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時候進行每月一度(盡量)的書單分享,二月底三月初有很多精彩的書,類型多樣且內容豐富,排開後覺得各出版社又展現了難得的默契,紛紛在這陣子選擇以白、灰為書封或書脊底色,給人清新、淡雅、明亮之感,賞心悅目,果然是屬於春天的氣息。其中還有好幾本是自然書寫,於無法出國的非常時期來一場躍動於筆尖和想像的紙上之旅確實再合適不過,一起來看看這批可遇而不可求的春季書單:)
⠀⠀⠀⠀⠀
照例以本月選書為起點,這兩年獲獎無數、史上最年輕艾略特獎得獎詩人 Ocean Vuong 首部小說《#此生你我皆短暫燦爛》。承繼同為越南移民、經歷過越戰的作家阮越清,《同情者》思考雙面文化下戰爭所撕裂越南深處的衝突、困境與身分認同,年僅 32 歲的王鷗行,則從受害者心態昇華成倖存者的思維,卸下了憤怒與控訴,愛與慈悲緩緩浮現,藉由一封寫給不識字母親的信,一朵藍色超音波下的盛開玫瑰,極其詩意地將回憶錄式文體內化成傷口與生命。「小狗」年幼隨家人從越南移居美國,面對陌生的土地和陌生的語言,母親教導他維持低調隱形,以保安全。十多年過去,已成為作家的他某天被母親問到:「作家是幹什麼的?」於是他決定為不識字的母親寫一封信,信中款款回溯他與母親以及外婆三人相依為命的童年往事,他出生前的家族史,以及,他個人祕密的情感。
⠀⠀⠀⠀⠀
以及,掛名推薦了符合新世代都會年輕人理想生活方式的一本書《#兩個女人住一起:非關愛情的同居時代》,這也是我未來期許自己的生活藍圖。獨居資歷超過 20 年的好友漸漸厭倦一個人住的孤單與不安全感,偶然看上一間房子,便決定一起買下,展開同居生活。而後,兩個好友才真正看見彼此的巨大差異,她們在爭吵磨合與長短互補間,藉由與對方的差異,漸漸更懂得自己。一起吃飯、運動、喝酒、當貓奴,不用奉養對方父母,不用成為誰家的媳婦,生病互相照顧、困難互相幫助。兩個女人住一起,找到了單身的輕盈感與有人相伴的溫暖,能夠同時並存的美妙。傳統婚姻制度和家庭觀念早已跟不上生活樣貌變化之快速,「多元成家」代表的不只是性別平權,更包括了突破以婚姻或血緣結合的傳統家庭形式。金荷娜、黃善宇正是掙脫了傳統價值束縛,讓我們看見「家庭組成不只有一種方式」,隨著她們的同居生活,重新找出各自獨立、又能平等付出的幸福生活新藍圖。
⠀⠀⠀⠀⠀
日前分享過台美幾乎同步上市的石黑一雄新書《#克拉拉與太陽》,被盛讚是探索愛、孤寂、生死與人性的偉大著作。過去同樣有著科幻色彩的《別讓我走》,是其小說中個人數一數二喜歡的,據說這次在探索人類與科技的關係中深度延續了故事的獨特性與開創性,不但發人深省,也被許多外媒評為至今最喜歡的石黑一雄作品。克拉拉是最尖端的人工智慧,具敏銳知覺與情感,她的任務是作為孩子的良師益友,存在的理由是盡心盡命地陪伴與愛人。克拉拉對萬千世界充滿好奇,不論是前一刻嘻笑走向櫥窗、下一刻卻臉露哀傷的孩子,還是街角向人乞討的遊民,甚至是奔跑過街急著擁抱彼此的戀人們,她亟欲理解人的喜怒哀樂和離合悲歡。人心的種種執念與反覆無常,生命的轉瞬榮枯,是一條暗潮洶湧、在繼續與放手之間拉扯的旅程。當陪伴是一場精心安排的魔鬼交易,當智能進展引來無情的反挫,克拉拉被賦予如太陽般恆久的希望與愛,是否恰恰凸顯人的冷酷善變?
