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吳軍的《硅谷來信》第3季。這一季硅谷來信,我談到了不少美國基礎教育的內容。有同學提了一個很好的問題,他問,美國公立教育與私立教育差距較大,是不是因為經費問題呢?他提到了一個例子,美劇《絕命毒師》的主角就是一名公立學校的化學老師,薪水微薄,只能勉強養家糊口,於是當他發現自己身患絕症,就鋌而走險走上了犯罪的道路。這位同學問,是不是因為美國公立中小學給老師的待遇不好,無法留住人才,才導致了公立學校的基礎教育水平低呢?
這個問題其實可以延伸開來,讓我們思考一個更具有普遍性的問題,就是很多事情辦不好,是不是因為沒有錢?這封信我們就從美國公立中小學的教育,談一談我對這個問題的思考。
美國公立基礎教育真的缺錢嗎?
就美國公立中小學而言,對這個問題我們基本上可以給出一個否定的答案。美國公立學校教育水平參差不齊的原因有很多,如果能列舉出十個原因,缺錢這件事也許只能排在第十位。下面我們一步步具體分析。
首先,美國公立基礎教育真的缺錢嗎?
很多人都以為美國政府財政支出中軍費佔了大頭,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其實美國在教育上的開支並不比軍費少。我們可以來看一下詳細的情況。
美國是世界第一稅收大國,2018年美國的GDP是20.58萬億美元,而當年美國聯邦政府和州政府的稅收分別是3.33萬億美元和1.06萬億美元,合計4.39萬億美元,而當年排在全球GDP第三的日本,整個國家的GDP也不過才4.97萬億美元。
美國聯邦政府的稅收收入,有七成都花在了經常性的必須開支上,也就是社會福利、醫療保險和國債利息,其中國債利息大概佔聯邦稅總額的4%多一點,不算多,真正巨大的支出是各種福利和保險。剩下的三成稅收收入算是國家的自由支出,裡面一大半都算在了軍費頭上,大約是6490億美元。但我要提醒一點,這部分支出包括了軍方控制的科研經費,而這些科研經費最後還是到了大學的手裡。比如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每年可以從軍方獲得大約10億美元的研究經費。
而美國2018年花在中小學教育上的支出是6400億美元,攤到每個學生頭上大約是一年12600美元,這是我在美國政府網站上看到的數據。如果按英國《衛報》的報道,數據還要更高,每年平均花在每個K12學生身上的錢高達16300美元。這些花銷中,州政府撥款和地方房地產稅貢獻了將近90%,聯邦政府的撥款不到8%,剩下的是捐贈。這就是公立中小學的情況。而2020年全美國所有私立中小學,學生的平均學費是11000美元,即便算上學校的捐贈收入,攤到每個學生身上,最後得出的數字和公立中小學的人均支出數字可能也差不了太多。
從這些數據我們就可以看出,美國公立中小學其實並不缺錢。實際上,如果你到硅谷地區看看幾所最有名的公立高中,比如帕羅阿圖高中和薩拉托加高中,就會發現它們的校園比硅谷地區最好的私立高中哈克學校一點不差。而且州政府給公立學校撥款是按學生人數計算的,而公立學校師生比例較低,一個老師教一大群學生,因此如果算到每個老師頭上,教育支出比大部分私立學校應該還更高。
美國公立中小學的老師待遇其實也不差。在加州,一個公立中小學老師基本上只要工作10年左右,就能拿退休金了。然後他們就可以一邊拿著退休金,一邊到私營教育機構工作掙錢了;反倒是很多私立學校老師生活壓力很大。以我女兒的老師們為例,他們不僅買不起房子,有的甚至在硅谷租不起房子,只能住學校提供的廉租房。這些老師之所以願意在私立學校教課,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樣他們的子女就免費可以上這些私立學校。
這裡順便說一句,美國幾乎所有大學教授的孩子上父母所在的學校都是免費的,這就是很多教授雖然工資不高還要在大學呆著的重要原因。至於《絕命毒師》里那位主人公的遭遇,與其說是公立學校老師待遇不好,不如說他遭遇了中產階級的典型困境,就是因為一場大病而導致貧困,這一點在全世界所有國家都是類似的。
美國公立中小學辦不好到底有哪些因素?
