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消暑的啤酒🍻
品嚐各種口味
特別是有女兒陪啦!
這件事老公是絕緣體
我的爸爸是老芋仔,喝高粱配小魚花生加辣椒,是他ㄧ人獨享思鄉寂寥,四郎探母嗆嗆嗆嗆⋯⋯
老爸叫我在家喝喝看,測測自己的酒量,高粱呀!我真的無法,陪坐倒是沒問題,20幾年過去,還想著已逝的老爸落淚哼著綠島小夜曲…….
轉眼我的女兒也能陪我喝一杯,也是測個底,知道自己的量,在外別被灌醉,一瓶啤酒剛剛好,正好聊也好睡。
我喜歡熱鬧開心,在家能製造的歡樂有限,所以放鬆心情深呼吸,聊開心的事,不吐槽,回憶美好是基本,日子就會變得很美麗。娥
娥姐IG連結 追起來
https://www.instagram.com/yang.yuee?utm_source=qr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2021年 京劇傳統老戲盛典《傳奇風雅‧伍》」演出介紹 訪問: 林秀偉、朱柏澄 當代傳奇劇場藝術總監吳興國,率領興傳奇青年劇場獻演傳統好戲:家國憂愁、妖仙決鬥、笑丑功夫、將軍鏖戰、醉打山門、青春崑曲,生旦淨丑、十八般武藝樣樣都有。演盡忠孝節義、人生百態,且看青年演員朱柏澄、黃若琳、楊...
「四郎探母」的推薦目錄:
四郎探母 在 洪秀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母親節到了,但秀柱的母親已經離世多年,就花葬在台北的陽明山上,逢年過節特別思念家人,因此,前幾日我便到陽明山探望父母親及兄長,今天難忍思母之情,一早再去了一趟陽明山!一束花、一張卡,只能略表心意,母親的劬勞之恩點滴在心,是我一輩子都不能忘懷的記憶,也是在面臨人生許多難關之時,助我一往無前的動力。
雖然有時心中總是扼腕母親早逝,來不及多享幾年清福,但是,比起那些「少小離家老大回」、來不及見母親最後一面的榮民老兵,還能夠略盡反哺孝親之責的我,或許已是萬幸!京劇《四郎探母》是很多老榮民的最愛。劇中,楊四郎因戰亂被俘離家十五載;而國共內戰後,卻有與故鄉斷絕音訊超過四十年的老兵。
這些「四郎們」來自五湖四海,有著不同的鄉音、不同的臉孔,但是心中都藏著一段離鄉背井、骨肉分離的故事,也同樣為了那張記憶中日漸模糊的母親面容,在午夜夢迴時分焦灼難抑、輾轉難眠。
龍應台的一篇文章〈如果你為四郎哭泣〉當中,寫到她陪85歲高齡的父親看《四郎探母》的故事:「我突然覺得身邊的父親有點異樣,側頭看他,發現他已老淚縱橫,泣不成聲……謝幕以後,人們紛紛站起來,我才發現,啊,四周多的是中年兒女陪伴而來的老人家,有的拄著柺杖,有的坐著輪椅。他們不說話,因為眼裡還有淚光。」
太多太多的老兵,都將舞台上楊四郎的遭遇投射到自己的生命裡,唱段裡的那一句「老娘親請上受兒拜,千拜萬拜也是折不過兒的罪來」,更道盡了老兵們四十年來共同的辛酸與煎熬。1987年6月,老兵們聚集到國父紀念館前高舉「想家」、「媽媽我好想你」的布條,齊聲唱著《母親你在何方》,表達返鄉探親的心願。於是,在政府的擘劃與民間的努力推動之下,終於克服了種種障礙,在1987年10月公布了《台灣地區民眾赴大陸探親辦法》,大陸當局也隨後公布了《關於台灣同胞來大陸探親旅遊接待辦法的通知》,兩岸開放探親,終於在1987年11月開始正式開放登記。
然而回到故鄉之後的故事卻更是令人心酸,闔家團圓、喜敘天倫的美夢並不一定得償,比較幸運的「四郎」,順利見到了高堂老母;但有些老兵回到家鄉,卻再也找不到親人;甚至只見青塚埋孤魂,父母早已不在人世。
「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裡頭」
余光中的詩寫盡了「鄉愁」萬態,卻沒道破那些數不盡的遺憾與思念,僅180公里寬的台灣海峽,竟將兩岸的親情隔絕了四十年之久,卻沒能斬斷歲月荏苒所遺留下的那些憾恨。天下父母心,無非希望孩子能夠一生平安健康,然而戰火帶走的不僅僅是無辜的生靈,也剝奪了青年們似錦的前程,以及尋常人家含飴弄孫、共享天倫的權利。
在家家歡度母親節的五月,除了思念母親的慈愛及養育之恩,也特別希望天底下的母親,再也不用因為戰亂而失去自己的孩子,更希望兩岸之間再無流落異域、骨肉離散的「楊四郎」。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謹以此句提醒天下每一位父母健在的朋友,行孝須及時,莫待至親去而不得見時,後悔莫及!
