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十五年回顧文‼️//
//凡事都超前部署,一環扣一環的老姐//
老姐看起來是開朗少女,好像無憂無慮
但其實超追求完美、好勝心跟好奇心都很強🤣
國中民俗體育班扯鈴組,全校智測女生第一、高中北一女數理資優班
在高中看起來混混的,但是當衛生股長的一年間得了很多掃除衛生獎,也到中研院做專題研究,受過 #配音員訓練
上了臺大,大一昆蟲系,大二轉入心理系,跟著研究所兩個實驗室,當過兼任助理,也做了自己的國科會研究
心理系雙主修昆蟲系,輔系經濟系,最後因為不想延畢,所以只拿到 #心理系學位(成績平均83.25,共169學分)
大二升大三暑假拿到 #美甲執照,並在台大創立了美甲研習社;大三升大四暑假跑去 #美國紐奧良當志工、 #UCLA暑修青少年心理學與學術英文、並利用一個月考過了美國研究所考試GRE 1330/1600,當時申請到了不錯的學校,#但在衡量到時間與金錢因素最後決定不念研究所
畢業後隔年二月2011來法,至於為何沒有畢業就來法國,是在台灣上法文跟日文N2的課,同時間上服裝設計課跟去美術室練習水彩跟素描、準備實踐服設插班考試,順便把多益也考了
多益只準備了四天,890/990分,當時是為了應徵準備開幕的W Hotel甜點房想說履歷表會比較好看,與人資面試全程英文,但對方說以我的經歷,應該是進入人資部,甜點一點經驗都沒有,無法安排到甜點坊😅
既然無法直接在業界工作,只好在日本與歐洲的服設跟廚藝的學校,做了很多功課,最後在眾多因素下,決定來法國念廚藝❤️
2011二月來法國🇫🇷,原本計畫念一學期語言學校,九月就進入廚藝學校就讀。
但在與法國餐飲業友人們的討論下,決定還是把法文念好,#選擇法語授課的廚藝學校
當時語言能力已經到達法語授課廚藝學校的入學標準,但考慮到實習與以後找工作,法文還是能多好就多好
所以語言學校多念了一年,總共三學期,考過 #工商法語C1,並在朋友的公司當秘書打工補貼學費跟現學現賣商業法語(跟廠商催款、打商業電話等等)
(在念法文到高階時,當年念GRE考試的很多希臘跟拉丁字根,都派上用場,所以單字學習的比一般亞洲人快,C1班上只有我一個亞洲人)
就讀語言學校一年半的期間,都有到小廚師餐廳內場工作,有時候也會被派去外場支援,除了賺錢貼補學費、蹭飯,在實作中學習到很多東西、#並更理解餐飲業的生態
2012九月進入廚藝學校後,2013六月以 #第一名畢業,在三星餐廳、總統府實習,也自己準備考過了 #法國甜點師證照,以及 #品酒WSET3證照🍷,平時空擋,也會被校長派到香榭麗舍大道上的分校當助教(英文跟法文能力派上用場)
畢業後二星餐廳跟五星餐廳實習,但因為身份特殊,其實是代理副領班的職務
比起其他同學,我受到了很多特別待遇,有一半要歸功於小廚師的訓練,畢竟小廚師工作時,行雲流水快狠準👾
畢業五個月後,很順利的,#取代了年資12年的前輩,成為巴黎艾非爾鐵塔五星飯店的甜點房負責人,管理四人😆
團隊多數是被我挖來的朋友,幾乎都是歐洲拉糖比賽的冠軍或是前一星餐廳的甜點主廚,
一開始飯店餐廳經理跟行政主廚都很好奇我是怎麼拉來一堆戰力極高的人才,畢竟我們只是五星飯店,並非米其林餐廳,薪水也沒比別人高多少,恩,#我覺得人脈跟領導力都很重要❤️
不過,當時我年少輕狂,太愛追米其林星星,所以在甜點坊步上軌道後,就跳槽到隔壁的米其林餐廳當甜點領班,畢竟當時學校畢業就當主廚,我覺得應該要多看看其他地方,以免視野狹隘😅
之後因為聽小廚師想要未來在台灣開店,回台在文華東方甜點房打工,體驗台灣職場文化、銷售產品與法國的差別,並一邊找店舖、一邊在穀物研究所上麵包課,學習台灣流行的軟式麵包,並考過 #丙級麵包執照
回巴黎後,在歌劇院、香榭麗舍大道、瑪德蓮廣場附近的餐廳跟飯店當甜點師與廚師,並在2017考過了 #法國廚藝證照(雖然在考過廚師證照前就已經做過廚師的工作,但我覺得考試能令自己發現自己的盲點💪)
在巴黎的各大飯店與餐廳間流轉,但我的興趣很廣泛,也曾經利用回台時間,考過了從大學就想考的 #山葉電子琴5級檢定,並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亂入了 #電子琴比賽並獲獎🥰(純粹是想挑戰自己)
兩年前跑到巴黎一所知名的線上廚藝學校(法國甜點師、麵包師、巧克力證照)工作,今年也默默的考過了 #法國巧克力證照
閒暇之餘,在某科技公司擔任秘書,責任制,有時不忙、有時很忙
恩,這十年就是這樣過來的🙏
雖然看起來雲淡風輕,但也是靠持續不斷的努力,
回顧過去的自己,看起來好像吃得很開,但其實是鴨子划水、默默磨刀型的😆
當然也會有一堆事情撞在一起壓力大的時候,但畢竟都是自己的選擇,所以很享受其中的過程,甘之如飴❤️
感謝大家看完冗長的碎碎念十年回顧文
下台一鞠躬🙇♀️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500的網紅林佳龍,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16)日上午在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議上,林佳龍委員首先質詢教育部長蔣偉寧關於高級中等學校建校合作及建校生權益保障等相關問題,並提醒蔣育部的主政目標應是讓教育資源成為國民的機會,拉近階級之間差距,而非是負擔,甚至造成階級偏差等反重分配的現象。 林佳龍委員詢問蔣部長是否知道《職業學校法》,蔣部長...
