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們在體育班讀了10年,看到這則新聞,真的百感交集,心中充滿不捨和後悔。
歷經三個學校,各式各樣的處罰我都看過,有罰孩子用手掌腳尖撐在地上2個小時,撐到孩子汗水、淚水、鼻涕流滿地,雙手雙腳發抖,只要體力不支趴下去,就會被用棍子狠狠打屁股後,罰趴的時間重計。
罰青蛙跳整個球場幾十圈,罰到要上樓梯時,一階都無法抬腿;學狗爬體育館幾圈、說錯話、在不對的時候說話、回答錯....當眾被甩巴掌更是常有的事。在住校時晚自習拿出課外書來看,罰抄兩萬字整本書,因為抄不完,好幾個禮拜不准練球,只能抄。
還有一年弟弟受傷無法練球時,因為其他隊員在比賽期間表現不好,被罰在七月酷暑的下午2點跑操場,跑到孩子們熱衰竭在跑道上狂吐,緊急送加護病房急救,住院好幾天才出院.....那一刻我超慶幸兒子因為受傷而無法參加那一場的比賽,沒有被罰到命都快沒了。學校校長行政不知道嗎?救護車都到學校來救孩子了,學校當然知道,但是事後沒有任何懲處,一切就像沒有發生過一樣,冠軍教練還是教練,對學生的處罰還是照舊。
有時不是兒子的錯,卻因為團隊的關係連坐罰,一個人犯錯,全隊遭殃,那個犯錯的孩子當然變成眾矢之的,被同伴唾棄、霸凌、取綽號...教練取的綽號當然沒有人敢抗議,一個教練叫,全隊一起叫,綽號就成了萬年稱號,白癡、廢物、垃圾、那頭豬.....
兒子們不是天天被處罰,但是這些以訓練體力為名的刑罰在球隊裡卻是天天發生,看久了,小孩就見怪不怪,有時被罰到不能走路了、被打到回到家臉頰還是腫的、紅的,大腿小腿上布滿一條一條棍子的痕跡,我才知道他又被打被罰了,問他為什麼被罰?說出來的理由真的讓我匪夷所思,我知道要管理一個球隊不容易,但是對孩子們下手這麼重的用意令人費解。
為什麼不跟教練溝通?在那幾個球隊裡教練就是皇帝,只要有意見,孩子就是在球隊裡變成隱形人,坐冷板凳坐到畢業,不喜歡體罰?教練的冷嘲熱諷、極盡能事的羞辱才是最傷孩子的武器。
為什麼不轉學?轉學後到另一個學校要禁賽整整一年,高年級只剩下2年,國中只有3年,如果小五或是國二轉學,到新學校禁賽一年後就畢業了,沒有學校願意收,就算收了,也不會重用,因為不會有成績,不管選擇什麼,一切努力都是白費。
國小國中遇到的體育班導師,學校都安排了盡責的老師來擔任,上了高中,卻遇到一個連校長都覺得任性的導師,老師對學生的言語霸凌,不懂班級經營,看不起體育班的孩子,總是言語羞辱、放任學生互相霸凌...
孩子只是想打球,但是離開球隊時,帶走的卻是心理和身體上滿身傷痕。
那十年我們戰戰兢兢,用盡全力配合球隊的作息,排定練到晚上七點,我們在學校外面等到八點孩子還沒出來是常有的事,假日練球、比賽、年假只有放到初三....這些孩子的努力和疲累真的是無法想像的。光是球鞋、球拍、隊費、個練費用,幾乎把我們的收入耗盡,但是,最後除了得到成績的幾個孩子外,其他的孩子學到什麼呢?
