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年10月31日『經濟部(台電、中油、台水、台糖)聯合招考』→935名以上 !
報名日期:110年7月9日~110年7月20日止
經濟部所屬事業機構110年招考935名新進職員,
於110年6月30日公告甄試簡章,歡迎有志人士踴躍報考
110年6月30日
一、經濟部為加速所屬國營事業人力新陳代謝、改善人力結構並傳承核心技術及經驗,將於110年度統籌辦理所屬事業專科以上層級新進職員甄試,以招募新秀加入國營事業行列,招考總名額暫定935名,歡迎有志人士踴躍報考。
二、甄試簡章於110年6月30日上網公告,招考名額、用人事業、報名日期、初(筆)試日期及起薪說明如下:
總名額:暫定935名。
用人事業:台糖、台電、台灣中油及台水等4家公司。
報名日期:110年7月9日至110年7月20日,一律採網路報名。
初(筆)試日期:110年10月31日,於臺北、臺中、高雄及花蓮四地舉行。
起薪:依各所分發之公司規定辦理,目前每月約新臺幣3萬6仟元至3萬9仟元之間,如有調整,依調整後薪給標準辦理。
三、本次甄試共計招考21個類別,類別名稱及錄取名額詳列如下,另本甄試於初(筆)試放榜前,如有臨時出缺,得增列錄取名額: 企管122名、人資6名、財會34名、大眾傳播4名、資訊69名、圖書資訊4名、統計資訊4名、政風6名、法務9名、地政15名、土木63名、建築10名、機械150名、電機(一)276名、電機(二)15名、儀電47名、環工14名、職業安全衛生11名、畜牧獸醫3名、化學15名、化工製程58名,合計:935名。
四、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後續將密切留意疫情發展、配合疫情指揮中心宣布之警戒標準及防疫相關因應政策情形,規劃各項防疫應變措施且進行滾動式檢討,並即時於甄試網站發布最新公告,請應考人做好健康管理並留意相關訊息。
五、本甄試於110年起測驗式試題改採單選題,答錯不倒扣,有關各類別詳細應考資格、考試科目及其他事項請參閱甄試簡章(如附件),為響應環保、節能減碳,不另販售紙本簡章,請有意報考者自行上網查閱。網址為:
甄試網站(https://exam.taipower.com.tw/)
經濟部(https://www.moea.gov.tw/)
台糖公司(https://www.taisugar.com.tw/)
台電公司(https://www.taipower.com.tw/)
台灣中油公司(https://www.cpc.com.tw/)
台水公司(https://www.water.gov.tw/)
六、如有相關試務疑義,歡迎來電洽詢甄試試務處
電話:02-23666409/0910-150166
E-MAIL:exam096@taipower.com.tw
本案發言人暨聯絡人:經濟部人事處陳副處長慧珍
聯絡電話:02-23219176/0933-385606
聯絡E-MAIL:sunshine@moea.gov.tw
#經濟部所屬事業機構110年招考935名新進職員
#高雄市議員鍾易仲關心您
服務電話:07-7673399
服務處:高雄市鳳山區凱旋路209號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國營 政 風 分發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0622新加坡聯合早報
*【每日首劑注射人數減逾八成 美國疫苗接種進度放緩】
美國的冠病疫苗接種率持續放緩,每日首劑注射人數,在兩個月裡銳減逾八成,美國總統拜登要爭取在7月4日獨立日之前讓七成人口接種的目標恐怕難以實現。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622-1159197
*【美國公佈另5500萬劑疫苗全球分配計畫】
美國白宮21日宣佈,約4100萬劑疫苗將通過“冠病疫苗全球獲取機制’(COVAX)共用,以兌現美國總統拜登承諾與世界各國共用8000萬劑美國製造的冠病疫苗的承諾。本月早前,拜登已公佈了將優先獲得首批2500萬劑疫苗的名單。白宮週一表示,通過COVAX分發的疫苗中,約1400萬劑將用於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約1600萬劑將用於亞洲、約1000萬劑將用於非洲。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622-1159264
