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一個地方-聲景地圖介紹】
在羅馬旅行時,曾在路邊看到一個小牌子,寫著「You don't visit Rome,you discover it」(你不造訪羅馬,你發現它)。「發現」一個地方的並非來自偶然,有人用雙腳踏遍每個角落、有人泡在各式的咖啡館,用不同風味的咖啡認識一座城市,甚至,你也能用「聲音」,來認識各地的風貌。以下介紹幾個有趣的聲景地圖。
1⃣📌台灣聲音地圖
2011年吳燦政開始「台灣聲音環境資料庫計劃」,他使用「Radio Aporee」網站架設「台灣聲音地圖」,目前地圖已收藏約14000筆環境音,屬於古道的聲音是什麼?風吹過木麻黃的聲音又是什麼?擁有台灣79%蛙類的桃米生態村聽起來又是什麼?「台灣聲音地圖」給了我們認識台灣一種有趣的媒介。
🔹連結👉https://tinyurl.com/yzj9847y
2⃣📌台灣聲景協會
台灣聲景協會的地圖收錄聲音雖然較少,但裡面不乏許多有趣的生物聲景,像是阿里山冠羽畫眉的叫聲,或是苑裡海邊的磯鷸鳴叫。聆聽的過程中,不難感受到台灣真的是一個具有生態多樣性的寶島啊!
🔹連結👉https://www.soundscape.org.tw/
3⃣📌鄉音苑(Phonemica)
「鄉音苑」是由美國人司圓直(Steve Hansen)所創辦,收錄中國各地方言短句和口述故事,內容從老師傅講述太極拳的打法,到祖輩回憶文革都有。創辦人談到創辦緣由,是因為他在北京時,觀察到「身邊的朋友,不少人用一種奇怪的語言跟父母打電話,好像每個人都有一段秘密生活」
🔹連結👉https://pse.is/3mtcd7
#台灣聲景 #聲景地圖 #聲音地圖 #一百種認識台灣的方法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地方 環境資料 庫」的推薦目錄:
地方 環境資料 庫 在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Green Citizens' Action Allianc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到透明足跡💻通報污染,協助制度更完善💯】
#一起到透明足跡通報污染
你是否曾經看到住家附近的工廠排放污染而向環保局檢舉🤔?從窗戶外飄進異味,卻求助無門😩?
一起到透明足跡網站「通報污染」📢吧!
#找到制度缺漏有效改善稽查結果
我們很清楚檢舉之後的無力感😰,是民眾難以繼續參與監督的重要因素。因此,透明足跡希望可以累積更多通報案例,找出稽查結果與大眾期待落差之間的制度缺漏,做為跟政府溝通的基礎
我們希望:
➡️更多人使用透明足跡通報機制
➡️把資訊寫完整一些(時間、地點、味道像什麼)
讓我們有更充分的資訊做後續的追蹤,也讓這些資料能夠發揮更大的價值
#長遠而穩定的支持 #很重要
一年前,在嘖嘖募資單筆捐款的支持下,透明足跡網站正式成立,如今我們已經累積相當大的環境資料和污染數據資料庫,我們能夠「從數據找到證據」
⭐來督促企業負起環境社會責任
⭐來給予地方政府改善治理制度
這些工作將會持續進行,我們需要大家長遠而穩定的定期定額支持,成為透明足跡的穩定力量。
📍透過「透明足跡」通報污染:https://thaubing.gcaa.org.tw/report/elsewhere
📍小額支持透明足跡,帳單上最超值的五百元:https://gcaa.neticrm.tw/civicrm/contribute/transact…
#透明足跡
#臭臭味道 #記得通報 #單押的很勉強
圖片改編自:伊藤潤二
地方 環境資料 庫 在 華人民主書院 New School for Democrac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津爆一週年業主遭威脅返舊居住戶不信官方數據
8月12日 是天津危險品倉庫爆炸一周年紀念日。一年來,受害業主雖不斷抗爭,最後仍被迫屈服與政府簽署不合理的回購協定。當局還派人到抗議業主的單位以開除相威脅, 逼迫其就範。此外,天津市政府於去年爆炸發生不足一個月後,提出要在核心爆炸區建設海港生態公園,但近日有消息指,因危險廢品處理較預期難,公園竣工無 期。而天津官方日前發佈爆炸區的環境資料顯示,土壤、水、空氣均達標。但有業主表述不相信官方資料。
天津大爆炸本週五將屆一周年。天津濱海新區政府8月11日表示,市長黃興國8月10日巡視受影響地區。濱海新區政府宣佈,附近受影響的住宅社區均已完成翻新維修。但據瞭解,目前只有少量住戶返回舊居。有業主稱一年來雖不斷抗爭,最後仍被迫屈服與政府簽署不合理的回購協定。
啟航家園業主潘先生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時稱,社區目前還在維修,未能返回居住。他曾在業主群裡得知,不少業主原本不同意賠償安排,但當局派人到單位和企業威脅,不簽字則工作不保,許多人被逼接受補償。
潘先生:“我在啟航家園,爆炸受損了一直在維修,現在在搞社區綠化,因為社區裡面都受損了,牆壁已經搞完了。”
記者:“據說現在很多人不願意回去住是嗎?”
潘先生:“對,有一部份人反對,因為說白了,好多人在乎這個。一說爆炸了,當時死亡的人也不少。基本像啟航家園、海港城現在一戶人家都沒住,但是政府壓迫必需回來住。”
此外,當局於去年爆炸發生不足一個月後,提出要在核心爆炸區建設占地24公頃的海港生態公園,原規劃於上月底完工。但綜合媒體報導,因危險廢品處理較預期難,公園竣工遙遙無期。
對此,潘先生指,計畫建公園的地方目前還是“亂糟糟”的:
“現在說在爆炸點那邊建一個大公園兒,像一個紀念館一樣。但是環境還是那個環境,過去哪怕你現在看也是亂糟糟的一片,肯定會污染了,還沒處理好。”
潘先生還表示,大多數業主選擇讓政府“收購”的方式賣掉房子,但在周邊房價不斷飆升的情況下,得到的費用已經無法購買和原先同樣規格的房產。
記者:“當初政府回購是1.3倍對嗎?”
潘先生:“旁邊有社區,沒爆炸之前是1.3萬1.4萬左右,現在1萬6、7。現在政府的發展那邊,暫時都這麼說,價格會在2萬2以上。”
據濱海新區政府的官方微博公佈,目前已處理77噸危險品,廢棄沾染化學品的物品超過1000噸、污染土壤9000噸。去年底已完成處理事故產生的100萬噸含氰廢水。今年1月至今,在海水未有檢出氰化物,相信事故未有對渤海灣海洋環境造成影響。區內空氣品質均保持在事故前的水準;爆炸中心區外5公里範圍的土壤,未有檢出氰化物,50個水環境監測點,至今未有出現超標。
不過,附近的居民馮小姐告訴自由亞洲電台,許多住戶至今仍有陰影,並不相信官方資料,還是擔心化學品污染,所以將房子租了出去:
“爆炸之後,好多房子現在都往外出租的狀態,自己都不住了。重建了之後,應該是有好多還會回去,有一部份肯定是不想回去的。”
香港《蘋果日報》報導,有環保組織數月前曾向當局申請公開爆炸地修復情況等資訊,但當局以涉商業機密為由拒公佈相關監測資料。
去年8月12日,天津港瑞海公司的危險品倉庫在深夜起火,引發大爆炸。官方公佈,事故導致165人遇難,8人失蹤,近八百人受傷,並對附近地區造成嚴重化學污染。
(新聞由自由亞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