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可以開拍好幾集了
美國作家史懷哲(Peter Schweizer)在2018年的著作《秘密帝國 / Secret Empires: How the American Political Class Hides Corruption and Enriches Family and Friends》,書中主題是拜登兒子亨特·拜登(Hunter Biden)利用其父職位,與中國國家控制的中國銀行(Bank of China)簽署一項利潤豐厚的商業協議。
本書已被翻拍成紀錄片《拜登兒子的中國祕密》,成為大選前熱門節目,預料將重創拜登。也證實先前川普的說法:亨特·拜登從中國政府的慷慨饋贈中獲益,並「帶着15億美元資金離開中國」。
另外,美媒《國家脈動 The National Pulse》近日爆料拜登選擇的副手哈里斯(Kamala Harris)之律師夫婿艾莫夫(Douglas Emhoff)靠中國生財,直指其合夥的「歐華律師事務所」(DLA Piper)接受多家中國國有企業委任,甚至驚見中國共產黨前官員出任顧問,與拜登之子搭上中國牟利如出一轍。
沒看過《秘密帝國 》這本書,但可以從過往報導中整理出亨特·拜登如何與中國勾結獲利的脈絡。
【拜登家族 - 亨特·拜登與中國的利益綑綁關係】
美國參議院臨時議長查理斯·格拉斯利(Charles Grassley)曾於去年8月14日寫信給財政部長姆欽(Steven Mnuchin),要求他針對前副總統拜登之子亨特收取中國巨款投資的問題展開調查。
格拉斯利在信中提到,製造商亨尼格斯(Henniges)擁有美國的抗振動技術。歐巴馬時代的美國海外投資委員會(CFIUS)批准了將亨尼格斯的控制權交給了一家中國政府所擁有的航空公司和一家總部位於中國,與中國政府有著密切聯繫的投資公司。他指出,參與收購亨尼格斯交易公司之一的就是名為「渤海華美(上海)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Bohai Harvest RST, 簡稱「渤海華美」或BHR)。
格拉斯利披露了亨特與渤海華美之間的關係後,渤海華美調整其官方網頁,團隊成員介紹頁面投資合夥人亨特·拜登已經被撤下,但在中國媒體「投資界」轉載的相關簡介中還來不及撤下就被截圖。
《福斯新聞》主持人史蒂芬·希爾頓(Steve Hilton)回憶說,拜登以副總統身份在2013年12月訪問中國,當時隨行的亨特,正與其好友,也是商業夥伴的克里斯托弗·海因茨(ChristopherHeinz)一起籌建渤海華美。海因茨是Heinz Ketchup 家族財產繼承人,也是前國務卿約翰·凱瑞(John Kerry)的繼子,凱瑞於2012年12月接替希拉蕊成為歐巴馬政府國務卿。
當年拜登與習近平等中國領導層會面後,巧合的是,在拜登離開中國後10天,亨特與海因茲的公司Rosemont Seneca就與中國銀行簽署了一筆10億美元的獨家協議,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創建了渤海華美。根據渤海華美商業登記顯示,該公司80%股權由中國政府控制,亨特·拜登則擁有10%股權,是這家公司的九位董事之一。
記者兼作家彼得·史懷哲(Peter Schweizer)深入調查拜登家族與中國政府的商業交易後也披露,亨特從中國銀行(Bank of China,屬中共政府的一個部門)獲得了10億美元資金,與海因茨創立渤海華美。
據渤海華美官網介紹,該公司旗下管理基金超過10家,投資案例包括中石化銷售公司、中廣核電力、滴滴出行、萬達商業地產私有化等多個項目。2015年9月,渤海華美與中國軍企中航工業汽車聯合收購美國瀚德汽車(Henniges Automotive)100%股權,併購後,中航工業汽車控股51%,渤海華美佔49% 股權。