*【東京奧運入場觀眾頂限1萬人 若疫情加劇將閉門舉行】
東京奧運一共有43個賽場,其中最大一個是舉行開閉幕儀式的新國立運動場,可容納6萬8000名觀眾。日本媒體昨日指出,基於出席開幕式的海外人士有1萬人,當局也在考慮將本土觀眾限制在1萬人以內。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622-1159196
*【世衛持續跟進東京奧運的冠病風險管理】
世衛組織緊急專案負責人里安在東京奧運主辦方公佈入場觀賽人數上限後說,世衛組織注意到日本的冠病感染率持續下降,並指日本的情況與其他舉辦大型活動的國家相比要好得多。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622-1159294
*【成為病毒“儲存庫” 專家:英國新病例 或將集中在學齡人口】
英國正為所有18歲以上成年人接種冠病疫苗,但病毒學家警告,這最終可能導致新確診病例集中在學童,使18歲以下群體成為病毒的“儲存庫”。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622-1159199
*【杜特蒂恫言把拒絕接種疫苗的人關進監獄】
杜特蒂是在當地媒體指首都馬尼拉的民眾對接種冠病疫苗反應冷淡,多個接種中心的施打率偏低後,作此表示。杜特蒂發表電視講話時說:“選擇在你自己要麼接種,要麼我把你送進監獄。”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622-1159279
*【泰國進一步放寬防疫限制】
儘管冠病疫情嚴峻,但泰國首都曼谷從昨日起進一步放寬防疫限制措施,包括便利店和超市、餐飲店、運動場所、圖書館、公共泳池、水上運動場、學習中心和文化藝術館,以及會議、宴會和宗教活動。其中,餐飲店的堂食時間不超過晚上11時,店內禁止銷售或飲用酒類飲品,有空調的情況下落座率不得超過50%並須保持社交距離。不過,超過50人的活動仍須申請准證。泰國昨日新增3175起病例,連續五天維持在3000起以上,並新增29起死亡病例。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622-1159182
*【新加坡或是第一個承認馬國“疫苗護照”國家】
馬來西亞科學、工藝及革新部長凱利說,馬國和新加坡對於互相承認疫苗護照的磋商接近完成,新加坡可能是全球首個承認馬國疫苗護照的國家,允許完成疫苗接種的馬國民眾入境。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622-1159176
*【巫統施壓國盟政府14天內召開國會 否則將採行動對付】
巫統主席阿末札希發出聲明說,根據巫統黨章,巫統是為了維護馬來統治者而創立的政黨,因此國盟政府若不在兩周內召開國會,巫統將召開最高理事會會議來決定下一步怎麼做。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622-1159177
*【印尼收緊疫情“紅區”人員流動為期兩周】
印尼冠病疫情急劇惡化,政府宣佈從即日起加強一些疫情較為嚴重地區的人員流動限制,包括減少職場及宗教場所的人數,為期兩周。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622-1159179
*【以色列呼籲12至15歲青少年接種疫苗】
以色列衛生官員呼籲年齡介於12歲至15歲的青少年接種冠病疫苗,以對抗來自德爾塔變種毒株引發的新一波疫情。以色列上個月將疫苗接種資格擴大到包括青少年。該國最近幾周的感染率急劇下降;接種疫苗率基本持平,在930萬人口中約有55%完成兩劑接種,這意味著成年人基本上已經停止接種疫苗。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621-1159143
*【英國考慮為完成接種者免除隔離】
英國正在試行一項計畫,如果接種過兩劑冠病疫苗者接觸過冠病患者,當局可能不會要求這些人進行隔離。英國衛生部長漢考克告訴BBC:“我們正在試行一種方法,即如果你接種了兩劑疫苗且是接觸者,就不必進行隔離,而是接受檢測。”他說,當局正在試行此計畫以確認是否有效,但還未準備正式實施。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621-1159124
