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車報告] Luxgen M7 Turbo Eco Hyper 九年躍進
4K UHD: https://youtu.be/XeC4PmHPVGk
愛車人,肯定都曾有過造車夢。
然而,屬於台灣的造車夢,卻醞釀了數十年方得問世!
這天,我們的任務不僅僅為試車,我們更要好好檢視,九年來,屬於台灣的汽車夢,究竟壯大了多少!
質感升級
身為Luxgen發表的首款車型,Luxgen 7 MPV誕生後便被寄予厚望,除了曾推出過為主管級後座買家特製的Luxgen 7 CEO,之後,更更名為得以突顯此車性能的M7 Turbo!
九年後,Luxgen不僅藉著U7、S5、U6以及S3壯大產品陣線,在GTR之父-水野和敏先生的共同開發之下,M7更進化至全新的Eco Hyper世代,甚至,還延伸出了首款福祉車型-V7 Turbo Eco Hyper!
看見M7 Turbo Eco Hyper,雖然這輛車還是有著大家熟悉的樣貌,不過,要是與Luxgen 7 MPV相較,你會發現它其實有著不小的外觀質感升級,像是它有著更具科技感的頭尾燈內部發光體,以及造型更為時尚,削去尖角的頭燈,還有捨棄三粗條設計,改為以簡約的鍍鉻細飾條裝飾的水箱護罩,透過這些看似小幅的改變,卻能大幅提升消費者對於本車購買的意願,令Luxgen車款更廣為群眾接受!
七人同樂
坐上M7 Turbo Eco Hyper後,一種居高臨下的感覺會立刻襲來,這其實並不是代表M7的駕駛座姿設定弔詭,而是因為它有著極大面積的車窗,在這樣的設計下,就算是初次駕駛MPV車款的朋友,也不必擔心車輛是否有著容易忽略的駕駛視線盲點,再配合上Luxgen引以為傲的Side View+車側安全影像輔助系統、3D X-View+智慧3D影像輔助系統、Active Eagle View+ 360度環景影像系統,以及Night Vision+高感光夜視輔助系統,就算在雨夜的市區中穿梭,依舊令人氣定神閒!
另外,也因本次我們所試駕的車款為旗艦型客貨車款,雖然車身後段配有因應法規的橫桿,但不論是便利的電動側滑門、後座冷氣出風口、吸頂式10.2吋後座螢幕皆一應俱全:;再加上單體式且附有扶手,還可大幅前後滑移的第二排乘客坐椅,除了前座的正副駕駛,後座五人也能享有高品質的行車舒適感!
此外,若是家庭成員較為眾多,或想將M7作為商務車款使用,消費者還可選擇最為入門的精緻型車款,它除了有著更為充裕的8座車艙,就連第二排座椅也能採6/4分離傾倒,大幅提升了空間的變化與使用率!
至於談到M7 Turbo Eco Hyper仍有待再度進步之處,我們認為它能收納至車尾下凹處,讓車尾形成大平面的第三排座椅固然極為實用,然而,其收、立步驟較為繁瑣,且因座椅有著較高的重量,女性駕駛得多費些手勁才能完成座椅變換;此外,雖然環車攝影鏡頭為行車安全帶來大幅加分,但未來全新車款如果能再度提升成像品質,不僅能使影像更為清晰,亦可同時帶來更高級的車輛質感!
動能精進
Luxgen M7 Turbo Eco Hyper最大的進步,在於動力及操控性能的調校,經過水野和敏的改造後,將2.2升四缸渦輪增壓引擎進行修改,並於進、排氣側凸輪增加VVT連續可變器門機構,可榨出202hp/30.0kgm的強勁動力,搭配Star and Stop裝置後,擁有11.8km/L的平均油耗(歐規測試標準),結合Aisin六速手自排,不僅換檔順暢,出彎再加速時重踩油門,前驅動輪還會出現搶胎,性能精進程度只要輕催油門便可感受。
對於MPV車款而言,有時滿載上山下海,其實性能表現也很重要,因此我們還是進行加速實測,這輛國產MPV的性能已可媲美3.0升以上V6 NA引擎,0~100km/h加速剛好於10.0秒達成!