那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如果不是因為缺錢,那很多美國公立中小學辦不好,原因究竟是什麼呢?根據我的觀察,至少有以下四個因素。其中一個和老師有關,剩下的三個和老師或者說師資力量都沒有太大關係。
先說和老師有關的原因,就是美國公立中小學搞大鍋飯,老師們沒有動力和意願去深化教學,發掘和培養每個孩子的特長。我的大女兒曾經在加州最好的公立小學之一讀過一年,這所學校的排名在加州幾千所小學中僅次於兩所只能靠抽籤入學的實驗小學,而且學校位於硅谷最富裕的一個區,絕大部分學生的家境都很好。你可能會覺得,這樣的學校應該很好了吧,可惜事實並非如此。
一般來說,美國小學一個班會有一個老師來講所有的課程,我女兒所在的班有兩個老師,兩個老師教學經歷都超過10年,聽上去好像很不錯。但實際情況是,這兩個老師熬完了10年的年頭,都在等退休,都指望另一個人出力,自己落得輕鬆。他們佈置下來的一星期的作業,學生最多半小時就做完了。後來我就把女兒轉學轉走了,換到一個要求嚴格一點的學校。
這家新的學校也是加州最好的公立小學之一,班上的老師也是新來的,教課果然認真很多,一天留的作業比過去一周的都多。但是這所新學校的老師從來不講任何課程大綱以外的內容,因為這不是他們的義務,我們這些家長只好自己到學校去講課。之前我女兒上的第一所公立小學,不久之後家長們也不乾了,在家長的要求下,那所學校被一拆為二,其中之一變成了一所半公立半私立的特許權學校。
經過種種波折,最後我得出一個結論,孩子要是再呆在公立學校就給耽誤了,於是我們就把女兒轉走了。
我們再來看看另外三個原因。第二個原因就是公立學校的政治正確風氣太重,甚至影響到了教學。
我有一位谷歌的同事,他的女兒在硅谷一所最好的公立高中讀書。有一學期他女兒很鬱悶,因為講歷史課的老師是一位非洲裔,課上的論文,只要你不寫當年黑奴多麼悲慘、美國這個國家有多壞、白人多麼可惡,最多也只能得B。後來家長們忍無可忍,告到學校,學校開除了這位老師。但這位老師又把學校告上了法庭,並且勝訴了,從此學校沒人敢管她了。但這樣教歷史課,教學質量是什麼樣,也就可想而知了。
對於公立學校政治正確過重的風氣,家長們即使有意見,也沒有辦法。相比之下,私立學校因為學費是學生家長直接出的,所以家長(特別是大的捐贈者)對學校就多少還能有點影響力。
第三個原因,就是美國基礎教育普遍輕視理科;加上公立學校的老師認為「教課程大綱以外的內容不是自己的義務」,家長即使想給孩子補上理科內容,老師也不會配合。結果就是我之前講過的,許多美國中學生到高中畢業還不會解一元二次方程。有的老師還告訴我,這還是美國「高三」學生的表現,要是等高中畢業一年之後,恐怕一半的學生一元一次方程都不會解了。
學生水平這麼差,怎麼畢業呢?有些學校的做法就是放水。比如學生交了白卷,按中國的標準應該是0分,但有的美國學校說,白卷可以給50分。這樣,學生只要做對20分的題目就能及格,算是通過了。
考核標準這麼低,幾乎所有學生都能畢業,那怎麼評價衡量學校的教育成果呢?你可能知道美國有個著名的政策叫 「不讓一個孩子掉隊」,這就可以形成一個考核指標。怎麼樣算「不掉隊」呢?只要孩子來上學,不逃學,就算學校教育成功了。這種教育政策和理念之下,很難想象教學質量能上得去。
第四個原因是公立學校的經費利用效率低。前面我們算過了,公立學校人均經費其實並不比私立學校少,但從我的觀察來看,很多公立學校的經費利用率非常差,學校經常會有一些莫名其妙的支出項目。
