊湊的片,看到最後我開始思考一件事:有些憎恨和嫉妒,表面上是想要殺死某一個人,但實際上真正想要殺死的,是自己。可是那個想要死掉的自己,在時空當中的某一個維度裡面,又好想要能夠好好的被愛、好好的活下來。
如果我們生下來都是有罪的,那麼有些地獄,我們是必須親身走過的。可是,走過地獄並不代表我們是地獄本身,看起來像是個怪物,也不代表怪物就是我們。
當我們經過那些業火、經過那些燒灼、經過那些生死交接的關頭,你會發現還是有些東西你會想要抓住、還是有些人你想守候、還是有些事情,你不想要就此撒手。
你還是想要有一個家,一個真正的家。
從此以後,你追求的不只是愛而已,還是一個家,一個能夠好好愛你,也能夠好好把你當一個正常的人的家。
我經常覺得,看見黑暗的時候也會看見希望,這部片能夠帶你走到很深的一個地獄,走出戲院,牽著你愛的人的手,你會發現,地獄的另外一頭,有光。
——
*實驗請參考《性愛好科學》p.245,Suschinsky, K. D., Lalumière, M. L., & Chivers, M. L. (2009). Sex differences in patterns of genital sexual arousal: Measurement artifacts or true phenomena?. 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 38(4), 559-573.
ISO 690
** 許欣瑞(2014).同志開放/多重關係中的誠信與語言實踐策略 [未發表之碩士論文].天主教輔仁大學心理學研究所。
嚎角色意思 在 大麻煩翻譯組JackO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Vivziepop #HELLUVABOSS
我並不擁有此影片 影片所有權歸屬於Vivziepop
I do NOT own this video, all rights go to Vivziepop
贊助影片原作者,幫助她製作更多精彩的動畫!
贊助 HAZBIN HOTEL 的 PATREON 網址: https://www.patreon.com/VivienneMedrano
原影片網址(Original Video Link):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ZFseYPmkAk&t=342s
這次的影片由大麻煩翻譯組
& 栗奇 & Sophie 共同製作
封面是也栗奇大大做的喔!
栗奇的個人頁面:
https://www.facebook.com/ricky.furry.908
註解區:
這集標題是他們公司的名字,片頭那首歌跟標題都能看出來,因為有點點又被刻意拆開唸,可以想像這應該是簡稱或是縮寫組成的公司名稱,等於這是特殊名詞(像名字那樣
因此我們才故意不翻譯出來
0:15
改成「當你所愛的人必須死,是否讓你嚎啕大哭」讀起來會順一點
1:00
畫面裡是致敬黑白卡通時期的經典角色「貝蒂小姐」
原作當然是... 沒有這裡這麼開放XD
2:24
"What's the tea?" 是口語上的「有什麼八卦啊?」或是「有什麼內情啊~」的意思
2:42
這裡有矯正到,沒修到
應該是「創立一個科技業帝國」
其實原文是同位語,也就是
「他們兩個共同創立的那間公司」←→「是一個(當時的)科技業帝國」
3:06
原文說的「set forward」就是設往前沒錯
他的意思是「時間的設定」被「設往前(老化)」
當然這裡我們可以翻成「設成老化」淺顯易懂,但我們想保留原文裡他所說的「設定往前」
4:03
Moxxie說的 "That's kinda hot." 字面上意思就是「這蠻辣(火熱)的」
但我們不想這樣翻,這句其實非常口語,這裡的hot不一定要是真的很漂亮或是火辣的東西
它就是「正點」、「酷」、「讚」的意思
所以這裡就傳達出「Moxxie說Loopty的機械手臂很酷」這樣就好
4:39
Moxxie說"That machine really did a number on him."
"did a number" 這個說法的意思是傷害、使受創的意思
4:41 錯字「摯愛」
5:23
這個字就是「小天使」的單字
他們在這麼說的時候,是用這個字本身的意思沒錯
但這集的標題跟他們派遣公司的名字都有點,通常這種情況是縮寫或是簡稱那類的
因此我們才沒有翻譯出來
真要說的話,應該是類似小天使接天堂的人的委託,幫忙保護人間的人的人力公司
7:40
顛倒的Minecraft XD
8:12
Lookout通常是那種「可以眺望的高處景點」,不是「觀景台」就是「什麼什麼崖」
這裡背景看起來是非人造的地形,所以翻成戀人崖
10:06 大麻OuOb
這集親媽Viv有下去配音喔!
Keenie跟Deerie都是她配的
片尾名單跟她本人的IG都可以看到
那個鹿真的詮釋的很好,夠機車(稱讚
希望大家能多多支持我們翻譯組!
訂閱頻道追蹤更多我們的影片!
IG看我們的日常與製作進度: weed99coco1
關於我們翻譯組: https://home.gamer.com.tw/creationDetail.php?sn=4035888
動畫與額外翻譯的網誌:https://weedtrouble.blogspot.com/
我們的Twitter: https://twitter.com/TransW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