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門學科表面是知識累積_實際則是內化訓練
許多學生都對國文感到無言、畏懼,不知為何而學?為何而背?不論課程內容或國寫作文,每一項都覺得好難好辛苦。
其實除了國文,數學或其他學科也遇到類似情況。我只要學會加減乘除就好,為什麼還要學其他複雜的單元?
國文作為必修學分,不在於我們都說國語,而在於這是門「#洞察人生」、「#訓練閱讀表達力」的學科。
很多學生不願下功夫,覺得只要專攻理科就好,但遇到題目無法理解、無法掌握文章要點,以及空有能力卻無法表達等,都成了無形的障礙。
在每個人都能成為品牌,運用傳播的力量迅速崛起的新時代中,表達力不好的人,都將發展受限.........↘↘
-
📌推薦好讀>> 《 #少年讀史記》結合故事與國學知識,幫助孩子輕鬆閱讀無負擔!👉https://bit.ly/2Y7hjrd
--
🍒教養路上不孤單!快將<未來Family>加入"搶先看" ➡ 讓我們和您一起在教養路上並肩作戰
https://bit.ly/3meOLnl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親子天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認識素養考題:社會科 https://cplink.co/l1sYrUGn - 社會素養考題4趨勢 趨勢1、多文字 整份考題數千字,直逼國文考題字數。 - 趨勢2、長篇章 常以「題組」設計題目, 一題組的總文字量就逾500字。 - 趨勢3、跨領域 題組型題目增加, 一題橫跨地理、歷史、公民等 不同科...
國文閱讀題目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前兩天發的Q姐升學文章意外獲得廣大迴響,沒想到這麼多人對英國的教育有興趣。 因應今天是928教師節,我決定再來詳細解釋一些比較多人提出的疑問,希望對教育話題沒興趣的朋友不要轉台,明天就回歸育兒或裝修或精品了(誤)
#喜歡Q媽英國教育主題的朋友歡迎留言分享啊
首先,文章中提到英國很多小朋友為了準備11+中學升學考,從國小三年級、四年級就請英文/數學家教的大有人在。有網友問:「已經住在英國了,還要請英文家教嗎?就像住台灣請中文家教?」 網友提出的這個問題,我知道絕對沒有惡意,一定很多人都有相同的疑問。 簡單來說,英國的英文考試並不像台灣的國小或國中英文,著重在英文單字/句型/文法;當然這裡的考試也有包含上述幾項,但難度更高更艱深,而且佔比不重。 英國的英文考試,最難的項目在於 #閱讀理解 Reading Comprehension 和 #寫作 Creative Writing or Composition這兩大部分。 其中閱讀理解真的是大魔王,不只要看懂、理解、難的考題甚至還要進一步分析。 用一個更具體的比喻,就好比我們台灣考國文一樣,要看懂理解文言文或古詩,這個要拿高分就有一定的難度了。
所以話題轉回來,如果是英國本地人,在準備考試時也會補英文或是請英文家教嗎? 答案是肯定的。 當然,如果父母有辦法自己摸索或自己教就自己教、沒辦法就只好外包請老師教。我和DDC的英文都並非第一語言,Q姐的英文程度老早就超越我們,所以英文這考科我們完全舉手投降,就幫她找個家教輔助一下。 而且一般來說啊,數學反而是比較容易在短時間內靠刷題或大量練習而進步的科目,英文則是要考長時間的培養,所以 #從小閱讀習慣養成 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沒有大量閱讀,上述的閱讀理解和寫作能力真的會很有限!
