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蒐集的癖好嗎?
Openbook辦公室的編們都各有趣味可愛又療癒的蒐集癖,有蒐集各種蕨類的高階綠手指挑戰者🌿、蒐集香氣的修行中調香師👃,以及在辦公桌上擺陣淨化能量場的水晶入門藏家🔮。通通編喜歡蒐集故事從土壤冒出頭的第一根嫩芽,那些熠熠生輝的創作靈光如何幻化成文字,在寥寥幾字中將天靈蓋掀開,讓光傾瀉而入。
面對空白(稿紙或螢幕),創作者如何鑄造出開啟故事的鑰匙?有些宛如神蹟,擱筆13年沒有寫小說的作家郭強生,寫下「起初,我們都只是靈魂,還沒有肉體」之後,故事中的所有元素都被召喚出來了;寫下「達洛薇夫人說她要自己去買花」時,維吉尼亞.伍爾芙(Virginia Woolf)生命中所有的瘋狂、喜悅、悲傷、孤獨瞬間湧現。
有些創作者則是步步為營,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形容尋找小說的第一個句子,就像是用一片原始的金屬片雕刻成一把鑰匙,來開一扇深嵌在牆壁裡、尚未成型的門。艾西莫夫根本直接抄學霸的考卷,當時他絞盡腦汁尋無靈感,決定隨意打開一本書,第一眼看到什麼,就用什麼做自由聯想,他從歌舞劇選集中翻到了《艾俄蘭斯》(Iolanthe)劇照,從畫面中的哨兵聯想到戰士,再聯想到軍事帝國,再聯想到羅馬帝國、銀河帝國,最終決定寫一個銀河帝國盛極而衰、回歸封建的故事——科幻經典的基地系列就這麼誕生了。
感恩大編,本週通通編的蒐集又再添一筆!
游刃於武俠、純文學、奇幻、真實書寫的作家邱常婷分享新作《哨譜》的靈感邂逅,像是被撞到一樣:「有天早上起床後想喝點熱水,我就去裝水到水壺裡,聽到熱水注入到杯子裡的聲音,突然間就天外飛來一個想法:假如有個世界,那裡的人可以用吹口哨來傳達訊息。這個想法令當下的我非常著迷,我就開始邊用手機寫,邊準備去學校上課。」與靈感相遇之後,還有很漫長的路才會成為一部作品,當時邱常婷20歲,接下來的10年,她持續在完成這本小說。
通通編喜歡蒐集這些故事的嫩芽,創作者如何思考,如何尋找、與靈感邂逅,伸出天線連結小說之神的頻道,指認出那個與自己生命契合的靈感⋯⋯一步步地蒐集,彷彿就能窺見創作的奧祕。
.
#Openbook閱讀通信 #本周精采好文全收錄💌
—————
㊯贊助Openbook,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
●了解更多:https://lihi1.com/QrPU4
●訂閱電子報:https://lihi1.com/EbuBe
●追蹤Openbook IG:https://goo.gl/Enkzy3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哈克獨門心法工作坊】~穿越迷霧,懂一個人真正的樣子~2019/10/19開課 課程...
