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開心能收到500輯這期的邀約,跟時尚學跨界,這次在畫面裡放入了不同品牌,選了
Balenciaga
SPRING 2022 READY-TO-WEAR 為主要服裝,因為這季的服裝玩心有趣翻完了Gucci,GG變BB。
Marine Serre
Jordan 1 Lows
Bottega veneta
Gucci
_
#Repost @500times_tw with @make_repost
・・・
⚠️【#發刊訊息】500輯 issue 39 「跟時尚學跨界」明(9/03)全台隨《聯合報》發刊,喜歡本期內容與封面創作的朋友,歡迎購買收藏。也提醒讀者,防疫期間外出務必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
🎁 自發刊日起至9/07(二)晚間23:59為止,於個人IG 限時動態發布「本期實體報紙」照片,並 tag 500輯IG官方帳號,就有機會獲得 #pazzo1000元折扣金,限量5組。(請留意個人帳號須為公開帳號,獲獎者會於9/08(三)由小編私訊通知。)
▾▾▾
#聯名 這個把戲在各行各業皆已屢見不鮮的當下,將其發揚光大的始作俑者——#時尚產業,近年藉由與異業間的跨界合作將視野延伸至各種不同維度,也許是消費者胃口都被養大了,也或許順應現代時尚對於整體「Lifestyle」更深層的追求,不誇張地說,大概已經沒有任何形式或類別的「聯名」是不可能發生的。
這不僅激發了年輕世代的想像與創意,也為傳統時尚品牌營銷打開新的康莊大道,而這一切究竟怎麼發生的呢?此次便從時尚產業相關人員的觀點與代表性案例中試著理出一些脈絡。跨出界之後的時尚,似乎真的離我們更近了一點。
▾▾▾
👉 本期客座主編:#許陳曜 @cappp0402
👉 本期封面:#桑拿大可 @sang___na
📍 也有這些地方可以索取,請見500輯FB粉專公告或 #500輯哪裡拿。防疫期間,合作索取點開放以各自公告為主。
#500輯 #有意思的觀點 #質感青年 #閱讀 #跟時尚學跨界 #時尚跨界 #500times #Reading #newspaper #桑拿大可 #時尚插畫 #時尚 #藝術
#sangnatake #illustration #art #fashion #style #taiwan #freedommenart
地方 創 生 案例 2022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訂閱【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https://pse.is/3b7x9h
並開啟🔔
《疫苗假訊息流竄臉書殺人? 政治病毒才是美最大敵人》
1.假訊息,成為美國疫苗施打率停滯不前的一大阻礙。美國總統拜登,日前公開直指臉書等社群媒體,放任惡意的疫苗假訊息在自己平台上流竄,造成太多人聽信網路謠言而不願接種疫苗,這種未善盡審查責任的做法,認為臉書是在殺人。白宮援引資料,美國保守派人士中,有一群由特定人士組成的12寇,一再流竄各大社群平台張貼反疫苗的陰謀論,但相關言論及文章,並未被刪除或者帳號遭移除。就有一位共和黨選民,即便已經染疫,也表示以後不會接種疫苗,因為一切都是民主黨政府的陰謀。
2.拜登的說法,因為太過武斷,而遭臉書發表聲明反擊,稱這些特定帳號人士,臉書都有持續保持監控,只是因為他們一再變更帳號躲避審查,才會讓假訊息流竄防不勝防,同時反擊拜登說法,認為總統的殺人說,只是替全美疫苗接種率未達標尋找代罪羔羊罷了。
3.美國疫苗政治化,早已不是新聞,白宮防疫顧問佛奇博士,在新冠肆虐這一年半裡,始終甩不掉共和黨議員一再替他貼上的疫情幫兇標籤。共和黨參議員保羅蘭德,日前又一次在國會聽證會上,暗示佛奇在任職美國國家衛生院期間,是協助美國資助中國武漢實驗室,培養超級病毒的禍首之一,也就間接引爆了新冠疫情。這讓佛奇當眾怒不可遏
,還擊蘭德身為國會議員,竟公然散布假新聞。
4.諷刺的是,共和黨保守派議員中的疫苗懷疑論者,與一向也高舉反疫苗大旗的福斯電視台,如今雙雙態度180度大轉變,不約而同呼籲未接種者速速進行施打,政治分析認為說穿了就是為了選舉不利,眼看民意風向不對,試圖選對邊站,才有利明年爭取連任。
{內文}