———
再來,為什麼我們決定讓Q姐去參加11+考試? Q姐從四歲多至今一直都是在快樂學習、沒功課(頂多一週一次10分鐘寫完)、沒考試、沒壓力的公立小學就讀。 學校教的內容大致上是跟著全英提供的課綱進度在走(私立小學則是整體超前1-2年)。Q姐從三年級接近四年級開始,學校會依照學習進度和程度來分table,她英文數學一直都是在Top Table,老師也會另外提供更難的試題給她寫; 再加上Q姐自己也很好學,看到難的題目就很興奮,當時我就覺得她適合走「考試」這條路,也許可以挑戰看看去和更多人競爭,目標放在私立中學或是公立重點學校(Grammar school)
我們大可以選擇念不用考試直接分發的公立學校一路到大學,既輕鬆又省錢,陪小孩一起準備考試最累的絕對是爸媽自己。 但我覺得既然現在我們自己還有能力、還有資源、女兒也願意的情況之下,何不讓她嘗試看看自己的潛力可以被開發到哪裡? 能夠在這個年紀,在不是強壓硬逼的情況之下,慢慢學習處理壓力的能力也是不錯的。 經過這次準備考試的過程,Q姐也知道原來世界這麼大,在英國其他學校、其他區域,存在著更厲害、更優秀、更努力更用功的同儕們。
更何況,以前我考不好還擔心被媽媽罵、考不理想還會被說「一定是妳還不夠用功。」 、到了國中升學期間只能把學了好多年的鋼琴停掉,專心準備聯考。 對比現在,Q姐寫習題寫不好我卻得想法子安撫她的玻璃心,常常都在調整腳步,怕自己給她太大壓力; 音樂、運動部分還是持續在走 (現在她每周都組隊和其他學校打Netball英國女子籃球),不用為了課業放棄。
「這個年頭的父母,比考生還不好當呀! !」
———
最後,有網友想看看英國11+中學升學考究竟在考些什麼? 其實每間學校的考題、題型、考科都不盡相同,但主要準備的大方向就是四個項目:英文、數學、NVR圖像推理邏輯、VR文字推理邏輯。
我隨手分享一些習題和知名中學的考古題(Past Paper),大家可以一起來看看,以10-11歲、台灣小學五年級的年紀來說,是不是很有挑戰性呢?
#今天應景分享教育文
#祝全天下的老師教師節快樂
#也替自己和DDC身為孩子人生中第一個老師的身份鼓勵鼓勵
國文閱讀題目 在 國家漫畫博物館籌備小隊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國際漫畫系列講座🚀
【探尋與對話:閱讀世界中的漫畫 A Voyage to Comic Between Cross-Domain Dialogue】
學術講座1 Comic Talk
【漫畫題材面面觀 Exploring Comic Themes】
◾報名網址 click to sign up👉🏻https://wenk.io/t10ZvEeE
👉🏻名額加開,盡速報名以免向隅。
◾2021/10/1(五)Fri. 13:00-17:30 on「國家漫畫博物館籌備小隊」YouTube頻道👉🏻一定要記得先報名喔 ! !
⌓⌓ ⌓⌓ ⌓⌓ ⌓⌓
在漫畫的閱讀世界裡,多元的題材能呈現出獨到的故事、風格及魅力,以及背後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映照出當地的社會及文化面貌。在這次的講座中,分別邀請了研究學者、編輯、創作者等,分享來自香港、德國、法國、馬來西亞等不同地區的漫畫創作題材及特色。
✨本次講座特別邀請✨
◾引言人:大人的漫畫社主持人 陳怡靜
◾講師:
香港資深動畫人 盧子英
積木文化主編 李華
國立中央大學法文系副教授 Ivan Gros 葛尹風
