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treon我的香港回憶 011】我的祖父大約10-20歲期間,也就是第一次逃難到香港之前的黃金青春歲月,在廣州家鄉實質上的最高領導者,並非中華民國中央政府,而是控制廣東的軍閥「南天王」陳濟棠。他是第八路軍總司令,主政廣東大約十年 (1926-1936),當時也有對他的偶像崇拜,廣東國民教育課本第一課就是「我愛陳總司令,陳總司令愛我」。今天我們聽到「陳濟棠」這名字,似乎已經相當古遠,其實他和他家族對香港的影響,依然無處不在......
...... 我這一代人,成長時適逢港英管治的最後幾年,中學時代到過末代港督彭定康居住的港督府,至今難忘他為香港民主化作出的貢獻。這種少年時代的美好回憶,和祖父一代人對陳濟棠的感懷,似乎如出一徹......
⏺全文見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posts/56032622
▶️李龍鑣:為死在香港的「孫中山叛徒」廣東軍閥陳炯明翻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4tlKjdQMfo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逆風的手搖鈴」小說介紹 訪問作者:古梅 內容簡介: 時代的真摰記錄,臺灣文學的鄉土芬芳,港口小村歲月, 一份陌生的關愛,轉化為深刻的永恆之情。 以戲劇的張力,引動人生! 那時,校園的鐘聲要以手搖鈴走遍校園; 那時,遠方的想念難以言說;那時,愛可以無...
國民教育之父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Patreon我的香港回憶009】祖父作為大埔縣的「地主階級」,他自然和其他大家族一樣,很害怕共產黨,而且後來他的個人經歷,又令他害怕共產黨的原因更多,「恐共」肯定是他畢生一大心結...... 祖父這一代的廣東客家人、特別是客家地主,對共產黨的恐懼,不可能和二十年代一段被遺忘的大屠殺無關......
假如「國民教育」教科書問,中共建立的第一個政權是哪個,自然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也不是較多人知道的「中華蘇維埃政權」,而是彭湃在廣東省海陸豐建立的「海陸豐工農兵蘇維埃政府」,時為1927年11月,政權大概存在了三個月。彭湃是「毛澤東1.0」,被毛澤東稱為「中國農民運動大王」......
彭湃的政權以極端殘暴著稱,入城時就決定「殺盡地主」(不少都是他的家人鄰居、或海陸豐人陳炯明的家族),訂下了「二十殺」政綱,號召屠滅二十種人,而且過程極盡恐怖之能事,除了後來變得家常便飯、但當時已經非常震撼的批鬥族長然後公開處決等行為,還包括酷刑折磨士紳階級,甚至有記載食人肉,而且要以食鄉里人肉來考驗新加入同志的忠誠。這種變態管治之下,海陸豐的40萬人口在三個月之內,就被直接處決了一萬多人,同時有超過5萬人走到廣州、香港避難 ......
全文見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posts/55840820
李龍鑣:我在汪精衛政權下生活的日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dC-4SWxxpk
國民教育之父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修正港人的三觀】
最近內地傳出會對多國籍身份的藝人封殺,香港卻因歷史原因令很多港人有多重國籍,但祖國卻並不接受。內地一直教育國民要以「愛國」先行,連中國人身份也不承認卻又要到中國撈金的是多麼可恥。
甄子丹早年在成名之後的2009年,已毅然放棄了美國國籍改回了中國國籍。他說「我從小便知道自己身體裡流著什麼樣的血,對中國有一種割捨不掉的情感,祖國讓我有一種歸宿感,我現在是百分之百的中國人」。
而謝霆鋒近日亦表示正辦理退出加拿大籍。他說「我在香港出生,本來就是一個中國人。要把祖國最美好的東西傳送到全世界,在自己心目中一直對中國有強烈的民族責任感。」
可惜很多在香港出生的人,被毒媒及反對派洗腦多年,由回歸前已對祖國仇恨不信任,被嚇跑才有97的移民潮。但不久這些人又回流了,他們跟本就不適應外國生活,又見香港因內地發展蓬勃而機遇處處。更發現回歸並不是大家所想像的那麼恐怖吧!所以都紛紛回來。
但港人們似乎不懂吸取教訓,今次又被國安法嚇跑,逃走至英國、台灣等地⋯但前後不夠半年,現在又因不適應環境及後悔而有回流潮。老實說如果我是香港政府,一定會禠奪這些離棄香港的人的居港資格。好讓他們三思而後行,不要當香港是冇掩雞籠自出自入!
「有媽的孩子像個寶」,可惜有些香港人不認親娘反認賊作父,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身份寧願到他鄉做二等公民。把自己的半身積蓄,奉獻了其他國家推動當地的GDP後,山窮水盡又要回來香港拿福利。請問世上哪有人民不愛自己國家,他們是真心愛香港嗎?根本全部都是自私自利!這些港人真是三觀敗壞,絕對需要好好再教育!
