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魔法商品使用者心態 #文長慢慢看
大約一年半前,那時候跟靈性或身心靈完全沒有連結的我,因為私人事件心緒非常紊亂,開始看到很多魔法商品的廣告跟貼文。
當時詢問目前線上很多極有名聲的…女巫(?),但是沒有一間讓我下得去手--畢竟本人長期負債,對這種不一定有效果的「商品」,讓我很沒信心(那時我認為這些很騙),而且那些魔法儀式與商品的價位,都不是當時金錢極度匱乏的我能負擔的數字,但是確實引發了我不少好奇心。
不久後,誤打誤撞看到一個身心靈工作室,不主打代燒,也不強調功效怎樣優秀,也沒有精美華麗的包裝跟照片,連官方帳號都就像一個極度樸素的鄉下女孩,沒有精緻的妝髮,只是站在你面前,微笑。
於是我抱著試試看的心情,反正價位在預算內,就買來燒看看,就當一個小實驗。從此以後,一直自認是麻瓜的我,開始進入所謂的通靈/魔法/女巫的世界,而這個蠟燭只是其中一個打開大門的引子。
鋪陳那麼久,不是要來業配蠟燭的,也沒有要講哪一間蠟燭厲害到讓我一路光顧到現在,而是要來說說魔法商品使用者要記得的一些事情。
--
先不論你找到的是真正的魔法師/女巫,還是對方自稱通靈人,這個不在本次討論範圍--討論起來很可怕,會變成超大範圍地圖炮--你一定有過疑惑:為什麼我花了這麼多錢,效果卻不顯著?那我換一間好了。
魔法商品跟你來占卜的心態其實有點像,就是:當你只想得到你期待的答案/結果,那你一定會失望。
牌卡跟蠟燭/噴霧/精油/奧剛塔/水晶…都一樣,他們是『工具』,你才是影響那些工具能否完整發揮的關鍵。如果你的使用方式錯誤,再強大的工具在你手上,也會變成垃圾。
舉例吧,賣最好的一定是感情相關的對吧?其中以復合來說,假設你和對方真的有緣分,但是你自己就給小、白目、不懂珍惜對方,那麼即使把對方燒回來,對方還是會被你氣走:因為你沒有趁這個二次機會使自己成長/成熟。
再來是『以為兩個人是正緣』。想像一下:你和每個人的緣分就只有一個瓶子,每個瓶子大小不一樣,剛好你和你的對象的緣分瓶只有30ml,而你的祈求魔法共100ml,請問這樣你的瓶子裝了幾ml?
好一點狀況是:你還有30ml。壞一點就是瓶子直接破掉,你1ml都沒有;因為你把瓶子捏太緊,瓶子捏爆了,什麼都沒有,手收還受傷。適當的固執是動力與毅力,過度固執就叫我執,我執會毀了很多事情,尤其是你一直想要得到的那些事。
魔法商品、塔羅牌占卜、神明都有一個底限:真的屬於你的東西,時間到自然就是你的,時間還沒到再急也沒用;不是你的你強求,就會像上面說的,最多是維持一段日子但是並不長久,因為這終究不是你的。
--
那麼魔法商品到底能不能用?
可以啊,為什麼不行?
有魔法的除了賣東西給你的通靈人或女巫,你也有一定程度的魔法。因為你相信它們、你投注在這件事這項物品上的意念,賦予它們魔法,所以它們才會是「魔法商品」:它們專屬於你,在短暫的存在時間裡,會盡力幫助你實現願望。
但是使用的同時,也請你認清現實,有些事明知就是已經出現不可能的事實,強求不會讓你比較開心。
但如果你還是要鬼打牆,那我沒有要再苦口婆心的意思。
都講成這樣了,還要我執到底,那只能讓你去撞讓你爽,因為裝睡的人叫不醒、幻想自己是飛蛾硬要撲火我也阻止不了你,你的人生歸你自己管,魔法商品和我/我的牌都只是輔助、是過客,你開心就好,真的。
只是,到時候被有心人士斂財,請你不要以偏概全,認為所有身心靈行業都在做詐騙集團;你要不要先跟別人說你到底有多傻、多固執、耳皮多厚多聽不進人話,所以才會被身心靈老鼠屎趁虛而入??
賭你不敢講,因為太傻了。
--
👍占卜好評點連結:
3.0:https://reurl.cc/e9QxoQ
2.0:https://reurl.cc/g8zjzQ
1.0:https://reurl.cc/E2ZMnm
--
怎麼問問題:https://reurl.cc/OXpNx9
占卜預約流程:https://reurl.cc/qmOR9D
--
月亮塔羅坊🌙
📍IG:https://instagram.com/cat.moon.tarot
🔎FB:https://www.facebook.com/CatMoonTarot/
🌙預約占卜專線:https://linktr.ee/cat.moon.tarot
--
#月亮塔羅坊🌙 #喵子 #魔法商品 #魔法陣 #魔法儀式 #魔法 #魔法蠟燭 #桃花 #正緣 #復合 #愛情 #求財 #我執 #詐騙 #斂財 #老鼠屎 #判斷 #理智 #占卜 #塔羅牌 #讀牌師 #塔羅占卜 #tarotreader #magic #candles #taipei #taiwan
「地圖炮舉例」的推薦目錄:
- 關於地圖炮舉例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地圖炮舉例 在 我在大陸的日子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地圖炮舉例 在 M觀點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地圖炮舉例 在 看板Boy-Girl - Re: [討論] 噁男vs 母豬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地圖炮舉例 在 地圖炮| PTT鄉民百科 的評價
- 關於地圖炮舉例 在 [閒聊] 什麼叫作地圖炮? 的評價
- 關於地圖炮舉例 在 城西有顆地圖炮- 唉⋯⋯⋯⋯三斤,我跟你說,人貴慎言 的評價
- 關於地圖炮舉例 在 Re: [閒聊] 什麼叫作地圖炮? - 看板WomenTalk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地圖炮舉例 在 [問卦] 為啥只有自小客車不會被開地圖炮? 的評價
