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遊歐洲,不只是便宜,還真的是學到自助旅行﹞
我有個夢想,遊遍世界!而第一個要完成的就是歐洲。所以當高中死黨Sophia給我兩本書,說她三哥吳武明辦一個「歐洲半自助鐵路知性之旅」,就超想一馬當先衝去報名。可是過去在上班,不好意思請超過10天的假,一直遺憾到今天。總算一年前從組織退下來,比較可以安排時間,今年又蠢蠢欲動…
在介紹這個旅行團之前,我先介紹這位三哥,就知道他是一個高度理想性格的人。我同學家遺傳輪廓深,男的帥﹑女的美,而且不是醫學院就是台大畢業,除了Sophia是中興大學。吳武明一路第一志願,從建中到台大電機,後來到美國讀博士,在美國當教授,可是他實在是太愛台灣,非得回台不可。做什麼呢﹖
參加選舉!
他是我認識的第一個參選市長與副市長﹑總統與副總統候選人,雖然滿腔熱血﹑滿腹抱負,可惜都落選。即使如此,仍然無法澆薄他愛台灣的心,不過這次轉了一個大彎,辦起「歐洲半自助鐵路知性之旅」,帶台灣人用最省錢的搭鐵道方式認識歐洲,並且學習自助旅行。
吳教授辦的這個歐洲團,收費低廉又不收小費,行動自由又沒有購物行程,全程不包餐,飲食像自助旅行一樣依自己喜好選擇,非常自由!像去年45天包含鐵道與住宿三四星級飯店才13萬元,和一般旅遊團平均一天1萬元(含吃住)比起來,便宜到令人咋舌!
便宜的目的無他,為的是讓人人玩得起,但是千萬別以為吳教授是走低價格線,恰恰相反,他完全走100%知性路線。我每每跟別人提到他是怎麼辦團的,大家無不瞪大眼睛,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萬萬想不到這世界上還有人這樣辦旅遊團。
首先他自費出了兩本書,裡面資訊巨細靡遺,字體很小,我猜加起來至少有30萬字!如果要參加講習會,一來就給你這兩本沈甸甸的書,好像大學開學第一天,老師先開一長串書單再說。問題是現場還熱烈到不行,我參加過3場,都是大大爆滿!
接著,旅遊天數之長,也是「駭人聽聞」!吳武明教授是4年前開始舉辦,只做暑假,第1年辦42天,有125人參加;第2年辦64天,有130人參加;第3年辦88天,有118人參加。
當然,可以分段參加,但是後來拉長到95天,吳教授必須全程都在,身心之耗損可想而知。而且這麼龐大的團,每天都有人進出行程,事務之瑣碎複雜,令人難以想像,也難以負荷。
因此吳教授有一個新的發明:「行前訓練」,除了講習後要通過考試之外,還要求大家要參加4天3夜的日本、韓國、大陸等國外鐵路實務旅遊及聯誼活動,讓大家親身體體驗半自助旅遊的交通與團體、個人行動方式,以便在歐洲團出發前,團員都能彼此熟悉,也認同他辦知性之旅的景點取捨原則。
這樣的嚴格,我是嚇到了,卻沒有嚇到一些人,依然報名踴躍,吸引到不少退休人士!不過上班族怎麼辦﹖
為此,今年暑假他特別舉辦只有27天的歐洲波羅地海古都之旅,只要參加過說明會,就能直接參加2020年的歐洲、日本、韓國或大陸的短期半自助團,直接透過體驗的方式學習半自助旅遊,而不必參加課堂舉行的講習會和考試。
