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4紐約時報
*【科學家發現被神秘刪除的早期新冠病毒序列】
通過挖掘存儲在Google雲端的檔案,一名研究員表示,他恢復了去年從資料庫裡消失的13個早期新冠病毒序列。該資料庫儲存了超過200個武漢最早一批新冠患者感染的病毒樣本。在要求徹查新冠起源呼聲高漲之際,這一發現提出了新的問題。
https://www.nytimes.com/2021/06/23/science/coronavirus-sequences.html
*【觀點:新冠病毒來自於實驗室嗎?】
在新冠病毒出現一年半以後,我們還是不知道它來自哪裡。近期實驗室洩露說再次獲得外界關注。為什麼是現在?時報觀點版面的“爭議”欄目總結了來自各方的看法。
https://cn.nytimes.com/opinion/20210623/lab-leak-covid/
*【Covid-19實時更新】
#白宮計劃週四向巴西運送 300 萬劑嬌生公司的疫苗。巴西的病毒病例和死亡人數再次激增,該國的死亡人數超過 50 萬。該國不到三分之一的人口至少接種過一次疫苗,上週該國平均每天報告74,490 例新病例,比兩週前的平均水平增加26%。
#CDC 研究人員確定了 1,200 例接種疫苗後的心臟問題,並指出它們仍然非常罕見。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研究人員周三報告的數據,輝瑞-BioNTech 和 Moderna 生產的冠狀病毒疫苗可能導致 1,200 多名美國人出現心臟問題,其中包括約 500 名 30 歲以下的人。儘管如此,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顧問表示,免疫接種的好處大大超過了風險。他們強烈建議所有 12 歲及以上的美國人接種疫苗。
#美國國會針對 Emergent 馬里蘭州疫苗工廠的調查擴大。國會調查人員正在對 Emergent BioSolutions(陷入困境的馬里蘭州疫苗製造廠的運營商)調查,並涵蓋聘請它生產疫苗的兩家疫苗(AZ與Johnson Johnson)公司。日期為周二的信件中,共兩個眾議院小組要求阿斯特捷利康和嬌生公司公布他們在 Emergent 工廠監督疫苗生產的過程,並提供他們決定聘請 Emergent 作為分包商的所有紀錄。
#官員警告說,到 8 月下旬,Delta 變體可能佔歐盟病例的 90%。歐洲疾管中心主任Andrea Ammon表示,到8月底,該變體預計將佔歐盟所有冠狀病毒病例的 90%。該變種已經傳播到23個歐洲國家。他表示,初步數據表明,僅接種一劑疫苗的個體,感染情況高,Delta變種很可能會在夏季廣泛傳播,尤其是在不適合接種疫苗的年輕人中。”
#拜登政府計劃將聯邦暫停驅逐令再延長一個月。據兩名了解情況的官員稱,拜登政府計劃將原定於 6 月 30 日到期的全國暫停驅逐令延長一個月,以爭取更多時間分配住房援助。
#關島邀請全球旅行者來太平洋島上接種疫苗。
#德國政府發言人證實,總理梅克爾接受了第二次冠狀病毒疫苗接種時,選擇了Moderna疫苗,和她在4月中旬接受的阿斯特捷利康不同。
#紐西蘭政府週三宣布,因一名從澳洲雪梨回來的旅客,週末檢測出冠狀病毒呈陽性後,周日之前在惠靈頓市實施社交距離和戴口罩的要求。
#以色列旅遊部表示,將個人旅遊簽證的發放至少推遲一個月,這是對Delta變體的新擔憂。儘管該國的疫苗接種率很高,但以色列表示,從7月1日起恢復發放這些簽證的計劃現在將推遲到8月1日。以色列新聞媒體報導稱,目前已經確診100多例的新Delta病例。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6/23/world/covid-vaccine-coronavirus-mask
*【日本奧組委宣佈,將在東京奧運會場館內禁酒】
此前日本奧組委表示,正在考慮在奧運會場銷售酒類,引發了許多日本人的憤怒:在過去長達數月的緊急狀態中,餐館被一律禁止賣酒。這一最新聲明被認為是對日本民眾不滿和質疑的回應。
