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軌弘經」:是為末世弘通妙經法則, 名為三軌之弘經。
一、慈悲為室,言弘經之人宜先住於大慈悲之心。
二、忍辱為衣,言弘經之人宜被忍辱之衣, 堪任一切眾生之惡障。
三、諸法空為座,言弘經之人宜住於第一義空之理。
--
弘揚經典、佛法,他要具足三種軌則, 所以「三軌弘經」,人人要有這三種軌則, 那就是「為末世弘通妙經法則」,這個軌則。 大家要發心,在這種末世,就是末法時代, 在這種末世時代,佛法已慢慢不受人看重 了。
我們要在這個末世中弘揚流通,一 定要有法則,要有方法,要有軌則,這樣 叫做「三軌弘經」。所以我們在末法中要講 法,不是那麼容易。
第一個軌則就是要「慈悲為室」。《無量義經》、《法華經》我們都讀得到,「大慈悲 為室」,這是我們的「四弘誓願」、「四無量心」所不可缺少,這就是方法,方法不是 用口說的而已,要身體力行。「大慈悲為室」, 那就是「弘經之人宜先住於大慈悲之心」。
我們想要弘揚佛法的人,我們要首先將我們的心建立大慈悲心。
第二,就是要著忍辱衣,我們要穿起忍辱衣,就如戰士要入戰場,我們要先保護自己。我們要入人群,眾生剛強,濁氣很重,我們不能被眾生影響我們的道心,「本欲度眾生,反被眾生度」,那就很麻煩了, 所以我們必定要先穿起這件忍辱衣,著忍辱衣,「忍辱為衣」。也就是說,弘經之人 要披上這件忍辱之衣,要穿起這件衣服, 要堪任一切眾生之惡、障礙。眾生就是太剛強了,無明網,荊棘竹刺都在眾生的內 心,所以,我們自己的心裡要準備,要堪 得起忍一切眾生之惡來障礙我們的道心。
我們不要有要去度人,要去說服人,反而我們被無明煩惱說服了,所以我們就要有這種披起忍辱衣的準備,這樣才不會受到人群來障礙我們自己的道心。
第三,就是「諸法空為座」。
法,我們不要執著,就是弘揚經典的人,宜住於第一 義空。
我們應該,「宜」就是應該,應該要住在第一義空。佛法無漏,入我們的心, 戒、定、慧,六度萬行,我們都很自在了, 所以我們付出無所求,瞭解我們付出之後, 內心所得到的就是法喜。能夠付出,就是 成就我們的菩薩道,不要有付出了還停滯 在「我是能布施的人,我是能去救人的人」, 不必有這些執著,做過了,就過去了。
我們要勇猛直前,向前走過去。就如我們走 路,雙腳走路,走過去,就是「前腳走, 後腳放」,向前精進直往。若是有所執著, 那就是還不空,還沒有空掉「我們是能布施的人」,我們還是執著「我是能布施的人」, 這樣就是心還黏著,黏在「我是能布施的人」。
我們要付出很安然自在,向前直走,「第一義空」的道理,我們要瞭解。
--
恭錄自 證嚴法師 法華晨語開示
20150517
花蓮薰法香團隊筆記
四弘誓願四無量心 在 靜思法脈勤行道,傳承法髓弘誓願; 慈濟宗門人間路 ... 的推薦與評價
靜思法脈勤行道,傳承法髓弘誓願; 慈濟宗門人間路,悲智雙運無量心】 全球慈濟人有不同的 ... 法脈存在每一個人心裡, 要內修誠正信實,發四弘誓願:. ... <看更多>
四弘誓願四無量心 在 [法語] 四無量心淺談- 看板Buddhism 的推薦與評價
四無量心淺談
釋法隆
內容提要: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是佛法修證過程中一項不可缺少的理論與修行法門,
因此在諸經論中每有提到,但是其中的說法都不盡一致。本文站在大乘緣起空觀的角度,