今年暑假的歐洲波羅地海古都之旅,從丹麥首都哥本哈根開始,沿途搭火車或渡輪行經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拉脫維亞首都里加,愛沙尼亞首都塔林、芬蘭首都赫爾辛基,最後到達俄羅斯古都聖彼得堡(1712年至1918年期間為俄羅斯帝國的首都)。請看附圖。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跟我一樣躍躍欲試﹖我特別請來去年剛走完95天的Gloria寫一篇文章跟你分享心得,她以前是報社記者,目前是華語教師,這一趟行程不僅讓她大開眼界,也進行了一趟身心改造之旅。
有興趣了解「歐洲半自助鐵路知性之旅」,1月5日在台北有說明會,以及其他場次,並且請謹慎思考和決定,詳情請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759771057589279/
*** *** *** ***
﹝福杯滿溢 高鐵魔毯遊歐洲﹞
作者:Gloria Hsu
出國旅行以前,面對未知的95天漫長行程,我內心頗為忐忑不安。行囊內要塞幾套衣服才夠穿?聽說歐陸小手多,防不勝防,是真的嗎?姐姐則叨念我太貪心,如果半途生病了,怎麼辦?幸虧行前多次的講習會,鼓舞凝聚了團員們的士氣。我們就在2019年的暑期,展開了旅程。
旅行團的名稱是「2019歐洲半自助鐵路知性之旅」,全程長達95天。拜現代科技之賜,以及受惠於歐盟大一統,高鐵路網巧妙串連了歐洲各國。在「歐洲申根地區免簽證90天」的框架下,高鐵這張現代魔毯,載著我們暢遊23國129個城市,也為我們打開一頁又一頁的美麗新視窗。
我們從南歐的義大利啟程,一路遊歷梵蒂岡、摩納哥、法國、西班牙、葡萄牙。接下來造訪西、中歐的比利時、德國、荷蘭。
之後往北到丹麥、瑞典、挪威、芬蘭。再搭乘遊輪前往俄羅斯、波羅的海三小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然後進入東歐的波蘭、捷克、斯洛伐克,最後在奧地利畫下休止符。
《捕捉美麗一瞬間》
最讓個人感動的景點,為西班牙巴塞隆納的「聖家堂」,由天才建築師高第設計的傑作。這座教堂歷經三代建築師的接力施工,散發聖潔美麗的高頻磁場。我參觀了一天還不過癮,次日仍有一股再回去逛的衝動!
拉脫維亞的首都里加,也讓我驚艷。建築物風格瑰奇,河道乾淨優美,不負「北方的巴黎」美名。「中央市場」規模冠歐洲,物價也相對低廉。它吸引我想去Long stay。
除了上述兩個城市,歐洲各國處處都有吸睛的亮點。例如:
• 德國的首都柏林,市區建築和街道壯闊雄偉,旅人只能肅然仰望。我們沿著「菩提樹下大道」,參觀了布蘭登堡門、博物館島、洪堡大學等著名景點。團長吳博士還帶隊去買德國豬腳,團友都咂嘴咂舌說好吃。
• 荷蘭的阿姆斯特丹,擁有超級大的中央車站,月台數目超過十個手指;還有緃橫交錯的運河道,兩旁繽紛的磚砌老房林立。可以想見黃金年代經濟活動的蓬勃!
• 瑞典的斯德哥爾摩,地鐵月台竟然深入地下四層!我好不容易從地鐵迷宮脫身,回到平面陸地。只見路網立體交叉,上橋又下橋,複雜度更高!這個城市是由14座島嶼和一個半島所組成的,是「北方的威尼斯」,難怪有這麼多橋樑。
• 捷克的布拉格,街道上下起伏,綠地面積大,擁有一座「世界最美圖書館」,空氣中似乎仍嗅得到波希米亞昔日的風華尊貴。
• 奧地利的哈修塔特,是靈秀的臨湖小鎮,還有世界最古老的鹽礦。離開礦坑以前,必須通過長長的的溜滑梯及搭乘疾行的木造小火車,真的刺激好玩。團友相互的扶助,是我此行最美麗的回憶!
