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奧斯特維爾博物館之友(Friends of Museum Ostwall)將第八屆MO藝術獎「Follow me Dada and Fluxus」頒給了藝術家李明維,「李明維的作品多以陌生人互動的參與式裝置為特色。這些互動基於日常情境,關注參與者之間的交流,也是藝術家和觀眾之間的對話,以一種親密、關係私人的方式將藝術與生活結合。參與者以自身經歷塑造作品,進而成為藝術過程中的積極參與者。禪學與共食文化等儀式將他的作品與博物館典藏的激浪派藝術家的作品脈絡相結合。」
李明維老得好好看!!!
《一夜情/李明維》
美術館裡搭著木頭亭子,裡頭備有紙筆,供觀眾寫信給掛念的人,美術館將幫忙寄出。心事可以封緘,也可大方袒露:「我和學長上床了,對不起、對不起、對不起」、「爸,在美術館寫信給你,但怎樣寄到天國呢,我好想你。」偷窺陌生人秘密是會上癮的,一封接一封讀下來還不夠,循動線前進,幽暗角落擺兩張床,入夜後,觀眾和藝術家在此共度一夜,無人知曉這一夜發生什麼,我們只能藉由旁邊床頭櫃上眼藥水、香水、水杯,揣測這一晚的輪廓。一個又一個的床頭櫃擺設的隨身小物就是展覽。
藝壇明星
台北美術館正舉辦「李明維和他的關係」,展示他自一九九五年以來,十五件重要作品藝術。五十一歲的他出現在美術館,不斷有觀眾找他合照,聊作品,他笑著傾聽,因長年游泳、衝浪緣故,挺拔身形簡直是個明星了。一九九○年,西方興起所謂「關係藝術」,藝術家憑藉與觀眾的參與和互動,取代實體雕塑或繪畫等實體作品,傳達創作理念,台灣出身的李明維是這一波藝術新浪潮的箇中翹楚,作品屢次受邀在紐約惠特尼美術館、紐約現代美術館展出,去年,他受邀日本森美術館展覽,乃該館開設十年來,台灣第一人。
若非觀眾介入和參與,他的作品是無意義的:觀眾從臨時設置的花壇帶走一朵花,送給陌生人;衣著華美的男人在迴廊四下走動,隨機挑選觀眾獻唱一曲舒伯特當作禮物。李明維執迷陌生人之間偶遇、互動,作品如實記錄陌生人交會時互放的光亮、哀傷,甚至遺憾。他對人充滿好奇,可他並非那種言語熱絡之人。
「晚餐你都煮什麼招待客人啊?」「……沒有耶,就簡單餐點。」「沒有酒?」「沒有,就喝茶。喝水。」「陌生人在旁邊,睡得著嗎?」「看似有睡,但睡不沉耶。」我們對話節奏大概每個話題持續四、五句話,進退有節,點到為止。他臉上掛著靦腆害羞的笑容,對答像詩人,像僧侶,措辭精確、隱晦卻富含詩意,如果我追根究柢,他也會不失風度幽默以對,不至於叫採訪者空手而歸。
醫生世家
那樣溫文儒雅的舉止來自一種世家望族的涵養。他的外祖父是埔里國中、國小創校校長,他之所以取名明維,是台灣老派士紳對日本明治維新的美好想像。外祖母是台灣第一批留日學醫女性,父親李堯堃亦是知名兒內科。他十二歲那年,家裡送姐姐和他出國,多明尼加共和國待一年半,轉進美國加州,大學念生物系,克紹箕裘報考醫學院理所當然。
母親林貴美說他唸生物系功課很好,但他喜歡小動物,上解剖課看到血會暈倒,轉往加州藝術學院改念建築。其時,他對藝術懵懵懂懂的,雖善於抽象概念,但結構製作全然不在行,平面圖曾當眾被老師撕爛,跌跌撞撞四、五年,又改念織品和概念藝術,感覺終於對了。
一九九五年,他申請到耶魯大學藝術研究所,由西岸來到東岸,最初,誰都不認識,心想與人吃飯聊天是認識環境最好方式,於是在校園貼布告,說願意以免費晚餐交換一晚的聊天。活動持續進行了一年,他與兩百多位的參與者在餐桌分享彼的人生,該活動脫胎成《晚餐計畫》,讓他成了剛畢業,旋即受邀在紐約惠特尼美術館展出的幸運兒。