主要以《阿含經》、《大毗婆沙論》、《大智度論》等經論所言四無量心的說法爲依據,
來澄清一些常識性的問題,如四無量的內涵、作用、功德、修法以及與慈悲心之間的關系
等問題,以此來探究釋尊說四無量心的真正含義,同時探討慈、悲、喜、捨在現實生活中
所具備的深刻意義。
佛教以慈悲著世,佛法更以般若智慧賦予了慈悲更爲廣闊而深刻的內涵。探討慈悲的
根源,不能不提到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因爲四無量心中含有慈、悲二心,那麽四無
量心與慈悲心到底是何關系?有無差別?這是發起本文寫作的因緣。經過進一步探查,問
題比想像中複雜得多,如早期佛教、部派佛教與大乘佛教對四無量心的看法就有很大差異
等等。因此,本文“本著佛學論文重在給人信心,讓人明白,給人一以貫之的精神,能夠
對義理融會了然,而達實修實證爲目的,棄除談是論非的佛教,以一乘直入的佛法契入衆
生根基”。因此,站在大乘佛教緣起空觀的角度上,綜合前人的成果,對四無量心進行一
番探討。分析和整理,力求對一些常識性問題達到正確的理解和吸收,若有不正之處請諸
大德不吝賜教。
一、四無量心之內涵
(一)慈、悲、喜、捨
慈、悲、喜、捨即是四種無量(catvary aprama n·oni,catasso appama ayo)之
意,又名四無量心、四等心,或名四等。在《阿含經》中四無量又名四梵行、四梵室、四
等心;南傳《清淨道論》則名之爲四梵住(catubrahmavihara)。然而,四無量心之義爲何
?《大智度論》“四無量義”中云:
四無量心者,慈、悲、喜、捨。慈名愛念衆生,常求安隱樂事以饒益之;悲名愍念衆
生受五道中種種身苦、心苦;喜名欲令衆生從樂得歡喜;捨名捨三種心,但念衆生不憎不
愛。
簡單說:慈(maitri)爲與樂,即饒益有情;悲(karun·a)爲拔苦,即除其怖畏,
苦難;喜(mudita)爲慶賀,即見其得樂而慶慰欣喜;捨(upek s ·a)爲等視怨親,無所著
,即捨前三心(慈、悲、喜)。
另有一種是從梵語原意來解釋前二無量心的說法,解說雖有不同,其義卻是一樣。梵
語“悲”(karun·a)原意呻吟,然則由自己之病痛,而引申爲對他人的病痛與苦惱有
感而生憐愍不忍之情,二者都是對他人無條件的關懷與愛護。由此,大乘佛教所強調的同
體慈悲應從這裡得到體現。然而,何以言四心爲“無量”?《中阿含經》云:
阿難!我本爲汝說四無量,比丘!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三、四方、四
維、上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
切世間成就遊,如是悲,喜;心與捨俱遍滿一方成就遊……若爲諸年少比丘說教此四無量
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梵行。
即修習慈心時,心與慈心所相應,所緣由一方衆生,再逐漸擴展爲二方、三方乃至十
方無量衆生皆得樂,無任何瞋恚,圓滿善修即是慈“無量”。悲心、喜心、捨心亦如是修
持。
(二)無量
由上述知道,慈為與樂,悲為拔苦,喜為見其得樂而欣喜,捨為等視怨親無所著。然
而什麽是“無量”?“普緣有情,對治無量戲論、煩惱,故名無量”而《大智度論》將無
量分為三個層次,一廣、二大,三無量:
“廣大無量者,一大心分別有三名。廣名一方,大名高遠,無量名下方及九方。復次
