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年後再度出現的世紀電視大戰 】
2021年6月14日,亦即是今晚十點半,20年來第一場真真正正的香港電視大戰,終於出現!
有人看到這一句或者會大笑三聲加送反白眼:你係咪搞笑呀𠵱家?明明你自己4月都有寫過報道,指ViuTV的《最後一屆口罩小姐選舉總決賽》與TVB的《開心大綜藝》第一集(11/4),或者ViuTV的《Chill Club推介榜年度推介20/21》與TVB的《開心大綜藝》第二集(18/4)都是電視大戰,何解今次又叫做「真真正正的香港電視大戰」?是咪江郎才盡冇貨賣求其改標題呀?!係就返歸啦!
的確,每個人都需要返歸,尤其是今晚,不然就會錯過這場「電視台PK賽揭幕戰」!(當然深信會有些人走出來留言話:「兩個台我都唔會睇囉!」Who Cares?!)事實上,TVB與ViuTV於過去一段時間的所謂「大戰」,從來都是Apple To Orange,不同題材的節目於同一時段播出,嚴格而言只能說是「有意識地競爭」,大台試圖改變現有的觀眾比例,吸引更多年輕人回歸81台,但不能說是「硬撼」,直至今夜無綫製作的《死因有可疑》,與ViuTV製作的《嫌疑事件簿》同樣於晚上10點半播出,是繼2001年8月,大台臨急臨忙籌備《一筆Out消》,與亞視《百萬富翁》同時段比拼後,再次出現兩台同類型、同題材的綜藝節目於同時段播出,較4月兩場「周日對戰」更有睇頭。
同樣都是藝人查案的綜藝遊戲節目,網民很容易會將討論焦點落在「係咪有人抄橋?」這一點上,TVB忠粉理所當然說ViuTV抄襲,反之亦然,永遠口同鼻拗,坦白講,來到撰文一刻,節目都已經作播映前最後倒數,「誰抄誰」其實不及「誰做得好」重要,畢竟至今只知道由ViuTV監製葉子文領軍的《Chill Club》班底早於今年2月已落實籌備《嫌疑事件簿》,而《死因有可疑》那邊,由何小慧監製、周智負責創作,究竟是王祖藍回歸大台擔任首席創意官之後還是之前已拍板埋班,不得而知,深信他們亦不會透露更多,何況這類燒腦解謎節目,在亞洲地區絕非新鮮事,韓國有《Crime Scene犯罪現場》、《女高推理班》(High School Mystery Club),中國大陸也有《明星大偵探》,就算ViuTV的製作班底真的較無綫早一步想到要拍此節目,也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死因有可疑》只得5集,由 #方力申 、#郭子豪 、 #張秀文 、#游嘉欣 、 #劉佩玥 、 #何廣沛 主持,嘉賓方面則有 #周柏豪 、 #鄭融 等等,全廠景拍攝,節目嘉賓需要在案發現場搜尋證據,推理案情,解開兩宗案件的謎底。而參與《嫌疑事件簿》的藝人計有 #張建聲 、 #陳凱詠 、 #談善言 、 #黃溢濠 、 #歐鎮灝 、 #李炘頤 、 #顧定軒 、 #陳海寧 、 #湯駿業 、 #梁雍婷 、 #米露迪 、 #鄧麗英 和 #易健兒 ,節目共15集,全實景拍攝(包括有一集在電視台錄影廠發生),嘉賓需要解開6個故事的謎團,除了涉及命案,也有尋找失物和桃色事件解密等等。值得留意的是,晚上11時是翡翠台(81台)全個黃金時段中的最脆弱部份,如今ViuTV正於該時段播出皇牌節目《調教你MIRROR》,大台為了留客,決定將《死因有可疑》由只播半小時,加長至45分鐘,《晚間新聞》需延後至11時15分播出,擺明車馬要與《調教》對撼,所以話,昔日亞視,今日ViuTV,無綫管理層對於這兩位對手,從來都是口裏說不,身體卻極度誠實,不過換個角度去想,如果我是大台藝人,也情願節目與其他頻道硬撼,起碼有人鬧、有人報道,而不是靜靜的播,靜靜的結束。
《死因有可疑》報道: https://bit.ly/3gvtBPg
《嫌疑事件簿》預告:https://bit.ly/3gkrUFd
與 阿感-黎國輝 開Podcast講電視大戰:https://bit.ly/3pQRZis
(14062021)