⠀⠀⠀⠀⠀
接著,這兩本書要一起介紹,已經讀完的 Erin Morgenstern《無星之海》與目前讀到欲罷不能的森見登美彥《熱帶》,兩部小說都以書中書的概念開啟難以置信的一趟奇幻旅程。《#無星之海》是《夜行馬戲團》作者睽違八年的魔幻小說,薩克里在圖書館發現一本無名之書,沒有作者、出版資訊,甚至連建檔紀錄也不存在,開頭只有一個美麗的標題,但更多是空白頁以及被撕毀的痕跡。這本書雖然詭異,卻讓薩克里情不自禁地一頁頁翻讀下去。一段海盜與少女的浪漫故事,一座失落的城市與地下圖書館,一場華麗繁複的考驗與驚心動魄的冒險等,這些片段零星破碎,卻讓人深深著迷,但隨後薩克里竟讀到「自己」的故事 —— 他的童年,歷歷如繪出現在書裡。一段幾乎遺忘的久遠記憶瞬間湧現,年幼的薩克里當初沒有勇氣將「門」打開,如今再度現身,他不知道「門」一直都在等待,等著指引他前往神秘浩瀚的「無星之海」。《#熱帶》同樣耗時八年,講述一本讀到一半便會自動消失的小說。在神祕的「沉默讀書會」上,出現有著謎般警語的奇書《熱帶》,但能將這本書從頭讀完的人並不存在,而這群曾經有幸捧起卻從未完食的讀者為了解開謎團而行動,從東京一隅開展的冒險,急速轉向京都馳去,再潛入滿州的深夜。京都才子小說家森見登美彥構思多年的新作,讓人從頭開始就被故事強力拉走,將敘事與追尋謎團結合,親手打造連作者自己都逃脫不出的故事真相。
⠀⠀⠀⠀⠀
再者,還有以下三部作品,先是上周冒著驟雨參加的發表會新書《#神在的地方:一個與雪同行的夏天》,長年在音樂裡馳騁的陳德政轉向眺望山脈,「K2 Project」是文化評論家詹偉雄為應援台灣登山家呂忠翰、張元植攀登世界第二高峰 K2,在 2019 年春天發起的募資與認識高山計畫,獲得熱烈的迴響。同年夏天,陳德政成為隨行報導者,跟著兩人飛到巴基斯坦,歷經顛簸,在氧氣濃度只剩海平面一半、日夜溫差五十度的基地營生活了一個月,目睹朝八千公尺「死亡地帶」奮進的身影,親見那些被刻在冰河裡的名字,體會到疑惑與勇氣如何共存,感受攀登者間命繫一繩的人情。而後,將這趟跨越自身極限的經歷、對國際登山家與雪巴民族的近距離觀察、人類從探索荒野到征服高峰的過程,以及自己如何從一個城市青年蛻變為被自然淬鍊過的大人,在浩瀚的山谷中醒悟到神的力量,精采揉合,寫成這本動人的書。其次為林奇伯的《#極地紀:穿越象徵的森林》,藉由他在芬蘭駐村時的所思所感,開發出嶄新的文學象限。描述旅人愛瑞克在芬蘭原野的一段奇遇,書名典出《浮生六記》的當代作品,與其說是異國題材的書寫,更像是文學、視覺藝術、行為藝術三種手段交互介入下的堆疊與辯證。《極地紀》在形式上採用紀實散文遊記文體,由客觀外在與意識內在同時前行;結構上,則借遊記之形,建構「傳奇」式文本,遊走散文、小說與現代詩的邊界,實踐「生活即創作、藝術即日常」的哲學方法論,發展出全新風格。
⠀⠀⠀⠀⠀
第三本則為《貝加爾湖隱居札記》作者 Sylvain Tesson 新作《#在雪豹峽谷中等待:這世界需要蹲點靜候,我去青藏高原拍雪豹》,為了追尋最後的雪豹,作者和一對野生動物攝影師及野生動物紀錄片導演情侶,以及一名哲學家兼攝影助理,在攝氏零下三十度、海拔五千公尺高的青藏荒原上,展開一段拍攝雪豹 —— 這位世界古老住客的奇異之旅。徒步行進在古老、卻已遭人類拓墾得皮開肉綻的圖博中,一行人在群山中野獸的注視下前進。他們走入犛牛谷、狼之谷,身上沾染羚羊捲起的煙雲,聽見圖博屠殺的倖存者西藏野驢狂奔的嘶吼。待在零下三十度的帳篷,縮在只露出頭的睡袋裡聽狼在唱歌;凝視被人為掏空、毫無生物蹤跡的峰頂;也在輾踏冰川的吉普車上呼吸著火山渣。在山間,獸的聲音如琴瑟和鳴,這群浪遊的孤獨者的心靈也彷彿更加清明起來。終於,他們來到湄公河畔 —— 雪豹的王國一行人埋伏等待在每一座小山谷前,等待雪豹現身,並透過野生動物攝影家之眼,積累了數百幀如夢似幻,由自然賜與的美好禮物。牠是一個轉瞬卻永恆的夢想,讓人們在虛耗多年歲月之後,回想起那些曾經深愛卻終將失去的事物。