,下名廣、中名大、上名無量。復次,緣四方眾生心,是名廣。緣四維眾生心,是名大。
緣上下方眾生心,是名無量。復次破瞋恨心是名廣,破怨心是名大,破惱心是名無量。復
次,一切煩惱心小人所行生小事故名為小。復小於此故名瞋恨怨惱,破是小中之小,是名
廣大無量。所以者何?大因緣常能破小事故。廣心者,畏罪、畏墮地獄,故除心中惡法。
大心者,信樂福德、果報故除惡心。無量心者,為欲得涅槃故除惡心。復次,行者持戒清
淨,故是心廣。禪定具足故是心大,智慧成就故是心無量。”
┌─────────┬────────┬─────────┐
│ 廣 心 │ 大 心 │ 無 量 心 │
├─────────┼────────┼─────────┤
│ 一方 │ 高遠 │ 下方及九方 │
├─────────┼────────┼─────────┤
│ 下 │ 中 │ 上 │
├─────────┼────────┼─────────┤
│ 緣四方眾生心 │ 緣四維眾生心 │ 緣上下方眾生心 │
├─────────┼────────┼─────────┤
│ 破瞋恨心 │ 破怨心 │ 破惱心 │
├─────────┼────────┼─────────┤
│ 畏罪畏墮地獄, │ 信樂福德果報,│ 欲得涅槃 │
│ 故除心中惡法。 │ 故除惡心。 │ 故除惡心 │
├─────────┼────────┼─────────┤
│ 持清淨戒 │ 禪定具足 │ 智慧成就 │
├─────────┼────────┼─────────┤
│ 以慈心念諸餘下 │ 念諸天及人 │ 念得道聖人 │
│ 賤眾生及三惡道 │ 尊貴處 │ │
├─────────┼────────┼─────────┤
│ 以慈念親人 │ 以慈念中人 │ 以慈念怨憎 │
├─────────┼────────┼─────────┤
│ 狹緣心 │ 小緣心 │ 有量心 │
└─────────┴────────┴─────────┘
所謂的無量是依所緣的衆生,所斷的煩惱及依心之所念而有差別。真正的“無量”是
緣十方無量衆生,破嗔惱心令得涅槃,心念得到聖人,並以慈報怨。然而,何以此處所言
無量仍是有量心呢?《大智度論》又云無量有二:
無量有二種:一者實無量。諸聖人所不能量。如虛空、涅槃,衆生性不可量,二者有
法可量,但力劣不能量。譬如須彌山,大海水與雨滴數多少,諸佛菩薩能知。
換言之,真正無量是超越一切,不可度量的。正因如此虛空、涅槃等也是不可度量的
。觀一切衆生而不起分別,“滅度一切衆生已,而無有一衆生實滅度者”。因此要達到真
正的無量是必須與般若相應才可說是無量,也只有具般若空慧才能廣緣無量衆生,廣度無
量衆生。另《雜阿含經》云:
尊者!謂貪有量,若無諍者第一無量。謂貪者是有相,恚癡者是有相,無諍者無相。
貪者是所有,恚癡心者是所有,無諍者是無所有。
換句話說,一般所言的煩惱是有量的,真正的“無量”必須是與空慧相應。因此四無
量心的修習是通向解脫道依空慧緣廣大有情,斷一切煩惱。然而,早期四無量心被視爲世
間定法,是有漏的,《雜阿含》卷云:
我自憶宿命,長夜修福……曾於七劫中修習慈心,經七劫成壞,不還此世。七劫壞時
,生光音天。七劫成時,還生梵世,空宮殿中作大梵王,無勝上領千世界。
也就是說,修慈心其果報能生梵天,功德勝過布施與持戒。而婆羅門亦是向往梵天,
以梵爲其最高神,四無量心亦通婆羅門之修行。同時早期釋尊說四無量心是希望佛弟子能