《身和心限時重塑》
帶團跋涉千里的靈魂人物是團長吳武明博士,專長是科技創新與管理,也是旅遊達人。我認為,他是可以立足國際,跨領域的傑出人才。吳博士開創了此種「半自助鐵路知性之旅」的旅遊新模式,圓滿了許多人「壯遊世界」的夢想。
90多天的旅程,平均三到五天,就要拉著重達二十公斤的大行李箱,移房換旅館,在不同的城市間穿梭奔波。時刻都要端詳手機的谷歌地圖,利用它超強的導航功能,試著確定火車站和新景點的位置。
到了火車站或地鐵站,當務之急就是判讀月台所在及尋覓升降電梯。上了火車之後,還要預覽行程表,或是上網搜尋相關資料。終於抵達了景點以後,我們忙著照相、上廁所之餘,還得留意身旁潛在的第三隻手…。
就是這樣,週而復始。在陌生的異鄉異地,每天腦袋都要「重開機」,不斷地清除,倒空對前一個風景名勝的留戀,以便迅速吸納全新的資料。身體也要立刻適應外界不同的環境、不同的交通工具。身體和心理的挑戰,其實是很巨大的。95天的旅程結束後,我瘦了四公斤,在家昏睡了一個星期,才恢復元氣。
《旅人百日初築基》
從歐洲回台灣以後,第一時間就向父母報平安。老爸送我一句話「旅行讓人變聰明!」是的,旅行讓我更靈活有彈性,也讓我更熱情、勇敢。
中國道家功法,強調「百日築基」。95天之旅乍看漫長,其實只是身心改造的熱身初階。我很驚喜地發現,雖然目前的工作量比以前倍增,但是身體反而變得更健康!有時候連日趕件,身體抗議了,就只是輕咳兩、三下,或是額頭微微發燒,但是很快就自我療癒了。現在的我,聲音比以前宏亮,腳步快速輕盈。量變真的可以帶來質變!
在大宇宙慈愛之眼的護持下,有緣人齊聚,高頻相互振盪。我通過了95天的重量訓練,杯子內注入了熱情與勇氣,幸福滿溢!我要攜帶著這個全新的「福杯」,繼續下一個旅程,因為,旅行會讓人上癮的。
四城火車站想見你 在 彭樹君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這天下午,她在後陽台晾衣服時,聽見救火車喔咿喔咿的聲音。
因為住在18層的高樓,而且這幢大廈是附近最高的建築,所以她可以居高臨下地看著救火車一輛接一輛地在街巷之間駛過。至於它們的目的,很明顯地,是不遠處那幢正在冒著黑煙的公寓。
如此看著這一切的發生,彷彿有一種在雲端俯瞰人間的平靜,她一時有些恍然,不太確定自己該有什麼感覺。當然她希望災難可以趕快被撲滅,可是卻也覺得眼前這一幕與己無關,然後,她又為了自己竟然對他人的苦難不能夠感同身受而湧起一股帶著罪惡感的不安。
因為這樣的不安,她開始強迫自己去想像,如果失火的是自己的家...........
是啊,若是那樣該怎麼辦呢?這麼高的大樓,救火車的雲梯可以發揮作用嗎?雖然家裡天花板裝了灑水器,但畢竟從來沒用過,天曉得在關鍵時刻,它們真的有效嗎?她開始憂慮了起來。
今天的衣服晾得特別久,終於把丈夫的最後一只襪子掛上衣夾時,那幢公寓的黑煙也漸漸消散,警報解除。
然而直到做晚飯的時候,她的思緒還固執地圍繞著這件事。如果發生火災,她該帶哪些東西逃生?要如何以最快的速度走下十八層樓梯?她該穿哪雙鞋子?天啊!如果那時她不巧正在洗澡怎麼辦?因為憂心忡忡的緣故,她一直心不在焉,就把魚給燒焦了。
但丈夫好像沒吃出那條魚有什麼地方不對勁。他像平常一樣在該下班回家的時候回到家來,像平常一樣換上西裝,換上寬鬆的便服,也像平常一樣一邊吃飯一邊滑手機,同時機械地把食物用筷子夾進嘴中。他的注意力都在手機螢幕裡,至於食物如何倒是無所謂,她隨便煮還或是用心烹調,對他來說從來都沒差別。
「噯,我跟你說,今天這附近發生火災耶。」她試圖挑起話題。
「喔。」他連頭都沒抬,很明顯地只是在敷衍。