⠀⠀⠀⠀⠀
重量級文學翻譯小說《#消失的字母J》也於近期上市,布克獎小說家 Howard Jacobson 繼《芬克勒問題》後再度省思猶太屠殺議題。那是一個人們不再談論過去,也不再談論仇恨的世界。歷史被刪去、姓氏被改寫,藝術只剩追求和諧一途,「現下」公司控管著公眾情緒,人們互相監視,卻不知為何而監視,法律沒有明確規定,但「不建議」持有物品卻不少,包括爵士樂、華格納的音樂、現代主義藝術、大部分書籍、歷史文物、家族照片或信件,每戶人家只能擁有一件超過百年的物品。此外,若要前往首都,禁止穿宛如喪服的黑色衣服。孤身一人的凱文出生於位處偏僻的魯本港,對家族過往一無所知,不同於周遭人們的暴躁,怯懦又容易焦慮的他總是與旁人格格不入。在壓抑氛圍中,暴力事件日益頻繁,逼得當局不得不嚴加審視國家內部一觸即發的緊張狀態。就在此時,凱文遇見了從北方來的艾琳,很快地相戀,但不知為何,艾琳的室友伊茲似乎非常關切這段感情的走向,艾琳說:「這裡好像到處都有眼睛,像在等你犯錯。」作者以令人膽戰心驚的筆法,描述一個大屠殺後的末世,人們高唱和平、有口無心地道歉,卻醞釀出一股沉默而強烈的反動情緒。隨著只在私下提起的「那件事」慢慢浮出水面,故事的不安感升到最高點。本書直面歷史與人性,展開了族群認同、差異與仇恨的複雜辯證,是小說家致當代的一部警告之書。
⠀⠀⠀⠀⠀
普立茲文學獎得主 Anne Tyler 去年的小說《#麥卡的難題》終於推出繁體中文版本。故事敘述近似繭居者的麥卡,總把生活畫在一個框框裡,雖有女友,但鮮少與人來往,每天作息固定,深夜開車也恪守規則。他期待生活沒有差錯,沒有失誤,不用修正,腦中永遠有個「你做得好!」的聲音,他的人生完美。直到有天,陌生大男孩出現在家門口,自稱是他兒子,像是麥卡原本密不透風的安全堡壘,裂開一個細縫。當代最能溫柔洞悉世情的小說家安泰勒,以哀情以同理,織就了一個漣漪般,在讀者心上踱步的故事,精準調度看似不起眼、極為平凡的日常,又能節制地不涉入煽情的震央;細膩以緩筆滴釀出一幅貼近我們每個人的人間群像:有種種難以對他人訴說的心事大海,生命歷程切片層疊著暗影與傷疤,渴求愛但阻絕愛,付出愛但常荒腔走板,希冀被愛但拙於接收。愛,簡單的一字,卻是艱難的一事。
⠀⠀⠀⠀⠀
右邊數來第四本沒有印上名稱的,是第 162 屆直木賞得主《#熱源》,出生於樺太島(薩哈林島)的阿伊努人亞尤馬涅克夫被開拓使奪走故鄉,被迫集體遷移,之後又因天花和霍亂而失去了妻子和眾多朋友,最後他改名為山邊安之助,立志再次回到樺太島。布羅尼斯瓦夫.畢蘇斯基出生於立陶宛,他因俄羅斯徹底的同化政策而被禁止使用母語波蘭語,後來還被牽扯上暗殺沙皇之事,被流放到樺太島做苦役。被迫當日本人的阿伊努人,以及被迫當俄羅斯人的波蘭人,遭受其他文明的壓迫、對自己的身分認同感到動搖的兩人在樺太島遇見了彼此,也找到了自己真正想要保護和繼承的東西。此書鮮明地描寫出樺太島嚴苛的環境和阿伊努族的風俗,超越國家、民族、思想,展現出人與人共同生活的模樣。另外,也相當想讀讀這本被宮部美幸盛讚的小說,黑澤泉水《#我適合當人嗎?》,一個平凡的早晨,美晴打開房門,心愛的兒子變成一條蟲,她無法形容那是什麼生物,也辨識不出兒子的特徵。原來,全日本正流行「異形性突變症候群」,有的孩子變成植物,有的變成魚,有的變成狗,一旦得了這種病,在法律上只能認定「死亡」,所有家人都勸美晴將這隻怪物丟到垃圾場,只有她堅信那雙眼睛。有一天,她發現自己不是唯一一個不願放棄的母親,還有一群人躲避世俗眼光,獨力扶養仍視為親愛兒女的「怪物」,他們組成社團,共同期盼著心愛的孩子能有一天變回人形,而這些飽受社會責難「不適合當人」的孩子,該如何在「人的世界」繼續活下去?