根據中國官方記錄,渤海華美是曠視科技(Face ++)的重要投資者之一,也中國資助建立Face ++移動電話應用程式,用來監視中國人民,包括在新疆的維吾爾人,涉及嚴重且大規模的侵犯人權行為。
據《紐約客 The New Yorker》和《紐約時報 The New York Times》的報導透露,亨特·拜登在中國還有其他關係,包括與上海石油公司中國華信能源的高層們的關係,而這些高層當時正試圖打入美國能源市場。駐台灣的分析師科爾(J.Michael Cole)曾撰文評論中國華信能源,並與該公司有過法律糾紛。科爾表示,中國華信能源的律師曾多次將拜登家族描述為這家石油公司的朋友。
【哈里斯夫婿 -艾莫夫與中國的利益共生關係】
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的亞非裔女性副手哈里斯律師夫婿道格拉斯·艾莫夫(Douglas Emhoff)在中國官商關係良好,其合夥的「歐華律師事務所」(DLA Piper)接受多家中國國有企業委任,甚至還有中國共產黨前官員出任顧問。
艾莫夫3年前加入「歐華律師事務所」成為合夥人,這是一家知名的跨國法律事務所,在逾40國設有辦公室,1988年進軍香港,2002年投入中國市場。在歐洲、美國部分大城的辦事處設有中國業務部,與中國辦事處的歐華律師合作,為投資海外的中國企業提供戰略諮詢,還「為政府和公共機構提供法律意見」。在中國,歐華的客戶類型包括國有企業,也協助國際客戶在中國開展業務。
網站明確寫道,它曾為「中國南方航空」、「中國東方航空」、「中國招商局集團」等中國國有企業提供訴訟、戰略投資及顧問服務。中國最大網際網路公司「騰訊」也是客戶之一。另一方面,歐華聲稱也和支持拜登的柯林頓政府前國防部長柯恩(William Cohen)所創國際戰略諮詢「柯恩集團」有「強大戰略夥伴關係」。
但《國家脈動》報導指出,歐華和柯恩集團晉用中國高層,柯恩還多次訪中與中國官員會晤以開拓財源;若拜登11月勝選,艾莫夫合夥的歐華與白宮拉近距離,中國當局恐進一步利用關係,點名哈里斯難逃財務或利益衝突質疑。
報導指出,為了擴展中國業務,歐華與中國保持密切關係。例如香港辦事處合夥人楊大明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上海市委員會委員,另一位合夥人劉果萊則曾幫助來自中國的全球最大獨角獸企業「字節跳動」融資;位於上海辦事處的中國資深顧問趙菁,曾任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上海分會副秘書長。
親民主黨的《紐約時報》8日也在報導中,表示擔憂艾莫夫可能拖累拜登選情。紐時報導避免提及中國,但點名歐華客戶包括沙烏地阿拉伯、俄國與卡達等人權紀錄不佳國家。艾莫夫為避嫌雖已向歐華請假,但此舉仍無法擺脫其與中國的密切關係及哈里斯親中疑慮。
國際貿易糾紛案例 在 政變後的寧靜夏午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台商公司倒了,一定是阿共欸陰謀>
昨晚跟一朋友餐敘,在談到鷹之眼粉專被「民主」時不是很愉快,我本來想拂袖而去,但想想算了,十幾年的老朋友,沒必要這樣,都出來喝茶抬槓,火氣這麼大幹嘛?
這個朋友(以下稱A),2014年跟我立場一致,就是「台獨建國」、「國民黨邪惡至極」,隨著出社會時間漸長,我與A看事情的角度也越來越不同了。
席間討論了幾個話題,批評民進黨的粉專被民主、台灣疫情沒有官方宣佈得這麼樂觀、他聽說一家公司被邪惡中國弄倒閉。
A是這樣說的:「我聽說有家公司是製皮件的,當初去中國做生意,他們幫忙找地、給很多優惠,但是後來中國人偷了他們技術,自己也蓋廠跟那家公司搶生意,用價格戰打,最後那家公司就被弄倒閉了。」
這說法我覺得很典型,是討厭中國常講的案例,以下所討論的不是針對我朋友,只是這說法太經典,針對其做探討,可以把我聽到很多年的謬論給導正。
A說的那家公司蠻有名的,叫亞美集團,我當下就查了新聞看倒閉始末,馬上就查到這家公司不只業外投資過多,還跨角豪宅投資,最後週轉不靈倒閉,這明明就自己經營問題,跟價格戰有毛關係?