- 關於地圖炮舉例 在 地圖炮定義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DCARD、PTT和網紅 ... 的評價
- 關於地圖炮舉例 在 地圖炮定義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DCARD、PTT和網紅 ... 的評價
- 關於地圖炮舉例 在 地圖炮定義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DCARD、PTT和網紅 ... 的評價
- 關於地圖炮舉例 在 趙少康成立總統競選辦公室先開地圖炮!韓國瑜朱立倫侯友宜 ... 的評價
- 關於地圖炮舉例 在 [討論] 有人也討厭惡意地圖炮嗎? - WomenTalk 的評價
- 關於地圖炮舉例 在 Re: [板務] 專有攻擊性名詞認定- marriage - MYPTT 的評價
- 關於地圖炮舉例 在 [問題] 阿法三伊甸王不給我用9999武器... - 超級機器人大戰 的評價
- 關於地圖炮舉例 在 年輕人只會說物價上漲薪水都沒漲 的評價
- 關於地圖炮舉例 在 [閒聊] FGO真的是信仰遊戲(地圖炮) - C_Chat 的評價
- 關於地圖炮舉例 在 回批踢踢Tech版,PM到底要做啥? 的評價
地圖炮舉例 在 我在大陸的日子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親愛的大家午安啊~我已經在去朝鮮的路上啦!不瞞您說,我是一邊吃著螺螄粉一邊打這篇的~
我今天早上的行程是這樣的:
5:00 該醒了但鬧鐘沒響
5:30 神一般的大腦自己醒了
6:30 踏出家門,坐上滴滴快車
7:00 踏進火車站
7:00~7:40 領票、取錢、洗手間、到檢票口驗票乘車
7:55 找到座位、裝水、拍照、坐下
8:00 開車、我掏出筆電跟便當,開始邊吃螺螄粉邊打字
我上次自己這樣出門旅行,已經是一年前;所以這次對許多時代與自己的進步感受明顯,以下舉例:
1.從家裡到火車站
我在這種時間緊迫的狀況下,居然還給自己打包了一份螺螄粉...塗防曬的時候順便叫車,走錯門還能當機立斷讓師父別動我去找他,一上車就拜託師父走快點。
我覺得”腦子裡的瞭解”變得很足夠,會在我的各種行為上產生影響,最後達到自己的目的。
2.洗手間
這次呢我看了一下火車站跟動車上的洗手間,動車上還是一樣挺新挺旅館風格;倒是火車站裡的簡直煥然一新,跟以前幽暗並散發著氣味的不是一個洗手間。
3.提款機:
聽說朝鮮不能用信用卡,但是可以用人民幣現金;所以我在火車站瞅著有五分鐘空檔但只有農行提款機but我沒帶卡,於是
a.在手機上的招商銀行APP上,往農行轉了1000元
b.在農行APP上,設定了一個無卡提款
c.找個農行提款機,點無卡提款領了1000元
七年前我可是小白到不會開戶、把六千人民幣提心吊膽隨身帶著,轉眼間從線上支付到無卡提款都用得行雲流水...感謝這個時代。
3.乘車
這次可能是沒有那麽高峰,感覺很順利--
擁擠沒有、插隊沒有、哭鬧的孩子沒有;漂亮的乘車小姐有、帶著筆電的乘客有、看著就厲害的嬰兒推車也有。
但是同時吃黃瓜的老爺、啃雞爪的大媽也不見了,感到一絲矯情的小惆悵...
4.領票:
我呢一般是在網上購票(購票規則比起七年前也彈性很多),然後提前或現場取票。
這是因為本式臺胞證無法在大多數的取票機上取票,需要提前在售票點取票、或著到現場人工櫃檯排隊。由於人工櫃檯排隊需要時間,大多數情況下我都會先取票--但這幾周實在太忙沒空顧上。
而這次的櫃檯取票意外地順利--可能是因為人流的分散,鐵路局對櫃檯規劃與人力分配、作業流程也改善很多,單人處理速度比以前快一倍,我排了10分鐘就領到票了。
舉例來說,以前取票要掏出證件、一張張報出單號才能取票,現在只要掏出證件、說出日期跟張數就能取票。以前我排上需要3分鐘左右完成取票,今天我計時了:50秒。
觀眾們,這是火車系統啊!全國聯網啊!
雖然不知道你get了這個點沒有,反正我是很震驚!
(同時我也很羡慕那些能刷身份證進站的人們...多方便啊!)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出行感想啦~我中午高鐵到瀋陽火車站後搭車去機場,跟領隊會合之後就去朝鮮了。希望朝鮮能有網但很難說,下次見啦!
---幕前幕後分割線---
以下是我的內心小劇場,帶有主觀意識,純日常者勿看勿看!!
真的要看嗎?
答應我,不可以掉粉喔!
討論的化,也不要開地圖炮人聲攻擊喔,我會怕...
我呢對於”抱怨大陸哪哪不方便”是一點想法的--這裡的進步是飛速的,去年的不方便現在就變得很方便,以後還要更方便。
而使這個變化發生的是大量優秀人才的投入與執行,你是最新那批被需要的嗎?
你現在被需要明年會被需要嗎?
想前的話能繼續被需要嗎?
想離開的話你準備好了嗎?
1
當我在四年前還在遊戲業時,第一次看到校招收上來的各大名校簡歷堆,立刻就領悟到:
”要不是我年紀大一些,當時的市場還需要我;而這個市場發展了四年高度成熟,需求與供給翻了不只一翻。如果放在今天,我肯定連被考慮的機會都沒有。”
我很幸運遇到這個時代--在那麽一個時間點上,他需要我而我也需要他,所以他對我微笑並敞開了個小門,我從這個小門裡出發越走越遠。
2
即使我不能看見整個世界,但我也遠遠地感受到他成長的脈動,記得他最初對我微笑時那稚嫩而純真的模樣。
在這迅速成長的少年體內,有飛速變化的心臟、血管、肌肉、皮膚,而我也許只是指甲蓋上死活不肯被代謝的一部分。
但即使如此我還在這個少年身體裡,即使非常週邊依然能感受到那從遠方傳導來的脈動。
我不知道未來會如何,我也知道離別的一天遲早要到來;所以我只要還在這裡的一天,我就要努力多看看--人不怕辛苦,就怕後悔,你說是嗎?