國中畢業暑假安排 在 黑松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時光飛逝~今年大寶上國中了!接下來的生活會變得很不一樣~
以前的週末我都盡量帶孩子往郊外跑,接觸大自然~去爬山去露營,全台灣走透透。寒暑假也都至少安排出國一趟。這幾年下來,全家擁有很多開心美好的回憶❤️❤️但是上了國中,開始會有些課業的壓力,補習也變多了,全家玩樂,出遊的時間也會變少🥺🥺
接踵而來的可能是孩子的青春期跟媽媽的更年期😂😂~哈哈哈!
我不是很愛拍全家福的人,因為畢竟是兩個兒子,他們對拍照真的沒有耐心。但是我都會在孩子的每個里程碑,拍一組做紀念。(每過一對時間回頭看看他們的成長,真的很有意義!!)畢竟歲月不饒人啊🙌🙌🙌🙌
距離上次拍照是四年前弟弟的幼兒園畢業,這次則是為了紀念哥哥國小畢業!!✅✅✅
因為研究網路上很多家攝影,最後選擇
@islaphactory
他們的作品我非常喜歡,很自然很耐看❤️❤️❤️妝感跟服裝也是我很欣賞的風格。而且這次配合的✅攝影師AJ😍😍😍😍😍
我個人真的超推薦他!!!他非常會喬姿勢跟營造氣氛,場景跟光線也都超到位。讓兩個男孩都很自在的愉快地完成攝影。😚😚
我個人覺得整個全家福的拍攝過程,比成品還重要!!!因為我們全家要拍得很開心,玩得很開心,這樣之後看到照片,回憶才是美好的啊~❤️❤️❤️
在此真的很感謝整個團隊,我愛你們🥰🥰那天真的是超歡樂的~
謝謝你們完成媽媽的夢想😚😚
這些是還未修過的毛片而已,但是太興奮了,迫不急待要分享給大家🥳🥳🥳🥳🥳
Ps. 我有戀愛的感覺(跟大寶)~顆顆❤️
#艾拉親子婚紗 #islaphactory #抓住青春的尾巴 #全家福寫真
❤️IG帳號是 heysonglulu
https://instagram.com/heysonglulu?igshid=1x5jagzw941ny
國中畢業暑假安排 在 Luke I am your mother 英國小人妻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school open day|
昨天是Luke小學學校的參觀日,一般其實是安排在上課期間一起參與課程,但因為疫情關係,才另外安排即將入學的獨立參觀
下午我們帶著早上還哭著說不願意去幼兒園的Luke,卻轉眼又即將上小學的Luke參觀他的新學校,明明幼兒園都還來不及適應,卻又要面臨2週後就放暑假,9月卻又要重新適應一次,對一個還沒滿4歲的孩子,還滿挑戰的
-
英國這邊的學制是4歲開始上小學primary school,小學是7年制,接著11歲進國中5年,16歲進高中2年到18歲,就接著上大學。
國中secondary school結束會有一個GCSE 考試,雖然考試包含了十幾個科目,但最重要的是通過數學、英文跟科學確保有達標準就可以
這裡入高中sixth form就可以直接選3-4個主修科目,這時後GCSE就會關聯到主修科目,你選擇什麼主修科目,針對主修的GCSE考試就要注意拿比較好的成績,比如Josh高中是選三主修:地理、心理學跟化學,除了心理學外其他兩科的GCSE成績要拿到B以上才能選修,另外還有General study,但不是強迫需要唸的
(分數計算方式是A star, A, B, C, D, E最後F就是fail)
高中每一個主修科目都稱為A levels課程(A, B, C, D, E最後F就是fail),一直到畢業時需要考最後的畢業考試A level exam,接下來入大學就是需要看各大學A level考試的分數申請大學,分數越好可以申請的大學就越好
而英國在大學前包含3歲開始的幼兒園如果是上公立的都是免費,但英國學校包含大學八成都是公立學校,私校的話則是以不同的學校各自有收費標準,大學學費就是自費了,但因為大學學費較為高昂,英國人大多都會選擇申請學貸就讀
-
英國的學制跟台灣差別滿大的,系統我也是聽他們解釋了幾次慢慢理解(每次聽到一半就忍不住開始放空😆),以後可以慢慢分享更多教育方面的差別
只是感覺身為媽媽只是才開始送Luke去幼兒園,轉眼他就要上小學,覺得自己的兒子就這樣長大了,但又突然驚覺,不對啊!這孩子還沒滿四歲耶!🤣
📌其他生活瑣碎放在IG喔!
