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情勢發生大變化的時間可能到了,看蔡英文當局的態度就可一窺端倪。
首先是台獨的靠山已經「不可靠」了。美國再厲害再霸權也霸不過病毒,短短幾周下來,美國的新冠病毒確診病例已逼近28萬例,死亡人數破7000人,疫情惡化已到失控的程度。
其次,美軍內部也出現疫病群聚感染,尤其在西太平洋負責威懾中國大陸,給台獨撐腰打氣的兩艘航母都籠罩在疫情中,其中羅斯福號的確診病例已好幾百例,連向外求援的舰長都被五角大廈免職。
除了航母以外,美國最大的航母製造廠也淪陷了,如果因疫情造成造船廠癱渙,美國最賴以為傲的航母就真的要告急了。不是只有航母,好多個軍事基地,像在日本沖繩的嘉手納基地都已人人自危,美國國防部長已宣布海外軍事行動停止六十天。問題是六十天以後,疫情可能更加嚴重,美軍真能恢復正常軍事行動嗎?
疫情的影響已對經濟造成重大衝擊,再加上國際原油價格暴跌,美國頁岩油企業危如累卵,繼而拖垮銀行信貸,造成金融危機的可能性已經浮現。美國經濟學家已有悲觀預測,比1930年更嚴重的經濟大蕭條即將到來,美國的綜合國力大縮水已成為確定的答案。
川普的能力比當年的羅斯福差遠了,他除了裝腔作勢吹牛以外,就只能甩鍋給中國了。然而紙老虎還是紙老虎,一艘全球最大的醫療船到了紐約就現形,連方艙醫院的功能都沒有,根本救不了新冠肺炎的病患。川普揚言,四月十二日復活節要全面復工的承諾,確定是要跳票了。至於想甩鍋給中國,不僅陰謀陽謀連連觸礁,既得不到聯合國的支持,美國是病毒根源的症據反而越來越多,川普明顯是收拾不了這個爛攤子。
台獨的靠山真的是沒有了,美國即使沒有被病毒打垮,其介入台海、支撐台獨的能力也有限了。最近「棄台論」再度成為熱門的關注,一些過去「美國至上」的御用學者也改口了,紛紛建議蔡英文要釋出善意,要維持住兩岸和平,絕不能讓大陸終止ECFA,一改前些日子對大陸疫情幸災樂禍、落井下石的惡劣態度。
新冠肺炎病毒就像一場世界大戰。回顧第二次大戰,因為美國本土無戰事,戰後世界重心由歐洲轉移至美國,美國取代英法德,成了戰後的世界霸主。今天中國大陸已控制住疫情,疫情中心集中在美國和歐洲,疫情過後世界的秩序即將重整,我幾乎可以斷言「台獨的末日到了」!