*【英國今天啟動加入CPTPP的談判】
英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展協定》(CPTPP)的談判將在22日正式啟動。英國申請加入這個由11個國家組成的貿易協定,對英國從歐洲轉向增長更快的跨太平洋經濟體至關重要。英國貿易部長特拉斯說:“這個區域對英國來說充滿了巨大機會。我們在脫離歐盟時承諾,我們將與老盟友和歐洲境外快速增加的消費市場深化聯繫。”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622-1159268
*【法國地方選舉首輪投票 馬克洪和勒朋所屬政黨雙雙失利】
法國2021年大區議會和省議會選舉第一輪投票星期天20日舉行。益普索(Ipsos)出口民調顯示,右翼政黨共和黨以27 %得票率領先;勒朋的國民聯盟獲得19%選票,比上屆選舉少近10個百分點;綠黨、社會黨及馬克洪領導的前進黨各得11%。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622-1159198
*【瑞典首相勒文在議會不信任投票中被罷免】
瑞典議會21日在一次不信任投票中罷免了首相Stefan Lofven。這名社會民主黨領袖隨後表示,他將與其他政黨進行討論,決定是否辭職或在一周內舉行大選。63歲的勒文是第一位因反對派提出的不信任案而遭罷免的瑞典首相。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621-1159130
*【美國開始撤軍以來 塔利班強勢攻佔 阿富汗北部多個地區】
美國宣佈從阿富汗撤軍以來,塔利班的勢頭越來越猛,繼過去幾周攻佔了數十個農村地區後,星期天又攻入北部兩個省會。在昆都士省首府昆都士市,塔利班佔領了該市的入口,然後分散到各個街區。昆都士曾在2015年和2016年被塔利班短暫佔領,但過後阿富汗安全部隊在美軍空襲和特別作戰部隊的協助下奪回該市。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622-1159201
*【伊朗候任總統支持與六大國談判 但拒與拜登會面】
伊朗候任總統萊希支持伊朗與六個世界大國之間的談判,以恢復2015年的核協議,但斷然拒絕與美國總統拜登會面,即使華盛頓取消了所有制裁。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621-1159142
*【以色列正在開發機載鐳射武器 擊落無人機】
以色列國防部和國防承包商埃爾比特系統公司(Elbit Systems)正在開發一種機載鐳射武器,用於擊落無人機和其他飛行目標,預計原型將在2025年之前準備就緒。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621-1159146
*【比特幣形成“死亡交叉” 中國打擊力度上升】
由於中國對比特幣挖礦的打擊力度不斷擴大,比特幣週一跌至兩周低點,投資者越來越不確定這種領先加密貨幣的未來。據路透社報導,比特幣最低跌至31333美元,創兩周新低,拖累了其他加密貨幣,最新跌幅為10.7%,是一個月來最大的單日百分比跌幅。在其他加密貨幣中,乙太幣跌至1890美元的五周低點。最新下跌14.3%至1922.05美元。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622-1159288
*【俄緬同意加強安全等關係 歐盟英國祭新制裁】
俄羅斯聯邦國家安全委員會秘書Nikolai Patrushev和緬甸軍方領導人敏昂萊承諾,兩國將進一步加強安全等方面的關係。緬甸國營電視臺MRTV在晚間新聞中花了10分鐘專門報導敏昂萊在俄羅斯的訪問,報導指敏昂萊和Nikolai Patrushev討論了兩國的安全措施以及緬甸的當前情況,兩人同意維持雙方軍隊的良好關係。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622-1159265
*【聯合國:白羅斯人權問題繼續惡化】
聯合國最高人權官員表示,白羅斯的人權問題繼續惡化,特別是對活動人士和獨立媒體的襲擊以及被指實施酷刑。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621-1159141