常聽內地朋友說做人「三觀要正」,聽得多了究竟什麼三觀?它是指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它們辯證統一;相互作用。要有崇高的真善美為三觀的追求目標,是國家一直推行的國民教育。
「人生觀」是指是對人生目的、意義的根本看法和態度。
「價值觀」是指一個人對周圍的客觀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義、重要性的總評價和總看法。
「世界觀」是指人們對生活於其中的整個世界以及人和外在世界之間的關係的根本觀點和根本看法。
三觀不正,便會歪理當真理。什麼「違法達義」、「不愛國家」、「不懂感恩」等全都是敗壞的三觀而衍生出來。「黃師」引導學生去違法;「毒媒」多年一直誇張放大國家的弊處去嚇怕港人令大家對祖國沒有歸屬感甚至恐懼;「港獨宗教人物」常說要學懂感恩,但卻沒有令信眾對祖國就香港的幫助及包容而感恩過。香港人,先想想自己的價值觀,對國家的貢獻及付出,才去問政府去討吧。一班被怪獸家長寵壞的年輕人,現實社會不是「飯來張口」,是需要去捱靠自己努力而換取的。這世界是沒有誰欠了你的,大家請好好調教一下自己的三觀!
內地人很愛國,年輕人三觀也正。很多國民就算在外國修讀或生活,目的都是吸收世界各地的知識而回饋祖國作出貢獻,這是正確的世界觀。若那些在祖國賺錢卻又打算去貢獻外國三觀不正的藝人,早點封殺也罷!
朱庭萱
國民教育之父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逆風的手搖鈴」小說介紹
訪問作者:古梅
內容簡介:
時代的真摰記錄,臺灣文學的鄉土芬芳,港口小村歲月,
一份陌生的關愛,轉化為深刻的永恆之情。
以戲劇的張力,引動人生!
那時,校園的鐘聲要以手搖鈴走遍校園;
那時,遠方的想念難以言說;那時,愛可以無限大……。
一則最古早味的聯考時代紀事!
曾經廣受歡迎的電視劇《星星知我心》編劇家之一古梅,
沉潛多年,推出情感綿長、搖響人心的長篇力作!
國內名家王盛弘(作家) 吳鈞堯(作家)、凌性傑(作家) 真情推薦
等待的歲月既漫長也不平靜,充滿坎坷的童年,
只有引航艇的鈴聲帶給他一線希望……
這是發生在一九六五年台灣屏東東港的一所國小,由一位五年級小學生和校工的真實故事改編的長篇小說。當時的台灣,國小畢業如想升初中(即國中)必須參加聯考,以考試總成績來分發,那時最好的初中是臺北的建國中學,直到一九六八年實施九年國民教育才結束初中聯考。這部長篇小說刻畫早年台灣的生活歲月,充滿濃厚人情味,並將島嶼南北端(屏東、台北)的城鄉地景與社會樣貌躍然紙上,主角努力上進以求報答生命中的恩人的真實情感描繪獨到,富有成長小說色彩。
小說主角是個不到十一歲的男孩孫亦剛。他從小失去母親,又得不到繼母的關愛,除了面對升學壓力,也十分思念遠方當船員的父親,常常在碼頭聽導航艇的鈴聲,期盼引大船入港的聲響,有機會迎接父親歸來。而他的繼母不准他來碼頭,待他苛刻甚至虐待。在學校的他成績落後,沒錢交補習費,甚至無法溫飽。老校工在每日搖鈴招呼學生上下課的生活中,發現了這個孩子,當這孩子向他討取這個破損的搖鈴時,老校工知道這鈴聲給他內心安慰,兩人也有了深厚的情誼。而孩子的純真質樸也溫暖了老校工漂泊、孤獨的心……
作品充滿生動的人物與地景刻畫,將台灣最南端與北端的人文景致與風情鮮活呈現。以文學記錄時代的角度而言,不僅窺見早年台灣的生活樣貌,也對台灣社會變遷留下珍貴、難得的紀錄。
作者簡介:古梅
資深作家。本名趙寶珍。小說、劇本之創作甚豐,小說有《魔鎖》四部曲,分春夏秋冬的二十四節氣,以科幻兒童故事介紹大自然帶給人類的生活習俗及科技的進展,獲得「好書大家讀」獎項,並於中國大陸正進行有聲書製作。另有《不滅的燭光》、《火種》、《夏堤河之戰》、《孤女的願望》等小說,劇本豐富,包括《星星知我心》(與夫何曉鐘合著)、《慈禧外傳》、《孤女的願望》、《大廟口》、《黃土地外的天空》等多齣連續劇,引發熱潮。
此外,歷任大專院校「文藝營」、「影視企畫編劇班」、「作文師資培訓班」等指導老師,多年來投入兒童、成人作文培訓教育,成果豐碩。
出版社粉絲頁: 臺灣商務印書館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國民教育之父 在 高松傑高Sir正能量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救救孩子 教育局必須堅决改革
