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od& Parcel 咖啡膠囊」
團購時間 :5/25 - 5/31 PM 23:59
(同步開團的還有Tasteology 香料科學,我們另一篇說。)
✏️提醒:同步的香料團有肉桂蔗糖、香草蔗糖也可以加在咖啡奶泡上喔!別忘記一起帶走!
農曆年前想換掉家裡的奶泡機(2012購入),剛好那時有組合價滿划算的,就順便把膠囊咖啡機也一起下單了!
因為膠囊咖啡機太好玩了,於是開始了我在IG限時動態的每日一咖啡連載!其實是滿無聊的按下膠囊咖啡機、倒入奶泡的限動。
家裡有十幾款手沖濾杯、CHEMEX手沖濾壺、電動式虹吸壺、摩卡壺2款(其中一個還是去義大利時買的)、冰滴壺、烘豆機(Mars先生放在公司用,我不淮他帶回家),還有他心愛的Kalita磨豆機。
以往的固定行程都是晚餐後Mars先生會沖咖啡。他很少喝拿鐵,所以給我的咖啡就是不管沖哪種豆子,就是把奶或奶泡加進去就是了。
因此,我的拿鐵品質真是相當的不穩定呢!那時我們就一直怪罪給用很多年的奶泡機。現在用咖啡膠囊+奶泡每一天都覺得很完美!
咖啡對我來說是個人的放鬆時刻。是一天裡非常重要的時間,很多網友看限動會問我「晚上喝不會睡不著嗎?」「是現在在喝嗎?」,我還真的不太會因為睡前喝咖啡而睡不著耶。(但如果隔天有重要的事情,我會選擇低咖啡因的膠囊)
趕小孩上床後的咖啡香,更香!
而且改喝膠囊後覺得它的價格即使加上鮮奶,單價也要比買咖啡來得便宜又好喝!
出門或上日語課時也會在出門前沖一杯帶出門,為此也開始研究外帶杯。
不同的膠囊咖啡也有不同的風味,也能像手沖那種嘗試各種豆子。真的比我想像中的好太多了!
所以、為您推薦來自全球最佳咖啡城市的咖啡膠囊、會被寵壞的口味、 咖啡館等級的膠囊「Pod& Parcel 」,你也來試試看!
[ Pod & Parcel特色 ]
#選豆到烘培都堅持最好的
從世界九個國家挑選出來的咖啡豆,在澳洲墨爾本當地烘培,精選出數種最迷人的口味。
#實力堅強不言而喻
Pod & Parcel來自每年入選全球十大咖啡城市,競爭非常激烈的市場。而Pod & Parcel咖啡在當地就廣受好評。
#美國咖啡協會評等第一等級 Specialty Grade專業豆級
美國咖啡協會(SCAA, Specialty Coffe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提供了咖啡豆等級一個評價的標準,包含了五個階層,專業豆/優質豆/交易豆/未達標豆子/劣質豆。
其中最高等級的專業豆等級,指的是300公克的生豆中,完全瑕疵豆少於五顆,再根據醇度(Body)、風味(Flavor)、香氣(Aroma)、酸度(Acidity)、甜度(Sweatness).. 等,特性來做評分。而Pod & Parcel的咖啡豆就被評等為最高等級的專業豆級。
#環保膠囊可分解回收殼身
Pod&Parcel膠囊殼身可生物分解、可堆肥,且符合歐盟EN13432標準。紙盒內部的透明包裝,可更加保持咖啡風味,也是可生物分解可堆肥材質。(僅膠囊頂部蓋子是使用鋁。)
*NESPRESSO有回收膠囊的服務(使用專用袋寄回,或拿至專櫃回收),Pod&Parcel的膠囊只有上蓋的鋁片需回收,其它都可生物分解。
#強度風味標示明確
長方形的包裝紙盒設計,收納方便。直接擺放出來,也是居家風景的一環。標示清楚明確,顏色之於我,就是一種心情的選擇。
✅適用咖啡機
Nespresso最傳統標準型(Original)的咖啡球,圖樣與適用咖啡機型號如下。
✅適用咖啡機型號:
Pixie, Essenza, Lattisima, Expert, Creatista, Lattisima Premium, Lattissima Plus(以上是台灣較常見的型號)。
Citiz, Le Cube, , Maestria, U, Inissia, Concept, Prodigio
(我的膠囊咖啡機是Essenza mini)
✅十款風味自由搭配:
(較高咖啡因系列:27.5毫克/每10公克)
★Bezzera 巴拉瑞
★ Florentino 佛倫提諾
(中度咖啡因系列:15毫克/每10公克)
★Bancroft 班克洛夫
★ Mbeya 孟貝亞
★ Munro 孟若
★ Fasoli 法索利
★ Calexte 卡萊克斯
(較低咖啡因系列:0.5毫克/每10公克)
★ Sidamo 希達摩
★Tarrazu 塔拉蘇
★ Huehuetenango 維維田納哥
每款膠囊在團購頁面都有風味及咖啡因標示,就不再重複了。我個人十款都喝完一盒之後比較喜歡的是:Munro 孟若 、Fasoli 法索利、Calexte 卡萊克斯、 Sidamo 希達摩。
照片裡漏了卡萊克斯,因為我前兩天才發現這盒還沒開~!