*【歐盟將對86名白羅斯個人和企業實施制裁】
歐盟將對86名白羅斯個人和企業實施旅行禁令和資產凍結,但將把實施經濟制裁時間點的決定權留給領導人。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621-1159126
*【美國商務部將撤銷TikTok和微信禁令】
美國商務部表示,將撤銷去年9月發佈的一份禁止與TikTok(抖音國際版)和微信進行交易的清單。本月早些時候,美國總統拜登撤銷了川普時代的一系列行政命令,這些命令試圖禁止新下載騰訊旗下的WeChat和TikTok,並要求美國商務部審查這些應用和其他應用構成的安全擔憂。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622-1159291
*【韓美考慮廢除涉朝工作組】
韓聯社報導,韓國外交部表示,兩國朝核問題磋商首席代表審視了韓美工作組的活動情況,並決定朝著終止現有工作組活動的方向進行研討。除了韓美對朝首席代表磋商以外,還將加強司局級磋商,具體方案有待持續協商。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622-1159286
*【聯合國人權官員首提訪問新疆時間表】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Michelle Bachelet表示,希望能就今年訪問中國新疆和中國政府達成共識,以調查維族人被侵害的報導。中國常駐日內瓦代表團發言人劉玉印表示,中方歡迎人權高專訪華並參訪,但此訪應是友好訪問,而不是進行有罪推定式的所謂“調查”。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622-1159285
*【美媒:North Face母公司曾撤下新疆問題聲明 】
North Face夾克和Vans運動鞋的生產商VF Corp(VFC)3月底悄悄撤下了一份對中國棉花產地新疆被指存在強迫勞動表達關切的聲明。當時另一家時裝公司H&M剛剛因為類似聲明幾乎在中國互聯網上銷聲匿跡。《華爾街日報》透露,在H&M遭抵制之後的幾天裡,還有另外三家大型服裝品牌也從其網站上撤下或更改了批評新疆的聲明。不過,報導引述一位元知情人士稱,VF高管們迅速召開會議,商討他們認為正確的做法。在撤銷聲明24小時後,該公司發佈了一份新的、更簡短的聲明,重申其立場。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622-1159284
*【《蘋果日報》財經網路版淩晨起停止更新】
香港《蘋果日報》今天淩晨在官方網站宣佈,其財經網路版將於6月22日淩晨起停止更新;《蘋果日報》並沒透露原因,僅稱“敬請各位讀者見諒”。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622-1159292
國營 政 風 分發 在 氣象達人彭啟明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全球氣象產業的發展前景 27 預報有很多的限制~】
去年中受邀到交通部氣象局主辦的氣象研討會,分享【台灣氣象產業的機會與挑戰】。我提到氣象法中有限制預測 Forecast, Prediction
Forecast 有明顯的限制,Prediction 則沒有~
【但對大眾而言是分不出來的】
但實質上,我們專業人員是必須有責任,根據我們所學專業素養及工具來預報 Forecast
預言 Prediction,誰都可以,任何人也都可以拿到專業資料來預言,但閱聽者必須要理解預言者的專業程度。我提到社會上對此辨別度不高,專業人士無法受到重視的問題,拋磚引玉,希望大家可以理解。
台灣是全球少有,是能將氣象預報與否,列入法令的國家。幾年前立法院曾經修改氣象法,在之前曾招開公聽會,由葉宜津立委主持,在邀請的15 位代表發言中,三位贊成修正,三位適度修正,大致上可以區分為非氣象局相關的人都贊同開放(例如民間與政府外圍的法人機構),有趣的是氣象局本身保持中立,但與氣象局關係密切者都反對開放。
https://www.facebook.com/weatherrisk/posts/10153725879741988