不是每個球隊都長這樣,國中時跟台北市中山國中的球隊家長聊天,談到教練不只顧球技,還會兼顧孩子的品行、成績,鮮少用體罰來折磨孩子,不用體罰,比賽成績還是亮眼、球隊秩序良好,可以證明孩子不一定要用嚴刑峻罰才能有成績,真是讓我後悔莫及,當時選擇只看到冠軍教練,卻沒有探聽清楚他帶隊的方式。
我自己求學的時候練球練了十幾年,參加球隊上場比賽真是讓人一輩子無法忘懷的成就感,從幾位教練的身上學到很多做人處事的道理,才會在孩子說要參加球隊時全力支持。怪我沒有慎選學校,怪我一直相信狀況會改善,讓孩子到現在還在修復當年的傷。
想要讓孩子進體育班,一定要慎選球隊和教練,千萬不要只看到比賽成績,要問清楚總教練帶隊的風格和處罰的方式,發現孩子在球隊受到不正確的對待,身上有傷時,如果無法溝通和改變教練帶隊的方式,及早離開對孩子是最好的選擇。
不要只看到風光無限成績耀眼的戴資穎,不要糾結在一定要讓孩子得到成績,在孩子遇到傷害時,一定要替孩子想想辦法,不要讓孩子的學習,只剩下撐下去。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做對、做好、做完-來賓:吳俊仁 館長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館長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系統工程暨造船學系教授 吳館長從小住台南歸仁六甲村念歸仁國小,才念完一年級就全家搬到台南市區,本來他一直認為國語講的不標準,是因為國小轉學,學習有中斷的關係,後來他才知道他的口音是歸仁六甲村的特殊口音。國...
國二轉學 在 靜靜讀一本書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是個手拙的人。
媽媽娘家是個藝術天份洋溢的家族,外公擅畫,外婆長編織,阿姨表妹們,個個手巧心慧,從繪畫、裁衣、繡花,甚至做絹布緞帶花,都難不倒她們。
唯獨我一雙笨手。記得國一家政課,每天晚上對著一團毛線發呆,最後是小阿姨看不下去,幫我打了一條圍巾交差,那精緻平巧的手工,當然立即被老師識破。還好,國二轉學到私立中學,再也沒有家政作業的煩惱。
只是我始終很不甘心,總想著「勤能補拙」,把腦袋裡天馬行空想到的點子,用土法煉鋼的方法,設法實現。
在乾燥花還罕見的年代,我不知從哪裡讀到把花乾燥的方法,有段時間,就在房間裡倒掛起一枝枝玫瑰花,黏貼在天花板上,詭異到讓老媽快抓狂。
後來有陣子迷上包裝,不只上了課,還備齊各式包裝紙緞帶,誰要送禮,我就自告奮勇幫忙,往往包裝比禮物本身還貴重。
去年底大病一場,宅在家的時間多了,又從箱子裡挖出手工藝道具,開始自我療癒。
在生活萬物都能便利取得的年代,各個獨一無二的手工製品,或許更讓人感受到温度與靈魂。
因著我的任性(實在很對不起同事們啊~),推出了乾燥花手作卡片系列,希望留住因疫情而錯過的春天,也分享閱讀之外的心情風景。賞花請上
https://www.donmay.com.tw/categories/donmaylife
#留住美好時光
#乾燥花手作卡片系列
#東美文化
#改名叫靜靜手作坊好了
國二轉學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做對、做好、做完-來賓:吳俊仁 館長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館長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系統工程暨造船學系教授
吳館長從小住台南歸仁六甲村念歸仁國小,才念完一年級就全家搬到台南市區,本來他一直認為國語講的不標準,是因為國小轉學,學習有中斷的關係,後來他才知道他的口音是歸仁六甲村的特殊口音。國中念市區的建興國中,他國二就被分入升學班,全班55人,45人考上台南一中,10人考上台南二中,他原來是老師認定一定會考上一中的,他卻因為太緊張而意外考差。他國中曾經最好的同學考上了台南一中,在暑假期間卻不想接近他。讓館長非常難過挫折感也相當大。
到了高中他不一樣了,他記取教訓,課前一定先預習、上課認真聽、然後放鬆心情學習,所以他高中沒有補習,大學一樣考上成功大學工程科學系,他也提到念書到底要不要有興趣,他以自己為例,他念工程科學系當時也沒有興趣,只是不想重蹈覆轍,所以他選最有把握的理工,如果念書想著未來能為社會做一點貢獻、助人(日行一善),或是每一科都考100分(榮譽),自然就會有興趣,這和我們童軍精神完全的符合。大學畢業時,同學討論著畢業後要考那…,有人說台大很難考…他因為榮譽心和認真不服輸的精神,所以他想是有多難考,就再試試考台大,也順利考上台大研究所,也是在學生舞會認識另一半然後結婚,當兵也有故事分享,一直談到退伍後入中山科學研究院,然後工作二年再出國念博士,學成歸國就入國立臺灣海洋大學任教,一直到最後做到副校長,然後再接館長。
他總結他一生的態度就是對任何事情 #做對、#做好、#做完,事情一定要做對的事,再來想盡辦法把事情做好,最後才是做完。他的精神感染了海科館員工,大家都有相同的使命感,要把海科館經營的有聲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