⠀⠀⠀⠀⠀
《#貓小說集:日本文豪筆下的浮世貓態》同為一眼便吸引我目光的作品,橫跨日本明治、大正、昭和年代,收錄夏目漱石、宮澤賢治、小泉八雲、梶井基次郎、太宰治、谷崎潤一郎、芥川龍之介等十五位日本名家生動描寫浮世貓態的短篇小說及散文傑作。從描寫對日漸衰弱的家貓的愛情、駭人的怪談與將貓咪擬人化的童話詩作,也有改編自心理學真實案例的殺人妄想,還有與野貓共度的窮困生活,以及把貓作為媒介的男女微妙情愫。各篇貓小說中有笑有淚、或新奇或毛骨悚然,文豪之筆情感豐沛、栩栩如生,愈讀愈令人沉浸在貓那令人眼冒愛心、既可愛又傲嬌的形象,同時能深刻感受到這群貓派文豪百般真情的貓奴經。此次書單,更包括每年必收藏的《#九歌109年小說選》與《#九歌109年散文選》,由知名作家張亦絢與黃麗群擔任主編,編選本年度文壇值得一讀再讀的多篇代表性作品。
⠀⠀⠀⠀⠀
唯一購入的報導文學為《#性謊言吹哨者:紐約時報記者揭發好萊塢史上最大規模性騷擾案,引爆 # MeToo 運動的新聞內幕直擊》,歷時三年的追蹤調查全紀錄,紐約時報記者揭露對川普、美國著名製片人溫斯坦、美國大法官卡瓦諾,以及隱瞞在各行各業許多角落中的性騷擾與指控。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系教授陳昭如表示,藉由兩位關鍵記者在本書的敘事,我們得以窺見女人建立可信度的艱難,深度調查報導又如何幫助建立女人的可信度。本書也呈現#MeToo運動扳倒有權男人的成功與挫敗:好萊塢製片巨人倒下,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被提名人在爭議中上任,已婚白人女教授Christine Blasey Ford挺身作證仍未能阻止保守派呵護養成的白人男性菁英就位掌握司法大權。這說明了法律的雙面性:既是受害者的武器,也是有權者的保護傘。請閱讀此書,讓我們一起思考媒體、法律與社會運動共行創造改變的可能。
⠀⠀⠀⠀⠀
最後兩本是《#天橋上的魔術師影集創作全記錄》,透過多篇訪談、美術設計、特效解說,以及原作者作者吳明益最新專文〈一把不明的鑰匙〉,為公視耗時五年、斥資二億的旗艦級影集《天橋上的魔術師》深度解析,帶領觀眾走入幕後,進一步領略影像中「八零年代台灣眾生相」的魅力從何而來,並對台灣影視人才豐沛的創作動能有更深的感動與共鳴。世界級好評克蘇魯神話改編漫畫神作《#洛夫克拉夫特傑作集瘋狂山脈》亦值得收藏,20 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古典恐怖小說體系,眾多恐怖電影、遊戲、文學作品永不枯竭的靈感根源 —— 克蘇魯神話創始者、恐怖小說之王 H.P. 洛夫克拉夫特集「宇宙恐怖」創作觀之大成,創作生涯代表作《瘋狂山脈》,並由日本當代洛夫克拉夫特作品改編漫畫第一人田邊剛,以電影語言精彩轉譯洛夫克拉夫特筆下「無以名狀的恐怖」,完成奧斯卡金獎導演吉勒摩戴托羅的終生想望,也帶領我們從前所未有的角度進入克蘇魯神話的世界。
⠀⠀⠀⠀⠀
⠀⠀⠀⠀⠀
⠀⠀⠀⠀⠀
(以上文字節錄自各出版社書介。)
同時也有1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高金素梅 吉娃斯 阿麗,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50年代白色恐怖受難人 秋祭》 ~高金素梅 2020.10.24 馬場町 各位白色恐怖受難人和遺族家屬大家好,我是高金素梅,吉娃斯・阿麗。 非常謝謝主辦單位「台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再次邀請我參加一年一度的秋祭,悼念50年代白色恐怖的犧牲者。 1950年代白恐怖是衝擊台灣社會的歷史性事件...
國際 陳 一郎 日 在 陳儀君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德音文教基金會大文山區國高中清寒獎助學金》新聞稿
年關將近,為寒冬送暖讓清寒學子好過年,新北市議員陳儀君特地於本日1月30日(六)上午十點假新店大豐社福館舉行「德音文教基金會」獎助學金頒贈典禮,希望透過助學金包紅包給大文山區-「新店、深坑、石碇、坪林」大文山地區清寒學子,本活動挹注大文山區8所國高中學校,推薦總計237位學生(高中96位、國中141位)可領取助學金。
今年是陳儀君議員第三個年頭舉行清寒獎助學金,第一屆起始於2019年將支持她的每票30元選舉補助金回饋選區內學子,因看見清寒家庭學子學習的努力與不易,陳儀君議員秉持著教育優先的理念,之後持續在每年過年前都會媒合社會各界善心人士,亦自掏腰包捐出善款頒發清寒助學金,期望以獎助學金的方式,扶助清寒家庭的學子,亦藉此拋磚引玉,讓每一位弱勢家庭的學生可以有更多資源,專注在學習。
而且今年度活動辦理適逢Covid-19疫情影響,主辦單位絲毫不敢鬆懈,為使活動圓滿進行,積極配合政府防疫指示,包含事前消毒、測量體溫、全程配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等措施,皆落實實執行。台上頒獎嘉賓包括聯佶實業董事長陳一郎爺爺,他謙虛地表達他兒子也是新店高中畢業,很高興在事業有成,子孫滿堂的晚年繼續為社會貢獻,他是新店高中文教基金會創始元老,今年榮退把責任交給女兒陳儀君議員,承擔新店高中基金會董事一職,也很高興參與「德音文教基金會」擴大照顧大文山區學子。
另外一位頒獎人楊頤光董事,是德音基金會創辦人,當初以母親之名「德音」命名基金會作為紀念母親,因年事已高,欲卸下董事長之職,看到教育優先的陳儀君,不忘初衷持續每年頒發助學金,於是敦請陳儀君擔任董事長,為德音文教基金會續命服務更多學子。台上也有新店區吳志忠副區長、文山國中黃美娟校長、深坑國中李建英校長、坪林國中歐志華校長、新女性協進會陳麗敏理事長等人蒞臨。
本次助學金各校領取人數如下:
安康高中30位、安康高中(國中部)22位
新店高中44位
石碇高中22位、石碇高中(國中部)3位
坪林國中7位
深坑國中16位
達觀國中小(國中部)30位
五峰國中36位
文山國中27位
本次活動由財團法人德音文教基金會與陳儀君議員主辦,新北市新女性協進會協辦,陳儀君特別感謝善款贊助單位贊助單位「中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佶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有富國際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以及許多匿名捐款的善心人士,因寒冬送暖之舉,讓學生好過年!