3
這個世界,昨天今天與明天同時存在;在迅猛的進步的同時,有恆久不變的、跑慢一點的、沒來得及跟上的、有人們為高速發展犧牲的。
這都是這個世界的一部分,一層層看總和著看都能有各種享受。
比如說火車站嘛。
飛速進步的是網路購票、領票流程。
不變的大概是賣票賣排隊的黃牛們,但他們也有一點小變化:變得彬彬有禮了許多。
為之犧牲的,可能是健康--這幾年我經常從人們身上聞到一股味道:從身體內散發的腐爛內臟味。
這個內臟味很奇妙,我從各式各樣的人身上都聞到過;那個好像身體裡有什麽東西不對,呼吸出來的氣體帶有一點腐爛的氣味。
那絕對不是衛生問題,因為從乾淨的白領身上到拉車的大叔身上,我都聞到過。究竟是為什麽呢?大家身體不好嗎?
地圖炮舉例 在 M觀點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媒體的概念,在這年代已經變得非常複雜
會有衝撞,幾乎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這篇文章很值得一讀
【會不會,我們都搞錯重點了?】(完整版)#文末補記更新
可能因為在「傳統媒體」工作,可是這兩年多來做的好像又是「新媒體」的事情,同時幾乎每天都在跟「自媒體」朋友們打交道,最近不少朋友紛紛詢問我對「這件事情」的看法。也跟幾位我相當崇拜的大大們,私下討論了一陣子。
想一想,有些事情不乾脆點講清楚,搞得自己心情反而越來越差,也不是辦法。所以還是試著整理一下近期的一些想法,也方便檢視一下(當然也很歡迎認識不認識的朋友幫忙批判指教),自己的思考是否有盲點:
「會不會,我們都搞錯重點了?」的意思,是包括這一次的所謂「世代和解」與其衍生出的許多討論,不論爭議的「焦點」、「風向」怎麼轉,好像都變得跟主題越來越沒關係;此外,它當然也只是一個「個案」——背後更重要的問題是,為什麼如今關於公共議題的討論(公共議題的意思是,它通常會直接影響你我過著什麼樣的日子),到最後總是各說各話、彼此打臉來打臉去,但之後一切繼續「沒共識」,甚至討論核心直接飄到九霄雲外去?
一、關於「世代對立」與「世代和解」
首先,這次爭議的起源,是一個以「世代和解」為名的專案,結果事情發展至今,反而儼然演變成世代間的另一次對立,包括「老派」媒體人跟「新派」媒體人對「新聞價值」的定義戰爭;當然也包括陳年的,雙方動輒互貼「世代標籤」,以及「這個社會到底公不公平」的爭論⋯⋯
我想,既然說要「世代和解」,那麼其前提很明顯地,已經預設了「(台灣)目前的世代之間是存有衝突的」,所以釐清「那麼衝突的點到底在哪裡」,便顯得格外重要。
就不談現在討論的重點已經偏離到哪裡去了。光就討論「衝突的點在哪裡」來講:在此之前,恐怕還必須先釐清的,是「指的是哪個世代和哪個世代間的衝突」(比方說, 20 歲 30 歲的差異常常也極大,這算是泛稱「年輕人」的世代嗎?40 歲上下和 60 歲以上的「戰後嬰兒潮」世代,很多狀況更是天淵之別,他們都是泛稱「長輩」的世代嗎?)
沒有這一層釐清,並且聚焦在特定的議題上討論,那麼其實也就是各說各話,各路網紅名人公知大老紛紛表態,有仇報仇沒仇練拳頭的熱鬧大亂鬥而已。
接著,「世代之間的對立衝突」,其面向(或原因)是「社會福利制度傾斜」?是「資本流入創新不足」?(也就是某網紅說的所謂:「老年人都在炒房炒股」)是「刻板印象造成彼此誤解」?還是討論「青年就業」、「青年低薪」等議題?要討論其中之一或全部當然都可以。
但這一塊真的必須非常仔細地先透過事前準備,研究判讀統計數據,才能框住「討論範疇」,才能避免前述討論過度發散的問題。
以這次的專題來說,感覺都有嘗試觸及上述的議題,也看得出整理上的用心,但很可惜到最後沒辦法變成更有意義的公眾討論,其原因很有可能部分出在「議題設定」時,便已經相對不夠周延仔細。
但如果媒體的主要考量只是要「先吸引大家眼光關注」、「重視這個議題」哪怕就是很直白的「拼流量」,那就沒有上述這個問題了,但這就帶出下一個問題:「該找誰來進行公共討論」?
二、誰能代表「年輕人」、「長輩們」?
很明顯地,這次專題中找來「參與討論」(AKA參戰)的人,彼此之間最大的共通點,就是他們都是「名人」。
這在任何媒體的操作上,都是非常簡單明瞭也合乎邏輯的策略:自古至今「名人」(不管叫網紅、公知、戰神、大企業家、大老闆、嘴砲王、刷存在感之王都可以)就是四個字「自帶流量」——這是媒體吸引觀眾注目,最快最簡單的方式。這也當然沒有什麼不對,畢竟如果連看都根本沒有人看,後面想達到的「討論」、「影響力」之類的效果,也自然都不用提了。
但是,就舉討論的例子來說,找「誰」來談上述的「世代和解」議題時,其實就將近 80% 以上(完全主觀無科學根據)地,決定了相關討論的結果了。
隨便舉例,會有人找陳偉殷先生來談足球,找林志玲小姐來談量子力學嗎?得到的效(笑)果會是什麼?
同樣的,如果找插畫家談土地改革議題,找出版人談科技新創環境,找youtuber談薪資結構問題,其得出來的結果,必然也就是那個樣子而已。
偏偏,重點來了,這些人通常還真的很會說、很敢說欸!