而在底盤部份,前麥花臣、後扭力樑的懸吊結構,擁有歐洲車紮實的行路品質,透過懸吊收縮,可以感受到舒適性與支撐性,與前期款的M7 Turbo相較,水野和敏將懸吊的阻尼係數調降,除了舒適性提升,反而有種柔韌感,駕馭的均衡性也連帶變好!在山道行駛,除了覺得這輛MPV保有紮實的行路感受,過彎時也能發揮優異的懸吊支撐性,高速通過坑洞路面或橋接縫,底盤能迅速過濾碎震,仍然保有沈穩舒適的乘坐品質。
如果要具體的說,Luxgen M7 Turbo Eco Hyper這九年來的進步,除了性能提升、操控變好,就連駕馭的手感也獲得改善;原廠為其換上電動輔助方向機,微彎的路面,就能感受到輔助力道的變化,路感回饋也更精緻,市區行駛時的輔助力道提升,即使女性駕駛也能夠輕鬆駕馭,加上試駕的旗艦車款擁有ESP動態穩定系統之外,還有BOS+煞車優先裝置,並且多了Active Eagle View+、3D X-View+等輔助,穿越大街小巷也不用擔心車體發生碰撞。
TCar短評
Luxgen這九年來的進步,是開得出來也感受得到,尤其試駕的M7 Turbo EcoHyper無論性能或操控都已有國際級水準,但我更想推薦售價87.2萬元起的精緻型車款,以其寬敞的車室空間,應該可以成功地搶下商務用車的市場!
Luxgen M7 Turbo Eco Hyper 旗艦型
引擎型式 2198c.c. L4 DOHC 16V + Turbo
最大馬力202hp/5500rpm
最大扭力30.0kgm/2400~4000rpm
長寬高 4845x1876x1768mm
軸距 2910mm
車重 1895kg
驅動模式 FF
煞車結構 四輪碟煞
懸吊結構 前麥花臣 後多連桿
輪胎規格 前後215/55 R17
國內售價 114.2萬元起 (精緻型:87.2萬元起)
主要配備:
HID頭燈
LED日行燈、尾燈、第三煞車燈
17吋鋁圈
電磁觸控式尾門
PSD電動防夾側滑門
外滑式電動天窗
多功能方向盤
亮度可調高反差儀錶板
9吋智慧觸控螢幕
10.2吋安全科技顯像螢幕
8向電動調整駕駛座椅
菱格紋皮質座椅
後座獨立式空調
後座吸頂式10.2吋螢幕
Active Eagle View+ 360度環景影像系統
車前雙側、車後防撞監測系統
Side View+車側安全影像輔助系統
3D X-View+智慧3D影像輔助系統
LDWS+行車偏移偵測警示系統
Night Vision+高感光夜視輔助系統
BOS+煞車優先系統
BAS煞車輔助系統
EBD電子煞車力道分配系統
HBB液壓煞車增壓系統
ESC車輛動態穩定系統
TCS循跡防滑系統
HAS斜坡起步輔助系統
SRS雙前座輔助氣囊
SRS側邊防撞氣簾
Luxgen Motor departure 旅行趣 TCar 葉明德
#Luxgen #M7 #Turbo #Eco #Hyper #TCar #新車試駕
「國產鋁圈推薦」的推薦目錄:
- 關於國產鋁圈推薦 在 TCar 葉明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國產鋁圈推薦 在 TCar 試車頻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國產鋁圈推薦 在 Re: [討論] 國產鍛造框vs日本旋壓框- 看板car 的評價
- 關於國產鋁圈推薦 在 國產鋁圈誰是NO.1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國產鋁圈推薦 在 TIRE KING 土城輪胎王- 新品鋁圈上市 國產知名品牌〝DATA ... 的評價
