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tech中國-#深度精選長文
[ 騰訊:讓AI無處不在!]-內附騰訊AI佈局PPT
在如火如荼的AI競賽中,比起百度提出的「All in」(全力投入)以及谷歌提出的「AI First」(AI優先),騰訊則提出了一個更為平實的願景「Make AI Everywhere」(讓AI無處不在)。
這家中國的互聯網巨頭,正在悄然發力AI領域。
8月中旬,騰訊公司總裁劉熾平在公司第二季度財報公佈後的分析師會議上表示:「人工智能(AI)現在是項基礎能力,我們在AI領域投入很多,但可能說得不多。」
很多媒體可能忽略了,騰訊此次財報發佈後,對AI領域佈局的詳細闡釋。
騰訊在週三盤後公佈的2017年第二季度及中期業績顯示,公司2017年上半年總收入同比增長57%達到人民幣1061.58億元(156.70億美元)。
按非通用會計准則的淨利潤同比增長43%達到人民幣308.59億元(45.55億美元)。
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在財報中特別提到:「2017年第二季度,我們在多個業務實現強勁的收入增長,讓我們能夠在日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進行創新投資和新技術的投資。」
他表示,騰訊正在加大對雲業務和AI技術的投資,以確保我們日後可為用戶及業務合作夥伴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劉熾平向分析師稱:「我們相信,騰訊在計算能力、大數據、應用工程、技術及應用場景方面的優勢,以及在核心人才方面的主動佈局,這將為我們構建有利的戰略優勢。
我們廣泛多元的業務內容,為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及自然語言處理等領域的AI基礎研究提供了豐富應用場景。
人工智能具有戰略意義,我們會對AI進行持續、長期而有耐心的投資,因為我們堅信這是令人振奮的長遠投資,而不是要在短期直接產生收入。
另一方面,AI也將在多個方面助力於我們現有的產品、服務與業務發展。」
⋯⋯⋯⋯⋯⋯⋯⋯⋯⋯⋯⋯⋯⋯⋯⋯⋯⋯⋯⋯
劉熾平進一步談到AI在騰訊各類產品中的運用,他指出:
(1) 在面向消費者的產品中,AI讓我們更瞭解用戶,從而提升其產品體驗;
(2) 在企業服務方面,AI可以優化算法,從而加強精准定向技術;
在騰訊的生態系統中,強大的AI能力可賦能我們的投資公司和合作夥伴,讓大家能互惠互利。
據瞭解,AI已經在騰訊效果廣告、資訊服務及金融科技等業務中廣泛運用。
(3) 在效果廣告方面,騰訊將AI技術應用於廣告投放、展示全過程,從瞭解用戶偏好、理解相關上下文和廣告內容,根據廣告品質進行排序、優化廣告呈現方式,到最終匹配最合適的廣告主。
這一方面可最大化廣告主ROI,同時兼顧了最優的用戶體驗。
(4) 在資訊服務方面,包括新聞應用(如天天快報)、騰訊視頻、QQ音樂、全民K歌和應用商店(如應用寶)等,AI能幫助這些產品更好瞭解用戶的興趣圖譜,從而進行更智能的個性化推薦,讓用戶更高效的體驗感興趣內容。
騰訊各個平台上的數字內容服務都會受益於這一更為智能的推薦技術。
(5) 在金融科技方面,包括移動支付、財富管理和小額貸款,騰訊利用AI來更精確預測用戶在金融業務中的行為。
這將有助於為最合適的用戶提供最合適的產品,並在此過程中進行卓越的風險管理。
⋯⋯⋯⋯⋯⋯⋯⋯⋯⋯⋯⋯⋯⋯⋯⋯⋯⋯⋯⋯
據公開消息,目前騰訊內部有多個團隊在做人工智能相關領域的研究。
例如,騰訊的技術工程事業群(TEG)的AI Lab(騰訊人工智能實驗室)、社交網絡事業群(SNG)的優圖實驗室以及微信事業群(WXG)的微信AI團隊等。
公司與清華大學等海內外知名高校在人工智能研究領域建立了深入的合作關係。