國際 陳 一郎 日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實體的台北國際書展雖然已經取消,我和日本作家平野啟一郎先生的對談轉為線上,將於這個週日(1/31)下午台北時間18:00-19:00、日本時間19:00-20:00舉行。
我們討論文學與社會的關係、關於愛的意義,以及文學創作的國際視野。歡迎屆時上缐收看。
【時間】1/31(日) 18:00-19:00
【講者】平野啓一郎 X 胡晴舫
【直播連結】
Youtube:
https://youtu.be/EaO5GJXqRIk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taipeibookfair/posts/192589814756814
【講者介紹】
平野啓一郎Keiichiro Hirano(小說家)
一九七五年生於日本愛知縣蒲郡市,長於北九州市,畢業於京都大學法學部。一九九九年大學在學中於文學雜誌《新潮》投稿《日蝕》,榮獲第一二○屆芥川獎。之後陸續發表許多作品,並被翻譯成多國語言出版。
主要作品:小說《葬送》、《滴落時鐘的漣漪》、《潰決》(藝術選獎文部科學大臣新人獎)、《DOWN》(文化村雙叟文學獎)、《只有形式的愛》、《請填滿空白》、《透明的迷宮》、《日間演奏會散場時》(渡邊淳一文學獎)等,散文對談集《我是什麼?從「個人」到「分人」》、《「生命力」的去向~變幻的世界與分人主義》等。
二○一四年榮獲法國藝術文化勳章。最新長篇小說《那個男人》榮獲讀賣文學獎,本屋大賞第五名與紀伊國屋書店年度選書第二名,備受文壇、讀者與書店店員三方肯定。
1975年愛知県生。北九州市出身。京都大学法学部卒。
1999年在学中に文芸誌「新潮」に投稿した『日蝕』により第120回芥川賞を受賞。40万部のベストセラーとなる。
以後、一作毎に変化する多彩なスタイルで、数々の作品を発表し、各国で翻訳紹介されている。2004年には、文化庁の「文化交流使」として一年間、パリに滞在した。2014年にフランス芸術文化勲章シュヴァリエを受章。
また、各ジャンルのアーティストとのコラボレーションも積極的に行っている。
著書に、小説『葬送』、『滴り落ちる時計たちの波紋』、『決壊』、『ドーン』、『空白を満たしなさい』、『透明な迷宮』、『マチネの終わりに』、『ある男』等、エッセイ・対談集に『私とは何か 「個人」から「分人」へ』、『「生命力」の行方~変わりゆく世界と分人主義』、『考える葦』、『「カッコいい」とは何か』等がある。
2019年に映画化された『マチネの終わりに』は、現在、累計58万部超のロングセラーとなっている。
–
[受賞歴]
『日蝕』(1999年 芥川龍之介賞)
『決壊』(2009年 芸術選奨文部大臣新人賞受賞)
『ドーン』(2009年 Bunkamuraドゥマゴ文学賞)
『マチネの終わりに』(2017年 渡辺淳一文学賞)
『ある男』(2019年 読売文学賞)
胡晴舫(小說家 前文策院院長)
台灣台北生,文學、戲劇為根,住過北京、上海、東京、紐約以及巴黎等九座城市,著作包括《旅人》、《濫情者》、《懸浮》等十二本書,寫作觸及全球文化現象,觀察大城市生活,直陳人類生命的本質,作品《群島》(麥田出版)獲台北國際書展首獎以及香港紅樓夢文學獎之專家推薦獎。《第三人》(麥田出版)獲第37屆金鼎獎圖書類文學獎。曾任香港新聞文化中心主任,首任台灣文策院院長。
Lolita HU Ching-Fang is the author of 12 books. She is a graduate of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where she studied foreign literature, and of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at Madison, where she studied theater. Her book “Islands” won the First Prize at the Taipei International Book Fair in 2020, while her book “The Third Person” won the Golden Tripod Award in 2013. She was the inaugural president of the Taiwan Creative Content Agency (TAICCA)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51361519157873
