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最難的,是保持平常心」
前幾天看到有一位知名的價值投資經理人跳樓的新聞。
去查了一下他的績效(下圖),真的輸指數蠻多的,最近10年是年年落後指數,上一次贏S&P500是2010年。
同樣是價值投資的巴菲特,雖然這10年累積也輸指數,但整體沒有輸很多。
新聞中提到好公司昂貴、買不到標的、手上持有大量現金都是可能的原因。
即便找到看好被低估公司,首先你不知道這些公司多久以後會回到合理價值,比方說你覺得它距離合理價值應該還有30%的上漲空間,問題是如果它就這麼在低檔盤了5年才漲上去30%,那折合年化報酬就剩5.3%。
其次你不知道這期間指數漲多少,如果其他大型股整體就是比較強,年化平均10%,那原本要打贏指數就非常困難。
就像台灣去年台積電強到天上,台積電又佔指數超高比重,那一般做台股的基金經理人可以因為行情好績效不錯,但要贏指數難度就很高。
---
我覺得一般普通投資人,跟基金經理人還是有很大不一樣。
➡1. 普通投資人,投資方法的彈性更大
如果你是經理人,你不大能隨意調整過去的投資方法,因為這等於是承認自己過去是錯的,承認錯誤對專業人士是一件很難的事,他們必須冒著職業生涯風險做這件事。
況且我們很難確認什麼是真正的錯誤,
例如在上面的例子,價值投資真的錯了嗎?我覺得沒錯,只是績效輸大盤而已。
但對普通投資人其實沒這麼多限制,你可以一次用個五招八招而沒什麼包袱。你可以左手買巴菲特、右手價值投資、左腳買ETF、右腳押成長股,只要你知道自己在幹嘛,好像也沒什麼問題。
✔普通投資人有個問題要注意是:「不要告訴別人你的績效,也不要告訴別人你買了什麼。」
因為一旦說出口,後面我們本能反射性的就會想要「保持正確」、「保持與過去一致」,這樣其實就等於拋棄彈性。
而誰又能確保自己永遠是正確的呢?
---
➡2. 普通投資人,沒有擔心績效輸大盤的包袱。
管理別人資金的人,在績效或sharpe ratio上如果顯著輸給指數,那無疑的代表工作做得不好,無論你再認真或再投入都沒有用,因為績效說明一切。
但普通投資人管的是自己的資金,也是自己設定目標、自己對自己負責,輸指數也不會有人開除你、指責你。這不是說績效差也沒關係,只是我們並不用承擔那些額外的壓力。
✔雖然說普通投資人績效輸大盤沒有心結,
但絕大多數人其實還有個問題是,當你績效落後你鄰居或者你隔壁的同事,那通常問題就大了。
很多人在看到同事朋友上個月買股票績效50%、100%,人們就坐不住、亂了套了。
有句話說:士兵只會忌妒班長,不會忌妒將軍。
人們會在意自己薪水少同事5000元、報酬率比別人少幾%,但卻不會在意自己收入落後比爾蓋茲5000萬。如果把眼光放遠,有些比較真的不值一提,假如你很在意自己的成長,那麼應該要很謹慎的選擇自己比較的對象。
---
➡最後談談價值投資,
先說我認為價值投資並沒有失效,
如同巴菲特所說,價值投資裡面"價值"兩個字是多餘的。每個人衡量價值的方法不同,成長股難道沒有價值嗎?是有的,比較大的問題只是這幾年好公司幾乎沒什麼跌下來、讓保守投資者沒有機會跟上而已。
✔保守本身不是種錯誤,而是種選擇。
以前有寫過一篇關於價值投資的缺點,連結放在留言。我覺得有缺點並不是壞事,任何投資方法都一定有缺點,問題只在於自己能不能接受。
以前做過回測的經驗是,各種類型投資方法都有它好的時期與不好的時期,過去怎樣是一回事,未來我們依然不知道是誰比較好,有個歌詞&諺語是: "every dog has its day",意思是每個人都有它走運的一天,每個投資方法其實也是如此。
有些讀者也許有發現,市場先生的網站基本上是各種投資方法和工具都會談,因為我自己傾向盡可能保持開放心態多元的去研究。
分散投資不是只有分散持股而已,分散資產、分散方法,也都是分散概念的延伸。分散越多並不是說績效一定會越好,但對人生來說,可以讓過程會相對更平順一點點。
當然,任何研究從開始到最終能被使用都還是有一段距離的,前提要確保方法是符合邏輯,以及最好有充分數據證明。
---
➡方法沒問題後,最後剩下的就是心態問題。
前陣子看到網友留言一個蠻樂觀的例子說:你可以同時買S&P500指數ETF、買波克夏,再買ARK。
ARK績效領先時,你可以說自己打敗股神巴菲特;
波克夏績效領先時,你可以說自己績效領先木姐;
S&P500 ETF績效領先時,你可以說自己把巴菲特和木姐按在地上磨擦。
最後成果是一回事,但我覺得這在心態上就很不錯。
---
「投資最難的,是保持平常心。」 - 市場先生
以後應該會常常聽到我重複這句話。
#看完覺得有收穫可以留言告訴我
市場先生 2021.05
#以後遇到績效低潮時記得要放寬心一點不要想不開