在 床 邊 讀 小說 的人 在 CharMing的投幣式置物櫃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花束般的戀愛時空彩蛋 #略劇透
在居酒屋交換彼此正在看的書,是一種浪漫;細數並確認雙方喜愛的作家,是浪漫2.0;同居後,一起在書櫃堆滿喜愛的書,是浪漫的終極體。
不管是對話還是房間擺設,《花束般的戀愛》的劇情多數圍繞著書本展開,例如絹毫不猶豫地唸出自己喜歡的作家:堀江敏幸、石井慎二、柴崎友香、小山田浩子、小川洋子、多和田葉子、舞城王太郎、佐藤亞紀。一字排開幾乎都是曾榮獲純文學最高殿堂芥川賞的小說家。
但兩人同居後的書架,則多以直木賞得獎作、曾改編自影視的漫畫或小說居多:阿佐田哲也的《麻雀放浪記》、角田光代的《空中庭園》、松本大洋的《藍色青春》、三浦紫苑的《真幌站前多田便利屋》、宮澤賢治的《銀河鐵道之夜》、村上春樹的《海邊的卡夫卡》、藤子・F・不二雄的《異色短篇》、大友克洋的《AKIRA》......等。
其中,書架上朝井遼的著作《何者》,是戲外有村架純和菅田將暉首次合作的電影,算是電影中的小彩蛋吧。美術設計杉本亮表示,「書架上的小說,是依照時代設計以及兩人可能會喜歡的小說為中心去找的,同時也是編劇、導演、製片非常重視的一部分。」
從2015年橫跨2020年,《花束般的戀愛》以「書本」作為電影中的兩人關係階段性的記號:
#01:今村夏子《野餐》
在散步的路途中,麥聊到雖然自己也非常喜愛今村夏子2011年的出道作《こちらあみ子》,但收錄其中的《野餐》才是真正令人感到衝擊的作品,而在絹面試失利之時,麥也試圖以「他可能是很厲害,但他如果看了今村夏子的《野餐》肯定毫無感覺」來安慰對方。
對於他們來說,《野餐》象徵兩人的羈絆。伴隨著今村夏子久久未出新書,進入創作低潮與空白期,僅在藝文週刊發表新作的同時,兩人的關係也逐漸被現實生活所磨滅。2019年6月,今村夏子終於憑藉《紫色裙子的女人》榮獲芥川賞,但那時,麥和絹卻早已形同陌路。
#02:野田智《黃金神威》
2014年,野田智於《週刊YOUNG JUMP》連載的漫畫《黃金神威》終於在隔年正式發行單行本,當時,絹拋出了《黃金神威》的話題,兩人又因此續了三次飲料。來到2016年8月第八冊發售,麥依舊被困在沒完沒了的求職地獄;2018年,因為工作而忙到暈頭轉向的麥,《黃金神威》早已發行至第13冊的,他卻仍停留看不完的第7冊。兩人之間的爭執與價值觀,日復一日逐漸擴大。
#03:市川春子《寶石之國》
市川春子是手塚治虫文化賞新生賞得主,故事描述不久的將來,地球上僅剩下28個擁有寶石之身的人形生命體,而他們為了抵抗未來的神秘種族月人,必須隨時處於備戰狀態。
2013年發行單行本至今,《寶石之國》是麥和絹喜愛的漫畫,也是他們曾經在12月29日,邊在床上吃著零食邊看第三卷一邊大哭的回憶。而第三冊第19話〈新的手〉中,某個寶石在主角磷葉石面前慘遭月人攻擊,在他面前粉碎的畫面,令人動容,堪稱名場面。
#04:滝口悠生《茄子的光芒》
工作和舞台劇的時間撞期,兩人因此大吵了一架,最後絹拿起滝口悠生在2017年6月出版的《茄子的光芒》說著:「如果你願意,出差時帶著這本書去吧。」然而,麥最後只是看了一眼就把書丟到後車廂。本書是滝口悠生自2016年《死んでいない者》獲得芥川賞後的新作,講述離婚後的男子,每天活在失去妻子的失落感,且經歷一場大地震與公司破產,一段遊蕩在平凡與不穩定的人生。
#05:《文學Mook 飯吃得太晚了》
