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十幾年沒見面的國中同學相聚,她說「欸,妳都沒什麼變耶,連髮型都一樣!」
外表當然肯定是有變的啦,只是講到頭髮頓時覺得有趣。
在我們那個有髮禁的古老時代(誤?
一要上國中就被家長抓去剪耳下三公分的短髮(我記得規定好像是不能過衣領),有多少女孩刀都還沒落下就已經哭的不成人形,不能反抗,只能在心裡面吶喊「還我頭髮啊,人家是女生耶,你們都是壞大人!!!」🤣🤣🤣
在學校檢查的時候常常就是想些小花招把比較長的頭髮藏起來,氣得老師拿著剪刀在後面追。
規定不能燙頭髮偏偏要離子燙或玉米鬚,不能染髮就一定要染點顏色,然後鬼扯說原本頭髮就有點咖啡色🤣🤣🤣
當然除了頭髮之外還有很多屁孩行徑,好像不挑戰校規會死一樣。
誰知道長大之後,頭髮越剪越短,攔都攔不住。
顏色還是覺得黑色最好看,越自然越好,還不用一直染傷髮質。
嗯…….那以前是在幹嘛😑?
算了算了,青春總是要撒野一下才是青春嘛~
國中染髮規定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很久以前,有一個國中老師跟我說過,雖然法令已經沒有規定,但是學校還是有一種默契,希望孩子儘量不要染髮,但是,後來有民意代表去抗議幫孩子爭取,開放的第一天,學校迎來了染橘髮、染綠髮、金髮色的孩子,對那個老師來說其實是很挫敗的,因為其中有幾個他一直在輔導他們的功課,班上同學也沒有因為成績而看不起這些孩子,但是,那橘色的頭髮讓他們變成了另類的存在,孩子認為這樣的酷,才可以得到外面那群孩子們的認同,是老大的認同。
老師很挫敗的說:「我們沒有幫他貼標籤,他卻幫自己貼了標籤。』
那時候的我不懂,髮型是一種自主權,真正有問題的是為什麼因為別人頭髮顏色的不同,就要貼上壞學生的標籤?
前陣子有一個媽媽來問我,一個大女孩堅持要去同學家裡過夜,媽媽不准她去,因為你根本不知道對方家庭成員的狀況,不知道對方的爸爸與叔叔是怎樣的人,更不知道對方的哥哥又是怎樣的人,你不知道哪時候人會變成狼,女孩很生氣的吼媽媽說:『人家明明是好人,媽媽你想太多,是妳控制狂!』
媽媽又急又氣的跟我說:『我怎麼讓她知道,壞人臉上根本沒有寫壞字,知人知面不知心?』
前兩週,我為了要讓工作室的孩子思考什麼叫做一起成長的朋友,做了一個教案,在那個教案當中,我請孩子們把一些意象的人物放到不同的位置,在那當下我發現孩子們對於人的既定印象非常嚴重,於是,我在隔一週又做了另一個教案。
我將明星光頭前與光頭後的照片散放在一起,讓孩子們去判斷誰是好人誰是壞人,你們敢跟誰聊天。
小學的孩子們一一的說『這個頭髮這麼亂,一定是壞人。』、『這個看起來很凶,就是壞人。』、『這個眼神不對,就是壞人。』、『這個看起來就是慈祥的老人。』
,他們大部分把光頭照型的人當成壞人,把頭髮梳理乾淨且具有笑容的人當成好人。
孩子們用外表看人的方式比大人更嚴重。
我讓孩子懂什麼是心理學內的初始效應,你一開始給人的印象底定了,很容易未來的很多事情都是用這樣的印象在判斷你這個人。
這是心理學的直覺反應,而他們也覺得理所當然。
當我拿出另一張紙,告訴他們『其實,左邊跟右邊是同一個人喔!』
孩子們驚呼不已,因為明明同一個人,卻被他們劃分在好人跟壞人兩邊。
明明他們什麼壞事都沒做。
後來,我不管跟孩子們到哪裡,我會指著某個人說:『你有辦法看出來,這個人是好人還是壞人嗎?』
孩子們告訴我:『真的沒辦法從外表看出來,人是好還是壞。』
知人知面不知心,別人不可避免的都用外表決定第一個主觀意識的這件事,在這群孩子身上開始慢慢的懂了!