A說:「真正的原因當然不會報導出來,但他們就是因為主業被價格戰打死,才會週轉不靈倒閉的。」
我聽完這奇怪的說詞,沒做反駁,回家後託朋友幫我查詢亞美的資料,說來好笑,跟大家既定認知不同,中國這邊資訊超級透明的,有個網站叫做「天眼查」,去上面輸入公司或老闆名字就能查得到所有資料,查完發現不得了。
亞美官司多到像山,借款不還、合同糾紛,光是台灣就查到41筆判決書(https://ppt.cc/fGl7sx),而且經營事業外還分心投資豪宅(台中就11戶),這擺明就沒在認真經營公司嘛,倒閉了不是天經地義?
一出手就11戶豪宅,那有錢去做研發嗎,沒研發,別人技術跟上你了,就叫做被偷?
皮帶又不是啥精密的產品,真正在做生意的人,遇到偷技術、打價格戰這種事不會敗的,就算敗,也不是亞美集團那種敗法。
其實有些技術根本不是很需要偷,很多公司的技術比皮件還高,做個五年,照樣被人學會,把你公司的經理高薪挖過去就好了嘛,競業條款(就是離職以後不能從事相關行業)只有兩年,所以本來做事業就是要把全部資金節省起來搞研發啊。
而且不止是中國會發生這種事,以前台灣跟日本也用這招打敗美國,所謂偷技術,如果是真偷,那就跟美國一樣去告啊。
很多人一定會說大陸法院不公正,但問題是,除非偷你的公司跟你公司一樣大、甚至比你更大,或是政商關係比你更好,不過這麼大公司去偷皮帶技術,各位不覺得怪怪的?
以前大陸做生意簡單,因為工資低、產品便宜、外銷利潤高、內銷市場也大,所以生意真的爆炸好做,十多年前很多商人在台灣混不下去,就是到大陸去開啟事業第二春。
至於為何台灣混不下去?其中之一的原因就是技術都普及了,然後大家開始價格戰啊!
早期到大陸的台商,因為是走在前面沒競爭者,自然大賺一波,真的要做生意就是老老實實地做,而老實做生意,不管到哪裡、在哪個時間點切入,都會穩定獲利,就算不能很好,也絕對不會像是王東生那樣兵敗如山倒。
認真做管控,公司根本不用到賠很多就知道該停了,做生意不要說業外投資,連業內的投資,包括擴張生產線都不是隨便要做就做,這都要做評估的,如果任何決定事前都做規劃,進行中都有追蹤成效好壞,哪有可能會忽然間發生「超過自己負荷」的敗局?
做生意的原則本來就是「量力而為」,你慢跑只能跑5000,你會一次跑5萬嗎,聰明一點的甚至還只跑4500,讓自己明天不要太累,所以亞美根本就是不會瞻前顧後、亂做生意才會這樣倒閉。
有很多人會相信「大陸很壞,偷技術讓台商倒閉」這種鬼話,通常是沒有實務經驗,甚至很多都是未出社會的學生,看點煽動的文章跟說詞就信了。
查了資料以後發現,王東生跟老婆徐媛珠都在2016年改名,所以他們在台灣的三家公司,亞竺國際皮件股份有限公司、亞竺國際股份有限公司、亞神貿易有限公司(三家都在同一地址)都在2016年做過董事變更。(在公司出事前後改名,原因不明,可能想改運吧?)
就算不說大陸方面,台灣這三家公司也一堆司法案件。其中還有一個是「偽造有價證券」。
公司有這麼多司法案件,有拖欠資遣費的,有申請執行本票的,有這個有那個,這樣複雜的狀況,跟大陸偷皮件技術打價格戰,導致倒閉,恐怕對不上關係吧!