「所以我就在想,如果我們家也失火了怎麼辦?你不覺得很可怕嗎?一把火燒起來就什麼都沒了。」
「喔。」
「人生真的很無常........」
「喔。」
她覺得自己彷彿是在對著一堵牆發聲,說出去的話都被吸入石塊的隙縫之中,成為單音節的回音。
她和丈夫之間從什麼時候開始變成這樣的呢?像兩條失聯的電線,產生不了任何電流。一時之間,忽然一陣氣血上湧,她提高音量,激動地問:
「你有沒有想過,如果真的發生火災,我們就這樣死了怎麼辦?」
這回丈夫終於有了反應,他抬起頭來,難得地正視了她,那眼神充滿打量,好像她是什麼怪奇生物。
「想太多了吧。是不是整天待在家裡太閒了妳?」
說完,他不再理會她,又繼續低頭關注他的手機了。短暫的交談戛然結束。
晚飯過後,丈夫進入浴室準備盥洗,她則進入臥房為他準備更換的內衣褲,兩人之間沒有眼神與言語的交流,但生活竟也可以如常運行,像是鐘錶內部零件的自動運作。
然而,就在這個瞬間,彷彿某個彈簧無聲的斷裂,她忽然覺得自己無法再像平常那樣運作下去,她得離開這個屋子,離開她原來的生活軌道。現在。就是現在。
有如失火了一樣,她匆匆抓了一件外套,拎了錢包和手機,然後一刻也不能等地出了家門。大門在她身後關上的那時,浴室正響起嘩啦啦的水聲。
電梯往下,停在五樓,一個主婦模樣的女人提了一袋垃圾走進來,看樣子是要到地下室去丟垃圾。那女人平常和她在同一個市場買菜時遇見過幾次,偶爾也會聊上幾句,此刻見了她,很家常地招呼:
「這麼晚要出去啊?」
「是啊,去買包衛生紙。」她也很家常地隨口應答。
事實上,她根本沒有概念自己要去哪裡,她只知道自己無法再待在這裡。
走出大樓時,她發現下雨了,可是已經不可能再回家去拿傘,她沒有太多猶豫,冒著雨就往社區大門的方向走。幸好並不是太大的雨,用外套撐在頭上還是可以擋一擋。也幸好一出社區就來了一輛計程車。她坐上車,想也沒想就說:
「到台北車站。」
*
深夜時分,她住進宜蘭火車站附近的一間小旅館。她選了最便宜的房型,房內陳設單調簡陋,而且還瀰漫著一股輕微的霉味,然而當她躺在那張一翻身就會嘎吱嘎吱作響的單人床上時,卻有一種久違的放鬆。
她沒想到自己竟然真的這麼做了!這是她結婚十二年以來,第一次自己一個人在外面過夜。
剛結婚那兩三年,丈夫還曾經帶她到日本和東南亞去旅行過,後來兩人就再也不曾出門旅遊,連島內旅行都沒有。近十年的時間,她的生活動線像是被設定了一般,以捷運站為定點,圍繞著幾條固定的軌道,來來回回的運行,哪個市場可以買到最新鮮的魚,哪條巷子裡有修改衣服的阿姨,哪一間百貨公司正在打折出清........她的腦中內建了一張屬於自己的城市地圖,出了這個城市,就沒有其他連結。而大部份的時候,她哪兒也沒去,畢竟打掃、做飯、清理、洗燙衣服這些日復一日的家務就把主婦的時間都排滿了。
因此她的生活裡最大的出軌,不過是在下午三、四點間,還沒開始愁煩晚餐要煮些什麼之前,悄悄坐電梯到最高層,再爬一截樓梯到頂樓,站在那兒放空,吹風,看看遠方山頭的雲,如此而已。
而現在,她竟然一個人來到了宜蘭。
其實到哪裡都無妨,只要離開台北,哪裡都好,只因為在台北車站買票時,即將到站的那一班車正要前往宜蘭,因此出於一種命運當下的選擇,她就來到了這裡。
她側躺過身,看著窗外,一輪明月正好無所遮蔽地掛在那兒。她心中一凜,彷彿在瞬間照見多年前的自己。年輕時的她常常自己一個人旅行,蘭嶼、綠島、墾丁、台南........,往往是想去哪裡,她背包一揹就出發,在那些夜晚,她總是往天上尋找月亮,然後心中就會感到難以言喻的平安。而現在,她竟然已經想不起來,自己有多久沒有好好看過月亮了?曾幾何時,婚姻把她變成了這樣一個閉塞的、無聊的、生活範圍狹窄的、缺乏想像力與感受能力的女人?