騰訊2016年成立的公司級AI Lab,由人工智能領域頂尖科學家張潼博士擔任主任。此外,騰訊還設立了美國西雅圖AI實驗室。
作為首個海外實驗室,騰訊邀請前美國微軟研究院首席研究員俞棟博士作為騰訊AI Lab副主任,負責西雅圖實驗室的運營及管理,推動騰訊在語音識別及自然語言理解等AI領域的基礎研究。
目前AI Lab已擁有50多位AI科學家及200多位AI應用工程師團隊,專注於人工智能的基礎研究,主要包括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和機器學習這四個垂直領域。
同時,基於騰訊自身的業務需求,騰訊AI Lab還會在內容、社交、遊戲和平台工具型AI四個方向進行研發與應用合作。
⋯⋯⋯⋯⋯⋯⋯⋯⋯⋯⋯⋯⋯⋯⋯⋯⋯⋯⋯⋯
騰訊還在此次分析師會議上透露,除了現有業務,公司內部研發人員近期還在圍棋人工智能程序、面部識別以及醫學影像等多個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騰訊在醫療領域的新產品——騰訊覓影。利用騰訊AI Lab提供的深度學習技術,在醫學影像中進行疾病早期篩查及診斷。
該產品可應用於內窺鏡、CT、MRI等,將有效提升疾病早期篩查及診斷的準確性及效率。
其對早期食管癌的篩查準確率高達90%,可以有效輔助醫生發現癌變徵兆,將病魔遏制在搖籃里。
今年3月在日本舉行的第10屆UEC杯計算機圍棋大賽上,AI Lab研發的圍棋人工智能程序「絕藝」(Fine Art)首次參加比賽一路過關斬將,以11連勝奪得UEC杯冠軍。
劉熾平表示,「絕藝」的整個研發過程不到一年,我們在過程因此積累了豐富相關理論與應用知識。
「絕藝」背後的策略及強化學習等AI技術與能力,未來可應用到多個方面。
而在人臉識別技術領域,騰訊優圖實驗室的人臉識別技術檢測率根據世界級FDDB的標準排名第一。目前騰訊已經逐步將該技術應用於多個場景。
首先,該技術提升並豐富了騰訊天天P圖軟件的功能,目前該APP已排名同類前二。不久前刷爆朋友圈的「穿上軍裝」的H5活動,正是採用了騰訊天天P圖業內首創的人臉融合技術。
同時,騰訊的人臉識別技術還能用於用戶身份線上認證,應用於金融和政務等領域。
今年,成都國稅通過微信小程序運用,借助騰訊的人臉識別技術,實現了辦稅人員遠程實名信息的採集工作,極大緩解辦稅服務廳擁堵壓力。
不僅如此,該技術還可幫助搜尋走失兒童及老人,眾多家庭因此受益。
從目前來看,騰訊擁有國內互聯網用戶使用時間最長、活躍用戶最多的產品,可以說是國內互聯網運用中最為強大的場景,這是技術落地和運用一個最為重要的因素。
今年早些時候,馬化騰在出席深圳IT峰會時提出,場景、數據、計算能力和人才是發展AI技術的四大要素。
其次,由於騰訊產品的用戶量很大,海量數據成為機器學習非常重要的因素,有助於騰訊開發貼近用戶的AI技術;
再次,過去近二十年騰訊在處理海量數據的過程中,積累非常強大的計算能力,這是發展人工智能相當重要的基礎;
最後,騰訊積累大量的技術人才,近年在全球招攬最優秀的人工智能科學家。
#騰訊 #AI人工智能 #微信
source: #中關村互聯網金融研究院
http://mp.weixin.qq.com/s/iAJNMszmUPFEEGq50ct-Lw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萬的網紅楊世光在金錢爆,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付費看金錢爆完整版,請購買學習終端機(機頂盒)與在微信【仟和亿掌握財金】公眾號以微信支付付費觀看。 購買機頂盒購買請洽仟和亿官網商城 每晚八點,『楊世光在金錢爆』完整版在仟和亿機頂盒準時上架。 掌握金錢爆和楊世光動態,請關注: 臉書: 楊世光在金錢爆→https://bit.ly/2W...