比如,有的學校講要環保,在校園花錢裝太陽能板,用太陽能發電。但這筆成本什麼時候能收回來呢?學校並沒有算過這筆賬。實際上目前在美國,天然氣發電比太陽能發電的成本要低得多。
有的家長覺得,公立學校反正花的不是我的錢,效率低一些就低一些吧。但有點常識就該知道,公立學校的經費大部分來自稅收,仍然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不止學校是這樣,公立機構資源利用率低其實也是社會的一個通病了。
小結
世界上很多事情一旦辦不好,很多人就喜歡歸結於「沒有錢」。但回到現實你就會發現,「沒有錢」很多時候只是藉口和托詞。比如韓國和新加坡在中小學生身上的人均支出都不如美國,大約只有美國的2/3;然而根據調查,新加坡和韓國的中小學生的受教育水平分別領先美國3.2年和1.9年。
在之前的來信里,我介紹過一些幾乎以一己之力改變了世界的人,如果你去看他們的生平經歷,就會發現他們並沒有多少資源,更沒有什麼錢,依然創造了那些偉業。即使不說改變世界,只談我們身邊的見聞,一個人能做成事情,通常也是因為他認真去做事了,而不是因為他有錢。微軟、谷歌、eBay和特斯拉等公司,創業時的融資總金額和同行業的公司相比都不算高,但並不影響它們做成大事。
很多人喜歡說「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這句話拿來鼓勵自己掙錢還好;但如果在失敗的時候拿出來講,把「沒有錢」當成失敗的理由,在我看來,這不過是在為自己做不成事情找藉口。
這封信的內容,核心其實就是一句話:永遠不要把辦不成事簡單歸結於「沒有錢」。」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國中 轉學 理由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入學適應的花精配方
#快閃優惠一瓶300元
#非客製化配方不含個人諮詢
#9月18日截止
最近是開學季,看到好幾個爸爸媽媽朋友,無論孩子是上幼兒園、小學還是國中,都煩惱著孩子們入學適應不良。(我的朋友年齡層 range 真廣...)
想起8年前我第一次使用巴赫花精,就是因為小花幼兒園入學時極不適應,媽媽跟孩子都各有狀況,想說來盤點一下,跟大家分享適用的配方~
-
#孩子適用的配方
🌿 胡桃:任何新環境、新階段的轉換,幫助適應。這瓶拜託媽媽們買起來,對小孩太好用了,舉凡各種轉換期都適用,例如:戒尿布、換保姆、換牙、剛入學轉學、重新分班、自己睡、搬家、進入青春期...尤其是像小花這種對新事物需要很長適應期的小孩。
🌿 溝酸漿:覺得老師很可怕、新學校很可怕...各種可怕害怕,格外適合個性害羞怕生膽小的孩子。
🌿 忍冬:一直想回到以前的日子,想要像以前跟媽媽在家、想要回去保姆家、想回去之前的學校...etc.
🌿 水堇:孩子有融入團體的障礙的話可以試試,但如果原本就是宅底的,對旁觀很自在不造成困擾,就不必特別用這支了
-
#父母適用的配方
🌿 胡桃:家長一樣也受到新生活的衝擊,需要調適,總之胡桃很好用啦,媽媽們買起來再講一次!
🌿 紅栗:對孩子各種擔心:有沒有哭?有沒有睡午覺?有沒有好好吃午餐?學校課業都聽得懂嗎?老師會不會太兇?都還適應嗎....etc.,紅栗幫助把擔憂化做祝福
🌿 菊苣:檢視一下自己是否變成直昇機父母了?「為了孩子好」不該是過度保護的理由,放開手,孩子會學得更好,小心不要過度下指導棋囉,讓小孩自己整理餐袋書包沒關係的,他們也都有力量,面對新生活接踵而來的挑戰,要相信孩子喔!