全美第四波新冠疫情正熾,感染及死亡人數雖對比峰值時相去甚遠,但當下這麼一場,幾乎只在未接種者間散開蔓延的大流行,讓近期看不到施打率該跟上的美國政府,公開點名矽谷必須負責。
NBC記者vs.美國總統 拜登:
針對新冠不實資訊一事,您有話要跟這些社交平台如臉書說的嗎?他們是在殺人啊,真的是啊,聽好了,美國目前只在未接種者中存在大流行,這是….這是在殺人啊
美國疫情反彈,讓面對媒體提問的總統拜登怒不可遏,直指包含臉書在內,美國多家社群媒體
未善盡把關職責,任由惡意的疫苗假訊息在平台上流竄,白宮援引非營利組織「對抗網路仇恨中心」統計資料,表示美國主要社交平台上的反疫苗訊息,近65%來自12名特定人士,而這12人幫組成的錯誤訊息「超級傳播鏈」,訊息既未被平台移除訊息,更遑論帳號有遭停用,就這樣肆無忌憚地在三大社群臉書 推特 Instagram上大鳴大放,其中一套理論新冠大流行是全球權貴設計的戰略遊戲,在疫苗接種過程中植入追蹤晶片,要監視你我一舉一動,臉書鳴冤擊鼓,認為總統扣的殺人大帽太過沉重。
新聞片段:
臉書在周末回擊,認為他們不該被怪罪全美接種率停滯,聲明稿中寫道:高達85%臉書用戶,已經接種或者願意接種新冠疫苗
新聞片段:
臉書還擊,在聲明稿中告訴NBC,明明美國公共衛生局長是給予稱讚,包括說臉書提供疫情訊息,政府根本在找施打率未達標的代罪羔羊
CNN記者vs.美國總統 拜登:
您上周說,像臉書這些公司及社群平台,是在扼殺美國人,我不是指臉書在殺人,而是這群12寇在散布假訊息,聽信這些假訊息者都會受傷,是假訊息在殺人
美國總統 拜登:
我希望臉書不要太執著於我說的 「臉書是在殺人啊」那句話,而是拿出行動解決錯誤訊息散播
縱使拜登後來對自己的臉書殺人說輕描淡寫帶過,臉書確實也無須對美國施打率近來始終不振負起全責,但流傳在全美的疫苗懷疑論,卻是已造成太多家庭,對疫苗認知產生不同出現失和問題,
近期令全美譁然的經典案例,就是出現未接種而染疫的共和黨選民,即便因此而大病一場,卻依然鐵了心不施打,堅信著美國右派人士所散布的疫苗陰謀論。
共和黨選民 羅伊vs.CBS記者:
我正在逐漸康復,明天就能出院,我會因此去打疫苗嗎?我不會 因為…,(為什麼不) ,因為疫苗有太多爭議
CBS記者vs. 共和黨選民 羅伊:
假設在你生病前,有機會注射疫苗,預防自己被感染,你會接種嗎?不會。你寧可經歷這一切嗎?我寧可經歷這一切就是這樣,別想強迫我接受這一切。從地方 州 到聯邦政府,都在強迫我們接受這一切,要強迫你接受什麼,強迫你接受科學嗎?不是,強迫我接受他們的政治議程,拜登政府的政治議程,就是要你去打疫苗
美國疫苗政治化,早已不是新聞,作為身處政治核心的科學家,白宮防疫顧問佛奇博士在新冠肆虐這一年半裡,所經歷的形象轉折,正是疫苗政治化活生生的寫照,例如他始終甩不掉共和黨議員,一再替他貼上的幫凶標籤,直指他任職美國國家衛生院期間,代表美國資助中國武漢實驗室,中美於是共同進行超級病毒研究,是引爆全球新冠疫情的一大幫凶。
白宮防疫首席顧問 佛奇vs.共和黨參議員 保羅:
你完全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這就是我的肺腑之言,我們還是不清楚,還不清楚病毒是否從武漢實驗室來,但檯面上所有證據都指向如此,實驗室創辦人絕對得負上責任,當然也包括你
我實在…(委員會應讓證人答辯),我實在很痛恨你正在散播的這套謊言 參議員
超級病毒研究的原始目的,本是要協助防疫,替下場疫情預做準備,但在美國保守派人士看來,尤其激進右派眼中,佛奇被直指為病毒強化的始作俑者之一,痛批他手上沾染幾百萬染疫死者的鮮血,要求他下台負責,甚至把佛奇抓起來關的激烈言論,也隨著一批去年佛奇,在公務往來上電郵內容的曝光,捲起了不小的政治風暴。
CNN主播vs.佛奇博士:
有一封郵件,是EcoHealth一名主管寄給你的,這個組織曾提供資金,贊助武漢實驗室的研究。在郵件中他對你表示「感謝」,針對你公開宣稱病毒源於自然界的言論。
CNN主播vs.佛奇博士:
有些人就此批評,說這封郵件證明了你和武漢實驗室的背後金主,過從甚密,您怎麼回應?這根本是胡說,這封郵件完全沒有證明他們所說的那些關係,那封信是他們寫給我的。我一直強調,現在也同樣再次重申:我直到今天仍認為,新冠最可能的來源,是從動物傳染給人類,但我永遠保持開放態度,承認有其他的可能性、其他的可能來源,包括可能是由實驗室流出...