依梵住而行,故四無量心被視爲世間善法。
然而部派論師卻認爲四無量心只是勝解作意(adhimok s·a-manaskara),如《大毗婆
沙論》云:“無量不能斷諸煩惱,但能制伏或令轉運。”因其所緣的無量衆生只是假想的
衆生,並不能斷盡所有的煩惱,並非出世間善法,必須是與共相的真實作意相應,才可斷
諸煩惱;同時對於四無量心真正所緣的衆生,毗婆沙師認爲只緣欲界衆生。
針對上述問題,《阿含經》中云:“慈、悲、喜、捨四定若能與七覺支俱時而修,是
可通向無漏解脫道。”所以,慈、悲、喜、捨四心是通於有漏,也通於無漏。《大智度論
》也云:
佛知未來世諸弟子鈍根故,分別者諸法,錯說四無量相,是四無量心衆生緣故,但是
有漏;但緣欲界故,無色界中無。何以故?無色界不緣欲界故。為斷如是人妄見故。說四
無量心無色界中,佛以四無量心普緣十方衆生故,亦應緣無色界中。
總結其意,認為慈、悲、喜、捨四心是世間定法或是勝解作意,皆是鈍根之故。真正
“無量”是普緣三界一切有情的,是超越一切的,此四心雖緣衆生相,但若能與般若空慧
相應,不取衆生相,而契入諸法實相,這才是佛陀之用意所在,也是大乘佛教慈悲的真實
內涵。
二、四無量心與慈悲心的關系
由上可知,四無量心所顯示的思想即是大乘慈悲心的內容,但無量心與慈悲心二者究
竟是怎樣的關系呢?《大智度論》云:“將慈悲賅攝於四無量心中而分別稱爲慈無量和悲
無量。”《阿毗達摩俱舍論》云:
無量有四:一慈、二悲、三喜、四捨。言無量者,無量有情為所緣故,引無量福故,
感無量果故。此何緣故唯有四種?對治四種多行障故。何謂四障?謂諸瞋害、不欣、慰欲
、貪嗔,治此如次建立慈等。……此四無量,行相別者:云何當令諸有情類得如是樂?如
是思維,入慈等至。云何當令諸有情類離如是苦?如是思維,入悲等至。諸有情類得樂離
苦,豈不快哉!如是思維,入喜等至。諸有情類平等平等,無有親怨。如是思維,入捨等
至。
換句話說,佛教作爲慈悲的宗教,其具體的實踐即是從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來論
述。四無量心不只是修行者的修習證悟,同時是一切有情本具的清淨佛性。
《大智度論》卷二十云:“慈是真無量,慈為如王,餘三隨從如人民。”又云:“慈
以功德難有故,悲以能成大業故。”卷二七也云:“四無量心中,大悲是大乘之本。”同
時卷二七曾論及諸佛菩薩不捨世間衆生的慈悲心之所以爲“大”時這樣說:
問曰:若爾者,何以但說慈悲爲大?答曰:慈悲是佛道之根本,所以者何?菩薩見衆
生老、病、死苦、身苦、心苦,今世後世苦等諸所苦惱,生大慈悲救如是苦,然後發心求
阿耨多羅三貌三菩提。亦以大慈悲力故,於無量阿僧祇世生死中,心不厭沒。以大慈悲力
故,久應得涅槃而不取證。以是故,一切諸佛法中慈悲爲大,若無大慈大悲便早入涅槃。
由此知,大乘經論雖言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然經常只簡稱慈悲或大慈大悲,如
我們最熟悉的觀世音菩薩即爲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代表,以救度一切衆生之苦難爲己任
。也正因此而有了地藏王菩薩之“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的宏大誓願。
因此,大乘菩薩以慈悲心故不捨一切衆生,而諸大乘經論更以慈、悲、喜、捨作爲菩