圍棋人工智能 在 彭博商業周刊 / 中文版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即時頭條】騰訊加入人工智能研究大軍
對中國網際網絡企業來說,單靠國內龐大的人口基數就能賺錢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這正是騰訊馬化騰把公司未來押在人工智能上的原因。
騰訊為其人工智能實驗室(AI Lab)配備了逾250位員工,這個剛剛起步的業務部門將與公司內效益最好的遊戲、社交媒體部門合作。該研究部門新委任的主任張潼表示,騰訊的目的是教導機器如何更好地與人類對戰以及與進行深入交流。上週末,騰訊在東京展現了這一跨部門合作的早期成果,人工智能實驗室研發的圍棋人工智能程式「絕藝」斬獲UEC杯計算機圍棋大賽冠軍,擊敗了衛冕冠軍DeepZenGo。
中國最大的網際網絡公司們正投入數十億資金用於人工智能研究,他們希望撕掉身上的「山寨者」標籤,並在一個蓬勃發展的行業內開闢新的領域。由於人工智能可能令從移動應用程式到小汽車等的一切事物脫胎換骨,騰訊、百度等網際網絡公司都希望在創建智能程度更高的軟件和產品上領先一步。騰訊的億萬富豪創辦人兼董事長馬化騰曾表示,一個缺乏技術創新的公司是沒有未來的。
「騰訊原來是產品主導型公司,現在要以科技為主導,」張潼接受採訪時稱,「中國人口紅利時代已經過去,現在需要用科技和人工智能。」他並未透露騰訊在人工智能研究上投入資金的規模,但強調公司在這個領域的專注將是長期的。撰文/Lulu Yilun Chen
#騰訊 #AI #馬化騰 #人工智能實驗室 #網際網絡
圍棋人工智能 在 楊世光在金錢爆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付費看金錢爆完整版,請購買學習終端機(機頂盒)與在微信【仟和亿掌握財金】公眾號以微信支付付費觀看。
購買機頂盒購買請洽仟和亿官網商城
每晚八點,『楊世光在金錢爆』完整版在仟和亿機頂盒準時上架。
掌握金錢爆和楊世光動態,請關注:
臉書:
楊世光在金錢爆→https://bit.ly/2W9QRtG
楊世光的新視野→https://bit.ly/2IWkB6D
微博:
@金钱爆InvestorWatcher →https://bit.ly/2VtvmQr
@杨世光在金钱爆 →https://bit.ly/2JmwyDy
微信公衆號:杨普拉斯
圍棋人工智能 在 [新聞] AI正在稱霸圍棋界但我們不必過度悲觀- 看板GO 的推薦與評價
https://sports.sina.com.cn/go/2021-04-02/doc-ikmyaawa4063192.shtml
AI正在稱霸圍棋界 但我們不必過度悲觀
2021年04月02日 11:55 紅網
https://reurl.cc/kV3Nlq
日前,中國知名圍棋棋手柯潔在個人社交媒體上再度提及對圍棋人工智能的看法。他
直言,並不希望AI出現,因為它的出現讓圍棋失去了當年的美感。 (3月31日 澎湃新聞
)
近些年興起的人工智能技術AI圍棋,已經在圍棋領域掀起滔天巨浪。圍棋作為人類傳
統體育思想競技,一向代表著人類的最高智力水平,卻被人工智能AlphaGo接連挑翻世界
頂級棋手,不禁讓人想問,圍棋已經沒有希望了嗎?筆者認為不必如此悲觀。
以世界冠軍柯潔為首的人類棋手之所以會輸給人工智能,並不代表圍棋這個領域人工
智能比人類更聰明,而是人類交流問題與學習知識的效率遠低於人工智能。在很多人看來
,好像是柯潔學習了十幾年的圍棋,就被谷歌做出的人工智能輕而易舉給打敗了。事實上
,這個看似恐怖的AI,實際上是通過後期的高強度訓練趕超人類的。
根據AlphaZero的論文數據顯示,AlphaZero已經經過超過兩千萬局比賽的訓練。我們
假設柯潔從三歲開始不吃不睡,每天研究20局比賽,到現在也只能見過14.6萬局,遠遠低
於AlphaZero的兩千萬局。在學習對局數相差如此巨大的情況下,人類棋手並不被AI碾壓
,李世石當年還能在AlphaGo手下通過“神之一手”贏下一局,說明人類的智力並不亞於
AI。
3月25日,中國傳媒大學“媒體融合與傳播”國家重點實驗室新媒體研究院與新浪AI媒體
研究院聯合發布《中國智能媒體發展報告(2020-2021)》,對媒體深度融合背景下中國
智能媒體生態新態勢進行了全面盤點和深入洞察。報告顯示AI技術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的
方方面面,AI甚至已經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無需將AI過分神話,在這種趨勢下我們更
應該接受AI的存在,擁抱AI,而不是將兩者單純地對立。對於進步技術的單純對抗是不可
取的,歷史上電氣化和鋼鐵時代的到來標誌著現代工業的崛起,而固守蒸汽機只會脫離時
代發展自吞苦果。我們更應該看到,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工智能在單一領域稱霸的現象必
然會使得更多人才不甘落後,奮勇向前。雖然柯潔目前沒有辦法打敗人工智能,但他也認
為人工智能促進了圍棋的發展。
在未來某一天,也許隨著人類交流效率和學習能力的進一步提高,在圍棋領域會有新
的突破,人類棋手也許可以再次打敗人工智能。當然,圍棋只是世界諸多領域很小的一方
面,在那個時候,AI與我們的關係會被重新定義也未曾可知。
文/趙房愷(鄭州大學)
--
◢█◤◤ ▃◤▇◣ ▁ ◢◤◢█◤◢ ◢▋ ▊ |
▃▂▃▅◥▂_◢/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ade by caca@ptt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2.182.127.177 (日本)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M.1617412700.A.F57.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