四郎探母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千年女優/魏海敏》
訪談進行到一半,魏海敏似乎被我們拋出來的某個問題難倒了,她沉吟片刻,斟酌該如何回答,雙手捧著白瓷杯,緩緩地轉動著。搭在杯子上的手指,修長而白皙,如同一株花草。她的手指在戲台上確實能幻化成一朵蘭花。蘭花指能捻針穿線,補綴苦守寒窯的寂寞時光;也能舉杯澆愁,傾訴貴妃醉酒的心聲。一屈一伸,一動一指,能說千言萬語,故而絕世名伶端坐在眼前,即便面有難色,手指也是這樣充滿美感。
其實都已洩題,訪綱早在訪前便已寄交受訪者,所謂訪問,無非照著紙張上的題目行禮如儀走過一遍,但受訪者回應字字斟酌,句句鏗鏘,所有答案打磨得閃閃發亮,宛如唱詞。都說青衣扮演的乃戲曲中最典雅端莊的女性,笑不露齒,行不見足,63歲的魏海敏作為台灣一代青衣,被制約成美的化身,舉手投足必得能定格成照片,專訪過後大半月,她為新戲《千年舞臺,我卻沒怎麼活過》辦記者會,與隔離中的新加坡導演王景生聯訪,未輪到她說話之時,但見她眼觀鼻,鼻觀心,腰桿挺得直直的,若捻一朵花在手上,便是蓮座上的觀音了。
訪問本該在去年進行,未料新戲因疫情耽擱至今,但她卻說大疫之年比往常還忙碌。去年下半年《四郎探母》《王熙鳳大鬧寧國府》《樓蘭女》3齣戲巡演結束已是今歲初春,接著是4月的《千年舞臺》,下半年還有國光劇團的新戲銜接,「我覺得疫情帶給我的衝擊好像是一切都停下來,但反而可以讓大家回頭看自己是誰,難道我們還是像過去一樣,庸庸碌碌過下去嗎?」對她而言,2020年是人生的回顧和再出發,這一次與王景生合作的紀錄劇場《千年舞臺》,重現往年六個經典角色,何嘗不是一次新歌加精選?
80年代中期,她與京劇名家吳興國將一系列外國名著改編成京劇,《樓蘭女》即脫胎自希臘悲劇《米蒂亞》。1991年,她拜中國戲曲藝術大師梅蘭芳之子梅葆玖為師,《穆桂英掛帥》《太真外傳》2齣梅派折子戲,是她做「梅派大師姐」的成果驗收。《曹七巧》《孟小冬》為2000年後,她與國光劇團王安祈合作的新里程碑,前者是她對張愛玲解讀,後者是對京劇老生皇帝致敬。2008年,她與劇場大神羅伯.威爾森跨界改編吳爾芙《歐蘭朵》,舞台上2個小時的獨角戲已然是經典。
戲台上,她用京腔翻唱希臘悲劇、莎士比亞或張愛玲,唱念做打俱佳、文武崑亂不擋,然而此番登《千年舞臺》,除上述角色,她還要在戲台上扮演自己,「千年舞臺,我卻沒怎麼活過」,那個「我」,是魏海敏,習慣粉墨登場的名伶在舞台上自報家門,追憶女兒心事,與素顏無異,心情忐忑是必然的,否則我們訪問中,那個問題怎會將她難倒了?「早年父母離異,母親在您成長過程的缺席,讓您少了許多與年長女性互動的經驗,這個缺憾會讓您在理解角色造成困難嗎?」
一代青衣本名魏敏,出生於台北縣(現新北市)鶯歌,三姊妹中排行最小。魏父軍人出身,1949年隨國民政府來台,雖有大學學歷,卻懷才不遇,早年便從軍隊退下,與妻離異,四處打零工。有志難伸的男人偶爾在夜裡拉著胡琴,哼唱京劇排遣悲懷,興之所致,也教女兒唱戲,魏敏才4歲,便懂得尖著嗓子高唱「蘇三離了洪桐縣」討好父親。魏敏10歲那年,魏父在嘉義謀得某一工廠廠長職缺,一家人南遷,眼看就要過上好日子,豈知2位姊姊又將負笈北上,中年男人拿即將青春期的幼女不知如何是好,又見這小女娃活潑好動不愛讀書,遂狠下心腸送她到高雄左營海軍附設的海光劇校,劇校將她的名字嵌入海光的「海」字,魏敏成了魏海敏。
進劇校第一天就得學倒立,天地乾坤顛倒看,有了新境界,「第一次懇親,爸爸姊姊們都來了,大夥兒高高興興吃著零食,但對話客客氣氣的,從此一切都不同了。」她說電影《霸王別姬》演的都是真的,劇校坐科7年,每天晨起練功,吊嗓子、拉山膀、跑圓場,四功五法稍有差錯,老師一棒子就打下來。但她個頭好,嗓子好,一下子就挑大梁演出。13歲,她擔綱演《穆柯寨》,父親歡歡喜喜來看她演出,那是父親第一次看她演戲,但也是最後一次—那一年,魏父癌症病逝。她嘆,這一次等於跟原生家庭斷裂了,「我之前參加一個電視節目談眷村文化,講到爸爸媽媽,哭得稀哩嘩啦,因為他們是誰?愛吃什麼?老家在哪裡?家裡有沒有兄弟姊妹?我都不知道。父母是我最熟悉的陌生人吶。」