反修例風波持續,校園亦受到波及。早前全港多個中學、大學響應罷課號召,並有自發組成多場人鏈的活動。從媒體及社交平台也有看到一些老師仇警的信息,有老師透過學校於考卷內散播仇警、不實訊息。雖然涉事的保良局教師巳承認嚴重過失並致歉,但他實在嚴重違返教師操守,公器私用,把個人仇恨帶進校園影響及干擾學生。甚至疑似有老師公然教授學生衝擊示威。種種事件引發很多家長不滿,紛紛舉辦不同的集會活動,希望教育局正視問題,禁止一切政治進入校園。
筆者是一位音樂學校的營運者,同時亦是一名高中生的父親,也有出席集會表示訴及。在是次修列事件,因為擔心兒子會在朋輩壓力下去遊行、甚至在學校受到欺凌,因此提早一年將其送去外國讀書「避難」。作為家長,筆者認為學校是學習知識的地方,家長將孩子交給學校,老師應教導孩子知識,不應該將教師個人的立場帶入課堂內,校內更不應該張貼反修例的文宣,亦不適宜唱有關反修例的歌曲。
筆者亦建議教育局必須審視和改革現行之制度,包括:全力阻止政治入侵校園,並要求監管通識科教材內容,盡快落實國民教育,向學生灌輸正確知識。有兩名教師早前因發表仇警言論,教育局發出譴責信。但筆者認為未能阻嚇,理應嚴懲,長遠而言每位新入職教師也應答署一份中立或愛國愛港聲明。希望教育局局長楊潤雄能夠堅决改革,救救孩子免被政冶毒害,令家長放心。
國民教育之父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藝術家的一日廚房:學校沒教的藝術史:用家常菜向26位藝壇大師致敬」新書介紹
訪問作者:潘家欣
內容簡介:
一部「非典型」+「被遺忘」的臺灣美術史
看臺灣美術運動,如何從臨摹水墨畫、走向獨創風格;潮到出水、出國比賽!
原「方格子」(VOCUS)同名專欄‧增訂完整版。
臺灣美術的文藝復興,多元文化衝擊下的島嶼天光!
★坊間最完整1895~1945全紀錄;
★史上唯一首度130幅原作獨家授權;
★24+2位先驅藝術家用作品說人生故事。
你可明白,這些既熟悉又陌生名字的背後故事?
石川欽一郎──作育英才;臺灣西洋美術的教父。
李石樵──前衛寫實;和村上春樹同樣是長跑迷。
陳澄波──愛妻愛女;具有當時少見的性平意識。
廖德政──溫柔文青;目賭廣島原爆的藝術天才。
李梅樹──吾愛吾鄕;既畫圖又建廟的跨界NO.1。
陳庭詩──抽象現代;《悲情城市》男主角的原型。
該如何讓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們理解──
被大時代遺落的藝壇菁英,他們的重要性與歷史定位?
前輩美術家們的青春,與我們一般無二。但是執著獻給藝術的美好年華,就這麼湮沒在戰亂與典範轉移的時代中……。
時間拉回臺灣殖民時期。日本欲藉著國民教育體系、舉辦畫展等懷柔手段收攏民心,因此由臺灣美術教育的靈魂人物──石川欽一郎,開啟了臺灣美術史的序幕。由黃土水作為赴日習畫第一人,並陸續由廖繼春、顏水龍、陳植棋、李石樵、陳澄波、李梅樹、郭柏川、陳德旺、洪瑞麟、廖德政等人前往「內地」學習繪畫,充分奠定了臺灣美術運動的堅實基礎。
讀一場世人遺忘的歷史記憶
煮一桌淡中有味的常日生活──
為重拾這段空白的藝術史,本書仔細爬梳日治時期至臺灣光復後這些美術家的生平;深入剖析其創作風格與歷史定位,還原當時藝壇的真實樣貌。同時與台菜的色香味相集結,勾勒出令人臆想近百年前的人生餘味,向本土先驅創作者曾經燦爛、始終美好的滄浪人生致敬!
透過觀看日治時期藝術家的人生,能讓生活在當代的人們瞭解──
我們究竟錯過了多少美學的、歷史的、文化的,甚至飲食的臺灣?
如果陳澄波還活著,我想問他赴日留學最想念的食物是什麼?
如果李梅樹還活著,我想問他最能代表故鄉的美食,可是金三峽牛角麵包?
如果郭雪湖還活著,我想問他自習學畫時,往返圖書館路上都吃些什麼?
如果倪蔣懷還活著,我想問他退居幕後,心中又是何種滋味?
作者簡介:潘家欣
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現任美術教師。《職校美術》(育達文化,乙版)作者,曾出版《負子獸》《失語獸》《妖獸》等詩集;2018年主編詩選《媽媽+1:二十首絕望與希望的媽媽之歌》。2007年獲府城美展水墨類入選、南瀛藝術獎東方媒材佳作;2009年府城文學獎新詩首獎、全國優秀青年詩人獎。
擅長以剪紙、文字、繪畫媒材進行跨領域的多元創作。現居臺南,過著教學、藝術創作與寫作多軌並行的斜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