馬來西亞藝術家 NOvia Shin冼佩珊
德國美茵茨大學翻譯、語言與文化學院研究暨教職人員 陳蘊柔
⌓⌓ ⌓⌓ ⌓⌓ ⌓⌓
🌍香港資深動畫人 盧子英🌍
自1970年代開始獨立動畫及短片創作,獲獎無數,是香港最早一批的專業動畫人,並身兼動畫評論、歷史研究、香港動畫業及文化協會秘書長等多種身份,發表大量動漫畫及相關文字,近年出版《動漫摘星錄》並擔任2014年「香港台灣動畫五十年大展」策展人。
⌓⌓ ⌓⌓ ⌓⌓ ⌓⌓
🌍積木文化主編 李華🌍
現任積木文化主編,積木文化「漫繪系」書系出版艾曼紐.勒帕吉《那年春天,在車諾比》、墨必斯《伊甸納》、史蒂芬.勒窪諾瓦《消失的維納斯:奧塞美術館狂想曲》等,以各種漫畫題材的選書出版呈現歐洲漫畫的豐富樣貌。
⌓⌓ ⌓⌓ ⌓⌓ ⌓⌓
🌍國立中央大學法文系副教授 Ivan Gros 葛尹風🌍
法國藝術家,巴黎第三大學比較文學博士。現任國立中央大學法文系副教授,研究領域包含法國文學、風格學、漫畫報導文學等,並以版畫創作出版《版畫,狂想:從法國到台灣,開啟一連串藝術與文學交織的對話,即興,且自由! 》。
⌓⌓ ⌓⌓ ⌓⌓ ⌓⌓
🌍馬來西亞藝術家 NOvia Shin 冼佩珊🌍
熱衷於紀錄馬來西亞的文化及歷史,並運用插畫、漫畫、動畫、裝置藝術等藝術媒介,並以精緻豐富的細節呈現在地日常風貌。近期漫畫作品〈老吉隆坡的24小時- 9am-12pm 〉收錄於《熱帶季風Vol.2:東南亞映像》及德語漫畫雜誌《Strapazin》。
⌓⌓ ⌓⌓ ⌓⌓ ⌓⌓
🌍德國美茵茨大學翻譯、語言與文化學院研究暨教職人員 陳蘊柔🌍
現於德國美茵茨大學任教並攻讀翻譯與文化研究博士班,進行漫畫翻譯(德翻中)、幽默與諷刺等課程授課及研究。輔仁大學德語語文學系碩士班畢業,碩士論文題目為德語自傳圖像小說《餘生末日》敘事研究,曾於《熱帶季風》、《Taiwan Comix》、Openbook發表漫畫評論、海外漫畫報導等文章。
⌓⌓ ⌓⌓ ⌓⌓ ⌓⌓
✨快來報名講座,欣賞不同國家的漫畫風情!
✨這場講座是平常日,有報名的小隊員們要記得準時收看喔!
✨活動完全免費,名額有限,不要錯過囉!
⌓⌓ ⌓⌓ ⌓⌓ ⌓⌓
#國家漫畫博物館籌備小隊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021國際漫畫系列講座 #漫畫題材面面觀
💕追蹤漫博小隊 Instagram|https://wenk.io/t20tq6Nv
國文閱讀題目 在 親子天下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認識素養考題:社會科
https://cplink.co/l1sYrUGn
-
社會素養考題4趨勢
趨勢1、多文字
整份考題數千字,直逼國文考題字數。
-
趨勢2、長篇章
常以「題組」設計題目,
一題組的總文字量就逾500字。
-
趨勢3、跨領域
題組型題目增加,
一題橫跨地理、歷史、公民等
不同科目。
-
趨勢4、混合文本
一個題組就包含文字、圖表、數字,
不但要讀字,還要同時解讀圖表,
並判讀數字的意義。
-
如何針對考題趨勢突破學習障礙?
讓黃春木老師用
70分鐘系統性的內容,告訴你!
--
認識素養考題:社會科
必備高層次思考力
https://cplink.co/l1sYrUGn
📍立刻訂閱親子天下YouTube頻道:https://cplink.co/aokHX5fY
...................................................................