國際原油 英文 在 無限期支持陳水扁總統,台灣加油!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由美國在位總統受到同黨競爭者挑戰的史例
談賴清德對蔡英文總統的挑戰》
♣作者: 李丁園(旅美台僑/名政論作家)
三月十八日,立委補選結束後的第一個上班日,賴清德宣佈競選總統,並在中午前往民進黨中央黨部完成總統初選登記,挑戰蔡英文競選連任。這個訊息引起台灣政壇震憾,威力之大使民進黨蔡英文英派陣營猶如受到一顆原子彈攻擊,哀號及罵聲連連。保女皇大位的動作隨之啟動,其黨機器操盤手選對會召集人陳明文操盤下,擁出三十餘位立委,大陣仗高喊擁戴蔡英文連任。對英粉而言,確是如吃下一顆定心丸,但是外人看來卻是莫名其妙,甚至覺得眾頭醜相難看。
民主社會選舉即使是總統級中,多人競爭是舉世民主國家的常態,尤其是執政黨當家者執行政績令選民不滿,民意低落時。然而,標榜民主及進步的蔡英文民進黨對於賴清德的參選的反應卻是如此的反其道,令人失望。
為了讓大家對民主國家總統中,我們舉例美國近五十年.我們見證看到的七十年代前後最激烈性的競爭者向同黨現任總統挑戰的史例。
第一,1968越戰正激 烈的時候,民主黨的現任總統詹森 Lyndon B. Johnson在接任被暗殺的甘乃迪總統所遺14個月及他自己1965至1968的任期後,欲求連任。雖然他因受越戰困擾,飽受批評,但類似現在的蔡英文一樣,在最初民主黨內沒有一位黨內要角要挑戰他。想不到,在1968年,美國最早在New Hampshire 卅的初選舉行前,即1968年二月,Minnesota州選出的國會 參議員Eugene McCarthy 在反戰的年青族群的支持下宣佈參加初選。雖然不像賴清得那麼重量級,但是在青年軍的"Dump Johnson movement" 旗子下,3月12日初選結果成績非凡,以42% 小輪Johnson 總統的49%。 不到一星期,即3月16日,本來受青年軍青睬的羅伯甘乃迪見勢可為,令人震驚的宣佈取消他對詹森總統的支持,自己加入初選戰場,挑戰詹森總統。見大勢已去,兩星期後,詹森總統在3月31日宣佈放棄連任。其後副統統 Hubert Humphrey加入初選,羅伯甘乃迪在加州初選勝利後被暗殺,最後Hubert Humphrey獲得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但大選敗給共和黨的尼克森Nixon. 尼克森贏得總統大選並不是民主黨黨內競爭,不團結,而是選前民主黨詹森總統的施政令人民不滿。
第二,共和黨籍的總統福特Ford是1974繼任因水門事件辭職的尼克森總統的未滿任期。他想要名正言順的當一個自己參選而勝利的總統。1976年,Ford 雖是總統,卻有曾任加州州長的雷根Reagan 出來挑戰!Ford 因為是現任總統,有共和黨主流的支持獲得勝利,但在共和黨提名大會上,雷根不出席,也拒絕表態支持Ford, 結果當年1976年大選,民主黨自稱花生農民的卡特Carter 當選總統。Ford 與Reagan 在初選中競爭雖然激烈,彼此並不惡言相向,而是政策價值觀念的爭論,雷根Reagan 是共和黨中的保守派,而福特Ford 則是中間路線溫和派。Ford 在大選輸,其原因不是共和黨員不團結,而是他在大選辯論中一句"波蘭並沒有受到蘇聯的迫害"在美國的波蘭移民選民都認波蘭共産黨是蘇聯的傀儡,統治波蘭,波蘭是是在蘇聯的鐵幕中。此一失言失去絕大多數波蘭後裔選民,有人也說他特赦未定罪辭職下台的尼克森也是原因之一。