#游大東 #游大東影視筆記 #嫌疑事件簿 #死因有可疑 #TVB #VIUTV 做乜膠睇電視 我睇咗啲乜嘢 港人講電視 港女講劇 #調教你MIRROR Laiying エミー TANG 鄧麗英 Wong Yat Ho 黃溢濠 陳海寧 Isabella Chang Ning 張建聲 Justin Cheung 米露迪 Rachel Leung 梁雍婷 Zeno Koo 顧定軒 陳凱詠 Jace Alina Lee 李炘頤 Hedwig Tam 談善言 湯駿業 Ahdee
「嚴詠能死因」的推薦目錄:
- 關於嚴詠能死因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嚴詠能死因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嚴詠能死因 在 環球膠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嚴詠能死因 在 上一秒還在揮手…「打狗亂歌團主唱」嚴詠能猝死舞台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嚴詠能死因 在 疑心肌梗塞「打狗亂歌團」嚴詠能表演猝逝-民視新聞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嚴詠能死因 在 【TVBS新聞精華】20200906金曲得主嚴詠能舞台上猝逝"倉鼠 ... 的評價
- 關於嚴詠能死因 在 高雄好過日- 【突發打狗亂歌團主唱嚴詠能不幸過世】... 的評價
- 關於嚴詠能死因 在 [新聞] 「打狗亂歌團」嚴詠能宣告不治!台上突倒 的評價
嚴詠能死因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蘇東坡拼命吃河豚:也值得一死!(一) | 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造物者真是神奇,竟把至毒極鮮二物融於一體,讓人又愛又恨,而且欲罷不能,想要一膏饞吻,只有拚命一試。
基本上,「拚死吃河豚」這句流傳甚廣的民諺,早在宋代即有,當時人孫奕所撰的《示兒編》這部書內,載有一則蘇軾吃河豚的軼事,寫得頗為生動。話說蘇軾謫居常州(今江蘇省常熟、武進、陽湖、靖江一帶)時,愛吃河豚。有一士大夫家,烹製河豚有獨到之處,想請大名鼎鼎的「蘇學士」吃一頓。既蒙這位婦孺皆知的名士首肯,士大夫的家人,無不大為興奮。待蘇軾吃河豚時,都躲在屏風後面,想聽「蘇學士」如何品題。即使擠得水洩不通,依舊鴉雀無聲。
但見蘇軾埋頭大啖,不聞讚美之聲,當這家人相顧失望之際,這時已打飽嗝、停止下筷的蘇軾,忽又下箸,口中說道:「也值得一死!」屏風後面的人,聽到無不大悅。
名小說家高陽便稱:「由一『也』字去推敲,可知『拚死吃河豚』為當時通行的俗諺。」不過,另有筆記指出:蘇軾所說的,乃「據其味,真是消得一死」。意思是說如此美味,毒死也值得的。字句略有出入,本意卻無不同。
河豚美名「揚子江中第一鮮」
只見過標本,從未吃過河豚的文人不少,像高陽及汪曾祺均是,汪氏甚至說,他在以擅燒河豚著名的江蘇江陰待過兩年,「竟未吃過河豚,至今引為憾事」。
河豚真的很有意思。牠古名鯸鮐、赤鮭、鯸、䱌、(魚市)魚、河魨等。其別名則有「吹肚魚」、「嗔魚」、「氣泡魚」、「雞泡魚」、「臘頭」及「西施乳」等。其魚體較短,呈紡槌狀,頭腹肥大,牙愈合成牙板。尾部較細,背鰭一個,無腹鰭,皮面平滑無鱗,背面及腹面布滿小棘。背部多為黑灰色,並有各種顏色的條紋或斑塊,腹部為乳白色,內有氣囊,遇敵害時,能吸氣膨脹如球,全身上下棘刺怒張,使敵更不敢侵犯。然而,此適為人們得以捕獲牠的致命弱點。