- 關於國產鋁圈推薦 在 國產鋁圈誰是NO.1 - Mobile01-汽車貼文懶人包-2022年4月 的評價
- 關於國產鋁圈推薦 在 台灣鍛造鋁圈品牌的推薦與評價,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國產鋁圈推薦 在 [問題] 國產BC鍛造鋁圈的強度跟重量推薦嗎? - CAR-TUNING 的評價
- 關於國產鋁圈推薦 在 [討論] 國產鍛造框vs日本旋壓框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國產鋁圈推薦 在 【問題】 鑄造框的種類跟挑選方法? - 改車板 的評價
- 關於國產鋁圈推薦 在 car - Re: [討論] 國產鍛造框vs日本旋壓框 的評價
- 關於國產鋁圈推薦 在 [討論] 國產鍛造框vs日本旋壓框- car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國產鋁圈推薦 在 小施其實沒那麼神 - 汽車板 | Dcard 的評價
國產鋁圈推薦 在 TCar 試車頻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試車報告] Luxgen M7 Turbo Eco Hyper 九年躍進
4K UHD: https://youtu.be/XeC4PmHPVGk
愛車人,肯定都曾有過造車夢。
然而,屬於台灣的造車夢,卻醞釀了數十年方得問世!
這天,我們的任務不僅僅為試車,我們更要好好檢視,九年來,屬於台灣的汽車夢,究竟壯大了多少!
質感升級
身為Luxgen發表的首款車型,Luxgen 7 MPV誕生後便被寄予厚望,除了曾推出過為主管級後座買家特製的Luxgen 7 CEO,之後,更更名為得以突顯此車性能的M7 Turbo!
九年後,Luxgen不僅藉著U7、S5、U6以及S3壯大產品陣線,在GTR之父-水野和敏先生的共同開發之下,M7更進化至全新的Eco Hyper世代,甚至,還延伸出了首款福祉車型-V7 Turbo Eco Hyper!
看見M7 Turbo Eco Hyper,雖然這輛車還是有著大家熟悉的樣貌,不過,要是與Luxgen 7 MPV相較,你會發現它其實有著不小的外觀質感升級,像是它有著更具科技感的頭尾燈內部發光體,以及造型更為時尚,削去尖角的頭燈,還有捨棄三粗條設計,改為以簡約的鍍鉻細飾條裝飾的水箱護罩,透過這些看似小幅的改變,卻能大幅提升消費者對於本車購買的意願,令Luxgen車款更廣為群眾接受!
七人同樂
坐上M7 Turbo Eco Hyper後,一種居高臨下的感覺會立刻襲來,這其實並不是代表M7的駕駛座姿設定弔詭,而是因為它有著極大面積的車窗,在這樣的設計下,就算是初次駕駛MPV車款的朋友,也不必擔心車輛是否有著容易忽略的駕駛視線盲點,再配合上Luxgen引以為傲的Side View+車側安全影像輔助系統、3D X-View+智慧3D影像輔助系統、Active Eagle View+ 360度環景影像系統,以及Night Vision+高感光夜視輔助系統,就算在雨夜的市區中穿梭,依舊令人氣定神閒!
另外,也因本次我們所試駕的車款為旗艦型客貨車款,雖然車身後段配有因應法規的橫桿,但不論是便利的電動側滑門、後座冷氣出風口、吸頂式10.2吋後座螢幕皆一應俱全:;再加上單體式且附有扶手,還可大幅前後滑移的第二排乘客坐椅,除了前座的正副駕駛,後座五人也能享有高品質的行車舒適感!
此外,若是家庭成員較為眾多,或想將M7作為商務車款使用,消費者還可選擇最為入門的精緻型車款,它除了有著更為充裕的8座車艙,就連第二排座椅也能採6/4分離傾倒,大幅提升了空間的變化與使用率!
