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入侵 無分年齡
全民努力 齊心防疫
陳時中部長於今日指揮中心記者會特別提醒 #年輕族群及所有不分年齡層的民眾,務必時時做好自我防護等等「千叮嚀、萬拜託」,是一番苦口婆心的勸告。
請有心的在野黨人士不要無風起浪、刻意扭曲為「部長批評年輕人」。與其忙著對指揮中心的語句剪剪貼貼,意圖要興風作浪,不如團結專心防疫才是正辦!
#陳時中部長今日記者會逐字稿在這裡👇
「以往5/10以前 20~39 歲染疫差不多三成,5/11~6/2 往下降,60歲以上大幅增加,20~39 歲降到19.9% 昨天6月3日,今天所報出來的資料,看到年輕人的資料增到25.2%,比例是在增高,年輕人在這部分可能有一點防疫的鬆懈,可能看到前兩天好像疫情比較平穩,所以就移動得比較多,可能就是群聚的也比較多,所形成這樣的一個現象。我們特別要提醒,以往哪邊染疫多染疫少,並不表示染疫比例少的人就不會染到疫,最主要還是接觸的情況跟自我防衛有沒有做好,一旦鬆懈就可能會升高來,所以我也要提醒20~39 歲的還是要盡量群聚減到最低,口罩、洗手這些個人自我防衛一定也要做好。」
相關報導: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106030192.aspx
#年輕抗體
#蔡沐霖
#團結拼防疫
#靜待好消息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百年戰疫:臺灣疫情史中的人與事1885~1945」介紹 訪問作者: 蔡蕙頻 內容簡介: 2020年初,神祕的疾病在全球蔓延開來,沒人知道它是什麼、怎麼傳染,有人被確診,甚至病重離世了;有人被感染了,一個接著一個。人人都害怕,戴起口罩之後,儘管沒了表情,但每個...
團結拼防疫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待在家 🦠 全民團結拼防疫 ❗️
#全台三級警戒延長至6月14
#各級學校停課延長至6月14
🙏量體溫 🙏勤洗手 🙏勤消毒
邱奕勝
團結拼防疫 在 張秉鈞。最認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中山區消毒作業通知 】
#歡迎分享給中山區親朋好友
民眾反應現 #中山區有10位確診個案,卻都還沒有進行消毒⁉️ 經過秉鈞爭取後,將在 #明天上午九時進行消毒作業,請中山區民眾敬請配合。
消毒地點路線如下:
1.中山區通明街3巷
2.中山區復興路259巷
3.中山區德安路42巷
4.中山區中和路85巷
使用機具:車載式噴霧消毒機1輛、背負式噴霧消毒機1台(備用)
#團結拼防疫 #天佑台灣 #基隆加油
#服務請找 🏆張秉鈞🏆 #張錦煌 #陳瓊茹
團結拼防疫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百年戰疫:臺灣疫情史中的人與事1885~1945」介紹
訪問作者: 蔡蕙頻
內容簡介:
2020年初,神祕的疾病在全球蔓延開來,沒人知道它是什麼、怎麼傳染,有人被確診,甚至病重離世了;有人被感染了,一個接著一個。人人都害怕,戴起口罩之後,儘管沒了表情,但每個人眼中全是惶惶不安。
但是一度快速攀升的確診人數,竟慢慢緩和下來,原本緊張的眼神,漸漸柔和了。
「武漢肺炎」瞬間就擊倒全世界,但是臺灣卻在全世界都哀鴻遍野之際,挺了過來。接著,我們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這個距離中國一衣帶水的小國家,竟然能幸免於難。「臺灣為了這一天,準備了十七年了啊!」SARS流行時,世界拋棄了臺灣,我們只好赤手空拳地捍衛我們的家園。然而其實,這並不是臺灣第一次打防疫團體戰,霍亂、鼠疫、瘧疾……這一百多年來,為了消滅各種傳染病,我們也曾經犧牲無數,每一場防疫戰爭,過程都是轟轟烈烈。百年戰「疫」,故事多到講不完。
病毒或許是前所未見的,但百年來抗疫的過程中,一定有什麼是不變的。於是,我們開始翻找史料,尋找流行病蔓延時,每一個小人物的身影。他們可能是醫師、可能是護理人員,也可能是檢疫者,當然更少不了患者。他們就是我們,他們的故事,拼湊了那個年代,臺灣人共同抗疫的歷史。
在各種流行病接二連三的強勢壓境之下,我們在不斷地跌倒後又站起來,並在傷口結痂時學會了一件事:一但防疫戰開打,就是團體戰,沒有人會是局外人,誰也不能拋棄誰,更沒有人應該被遺忘。
臺灣很小,但是當我們團結起來,就很有力量。
作者簡介:蔡蕙頻
是圖書館館員,也是老師;是讀故事的人,也是說故事的人,對世界的一切充滿好奇,對臺灣史更是醉心,主張「認識臺灣,人人有責」,而最想做的事,就是把臺灣的故事說給你聽。