https://www.nytimes.com/2021/06/23/world/tokyo-olympics-alcohol.html
*【俄羅斯稱其在克里米亞附近對一艘英國戰艦鳴槍示警】
俄羅斯國防部表示,在這艘驅逐艦進入克里米亞附近的俄羅斯水域後,一架俄羅斯戰機在其航道上投下了炸彈。但英國否認了子彈和炸彈的存在,並稱這艘船當時正在烏克蘭領海航行,參加北約演習。2014年,俄羅斯吞併了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半島,此舉引發了國際社會的譴責和制裁。
https://www.nytimes.com/2021/06/23/world/europe/russia-uk-destroyer-crimea.html
*【為了避開共和黨的攻擊,民主黨在犯罪問題上表現出了新的緊迫性】
紐約市長參選人Eric Adams,在競選中的強勢表現,和拜登總統宣布的新打擊犯罪議程,都標誌著民主黨把焦點轉向公共安全主題。拜登總統將其未來重心放在打擊犯罪議程上,並公佈了一項國家戰略,其中包括打擊非法槍支銷售和鼓勵城市將數千億美元的疫情救濟資金用於執法方面。而在民主黨大本營紐約市,非裔前警察Eric Adams,在民主黨市長初選的首輪投票中,也傳達了對反犯罪信息,目前處於領先優勢。
https://www.nytimes.com/2021/06/23/us/politics/gop-democrats-defund-police-biden.html
*【拜登政府撤換川普政府時期的邊境巡邏隊長】
拜登政府撤換美國邊境巡邏隊隊長Rodney S. Scott,據國土安全部官員表示,Rodney S. Scott是在川普政府任期最後一年接管了該機構,他支持川普總統的標誌性邊境牆,且抵制拜登提出的停止使用“非法外國人”一詞的倡議,受到爭議。與此同時,美國副總統賀錦麗計畫週五訪問美國西南部邊境,這是拜登總統要求她領導政府阻止中美洲移民行動以來的首次任務。共和黨人加大了對拜登和賀錦麗的壓力,要求處理邊境問題,近幾個月來,移民試圖穿越邊境的人數創下新高。
https://www.nytimes.com/2021/06/23/us/politics/rodney-scott-immigration-trump.html
*【拜登和兩黨參議員達成初步基礎設施協議】
美國國會兩黨議員24日將與總統拜登會談,討論他們針對拜登基礎建設計畫所提的修改版本。該版本規模縮減到接近1兆美元。議員們表示已初步理出達成協議的架構,雙方還要就一些意見仍分歧的細節進行討論。
https://www.nytimes.com/2021/06/23/us/politics/biden-infrastructure-plan.html
*【衣索比亞Tigraye一市集發生空襲,造成數十人死亡】
一名聯合國官員稱,由衣索比紅十字會運營的救護車被軍隊禁止前往事發現場。當地反政府武裝稱,正在擴大對衣索比亞政府軍的反擊。這是該國長達近八個月的內戰中,死亡人數最多的單一事件之一。
https://www.nytimes.com/2021/06/23/world/africa/ethiopia-tigray-attack.html
*【巴菲特從蓋茲基金會辭職】
巴菲特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他將辭去蓋茲基金會受託人一職。在比爾•蓋茲和梅琳達于數周前宣佈離婚後,該基金會的未來被蒙上陰影。
https://www.nytimes.com/2021/06/23/business/warren-buffett-gates-foundation.html
*【印第安那州一名婦女是第一個在國會暴動中被判刑的人】
一名來自印第安那州49歲女性,成為美國國會暴動案中首位接受審判的人,在與政府達成協議,並就妨害治安輕罪指控認罪後,將無需在監獄中服刑。
https://www.nytimes.com/2021/06/23/us/politics/capitol-riot-sentencing.html
*【“一個時代結束了”:《蘋果日報》被迫停刊,香港自由遭重擊】