十款裡唯一我比較不愛的是維維田納哥。它跟NESPRESSO的巴勒摩卡薩一樣都有木質調的香味,我想我可能就是不喜歡這類的味道吧。
✅組合優惠更划算:
4盒組合優惠價$1120
(40顆/單價$28)
10盒組合優惠價$2460
(100顆/單價$24.6)
16盒組合優惠價$3820
(160顆/單價$23.8)
20盒組合優惠價$4700
(200顆/單價$23.5)
✅團購資訊:
✅網址:https://www.liqform.com/v/z1xndxs7
✅團購時間 :5/25 - 5/31PM 23:59
✅運費:80
(折扣後超過 2500 免運費)
✅訂購流程:
1/選擇你要的商品數量後,填寫表單欄位(收件人資料及電子發票資訊)。
2/確認資訊無誤,按送出。
3/表單會自動進入匯款頁面,選擇付款方式:
(1)信用卡
(2)ATM轉帳(虛擬帳號)
★下單後尚未24小時完成付款訂單, 訂單會失效。
★現貨商品於訂單完成付款後會立即出貨,目前疫情關係影響可能會寄送速度。
★付款及出貨詢問,請私訊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HYH-580354142656914/
國田 鋁 業 廣 居 公司 在 Openbook閱讀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 Openbook好書獎頒獎典禮|圓滿落幕】
後疫情時代,我們何其幸運,可以與眾多書業朋友相會,舉辦一場有笑有淚還有脫衣(?)的好書獎典禮。
誠摯感謝200多位來自出版社、通路、評審、貴賓陪著Openbook閱讀誌度過2020,今天,我們一樣將最高的敬意獻給辛苦的作家與出版人,感謝你們,完成如此精采的作品,帶領我們經歷不同的生命。
2020 Openbook好書獎頒獎典禮結束了!無論是否有到現場(喝一杯),我們都感謝關注好書的你。
請別忘了,打開來讀,有人陪你。
#8場導讀講座正蓄勢待發
#12月13日就有第一場講座舉行,全部講座請見:
https://pse.is/3aawgz
#未來幾天將陸續釋出精彩的作家得獎感言
﹏﹏﹏﹏﹏﹏﹏﹏﹏﹏﹏﹏﹏
主辦單位:Openbook閱讀誌
贊助:文化部、余蔡玉輝
協辦單位:國家圖書館、新北市立圖書館、《文訊》、VR體感劇院、臺中市立圖書館、桃園市立圖書館、新竹縣文化局圖書館、高雄市立圖書館
感謝辛苦的❤工作人員❤:閱讀代言人:唐鳳/頒獎人:詹宏志先生、劉奕成先生、彰化縣野鳥學會 灰面鵟鷹 小灰、莫昭平 女士/主視覺設計:洋蔥設計/視覺構成:林峰毅、顧力榮/宣傳片導演:陳冠宇/動畫導演:王博生/音樂設計:王榆鈞/主視覺攝影:Kris Kang/妝容設計:小美/髮型設計:juntsai/作家致詞影片導演:廖建華/摺頁設計:陳恩安/摺頁印刷:通南彩色/摺頁用紙:恆成/貼紙印製:台南政大書城/作家肖像繪製:61Chi/典禮攝影:陳宥中、張震洲/典禮主持:姚立強(包子)/典禮表演:余佩真/典禮酒水贊助:iCheers愛酒窩/年度論壇攝影:張震洲/年度論壇側記:郝妮爾、林易柔、小令/典禮策展:葉飛、林峰毅/廣播錄製:偉憶/獎座設計:謝文泰建築師事務所/獎座製作:威興鑄造工業公司、谷同金/場地協力:西門紅樓/手工書:犬吉工作室/音響舞台:阿富哥/宣傳協力:林偉強/最後,也謝謝我們自己,Openbook堅強又優秀的夥伴~(老王賣瓜)