其時,軍隊劇校常有巡迴勞軍,某次北上公演,她得空與姊姊見面吃飯,姊姊帶來陌生女子赴會,她只道是戲迷,未料姊姊卻說「小敏,這是我們的媽媽」,她臉色登時一變,「我當初覺得媽媽欠我一個道歉,我如果離開女兒,我一定會跟她道歉,但媽媽沒有,我對她不大諒解。」一代青衣說起往事,雲淡風輕,說當日情形已不復記憶,只道吃完飯,恍惚回宿舍,見桌上一串葡萄,二話不說就往嘴巴塞,愈吃葡萄,心中愈亂,半夜裡,全嘔了出來,定睛一看,全是一顆顆完整的葡萄,「後來我才明白母親當年離婚是要帶走我的,但父親不許,說要走就得一個人走。最後母女是相認了,但很多關係錯過就是錯過了,兩個人就維持著一個客氣的距離。這個缺憾讓我不知如何跟女性單獨相處,尤其跟女性長輩在一塊,會莫名奇妙地手足無措。」
相較之下,她和叔叔伯伯們在一塊自在多了,無論是父親、劇校老師,或稍後提攜她的學者俞大綱,她在父執輩中恰如其分扮演受寵的小女兒。
1976年,她從海光劇校畢業,入海光劇團。想當年,京劇受黨國扶植,最紅旦角是顧正秋、徐露、郭小莊,中山堂和國軍文藝活動中心公演往往冠蓋雲集。她雖是後起之秀,但連連得獎,前程遠大,然而她卻在此時嫁給大她9歲的香港商人,「當年才21歲,但我想反正早晚要結婚,就結了吧!這輩子就屬那時期最感寂寞,每到放假又特別愁煩,姊姊們有自己的家,媽媽早已另嫁,更不方便去找她,我就孤家一人,沒地方可去。坐科時有個專心的目標,一畢業整個人好像突然架空了,大好人生似乎正要開始,但其實我也不知道自己真正追求的是什麼?只是徬徨無依,好想有個家…」
80年代初期嫁與商人,港台兩地跑,是1982年吧,她說那時在香港待產,得知北京、上海京劇院一票名角南下大匯演,她慕名而去,節目單上的《鳳還巢》《別姬》她早已唱得爛熟,但台上的梅葆玖舉手投足、落腔、咬字,其氣度前所未見,她頂著8個月的孕肚坐在觀眾席,感受的不是胎動,而是藝術的震動。
然而時代氣氛悄悄改變了,她去勞軍時,發現阿兵哥更迷戀的是鄧麗君、鳳飛飛,有了時不我予的危機感。解嚴前一年,她與吳興國將莎士比亞《馬克白》改編成京劇《慾望城國》,「京劇手段很多,但這些手段我不一定都會,潑辣旦、壞女人的角色我沒演過,但我不想一直演我的大青衣角色,於是我重新打造馬克白夫人,打造她的心境、手勢,跟懷胎生子也沒兩樣。」她驕傲地說那個轉折是她從照本宣科的伶人,脫胎換骨成了獨立思考的藝術創作者。
1991年,她如願拜梅葆玖為師,在北京前門飯店下跪行禮,袁世海、張君秋、葉少蘭一票北京名角都到場觀禮。拜師宴上,等到客人都走了,她對梅葆玖說:「老師,《霸王別姬》我都學會了,但舞劍看不清楚。」但見梅葆玖起身,拿起桌上筷子,嘴裡嗆嗆嗆數著節奏,腳上啷啷啷走了一個過場,她跟著演一遍,師徒如此授課。1996年,她以《貴妃醉酒》和《宇宙鋒》得梅花獎,是為京劇藝人最高榮譽。
她來到事業的巔峰,但疏於家庭,婚姻以離異告終。與此同時,台灣本土意識抬頭,京戲式微,三軍下轄劇團宣告解散,原本熱門滿檔的她竟也無戲可演,無論感情或事業,都只剩自己了。但她不喪志,加盟國光劇團,兼顧老戲新戲,扮王熙鳳、曹七巧,好戲一齣接一齣,又拿國家文藝獎,無疑是絕處逢生。13歲登台,唱戲至今五十載,戲台上演盡了才子佳人千古風流,戲台下卻嘆這一生似乎交了白卷,好像沒怎麼活過。
於是我們不免要問:「生為女性創作者,難道家庭、事業只能二選一嗎?」「是啊,當媽媽是經驗,當太太也是經驗,但那些經驗都是階段性任務,唯有完成了那些任務,我才能專心在藝術創作上。」可是您的梨園大前輩孟小冬晚年來到台灣,最後一人一狗孤老終身,同為女人,同為伶人,您難道不會有兔死狐悲的傷感?她很篤定地回答:「不,她真的把藝術發展到極致,我認為她這一生是沒有遺憾的。」