第三,1980 年,現任總統卡特Carter 受到民主黨黨內的愛德華甘乃迪Edward Kennedy 參議員挑戰,初選競爭激烈,甘乃迪認為卡特無能懦弱,卡特則批評甘乃迪是自由派,兩人戰到最後,卡特羸得民主黨初選。共和黨方面,捲土重返的強硬保守派雷根擊敗老布希羸得初選而被提名與卡特角逐,結果雷根大勝卡特。卡特之輸主要不是當下黨內初選受到挑戰,而是他任內無法處理國際原油價格大漲而導至國內高通膨脹及高利息加上高失業率三高的經濟困境,更糟糕的是外交懦弱,一方面施惠中國,放棄台灣,另一方面伊朗軍隊佔領美國駐伊朗大使館並挾持使館人員,他派軍隊營救人質失敗,大失美國人民顏面。
第四,1988年,在雷根任內為副總統的老布希爭取提名,他雖不是現任總統,卻由中間派転為保守派,受到雷根總統的全力支持,以接班人選姿態競選,情勢看好,但仍然受到七位黨內同志挑戰,包括極右保守派的紐約卅出身的眾議員Jack Kemp 和電視名佈道家 Pat Robertson 及溫和派參議員Bob Dole 等。競爭也是激烈,最後老布希辛苦競選中獲得提名並贏得總統大選。
第五、1992年,老布希總統競選連任,但是在共和黨初選中仍然有Pat Robertson 出來挑戰。老布希輕鬆取得提名。但在大選時,除了民主黨提名的柯林頓外,還有原是或一向支持共和黨的知名企業家Ross Perot 以獨立候選人加入戰局,挾伊拉克軍事行動大勝利,原被看好的老布希受到嚴重分票,但是從未聼聞有共和黨要角出來協調勸Perot 退選。這三角大選結果,Perot 竟然大大打破獨立候選人得票率記錄,高達20%,導至老布希落選,選前無名並有桃色甚至受性侵指控的柯林頓當選。
由以上美國大選的例子,現任總統競選連任受到同志的挑戰是正常的民主現象,現任總統被逼棄選或被提名連任失敗主要是施政不接地氣,政績不好,表現懦弱等因素影響,而不是因為初選競爭激烈,支持者不團結所導至的結果。
所以,這次賴清德出來挑戰蔡英文是民主國家選舉的常態,蔡英文民進黨既然一再強調民主及進步,又再三宣示維護主權保護民主。那就按照正常程序,走完初選,不要動員保皇,發動空軍,學中國黨製造及上演宮廷大戲,以樹立台灣大選的典範。
國際原油 英文 在 阿扁們俱樂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由美國在位總統受到同黨競爭者挑戰的史例
談賴清德對蔡英文總統的挑戰》
♣作者: 李丁園(旅美台僑/名政論作家)
三月十八日,立委補選結束後的第一個上班日,賴清德宣佈競選總統,並在中午前往民進黨中央黨部完成總統初選登記,挑戰蔡英文競選連任。這個訊息引起台灣政壇震憾,威力之大使民進黨蔡英文英派陣營猶如受到一顆原子彈攻擊,哀號及罵聲連連。保女皇大位的動作隨之啟動,其黨機器操盤手選對會召集人陳明文操盤下,擁出三十餘位立委,大陣仗高喊擁戴蔡英文連任。對英粉而言,確是如吃下一顆定心丸,但是外人看來卻是莫名其妙,甚至覺得眾頭醜相難看。
民主社會選舉即使是總統級中,多人競爭是舉世民主國家的常態,尤其是執政黨當家者執行政績令選民不滿,民意低落時。然而,標榜民主及進步的蔡英文民進黨對於賴清德的參選的反應卻是如此的反其道,令人失望。
為了讓大家對民主國家總統中,我們舉例美國近五十年.我們見證看到的七十年代前後最激烈性的競爭者向同黨現任總統挑戰的史例。
第一,1968越戰正激 烈的時候,民主黨的現任總統詹森 Lyndon B. Johnson在接任被暗殺的甘乃迪總統所遺14個月及他自己1965至1968的任期後,欲求連任。雖然他因受越戰困擾,飽受批評,但類似現在的蔡英文一樣,在最初民主黨內沒有一位黨內要角要挑戰他。想不到,在1968年,美國最早在New Hampshire 卅的初選舉行前,即1968年二月,Minnesota州選出的國會 參議員Eugene McCarthy 在反戰的年青族群的支持下宣佈參加初選。雖然不像賴清得那麼重量級,但是在青年軍的"Dump Johnson movement" 旗子下,3月12日初選結果成績非凡,以42% 小輪Johnson 總統的49%。 