這不是在批評或嘲諷當事人(謎之音:根本就是),言論自由當然大家愛講啥就講啥,反正文責自負個人造業個人擔,而如今台灣的(部分、或許多)「名人」們最喜歡也最擅長的,就是所有事情我都要來嘴一下——這不單單是個人選擇的問題,有時候儘管名人們只是想私下聊聊、或是發表發表個人心得,都有媒體會追著他 / 她繼續問,更低級的還有截圖阿、複製啊,然後直接拿出來做一條:「李遠哲說女神卡卡絕對是全美最棒女歌手!」之類的「新聞」。(純粹亂寫比喻的,沒有這條新聞)
幾乎可以很武斷地說,在這樣的循環下,「跨界評論」如今已經是各媒體(不論新舊大小)的常態,而這樣的情況,其實基本上就算靠「媒體開始自我節制」或「網紅開始低調發言」,也已經根本性的無法逆轉了。
為什麼?
因為傳播環境本身,已經出現了本質性的改變。
(這一段要感謝一位臉友在私版上的貼文,重新思考了一下,覺得單從「專業」來決定「能不能討論這個議題」若過度上綱,也會造成「以人廢言」、「無法容納同溫層外不同聲音」的盲點,所以它應該更像是一個「需要抓平衡點」的工作,不是不能「跨界評論」,而是按照評論者(不論是誰)的「影響力」(權力),可能要有相應的檢視標準,而非「紅」人說的都對、「黑掉」的人說的都是錯)
三、當「社交平台」成為「公共評論」的場域
各國情況有所不同,但至少在台灣,很顯然地臉書極大程度地改變、也主宰了所謂「閱聽人」接受資訊、傳遞資訊的習慣。
臉書的特性,包括所謂「同溫層效應」、「去中心化特性」、「高互動性」⋯⋯等等,都有非常多討論了,在此就不多做贅述。但是相對來說比較少人提到的可能是:臉書這個平台,基本上是以「社交平台」為目的而設立的。
「社交平台」和「公共討論」之間,有一個本質性的扞格:用最簡單的方法來說,前者是「我用來相挺、關心、聯絡我的朋友我的麻吉我的閨蜜我的偶像用的」,基本上我最在乎的是我自己和我朋友的「奇檬子」;後者,卻必須要「大家來不分親疏、唯理是問,怎麼樣也要先來分個是非黑白公正曲直。而且還要盡量彼此凝聚出最大共識,」才能有效。
但這兩件事情混在一起之後,會變成怎麼樣?
很顯然地,觀察這幾年台灣網路言論的情況,每遇到公共事務上的爭議,就是各有意識形態的「公知」、「網紅」甚至政治人物政黨側翼出來「帶風向」先!「鐵粉」、「親友團」出來「選邊站」先!開玩笑,我兄弟我馬子我家男神我家老闆出來嗆話了,當然挺到底啊!什麼?我小弟我麻吉我最愛的女王殿下我佛如來被人欺負了,當然出去「討回來」啊!
這是人性,沒有什麼好批評責怪的,但是公私就這樣混在一起,自然也很難做到大家好好平心靜氣地談。也很容易造成「朋友多」、「粉絲多」的人就是正義的情況——哪怕他 / 她 / 帶著面具或根本只是個漫畫圖像的牠 / 它,只要鐵粉夠多,隨隨便便信口說一句:「我覺得XXX都在欺負我,應該要他去死!」⋯⋯然後他就死掉了。
簡單來說,當公私領域的意見或評論再也難以一刀切開,再加上前面所講的所有特性加乘之下,就自然變成了現在的傳播環境:越是情緒性、越是強烈的聲音,越容易被注意、被放大。到後來所有公眾討論就是自然而然地失焦,怎麼救都救不回來。
我短暫擔任過PTT的小站長,PTT也是一個社交性、匿名性極強的平台,但是它在各版有一個非常關鍵的機制——「版主」到「群組組長」到「站長」的「逐級遞選制」(《黃禍》看太多):
版主由選舉方式產生,但是擁有非常高的、近乎算是獨裁的「行政權」,可以「刪人文章」、可以「浸人水桶」。但版主的制衡是「板規站規」(相當於司法權)還有「版友罷免」(相當於部分立法權),這個東西看似好像無足輕重可有可無,其實卻是非常重要的,確保討論「品質」的關鍵。
「品質」好壞是主觀的,但是至少「有管理」的機制,會讓這個版「相對符合該版版友的需求」:要嚴肅公共討論的版有,要純場外嘴砲的版有,要講些臉紅紅男女性事的版當然也有。這也是為什麼,PTT從剛竄紅時總被罵「都是些腦殘鄉民出沒地」,到現在反而會兼顧其開放性,同時還能是許多「超優專業中肯討論」的誕生地。
反過來說——臉書除了那些怪裏怪氣的審核標準,和一夕數變的演算法之外,有任何「管理機制」嗎?