諷刺的是,共和黨保守派議員中的疫苗懷疑論者,與一向也高舉反疫苗大旗的福斯電視台,如今雙雙態度180度大轉變,不約而同呼籲未接種者速速進行施打,包括染疫痊癒的眾院大老史嘉利斯,和川普超級好朋友福斯主播漢尼提。
新聞片段:
福斯主持人漢尼提這位今年初曾對施打疫苗多所質疑,在本周懇求他的觀眾,拜託去打疫苗
福斯主播 漢尼提:
打疫苗對許多美國人來說,絕對是對的,我相信科學,我相信疫苗科學
新聞片段:
這位共和黨眾院二號人物,曾說相信體內已有病毒抗體,但最近他越來越憂心Delta造成的確診攀升,因此上個周末,史嘉利斯終於打了疫苗,如今他的言行,像是要別人一起跟風
共和黨眾院少數黨黨鞭 史嘉利斯:
這很安全有效,我打了而且展示照片,鼓勵民眾施打。
CBS記者vs.共和黨選民 羅伊:
你知道史嘉利斯是誰吧,我很清楚史嘉利斯是誰
CBS記者vs.共和黨選民 羅伊:
「他認為疫苗安全有效」(念新聞內容) 你的反應是什麼 我不認同 你會因為他的意見而改變決定嗎 不會 他不會
網路媒體總編輯 塔列芙:
如果你是一個政治人物,面對2022年的期中改選,或是2024年有望角逐共和黨總統提名的候選人,站在對的一邊是很重要的
說穿了都是為了政治利益,共和黨不想再輸2022期中選舉,想看對眼下風向,在最能拉攏選票的議題上選對邊站,對照那些早已把疫苗懷疑論,聽入耳聽入心的共和黨選民來看,或許政治病毒,才是這場大流行中美國最大的敵人。
https://youtu.be/oqWn9C3sMhQ
地方 創 生 案例 2022 在 李姓中壢選民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在民意至上的台灣,未來恐將在肺炎感染數增加而管制升級,與內需經濟瀕臨崩潰後解封反覆,直到疫苗打足數量為止。這是以更多人命付出的代價,蔡政府此時的微開放,就看2022年民眾到時會把帳算在誰身上。地方首長如果夠聰明,並考量醫療機構量能有限,應「適時地」篩出感染者,提醒忍不住的民眾再等等。遺憾的是,又將有人民為政府不顧專業的決策付出生命代價,民主政治就是自作自受。只是,下次選舉時,又有誰還能記得這點。>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9日宣布,3級警戒延長,但從13日起「微解封」,並授權各級政府適時調整相關規定。對照蔡政府之前大權一把抓,現在卻謙虛地給地方決定空間,外界大多眉頭一皺,覺得案情並不單純。
蔡政府此舉是下了險招:想把地方拖下水,共同承擔人民病死或餓死的責任,為即將到來的2022年縣市長選舉累積相罵本。這恐怕是全台縣市選擇「逆時中」的原因。
但有用嗎?而地方下一步又該怎麼走?
從專業角度來看,蔡政府此次「微解封」政策是大有問題的,在民主治理的價值競逐,是從民選代表最大的分贓制,演進到強調專業官僚的功績制,再進入「政務領導」,也就是官僚與執政黨進行協商,仍保有其專業地位。
遺憾的是,台灣的民主治理不像「政務領導」,「微解封」政策並非從公衛專業考量。在疫苗施打比例不高情況下,蔡政府仍將餐飲娛樂場所與9人以下旅行團等解封。這把行政院主計總處剛公布,創下7年半以來新高的5月份失業率連在一起想,不少台人恐怕要在餓死或病死二選一了。
只是在專業不彰的情況下,地方縣市長擔心的是疫情如果再起,算是誰的責任?
陳時中部長話說的漂亮:「這次用框架是全國一致,細節由各政府訂定,這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負責的。」但之前陳部長只因金門的快篩令未正式告知及提出申請,就反應明快地下令撤銷,當時應該更一致吧?!
再看看3+11案例裡,衛福部次長石崇良還能說破口「主要從萬華散播開來」,以及為環南市場疫情舉行聯合記者會時,讓台北市長覺得是被設局。就知道陳部長說法是靠不住的。
【專家之眼】微解封 是蔡政府與地方對賭未來民意
https://udn.com/news/story/122173/5598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