國際 陳 一郎 日 在 高金素梅 吉娃斯 阿麗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50年代白色恐怖受難人 秋祭》
~高金素梅 2020.10.24 馬場町
各位白色恐怖受難人和遺族家屬大家好,我是高金素梅,吉娃斯・阿麗。
非常謝謝主辦單位「台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再次邀請我參加一年一度的秋祭,悼念50年代白色恐怖的犧牲者。
1950年代白恐怖是衝擊台灣社會的歷史性事件,在座的各位前輩更是這段歷史的見證人。在那段高壓恐怖的時期,任何人只要被扣上「共產黨」的紅帽子,不是處死就是監禁,「赤化」可以是統治階級政治清洗的藉口,「匪諜」可以是情治單位逮捕刑求的理由,「反共戒嚴」是國家安全的政策,「社會主義」是判刑定讞的罪名。但儘管如此,懷抱信念的犧牲者,仍然面帶微笑,從容赴死,而在座各位受難的前輩,走出黑牢後,繼續堅持理想的毅力,這些事蹟都一直是我由衷敬佩和努力學習的榜樣。
2002年在我剛當選立法委員的時候,我其實只是一張政治的白紙,是遇見了50年代白色恐怖受難人的前輩之後,我的政治生涯和運動才真正地開始。當年,陳明忠先生和馮守娥女士給予我的政治啟蒙,讓我開始自覺地站在被殖民者的立場,重新去認識台灣原住民族對日本殖民者的慘烈抵抗。那一百三十八場雖敗猶榮的原住民抗日戰役,成為我的歷史洗禮,讓我堅定地踏上反對殖民、反對帝國主義的運動道路。
2005年,由於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不斷參拜靖國神社和台聯黨主席蘇進強的參拜,引發了台灣原住民族的憤怒,我和族人們開始推動「合祀除名!還我祖靈!」的運動,先後十次前往靖國神社要求迎回祖靈,向大阪地方法院控告小泉參拜違反和平憲法,在聯合國總部前控訴日本對歷史的不負責任!2006年大阪地方法院針對我們的控訴作出判決:小泉參拜靖國神社違憲!在這個運動的路途上,我遇見了很多來自不同國家、志同道合、情義相挺的朋友,他們都是1997年以來、參加東亞冷戰和國家恐怖主義國際會議的學者教授和社運先進,他們反對東亞冷戰白色恐怖的研究成果和運動經驗,提供了我們思想和行動的養分,而台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正是這個東亞國際連帶的催生者。
2009年,台灣原住民族「反靖國」行動代表團一行四十人,突襲進入靖國神社,在現場舉行招魂儀式,獻唱安魂曲之後,迎回祖靈,當時在現場參加招魂儀式的,除了我們原住民族的各族代表之外,還有我所敬愛的陳明忠先生和馮守娥女士。這兩位白色恐怖受難人的前輩,在反靖國運動的過程中亦步亦趨的運動精神,讓我們非常敬佩。這種信念、紀律和堅持,正是政治受難人互助會在行動中煥發出來的風範。
2016年民進黨當政以來,不斷在民生議題上製造問題,而且還在兩岸關係上,配合美國,製造對抗。如今兩岸之間劍拔弩張,戰爭幾乎一觸即發,面對這樣的情勢,民進黨不但不尋求和平解決的方法,反而繼續高傲地揮舞反共大旗,充當美國戰爭對抗的馬前卒!這不禁就會讓人聯想到1950年代白色恐怖的歷史,難道民進黨政府也要準備孤注一擲地倚靠美國,重演白色恐怖的反共肅清嗎?包括原住民族在內的台灣人民,都曾經是殖民統治和白色恐怖的受害者,都經歷過戰爭對抗和反共高壓統治的磨難,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海峽兩岸的人民已經和平交流了三十年,知道相知相惜的可貴,我們有白色恐怖受難的歷史和見證,我相信兩岸人民一定有智慧,來化解美國和民進黨所捏造出來的反共對抗, 這條由前輩流下鮮血所照亮的路,我們一定會繼續向前走下去。

國際 陳 一郎 日 在 相信音樂BinMusic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鼓鼓呂思緯 #蟲洞Wormhole #超展開
⟴她沒有贏!我不算輸!⟴
心動不能事先準備,愛情沒有前情提要。撞凹鐵板、摔破玻璃鞋,硬碰硬的神對手,無法預期的閃愛;這樣的超展開,誰說不是天生註定?
似曾相識的場景,時空錯亂、記憶回放,一覺醒來,又是一次超展開的瘋狂體驗。〈超展開〉中文版MV翻玩日文版影像,貫徹《蟲洞》概念專輯時空交錯的精神──那捲在時空中迷路的錄影帶,究竟是如何迷航到老先生的手上呢?按下Play鍵,前奏響起,先別管那麼多了,反正人生本來就是一場超展開!