該報曾是香港回歸中國後仍享有許多自由的鮮活事例,但這個最敢挑戰中共的批評聲音最終遭到嚴厲鎮壓。此前警方多次突襲該報辦公室,逮捕多名高管,並凍結了公司銀行帳戶。隨著停刊逼近,該報員工開始討論,是早點離開以降低被捕風險,還是繼續留下來堅持到底。《蘋果日報》發刊至今已有26年,是香港讀者最多的報紙之一。
https://cn.nytimes.com/china/20210623/apple-daily-hong-kong/
國際紅十字會烏克蘭 在 CUP 媒體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談及 #人道主義 或人道組織,絕大部分人對紅十字會並不陌生。「人道、公正、中立、獨立」正是紅十字國際委員會(CICR)秉持的其中四項原則。有意見認為,沒有上述原則,救援人員便喪失合法身份、難以提供有效援助。不過,牛津大學道德、法律與武裝衝突研究所資深研究員、紅十字國際前政策總監 Hugo Slim,早前在瑞士獨立人道新聞通訊社「新人道主義者」撰文,認為不必保持 #中立,也能成為出色的人道主義者。
詳細全文:
https://bit.ly/3cC3fsB
延伸專題:
【「日內瓦公約」70 年,人道主義衰落了嗎?】
http://bit.ly/2H5qxbA
【鎮壓烏克蘭示威:政府僱用犯罪分子鬥人民】
http://bit.ly/2SuK4H3
【違法示威就不應受治療?因救人而被捕的尼加拉瓜醫生】
http://bit.ly/2x7UFhd
==========================
在 www.cup.com.hk 留下你的電郵地址,即可免費訂閱星期一至五 CUP 媒體 的日誌。
🎦 YouTube 👉 https://goo.gl/4ZetJ5
🎙️ CUPodcast 👉 https://bit.ly/35HZaBp
📸 Instagram 👉 www.instagram.com/cupmedia/
💬 Telegram 👉 https://t.me/cupmedia
📣 WhatsApp 👉https://bit.ly/2W1kPye
國際紅十字會烏克蘭 在 政經八百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時事星期五資訊不落伍 〔5/2-5/8 一周大事〕
#政時事
❶ 「抗疫滿意度」民意調查 中國竟獲得第一名
根據風傳媒報導,獨立民調機構「Blackbox Research」與「Toluna」合作執行「抗疫滿意度」的民意調查,主要針對國家政治領導、企業領導、社群、媒體等4大關鍵指標進行分析,調查全球23國人民對政府抗疫工作表現的看法。
中國拿到 85 分奪得第一名,越南 77 分為第二名,台灣 50 分第七名,日本則拿到16分為墊底。
民調機構創辦人旨出,中國能奪得第一可能原因為中國疫情趨緩,也有其他專家指出,可能與中國資訊極度不透明有關。
❷ 諾曼第高峰會視訊舉行 俄烏全面換囚再等等
諾曼第高峰會(俄羅斯、烏克蘭、德國、法國)以視訊會議的方式舉行,四國外長於峰會中進行了有關烏克蘭東部頓巴斯地區情勢的談判,給了明斯克協議的實施一個新的可能性。然而,烏克蘭外長表示,俄烏距離全面交換所有囚犯的目標還很遠。
在談判中,四國的外長討論了頓巴斯停戰與換囚事宜、武漢肺炎疫情以及國際紅十字會與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附屬的烏克蘭特別監測團,進入頓巴斯中未被基輔掌控之區域等議題,四國外長決定四週內將再次談判。
今年俄烏雙方首次的換囚行動於 4 月 16 日執行,烏克蘭交出 14 名囚犯,而盧干斯克人民共和國與頓內次克共和國則共交出了 20 名囚犯。
❸ 累炸!肺炎新聞大轟炸 民眾哀鴻遍野
近日統計顯示,「新聞疲勞」造成人們開始刻意避開新聞,而且這股疲勞的來源,即是肺炎新聞的轟炸。
根據澳洲坎培拉大學的調查,71%的澳洲人表示自己刻意避開 COVID-19 的新聞,52% 的人厭倦有COVID-19 疫情相關的消息。
(說不定有壯士們瞥見這則政時事,誤以為是肺炎報導,就直接避開了呢!)