他的作品寧靜舒緩,富有禪意,參展邀約已排至二○一八年,藝評家高千惠解釋:「他是一位生活行為的觀念藝術家,他的生活文化有漢、和、美的元素,臺灣觀眾自然對他有熟悉感。」關於成功,父親僅謙遜地說他是個幸運的孩子--我們來到他父母陽明山上房子做側訪,八十三歲的老父、七十七歲的母親身體都健康,仍可以侃侃談著兒子童年糗事:他小時候吐司塗果醬餵狗吃、跟姊姊搶洋娃娃,搶不到就毀了。大藝術家至今仍被媽媽「阿弟、阿弟」喊著。五十一歲的阿弟趴在地上,逗著家裡的貓玩耍,然後抬起頭說:「媽咪,等一下要不要去爬山,妳今天都沒運動耶。」
親情羈絆
牆上擺滿家族合照一張又一張,影中人有人長大了,有人老去了,唯獨每個人臉上知足笑容不變。母親林貴美是紙風車劇團董事,大姊李逸寧是旅義單簧管演奏家,弟弟李明道是職業高爾夫球選手,一家人住在世界各地,但一年團圓兩次。少小離家,家人卻是創作源頭:外婆過世,感念人生無常,他在百日內飲食起居,隨身帶著一朵水仙花,記錄花開花謝,創作《和水仙花共度一百天》和《魚雁計畫》;母親生病,母子在病房聆聽舒伯特得到慰藉,創作《聲之綻》。他勇於探索陌生人的內心世界,「我對陌生的地方充滿好奇,喜歡接觸新事物,沒有任何懼怕心理。」或者正是因為在愛的環境成長,相信人生全是真善美,才能對陌生的世界一無所懼。
二○○三年,他在威尼斯雙年展《睡寢計畫》,與陌生人共度一餐變成了共度一夜。靈感來自高中有一回從巴黎搭火車去布拉格自助旅行,同寢臥鋪巧遇一猶太老者,兩人夜間閒聊,老人自曝身世,說自己猶太集中營出生,三歲被救出來,家人卻死了。老人淡淡說悲慘身世,講完互道晚安,翻身便睡,他卻徹夜失眠。他說因為陌生人,因為夜晚,生命在那時有了深刻的交集。
一夜之後還是朋友嗎﹖他斬釘截鐵地說不會了。因為是陌生人,因為知道不會再相見了,所以可以毫無顧忌地把心事說出口,那更像日本人說的「一期一會」。對他而言,陌生人互吐心聲對他而言是一種禮物,「禮物並不是你想向人家要,而是你碰到一個有緣人,走進花園,一隻蝴蝶停在你的肩膀上,是一種驚喜。但一剎那也在那個時空中消失了。」
新婚誌喜
禮物是創作中的關鍵字。陌生人的故事是禮物、歌者唱歌獻給聽眾是禮物、觀眾自花壇拿走鮮花,轉贈路人是禮物,然而他卻討厭收禮,笑說自己收到物質上的禮物,往往轉送給別人,數次忘了把禮物裡的卡片拿出來,好糗。周遭若有太多人讓他覺得焦躁,「多少算多?」「三、四人吧。」他需要獨處,規律生活如一僧侶:早上五點半起來,六點半游兩個小時的泳,回家寫EMAIL、看書吃飯,中午弄點簡單的東西,下午繼續讀書,晚上準備晚餐,十點半睡覺。偶爾也邀一兩個朋友到家裡來吃飯。「煮什麼?」「咖哩。我喜歡吃印度菜,辛香料都自己調味。」
為陌生人烹飪的料理,和煮給朋友的晚餐不一樣,當然,他不會讓我們知道私人宴會裡的辛辣。不同於當代藝術家勇於展現個性,他把姿態擺得很低很低,把整給展覽場讓給陌生人。不會像《魚雁計畫》那樣,把心事或秘密訴諸文字,然後封緘?「不會欸……」又問早年有《孕夫計畫》,在網路上虛擬出男性「懷孕」的過程,對自己情慾生活會有影響?「我不知道欸,等我真正懷孕才會知道。但我已經五十一歲了,怎麼可能會懷孕呢?」他的作品是容易親近的,但卻又和我們保持著微妙距離。北美館館長林平解釋,李明維作品距離是必須的,像是進展場前需脫鞋,展覽迂迴動線,有了這些距離,心思才能沉澱下來,才有美感的想像。
藝術家讓我們知道他想讓我們知道的。假使是夜晚,假使是陌生人,我們的對話會得到不同的答案嗎?訪談最後三分鐘,我只能氣餒地詢問未來計畫。「接下來,我跟先生要搬到巴黎,我今天才得到消息,他要去法國工作了。」「先生……是老師?」「不,我去年結婚了。」他淡然笑著:「對方比我小,小三個月。」「藝術家?」「工程師。如果家裡有兩個藝術家那還得了?」「你確定要談這個,我們真的可以寫?」他笑言:「我不忌諱欸,只是要看用什麼角度談,我們的社會把同志議題妖魔化了,但我不是革命家,我只是生活的人,這只是我生命很普通、很普通的一部分,又有什麼好說的呢?」來時躬身問候,去時合掌作別,他優雅趕赴下個會晤,然而臨行時卻把心門推開一點點,讓門縫透出一點光亮,如同禮物。