她的手機安靜無聲,丈夫還沒發現她不見了嗎?沒有電話,沒有line,沒有任何尋找她的訊息出現。想來他洗完澡,換上她為他準備好的衣褲,就鑽入書房去了,壓根沒意識到她的消失。也許直到明天早上,他發現餐桌上沒有該有的早餐時,才會開始感到異常。
身為人妻,之於那個與她共同生活了十二年的男人,她存在的意義和價值究竟是什麼啊?
當初是因為不慎懷孕,所以兩人匆匆成婚;她還辭去工作,專心在家待產,可是最後孩子沒能保住,而且造成了她永遠無法再懷孕的結果。這樣的傷痛很巨大,她心灰意冷,對於什麼事都提不起勁,也無意重返職場。丈夫說:沒關係,我養妳,妳就好好休息吧。因此她努力打起精神來做一個好主婦,很認真地盡好自己的本份,把兩人的家顧好,讓他可以好好工作,無後顧之憂。
然而也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她和他漸漸無話可說,往往一大早他就出門上班,晚上他回到家來,兩人之間還是一片沉默。
沒有愛,沒有性,沒有言語,沒有擁抱,沒有身與身之間的親密,沒有心與心之間的交流,這樣也算是夫妻嗎?
狀況總是兩人共同造成的,她知道自己或許要負一半的責任,因為她曾經不想面對難以承受的傷痛,本能地關閉了自己的感覺,許多時候也把他擋在心門之外,久而久之,就成為一種習慣,他對她也因此失去了耐性與興趣,以致於當她想要與他靠近時,他已反過來將她推開。
但她畢竟是個把家事打理得井井有調的妻子,他也畢竟是個每天晚上都回家吃飯的丈夫,兩人之間還是維持了表面的形式。只是,也許火災早就發生了,也許這場婚姻已經在沉默之中把所有的感情與情緒都燒燬,只徒有表面形式的骨架在撐著吧?
前幾天,她一如往常地在丈夫出門上班之後,進入他的書房打掃,卻不小心在移動電腦滑鼠時,讓沉睡的螢幕甦醒,因此她看到了在臉書Messenger裡,丈夫與某個女子之間一來一往火辣辣互相挑情的對話。她沒有細看那些私密對話,沒有追查那女子是誰,她只是平靜地把書房打掃完畢就出去了。當天晚上丈夫回來時,她也沒有詢問他那是怎麼回事。
因為她既不憤怒,也不嫉妒,她只是無感,只是木然,她連一絲絲好奇都沒有。
然而此刻,望著窗外的月亮,強烈的傷感忽然像潮水般一波波向她捲來。
在什麼時候,她把自己遺失在什麼地方了呢?
她想起二十歲那年,因為聽說太魯閣的布洛灣一帶能看見彼岸花,她就不顧一切地一個人到花蓮去,只為了尋找彼岸花的身影。
彼岸花,在古經裡被稱為曼珠沙華,傳說開在進入冥界之前的忘川河畔。
她一直以為這只是一種虛擬之花,所以當在某篇報導裡看見布洛灣就有彼岸花時,她整個心弦為之震動,非要親自去看看不可,否則她無法安心做任何事。
於是,雖然期中考在即,她還是尋花去了。
然而那次她看到杜鵑,看到百合,看到許多其他的花,卻沒看到彼岸花,後來上網一查,才發現彼岸花的花期是秋天,而那時是春天,當然尋不見想見的花了。
此刻,在這個秋天,她好想念那個尋花的女孩。以前那個易感、浪漫、愛好自由的她,現在究竟到哪裡去了呢?