:: Lost and found ::
鼓鼓 呂思緯 全新專輯 / 蟲洞 WORMHOLE
⟴ 按下play鍵,航向蟲洞 https://lnk.to/Wormhole
-「Music Credit」-
詞曲 Lyrics & Composed by 呂思緯 Agoo Lu
編曲 Arranged by王昱辰 Yuchain Wang, 林建文 Kevin Lin, 施彥宇, 陳建安, 陸家駿 Rio Six, 呂思緯 Agoo Lu
合聲編寫 backing vocals arranged by 陳乃嘉 Christina Chen, 王昱辰 Yuchain Wang
Vocals 呂思緯 Agoo Lu
Backing Vocals 陳乃嘉 Christina Chen
Guitars 林建文 Kevin Lin
Guitars 王昱辰 Yuchain Wang
Keyboards 施彥宇
Bass 陸家駿 Rio Six
Additional Bass 陳建安
Drums 呂思緯 Agoo Lu
Percussions 張浩嘉 HaOCHia Chang
Shakere 林宜壕 James Lin
Saxophone 謝明諺 Mingyen Hsieh
Produced, recorded and mixed by
王昱辰 Yuchain Wang @ Morisound Studios
Additonal backing vocals recorded by 陳信伯 Hsinpo Chen
OP:相信音樂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TWK231911704
-「Video Credit」-
導演 Director|多田卓也 Tada Takuya
副導 Assistant Director|0SIMI
製片 Producer|浜島遊 Hamashima Yu
執行製片 Line Producter|師田悠三 Morota Yuzo
樂手 Bandmenber|大月文太 Otsuki Bunta、目純一郎 Sakka Junichiro、橋本大輝 Hashimoto Daiki、山口宗真 Yamaguchi Soma
選角Cast|内田靖司 Uchida Seiji
製作助理Production Assistant|佐藤宏美 Sato Hiromi、高良嶺 Takara Rei
攝影師 Director of Photography|豊納正俊 Toyono Masatoshi
二機攝影師 B Camera|山口隆也 Yamaguchi Takaya
攝大助 Assistant Cameraman|川崎涼 Kawasaki Ryo
燈光師 Lighting Director|海道元 Kaido Gen
燈光大助 Best Boy|粂川凛 Kumekawa Rin、舟井愛美 Funai Aimi、須藤美咲 Suto Misaki
美術指導 Art Director|磯野孝志 Isono Takashi
舞台設計 Carpenter|阿部泰明 Abe Yasuaki、小山拓也 Koyama Takuya、小出康成 Koide Yasunari、西山陽子 Nishiyama Yoko、伊藤隼 Ito Shun
劇務巴士司機Driver|鈴木令 Suzuki Satoshi、小池ヒロシ Koike Hiroshi
攝影器材 Camera Equipment|スパイス Spice
燈光器材 Lighting Equipment|黒澤フィルムスタジオ Kurosawa Film Studio
製作公司Production|ピーナッツタルト Peanuttart inc.
平面攝影師Photographer|施清元 O’Sullivan Shih
剪接&後期處理Editing & Post-processing|異能數位影像Alien Digital Image Effects
造型 Stylist|吳俊鋒 eggrollboys
化妝 Make Up|杜佳蓉 Cynthia Du
髮型 Hair Style|郭維荻 Laurance Kuo
➩ 鼓鼓GBOYSWAG ➩
FB:https://fb.com/gboyswag/
WEIBO:http://weibo.com/u/1684826065
INSTAGRAM:http://instagram.com/gboyswag_official
‥‥訂閱・相信‥‥‥‥‥‥‥‥‥‥‥‥‥
▶訂閱相信音樂YouTube官方頻道 Subscribe YouTube
-- MV首播、新歌搶先聽、獨家花絮
http://bit.ly/YTBinMusic

國際 陳 一郎 日 在 高金素梅 吉娃斯 阿麗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我的導師 陳明忠先生》
~高金素梅 2020.02.28
2019年11月21日清晨,我的思想導師陳明忠先生在上海去世。收到訊息,我暫停了選舉行程,來平復揮不去的哀傷。我想起了陳明忠先生和馮守娥老師非常喜歡的一首歌曲:「我們為什麼不歌唱」。這是一首鼓勵政治犯即使在嚴酷的黑牢也要歌頌理想的希望之歌!這首歌最後的歌詞說:「而人們說,你們不應該哭泣,我們為什麼不歌唱!」。
我將我的哀傷,錄成了歌,來紀念我對陳先生的思念與敬意。這首歌後來在陳先生上海的追思會上撥放。今天在台北,我再次播放這首歌。
2002年,我剛上任立法委員,讀到了原住民族部落工作隊發行的《原住民族月刊》,非常感動,它打開了我思想和運動的眼界。我還記得當年我想認識他們的急切心情。不久之後,我們不但有了交流,還肩並肩地在原住民族解放運動的道路上,共同奮鬥了18年。透過部落工作隊張俊傑的介紹,我才能認識這位傑哥口中的「我的老大~陳明忠」,傑哥竟然有老大,這令人不可思議。
第一次與陳先生見面時,我並不知道眼前這位豪爽率直的先生,竟然是當年二二八台灣民主聯軍的突擊隊長,而且是台灣最後一個被判死刑的政治犯。
2002年夏天,我和高砂義勇隊犧牲者的遺族,前往東京靖國神社,我們要求神社必須將這批日據時期被殖民者強徵陣亡的台灣原住民族犧牲者,從合併祭祀的名單中除名,但是神社拒絕了遺族的要求,說我們這些犧牲的祖靈已經被日本神道的火球熔為一體了!我永遠記得當時我們大家的憤怒,於是我們用泰雅古調向祖靈發誓:我們一定要迎祖靈!回部落!