美國 Pew 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71% 的美國人表示自己需要從 COVID-19 相關的新聞中抽離,休息一下;40%的人表示他們因為追蹤這些新聞,心情變得更糟。
路透社新聞研究機構的負責人歸類出三大原因,表示現今的新聞疲勞不是無跡可循:分別是肺炎新聞給人的沮喪感、無力感以及漸漸喪失對新聞的信任感。
一個個的確診案例被報導,但政府迅速防堵卻不見疫情好轉,加上新聞媒體以大量的傷病試圖阻止民眾出門的策略,被冠以危言駭人、不精準等標籤。
專家們也表示,充斥新聞版面的肺炎消息,造成「聽得越多,接收得越少」的狀況,因此他們呼籲,適當地減少接受消息是良性的休息,並且選擇強調事實而非臆測的媒體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
#經時事
❶ 萬元紓困案之亂?蘇揆滅火道歉
行政院院長蘇貞昌於周一(4日)宣布擴大原本因應疫情的紓困方案,沒有保險的弱勢勞工也 納入紓困對象,符合申請條件者,每人可領一萬元。
沒想到,兩天後,急難紓困金一開放申請,詢問台瞬間擠滿申請的人潮,不少申請者擔心搶不到補助,基層員工相關作業還沒準備好,甚至有民眾擔心申請不到,著急地落淚。
蘇貞昌昨(7日)滅火道歉,表示未能提前和基層員工溝通充足,才會導致紓困之亂,的確有準備不周的部分,未來會加緊腳步,完善方案,並給民眾清楚的申請指示。
❷ 農產品供需失衡 每天 1400 萬升牛奶白白倒掉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消費者為了一捲衛生紙、最後一盒冷凍食品,在超市大打出手。然而,卻在同時,美國威斯康辛州的酪農們每天倒掉 1400 萬升牛奶、銷毀75萬顆尚未孵化的雞蛋。
美國市場供需失衡已持續數周,由於防疫的關係,運輸線受阻、餐廳關閉,不少保存期限短的 生鮮食品無人運送、就算送到超市了,也沒人要買,酪農只好把新鮮的牛奶、剛孵出的蛋都直接銷毀,酪農幾乎沒有生存空間,紛紛表示心痛。
根據美國入製品食品協會表示,目前每天有 5% 的牛奶被白白倒掉,若疫情持續無法改善,這個數字將以倍數成長。
❸ WTO、IMF雙雙呼籲各國取消貿易限制
WTO (世界貿易組織)與 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呼籲各國取消各項因應疫情而實施的貿易限制。面對肺炎疫情,各國深怕國內供給不足,引發糧食、醫療用品等危機,而施加不少出口限制。
不過,兩國際組織提到,出口限制並不一定能造成預期的效果,反而可能適得其反,擾亂供應鏈,使供給下降,反而加劇失業,或造成產品浪費,讓最需要資源的人得不到資源,而最需要工作的人失去工作。
IMF更表示,隨著需求減少,商品價格下跌,發展中國家所受到的衝擊在未來需要數兆美元來復甦經濟,對全球都是一大負擔,因此,特別呼籲國際間此時應互相救援,支持衛生系統,放緩醫療用品與糧食的出口限制。
#民調 #疫情 #新聞 #紓困 #時事 #生活 #新聞 #本週時事 #一週大事 #世界大事 #一週時事 #政治 #經濟 #政經八百 #知識 #大學生 #深度 #政治 #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