https://www.taiwannews.com.tw/ch/news/2669130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0629 罰科技不罰迷信?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氣象法》
這個議題已經不是新議題,超過十年了,但事後來看,這麼多年下來,不開放的結果有讓許多學者覺得的失序更好嗎? 沒有,因為在網路的社會下,有太多的漏洞與空間,也無法可管,這也變成,氣象人員就會受到氣象法預報限制,非氣象人員沒有申請預報資格者,反而有很大的空間。
換言之,例如某一個人或是團隊願意窮極一輩子的能量,研究極端暴雨可能危害,如果他是對的,他唯一的方式只能提供給氣象局使用,無法做其他的應用,這在全球科技進展來看,是非常狹隘的一個制度思維。
當時氣象局前局長辛在勤也曾出國考察國際氣象產業
https://report.nat.gov.tw/…/reportFileDownload/C10500461/001
不過很可惜,從未聆聽台灣產業的心聲,不知道氣象法在實務上對產業的限制
https://tw.news.yahoo.com/%E8%BE%9B%E5%9C%A8%E5%8B%A4-%E6%B…
曾有媒體記者問我,為什麼要開放氣象法,這樣會很亂ㄟ。我反問他,那台灣為什麼有那麼多報紙,而且都是民營化,照你的邏輯,不是靠中央社、政府新聞稿就好了.....我們乾脆仿效北韓,一家國營電視台、一家航空公司所有都是國營就好了。他馬上接受我的觀點。把媒體亂象、氣象預報能力...等混為一談,這實在是不同問題。
年輕的朋友們,可能不知道氣象法有趣的歷史,早在十多年前台大大氣系柳中明教授曾提出過幾次看法,各位可以看看當時的思維如何。
-\-\-\-\-\-\-\-\-\-\-\-\-\-\-\-\-\-\-\-\-\-\-\-\-\-\-\-\-\-\-\-\-\-\-\-\-\-\-\-\-\-\-\-\-\-\-\-\-\-\-\-\-\-\-\-\-\-\-\-\-\-\-\-\-\-\-\-\-\-\-\-\-\-\-\-\-\-\-\-\-\-\-\-\-\-\-\-\-\-\-\-\-\-\-\-\-\-\-\-\-\-\-\-\-\-\-\-\-\-\-\-\-\-\-\-\-
聯合報 民意論壇
氣象預報 何不民營化
【柳中明】
台大大氣科學系教授兼全球變遷研究中心主任(台北市)
卡玫基颱風對氣象預報的挑戰,與造成多處破紀錄降雨的事實,和令人悲痛的人員死亡與財物損失,令人不得不提出三點呼籲。
首先是廢止氣象法,並重整中央氣象局 ,讓專職氣象、海象、地震與天文監測的部門獨立於預報部門之外,並民營化氣象預報作業,讓企業自由競爭精神活化台灣氣象預報工作。如此,預報失敗者必須承擔責任,不再以過去成效來掩飾當下失誤所造成的民眾損失,同時讓其他更有預報創意者出頭,提供民眾與各級政府在因應氣象災情時,更多的參考資訊。這將是多贏的局面。
未來,設若有五家氣象預報公司出現,各自獨立預報,各自訂定收費標準。各級政府、企業與媒體事業主,必須選擇其中至少一家,與之簽訂合作契約,在平日與氣象災害發生期間,取得氣象預報資訊,並提供各級民眾、員工與媒體使用者。如此,一、提高氣象預報者之收益,以刺激其預報創意與承擔更高責任;二、付費者取得最佳服務,並能直接了解專業資訊詳情,作出直接與有效的應用與判斷;三、不影響一般民眾取得氣象預報的機會,反因預報公司、各級政府、企業與媒體事業主間之競爭,獲得最全面與及時的氣象訊息。
其次是建立多層次防救災應變體系,並讓第一線的民眾直接與最上位的預報體系連結。關鍵在於:氣象可以發生意外、驚奇,人命不可以發生意外、驚慌。作法則需由下而上,各鄰里與社區委員會必須在每次可能發生氣象災難時,動員起來,在第一線掌握民眾與環境變動狀況;然後,往上與區級、鎮級、鄉級、縣市級與中央級的防救災中心取得聯繫,隨時掌握最新訊息,並直接通報第一線需緊急應變的民眾,更要以鄰里合作勝過外援的精神,來對抗災難。
目前,防救災指揮體系是由上而下運作,較有效率。但在氣候變遷趨勢下,破紀錄的意外將隨時發生,單線作業非常容易失靈,而集中救災資源的作法,更不如分散準備來得快捷。換言之,甲地出現災情,再由乙地派出援助,不如訓練甲地民眾,就地取得救援設備,立刻進行當地救援。所以,由上而下的作業仍要維持,但若不能由下而上動員,將會出現救援趕不上災情的慘劇不斷重演。
最後,所有一定規模的公共工程必須將氣候變遷的趨勢影響納入考量,以免徒然浪費公帑,卻無法發揮長治久安的功效。
【2008-07-21/聯合報/A11版/民意論壇】