鞠躬致意所有❤合作夥伴❤:
|跨縣市書店 & 網路書店|
金石堂KingStone、 誠品書店 eslite bookstore、 三民書局與三民網路書店、 TAAZE讀冊生活、 麗文校園揪來玩、 博客來、 momo購物網、 何嘉仁書店hess bookstore、 友善書業供給合作社、 iRead、 墊腳石樂購+、 紀伊國屋書店(台灣)、 TSUTAYA BOOKSTORE TAIWAN、 五南文化廣場
|電子書借閱或購買|
台灣雲端書庫、 讀家報導.讀書吧、 HyRead ebook & Gaze 電子書與閱讀器、 Readmoo讀墨電子書、 Kobo、 myBook樂讀隨我
大感謝全台❤獨立書店❤聲援:|北| 小兔子書坊 、方寸書店、 日榮本屋 The Way We Wish、 水木書苑、 四非書房 - Show How、 石店子69有機書店 、 伊日書屋 YIRI BOOKS、 有河書店 、 江山藝改所 Jiang Shan Yi Gai Suo 、 或者 、 青鳥居所、 恬野書、 故事畔 、 唐山書店/唐山出版社 、 書林書店 Bookman Bookstore、 創食器 BOOK SPACE、 無論如河 、 筆耕小書店 、微貳獨冊、瑯嬛書屋、樸食小舖、聯經書房.上海書店、欒樹下書房、Daily 常日書房、RUOK你好嗎書店|中|
中央書局、 田納西書店 、 好好生活書店 、 幸卉文學咖啡、虎尾厝沙龍、 南方書店、紅絲線書店|南|三餘書店 TaKaoBooks、 台南政大書城、 洪雅書房、 紅氣球書屋 Le BallonRouge、唐恩書店、島呼冊店、烏邦圖書店、MLD台鋁書屋|東離島| 雨樵懶人書店、 城鄉潮間帶 urban intertidal 、 晃晃二手書店、植隱冊室
擊掌謝謝❤當天所有典禮工作夥伴❤:莫姊、金蓮姐、雪珠、林亮均、林芷君、邱守正、張曜、安東、卉馨、育菁、EN、吳亭潔、陳怡燕、謝玉慧、阿癸、邱浩塵
鞠躬感恩我們的❤評審團隊❤:辛辛苦苦的從每週初選、暑假複選、年底決選和我們一起看了3000多本書!辛苦你們了!謝謝大家,我們明年見~~
照片攝影:攝影中 Chung is Photographing
﹏﹏﹏﹏﹏﹏﹏﹏﹏﹏﹏﹏﹏
【你的好書,自己定義】12/7前,告訴我們你今年❤最喜歡❤的10本好書,有機會可以抽中2020Openbook好書獎得獎好書全套!!
參加辦法:https://bit.ly/2V61Ceq
———————
⋙訂閱電子報,每週好文全收錄:https://lihi1.com/EbuBe ⋘
⋙追蹤Openbook IG:https://goo.gl/Enkzy3 ⋘
國田 鋁 業 廣 居 公司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高雄發展媒體是不是空中樓閣? 從業人員角度的觀察
文/ 三民惟新 陳柏惟
在其他版面,看到有關高雄媒體的討論,大家或許會有疑惑,高雄為什麼沒有電視台? 在高雄要發展媒體影視產業這些做不做得起來?