偏偏大家都在用它,因為它自由、它好用方便、我的朋友都在上面——那也就只能承受必然隨之而來的結果:「公私全部混在一起談」、「越辣的言論越多人看」。
以前(一定要強調以前),「傳統媒體」、「主流媒體」為什麼感覺上「好像比較專業、好像討論品質比較好、好像比較能夠影響政策」?原因除了競爭比起現在少了無限多之外(等下第四點馬上講),其實就是因為他相對來說是「封閉體系」,「管理嚴謹」。(也就是「老長官」們最愛說的「守門人」機制——但守門,可能守掉了劣質情緒言論、也可能守掉了創新,這講下去沒完沒了還是先別講了)
「管理嚴謹」是需要很多時間,需要很多成本的。但如今在臉書平台上的訊息傳遞(和發散、失焦)速度,是前所未有的快速——當好不容易一個嚴謹的有範疇有結構的討論模式建立之後,其實大家早就跑去討論(戰)另一個議題了。
四、當人人都是「媒體」時,也就沒有所謂的「媒體」了
這也帶出另一個傳播環境的本質性改變:隨社群媒體主導言論市場而來,另一個重大的衝擊或改變,是「媒體」角色的重新洗牌——最簡單來說,現在管你是中時聯合天下遠見今周商周關鍵評論網報導者風傳媒或 換日線 Crossing(此處為置入),所有老媒體新媒體,都是「臉書」底下的「個版」。
「版內」你當然還是可以管理得很漂亮,但是對臉書來說,你跟任何一個網紅粉專、電商帳號、甚至個人單一用戶的地位,是完全一樣的——按照最近的臉書演算法來說,甚至地位更低一級。
「喔?你是《紐約時報》要談中美貿易戰?So What?排隊去吧!我這邊(演算法)還有阿苗在帶風向囧星人在哭哭跟館長嗆聲要準備把人打到殘廢哩!」(還是一樣純粹想到啥就亂舉例,鐵粉請勿戰)
意思是,所有的所謂「主流媒體」,儘管還是有著相對更多的資源(人、錢、品牌、或與廣告主的關係)、相對「嚴謹」(或傳統)的訓練,但是你不再是跟「同業」競爭,而是說得極端一點,跟所有的臉書使用者競爭。
今天你花了整整一年,300萬預算,去深入泰緬邊境寫了個30萬字的深度報導。然後呢?有一個不知道哪裡來的人在臉書直播:「來來來!我跟你說為什麼緬甸人都很討厭翁山蘇姬唷!」
然後就是你的專題300個人看,30個人按讚,另一邊直播是即時在線1300人順便直播結束後再賣個緬甸香精油,直接獲利30萬。
這種吃力不討好甚至可能賠本的事情,還有誰要幹?
於是一些「聰明」的主流媒體當然就開始「轉型」,好啊那我陪你玩,你「小小」網紅要錢要名是吧!來我分給你點錢給你名給你「舞台」,我們來策展議題公共討論你有名聲我有流量大家皆大歡喜。
(有「策展」、「公共討論」都還算是好的了,更多時候就是直接:「大大安安!你的臉書貼文可否借轉放在我們平台?」甚至有問也都至少有個基本尊重,前面提到那種直接把「公開貼文」變「新聞」的狀況更是屢見不鮮。)
總之,媒體們藉此維持影響力不墜(得太快),網路紅人們則多個曝光管道外加可能多個傳統媒體的背書更像個「咖」。本來應該是win win的局面。
但主流媒體卻常常完全搞錯了重點——如今你眼中的「小小網紅」,本質上完全是跟你競爭的「同業」。人家給你面子跟你合作,就算不感激涕零,至少也要以禮相待。
偏偏,還在那邊「給你資源、給你舞台」。
這樣上對下的心態,加上前述所有的因素交互影響,就很容易導致合作以失敗收場。
其實,「主流媒體」、「新媒體」和「新銳網紅」都一樣——對於想要塑造真正有意義的討論環境,彼此截長補短地17活下去,如今各位真正的「敵人」早就已經不是彼此,而是那個藍藍的東西,好嗎?
五、所以,魔王難道是「臉書」嗎?
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是。本質上來說,臉書就是一個工具而已,它既沒有辦法真正決定你我要看什麼不看什麼,也沒辦法真正決定你我要說什麼不說什麼。一個不高興,直接刪掉當然也可以。
而且,它也因去中心化的特性,有著所謂「不讓傳統 / 主流媒體」過度掌握話語權、詮釋權的,所謂「權力的傲慢」的功能。(看看現在各大主流媒體被罵得多慘就知道,別說傲慢了,不跪下來就超不容易了)
說到這裡抱歉必須很直白地說:所謂「第四權」、「無冕王」的名聲,是要靠勇敢對抗「比你更大的霸權」而得來的——新聞界的前輩在對抗言論審查、對抗政府黑箱作業、對抗資訊鴻溝的時候,不要說「不給看稿」了,我直接把你寫死都可以。
但是傳統媒體 / 主流媒體千萬別忘了,你可以這樣做的原因,是因為你的讀者們信任你,賦予你這樣的權力。
如今臉書造就的傳播環境,其實某種程度上來說,非常的「公平」(很公平地虐待所有人)——當傳統媒體的「光環」直接受到演算法一視同仁的對待,跟一個鄉民等級完全一樣,其實你面對的是另一個「霸權」,不管你要叫它市場壓力、社會現實、甚至民粹反智什麼的都可以。
如果傳統媒體自己在這個龐大的壓力下,放棄了本來的所謂專業、所謂堅持、所謂你之所以得到尊敬的關鍵元素,甚至因為一再地妥協終究導致和「其他的網紅」沒有什麼顯著的差異,那麼當然你就算要採訪別人「給他舞台」,別人自然也可以客客氣氣地回你:「不好意思喔!我要先看稿先審稿,不然謝謝再聯絡喔!」
因為在網紅們的眼裡,你不過就是另外一個網紅(而且比他還不紅),要合作啊?要有誠意啊!什麼新聞界的天條我看不懂啦!我有我的粉絲(大約是數十萬人到數百萬人)要跟他們交代欸!你這樣我很難做喔~
非常簡單來說,台灣所謂的「傳統 / 主流媒體」如今面對的雖然不再是「老大哥」的言論審查,但當人人都可以是媒體的時候,你怎麼彰顯自己「與眾不同」的價值活下去,那現實的挑戰一點都沒有比較輕鬆。
這是一個全新的世界、全新的戰場,光靠說著「我們以前如何如何」、「我們品質多高多上」,是完全沒有用的。
六、所以,罵完之後還能去哪裡?
看起來,這篇系列地圖炮,我應該把所有人都得罪光光了。
既然這樣,那也沒在怕的,就繼續來講一下「又愛罵又愛看又不付錢」的廣大鄉民們(包括我自己在內)。
既然當今的傳播環境,已經無限接近將所有街傳巷議和專業人士大儒鉅子的言論放在同一個基準點上估算其「傳播效果」,那麼其實說得直白點,決定公眾討論品質的關鍵因素,只剩下了一個——
所有既是閱聽人也是媒體的,你我每一個人。
不必再去說什麼人家重工阿綠霉阿腦殘妓者智障主播了,拜託先照照鏡子,你看看你自己貼的寫的講的那些,是個什麼東西?