*
她醒來的時候,窗外的月光已經換成了陽光。她望著陌生的室內,一時之間有些疑惑,後來才想起,啊,對了,自己昨天晚上離家出走了。
就在這時,床頭櫃上的手機響了起來,她看著來電號碼,心想,丈夫終於發現她不在了吧?她按下通話鍵,那頭傳來丈夫接近怒吼的聲音:
「妳在哪裡?」
「宜蘭。」
「宜蘭?妳到宜蘭做什麼!妳怎麼這樣一聲不響就不見人影...........」
接下來是一連串失控的責備。她默默聽著,並不辯解,只覺得訝異,原來丈夫也有這樣的情緒?看來平常他也有他的壓抑。
所以不只是她需要改變,他也一樣需要。無論這場婚姻是不是還要繼續下去,許多舊有的東西都必須捨棄。她還不知道自己會做怎樣的決定,她只知道不能再回到過去的自己。
「妳說話呀!妳什麼時候回來?」丈夫的聲音聽起來充滿憤怒,「妳旁邊有人對不對?妳還要回來嗎?」
她深深呼吸,平靜地回答:「我只有自己一個人。我總會回去的,回去解決該解決的問題,但我現在要先去一個地方。」
「哪個地方?」
「只有我自己才能找到的那個地方。」
「妳在講什麼?」
「抱歉,我得走了。先這樣吧,再見。」她切斷通話。
昨夜她對著窗外的月亮說了,她要再次前往布洛灣尋找彼岸花。她渴望找回過去的自己,也必須向昨日的自己告別。至於那些關於現在和未來,那些有待理清的改變與決定,她想,在尋花的過程裡,答案也會浮現的。
.
............................................
.
專欄:聽樹君說故事
標題:彼岸花
作者:彭樹君
刊於 皇冠雜誌777期 / 2018十一月號
#彭樹君
#聽樹君說故事
四城火車站想見你 在 世界,進行中 The Ongoing World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環島讀冊 ‧ 高雄 ‧ 那段蒐集小牛頓的日子]
從國小中年級開始,各科目要分組做報告,甚至能以報告取代寒暑假作業與月考。我喜歡做報告遠勝於考試與印著無聊題目的作業本,不過那時電腦還不普及,上網前得先打開數據機,嗶嗶啵啵好一陣,一個網頁要三十秒才能打開,翻書找資料仍是多數學生會採取的方式。
那時《漢聲小百科》是我最大宗的資料來源,國文和社會課需要引典故時就翻出《中國童話》,不夠的資料到圖書館找。那時圖書館書庫的照明昏暗,空氣混合紙頁、濕氣與微微霉味,我喜歡捏著寫著索書號的小紙片走在巨大的書架
間,視線掃過起伏的書脊,從書架空隙望向隔壁走道尋書人們的胸背,想像自己在大海裡深潛。
考量女兒的做報告需求,爸爸開始到各間書店蒐羅《小牛頓》,這是當年小學生做自然科學報告時的至寶,我還記得做九大行星報告的那次,書桌左手邊是一疊行星相關主題的小百科與小牛頓,右手邊是彩色鉛筆,報告寫在A4紙上,
我將字沿著尺緣寫,讓句子呈現整齊的橫列,底下搭配星球插圖。那時的我想當太空人,天文相關的報告都做得很認真。
為女兒買《小牛頓》成為爸爸的執念。我蒐集美少女戰士套卡,和同學交換背面有數字編號的卡片,填補集卡簿上的空白;爸爸則卯起來跑高雄、台南各大二手書店與租書店,利用下班或出差的時候繞進巷子裡搬回各集《小牛頓》,填補雜誌編號間的缺漏。國小畢業前,書架上有《小牛頓》第一集到第一六九集,爸爸甚至找到一本強大的《小牛頓》目錄,每集的內容看目錄就一目了然。
這是沒有Google的年代,一位父親對女兒的愛。
---
「當年沒有網路也沒有書店地圖耶,你怎麼知道要到哪裡找舊書店?」我躺在沙發上一面滑手機一面問爸爸。
「騎著摩托車鑽來鑽去找啊。」爸爸搖著扇子回答,現在高雄夏天愈來愈熱了。
「找到之後咧,把地址寫下來,下次光臨喔?」我問。
「走一遍就記得啦!開玩笑妳老爸方向感好的咧。」爸爸把扇子用力朝大腿一拍。
爸爸很有方向感,一個地方實際走過一遍就不會忘記,可惜沒遺傳給我。
我們一起回想那些年造訪過的高雄書店,我的最初印象停留在苓雅區宏總百貨的宏總書局,偌大光鮮,充滿新書氣味的賣場,沒有多久就隨著宏總集團沒落,百貨關門而歇業。同一時期大遠百在三多商圈開幕,十七樓占地千坪、挑高、木裝潢、播放優美音樂的誠品書店讓我驚呆了,想著要是能住在書店裡多好。