2016年4月,書肆侃侃創刊以小說、翻譯和短詩為中心的《文學Mook 飯吃得太晚了》,麥驚喜地告訴絹,裡面居然收錄今村夏子的新作;2017年10月,絹在書店看到《文學Mook 飯吃得太晚了》出到第四冊,興奮地想拿去給麥看,卻發現對方正在閱讀前田裕二《人生的勝算》;2019年4月,此文學Mook宣布於第七冊廢刊,就和麥和絹的愛情一樣,不再出版。
文章全文:https://reurl.cc/YjOOAX
在 床 邊 讀 小說 的人 在 作者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在米蘭昆德拉裡面也彌漫着習近平的角色影子,因為在《不朽》裡面有整整一章講「鬥爭」。
開章一段非常神妙,它將Freddie Mercury所唱的「Radio Ga Ga」、那種厭人齟齬研磨出來的嘎嘎聲化成一首詩、一場午睡半醒的昏沉之夢:
「我聽的是國家電台,因此它不播送廣告,只是用最新的陳詞濫調輪流播放新聞和評論。另一個電台是私人的,廣告代替了音樂。可是那些廣告同樣也是陳詞濫調,以致我永遠也搞不清楚聽哪個電台好,更何況我總是昏沉沉地睡了又睡。我在朦朧之中知道了自從戰爭結束以來,在歐洲的公路上已經死了二百萬人,法國的年平均數是死一萬,傷三十萬——整整一支缺手斷腳、又聾又瞎的大軍。議員貝特朗·貝特朗(這個名字像搖籃曲一樣美麗)被這個統計數字激怒了,他建議採取一項絕妙的措施。可是這時候我又睡著了,一直到半個小時以後我聽到同一條新聞的重播:名字像搖籃曲一樣美麗的議員貝特朗·貝特朗向議會提出一個禁止為啤酒做任何廣告的方案。這個方案在議會中引起軒然大波,遭到很多議員的反對。這些議員得到電台和電視台代表的全力支持,因為這項禁令將會使他們失去大量經濟收入。接下來我聽到貝特朗·貝特朗本人的聲音:他談到了對死亡的戰鬥和為生命的鬥爭……「鬥爭」這個詞,在他短短的講話中重複了五次,使我想起我古老的祖國,想起布拉格;紅旗、標語,為幸福而鬥爭,為正義而鬥爭,為未來而鬥爭,為和平而鬥爭。為和平而鬥爭,直至大家消滅大家,當然還要加上捷克人民的智慧。可是我又睡著了(每次講到貝特朗·貝特朗的名字,我便覺得有一陣睡意向我襲來),醒來時我聽到的是一篇有關園藝的評論。我調到另一個電台。那個電台正在講貝特朗·貝特朗和不准為啤酒做任何廣告的禁令。我終於慢慢理清其中的邏輯關係:人們用汽車互相殺戮,就像在戰場上一樣,可是我們不能禁止汽車,因為汽車是現代人的驕傲;有一部分車禍應歸咎於喝醉的司機,可是我們不能禁止葡萄酒,因為葡萄酒是法國自古以來的光榮;一部分醉漢飲的是啤酒,可是啤酒同樣不能禁止,因為這會破壞有關自由貿易的國際條約;一部分喝啤酒的人是受了廣告的刺激引誘,這終於揭示出了敵人阿基里斯的腳跟。勇敢的議員決定拿起武器!貝特朗·貝特朗萬歲,我心裡想著,可是因為這個名字對我有一種搖籃曲的作用,我馬上又睡著了,一直睡到耳邊響起一個熟悉的聲音,一個醇厚的迷人聲音,是的,是播音員貝爾納的聲音。因為今天除了公路以外沒有什麼其他新東西,於是他講了這麼一件事:昨天夜裡有一個年輕姑娘背朝著汽車駛來的方向坐在車行道上。三輛車子,一輛接一輛地,在最後一刻想避開她時衝進溝裡,死傷了好幾個人。這個想自殺的姑娘看到自己未能達到目的,站起來走了,沒有留下任何蹤跡。關於她的存在是從傷者的證詞中得知的。這條新聞嚇得我再也睡不著了。我只能起床吃早餐,坐在我的打字機前面。可是我很久很久不能集中思想,這個大路上的年輕姑娘老是在我眼前晃來晃去,額頭埋在雙膝之間,縮成一團;我聽到了從溝裡傳來的呼救聲。我一定得盡力驅走這個形象才能繼續寫我的小說。如果您沒有忘記,我的小說是從游泳池旁邊寫起的,我正在等待阿弗納琉斯教授,看到一個陌生女人在向她的游泳教師揮手致意。這個手勢我們在阿涅絲向她的靦腆的同學告別時又一次見到過。每次她有朋友送她回來到柵欄門前時,她都要做這個手勢。小洛拉躲在一叢灌木後面等待她姐姐歸來,她想偷看他們接吻,隨後目送阿涅絲登上台階走向屋門。她等待著阿涅絲回頭揮舞手臂的時刻。對這個小姑娘來說,這個舉動不可思議地包含著她對還一無所知的愛情的模糊概念,並永遠和她溫柔迷人的姐姐的形象連接在一起。」