絕代名伶很篤定她這輩子的角色必然先是藝術創作者,其次才是種種做女人的責任,當媽媽的責任、當女兒的責任。她與媽媽前後走向離婚一途,提及晚近母女相處,她嘆道:「繼父後來也去世了,我怎麼可以不照顧她?她晚年跟我住在一起,後來其實有點失智,不大認人了,跟我們沒什麼交談的意願了,但她審美眼光很好,看到我會說妳頭髮好漂亮喔,給她倒杯茶,她會道聲謝謝,教養很好。」4年前,母親九旬高齡壽終正寢,恩恩怨怨也該全數泯滅了,她得出結論:「我對她的恨,都是我自己的問題。」母喪後某一天,她在大雨的天氣開車出門,車子爆胎,她停在路畔等待救援,想起喪父喪母,從此是一個人,於是趴在方向盤上失聲痛哭。
或者她也不算一個人,孤獨的人還有心愛的藝術,4月仲春,她登《千年舞臺》,好戲開鑼前,一張素靜的臉在後台撲粉描紅,她往鏡子前一站,魏海敏變成了穆桂英。那是13歲初試啼聲的角色,50年後還扮同一個人物,以往自己常常夢見在臺上忘詞的噩夢,但她現在不會了,她自認嗓音依舊青春豐盈,甚至比年輕時唱得更好了。
文章未完,可點加入會員點留言連結,解鎖全文,@@。
照片 兩廳院提供 周佳慧攝影
四郎探母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2021年 京劇傳統老戲盛典《傳奇風雅‧伍》」演出介紹
訪問: 林秀偉、朱柏澄
當代傳奇劇場藝術總監吳興國,率領興傳奇青年劇場獻演傳統好戲:家國憂愁、妖仙決鬥、笑丑功夫、將軍鏖戰、醉打山門、青春崑曲,生旦淨丑、十八般武藝樣樣都有。演盡忠孝節義、人生百態,且看青年演員朱柏澄、黃若琳、楊瑞宇、林益緣、施宏駿、張偉全,傳承經典、老戲新演,再現傳奇風雅。
演出單位粉絲頁: 當代傳奇劇場 Contemporary Legend Theatre
演出時間:
04.02(五)19:30 《四郎探母》
04.03(六)14:30 《鋸大缸》《頂燈》《戰馬超》
04.04(日)14:30 《虎囊彈‧山亭》《牡丹亭》
演出地點: 台北城市舞台
購票連結:https://reurl.cc/NXa1Wq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rS3ujAosKA/hqdefault.jpg)
四郎探母 在 四郎探母- Explore 的推薦與評價
四郎探母 是京劇著名的橋段,由具有京劇底子的楊懷民演來更是適合,楊懷民略帶哭調的唱腔唱得極是感人,楊四郎雖然身為駙馬,公主美貌賢德,但身在異邦的悲傷在見了母親後 ... ... <看更多>
四郎探母 在 [劇本] 四郎探母- chineseopera | PTT學習區 的推薦與評價
四郎探母 (一名:四盤山) 主要角色楊延輝:老生鐵鏡公主:旦蕭太後:旦楊延昭:老生楊宗保:小生佘太君:老旦楊八姐:旦楊九妹:旦大國舅:醜二國舅:醜情節宋,楊家 ... ... <看更多>
四郎探母 在 Re: [問題] 請問四郎探母... - 看板XiangSheng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yumi (到底是誰在試我帳號\_/)》之銘言:
: 請問瓦社和表坊有
: 哪場表演有把四郎探母放進段子中
: 請問有的話...
: 是老段子還是原創的
: 謝謝
這一夜誰來說相聲有這個段子
李立群和金士傑說的
不過我不知道是老段子還是原創
我已經幾乎是天天都在聽這一夜了
真是聽不膩啊
--
衛生署警告
吸煙會導致癌症
但我還是不怕死的
繼續抽下去
直到世界的盡頭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63.13.140.12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