國中畢業旅行懷孕 在 PhD Backpacker - 旅博士媽咪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關於『旅博士』的倫敦創業攻博成長日記
#圖為在倫敦女創業家聚會上一起做的夢想版貼圖還有異鄉打拼的姐妹
這幾天某個移民故事的臉書社團版主親自到這個粉專邀請我去分享屬於自己的移民故事。看到裡面有幾個好朋友,就應邀了去分享自己的故事。
我寫的自介是這樣的:(其實大家有在發摟我的這些日子大概也知道)
『謝謝版主邀請,我是台灣土生土長澎湖人,誤打誤撞到了英國,在師大唸碩士的時候滿多師長說我成績不錯可以考慮出國唸書,當初在選擇博班課程的時候本來是想到西班牙的,後來有點想把男朋友一起帶出國,就選了英國,畢竟他完全不會西班牙文。我拿到了英國學校這邊的Offer後就給男友下最後通牒,我直接給他三個選項,是要現在分手?還是交往到我去英國分手?還是跟我一起去英國?
他很有膽的選了三,並且立馬衝去報名英文課,我跟倫敦的學校推遲一年入學,一年後我們雙雙辭掉教職鐵飯碗,他也考過了雅思,一起進了倫大體系,一起到英國他念碩班我念博班。一度公婆反對他畢業後沒有工作繼續留在英國陪我念博士,家裡沒有支援,走投無路之下狗急跳牆只好千方百計借錢貸款在英國開啟了創業之路,而且我們都沒有業界的經驗,一點一滴在異鄉流淚流汗設立公司建立團隊在倫敦市中心做物業管理開民宿。
一邊創業的過程也懷孕生子,我們創立的公司還得到了英國政府的核發Tier 2 Sponsor Licence簽證資格,也就是我們可以發工作簽證給外國人來英國工作,得到這個資格後緊接著就遇到肺炎疫情,目前專心寫博士論文,預計畢業後到業界工作,希望未來移民之路的每一步都有神看顧能踏實幸運的走著。
我有一個粉專,分享許多我的求學創業故事,世界各國的遊歷和家庭生活。歡迎交流:)也祝福大家!』
緊接著就有一個美國教授網友前輩來公開的『好心提醒』在底下推文說沒有拿到博士學位粉專不能使用會吃上官司等等,用詞強硬要大家不可不慎,字裡行間透露著她要『矯正』台灣人的概念等等。再看了她上一篇的自我介紹發現她的自介通篇都在罵某位她討厭的人,那個被討厭的人是一位在台灣出書演講長春藤畢業的博士兼任助理教授美女三寶媽。
這時候我發現我被投射了,可能是她在我身上看到那位媽咪的影子。(一定是我太美XD一定是哈哈哈自己說)
我自己當老師的時候,不會去質疑沒有拿教師證卻可以用老師的名稱的風水老師、瑜伽老師、國標老師、街舞老師、身心靈老師,因為行行出狀元,風水老師可以是老師!抓漏博士可以是博士!維基百科上對於博士的註解是
『博士是教育機構授予的最高一級學位,如某科系哲學博士、理學博士、文學博士、教育博士、工商管理博士、法學博士。日常生活中博士學位會與姓氏相結合而被稱為某博士,而博士的英文和「醫生」一樣是「Doctor」。中國古代的“博士”則是指專門精通某一門學問或傳授經學的官名(例如漢武帝時的五經博士)。後來博士一詞衍生為可指涉對特定的某一種專門職業精通的人,比如“茶博士”、“酒博士”等,類似近代對於服務業跟製造業師傅的稱呼。』
經過這個事件後,考慮到原來有人會對於『旅博士』媽咪這個粉專名稱有誤解,讓我就來解釋一下為什麼我會想用旅博士這個名稱。
旅博士,就是對旅遊文化精通的人,我認為人生就是一場沒有終點的旅行,我在人生的經營上追求著四個字『認真努力』想要探索無限可能並且寫著自己的故事。我的人生主題,就是旅遊.
