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說到那個教學無招無式,說真的......這也就是家長分不出老師好不好的理由,因為這個用看的看不出來,家長個人求學經歷也體會不到。
因為這種老師,本就會教到讓你感覺不出他很特別,但你無形之中就累積到一些功夫。
很難,真的很難,在我還是學生兼跑課老師的時候,總覺得教不好都是方法不對,只要這樣那樣,就沒問題。
幾年後,等到我正式丟掉自編講義,隨手拿教材都可以教的時候,我看的不是成績,是基礎值上的比例。中等資質的進步幅度在哪,資質差的有沒累積微小的進步,這些才重要,那些成績都可以透過篩選獲得,但這就跟教師無關了。
順便教一下家長,怎樣辨別一家補習班到底多厲害。看歷屆榜單,然後去問歷屆的總人數,以及學生組成。
假設我在桃園市開一家補習班,一半都收了第一志願武陵高中的學生,我當然三年後的榜單一半都國立大學,這不是廢話。你在高雄市只收雄中雄女,然後跟我說「我們班榜單創造奇蹟,上醫學院的有多少…」他們還要你教?
敢直接公布這些raw data給你看的補習班,然後告訴你「哎呀你看這個學生入學校排500,畢業100,進了國立大學….」。這種才叫厲害,而且不要只有一個,比例越高越好。
基本上,補習只是上buff,類似遊戲打怪時,你嗑了一瓶經驗值+20%藥水,老師額外幫你上了一些+攻+防,就這樣。想通就會知道,讀書還是靠自己,你家孩子整天只躲在初心者村莊外打史萊姆,封頂得要300年欸,你確定國中高中3-6年可以嗎?
所以後來我也都不講,我發現厲害的安親班老師,只強調會好好管教,定時、定額、定量的練習,培養學生好習慣。也就是這幾年最被進步派痛恨、厭惡的保守派特質:「紀律」。
讀書沒有紀律,你絕對念成豬頭。
有很多人把紀律當成奴性,這根本沒搞清楚狀況。考試是你去考,書念了是你的,培養自己讀書習慣,會被稱作是教育的奴隸?
會這樣跟你宣稱的,要不就是自己天資太好,覺得其他人都智障該去死。不然就是根本沒碰過學生,一點都不了解狀況的那種。
教改教改,教改從未失敗,也從未成功。
因為教改不是一個大政策,其中除了考招制度,還有很多教材跟教師培訓的各種眉眉角角,教育界大致上都是跌跌撞撞去摸索。念過比較教育學的人到處都是,你怎麼會以為學校的主任校長都是白癡,不明白外國的某些制度這麼好?
那是因為不適用!
我問過很多大學長學姊,基本上我們這20年講過的各種新型教學,管他翻轉還素養等等,「20年以前他們都玩過」,名詞不同而已。那為何現在素養教學可以教,以前不行?
因為台灣的中產階級夠多了。
就這麼簡單,素養教育主要應對的是中產階級,以前台灣藍領比較多,所以環境不成功,就這樣。
所以好的老師,到最後都不會很在意成績,我見過最好的班導師,他的要求就是學生不要變壞,走上歪路就好。
這很難?超級無敵難。
國中沒畢業會怎樣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中秋出櫃日)
大家好,最近沒好笑的靈感就不畫了,我江郎才盡了,大家忘了我吧~~(哽咽)
話說,中秋節我印象最深的是1996年的中秋,那時我剛畢業到台北做設計,回家過中秋,當晚我跟我媽和我姐坐在客廳,我在看報,我媽突然語氣緊張地又說怎麼不趕快交女朋友趕快結婚,其實從我國中開始她就偷看我日記(國中開始暗戀隔壁班的男生寫入香水附沒用鎖頭的日記本)(初戀的滋味酸酸甜甜羞~)、偷拆我郵購的小馬錄影帶目錄(有誰還記得這家嗎?)、我看著早見優錄影帶跳舞時還被她罵過娘娘腔,一切種種她都知道我不是愛女生的。
所以當下她那樣講只是希望我可以回心轉意過一個“正常人”應該有的生活,我當時對一再的遮掩沒耐心了,報紙放下就跟她說:我不會結婚,我是同性戀。
接下來是我媽歇斯底里的哭出來一直問我姐我現在在說什麼?然後她就進房哭接著睡著了(?),留下來的我姐慣用她的情緒勒索對我說,即使你是同性戀,為了媽你還是要結婚,人生本來就不是為了自己而活(?)。
可惜我全世界最愛的是自己,就算我媽要以死威脅我,我也不會為了她結婚。
第二天起床,發現床頭有我媽留的紙條,上面寫:不管怎樣你開心就好,可是要注意身體健康。
那還是個同性戀就等於愛滋、愛滋等於死亡的年代。
在那之後我跟我媽就再也沒提起結婚的事了,我媽是傳統認命的台灣婦女也很看得開,我除了不能跟女生結婚生孫子給她抱外,也是有正職沒學壞的小孩,我只能做到這樣。
後來上康熙來了當帥哥評審、出版同志漫畫,她也沒跟我討論這些事,應該也不知道怎麼聊,回台中看到她把蘋果日報有我照片的康熙當天預告剪下來給我。
每個人的人生都有問題要面對,身為同性戀就是我的人生課題、生了一個同性戀兒子是我媽的課題,我無法幫她解決,希望她可以理解性向不是我的選擇。
祝大家中秋佳節連假愉快~~
國中沒畢業會怎樣 在 時間的女兒:八卦歷史頻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古人賠過的路你不要走:綠色鬼故事】
今天!我拜託你各位一定要來聽!