我剛出社會在某電視台南部新聞中心實習,後來有電影業的工作就跳了,就我看到的狀況跟大家說明一下,單純敘事,歡迎多討論。要了解過去和現況,再來談如何改變。
從台灣的角度來說,媒體有八成以上集中在台北、第二大是高雄但根本不成比例。 從資源分配上,電視傳播每天都在灌輸「北部觀點」,高雄畢業同學都不在高雄、捷運虧損、空氣汙染等負面,雖然 高雄點 Kaohsiung.與我們好過日整年都在解釋,但大部分民眾觀感只看負面,看不到歷史與結構性的問題,要破除這個「斜眼看高雄」的現象,首先就是要高雄有媒體。
為什麼媒體總部沒辦法搬到高雄? 就要從媒體歷史講起,1950年代台灣開始研究設立電視台,不料居然被中國偽央視(不是正統官媒央視)搶先開播,當時蔣政府視為恥辱,因此加速電視台籌辦,並由中國國民黨命令中廣創辦台灣的電視事業。
現在聽起來,國家的電視台是由執政黨命令黨營電台創辦的,令人滿臉問號,當時可時理所當然。後來老三台分別由省府、中國國民黨、軍方主控,設立地點當然要在台北,不是監督政府,是被政府監督。因此台灣從一開始,媒體就不可能發展出如日本全國聯播網和地方台的相對分散形式。
直到1990年代開放無線電視台和有線台時,台灣整個媒體制度和產業鏈已經定型,全部集中在台北市。再加上以媒體生態來說,幾個點就難以撼動:
1.廣告主:牽涉到既有金主,無法一次連根拔起
2.新聞來源:也就是產經學政都在台北集中、分配不公問題
3.新聞目的:如果是要透過媒體監督影響台灣,必然從首都開始
所以總部南遷幾乎不可能。
那麼怎麼改變台北看天下的錯覺?我舉一天工作流程為例:
南部是一個分公司有文字、攝影、特派、導播、司機
北部是一個組就有這些人:政治、社會、體育、娛樂等組都抵得上整個南部編制。
北部要搶獨家,南部是聽北部要拍甚麼,記者主體意識很少,拍甚麼要台北決定、拍完要台北滿意、然後台北以外的新聞,大概只會佔兩成,在加上要群眾討論,就會冒著沒營養的風險報一些味道重的新聞,而不是最重要的。
早上八點、特派翻開報紙,看到高雄的新聞,把公司人員分成三組去跑美濃有一個農場門的左邊在屏東右邊在高雄、蓮池潭餐廳推出熱炒一百、與仁武麥當勞失火。
久而久之薪水照領、但熱誠真的會燒光、上班變成就是做別人交代的工作,不會想要開發重大事件或南部觀點的新聞,最後就算做很重要的政治議題,也會因立場跟主管或廣告主的意願不同被下架。
綜合上述,高雄最需要的是一個沒有營運壓力、具有南部特色與觀點、充分發揮創作空間的電視台,最佳解是「公廣集團高雄台」,可在高雄設立「#台語公共電視台」,南方色彩、台語文化、針砭時事、地方風情、文藝創作等,也是一波將數創與共創培養的人才集中爆發的好機會,同時符合轉型正義、產業創新、就業機會、台灣本土化、數位升級等一舉數得。
過去高雄設立電視台的機會不是沒有:
大約1995年,在開放「無線第四台」時,就明定總公司必須設高雄,而最近病逝的陳田錨,當時也組成「亞太電視台」提出申請。最後則是由民視獲得評審委員青睞中選,公司地址登記在「高雄市三民區安和里21鄰博愛一路366號24樓」。但營運以後總部一直在台北,這個地址實際上只是「南部新聞中心」。不過民視已經算是在高雄放比較多資源的,例如2016美濃大地震時,因為只有民視在高雄有人力設備,所以最早進到台南災區,獨家取得畫面。
另外一個更好的機會,是阿扁政府第二任時,在2007年宣布在台鋁高雄廠舊址設立公廣南部台,但馬英九上台後馬上取消。國民黨立委江義雄等人,更在立法院放話:「若有立委堅持按照民進黨政府時代的決議,要求公廣南部台落址高雄,一定反對到底。」 高雄市府三催四請,馬政府直接讓你吃閉門羹,無奈下重新規劃台鋁,先當了一陣子攝影棚,後來租給MLD活化使用。
11年過去,高雄人還是沒有自己的電視台,南部觀點比較多的可能是民視和自由,但仍然有商業壓力,要求他們總部南遷我想是為難了一點。在這樣的狀況下,我們就得要求中央開第一槍,地方也要協助配套支援、產業串連,這第一仗打熱起來,養一批穩定的在地人才,把高雄觀點先呈現出來,商業媒體(在地集團或分台)的空間才有機會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