老實說,即使營運不善要歇業,負責任的老闆也絕對不會拖欠員工的薪水和資遣費。
一個有制度的公司,員工的離職、退休準備金,是會在每一期都定期撥入固定帳戶,就是說,如果就算經營不善,員工的資遣費是應該要早準備好。(不過很多老闆沒這麼做就是了)
沒準備好這些錢,還敢拿錢去買豪宅,這最好的解釋就是觀念錯誤,不是做企業的料。
看看這個新聞(https://ppt.cc/fNP7Dx),他連員工資遣費這種錢都沒預存,搞得滿城風雨,但他們兩夫妻2018年都還在台中豪華餐廳公開露面大吃特吃。
正規生意人,如果公司負債、欠員工薪水,是絕對不會像是王東生那樣,繼續大搖大擺去高檔餐廳吃飯,這種人說是大陸陷害讓他公司倒閉的,是在哈囉?
子貢問曰:「鄉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鄉人皆惡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
很多在大陸自己胡搞瞎搞的台商,失敗後會回台灣造謠,這樣才能給自己掛面子,再加上現在台灣的仇中氛圍,所以很多傻傻年輕人就被騙了,真以為這一切都是阿共欸陰謀。
國際貿易糾紛案例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從製造、運送到零售,四解方邁向智慧工廠新時代
作者 TechNews | 發布日期 2018 年 08 月 14 日 17:45 |
從網路時代到物聯網興起,工業 4.0 強調自動化與生產線聯網功能,而新一代的智慧工廠發展,則更仰賴邊際運算、AI 和數據分析。結合 AI 人工智慧的「智動化」模式,將成為未來智慧工廠升級與轉型必備的解決方案。集邦科技於 8 月 2 日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期間舉行「AI 智動化研討會」,會中除了旗下拓墣產業研究院分析師,也邀請了意法半導體、IBM、安川電機等大廠,從製造、運送到零售等重要環節切入,剖析台灣在智慧製造的應用、趨勢及商機。
拓墣產業研究院物聯網分析師劉耕睿指出,從德國提出工業 4.0 口號開始,智慧工廠發展的脈絡將會繼續往數位轉型的趨勢發展。從網路興起開始,工廠生產線在不同層級中已經透過 ERP、MES 等資訊系統架構開始轉型,接下來經由數位轉型,結合物聯網、機器人等技術進入流程與製程的最佳化與智慧化,而未來的智慧工廠將會在 AI 人工智慧、邊際運算與數據分析的輔助下,從基本的「自動化」演變為進階的「智動化」工廠。
劉耕睿表示,新型態的「智動化」工廠也將帶動一條龍式的產業升級,從智慧工廠到智慧物流再到智慧服務,藉由數據整合、流程整合、供應鏈整合到商業整合,到 2020 年時,根據拓墣預估,智慧製造的整體市場規模將會超過 3,200 億美元。其中工廠數位化、設備 / 用戶價值、工業物聯網、重塑商業模式與 AI 人工智慧將最為被看重。對此,劉耕睿也對智慧製造轉型提出建議,在未來 3 到 5 年內,產業必須即時導入物聯網、AI、數據分析、智慧化生產與供應鏈管理,才能跟上世界潮流。
未來在機聯網智動生產的世代,控制與演算晶片將扮演關鍵性的角色,在這次 AI 智動化研討會中,意法半導體亞太區技術行銷專案經理余玟宏以意法的 32 位元處理器 STM32 系列舉例,分享在晶片產品中與機聯網相關應用,提供從半導體晶片角度對 AI 的看法。而提到 AI 就要先提到嵌入式系統的進化,從過去單純的演算法到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嵌入式系統承載了大量的數據和資料,而接下來從機器學習進化到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將會促使AI發展更為迅速。