不到一星期,即3月16日,本來受青年軍青睬的羅伯甘乃迪見勢可為,令人震驚的宣佈取消他對詹森總統的支持,自己加入初選戰場,挑戰詹森總統。見大勢已去,兩星期後,詹森總統在3月31日宣佈放棄連任。其後副統統 Hubert Humphrey加入初選,羅伯甘乃迪在加州初選勝利後被暗殺,最後Hubert Humphrey獲得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但大選敗給共和黨的尼克森Nixon. 尼克森贏得總統大選並不是民主黨黨內競爭,不團結,而是選前民主黨詹森總統的施政令人民不滿。
第二,共和黨籍的總統福特Ford是1974繼任因水門事件辭職的尼克森總統的未滿任期。他想要名正言順的當一個自己參選而勝利的總統。1976年,Ford 雖是總統,卻有曾任加州州長的雷根Reagan 出來挑戰!Ford 因為是現任總統,有共和黨主流的支持獲得勝利,但在共和黨提名大會上,雷根不出席,也拒絕表態支持Ford, 結果當年1976年大選,民主黨自稱花生農民的卡特Carter 當選總統。Ford 與Reagan 在初選中競爭雖然激烈,彼此並不惡言相向,而是政策價值觀念的爭論,雷根Reagan 是共和黨中的保守派,而福特Ford 則是中間路線溫和派。Ford 在大選輸,其原因不是共和黨員不團結,而是他在大選辯論中一句"波蘭並沒有受到蘇聯的迫害"在美國的波蘭移民選民都認波蘭共産黨是蘇聯的傀儡,統治波蘭,波蘭是是在蘇聯的鐵幕中。此一失言失去絕大多數波蘭後裔選民,有人也說他特赦未定罪辭職下台的尼克森也是原因之一。
第三,1980 年,現任總統卡特Carter 受到民主黨黨內的愛德華甘乃迪Edward Kennedy 參議員挑戰,初選競爭激烈,甘乃迪認為卡特無能懦弱,卡特則批評甘乃迪是自由派,兩人戰到最後,卡特羸得民主黨初選。共和黨方面,捲土重返的強硬保守派雷根擊敗老布希羸得初選而被提名與卡特角逐,結果雷根大勝卡特。卡特之輸主要不是當下黨內初選受到挑戰,而是他任內無法處理國際原油價格大漲而導至國內高通膨脹及高利息加上高失業率三高的經濟困境,更糟糕的是外交懦弱,一方面施惠中國,放棄台灣,另一方面伊朗軍隊佔領美國駐伊朗大使館並挾持使館人員,他派軍隊營救人質失敗,大失美國人民顏面。
第四,1988年,在雷根任內為副總統的老布希爭取提名,他雖不是現任總統,卻由中間派転為保守派,受到雷根總統的全力支持,以接班人選姿態競選,情勢看好,但仍然受到七位黨內同志挑戰,包括極右保守派的紐約卅出身的眾議員Jack Kemp 和電視名佈道家 Pat Robertson 及溫和派參議員Bob Dole 等。競爭也是激烈,最後老布希辛苦競選中獲得提名並贏得總統大選。
第五、1992年,老布希總統競選連任,但是在共和黨初選中仍然有Pat Robertson 出來挑戰。老布希輕鬆取得提名。但在大選時,除了民主黨提名的柯林頓外,還有原是或一向支持共和黨的知名企業家Ross Perot 以獨立候選人加入戰局,挾伊拉克軍事行動大勝利,原被看好的老布希受到嚴重分票,但是從未聼聞有共和黨要角出來協調勸Perot 退選。這三角大選結果,Perot 竟然大大打破獨立候選人得票率記錄,高達20%,導至老布希落選,選前無名並有桃色甚至受性侵指控的柯林頓當選。
由以上美國大選的例子,現任總統競選連任受到同志的挑戰是正常的民主現象,現任總統被逼棄選或被提名連任失敗主要是施政不接地氣,政績不好,表現懦弱等因素影響,而不是因為初選競爭激烈,支持者不團結所導至的結果。
所以,這次賴清德出來挑戰蔡英文是民主國家選舉的常態,蔡英文民進黨既然一再強調民主及進步,又再三宣示維護主權保護民主。那就按照正常程序,走完初選,不要動員保皇,發動空軍,學中國黨製造及上演宮廷大戲,以樹立台灣大選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