-\-\-\-\-\-\-\-\-\-\-\-\-\-\-\-\-\-\-\-\-\-\-\-\-\-\-\-\-\-\-\-\-\-\-\-\-\-\-\-\-\-\-\-\-\-\-\-\-\-\-\-\-\-\-\-\-\-\-\-\-\-\-\-\-\-\-\-\-\-\-\-\-\-\-\-\-\-\-\-\-\-\-\-\-\-\-\-\-\-\-\-\-\-\-\-\-\-\-\-\-\-\-\-\-\-\-\-\-\-\-\-\-\-\-\-\-
法規鬆綁氣象預報良性競爭
【聯合報╱柳中明/台大大氣科學系教授(台北市)】
個人非常同情氣象局專業人士於颱風期間,廿四小時堅守崗位,提供最正確的氣象資訊與研判,以期降低全國災難損失的努力。
但是,個人長期堅持氣象局應該主動修正氣象法,刪除掉其為全國唯一能發布颱風預報資訊的保護傘,如此才可能降低氣象局每次颱風預報都受到放大鏡檢視的壓力,也才可能產生颱風預報的良性競爭狀態,讓全民取得最佳的防災資訊。
最重要的是:預報能力佳的專業人士,將能取得合乎其才的收入與地位,而非是在齊頭式平等,或是劣幣驅除良幣的狀態下,反至令人擔憂氣象預報是否將每下愈況。
氣象法是依動員勘亂時期國防概念所訂定的產品,雖然於二○○三年修正時,已略為鬆綁,但仍堅持氣象局才能發佈災害性天氣預報,更詳定各類罰則。但是,氣象局可以制止國內精英提出颱風預報,卻無法制止CNN與各國氣象單位同時預報颱風動態,更無法處罰國內媒體時時刻刻比較各預報資訊的優劣,以及大眾、名嘴、政府官員等據以評論氣象局的表現。這恐怕是所有氣象大老們,所從未想過的。
設若全國各媒體及大學教授們,都在颱風期間自行發佈預報,難道全國防災行動將會大亂而至更為失敗嗎?個人非常懷疑。最重要的,這是資訊暢通的時代,任何失敗的預報,都會被嚴厲的責難,反之任何成功的預報,都會被予以英雄式的歡呼。但若僅有氣象局的預報舞台下,反成預報成功是應該,預報失敗卻被譏諷的狀況。這就是愛之適足以害之的道理。
氣象法不改,氣象局員工無論如何賣命,都將無法取得大眾們的尊敬。若能讓颱風預報自由開花,反將凸顯氣象局預報的專業與權威。
【2009/10/09 聯合報】
-\-\-\-\-\-\-\-\-\-\-\-\-\-\-\-\-\-\-\-\-\-\-\-\-\-\-\-\-\-\-\-\-\-\-\-\-\-\-\-\-\-\-\-\-\-\-\-\-\-\-\-\-\-\-\-\-\-\-\-\-\-\-\-\-\-\-\-\-\-\-\-\-\-\-\-\-\-\-\-\-\-\-\-\-\-\-\-\-\-\-\-\-\-\-\-\-\-\-\-\-\-\-\-\-\-\-\-\-\-\-\-\-\-\-\-\-
https://www.scimonth.com.tw/tw/article/show.aspx…
2009-09-09莫拉克颱風的震撼與省思
柳中明/任教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
1996年7月31日賀伯強烈颱風侵台,在阿里山下了1094.5毫米的雨量,當時氣象界多認為這樣的紀錄不會在近期內再現。13年後,莫拉克中度颱風在8月7日晚間登陸花蓮,8日下午出海,卻在8日與9日間於阿里山分別下了1161.5毫米與1165.5毫米的雨量。原來大自然更新紀錄,是不需要30年、50年或100年的時間,更不會遵守什麼規定如:強烈颱風才會下大雨,中度颱風不會下太多雨。
降雨量破紀錄與氣象預報能力
雖然,高雄與屏東的山區也累積了大量的雨,但是這些測站都是自動雨量站,且僅設置約20年,所以無法進行至少50年的長期資料比較。至於在那些已有50年氣候資料的測站中,2009年8月8日的降雨量,在台南站為當地歷史排名第一,在東吉島為當地歷史排名第二,在高雄站為當地歷史排名第三,在恆春站為當地歷史排名第四,嘉義站為當地歷史排名第五。大範圍地區的破紀錄降雨,顯現整個南台灣所承受的雨量是如何地驚人。
中央氣象局在預報颱風降雨方面,8月6日上午8時30分發布陸上颱風警報,10時提出高屏山區將降下800毫米;8月7日發現颱風移動速度忽然減慢,上午7時將雨量預測提高到1100毫米,下午4時提高為1400毫米,然後不斷提高到8月8日上午8時預測的2000毫米,9日清晨4時提高為2700毫米。有人認為:預測值不斷上修,顯示預測能力不足,事實大概是過去根本沒有類似經驗,所以缺乏預測能力。