國中畢業暑假安排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今(16)日上午在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議上,林佳龍委員首先質詢教育部長蔣偉寧關於高級中等學校建校合作及建校生權益保障等相關問題,並提醒蔣育部的主政目標應是讓教育資源成為國民的機會,拉近階級之間差距,而非是負擔,甚至造成階級偏差等反重分配的現象。
林佳龍委員詢問蔣部長是否知道《職業學校法》,蔣部長表示知道該法,卻不知其制定時間。林佳龍委員指出該法早已於民國65年立法,其中第8條規定「職業學校的課程標準、設備標準及實習辦法,由教育部定之」,林佳龍質問蔣部長,教育部是否已訂出實習辦法?蔣部長答覆辦法尚未出爐,林佳龍委員認為該法自民國65年立法迄今卻未據以訂定辦法,這是行政怠惰及嚴重失職,今日議程所討論建校合作的保障法,其關鍵的部分本該列於職業學校法中依法行政,然該辦法至今卻付之闕如。林佳龍要求教育部必須於今年內訂定相關辦法,蔣部長連忙表示會積極改善,並承諾會盡力達成。
林佳龍委員表示目前大專院校學生被當作廉價勞工的情形非常普遍,教育部應一併研擬《大專校院實習實施及實習生權益保障法》。林佳龍曾接獲學生陳情,台北大學運動休閒管理系規定學生畢業前須至少專業實習500小時,98學年度後的入學生在實習過程不得支領薪資,但酌予補助津貼,如保險、交通、製裝、誤餐費,金額經呈報及導師同意後才可支領,若違反此規定之實習,該時數不予採記。
不僅如此,校方所安排的實習機構有部分竟是品質不佳的飯店、休閒農場或旅行社,學生前500小時屬於義務勞動,之後的300小時僅獲取廉價補貼,實習生的工作內容比照一般職員,必須洗床單,也沒有專業技能訓練,更無法累積經驗,與其所學根本無關;許多家境辛苦的學生必須靠打工維持生計,還被剝削勞動500小時,這種假實習之名,行剝削學生勞力之實,形同變相規避勞基法相關規定的情形非常嚴重,林佳龍詢問蔣部長是否聽聞上述狀況,蔣部長表示曾聽過其他的案例,將根據林委員提供資訊進一步去了解情況。蔣部長則回應在《大專院校產學合作實施辦法》第6條規定,學校要成立校級學生校外實習委員會,負責實習機構的選定等相關規劃,若有不足之處會加強規範。林佳龍強調因普設大學,目前大學已有高中職化的傾向,大學生實習的情形愈見普遍,教育部仍應著手研擬大專院校實習生的權益保障法等法源基礎,才能確實保護學生的權利。
林佳龍委員指出院版草案中第11條規定,在學生進入建校合作機構接受職業技能訓練前,學校須舉辦說明會向建校生及其家長說明受訓之內容及權利義務。而學校往往將說明會安排在九月開學前的暑假進行,一位剛滿15歲、剛由國中升高中的學生,一來他可能得靠打工負擔學費,二來也不夠成熟足以了解自己的權利義務,說明會辦理的時間和流程太過匆促,致職前訓練的效果不彰。林佳龍委員認為應於開學後再辦理說明會,避免學生還未正式入學便被當作廉價勞工,違背建校合作的精神,蔣部長對於林委員的提議表達認同,建校合作是學習的一環和歷程,也需具有學習的效果,並承諾會納入檢討說明會。
另草案中第22條提到「建校合作機構應依建校生訓練契約,給付建校生生活津貼,並提供其生活津貼明細表」,林佳龍建議教育部應訂定生活津貼給付基準,要求合作機構給付不得低於此一基準,並定期檢討給付基準,保留其彈性調整空間,以保障學生權益。蔣部長表示生活津貼可因地域和產業的差異訂出給付標準,在今日逐條討論時會將委員的意見納入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