至於談到M7 Turbo Eco Hyper仍有待再度進步之處,我們認為它能收納至車尾下凹處,讓車尾形成大平面的第三排座椅固然極為實用,然而,其收、立步驟較為繁瑣,且因座椅有著較高的重量,女性駕駛得多費些手勁才能完成座椅變換;此外,雖然環車攝影鏡頭為行車安全帶來大幅加分,但未來全新車款如果能再度提升成像品質,不僅能使影像更為清晰,亦可同時帶來更高級的車輛質感!
動能精進
Luxgen M7 Turbo Eco Hyper最大的進步,在於動力及操控性能的調校,經過水野和敏的改造後,將2.2升四缸渦輪增壓引擎進行修改,並於進、排氣側凸輪增加VVT連續可變器門機構,可榨出202hp/30.0kgm的強勁動力,搭配Star and Stop裝置後,擁有11.8km/L的平均油耗(歐規測試標準),結合Aisin六速手自排,不僅換檔順暢,出彎再加速時重踩油門,前驅動輪還會出現搶胎,性能精進程度只要輕催油門便可感受。
對於MPV車款而言,有時滿載上山下海,其實性能表現也很重要,因此我們還是進行加速實測,這輛國產MPV的性能已可媲美3.0升以上V6 NA引擎,0~100km/h加速剛好於10.0秒達成!
而在底盤部份,前麥花臣、後扭力樑的懸吊結構,擁有歐洲車紮實的行路品質,透過懸吊收縮,可以感受到舒適性與支撐性,與前期款的M7 Turbo相較,水野和敏將懸吊的阻尼係數調降,除了舒適性提升,反而有種柔韌感,駕馭的均衡性也連帶變好!在山道行駛,除了覺得這輛MPV保有紮實的行路感受,過彎時也能發揮優異的懸吊支撐性,高速通過坑洞路面或橋接縫,底盤能迅速過濾碎震,仍然保有沈穩舒適的乘坐品質。
如果要具體的說,Luxgen M7 Turbo Eco Hyper這九年來的進步,除了性能提升、操控變好,就連駕馭的手感也獲得改善;原廠為其換上電動輔助方向機,微彎的路面,就能感受到輔助力道的變化,路感回饋也更精緻,市區行駛時的輔助力道提升,即使女性駕駛也能夠輕鬆駕馭,加上試駕的旗艦車款擁有ESP動態穩定系統之外,還有BOS+煞車優先裝置,並且多了Active Eagle View+、3D X-View+等輔助,穿越大街小巷也不用擔心車體發生碰撞。
TCar短評
Luxgen這九年來的進步,是開得出來也感受得到,尤其試駕的M7 Turbo EcoHyper無論性能或操控都已有國際級水準,但我更想推薦售價87.2萬元起的精緻型車款,以其寬敞的車室空間,應該可以成功地搶下商務用車的市場!
Luxgen M7 Turbo Eco Hyper 旗艦型
引擎型式 2198c.c. L4 DOHC 16V + Turbo
最大馬力202hp/5500rpm
最大扭力30.0kgm/2400~4000rpm
長寬高 4845x1876x1768mm
軸距 2910mm
車重 1895kg
驅動模式 FF
煞車結構 四輪碟煞
懸吊結構 前麥花臣 後多連桿
輪胎規格 前後215/55 R17
國內售價 114.2萬元起 (精緻型:87.2萬元起)
主要配備:
HID頭燈
LED日行燈、尾燈、第三煞車燈
17吋鋁圈
電磁觸控式尾門
PSD電動防夾側滑門
外滑式電動天窗
多功能方向盤
亮度可調高反差儀錶板
9吋智慧觸控螢幕
10.2吋安全科技顯像螢幕
8向電動調整駕駛座椅
菱格紋皮質座椅
後座獨立式空調
後座吸頂式10.2吋螢幕
Active Eagle View+ 360度環景影像系統
車前雙側、車後防撞監測系統
Side View+車側安全影像輔助系統
3D X-View+智慧3D影像輔助系統
LDWS+行車偏移偵測警示系統
Night Vision+高感光夜視輔助系統
BOS+煞車優先系統
BAS煞車輔助系統
EBD電子煞車力道分配系統
HBB液壓煞車增壓系統
ESC車輛動態穩定系統
TCS循跡防滑系統
HAS斜坡起步輔助系統