以前講的歷史是故事,今天講的是人生
除非你現在覺得你人生錢已夠多房已夠大
不需要更多更好,現在這樣就圓滿到永遠
否則我拜託你來觀賞一下前人的教訓!
比鬼故事更恐怖的就是沒錢的故事
比吐司更難吃的就是土本人
如果本來就吃土的那也就算了
但我希望你不要本來能吃牛肉麵結果卻搞到吃土
我希望我的聽眾人人都可以吃新鮮美味的食物
還有你們是為美貌在跑步機上跑而不是被錢追著跑
開門七件事,沒有七件,只有一件,就是錢!
身為很多人心中的文青創作人我要告訴你們我不是
我就是汲汲營營於富貴,並且推廣汲汲營營於富貴
老師不說,課本也不寫的是什麼?
有趣的歷史故事?錯!是賺錢的方法
從小學到國中再高中,學校都沒有想教你怎麼賺錢
我還要很遺憾地告訴你
就連我讀到國立大學的商學院,同樣沒學怎麼賺錢
並不是因為我上課都偷吃東西聊天睡覺(好啦也有
而是因為老師真的沒教,我懷疑他根本也不會
(否則怎還在台上忍受無禮放空的我)
學校只會教你怎麼好好考試畢業以後當領薪社畜
等出社會你回學校哭著說我老闆好摳門同事好機車
老師只會老謀深算微笑表示年輕人終究是年輕人
我們大家都是這樣過來的不然你想怎樣?
讀書→考試→領薪水→忍耐老闆→換工作→領薪水
這樣的迴圈沒有不好但我希望你可以多快樂一點
別要到退休那天才突然驚覺啊乾原來我可以更有錢
#對我忍不住罵了髒話
#這種情況也只能罵句髒話
但本人並不是要在今天露出真面目宣稱我要教投資
然後把你們騙上哪間巨型套房住十年
並沒有我的投資技十分普通十分沒膽
本人就是台灣商學院教育的大型負面培訓成果
(但不是最大因為我沒騙過人家錢)
但我今天想要告訴大家至少怎樣不會住套房
賺不到錢沒關係,至少錢不會變少也不會變薄
我們不追求一夜暴富,但追求快樂到八十
如果是有孩子的家長們,今天請務必攜兒來聽
雖然你可能會被問三百個問題瀕臨煩死
但如果能幫助小朋友提早建立金錢觀
那麼本阿姨願意冒著被家長罵的風險表示欣慰
如果你覺得投資很煩不懂為什麼大家都在談
那我求求你一定要聽
如果聽過之後你還是覺得隨便我死都不要投資
那好我會回去檢討自己表達力一定嚴重有問題
投資賠錢的人有很多,但這並不是投資本身有問題
今天的封面人物是載入史冊的苦主
他智商應該有180,結果我都沒要誇獎他種種成就
他應該很無奈為什麼我哪壺不開提哪壺
沒辦法您會的那些我都完全不會
只好把您不會的那些拿出來幫助世界
相信偉大的牛頓先生,一定會理解我的
※台新Richart╳點我拿好禮:https://tsbk.tw/3l9r7h/
專屬代碼:【Hazel】
1.活動期間 : 截至2021年10月31日止。
2.活動對象 : 尚未申辦Richart存款帳戶且未參加任何Richart存款帳戶活動的本國人。
3.活動內容:活動對象於活動期間,成功完成註冊Richart存款帳戶,並於申請流程中之專屬代碼欄位內輸入「Hazel」,首次登入使用Richart APP後,即可獲得用戶禮100元+Richart便條紙乙個。
4.獎項回饋:註冊完成並首次登入使用Richart APP後45個工作天內,用戶禮NT$100將回饋至Richart帳戶、便條紙將寄至通訊地址。
■謹慎理財 信用至上
■貸款申辦利率總費用年百分率約3.73%~16.39%
■承作外幣如涉及幣別轉換可能有匯兌損失,申請人應審慎考量評估,自行決定是否承作。
完整故事聽Podcast:
《台新Richart╳比恐怖更恐怖的故事:那些年被慘割的古代韭菜們|亂叨侃史02》
Apple Podcasts:https://reurl.cc/Q6nN40
MixerBox:待補
Spotify:https://reurl.cc/L7jeA9
KKBox:https://reurl.cc/V5pn4N
SoundOn:https://reurl.cc/pxn854
請Hazel吃下午茶或是鹽酥雞或是葉黃素都好,贊助她繼續說故事吧:https://is.gd/1B1N3y
#西洋史 #世界史 #南海事件 #鬱金香狂熱 #金融史 #牛頓 #飆股 #避險 #Podc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