薩度化衆生之無量心行的代表。故太虛大師在說明四無量心與慈悲心關系時這樣說:“以
廣顯略,以略攝廣,見慈爲根本自心,能明慈即明於悲、喜、捨矣”。印順法師也說:“
菩薩的慈悲心,分別爲慈、悲、喜、捨四心。”這也是對二者之間關系的最好總結。
三、四無量心的作用與功德
從上所述了知四無量心與慈悲心關系後,現在闡明四無量之功用與功德。
(一)四無量心的作用
四無量心可緣無量衆生,又可對治無量戲論、煩惱,那麽究竟四無量心是怎樣對治戲
論與煩惱呢?《增一阿含經》云:
羅雲:當修行慈心;已行慈心,所有嗔恚皆當除盡……當修行悲心;已行悲心,所有
害心,悉當除盡……當修行喜心;已行喜心,所有嫉妒皆當除盡……當修行捨心;已行捨
心,所有驕慢悉當除盡。
而《大智度論》云:“修慈心爲除衆生中瞋覺故;修悲心爲除衆生中惱覺故;修喜心
爲除不悅樂故;修捨心爲除衆生中愛憎故。”由此知,修慈心可息嗔恚;修悲心可除惱害
;修喜心可除嫉妒;修捨心可對治貪愛、驕慢。
一般來說,修禪定可降伏煩惱。爲什麽在此卻要強調修四無量心來對治諸煩惱呢?《
大智度論》云:“若欲得大福德者,為說四無量心。”換言之,修四無量心除對治煩惱外
,因緣廣大有情,所以可獲無量福德。但是,既然是緣無量有情,又爲何要修“捨”心?
《大智度論》云:“行者修慈、喜心,或時貪著心生,或時憂愁心生。以是貪憂故心亂,
入是捨心除此貪憂,貪憂除故名爲捨心。”
即修慈心時,與樂衆生,見其得樂,易生染著心;修悲心時,見衆生苦,易生憂愁心
。如此,貪染心、憂心生,不但障礙修行,且所獲功德亦少。所以,應觀修慈心、悲心、
喜心所生之過患,而令生舍心,斷除一切貪染愛著,修捨心,才可成就四無量心,才可成
就大慈大悲。
總之,修慈心可息嗔恚,修悲心可除惱害,修喜心可除嫉妒,修捨心可對治貪愛、驕
慢,此爲佛法修道的對治性,修四心緣十方衆生可對治無量戲論、煩惱,更可帶來無量福
德。因此可以總結四無量心之功用爲對治煩惱、諸善根本、無漏解脫及圓成菩薩道。
(二)四無量心的功德
既明作用,亦應明其有何具體功德,才能使衆生體會現實利益積極修行。《增一阿含
經》云: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衆生修行慈心解脫,廣布其義,與人演說,當獲此十一果報
。云何爲十一?臥安、覺安、不見惡夢、天護、人愛、不毒、不兵、水、火、盜賊終不侵
柱、若身壞命終生梵天。
即修慈心解脫者,可獲十一種功德果報,且命壞終時可生至色界凡天。而《大智度論
》云:
慈心好修,善修福極遍淨天;悲心好修,善修福極虛空處;喜心好修,善修福極識處
;捨心好修,善修福極無所有處。……如是世無量,但聖人所得非凡夫。
也就是說,修四心分別可獲至色界、無色界的功德。修慈無量可獲遍淨天果報,修悲
無量得虛空處,修喜無量感識無遍處,修捨無量感無所有處。但是這裡所說無色界是聖人
所爲,非凡夫能得。對於此種說法,我們尤應注意從緣起角度、衆生根基來理解。
四、四無量心的修習方法
如前所述,基本上對於四無量心有了大概的了解。提到四無量心之修習,在諸經論中
則有不同說法。
(一)引經論明
1、《阿含經》
前面說四無量心既通有漏,亦通無漏,說到修習方法,《中阿含經》云:
多聞聖弟子,捨身不善業,修身善業;捨口意不善業,修口意善業……彼心與慈俱遍
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