基本上,河豚與海豚同屬一類,只因棲息之水域不同,而各異其名稱。牠屬魚綱、魨科魚類。在中國分布極廣,江、河、海中皆有,多半棲於江中多沙處,江、海之交(即淡水與海水交會之處),分布尤多。目前中國約有30多個品種,數量之大,世界第一,故有「東方魨」之稱。其種類甚多,就形狀而言,有箱河豚、團扇河豚、模樣河豚、刺河豚等,如就條紋而言,則有虎紋河豚、蟲紋河豚、星點河豚、豹河豚和條紋河豚等。其中,又以蟲紋河豚、條紋河豚及豹河豚的毒性最大,不可不慎。
河豚的毒性之大,絕不可等閒視之。古人對此,知之甚詳。如晉人左思《三都賦》的〈吳都賦〉便有「王鮪鯸鮐」之句,其注云:「鯸鮐魚狀,如蝌蚪,大者尺餘,腹下白,背上青黑,有黃紋,性有毒。」唐人段成式《酉陽雜俎》云:「(魚臣)魚肝與子俱毒。」宋人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說:「吳人嗜河豚魚,有遇毒者,往往殺人,可為深戒。」同時期的《太平廣記》亦云:「鯸鮐魚文斑如虎,俗云煮之不熟,食者必死。」以上可謂是對河豚之毒,有初步之認識。
到了明清時期,人們對河豚的毒性,有了進一步的理解。例如: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云:「味雖珍美,修治失法,食之殺人。……吳人言其血有毒,脂令舌麻,子令腹脹,眼令目花」,且「河豚子必不可食,曾以水浸之,一夜大如芡實也」。明代《嘉靖江陰縣志》在「魚之屬」中提到:「河豚,……凡腹、子、目、精、脊血有毒。」清代《光緒江陰縣志》的〈物產‧鱗介之屬〉內總結前人經驗,歸納為:「河豚,……子則毒甚,忌銅,眼、血、油(即魚肝)亦毒。」有清一代名醫王士雄更謂:「(河豚)其肝、子與血尤毒。或云去此三物,洗之極淨,食之無害。」可見河豚只要整治得法,就不會「食之殺人」了。
河豚到底多毒,唐人陳藏器《本草拾遺》云其:「入口爛舌,入腹爛腸,無藥可解。」而其毒性發作時,會引起腹痛噁心、嘔吐,麻痺末梢神經和中樞神經,嚴重的還會四肢麻痺,甚至全身癱瘓,言語不清,吸收困難,全身青紫,如果搶救不及,立刻導致死亡。因此,有位日本飯店主人便稱這種死亡為「恐怖的死亡」,一旦中毒,「雖然你的神智非常清楚,手腳卻已麻木無知,不能站立。你可以思考,但無法開口,無法動彈,而且不久就無法呼吸了。」
至於如何解河豚毒性?則眾說紛云,莫衷一是。有謂「艾能已其毒」(見《酉陽雜俎》);「中其毒者,以橄欖、蘆根汁、糞清、甘蔗汁解之,少效;或用鴨血灌下可解」(見元人賈銘《飲食須知》);「世傳中其毒者,以至寶丹或橄欖及龍腦浸水皆可解。復得一方,惟以槐花為妙,與乾胭脂等分同擣粉,水調灌之,大妙」(見元人陶宗儀《輟耕錄》)。但是否真的有解,恐怕也說不得準。又,清人吳其濬《植物名實圖考》卷12中寫道:河豚上市時,遍地生長的蔞蒿可解其毒。果真如此,那真是造物者的巧妙安排了。此一說法,亦可見於嚴有翼的《藝苑雌黃》,云:「余守丹陽宣城,見土人戶戶食之,但用菘葉、蔞蒿、荻芽(即蘆芽)三物煮之,亦未見死者。」
總之,面對河豚此一「水族之奇味」,雖「世傳其殺人」,但好其味者,仍前仆後繼,代不乏人死。因此,就有人呼籲摒棄此一珍味。其中,最有名的是梅聖俞與范成大。前者撰〈戒食河豚詩〉云:「……炮煎苟失所,入喉為鏌邪(即莫邪,古鋒利之寶劍)。若此喪軀體,何須資齒牙。持問南方人,覺護復矜誇。皆言美無度,誰謂死如麻。吾語不能屈,自思空咄嗟。」後者則作〈河豚嘆〉一詩,指出:「……既非養生具,宜謝砧兒醋。……朝來里中子,饞吻不待熟。濃睡喚不譍(即應),已落新鬼錄。百年三寸咽,水陸富肴蔌,一物不登俎,未負將軍腹。為口忘計身,饕死何足哭。」二人皆強烈表達不該追求美食異味而損害身體健康。
不過,言者諄諄,聽者藐藐。所以,清人崔旭形容天津風物習俗的〈津門百詠〉中,即有一首形容天津人愛吃河豚,每當清明前後,河豚上市之際,無不冒死拚命食河豚。其詞云:「清明上塚到津門,野苣堆盤酒滿樽;值得東坡甘一死,大家拚命喫河豚。」另,上海人也嗜食河豚,故清人楊光輔纂《淞南樂府》裡,就有一首稱:「淞南好,命險一杯羹,生願西施乳下死,死憑和尚腹中生,生死眩奇情。」皆將「拚死喫河豚」的精神,描繪得入木三分。
(朱振藩,原刊台灣《歷史月刊》)