SRS雙前座輔助氣囊
SRS側邊防撞氣簾
Luxgen Motor departure 旅行趣 TCar 葉明德
#Luxgen #M7 #Turbo #Eco #Hyper #TCar #新車試駕
國產鋁圈推薦 在 國產鋁圈誰是NO.1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2007年9月3日 — 請問一下,下列國產鋁圈哪一家品質&技術比較有口碑!DATA_一條興業長陞輪圈~http://www.evs.com.tw/耀麒輪圈~http://www.leaderwheel.com.tw/鋐陞 ... ... <看更多>
國產鋁圈推薦 在 TIRE KING 土城輪胎王- 新品鋁圈上市 國產知名品牌〝DATA ... 的推薦與評價
新品鋁圈上市 國產知名品牌〝DATA〞 型號- FF01 顏色- 亮黑+車邊、平光質感灰+車邊 不用偏門左道的製造方式,只給您最好的品質,〝MIT〞台灣製造,敢給您肯定的 ... ... <看更多>
國產鋁圈推薦 在 Re: [討論] 國產鍛造框vs日本旋壓框- 看板car 的推薦與評價
大家豪
洨弟更換輪框的經驗
在這邊給你做個分享
吼
首先
原廠輪框
原廠尺寸
17吋 7J 鋁框鑄造 重量約8.4KG
其實在17吋/7J這個尺寸下 8.4公斤是相當不錯的
沒100分也有80分 外型好看 重量也算輕
後來
因為車速比較快 所以必須送鍍膜鍍3個月
再等牌回來這段期間 手賤
陸續買了 卡夢後擾流 卡夢前面罩
最重要的是 手賤買了 第一咖輪框
ENKEI PFM1
鋁框 璇壓 17吋7J
重量8.0KG
主要是因外外型與顏色帥
所以就訂下去
因為現場沒貨 只能等日本那邊寄過來 爽
終於到貨 打開都是日本的空氣
大概是送鍍膜兩個月半的時候 台中店家就打電話來跟我說貨到了
我去領完牌子 馬上衝去台中裝新輪框+PTT中部車聚(好懷念喔)
拆下來的原廠 留著
第一次改輪框 尺寸不敢買太誇張
所以盡量買接近原廠的尺寸
裝起來效果很好
沒有降避震 視覺上卻有飽滿的輪拱效果
同時8公斤帶來的運動性能
與S001還沒磨完的胎
真的給我非常穩定的底盤回饋
這陣子也開比較快一點點
然後8.4公斤換到8.0公斤有沒有差別
老實講
真的沒啥小差別
不是沒吃循例寧
阿就真的沒感覺
所以這咖輪框 真的改身體健康
後來
S001磨完了 換F1A5 運動性能真的有差 但舒適性也變得舒服很多
剛好也轉了個心態
想說 以後慢慢開 走視覺系就好
於是又開始找輪框
因緣際會下找到這兩咖
fifteen52 turbomac
fifteen52 Tarmac
屌屌屌
美國品牌
美國潮牌輪框
覺得很潮很屌很稀有(17吋4孔的帥框真的好少 都18吋5孔選擇才多 哀哀哀)
尺寸是
17吋/8J
鋁圈 鑄造
重量沒量
但是超級重= =
我估計10公斤起跳
真的太重
(翻開來看是MIT 台灣代工的XDDD)
理論上原廠裝得下去
後來去殺個價 車主也很帥 二輪手工車工作室的 就買下來了
拿到輪框以後 想說二手輪框要整理 顏色也要重新烤漆
那乾脆找噴砂退漆再重新噴漆
阿都要噴砂退漆了+真圓+處理傷痕
那乾脆送粉體烤漆
就送去台北很有名的 粉體烤漆工作室
粉體烤漆的流程是
完全退漆 裸露鐵材後 再用靜電的方式 將漆粉 噴固定在鐵材上 然後送高溫兩百度
去烤+融化漆材 可以更均勻的固定在輪圈上 同時也有更大的強度
缺點是處理比較貴
液態與粉體的不同 有興趣可以去估狗看看
下面一些 店家處理的圖片
完全退漆+處理傷痕+真圓等等前期處理後
上色粉
進烤箱 兩百度考下去
因為我漆面選擇特殊處理
所以烤了不只一次
最後成品
黃金古銅色+亮黑金油處理
實體寄回來拿到真的滿漂亮的
然後
就是載到輪胎行
幫大家測試了
MX5極限載一組17/8J輪框是可以的!!!!