對,既然所謂主流媒體跌下神壇變成跟你我一樣平起平坐,那麼你我也沒什麼好整天批判人家的了——反正老實說吧!人家真正認真在做的東西,你按個讚之後真的有看嗎?你打算付錢支持嗎?你知道那背後要花多少錢多少人多少時間才能產生嗎?
你真的想要進行所謂「有意義的公共討論」,你真的想知道所謂「專業深度的優質資訊」嗎?
是的話,就自己挑一個認同的、喜歡的、還在堅持的主流媒體也好新媒體也好網紅公知名人都很好,真的少打點無意義的嘴砲,就真的花點錢支持人家,讓她 / 他 / 它能繼續產出你喜歡的內容吧!
不是的話,例如「老子 / 老娘爽就好,你管我愛講什麼愛掰什麼愛相挺誰愛打臉誰?」這樣當然也可以,但也就別再怪人家什麼腦殘媒體智障網紅愛帶風向又不專業整天報些五四三了,因為反正世代和不和解、台灣怎麼變得更好、社會公不公平那些,你也不是真正在乎。直到所有討論都只是塑造對立,輿論功能完全失效完全無實際影響力,直到可能一時三刻沒啥影響但最後必然出現的「共業」來臨,拜託你也就別再抱怨東抱怨西。
還有,動輒要求別人「善盡社會責任」的同時,別忘了在臉書這個「滿滿的大平台」上,你我也都分別是一個「個版」、一個「自媒體」——只要任何文章一開了地球,基本上你就變成一個公共媒體,隨時有可能幾千讚湧進來,幾萬人看到你發布的資訊。
我很喜歡一句話,「媒體的本質就是權力。」這也終於帶出了我最後真正最想要講的重點:
當你擁有了(前所未有的)權力,請想想,你要拿它來做什麼?
(全文完)
文末補記:昨晚只是想到什麼就寫什麼,一路下來莫名寫了五千多字,可能真的太過輕率,也真的太久沒有嘗試自己整理想法寫一篇公開的文章了。如今意外地看到許多朋友的轉發,現在馬上也等於給自己上了一課。
回頭看看,很多語氣可能太過強烈或看似針對特定人士與不周到之處,也請大家海涵。如今再怎麼一一去修改大概也沒用了,就誠懇接受朋友們的指教與批評。
希望透過這短短補記,再強調的幾點如下:
1.這篇文章嘗試透過個案,看自己觀察到的一些傳播環境變化,每一個觀點都只能算是「個人感想」,也沒有要針對個人或特定媒體「開罵」或「各打五十大板」的意思,當中也有很多不成熟不周到之處,如果冒犯到特定人士或企業,先說聲不好意思。但如果能引發更專業更有意義的討論——不論批評或贊同——都很榮幸。
2.自己也是所謂媒體業的小小從業員,在「流量」和「理想」之間苦苦掙扎、多所妥協,所以其實深知理想狀況的達成有多不容易,因此本文絕非想要「自命清高」站在某個高點去批判別人或是「覺得自己很會」——事實上,不論是我自己的私下言行或目前經營的小小頻道,基本上都絕對有非常多的缺失需要不斷改進。也希望同業或朋友們盡量不需要「以人廢言」,很歡迎直接就事論事提出指教與批評。
3.因為整篇文章極為冗長,粗淺地點了一些業界現狀,但現在看起來,若化約成唯一一段希望表達的重點,個人會覺得是:「在臉書平台主宰的傳播環境下,權力與義務(責任、或檢視標準)永遠應該相對應,才能促成更有意義的公眾討論」——這點對主流媒體或個人媒體、老媒體、新媒體、自媒體來說,應該都是一樣的。就像「蜘蛛人」(?)裡面說的一樣:「權力越大,責任越大。」
4.我很喜歡一位大大說過的「相互漏氣求進步」這句話。在「解決問題而非私人恩怨」的前提下,希望我們都能盡量做到「傳說中的」「友直友諒友多聞」,盡可能就事論事地討論與大家都相關的議題,不至親疏有別或被情緒影響。「跨越同溫層」的事情非常不容易,但包括我自己在內,可能每個人都稍稍把自己(在網路上的)ego放低一些,多先試著聽聽別人想表達什麼,會比較能夠避免所有公眾議題的討論,到最後常淪為各說各話和日趨極端的現象。
5.本文尚不夠成熟,我個人希望定義它是一個「公開接受各方指教,但維持不斷思考、調整空間」的「過程」而非「結果」,因此謝絕所有媒體平台的轉載刊登,若不嫌棄,歡迎一起交流討論即可。
張翔一敬上
地圖炮舉例 在 地圖炮| PTT鄉民百科 的推薦與評價
地圖炮 是廣泛存在於網路社群的流行語,在PTT也很流行。 原指《超級機器人大戰》系列中的一種地圖攻擊類型的武器,後用於通稱一些大規模殺傷性的武器或魔法。 ... <看更多>
地圖炮舉例 在 [閒聊] 什麼叫作地圖炮? 的推薦與評價
... ,大嬸年紀大跟不上潮流稍微一天沒上ptt就會被時代的新梗潮淹沒不敢在八卦版問,他們好兇喔這裡脾氣好的妹妹很多可以幫大嬸解惑一下什麼叫做地圖炮? ... 29 F 推leo28: 舉例: ... ... <看更多>
地圖炮舉例 在 看板Boy-Girl - Re: [討論] 噁男vs 母豬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CircusWorld (小丑世界)》之銘言:
: 老實說 以我的個人的觀感 並非代表全體 每個人觀感都不一樣
來聊一下簡單的邏輯吧
: 起初的確是男性比較多情緒性、負面的發言、地圖炮
: 可是近幾年下來 女性對男性的地圖炮也增長不少
: 或者說 雙重標準的情況也跟隨著男性一樣日趨嚴重
好的,所以你的論述是
情緒性、負面的發言、地圖炮
是"某些"男性起頭的
首先請用"某些"男性
別直接用"男性",不然看起來好像是男性都情緒負面地圖炮
我不想莫名其妙背上這樣的指控
然後你在某些男性情緒性負面地圖炮的背景下
說近幾年下來"某些"女生也一樣地圖炮或雙重標準
一樣,請用"某些"女性
我女友也不想莫名其妙背上這樣的指控
所以很明顯
你自己都知道是"某些"男性的情緒性負面地圖炮
造成的負面循環
那現在說女生一樣爛什麼的
女性一定不服氣的啊?