可能不少人會覺得Too long can't read。的確,這門「長的段落」的藝術已經逐漸失傳了,但只要讀一讀赫拉巴爾,便會發現它稱不上是長,它只是剛好。探究這門藝術首先需要捫心自問一個問題:你對上一次寫過最長的段落是幾時?當你的思緒無間斷地推想下去,你最盡可以去到幾遠?問題的答案揭示了時下的人為何愈來愈抗拒觀看長的段落——如何要求一個從未用長段落思考過的人吞得下一段長篇呢?能夠成章思考的人已經十分稀少,大部分人的腦海只能處理載浮載沉的零散感質或三兩個挑動神經的片語,所以在閱讀習慣上,注定人們會要求更多的分段、更多的逗號,對長的段落望而生畏。但有趣的是,近來冒起一股反趨勢,人們開始對一段一行的流行文學生厭了,懂得指出其分段之無謂——這是一個好兆頭,說明人們仍有着成章思考的慾望,想吃一些有咬口的東西,而不是那些文學糊仔。這樣,我們才來到長段落藝術的起點,發現一個真諦:喜歡思考的人正是喜歡思考的連綿。每一次中斷都意味着觸及思考的盡頭,你沒法思考下去了,你需要讓過熱的眼睛和大腦稍息。這樣就代表我只能應付短程的思緒,無辦法完成思考的長征。而透過長的段落,透過作家用他獨特的手法將段與段之間的斷意抹除,只要讀者能夠成功把它讀完,那就等同完成了一程征服。當那些沒用到的肌肉變得發達時,自然你也能三十里山路不換肩,然後你離遠一看便會發現,任何的分段都會破壞了這門藝術的一氣呵成。
而昆德拉這段的特別之處,就是將普魯斯特式的絮語寫成長的段落——而這種無間斷的連綿廣播正正呼應了大氣電台的廣播特色——只要你將音鈕扭開,它就會不住地播出聲音。問題是,這些有意義的評論和有價值的資訊連綿不斷地播出來的效果卻竟是虛無,它令人昏昏欲睡,入耳的只有片言隻語。透過刻意不分段,昆德拉將這種矛盾(思考的連貫與收聽的斷裂)轉譯出來了。
續文:
https://www.patreon.com/posts/56267251
作者
在 床 邊 讀 小說 的人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哈克獨門心法工作坊】~穿越迷霧,懂一個人真正的樣子~2019/10/19開課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022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8/3(六)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今天是【為你朗讀】第52集,也就是滿週年的日子。謝謝大家聆聽這個節目,陪著我一起成長。
這一年來,我做了不少挑戰,【為你朗讀】就是其中之一。為什麼說是挑戰呢?因為比起說,我是比較會寫的人。寫作的時候,我可以想好再下筆,如果不滿意,Delete鍵也很方便,本來的我,是需要準備才能好好呈現的。
可是口語表達不一樣,他更重視即時的反應,如果我一直想詞,句子就會聽起來很破碎,後製剪輯也會很痛苦。這個部分,一直是我的很不拿手的項目,曾經為了五分鐘的內容,搞了兩三個小時,都完成不了,真的很痛苦。
但為了突破自己的舒適圈,我請教了我的伴侶,也就是裘凱宇老師,他是怎麼做到的?為什麼我一個星期錄一集,就覺得很喘,他一個禮拜要錄五集,足足是我的五倍,還是可以臉不紅氣不喘?