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彼作是念:我本此心少不善修,我
今此心無量善修……若有如是,行慈愛心解脫無量善與者,必得阿那含或復上得。如是悲
、喜、心與捨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
。
即捨身、口、意不善業,修善業;心分別與慈心、悲心、喜心、捨心相應,無任何煩
惱、嗔恚,與空相應;圓滿善修,由緣一方衆生,再逐漸擴展至十方無量衆生……如是,
行慈心解脫,修無量善,可達三果或三果以上的果位,悲、喜、捨心亦然。
2、《大毗婆沙論》
對於四無量心的修行方法《大毗婆沙論》則將所緣對象分爲親、中、怨三種,親與怨
又分爲上、中、下三等,中品則無分。其所緣順次分別爲慈、悲、喜無量的所緣次第爲親
(上、中、下)→中(下、中、上)→怨(上、中、下),舍無量的所緣次第爲中(上、
中、下)→怨(下、中、上)→親(下、中、上)。
也就是說,四無量心之間的修習方法是不同的,隨心所的作用而改變所緣對象的次第
,具體修法依上而知。
這也是爲什麽部派論師認爲四無量心爲什麽只是勝解作意,而不能達到真正解脫。因
爲他們認爲勝解作意於所緣事相上只是增上作用,沒有與空慧相應,不做自相、共相的正
確思維,因而說明四無量只是有漏的世間法。
3、《大智度論》
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中提到四無量心修法時云:“慈悲心有三種:衆生緣、法緣
、無緣”,卷二十中加以詳述:
衆生正等無異,十方五道衆生中,以一慈心視之……如是心遍滿十方衆生中,如是慈
心名衆生緣,多在凡頭人行處,或有學人未漏盡者行,法緣者諸漏盡阿羅漢、辟支弗,諸
佛是諸聖人破除我相,滅一異相故。但觀從因緣相續生,但空五衆即是衆……以慈念衆生
不知是法空,而常一心欲得樂。聖人愍之令隨意得樂,爲世俗法故名爲法緣。無緣者是慈
但諸佛有……佛以衆生不知是諸法實相往來五道,心著諸法,分別取捨。以是諸法實相智
慧令衆生得之,是名無緣。
行者心雖與慈相應,遍滿十方衆生,不生親怨,皆以慈心平等對待;但仍必須緣衆生
相,如此只可說是衆生緣慈,多在凡夫或是未得漏盡的有學人。而法緣慈爲漏盡聖人,即
二乘、辟支佛、菩薩、佛。因爲諸聖人初緣衆生,後緣法緣,破無我相,觀一切乃是因緣
相續而生,無衆生相,為慈念衆生而知無我,慈念衆生而隨順與樂,稱為法緣慈。然而,
唯有佛能如實了知諸法實相,觀緣起無自性,當下顯了緣起的假名衆生,知畢竟空不可得
,心無所著,佛慈念衆生不知諸法實相,以種種方便令其了解諸法實相,使衆生真正得度
,這是智慧即慈悲、智慧與慈悲的調合,此為無緣大慈,是與般若相應的無量慈。
慈是如此修習,悲、喜、捨心亦是如此修習。因此真正的慈悲心必緣衆生相,初是執
著衆生有實性;次是不執實有衆生,觀緣起慈愍衆生;唯有無緣慈,是通達我法畢竟空,
而僅有如幻假名我法,才能真正與樂拔苦,怨親平等,解脫生死,成就慈悲心。所以佛法
的修行,必須與般若智慧相應,由此也明了菩薩、二乘、凡夫在修習四無量心時的差別與
不同。
(二)慈悲心之長養
從大乘角度談到菩薩發菩提心欲度衆生,本著利他精神,這是菩薩慈悲本願故。但是
初發心菩薩煩惱沒有完全根除,意志力薄弱,遇逆緣易退心,不再精進勤修大乘佛法,去
利益衆生。這是由於慈悲心不堅固,所以要時常勤修慈悲心,使令慈悲心增長及穩固。這
裡根據前人總結增長慈悲心的方法介紹如下:
1、自他互易觀:簡單地說,就是設身處地爲他人著想,假如自己是對方,或是對方
是自己時,那應該怎樣做?凡夫衆生所作所爲皆是以自我爲中心,只是考慮自己的利益,
往往會忽略別人的感受、立場和看法,無形中傷害到別人而不自知。一切世間都是因緣和
合,有著密切的互動關系,即依存關系。這樣以自己的自愛而推至他人,設身處地爲他人
著想,把他人看作是自己,慈悲之心自然會油然而生。
2、怨親平等觀:除自愛外,最親愛、最關切的沒有比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更親的
了。最難生起慈悲心的對象莫過於自己的怨親及仇人,因此慈悲心的修習先從自己的親友
入手,再到不相關的人,最後到自己怨恨的人,次第而修。詳細講,首先對自己所親愛的
家人、朋友進行觀察,觀察他們的苦痛而想要解除他們的苦惱,見他們沒有福樂而想給予
他們福樂,這樣修習到親人的苦樂如自己的苦樂一樣,深刻地印入自心,而時刻想使他們
離苦得樂,再推廣到不相關的人,仔細觀察,這實在是對我有恩之人無始劫以來,誰不是
我的父母、師長!對於不相關人的苦樂,關切地生起慈悲之心,乃至喜、舍之心,再修習
到如對自己親人、朋友一樣,這樣就能不斷擴展到對怨敵。做如是想,無始劫以來皆是自
己的師長、朋友,同時以緣起法指導自己的思維,壞人不是永遠都是壞人,只要因緣條件
成熟也會變成善人。如此這般地細心觀察,就會對怨敵的愚昧、無知,生起憐憫心、寬恕
心、慈悲心,這樣怨親平等成就,慈悲喜捨四無量心遍滿一切。
還要說明的是,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的修習次第在經論中並無一定說法。《增一
阿含經》中主張其修行次第爲慈、悲、喜、捨之順序,瑜伽師亦認同,毗婆沙師則主張四
無量心並無一定次第。因此站在緣起法角度講,本文也認爲四心修習之間並無一定次第,
但卻是相互滋益,是爲佛法修道上的相須性,因此所修各依根基而有修行方法的差異。
五、四無量心的現實意義
(一)倫理意義
如果前面所述完全是純理論的話,那麽現在談些感性的話題。
從前面所述知道,四無量心是三乘人所共有的,只是淺深、圓滿與不圓滿、自利或是
利他問題。站在大乘佛法的角度所強調的四無量心,必是以一切衆生皆本具清淨佛性爲前
提。換言之,佛教的慈悲喜捨之心即是依本具的覺心而發用,方能如實照見諸法實相之理
,厭生死、欣涅槃而依理修證。因此近代佛教的改革家太虛大師提倡把大乘佛教發展爲“
人間佛教”,並將大乘佛法的慈悲心所實踐的慈、悲、喜、捨四無量心解釋爲“愛他、憫
他、贊他、助他”,一言以蔽之即爲“利他”!這樣,大乘佛教的慈悲心既是以自覺覺人
、自利利他爲特質,並由之發出既出世又入世的宗教信仰與教化活動。如積極關懷現世的
廈門南普陀寺慈善會、同心慈善會;台灣國際佛光會、慈濟功德會等,這些皆是本著大乘
佛教利生、濟世的精神積極參與現世社會的慈善福利與教化活動,這就是以“做人之道”
爲倫理的共同理念與共同規範的實踐,對社會倫理與教化人心起著不容忽視的影響力。
由此可以說明慈悲喜捨心不僅是一種自律的宗教修證,同時也爲現世社會提供一套普
遍的倫理規範。因此大乘佛教的慈、悲、喜、捨心必能使十法界衆生形成一種福禍與共的
生命共同體,創造新人類人我互助的社會倫理規範,這才是大乘菩薩四無量心的究極表現
。
(二)結緣之道
應知慈、悲、喜、捨是一切有情共有的財富,不是佛教徒的專利。現實生活中,因爲