🌿 松樹:各種自責,問自己是不是做錯了:是否不該這麼早送小孩去幼兒園?這個學校是不是選錯了?送安親班我也不願意但沒辦法QQ......媽媽妳是很好最好的媽媽!沒有人比妳更瞭解孩子,也沒人能比妳做得更好,快跟自己說我好棒棒!
🌿 岩水:身為一個媽媽,我做得夠好了嗎?別人看我,會不會覺得是失職的媽媽?該做的事,我都做好了嗎?我有準時接送、照顧三餐、看好功課、確認早睡嗎?來,我再講一次,妳很好夠好了,放輕鬆一點,沒有任何人在給妳打分數啦
-
回想起8年前小花第一次上學,慘烈狀況真是歷歷在目 😂
我們已經是選了一所尊重孩子不強迫的幼兒園,但個性固執的小花,還是適應得非常慢,每天哭這種必然的狀況就不用說了,每天她都堅持坐在大廳的沙發上等媽媽來接,一步也不離開,從一早入園就坐在沙發動也不動,有一天還尿濕了沙發(這件事她現在都五年級了還記得,當初她才兩歲多,可見她留下了多麼....深刻的印象😂)。
現在她自己講起來可以輕鬆一笑,但當時,每天我都問自己,要堅持下去嗎?是不是讓她再晚一年入學比較好?我的決定真的正確嗎?覺得自己真的是好爛好差勁...可是,以我當時的身心狀態,實在不可能再撐下去了,每天都在無限的自責和擔心中度過。
當然現在的我已經知道,親子之間的能量是相互影響的,若父母緊繃以待,孩子也會跟著相對焦慮,不過花精對那時候我和小花,真的是救星啊~~
還記得收到花精的那天是禮拜五,週末讓小花喝了兩天,原本週一挫咧等,想說過了一個週末,分離焦慮一定會更加嚴重,沒想到她沒有再大哭了,雖然還是愁眉苦臉說不要去上學,但那天起她不再坐在大廳的沙發,願意踏進教室認識新同學了
那時我想著,不管花精到底是什麼東西,我都謝謝你啊哈哈哈 🎉🎉🎉
-
如果你最近也剛好為孩子的入學適應而困擾,不妨試試看以上的配方!
不想自己買一堆單方花精的,我可以協助搭配成複方的處方瓶,如文章開頭所述,一瓶 300 元的優惠價~但就不含一對一的個人諮詢,也不是客製化的配方,是把上面那些直接打包成一瓶。
如果爸爸媽媽和孩子都想用,要分開兩瓶,一瓶 300 元、兩瓶 600元,不能全部加在同一瓶共用喔!
其實,爸爸媽媽們,要相信孩子,也相信自己啦!相信孩子有足夠的力量可以面對與成長,也相信自己給了他們足夠的愛,絕對是他們強大的後盾。
祝福大家都能順利度過這一段變動時期,和孩子一起成長 🙂
-
-
-
#花精 #巴哈花精 #巴赫花精 #開學 #羅克西 #roxywithlove
國中 轉學 理由 在 蘿潔塔的廚房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週開學第一天,兒子回家後,持家男第一件事就是問他:班上有沒有漂亮的女生?
我在旁邊翻白眼,心裡o.s. 拜託,千萬不要像我一樣整個高中生涯都在談戀愛,從來沒有把書唸好😆
開學前陪兒子去學校熟悉上學路線,那時突然有很多話想對孩子說…不過始終沒說出口。
兒子,你真的很棒了!不要老是對自己沒信心,覺得自己很廢。
兒子會考成績下來,知道兒子至少有他想念的公立學校可以唸,心裡一直很高興,一直很想對兒子說:你真的很棒!!怎麼說都比我強!不像我以前,總是逃避、放棄自己。
雖然持家男叮嚀我說不要笑死人,又不是唸建中。
塔塔:所以呢?做你學弟有這麼光榮?