凱宇跟我分享很多秘訣,也讓我發現自己許多在表達時不好的小習慣,雖然還是很難全部改掉,但至少我開始意識了。
而且我也努力找出屬於我自己的方法,讓製作時間縮短,搭配我本來的優勢,寫作,先完成腳本,再開始錄音,確實開始讓我覺得比較踏實,沒那麼慌張了。
即便如此,坦白說,有時候錄累了,沒有梗的時候,我也曾經賭氣想放棄了,心想反正也沒人會在乎。但後來,讓我堅持下去的原因,是一份對自己的期待,畢竟我常常鼓勵人要勇於突破,離開舒適圈。
但給建議都是容易的,當自己面對其中的困難與挫折時,我真的有勇氣承擔嗎?還是我也會臨陣脫逃?
特別是在這個快速變動的時代,你我都知道如果不持續成長、改變,很快就會被淘汰。就像裘老師最新的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提到的,如果我只想站在固定位置,打固定靶,完成固定的事情,被取代是遲早的事情。
因為我的心態,就決定了我的動作,重要的倒不是口語表達有沒有變得超厲害,而是那份敢接受挑戰的心,才是讓人持續保持競爭力的關鍵。
而且就算是我本來的強項,寫作,我也努力讓自己有所前進。以往,我寫了許多心理勵志的書,對於怎麼用平易近人的話,把一個理論或觀點論述清楚,已經很有把握了。但同時,我也看到自己的局限,畢竟講道理,人人都會,但如何讓人記憶深刻,就不是說教能做到的。反而是感性的說故事,更打動人心。
所以,前幾年我開始學寫劇本,上編劇課,讀很多寫故事、小說的書,練習轉換一個腦袋看世界,不那麼邏輯、功能導向,可以有更多的沈澱與比喻,讓人自己對號入座,不用我一直拼命說。
很幸運的是,同樣在今年,我出版了自己第一本小說【僞婚世代】,結合了這些年臨床的經驗,透過戲劇的編排,讓人物變得栩栩如生,讓讀者可以看著別人的故事,想著自己的心事。
當然,這個過程一樣不容易,不管是前置的創作,還是到出版後的宣傳,都是一門新的學問。且和【為你朗讀】的嘗試是一樣的,同樣是困難大過於順利。
而我今天把這些分享出來,不是要彰顯自己很厲害,相反的,其實我想跟大家說的是,不用去羨慕別人擁有的東西,該問的是,你願意為你想要的東西付出多少代價?
這一年,也就是從2018下半年到2019上半年,大概是僅次於我創啟點文化第一年的忙碌程度。一件事情還沒做完,下一件事情就冒出來。每一件事情都很想做,但時間就這麼多,所以常常覺得很壓縮,像顆陀螺停不下來。你問我好不好玩?我會跟你說,很有趣且很刺激,但同時,我也發現繼續用這個轉速生活,我的身體會垮掉,更重要的是,我也沒空好好照顧關係和我心裡的家。
所以我要跟大家宣布一件事情,那就是【為你朗讀】在這一集完後,就會先暫停。我會給自己放個假,思考下一階段要做的事情。
但別擔心,我還是會繼續製作音頻節目,換個方式持續跟大家互動。如同凱宇老師在【過好人生學】教的,不要只是埋頭苦幹,要能優化你所做的事情,這樣你所擁有的資歷,才是結實的,不是虛胖的。
優化工作流程,是為了讓我們持續喜歡自己所做的事情,很重要的一個環節。
所以,我也在思考,怎麼多跟大家接觸一點,了解大家的需求,製作節目之餘,順道回饋社會,讓自己的存在成為這個世界的禮物。但同時也把自己照顧好,不會為了做好人,失去自己。
詳細的方法,等我回來後,再跟大家說明喔!期待到時候,你們還是繼續支持我。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對你產生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嘉玲。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就如同在內容當中提到的【過好人生學】,這是一門集合凱宇老師二十年教學和人生歷練,提煉出來的精華,記得我第一次聽初稿時,我一直跟他說,如果可以早十年知道這些觀念有多好,真的非常的實用且深刻。現在你只要上網購買就能聽得到囉!預購期$999只到7/31,非常划算,一定要把握,過了31號就沒有這個優惠囉!