國中染髮規定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生活點檢】
昨天是中學入學後首次「生活点検(せいかつてんけん)」,就是類似媽媽我小時候國小都會有的服裝儀容檢查(現在國小還有嗎?)
白色內衣(襯衣)真的會被問。小孩說老師直接問襯衣是不是白色,並沒實際要小孩掀衣服起來看,但是如果換體育服時,基本上都會被老師知道,我也在昨天她們生活點檢這天衝去買了一人3件白色襯衣,當然男同學也是只能穿白色的襯衣。
襪子一定只能穿全白,而且不能穿會露出腳踝的短襪或是超過膝蓋的長襪,長度通通約在小腿肚。嗚嗚嗚,給孩子穿過白襪的媽媽洗衣服都知道,襪子最髒的就是接觸地面那面,前陣子還特地買了幾雙底面是灰色的,看來只能轉送轉賣了(週末一定不會想穿白襪吧)
指甲也被要求從手心看去,指甲不能超出手指頭被看到的程度。
鞋子沒記名等好像會被扣分。這個就很冤了,因為學校不像幼稚園和國小會發一張說明要家長把名字寫在譬如鞋子的鞋背或是鞋跟上(尤其我們念過3個小學,每個小學規定不同)所以我們怕寫錯位置而先把記名寫在不是很顯眼的地方,雖然小孩不致被扣分,但也被要求今天一早去處理。
還有就是那個酒紅色蝴蝶結🎀領帶也是沒記名而被盯,阿就學校沒發要如何記名,寫在哪啊?結論是隨便寫在白色鬆緊帶部分即可。蛤,那早說咩,應該第一天上課時,抽出一堂課,要孩子把在哪些私人物品上如何記名講述一遍,這樣也就不會出現第一天Kano鞋子被穿走沒鞋回家的烏龍事件了。而不是開學第四天的生活點檢才在點名小孩。說實在的,國中生私有物品記名不是媽媽的工作了,再說我這個外國人媽媽哪會知道日本國中裡的一些眉眉角角啊?
最後講到頭髮,雖然不像我當年一律只能剪學生頭,不能超過肩膀的年代,日本的國中可以留長髮。但是,兩人念的國中對髮飾髮型要求很嚴。男女生瀏海都不能過眉,為此,一向只留過眉瀏海的兩人竟破天荒自己剪到眉上😁。男生鬢髮部分不能遮到耳朵,後面頭髮不能蓋過領子。長髮女生只能綁馬尾或雙馬尾,雙馬尾的中分線還規定只能一直線不能玩花樣,而且高度要在耳下(最高處約只能超過耳垂,若是耳朵頂端高度會被說綁太高),可以綁辮子,但是目前沒人敢嘗試。
然後髮圈只能用沒有裝飾品的黑色、深藍色、深棕色。髮夾只能用細根黑髮夾。也就是底下照片裡的睫毛處,而被我當眉毛、嘴唇擺的那種 不.能.用!why?Japanese people⁈(←某搞笑藝人的台詞)
我真不覺得那粗的髮夾犯了什麼滔天大罪?甚至我覺得它夾得量比較多比較牢啊,而且也比較安全,不是嗎?
為什麼都沒人抗議?重點來了,我想應該就是沒有申訴管道吧,我想抗議也不知該找誰。而且日本喜歡劃一的教育,應該很多媽媽會覺得這是在教小孩『紀律』(男生媽媽應該更不會發現居然有這規定)一定不覺得有啥不妥吧。當然,我也不覺得不妥,只是沒彈性。
Nano回來一直碎碎念說為什麼只要求學生什麼裙子過膝、瀏海眉上、綁髮耳下、細根黑夾⋯⋯那些女老師個個瀏海都很長,馬尾紮很高,還燙髮染髮、指甲也超長的,超不公平!
#上行下效是啥?
#合理的要求是訓練
#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練
#但是小孩抱怨歸抱怨卻不用媽媽催就跟著規則走
#所以咧
#媽媽也只能再去百圓店買過髮夾而已
#原來黑校規實際存在
#每人領了一本放胸口口袋的學生手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