我常跟兒子說:不管考的怎麼樣,最基本的就是不要放棄自己,人生的路很長,只要不放棄,即使開始跑得慢一樣能到達目的地。
小時候從來沒有人跟我說唸書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不知道唸個好學校好讓自己的學歷欄位裡面有個好名稱,找工作也容易。
當年國中時期的升學班,大家成績都很好,讓我頗感壓力,所以自我選擇了逃避,故意不報考高中聯考,隨便騙父母,報考高職聯考了事。就連成績單下來,也一副無所謂,自己拿起電話打到學校,說我要報名。記得當時的成績應該可以唸不錯的學校,但我只想唸離家最近的學校,這樣可以睡到飽,不會遲到。
說離家近就不會遲到絕對是騙人的,高中三年不停的遲到、曠課,因為不在乎自己,之前隨便報名了自己不喜歡的科系,所以又任性的轉科,轉科後也沒好好唸書,因為無故曠課太多,差點被學校退學處分,後來老師可憐我,幫我辦理轉學。(自爆黑歷史😂😂)
轉學那一學期,去了一個離家很遠的學校,每天都要6點起床趕校車,簡直要崩潰。或許是上天要懲罰我,又分配我到升學班。每天早起上學,不停的考試,做作品,簡直要崩潰。死性不改,又起了逃避的念頭,欺騙了老師跟父母,找一堆藉口想要轉學。
我清楚記得當時老師慰留我,希望我不要放棄自己,雖然只轉學來半學期,但是表現得比其他同學都要好,說現在離開,老師真的覺得很可惜。
不過我始終欺騙了父母,講了很多理由,就是想逃避。爸爸拗不過我,就讓我任性的繼續轉學。因為我自己的惰性,不想努力,整天就想要逃避現實。
那年高職畢業之後,找了一份小妹的工作。某天下午拿著一堆信要去郵局寄信的時候,恰巧遇到國中同學,他突然叫住我,嚇我一跳!!他問我近況如何?怎麼都沒消息?並且跟我報告哪些國中同學現在唸哪一所大學,大家的近況等等,他自己也是從建中畢業之後,現在念台大,學校的生活還蠻有趣的。
聽到以前同學的近況之後,真的好羨慕大家,想到自己只是一個送信的小妹,一股自卑感,真的羞愧到想找個地洞鑽進去XDDD
回到家後,眼淚不停的狂流,雖然小妹也沒有什麼不好,但是自己知道,如果當年自己選擇繼續唸書,不要貪玩,老老實實面對現實,現在應該也是個大學生。
而後在社會幾年,我跟前任的男友分手了,漸漸地接受新男友的追求。可能是因為自己的不足,總是用羨慕的眼光來看他,覺得這男人說的話就是道理。
或許被這男人鼓勵了,讓我想重回校園,多拿一張畢業證書也好。就這樣,靠自己半工半讀賺學費,拼了命也要把書念完,讓自己過得更充實!
我常覺得,人一生中會遇到什麼人、什麼事,冥冥中必有安排。在我狹隘的世界裡,有個人願意帶著我去英國留學追夢,彌補我一直覺得遺憾沒有努力當學生的時光。即使當年因為存款不足,沒有如願拿到碩士,不過我覺得那段國外語言學校時光,已經是我人生中最快樂的回憶~
現在孩子長大了,我常鼓勵孩子要好好唸書,不要沈迷在電玩世界裡。想學什麼都沒關係,至少活得充實。千萬不要像我年輕時一樣,總是給自己千百理由,其實只是想逃避現實而已。現在悔恨也沒用,只能比別人更加倍努力,用力的填滿心中遺憾的空洞。
只是說到這,兩個孩子劃錯重點,只對媽媽高職三年精彩的戀愛史感興趣,真母湯喔~~
(噗....)
沒聽到重點,在一旁扯後腿的還有持家男,猛點頭!
持家男:對!多虧了我救了你!!
塔塔:所以呢?救世主....
不管這位救世主是不是老了變了蠢樣,他永遠是我心中最崇拜的人~
但,可以不要痴呆到,拿一個杯子走到洗澡間說我要去洗澡了~可以嗎?
你現在是要去喝水還是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