(二之一,待續)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嚴詠能死因 在 環球膠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環球膠報 Like=永遠懷念Beyond 家駒
【家駒生日快樂!】
黃家駒(Wong Ka Kui,1962年6月10日-1993年6月30日),生於香港,籍貫廣東台山,香港殿堂級搖滾樂隊Beyond的主音歌手、吉他手及創隊成員,樂隊靈魂人物,擅長於創作,吉他技術精湛,極具音樂才華[2],是香港樂壇公認的巨星。他是Beyond樂隊低音吉他手黃家強的二哥。黃家駒以獨特的沙啞嗓音、尾音處理巧妙見稱。
出生: 1962 年 6 月 10 日, 香港, 中國
逝世: 1993 年 6 月 30 日, 東京, 日本
兄弟姊妹: 黃家強
電影: 籠民, 豪門夜宴, Beyond日記之莫欺少年窮
所屬樂團: Beyond (1983 年 – 1993 年)
生平
自小與家人居住在蘇屋邨。初中時代因朋友的潛移默化愛上西洋流行音樂,15歲時因無意撿到鄰居搬家時所遺留下的一把民謠吉他,而令他與這種樂器結下不解之緣。於博允英文書院中五畢業後,黃家駒曾任職辦公室助理、五金、冷氣、水電工程、電視台佈景員等,甚至加入樂隊鼓手葉世榮任職的公司作保險推銷員。
Beyond樂隊靈魂人物
1980年,黃家駒經琴行老闆介紹下認識葉世榮,發覺彼此音樂興趣相近,聯同兩位朋友鄧煒謙及李榮潮一起組成樂隊作音樂交流,此為「Beyond的雛型」。1983年「Beyond」正式組成,經過幾次人事變動,期間低音結他手黃家強及主音結他手黃貫中先後加入,自資舉辦《永遠等待演唱會》及推出盒帶《再見理想》後,得到專業經理人的協助,進入商業流行樂壇。
黃家駒在世時,Beyond發表之作品大部分均為黃家駒作曲,填詞及演唱,除了經樂隊發表作品,黃家駒偶爾也為其他歌手作曲,曾經合作歌手包括許冠傑、譚詠麟、麥潔文等。後來由於Beyond四人時代後期所屬唱片公司(華納)的高層抱著「好作品應留給自己,樂迷要聽Beyond,就應買Beyond的唱片」的思想,反對Beyond成員把自己作品交給別人演唱。[4]
黃家駒是Beyond樂隊的靈魂人物,不時包辦樂隊歌曲的作曲及填詞。他的性格敢言,不時發表大膽的言論,因此有時令娛樂圈中人不滿。然而其果斷、健談的個性,也令他成為樂隊的發言人及領導人,帶領Beyond事業闖進多個高峰。經過多年努力,Beyond成為香港最舉足輕重的樂隊,1989年,由黃家駒作曲,小美填詞,以歌頌母親為題的作品《真的愛妳》大熱,成為家傳戶曉的頌母歌曲。不過由於對香港樂壇失望,加上希望樂隊能衝出香港,故在九十年代初期Beyond決定發展東南亞、台灣、中國大陸、日本等亞洲市場。
日本時期
1990年起,Beyond開始於台灣及日本等地發展,知名度漸漸提高。1991年,Beyond於香港體育館舉辦五場《生命接觸演唱會》。此時日本經理人公司對Beyond感到興趣,與他們簽約,帶Beyond往日本發展。同年年尾,Beyond轉投華納唱片,開始Beyond的華納時代。黃家駒表示這是他們希望有更大自由度去玩音樂。
1992年,Beyond開始長居日本,接下大大小小的工作,其中包括黃家駒最不喜歡的遊戲節目(他後來更因參與錄製遊戲節目喪命)。Beyond起初以為日本比香港有更大的自由度去玩音樂,誰知依然要裝「鄰家的小男孩」去得到日本樂迷認同。雖然他們在日本的生活孤獨,但在那裡能學習得到跟香港不一樣的音樂成為了Beyond在日本玩音樂最大的推動力。此時的Beyond,在日本的知名度已慢慢上升,同時亦吸納到一班日本的歌迷。
意外逝世