爸媽都是國高中老師,嚴厲教育,我國小時學鋼琴考過八級檢定、國中時考上美術班並參加畫展和西畫類新秀獎優等、高中時繼續繪畫成為美術社副社長、高二因為數理科太爛一直不及格於是全力鑽研語言,高中時全校日文演講、英文作文、英文演講比賽都拿了第一名成為了當時被霸凌的我開始培養自信的來源。
高中畢業後離開澎湖,到台南師院當了公費教育學系師範生、當時成為英文研究社的社長、文藻盃全國大專英語演講比賽第一名、白天跑成大旁聽西班牙文晚上去補習班打工當英文老師、大學時期在台南一個月加獎學金每個月賺四萬台幣、平時吃泡麵存錢當背包客環遊世界、當時晚上也跑夜店累積了我後來的社交能力和一口氣學了西班牙文、法文、德文的語言能力,德法西三語都90幾分還有兩科同時的是班上最高分,每個寒暑假都一個女生隻身一人前往世界各地流浪.
大學畢業後直接取得教師證書分發回澎湖當老師、繼續寒暑假隻身一人走遍世界、考到中西英三語導遊領隊執照、代表台灣參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洲青年論壇並且在論壇上演講分享台灣教育。
考上師大歐文所後,我遇到了一群賞識我的教授和師長,師大的劉以德教授、賴守正所長、Dinu Luca教授、陳學毅教授、賴嘉玲教授、台大的張淑英教授,這些老師真正的示範了教育真正該有的樣子,他們鼓勵我陪伴我召喚我內在的美好,並且讓我更加成熟勇敢踏出舒適圈,原來我旅遊觀光也是一個專業! 我努力的每天埋首在研究當中,獲得了師大的獎學金和當選全校傑出學生、應邀台灣各大學演講了上百場關於文化語言還有國際視野,修課完畢後我介聘到台北的學校任教。
十多年途中談了幾場轟轟烈烈的戀愛感謝每個認真跟我在一起的男生、感謝外交部呂科長和師長的推薦函我申請上了英國的倫敦國王學院,遇到了老公跟我一起辭掉鐵飯碗來英國唸博士班、中途為了讓老公碩士班畢業後留在英國我們狗急跳牆的借錢貸款創業、一起在倫敦住在兩坪大的房間、住過地下室住過廚房、每晚尿在寶特瓶內、一條吐司一袋馬鈴薯吃一個禮拜、在垃圾場內翻找可以用的東西、夫妻倆多次抱在一起跪在地上痛哭、第一年真的是靠著倫敦靈糧堂的吳媽媽做吃的接濟我們。
能屈能伸的我們實現脫貧(雖然還沒買房)我們一步一腳印的在神的眷顧和貴人(律師和會計師)朋友的幫助之下,我們在倫敦市精華蛋黃區一間一間的開啟了民宿一館二館三館到最後十個館別。我們公司還取得英國政府移民局給的 Sponsor Licence (可以發工作簽證給外國人來英國工作)我育嬰休學兩年,一邊懷孕一邊追房東,一邊餵奶一邊開發房仲,遇到了超級好的優秀員工和超級暖心的台灣好客人(每次體貼到都讓我落淚)我們聽了好多人各行各業的努力打拼生命故事。世界那麼大,比我厲害比我努力的人那麼多!
到了去年我的指導教授寫信問我有沒有要復學,她說她知道我現在是一間公司的老闆,也是一個孩子的媽媽,如果再加上一個博士生的身份他認為我會突破人類極限。
她要我想清楚要不要回去念這個博士,因為畢竟此時此刻的博士對我來說毫無用處,沒有一點加分也沒有帶來一點經濟的好處。坦白說,我當時也在粉專上分享過我很猶豫,好多網友都勸我不要拿這個博士畢竟對我的人生一點用處都沒有,我的老公也不贊成我在事業最忙的時候拿什麼博士,我的英國房仲業者朋友們都說我要這個『Stupid PhD』幹麼?最後不都是要賺錢過生活。
我花了三個月思考,我回到自己,想起了我爸爸中風過世前對我說過他自己一輩子都沒有做過任何的夢所以他努力打拼供應我們三個孩子,希望我能好好地找尋自己的夢想並且去圓滿夢想.