✔ 親子天下官網:https://cplink.co/103epuyo
✔ 親子天下粉專:http://on.fb.me/1Kkng6j
✔ 親子天下Shopping:https://cplink.co/2z71hMR2
✔ 親子天下Shopping 粉專:http://on.fb.me/2dpFvHK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BXvLY0wQL0/hqdefault.jpg)
國文閱讀題目 在 親子天下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認識素養考題:國文科
https://cplink.co/uzYDxIPF
-
現代孩子從小接觸影音、圖片,
閱讀文字的能力普遍下降。
-
但是各科考題越來越長,
109年會考國文科總字數超過9,000字,
就連數學題目也落落長,
需要先理解文意才能解題。
-
因此,閱讀素養是所有科目的基礎,
更是每天辨別所有外來訊息的重要能力。
-
了解出題趨勢,
增進國文科能力,
讓各個學科的學習效果加倍,
是最划算的投資!
認識素養考題:國文科
閱讀理解是關鍵
https://cplink.co/uzYDxIPF
📍立刻訂閱親子天下YouTube頻道:https://cplink.co/aokHX5fY
...................................................................
✔ 親子天下官網:https://cplink.co/103epuyo
✔ 親子天下粉專:http://on.fb.me/1Kkng6j
✔ 親子天下Shopping:https://cplink.co/2z71hMR2
✔ 親子天下Shopping 粉專:http://on.fb.me/2dpFvHK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84o5O_WrcM/hqdefault.jpg)
國文閱讀題目 在 alex lam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澳門攻略 #氹仔 #袁志偉
https://www.mrlamsan.com/2019/08/taipavillagemacau.html
氹仔城區文化協會獨家呈獻澳門著名插畫師袁志偉之首次個人展《 想什麼?》– 袁志偉童書展覽,透過一本獨立出版的兒童圖書,呈現小孩子的內心世界,並解釋「做白日夢」這個心理現象其實是每個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包括成年人及兒童。這本兒童圖書的故事沒有一個特定的結局,有待讀者發揮自己的想像力來探究。因此,它是父母及成年人的良伴,為他們提供有趣的閱讀體驗。
「用故事的力量豐富我們的想像。」 袁志偉
https://www.taipavillagemacau.com/tc/event/what-are-you-thinking-picture-book-by-un-chi-wai/
袁志偉,澳門插畫師,平面設計師。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廣告系。合作過的客戶包括:DFS, LINE, T2 tea, Tokyo Milk Cheese Factory HK等等。除了與世界各地不同的品牌合作外,他也積極參與不同的藝術活動,例如:澳門國際幻彩大巡遊,澳門國際音樂節,澳門藝術節等。
策展人序言
袁志偉是一位年輕、獨立而才華橫溢的本地插畫藝術家,憑著其積極而精明的個性,擅於為插畫創造出不同的故事和角色。目前為止他最大型的作品之一是2016年為澳門文化局策劃的「澳門拉丁城區幻彩大巡遊」設計角色,數個龐大而立體的角色和色彩鮮艷的吉祥物,其中最高那一個達4米,聳立於塔石廣場,令巡遊更生動活潑,並營造出喜慶與異想天開的氣氛。
在他的首次個人展覽中,袁志偉以極簡手法向一群目標觀眾展示一本獨立出版的兒童圖書,解釋「做白日夢」這個心理現象其實是每個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包括兒童和成人,而且可被描述為「關於一個人喜歡做或將來想要實現的事情的一系列令人愉快的想法(劍橋詞典)。」雖然這題目在科學上仍然頗具爭議,但有些作者認為,透過做白日夢,兒童學會內在反思,並把日常生活經驗的情感含義與個人意義建構過程聯繫起來,實際上非常重要。
這本精美兒童圖書裡的故事沒有一個特定的結局,有待讀者發揮自己的想像力來探究。因此,它是父母及成年人的良伴,為他們提供有趣的閱讀體驗。
受到這本童書啟發,Gugumelo 藝術教育度身訂造了一套繪本偶劇,演繹童書裡的故事,並將在展覽開幕當天首次公演,其後陸續在其他本地機構演出。Gugumelo是一間藝術教育中心,旨在透過戲劇教育的方式,開發兒童的創造力、表達力及世界觀。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hTusSNwdsk/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