1993年6月24日凌晨1時(日本時間),為了宣傳即將發行的日語唱片,樂隊應邀到富士電視台位於河田町的4號錄影室拍攝遊戲節目《想做什麼 就做什麼》(日語:ウッチャンナンチャンのやるならやらねば!),遊戲進行了15分鐘便發生意外,黃家駒在狹窄並沾滿水滇的台上奔跑時不慎滑倒,強大衝力使身旁3塊佈景板的固定裝置脫落,佈景板被鬆開,黃家駒與距離最近的節目主持之一內村光良一同翻落2.7米的台下[5]。由於黃家駒頭部朝下摔至地面,因此其左邊額頭[6]首先著地,隨即昏迷。而內村光良則胸部著地,僅受輕傷並無大礙。鑑於黃家駒頭部嚴重受創,院方不敢輕舉妄動,因此並未施以手術清走腦內瘀血。
6月26日晚上,樂迷聚集香港商業電台停車場空地舉行祝禱會,祈求黃家駒盡快康復。留醫期間,Beyond的日本經理人公司請了一名具名氣的中國氣功師為他「發功」治療[7][8],又處方中藥給他服食,惟病況依然無起色,留醫六天後於日本時間1993年6月30日下午4時15分在東京女子醫科大學醫院逝世,享年31歲,院方公佈黃家駒的死因為急性腦膜下血腫、頭蓋骨骨折、腦挫傷及急性腦腫脹[9]。
7月2日,黃家駒的遺體運回香港,7月4日於鰂魚涌香港殯儀館設靈。同日晚上香港商業電台於土瓜灣高山劇場舉行「永遠懷念家駒」悼念音樂會,全場坐滿2,600人,飲泣聲此起彼落[10]。翌日中午大殮,靈車駛出殯儀館時,聚集在行人路上的數千名年輕歌迷終按捺不住情緒,衝出馬路並撲向靈車[11],場面一度混亂,遺體最後下葬於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15段6台25號,近500名歌迷到場送別[12],而九龍塘省善真堂亦安放了其靈位。
身後影響
黃家駒去世後,對香港、台灣、中國大陸、星馬、日本等地區一代又一代年輕樂迷仍然有著深遠的影響。Beyond其他三名成員繼承其遺志,以樂隊名義推出多張專輯,即使樂隊2005年宣佈解散後,仍然繼續創作音樂。
黃家駒對香港樂壇之貢獻已獲大眾的普遍認同,香港郵政於2005年11月8日推出《香港流行歌星》郵品系列中,黃家駒成為其中一名獲致敬推出郵票的歌手(面額為HK$1.40)。 有「華語流行樂教父」之稱的台灣歌手羅大佑,就曾說過香港沒有真正的音樂人,除了黃家駒。可見黃家駒的才華已獲行內人認同。 香港電台於2007年也為其拍攝了紀念特輯《不死傳奇:黃家駒》,並於2008年1月26日在無線電視翡翠台播放。其後,香港電台及香港商業電台亦先後播出黃家駒的紀念節目。
2008年香港東方新地雜誌,一篇『誰是歌神』的文章中稱黃家駒為真正的歌神。
縱使黃家駒已逝世多年,但未被大眾遺忘,直至現在每年六月仍然有大批來自世界各地的樂迷前往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拜祭。2009年9月25日,四川電視台綜合節目《天下笑友會》之主持及嘉賓發表侮辱黃家駒之言論,引起中港台三地Beyond歌迷強烈抗議,最終電視台公開道歉。
Like=永遠懷念Beyond 家駒
嚴詠能死因 在 疑心肌梗塞「打狗亂歌團」嚴詠能表演猝逝-民視新聞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民視即時新聞】曾獲得第21屆金曲獎最佳台語專輯獎,並入圍金曲獎最佳台語男歌手獎的「打狗亂歌團」主唱 嚴詠能 ,昨天(5日)晚間在屏東萬丹大憲宮廟 ... ... <看更多>
嚴詠能死因 在 【TVBS新聞精華】20200906金曲得主嚴詠能舞台上猝逝"倉鼠 ... 的推薦與評價

博愛座遭"倉鼠"佔位! 乘客疑搶位爆衝突;金曲獎得主 嚴詠能 舞台昏倒猝逝粉絲震驚;外送員下跪求女警"別開單" 男路過掏錢解圍;報復性狂吃! ... <看更多>
嚴詠能死因 在 上一秒還在揮手…「打狗亂歌團主唱」嚴詠能猝死舞台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本土樂團「打狗亂歌團」的主唱 嚴詠能 ,昨晚受邀在屏東萬丹大憲宮演出,在最後謝幕的時候疑似因為心肌梗塞忽然在台上昏倒,經過搶救之後仍然回天乏術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