回測報酬率意思 在 Mr. Market 市場先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年化報酬率38.9% 6年總報酬率618.8%】
這是一篇閒聊文,先說圖片上是一個不可複製的策略,所以看看就好,理由會解釋給你聽。
昨天有人問市場先生:「你最近假日都在幹嘛?」我一下子有點卡住不知道怎麼回答,一來我已經沒有區分平日或假日這概念蠻久了,做的事情沒有差別,二來有點難解釋最近在做回測是甚麼意思。
最近在測試很多資料,印證一些書和論文上的想法。回測是一種很"勞力"的事情,所以懶人如我一段時間才會卯起來測試一次。
圖片上看到的這個年化報酬率38.9%的策略,就是偶然這樣跑出來。
💡這個策略設計,只用了財報上的一個指標,而且不是數字。
先說雖然它報酬率很高,但並不是個實用的策略,只是很有趣所以拿來做個案例示範。
靈感來源是約翰坦伯頓...一個熱愛便宜轉機股的大叔,有興趣自己去看他的書。因為是便宜轉機股,所以流動性極差無比。它也很難放大資金,所以也不會戰勝巴菲特。這種策略如果全台灣超過3個人使用就會失效了,所以乾脆不要講。
每年選出的股票大概20檔以內,另外一年也頂多進出一兩次,我特別喜歡這種不用動腦的懶人操作。但個股的風險極高但報酬也極高,屬於撿垃圾策略而不是價值投資,不會拿來當主要策略。
---
▶最近做這些測試,分享一些個人心得:
1. 會賺錢的機會很多,但不是每個都適合你。
2. 投資就是為了讓生活更有品質,不是一定要花大把的時間在上面(這波測試完我又要休息一陣,去研究別的東西了)。
3. 好的機會藏在別人不會看的東西裡。越常被眾人使用的指標,通常越難有很卓越的成效。
4. 贏大盤很簡單...真的。
閒聊結束,繼續工作囉。(不要問我這策略是什麼,它其實沒你想的這麼好,改天再放別的上來)
市場先生 201805
回測報酬率意思 在 蔡至誠。PG財經筆記Simple Is The Bes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PG大您好,原本看了綠角的建議,想要用VTI+VEU+IEI+BWX組成全球股債6:4的配置,每季投入且做再平衡,想穩定報酬,降低風險。
但回測發現,在2007-2017年以來,僅用VTI+TLT進行6:4的配置,標準差反而比較小,連報酬率都意外的比較高。
個人推測是美股本身與美國長債長期來是絕對負相關,因此抵消波動,同時再平衡又算低買高賣,所以得到這樣的數據。
而股票就算拆到四大區域,全球股市幾乎都是齊漲齊跌,反而只是分散報酬卻沒降低風險?
個人理解是這樣,不知道各位先進有沒有什麼看法,謝謝。
---------------------------------
彼得你好,我的理解供你參考:
市場難以預測,如果知道哪個好就All In了啊,對不對?或是看好某個市場,就加重比例投資。
但是知難行易(It is easier said than done),事實上也很少人能夠成功長期、連續的預測成果,所以我認為採取務實的作法,採用分散投資的方式是適合我的。
頻繁地回測可以找到最佳的投資組合,但我們似乎很少看到有人找出未來最佳組合,有也不會公布出來。
VTI+VEU相比VTI,多了美國外市場,這樣分散投資,就能在萬一美國市場表現不佳,甚至是經濟走下坡時,你有美國外的市場去平衡(Balance)資產所受到的影響。
彼得你提供的兩種投資組合,投資的標的其實不一樣,把兩組放在一起比較,得想想真的適合嗎?
資產配置(Asset allocation)的意思應該不是讓你「穩定報酬」,而是基於分散投資(diversification)的概念衍生出的方式。
長期負相關我還不知道相關研究數據,請網友補充。
➡️完整版:https://goo.gl/kiV8gZ
回測報酬率意思 在 MasterTalks三分鐘系列|回測是什麼?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第三部份:評分篩選系統之設計( 回測 ) 這部分教大家如何透過Excel實作 回測 ,透過直接法,讓你不需建立 報酬率 因子的模型情況下,直接先設計出一套交易 ... ... <看更多>
回測報酬率意思 在 Mr. Market 市場先生- 【年化報酬率38.9% 6年總 ... 的推薦與評價
我一下子有點卡住不知道怎麼回答,一來我已經沒有區分平日或假日這概念蠻久了,做的事情沒有差別,二來有點難解釋最近在做回測是甚麼意思。 最近在測試很多資料,印證一些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