無論你買不買,都誠摯的推薦你試聽第一講,我從來沒看過有老師把這麼有料的內容,完全不藏私,全部公開讓你知道,相信你聽完一定滿滿的收穫。
相關的課程連結都在影片下方,期待在空中與你相會。掰掰~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4Awq3aLjZz8/hqdefault.jpg)
在 床 邊 讀 小說 的人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8/12(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11/6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4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我是在2016年的12月19號,開始製作並且分享『一天聽一點』,經過這一年多下來,很多朋友的支持跟鼓勵,讓我繼續走到了今天。
我知道對很多朋友來說,『一天聽一點』的內容可能陪伴著你,每天在睡前的一個學習跟成長,或者是有些人是在早上起床,要上班的途中,開始聽我的內容。
那無論你用什麼樣的形式,來吸收我所分享內容,我都非常的感動,也非常的感謝。因為當初最早的一個出發點,我只是做了一個嘗試而已,我也不知道我能夠堅持多久,結果想不到我這麼一試,而你卻成了主顧,就讓我這麼堅持下來了。
那隨著時間的推進跟累積,尤其現在網路的世界,很多人會找到我在社群媒體的帳號,然後開始發私訊給我,問我一些問題。我每次收到這些問題的時候,我的心情都是蠻矛盾的。
矛盾的地方在哪裡呢?矛盾的地方在於如果我不回答、如果我不理會,這違反了我自己看待我自己的出發點跟信念;但是如果我回答,或者是我太認真的去處理的話,那我就會陷入了一些困境。
這個困境第一個就是在於,我會活在一種被問到飽、被問到爽,然後我累到死的這樣的一個狀況。我必須承認一件事,我只是個凡人,我並不偉大,我也不覺得我有多麼高尚的道德情操。
只是在我的訓練跟工作裡面,我有心理的專業,然後我也陪伴了很多進我教室的朋友,他的學習成長,還有他生命可能的超越。
然而如果是在網路上,任何人發的任何問題給我,我都要能夠去回答的話,那事實上我就不可能有時間,跟有足夠的精力去處理、去面對那些真正需要我的人。
那我到底要怎麼樣去判斷,誰真正的需要我呢?其實我只要邀請你,把你自己放到我的位置,或許你就能懂了。
如果一個人真的想解決他生命的問題,那麼許下一個承諾,踏進教室去做一個深度且完整的學習,這是不是一個必要的投資?
就像如果你覺得自己生病的話,你花個掛號費去看醫生,不管在時間還是費用上,這是不是都是必要的投資呢?
如果再把角度放在我自己身上,如果我是個醫生,我是要去照顧那個,在遠方一直嚷著跟我說,他有多難過的病人,還是我要去照顧那個已經在我診所,或者在我病房裡,等著我照顧的人呢?
我想這個答案已經非常的清楚了,所以我想如果你聽到這邊,你曾經在網路上問過我問題,而我給你的答案,似乎讓你沒有覺得很滿意的話,我希望你能夠體諒我的出發點。
甚至於如果我直接鼓勵你「進教室」的話,那麼我也希望你能夠理解,為什麼我會這樣想。那當然我遇過更多、更有趣的狀況就是,很多人他直接在找到我的帳號之後,然後發訊息給我。
他也不問我,我能不能被他問問題,或者是也沒有問我,我是不是能夠去好好的處理他的問題,他就開始寫了一篇非常、非常長的文章;或者是他就已經假定我可以,甚至於我必須解決他的問題。
如果這樣的狀況,我一樣拿「看病」去做比方好了,你如果真的希望醫生幫助你,你是不是得自己掛號,而且你掛的號並不是你隨時想看醫生,就能看醫生,你是不是要先瞭解一下,他的門診時間是什麼時候?