那一年,陳先生和馮老師全程陪伴著我們。從此之後,「合祀除名!還我祖靈!」成為了日本、韓國、琉球、台灣四地聯合的「反靖國」國際運動!
這個跨國運動能得以實現,陳先生和馮老師功不可沒!
那次日本之行,我們有幸住進了日本進步團體「雜草社」的大阪會所。當晚,我們在二樓塌塌米的通鋪住宿。在二樓唯一的書架上,我看到了一本有關「霧社事件」的書,當我想要把它拿下來翻閱的時候,這本舊書竟然劃破了我的手指,滴出血來,一股揪心的痛,久久不止。也許是心有靈犀,我恍然大悟:難道祖靈要我歃血起誓:一定要向日本殖民者,要回這筆殖民的血債?
在這個當年曾經積極營救過陳先生免於死刑的「雜草社」會所裡,得到這樣奇異的啟示,讓我相信反抗殖民主義,實現歷史正義,是與祖靈同行的運動事業!
2002年東京活動之後,我們年年都參加反對靖國神社的跨國行動。和這些國際友好團體淵源最深的陳先生和馮老師,自然成為協調各方和組織的核心,他們兩人做了大量的工作。透過討論和參與,使我能夠進一步了解全亞洲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歷史和運動。
2004年,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不顧國際的反對,參拜靖國神社。日本、韓國、琉球、台灣四地聯合的「反靖國」國際運動團體,聯名控告小泉參拜靖國神社,違反日本和平憲法。2005年六月,我和台灣原住民族代表團前往聯合國控訴小泉參拜靖國神社,違反和平原則和人道主義。2005年九月,針對我們所提出的小泉違憲案,日本大阪高等法院做出二審判決:判決小泉參拜靖國神社違反憲法。這是國際反靖國運動的成果!更是反帝、反殖民鬥爭的勝利!
在為這場訴訟奔走國際的幾年間,快八十歲的陳先生,儘管行動不便,還是陪我轉戰亞州各地二十幾趟!陳先生的毅力與鬥志,是我的榜樣。
儘管我們告贏了小泉,但是我們在靖國神社的祖靈卻還沒有回家。於是我們決定要進擊靖國神社,召喚祖靈回部落。2005年6月,我們第一次前進靖國神社,當我們距離神社800公尺的時候,日本警察將我們攔下,把我們困在車上,不准我們下車。三個月後,我們再度集結,拂曉從千鳥淵公園跑步衝過警方人牆,突襲靖國神社,就在我們將要衝過馬路到達神社的時候,日本警察再度將我們包圍,行動未能成功。2009年,我們受邀參加「花崗暴動」犧牲者遺族的慰靈祭活動。活動所在的東京芝公園現場,擺滿了數千雙的布鞋,象徵當年花崗礦山起義反抗日帝強迫勞動的中國大陸犧牲者,場面肅穆而感人。此外,我們還參加了「反靖國」的國際燭光集會。這些活動都讓我們想起靖國神社的祖靈。就在即將返台的前一夜,我們召集了團員,下達進擊靖國神社的行動命令。隔天,在離開東京前往機場的途中,我們的巴士轉向到靖國神社,54名團員整衝進靖國神社,在壓制了警方的干預後,舉行召喚祖靈儀式,32分鐘後,我們終於迎回祖靈,全體團員搭車離開。這時,載滿日本鎮暴警察的三部大車,才抵達靖國神社。
在這三次突襲靖國神社的行動中,陳先生和馮老師都全程參與,做為行動集體的一員,兩位老前輩一致行動,服從紀律的精神,得到我們原住民全體團員的推崇和尊敬。
陳先生家族是地主階級,他成長過程所受的是日本殖民教育。但這些身家背景,並沒有讓他變成一個媚日的皇民,反而走上了反對殖民、致力於階級解放的馬克思主義政治道路。
陳先生有著社會主義的思想,還有著積極實踐的行動力;他一生的思考、行動和言論,從來就不利於地主階級,而是關注著勞動大眾。他在人們中間生活所贏得的肯定、尊敬和景仰,證明了他愛鄉愛國、推動祖國統一的主張;他深思社會主義發展,尋求民族和階級的雙重解放的道路,都是正確的,正義的。
今天陳先生的追思會,馬英九先生出席了。陳先生在2004年促成了當年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與大陸展開和平的破冰之旅,打開了兩岸世紀和解的新頁。如今16年過去了,現在的國民黨還珍惜這份得來不易的政治成果嗎?
陳明忠先生一生用思想和實踐,照亮的解放之路,我們一定會繼續向前走,我們會用一生只許一次的青春去戰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