作者簡介:王佐榮
是廣告人,也是老師;目前是木馬廣告公司老闆,也曾任輔仁、世新、中原等大學助理教授。著有《二戰德軍系列》、《聯合艦隊系列》、《李火增攝影集系列》、《帝國•臺灣》、《東宮行啟》、《來去滿洲》等書。
出版社:蒼璧出版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Vk7sYz3m_4/hqdefault.jpg)
團結拼防疫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4月10日 (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m_UVpzlo0hE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www.easyshopping.hk/vendors/ba-da-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政府推出保就業計劃,補貼僱主支薪,為期半年,僱主要承諾不裁員。有人關注計劃有否遺漏、僱主會否有空子可鑽。疫情曠日持久,對打工仔來說,保住飯碗月月有糧出,比起一次過派錢更重要,保就業計劃難免有遺漏,政府應視乎情况,透過不同方式「補漏拾遺」。由於工資補貼申請門檻不高,不管企業規模是大是小、在疫情下是賺是蝕,僱主都能申領公帑補貼支薪,理論上,大企業以及個別受惠於「疫市」的公司,只要面皮厚,一樣可以申領,然而當局為此提高申請門檻,又可能衍生新問題,影響保就業成效。全城抗疫共渡時艱,由從政者到大企業,都應該展現對社會的承擔。「疫市賺錢」的企業和大財團,不應該乘機貪便宜「搵着數」。
蘋果頭條
政府去年動用緊急法,制訂蒙面法打擊反送中示威,遭高院裁定違反《基本法》,兩條法律雙雙失效。上訴庭昨判政府上訴部份得直,政府可再針對「危害公安情況」緊急立法,蒙面法亦復活,只不適用於合法集會遊行,無論非法集結和未經批准集結均禁止蒙面。有立法會議員批評,上訴庭裁決無視社會現況,全球抗疫下人人也需戴口罩,繼續實施蒙面法會創造不必要恐懼。
民主派對於終院判決表示失望,法律界立法會議員郭榮鏗郭形容裁決令蒙面法「局部性翻生」,自言身為大律師也要想清楚甚麼情況不可戴口罩,繼續實施蒙面法會創造不必要恐懼。
東方正論
港府史無前例推出一千三百七十五億元防疫抗疫基金,當中八百億元用於「保就業計劃」,只要僱主承諾不裁員便可申請為期半年的工資補貼,每名僱員每月最多可獲九千元資助。看似大手筆,其實漏洞處處,隨時只有僱主受惠,失業人士更慘被排除在外,只能自生自滅,再次反映廢官思慮不周的冰山一角。
無可否認,港府今次動用財政儲備救市紓困,出發點正確,冀透過資助讓水深火熱的行業捱過疫情,減少裁員,保住就業。可惜眼高手低的施政陋習不改,計劃漏洞百出。最明顯的是在疫情期間不幸失業的打工仔,以及「炒散」的非正式僱員完全沒有受惠。
星島社論
美國總統特朗普對世界衞生組織的批評,惹來世衞總幹事譚德塞的反駁,要求他勿將疫情政治化,因不利全球團結抗疫。特朗普一直在為自己找替罪羊,指責世衞無非為了掩飾他的公共衞生政策失誤,同時助台灣在世衞「抗中」。
特朗普周二向世衞發炮,指其在疫戰中「以中國為中心」,並錯過疫情處理時機,威脅要停止資助世衞。譚德塞昨日反駁特朗普的指控,說如果不想見到更多屍袋,就要停止將疫情政治化,在國家層面上團結,不要「玩火」用疫情謀取政治分數。他更頗為動氣地指責,台灣過去兩三個月對他不斷作人身攻擊及侮辱,說他是「黑人」甚至作出死亡恐嚇,並指台灣的外交部門清楚知道此事,台灣政府則反駁指譚德塞指控不實,並要求他道歉。
經濟社評
本港新冠肺炎新增確診個案持續遞減,昨回落至13宗,是近一個月的新低,是市民堅毅拼搏抗疫的成果,實在來之不易,在復活節幾天的長假,市民切勿掉以輕心,更須加強自律,減少群聚,以免之前的努力功虧一簣。
昨天新確診數目13宗,其中10宗是有外遊紀錄。這是港府自上月19日落實要外地入境人士須強制檢疫14天以來,由最高每天65宗確診回落到現時低位,而外地輸入個案亦由高峰期的47宗回落至10宗,從趨勢而言,輸入個案引發香港第二波疫情,有趨緩迹象。
但疫情攻擊未完,令人擔心的還是一些港人留美學生在暑假回港,是否會引起第三波疫情。美國疫情正處高峰期,本港要輸入個案持續回落,須繼續加強對入境人士的病毒檢測,才能切斷病毒輸入。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_UVpzlo0hE/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