我想沒有任何一個醫生,或者任何一個能幫助你的人,他可以為你隨時隨地的Stand by;然而反過來說,如果今天我的工作、我的角色,我把我自己活成,我隨時隨地的要為任何人Stand by的話,那麼當你聽到這邊,你真的不要進我的教室。
因為我們常常說,我們帶給別人的影響,除了我們說的話,除了我們有意識的內容之外,更重要一點是我們怎麼「活出」我們自己。
你想想看,如果我活的是如此的沒有界限,如果我活的是如此的剝削我自己、燃燒我自己,然後去照亮那個不知道在哪裡的人,請問你學到這個,對你的生命會有什麼樣的影響?
然而我當然知道,很多人在鼓起勇氣發訊息給我之前,其實你真的是在痛苦,否則你不會發訊息給我,然而你的痛苦可能會是什麼呢?是不是很多時候,我們的痛苦來自於我們「承擔」的那些,我們不需要承擔的?
或者是反過來,那些我們真的需要「承擔」的,我們卻無能也無力去承擔。好的!如果是這樣子,請問我是不是應該要先「活出」什麼是我應該要承擔的,什麼是我「不需要」承擔的?
我把我應該要承擔的,「優先」的去做到盡善盡美,而我不需要承擔的,就讓它隨風而逝。如果我是這樣活,你來跟我學習,是不是才有真正的價值?
可是如果我用沒有界限,剝削自己的方式,彷彿把自己活的跟菩薩一樣,聞聲救苦,然而我又卻只是個凡胎肉身,你覺得這是你想要學習的嗎?
所以這一段內容,跟你分享到這邊,我無非想講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如果你曾經在網路上,發訊息問我問題,如果我給你的答案,讓你不甚滿意的話,我在此代表我自己,跟你致歉。
然而第二個,我想告訴你的是,我只是個凡人,如果你想要學會,怎麼樣在你的生命裡面活出圓滿,那麼你要學的是凡人就可以達到的圓滿,還是你要讓自己活得根本 「不是人」?你想要讓自己活成「神」!
套句我常常打趣說的話,我說:「如果我們是人,就是人,如果任何人想要活成神,那麼有可能會先活成神經病啊!」。
最後無論你會不會進我的教室,希望我的分享,能夠為你帶來一個示範,什麼樣的示範?叫做「活出一個真實的人」!
然而「真實」的定義就是,那些需要我們承擔的,我們一個都不要逃,而那些不屬於我們需要承擔的,一個也都不要擔。
再次謝謝你的體諒與包容,更謝謝所有朋友,持續支持『一天聽一點』,希望我今天的分享對你有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在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你想要開始踏進啟點文化的教室,那麼我最近的課程,是在8月30號開課的『人際回應力』。
在我錄製這一段內容的同時,我們的名額已經在倒數了,這希望你能夠把握這難得的機會,期待在8月30號的教室裡,能夠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啟點文化 #心理學 #人際關係 #凱宇 #人生成長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L8wix4Lrw8/hqdefault.jpg)
在 床 邊 讀 小說 的人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身體語言,懂這些就夠了》去博客來看看~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86794
【熱門講座】達成共識,你可以這樣做!06/21(四)或 06/30(六)19:30
講座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00
【7.21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3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報名連結: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487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在2014年,德國的偉頓賀德克大學心理學教授,喬漢娜斯米奇拉克,他進行了一項研究,他把30位在臨床診斷上有憂鬱症的病患,隨機分配成兩個組別。