一定會想"啊幹老娘就活該被情緒性負面地圖炮轟爽不能回罵的喔?"
要解決地圖炮問題就是治本
如果"某些"負面情緒地圖炮的男性懂得收斂
某些女性仍然激進的我們說服
才是可能的解決辦法
在那之前的"一樣爛"
基於"先撩者賤"&"以牙還牙"這類一般人的想法
只會更增長衝突
對現況不會有任何幫助
: 舉例來說
: 我女友的工作環境同事幾乎都是女性居多
: 所以常常可以聽到她們打電話來"抱怨"
: 明明是同一個女同事 男性做的和女性做的事情幾乎一模一樣 可是男性就會被她罵爆
: 像是 那位女同事跟前任A男在一起的時候 就常常抱怨過他
: 交往初期就跟她說過 他的性需求比較大 希望性事頻率可以拉高
: 女同事覺得A男根本是渣男 只是為了性跟她在一起
: 很快就分手了 那陣子一直罵A男是渣男
這一點都不地圖炮啊?
她很明確地指稱A男是渣男
沒有地圖炮到任何其他男性吧?
: 可是她後來又交往了B男 也是一直在抱怨B男
: 說B男很像木頭 對性事也興趣缺缺的 很少主動想發生性關係
: 有時候她求歡被拒絕 覺得很傷心 好像自己沒有魅力一樣
: 有時候都懷疑B男是不是假面的渣男 在外面有其他女人 回到家才不碰她
: 一直抱怨想要分手了
這一點都不地圖炮啊?
她很明確地指稱B男是渣男
沒有地圖炮到任何其他男性吧?
: 在旁邊聽她們聊天的我都很納悶
: 男性對女性有性需求是渣男 對女性沒有性需求也是渣男
: 為什麼換個性別 就是男性的錯
你可以對你這位女友的女同事表達對她標準的疑惑
但你卻地圖炮了
男性對女性有需求就是渣男誰說的?
人家是一個女同事說她的前男友A男太重視性是渣男
對女性沒有性需求也是渣男是誰說的?
是同一個女同事說B男對她太沒有需求,她懷疑B在外有鬼是渣男
你可以選擇對這位女同事的標準質疑或攻擊
但你為何要上升成男性VS女性的地圖炮呢?
這樣你不是把本來你女友一個女同事的問題
打成男性VS女性的戰爭了嗎?
: 我都安慰自己這只是每個人的個性不同 只是少數個案而已
那你就好好用個案講啊?
開地圖炮只會大戰
因為會有價值觀不同的女性覺得自己很無辜被掃到
: 可是這種狀況屢見不鮮 (當然男性也很多這樣)
: 這種情況在板上也蠻常見的
: 女性發文遇到很嚴重的媽寶男、劈腿男、個性差的男性、詐騙男
: 下面女性版友的回文大多都是類似以下情況
你想說"大多"還是"都是"
"大多"不是,但"都是"就是地圖炮
一個是很多,一個是100%
而只要被對方看成是地圖炮,
就只有戰爭沒有討論
而且你要談男女差異的時候
不能只舉例女性吧?
: 推:抱抱 你很棒的 幸好你脫離了 快離開這種爛人吧
: 推:謝謝你分享這樣的經驗 我也有遇過這樣的類型 很多男生都是渣男
: 推:辛苦你了 你值得更好的
: 推:這個我信 一點都不誇張 身邊朋友有過這樣的經驗
有沒有男性以媽寶為傲的?
家裡給零用錢說自己財富自由的木牆大師冰法兄認識嗎?
但你注意一下,以上你舉的這些例子都是攻擊"個人"
不是什麼"台男都這樣"
當然實際我看過"台男不意外"
不過你舉的這些就是沒有地圖炮
所以我可以大膽說你的印象中這些攻擊多半沒在地圖炮的,對吧?
: 可是當男生發文遇到很嚴重的公主病女、劈腿女、詐騙女
: 這時候情況就完全相反了
男性呢?
這時候說什麼?
: 噓:台男又在發幻想文了 為了仇女而仇女 編造這個很開心嗎
: 噓:公主病還不是你們這種跪舔男養出來的
: 噓:看到正妹 小頭自己管不住 被騙活該
: 噓:有沒有想過 為什麼你都吸引到這種女生 我身邊的朋友都沒有這樣耶
母豬、台女不意外、台女救世賤等等?
基本上地圖炮多到滿出來
這樣自認非公主病的台女就會入場
(想要被打不還手請去找耶穌)
這樣覺得自己媽媽姐妹女友沒有公主病的部份台男也會入場
(然後入場想講理,會再被攻擊是什麼騎士團)
: 我不是說只有女性會這樣 男性當然也會這樣
: 不分男性、女性 都會有性別歧視、刻板印象的狀況發生
但這幾天的爭點就是
部分男性出來說"某些"男性整天台女地圖炮不好
然後被"某些"男性說什麼騎士團的
這就不是什麼男女一樣爛可以說明
因為這時候重點已經不是男女了
還是反台女地圖炮的男性們就自動變成不是男的?
: 包含我自己當然也會有
: 只是在版上謾罵 對彼此會有幫助嗎
你這篇文章主要說的就是
"你現在在這大戰雖然男生先的,但女生一樣爛沒比較好"
你覺得油助火勢?還是能讓雙方冷靜?
事情很簡單
不要地圖炮就會好很多了
事情就主要是某些"男性"在地圖炮無差別攻擊
: 只是會造成版面都是私人兩派的吵架 不論是非 只論派系立場
: 如果只是因為被地圖炮 就想地圖炮回去 這樣事情不會更好
所以問題就是不要開地圖炮啊?
