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ETF(Exchange Traded Fund )
中文是「指數股票型基金」
是由先鋒集團(Vanguard Group)創始人約翰柏格(John Bogle)於1975年創立ETF的前身
TIF (Traditional Index Funds)「傳統指數型基金」
核心的概念就是「用最便宜的成本,追蹤整體市場的報酬率」。
【商品種類】:
1.債券型ETF
2.商品型ETF
3.匯率型ETF
4.產業型ETF
5.區域型、國家型ETF
1990年後,市場開始有了各種類型的ETF商品,比起早年的TIF更方便交易、成本也更低。但也因此衍生出『槓桿型、反向型等ETF。』
其中高成本、高風險的商品無非是想獲得超越市場的報酬,
已經脫離了約翰柏格(John Bogle)追蹤整體市場的初衷。
【交易成本的重要性】:
巴菲特和約翰伯格堅信,主動型基金無法打敗市場,
他們不是不相信專業投資人的能力,原因是大多數的主動型基金每年會收取1~3%的費用,導致績效落後。
(包括手續費、管理費、經理費、保管費等)。
假設我們投資1000元、投資10年、每年6%報酬,
扣掉商品1%的費用能夠獲得$1,629元,扣3%費用只能獲得$1,344元,費用差2%你的總報酬就會減少17.5%。
以此類推,投資20年,費用差2%你的總報酬就會減少32%。
投資30年,費用差2%你的總報酬就會減少44%。
巴菲特認為主動型基金在『長期投資』的績效不可能會超越市場的報酬。
於是老巴在2005年向專業投資機構提出「10年賭局」的挑戰。
任何機構的主動型基金能夠勝過低成本的ETF,就可以得到50萬美元獎金。(現在的100萬美金)
由美國門徒(Protege Partners)基金總裁泰德.塞德斯(Ted Seides),於2008年開始接受挑戰。而泰德.塞德斯(Ted Seides)旗下三檔績效最好的基金都敗下陣來。
【總結】:
一般投資者很少研究ETF背後的標的為何,
以為買入ETF就是買入一籃子股票很安全,
殊不知買到的是產業型的ETF,相關性很強沒有達到
分散的效果。又或者買到期貨、槓桿型的ETF,
明明是用於短線操作或避險的商品其轉倉費用和
交易成本昂貴,卻以為是ETF就能長期持有。
因此不管你是投資主動型基金還是ETF
都要清楚商品背後的標的是什麼,
尤其是規劃5-10年以上的投資,
一定要清楚投資這檔基金能帶給你的回報和費用是否相符,
如果這檔基金的績效長年跑輸大盤(6%)
卻又收取昂貴的手續費,建議您可以再去多做比較。
下一期文章
台灣ETF
點讚 分享
圖片出處:Flaticon、Canva
Vectors Market
Iconsy
Freepik
Pixeden
sketchify
Marketplace
Pixel perfect
Eucalyp
ValueWalk
Icons made by https://www.flaticon.com/authors/vectors-market" title="向量市場">向量市場 from https://www.flaticon.com/" title="Flaticon"> www.flaticon.com
參考資料:
Investopedia
寒雨竹軒
市場先生mr.market
#invest #marketing #stockmarket #etf #ETF #found #bond #buffet #johnbogle #理財
#投資 #規劃 #基金 #股票 #vanguardgroup #vanguard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