一個組別呢,能讓他們用端正的坐姿坐著,而另外一個組別,讓他們用鬆鬆垮垮的坐姿坐著,就像我們平常攤在懶骨頭沙發上面東倒西歪的狀態。
然後這兩組病人呢,在電腦的螢幕上面,他們都看見了32個詞彙,這32個詞裡面,有一半是正面的形容,比如說美麗的啊、有樂趣的啊;而另外一半是沮喪相關的形容詞,比如說疲勞哇、氣餒呀…等等的。
然後在他們看完這32個詞彙之後,去做一些記憶的測試,結果發現喔那些鬆垮坐姿的受試者,在他們記憶當中很明顯的,是記得沮喪會比記得正面的詞彙更多,然而相反的端正的坐姿,他們卻沒有出現這種偏差,他們記得的正面跟負面的詞彙是一樣多的。
可是別忘了,這30個人在臨床上面其實都是憂鬱症患者,於是呢米奇拉克他就主張,如果教導憂鬱症病患,讓他們去改變習慣,從他們不良的坐姿或者是動作模式去做一些調整,或許就能夠減低負面偏差的資訊處理。
也就是說喔他們很容易看待這個世界,就會特別放大、強調,或者是記住那些負面的事情,反而那些正面的事情,他們就會忽略,就算是在他們眼前發生再多,他們一樣充耳不聞。
而且進一步的,如果訓練憂鬱症的患者,去覺知自己身體的狀態,可能是有幫助的,比如說讓他們去覺知自己鬆鬆垮垮的坐姿,然後去調整成一個端正的坐姿。因為這樣子會增進他們的體現認知當中,身體跟情緒的交互作用,隨著坐姿的端正,心情也會跟著好起來。
其實有很多的研究,關於這種生物性的回饋或者是體現認知,我已經分享過很多,而今天分享這個2014年的研究,也只是再去強化這樣的一個概念,然而每次看到這種新的研究的時候,我還是忍不住要跟你分享,是因為我覺得這樣的信息喔再多都不算多。
原因是我們現在人,真的不快樂的人好多,可是你要知道,要讓自己快樂的方法,搞不好是很簡單的,不是你靠意志力跟自己搏鬥,也不是靠很多的自我說服、讀很多心靈雞湯。
其實只要坐好、站直,你就會變得快樂起來,有什麼會比這個更簡單、更容易的呢?因為其實在我們的人體運作當中,我們的動作跟姿勢,它都在告訴我們的大腦,應該要怎麼去感覺眼前的事情,你永遠不可能在垂頭喪氣的姿勢底下,去感受到快樂的感覺,不是嗎?
所以談到這裡,就讓我想到多年前我出版的《這樣做跟任何人都能夠溝通》,那時候剛推出的時候,其實很多人就會開始留意到,我們的行為是怎麼影響到人際,更深入的怎麼去影響到我們對自己的看待跟看法。
那非常開心哦,今天也借著跟你分享這樣的實驗研究的機會,來告訴你一個訊息,就是《這樣做跟任何人都能溝通》,我們在5月份,已經有新版、新的改版上市了。
因為我們的出版社,覺得這一本書它在整個市場上面,和這方面領域的討論上有一定的代表性,有很多的書都會告訴你很多這樣的信息,然而這一本書是真正結合到你生活當中說的所有的情境。
所以呢我們就等於,把原本《這樣做跟任何人都能溝通》的內容重新編排、重新排版、重新訂定書名,再把它推到市場上。
所以如果你先前沒有看過《這樣做跟任何人都能溝通》的話,那麼很歡迎你可以到書店,不管在網絡上、還是實體書店來支持我們的書,新書的名稱叫做《身體語言懂這些就夠了》,再說一次《身體語言懂這些就夠了》。
對我來說,這是一個很奇妙的感覺,通常一本書推出就推出了,想不到這個「孩子」還可以再重生一次,希望大家都能夠來支持、鼓勵我們,我是凱宇,跟你做分享。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的課程是7月21號的『高難度對話』課程,在6月份我們也有相關的講座,我相信這樣的學習會帶給你決定性的幫助,我很期待能夠在啟點文化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啟點文化 #心理學 #人際關係 #凱宇 #人生成長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dL9et2jWSw/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