大家有共識禁止地圖炮
比在那說"大家左臉被地圖炮轟了別反擊,右臉也讓他轟"
有意義的多
畢竟會那樣做的叫做聖人,釘在十字架上給人拜的
一般人做不到
大家當打不還手聖人就世界和平了這種說法沒有實質意義的
啊為什麼不去阻止開地圖炮打人的?
: 就像是你看到有人闖紅燈 你也會跟著闖紅燈嗎
就像是你看到有人被無端攻擊自衛時
你也會喊著"還手就跟他一樣了!為什麼不乖乖被他打呢?"
指責被攻擊方嗎?
你要成立鄭捷保護協會嗎??0.0?
: 應該是要慶幸自己沒有跟著聞風起舞 自己是個遵守法規的好人而開心這樣
應該是要慶幸自己是個不會地圖炮有家教的好人而開心這樣
: 而不是加入戰場 淌這個渾水
然後加入戰場
阻止那些到處地圖炮攻擊的人
一掃版面歪風
: 不去關注那些仇女、仇男文章 讓他們自嗨 久而久之他們就自討無趣了
動本的:"野狗咬人就讓牠咬啊?咬久牠們膩了就不會咬了"概念
現實野狗咬人還是要出動捕狗大隊的謝謝
沒人會在那被野狗咬到野狗膩為止的= =
鄭捷也不是捅人捅久了自己自討無趣不捅了
而是被制伏逮捕
啊為什麼正常使用者就得活該被地圖炮攻擊?
就要讓出版面讓地圖炮仔們洗版?
然後久而久之讓男女版變成仇女地圖炮版?
啊抱歉,以比例來看我不同意你一直想帶入的男女一樣爛
這版就是仇女的囂張&地圖炮程度遠大於仇男
: 大家越愛去文章底下爭論 這類型的文章就會越來越多
你這篇在文章底下爭論
喊著男女一樣爛
地圖炮跟反擊的一樣爛
這類型的文章會越來越少?
: 因為大家各自都在把同溫層拉得更緊 對立的情況會日趨激烈
所以大家得達成共識
個人觀感言論自由
但地圖炮就去死
不然地圖炮仔轟爽爽
你大哭一樣爛被攻擊的不要反擊
就會達成世界和平沒有對立了?
: 這樣只會讓男女版人數越來越少了 因為來只會看到雙方在吵架
這樣只會讓男女版人數越來越少了
未來只會看到地圖炮仔洗版
然後你大哭男女一樣爛
就讓地圖炮仔攻擊嘛
那正常人誰是被虐狂
要來領台女就是賤&反對的台男都是騎士團地圖炮攻擊?
: 最後 祝大家七夕情人節快樂 少點紛爭 多點和諧
: 謝謝大家
最後 助大家七夕情人節快樂
少點地圖炮 多點就事論事
謝謝大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9.13.100.2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y-Girl/M.1629080327.A.170.html
※ 編輯: madaniel (39.13.100.28 臺灣), 08/16/2021 10:19:47
※ 編輯: madaniel (39.13.100.28 臺灣), 08/16/2021 10:25:54
※ 編輯: madaniel (39.13.100.28 臺灣), 08/16/2021 10:27:00
※ 編輯: madaniel (39.13.100.28 臺灣), 08/16/2021 10:27:58
※ 引述《CircusWorld (小丑世界)》之銘言:
: 老實說 以我的個人的觀感 並非代表全體 每個人觀感都不一樣
: 起初的確是男性比較多情緒性、負面的發言、地圖炮
^^^^^^^^^^^^^^^^^^^^^^^^^^
你的閱讀能力還是保持水準ㄟ?
要證據去找CircusWorld (小丑世界)啊?
去問他誰說了算他誰啊?
問我幹嘛?
你的閱讀能力怎麼了你?
※ 編輯: madaniel (125.227.186.108 臺灣), 08/16/2021 10:57:19
你不去他文章下面吃屎
來我這裏吃屎?
我要為他的言論負責?
你是不是屎吃多了?
屎吃多了導致貼文章打臉自己?
屎吃多了會在B的文章下面哭喊A立論有問題?
感謝提供不要隨便吃屎的臨床數據啊
感覺後遺症超可怕0.0
※ 編輯: madaniel (39.13.100.28 臺灣), 08/16/2021 13:08:35
※ 編輯: madaniel (39.13.100.28 臺灣), 08/16/2021 13:10:31
至少我這種男性不會出來當地圖炮警察吧:p
啊他怎麼想他家的事情
他要罵他心目中的某些女性
也跟我母親姐妹女友無關這樣~
※ 編輯: madaniel (125.227.186.108 臺灣), 08/16/2021 13:33:11
這點好像可以討論?@@?
※ 編輯: madaniel (125.227.186.108 臺灣), 08/16/2021 15:57:25
那就不算地圖炮
(呼~在這板跟反論的版友有討論感覺真令人開心)
最近我的文章很多進來不討論只謾罵的東西@@
※ 編輯: madaniel (125.227.186.108 臺灣), 08/16/2021 16:03:55
為什麼我會覺得母豬是罵全體女性的地圖炮?@@?
或許是母豬使用者跟台女地圖炮使用者有重疊性的原因?(思考)
※ 編輯: madaniel (125.227.186.108 臺灣), 08/16/2021 16:06:54
母豬這詞我就無感了
類似噁男但更難聽
會讓我有地圖炮印象可能真的是與台女地圖炮重疊
感謝分享^^
※ 編輯: madaniel (125.227.186.108 臺灣), 08/16/2021 16:10:01
我就是這樣進戰場的
不然還真不干我的事0.0
※ 編輯: madaniel (125.227.186.108 臺灣), 08/16/2021 16:14:00
個人認為
整天主動拿這些名詞攻擊人的
大部分應該都不容易找對象吧
(被動回罵不計在內)
※ 編輯: madaniel (125.227.186.108 臺灣), 08/16/2021 16:20:1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