雖然我的博士旅途中,意外的成功創了業,踏上了未知的領域,認識了一群超強大有智慧又美麗的朋友們,我女兒也超棒超好我超級感恩她的存在,兩歲的時候當上Burberry 的模特兒,每天我都認真的過,神也每天都在給我意想不到的禮物.上帝的道路高過人的道路,我服從神的安排,給我什麼逆境我都能走出自己的一片天。
我回到了博士研究想要把最後一段路走完,對我來說我有沒有成功完成,我都是旅博士!至少我走過我試過!我要拿回我對於『旅博士』的詮釋權。
在人生的旅途上披荊斬棘,不論多苦多難我都走過了沒有怨言,我的一次成功背後都相應著九次的失敗,別人定義的博士和我對旅遊人生旅遊的博士不一樣。
我相信每個人內在最美好的那一面都是你們專長的博士!努力的經營自己,點燃自己,不要滅別人的光,感謝一起和我牽手走過努力人生的你們,在自己的內心深處點燃著永遠發光發熱的小太陽!
#未來我們一起努力的經營著生活
#活得美麗活出自我內外兼具的發光
#我會努力試著不論怎樣我都是旅博士
國中畢業旅行懷孕 在 Sandy 仙娣小秘密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青年外交官》#國中冬令營 #英文導覽教學
如果露西今年讀國一我一定會幫她報名這個提升英文與在地視野的冬令營,學習用英文介紹台灣這個美麗的寶島,我自己有 #中英文國際導遊領隊證照,也曾帶過對台灣很感興趣的外國人遊台灣,那種成就感與驕傲是非常難忘的,這是個讓世界更了解我們的方式,透過導覽可以讓來台旅遊的遊客更深刻認識台灣,進階地提升台灣的國際知名度,不過首先要先學會如何介紹,這個營隊除了強調提升英文口說,還有導覽技巧與公眾演說能力,都是現代孩子所必需的!
明年寒假的兩個主題梯次分別為「歷史台北篇」(01/30-02/02)與「港都高雄篇」(02/04-02/07),由長期在第一線面對旅客的專業導覽員直接帶領青年學子走訪名勝景點,以全英文環境學習相關歷史文化與故事,訓練孩子公開演說的技巧,並搭配新奇的青年旅館住宿體驗,讓孩子同時耕耘「在地化」與「國際化」兩種人文素養。
⭕️專業師資
由政大外交系畢業、擁有台灣官方英語導遊執照以及四年英語導覽經驗的教師授課,不只在民間交流上有豐厚基礎,更有來自學術單位的紮實訓練,幫助孩子認識台灣,從小培養國際觀。
⭕️景點走訪
在專業導覽員的示範解說中,孩子能更深刻體會現場導覽的節奏以及氣氛掌握的重點,並學習觀察景點的每一個小細節,延伸出自己的觀點與故事。
⭕️全英環境
學語言最怕沒有機會練習,本次營隊將以全英文進行,從專業用語、生活會話到日常閒聊,讓孩子彷彿置身異國文化村,藉由與外籍師資每一次的聆聽、開口與對話,快速增進英語口說能力。
⭕️住宿體驗
四天三夜的營期,將在外國旅客下榻率最高的青年旅館舉辦,不僅能讓孩子一睹自助旅行的面貌,豐富生活想像,另外也督促學員間互助交流,培養團隊合作精神,更訓練獨立自主能力。
➡️對象: 國一至國三學生
➡️人數: 每梯次限額24名學員
➡️時間:
歷史台北篇 01/30 (四) ~02/02 (日)
港都高雄篇 02/04 (二) ~ 02/07 (五)
台北:
➡️室內授課地點: 台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三段38號
➡️室外授課地點: 萬華區、中正區一帶
➡️住宿地點: 悠逸行旅 Uinn Travel Hostel
高雄:
➡️室內授課地點: 高雄市三民區博愛一路287號10樓
➡️住宿地點: 紙飛機青年旅館 PaperPlane Hostel
➡️室外授課地點: 西子灣一帶
🥳 粉絲優惠 🥳
營隊原價 NTD$19,000,兩人(含)團報$16,000,若使用仙娣優惠碼 《Sandy88》,報名時可直接折 $1,000 !
優惠價 $18,000,團報$15,000
電話:0905-320-571 (吳小姐,週一至週五11:00 ~ 20:00)
電子信箱:meetupformosa@gmail.com
Line官方帳號:@yzd3758l (最後一字為小寫L)
#遇上福爾摩沙
#最專業的英語導覽教學
Meet Up Formosa 遇上福爾摩沙
.
其他詳細營隊資訊如課表、地點及費用等可參考官網 https://www.education.likeitformosa.com/
.
🎀按讚 Sandy 仙娣小秘密 追蹤好文好物
🎀更多懷孕育兒旅遊英文學習文章 www.vividsan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