有了慈悲心,生命才因此充滿了生機與憧憬,成爲生命生生不息的源泉,但是具備慈、悲
、喜、捨不是打不還手、罵不還口,還應遵守一定的原則。當公理正義遭受無情的打擊排
擠,當正人君子受到無端誹謗抨擊之時,能夠挺身而出,這就是一種勇敢、積極的慈悲。
因此慈悲要有智慧,慈悲不是一時的惻隱之心,而是透過公理的感動助人,是心存正念的
服務濟人;不是熱鬧地隨衆起舞,更不是私心地利益親友。因此慈悲喜捨是最高境界的怨
親平等、無我無私。
同時必須知道慈悲不是一個定點,而是情感的不斷升華。也就是說,慈悲是做人應該
具備的條件。一個人可以什麽也沒有,但不可以沒有慈悲。在基督教中認爲慈悲就是愛,
但愛有兩種:染汙的愛與清淨的愛。染汙的愛處理不當時就會變成痛苦的淵源、煩惱的陷
井;清淨的愛、昇華的愛才是慈悲,是一種無私而充滿智慧的服務濟助,是不求回報的布
施奉獻,是成就對方的一種願心,集合了愛心、智慧、願力、布施等種種功德。
因此談及慈悲之結緣之道,還應該明白慈悲是自己身體力行的道德,不是用來衡量別
人的尺度。真正的慈悲不一定都是和顔悅色的讚美鼓勵,有的時候不免要用金剛之力來降
魔伏惡,是難行能行的大慈大悲;同時慈、悲、喜、捨四無量心行的具體體現是“四弘誓
願”,即以大悲心興發“衆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的廣大誓願,以拔除衆生之
苦惱;同時以大慈心興發“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之弘願,以種種善巧方便
度化衆生,令其離一切苦而得究竟樂。儒家也有這樣一句話:“仁者無敵”。用佛教的話
來講,慈悲是所向披靡。因此,在這物欲橫流的社會中,只有時時保持慈悲之誓願,以四
弘誓願指導我們,以四攝六度來行慈悲,實踐慈悲,運用慈悲的語言、慈悲的面容、慈悲
的音聲,來實踐四無量心在現實社會中的價值。換句話說,作爲以弘法利生爲己任的僧人
,若能以慈予樂,強調平等心,以同體大悲精神,將平等施予真正的所需要者,以喜強調
快樂求知的重要,以捨強調自他平等精神。這樣,不僅使社會道德實現,同時也能使社會
更加和諧,更加美好。
綜上所述,通過對四無量心之內涵、作用、功德、修法、現實意義等方面的初步分析
,對佛法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隨地緣、文化等條件隨緣隨分地適應衆生根基進行教化,使
我們明白在以後的修學過程應時刻以緣起法指導人生,以活潑而洋溢著澎湃的歡喜心來領
受受持,使自己成爲一個有愛的能力即具備慈悲喜舍人格的人,在生活中不斷地完善
自己的人格,自利利他,創造出一個和諧愉快的世界,讓正法法流久住世間,這也是對慈
、悲、喜、捨四無量心理解與修學實踐上的最好總結。
https://www.nanputuo.com/nptxy/html/200711/1814325985052.html
--
《入中論》‧歸敬頌
聲聞中佛能王生,諸佛復從菩薩生,大悲心與無二慧、菩提心是佛子因。
悲性於佛廣大果,初猶種子長如水,常時受用若成熟,故我先贊大悲心。
最初說我而執我,次言我所則著法,如水車轉無自在,緣生興悲我敬禮。
眾生猶如動水月,見其動搖與性空。
~ 月稱菩薩 ~
中華民國阿底峽佛學會
https://www.adisha.or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