在這個進化的過程當中,余經理也藉由實例來說明像 STM32 這類產品所提供的優勢為何。首先要提到的是,意法半導體在 AI 智動化的趨勢中以「Make Everything Smarter」為主軸,透過 Deep Learning 和 Neural Networks 神經網路,讓機器可以更精確有效的學習,之後再結合各種感測器、聲音分析與電腦視覺,打造出多元的應用。此外,意法半導體也推出 STM32CubeMx.AI 這個應用,結合 STM32 系列產品,讓使用者可以打造包括「動作偵測」、「聲音場景辨識」、「語音關鍵字辨識」、「手寫字跡辨識」、「物件識別」等智慧功能。另外,透過電腦視覺除了可以辨識字跡與物件外,還能夠透過 Deep Learning 技術做到從人臉辨識出性別與情緒等。
余經理也強調,不論是 Machine Learning 或是 Deep Learning,事實上全球有超過十幾億部裝置中的資料無法上傳到雲端進行運算,在「智動化」的未來,運算的趨勢將持續往 Edge 端(邊際運算)發展,唯有支援 ML、DL 和 AI 技術的晶片產品,才能把 AI 帶進裝置中,讓工廠製造、供應鏈或是物流,都可以隨著提升智慧運算能力,往更先進的 AI 智動化模式邁進。
智動化生產除了 AI 與機器學習外,在運送、倉儲與配送上,也需要新技術促進產業轉型,台灣 IBM 技術長暨業務副總經理徐文暉,也在這次研討會中提出區塊鏈技術在物流相關產業中的應用案例,透過去中心化、多點記帳、全網共識的特點,為物流產業帶來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與減少風險。而 IBM 在全球已經有超過 400 個案例,其中 35 個區塊鏈系統已經進行商轉,徐副總經理也強調,區塊鏈技術不是只有加密貨幣功能,透過加密與共享帳本技術,讓物流與倉儲相關產業可以共享可信賴的規劃與物流數據,提高國際貿易上下游物流運輸體系的生態系信任度與透明度,並且達到即時規劃和倉儲管理到糾紛解決,減少各種浪費同時進行品質控制。
徐副總經理表示,台灣運輸物流產業可以在供應鏈、行銷、營運和通路及銷售等多個領域利用區塊鏈技術進行業務轉型及營運優化,藉由導入區塊鏈技術解決業務流程中的痛點,結合新的平台商業模式、流程與產品,打造更大數位轉型價值。徐副總經理同時也舉例,過去一批貨物從生產製造、物流配送,最終交付到消費者手中,可能需要 30 個獨立單位或組織簽核,甚至需要 200 份訊息與文件簽核,只要其中某個訊息遺失或延遲,貨物的配送可能就要延後一個月甚至更長時間,導致人事、文件傳遞、倉儲和配送等環節增加昂貴的成本,透過區塊鏈技術將文件數位化就可以減少大量的成本浪費,為產業創造更多價值。
工業 4.0 伴隨著自動化智慧製造生產發展,在這過程中機器人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台灣安川電機業務改革室協理黃啟昌表示,面對新形態的產業自動化革命,安川電機提出「整合的(integrated)、智慧的(intelligent)、創新的(innovative)i3──Mechatronics」新觀念,利用數位數據的管理達成機電整合的進化。
透過將生產現場獲得的數據上傳,經過數據活用與分析後,利用AI進行模組化與學習,最後將其回傳到現場機具中,透過數據管理與自動化,以技術創新提高生產力。黃協理也強調,透過 AI 可以擴大機器人的學習與自律能力,讓協動機器人能夠擁有更多功能、柔軟性與協調性,同時還可以免除安全柵設計,提高簡易性與配置和移動的自由度。黃協理也提到,在導入擁有 AI 技術的機器人後,透過 Machine Learning 與 Deep Learning,可以讓機器人在各種生產面向上獲得更多應用,甚至單一機器人就可以在不同工作站中進行各種不同工作,讓機器人成為智動化工業製造中的好幫手。
附圖:智慧架構打造機聯網平台──劉耕睿/拓墣產業研究院物聯網分析師
創新晶片思維,整合人工智慧與機聯網可以更簡單──余玟宏/意法半導體亞太區技術行銷專案經理
智慧物流:運送、倉儲、配送的智慧化與區塊鏈應用──徐文暉/台灣 IBM 技術長暨業務副總經理
製造業與機器人在智慧工廠中的發展──黃啟昌/台灣安川電機業務改革室協理
資料來源:https://technews.tw/…/trendforce-automation-intelligenc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