換完成品
金輪法王
就4我
然後
試開
開出車行就覺得
挖超 怎麼這麼重手
F1A5已經是 比較輕快的輪胎了 還是重爆
除了7J擴展到8J 就算同一條胎 但也是撐得更開
同時8KG變成1XKG 真的重太多
真的有感 重爆
但是 愛水不怕流鼻水
所以 先上再說
未來有機會在換掉吧 這組框整理起來也花了不少錢QQ
洨弟的結論
希望大家不要走遠路
1.台制輪圈也不錯 但要找比較耳熟能詳的品牌
他可以有很好的重量控制 同時又有不錯的價錢 CP值高
2.除了J值...鎖孔數量 ET值以外
改裝輪框的中心孔距離 尺寸 輪圈螺絲斜度 通通都先問清楚比較好
如果有有經驗的店家 會一次跟你講好 因為他要賺錢 也沒關係 給人家賺
少走冤枉路
但如果自己去找二手輪框 尺寸就要自己確定清楚
畢竟很多人 鎖的上能固定就好 你也不知道前一手怎麼照顧輪框
還好台灣 找輪框墊片 或是特殊斜率螺絲很快
中心孔.數字.尺寸算好確定好 網拍平台找一下一堆店家可以買 或幫你CNC車一車
也可以找小店精確量好訂製給你
3.找輪框以前 先確定好自己的心態
我要胚掐 我要開快車 那輪框就找輕 強度強的方向
如果要視覺系 那準備甚麼造型 到時候運動性能可以比較烙賽 也要有心理準備
因為輪框 換換病 會很痛苦 每一次轉手一定會虧錢 改裝品價錢又有價無市
4.要不要為了保值而買?
看你
如果真的已經預期 買熱門框 享受一下 體驗一下 再賣掉 ET37那種經典熱門框
就可以試試看
但改裝品有價無市 你不見得可以以優秀的價錢賣掉
如果損失不高(如17吋輪框普遍價錢比較低)
那買一咖 你自己爽 自己喜歡 自己開心的輪框 有何不可?
也不一定要別人說甚麼 別人改甚麼 你就跟著改 跟著換
5.多問多看
現在輪圈 製作技術 都還OK 台製也是不錯選擇
一些沒看過很酷炫的品牌 找找看他是哪裡製作的
做工 價位 評價 都多多比較 不要花冤枉錢
以上是洨弟
一些改裝的分享
也歡淫
各路好手各路高手
分享改框心得
--
本帳號專發優質文章,如您看到本帳號有違反版規或是嚴重費文行為請來站內信檢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8.164.47.11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615298738.A.5C1.html
#屌電RAYS
啊
※ 編輯: atbhao05 (220.142.74.122 臺灣), 03/09/2021 23:33:58
他 唉
感覺可喔
※ 編輯: atbhao05 (42.75.214.93 臺灣), 03/10/2021 09:10:34
我覺得001是「運動街胎」中運動能力最強的
A5是 運動街胎中 表現比較均衡 有不錯的耐磨與舒適度
※ 編輯: atbhao05 (42.75.214.93 臺灣), 03/10/2021 13:13:1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