上大學後,放假回高雄,想買書就跑去河堤社區,明儀書店、政大書城、城市書店就在步行距離不到十分鐘的小小範圍內,書籍種類多元、折扣多,讓窮學生省下不少錢。但後來政大書城吹熄燈號,城市書店則在短暫歇業後,於二○一
五年在中鋼集團總部旁的附設會館重新開幕。
我的高雄書店印象,是裝潢、動線、藏書與價格拼組的圖像記憶,爸爸則採地圖模式,例如「那間瑞源、六合路交叉口賣二手書的」、「立志中學旁邊,從建功街轉進去那頭的」、「台南火車站出來左轉,北門路上有一間(其實有很
多間)」,相同的是,我們老是記不清書店的名字。
當我講起我造訪一間位於苓雅區福壽街的書店,叫做等閑書房,爸爸靈光一現,想起他也曾到福壽街的一間舊書店收集小牛頓,「就在街底啦,旁邊是圍牆,斜對面有公園那間」。
那間書店叫「上學堂」,是等閑書房老闆湯若瑜小時候常去的舊書店。
===========正文分隔線============
要從全台灣200多間獨立書店選出18間寫進書裡,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我選擇這些書店的理由,純粹出自一己之私,幾乎都和個人興趣與成長經歷有些關聯。抉擇高雄的獨立書店時,心裡有不小的掙扎,有意思的書店太多,不可能每間都寫,最後我決定從「共鳴自己的成長經歷」這點來取捨,因為高雄是我成長的故鄉。
決定寫等閑書房,是因為去年在 荒野夢二主人銀色快手的臉書,看到等閑書房與左彎二手書店響應高雄復興二手書店,一起製作「高雄舊書店地圖」。銀快寫道:「她和爸爸會在店休的日子開著車,親自拜訪高雄的各家書店,並透過跟老闆聊天,來瞭解書店的特色以及經營的主要方向... 」
這畫面讓我想到小時候坐在爸爸的野狼摩托車油箱上,吹著風,跑去左營的舊書店或苓雅區的青年書局尋寶,在書架間鑽來鑽去找自己喜歡的書,還有爸爸利用下班時間到處找小牛頓的樣子,頓時覺得好親切。
等閑書房位在捷運五塊厝附近,我爺爺家在鳳山,書店和爺爺家就隔著一條中山高速公路。但我對這一帶非常不熟,出捷運站之後有種初來乍到的感覺。
若瑜是個很認真可愛的女生,她那時剛完成為期六天,造訪十四間獨立書店的環島旅行,那天聊得很開心。湯爸健談又幽默,沉迷台灣文史,和他聊天非常有趣,父女倆簡直是對活寶。
若瑜還帶我到樓上看他們的收來的二手書,透天厝除了家人的起居空間,全部都擺滿角鋼書架,架上是滿滿的書,乍看之下像是座小圖書館,可以想見一家人對經營這間書店耗費的心力與執著。
對於開書店,父女倆有各自的想法。他們都是初入二手書產業的小白兔,又因世代差異產生觀念激盪,這是我在寫等閑書房的過程中,最覺得精采有趣,也花比較多心力著墨的一塊。
就不說太多了,歡迎大家明天晚上到等閑書房聽環島讀冊的故事,也和若瑜與湯爸聊聊他們的故事吧!
3/22(四)19:00-21:00/高雄 等閑書房
免費入場,請按此連結選「參加」便於統計人數 ↓↓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014333402187954/
---
📖《環島讀冊:心中那間獨立書店,改變街區的閱讀力量》
博客來 http://bit.ly/2F1o6mR
金石堂 http://bit.ly/2BjFDEs (已有簽名版可預購)
誠品 http://bit.ly/2G6Jdp5
TAAZE讀冊生活 http://bit.ly/2EjGLLN
🛩️《出發!到世界討生活:人生逗號,一個女生的環球361天》
博客來網路書店 http://bit.ly/2FmSzN9
金石堂網路書店 http://bit.ly/2GsiEeg
三民網路書店 http://bit.ly/2DIspTL
誠品網路書店 http://bit.ly/2FpQ4sI
讀冊生活 http://bit.ly/2FqdC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