個人自8月5日上午就持續追蹤氣象局預報,發現氣象局在當日就正確地判斷莫拉克將直撲台灣,優於美國、日本、南韓、中國、香港等地所提出的颱風將撲向東海的預測。在7 日上午,個人曾向台大大氣科學系的同仁們發函,指出氣象局預報所以能夠有優秀表現,是因為其預報與數值預報一致,顯示該局對其所長期發展的數值預報系統越來越有信心。該局公布的細網格(15km×15km) 模式預測資料,更將當時位於香港西側的柯尼颱風(爾後下降為熱帶低壓),所引致的雙颱牽引效應,明顯地顯現出來。
但是,莫拉克接近台灣後,各項觀測顯示其結構與過去具明確颱風眼的中度或強烈颱風不同,數值預報模式在錯誤假設下,預測颱風在24小時內就會快速移動進入台灣海峽。顯然,在缺乏飛航觀測資料的協助下,沒有任何電腦預測模式,能夠正確地將莫拉克的變化有效掌握。所以,7日後氣象局必須倚賴傳統的人為判斷能力,來預測緩慢移動的颱風對台灣的影響,也自然會受實際降雨數據的變化,而出現預測值不斷上修的現象。
未來,政府可能面對更多移動怪異的颱風,以及再度出現的破紀錄降雨的威脅;我們也可能面臨氣象局提心弔膽地事先預測降雨量破2000毫米,實際降雨量卻出現大幅落差的尷尬場面。若天真地以為,光憑現有的設備,不需要增進颱風的飛航觀測能力跟改進電腦預測能力,就能掌握下一個莫拉克颱風的風雨預測,那就真是癡人說夢。希望科學界、企業界與政府高官們,能夠注意到改善氣象預報能力的重要性,並全力投入經費與人力進行之。
不過,能力的改善是需要時間的,而且是要經過競爭才會出現突破的,並非單靠慘痛教訓或投入大量資金,就能出現改變。氣象局長期倚賴氣象法保護其權威,特別是在颱風預報期間。而現今各項資訊公開,專業氣象預報人員出錯的機率已顯著下降,人腦預測仍具決勝關鍵。
若希望氣象預報出現明確改進成效,氣象局必須放棄傳統保護心態,立刻修正氣象法,大量開放民間自組氣象諮詢公司,並且絕對不能因為其颱風預報與氣象局不同,就要處分民間公司。氣象預報必須納入自由經濟市場的競爭精神,才可能出現巨幅改進。
面對不確定性高的未來—加強「人」的素質
我國長期推動國家防災研究計畫,並設置國家災害防救中心與近期的颱洪中心,更主導國家防救災體系的建置與運作。但是,災難在破紀錄事件不斷發生的同時,從未間斷過,損失也未因為學界長期投入心力而下降。顯然,傳統的制度運作與工程設置,在人為管理失調下,會在面對突發巨變時,受到最嚴苛的考驗。
科技治國與救國的理念確實非常崇高,但是「人」才是一切問題的根源。人的管理失衡,會導致山區大量開發與水土保持失調,也導致海岸區地層下陷顯著而海堤卻越蓋越高,更別說防救災體系的不堪一擊。或許,我們可說是降雨已打破所有工程設計的規範,因此損失大是理所當然。但是,面對未來仍可能隨時出現破紀錄事件發生的可能下,我們必須真正提出改革的方向,好好研究如何管理「人」。
法律規範與組織改造是必定要走的方向,如緊急撤離法,如國土規畫與保育法,如工程設計規畫,如防救災總署,如氣候變遷因應委員會等,許多體制內的設計都需進行改變。人的素質若不進行改造,許多工作都將枉然。
在此所指的「人」,包括所有階層的人。如上位者如何引導全國邁向永續,如執法者如何平衡法與情,如民意代表如何不謀私利,如企業經營者如何不要過度耗損台灣資源,如民眾如何懂得保護自家的生命財產。這類崇高素質的培養,才是高度脆弱的台灣能夠永續發展的基礎,也是面對充滿不確定性高的未來,台灣可以承受任何挑戰的保證。
民眾是可以教養的,但是需要時間、需要耐心。更何況,人口持續老化,受過良好教育者的比率也將持續提高,普羅大眾的教育投入必將出現有效回饋。問題僅在於:應該如何教,才可能由認知轉變為行動?才可能由少數人的改變,轉變為多數人的認同?
莫拉克颱風的震撼,使得一般大眾產生求知的欲望,想要多了解颱風的一切跟因應對策。但光是吸收知識,並不會轉化成正確的行為。科學界要面對的可能不再是好好寫自己的學術論文,以期有朝一日能成為中研院院士。而是要研究如何與民眾互動,如何建立起一套有效並可以廣為運用的教育方式,以增加民眾的知識,改變民眾的情操,更強化民眾採取正確行為的意志力。關在象牙塔內的教授專家們,何不走出來,好好研究如何提升台灣人的素質?
【全球氣象產業的發展前景 總整理】
https://www.facebook.com/170435726987/posts/10158593491761988/?d=n
#globalweatherenterprise
#台灣真的可以發展氣象產業
#交通部氣象局局長說台灣沒有氣象產業
#會以連載方式讓大家了解全球氣象產業
彭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