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雞、屎尿、核電 】
知道嗎,丹麥養豬場沒有一絲臭味,還佔歐洲豬肉市場2/3以上。
但台灣豬曾經在世界的頂端,一度丹麥豬看不到台灣的車尾燈,「台灣豬肉」嚇嚇叫,是世界第二名,一直到1997年的口蹄疫掉下來,之後再加上環境的污染才掉到谷底的。之後不只出口糟糕,內需也很糟糕,台灣糧食自給率只有百分之三十二。
丹麥豬當然也遇到過屎尿污染問題,豬糞尿會造成汙染,但是丹麥利用產官學合作,讓把廢水變成資源,沼氣發電,於是豬肉不斷的(帝國式)擴張。
【台灣豬1996年 高峰1070萬頭】
丹麥的農業合作社,主責擴張農業以及資源的公平分配。世界今日主要的離岸風機也是要依賴丹麥,丹麥560萬人口,為何打敗德國跟美國,看看台灣,是不是應該要從核心價值出發,無論是能源自主、風力沼氣都是一樣的道理,從這些基本價值去出發,未必要一下就想要跟AI 科技、奈米技術人人接軌,利用現有的,漸進式創新慢慢走才對。
丹麥正因為有了非核共識才會有再生能源,說個故事給你聽,丹麥非核家園共識源自於1973年,當年很依賴進口石油(1973年石油危機時依賴化石燃料比%88),所以第一次石油危機時本來說要蓋核電廠,但1974年有一小撮人超級反對核電,發揮影響力。我們台灣一缺電,擁核的人就彈出來,非常不利於經濟轉型,當時丹麥「非核家園」一過,1976年更解散原子能委員會,全力發展風力發電,然後過程中合作社就是一個很重要的組織。
丹麥現在還有風機學校,培養風機人才送到世界各地,證照維修不失業,地方還有私人風機賣電賺錢,台灣現在推動的電業自由化也就是如此,關鍵字就是「廠網分離」,讓電網維持中立。
【禁用抗生素 丹麥畜牧業:這我怎麼做生意?】
進步價值可以當飯吃嗎?可以啊,然後還可以賣,這卻是30年前丹麥的事了。而社會反彈是一定的,但科學價值會說話。
不只是可以當飯吃,還有進步價值影響的各種層面,例如抗生素,90年代中期,丹麥有人發現動物飼料會造成抗藥性,一取得科學證據,國家就動起來,當年丹麥業界反彈非常的大,說會造成產業崩潰母湯等等,科學家就用科學來說明,結果就是丹麥豬每公斤降到「40毫克」以下的抗生素,都畜牧業也持續增長,沒有崩潰,同時美國的肉品與雞蛋每公斤抗生素含有「300毫克」,是你你要吃哪隻?
【直接看結論】🐖🐖🐖🐖🐖🐖🐖🐖🐖🐖🐖
一、丹麥的綠能架構,最核心精神就是當年的「非核家園」,通過後馬上在1976解散原子能委員會,才會有後來的豬屎發電,以及後來的離岸風機帝國。台灣什麼技術都有很好發展的基礎,但,我們的核心價值就是搖擺不定,政策的討論不採取科學觀點,直直落後丹麥「三十年」!
二、雲林的豬雞跟農業的對立,地方政府要負最大的責任,因為要迎合中央的綠能政策,節電、綠能政立意良善,但,地方政府完全不知道怎麼做。沼氣發電的技術沒有好好地被推動,有人在做了但是規模很小。農、畜不一定是對立的,明明是可以雙贏的。
三、「以核養綠公投」是直接把核能當做綠能算進去,要把「非核家園」給廢掉!天吶,如果不好好的訂定國家目標,一鼓作氣的資源都投入綠電,怎麼能夠好好朝一個目標發展呢?好,你說台灣風場差,但地熱總蘊含豐富吧!說個笑話,說不定三十年前台灣非核家園,全國上下目標一致,今天流通於世界的地熱探測儀,或是台灣地熱發電機組出口品牌,或可以取代GOGORO咧。
#台灣豬
#丹麥豬
#幹小事看新聞
地熱谷 維修 在 雪羊視界 Vision of a Snow ram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看山,聊電 》
既然今天大家輪流停電,就來回味一下清境農場對面的山上,光被八表的電塔與卡賀爾山的景色,順便粗淺的聊聊台灣的電力現況吧!
能高越嶺東西輸電線,是全台灣第一條東西輸電系統,為了將慕谷慕魚上游銅門電廠群豐沛的水力發電往西部輸送而建。
台灣也曾有過水力發電能跨越中央山脈支援西部電網的日子,但如今東部的電力早已要靠西部電廠維生。這座島嶼這麼小,人卻如此多,經濟發展之下便有了這樣的必然結果。
電越來越不夠,怎麼辦?
有人說多蓋電廠就好,但現實情況是,蓋電廠要地、拉電纜也要地,可是根本沒人希望電廠蓋在自己家隔壁、更沒有人希望和超高壓輸電線相伴而眠、更別說地價超貴。
當年台電要興建南北超高壓第三迴路系統,光取得電塔用地就吃足了苦頭,一再拖延,最後因為1999的大停電才得以順利推行,距今不到20年。
光「用地取得」都有困難了,更遑論接下來「環保」這一關。
風力發電有低頻噪音,我站在下面聽過,很令人煩躁,所以要離民宅很遠;火力發電、燃氣發電等燒東西的發電製造超大量二氧化碳;水力發電,不好意思能蓋的地方都蓋滿了,而且最不環保;太陽能...別說笑了,太陽能目前技術只能當輔助,離主力還太遠;地熱,技術和成本都是問題;潮汐,未來科技,距離實現只差一小步但還不是辦法;核能,光核廢料擺哪就吵不完了,更別說人為疏失帶來的可怕風險了。
這邊可以觀看台電的發電機運轉實況:
http://www.taipower.com.tw/conte…/new_info/new_info_in.aspx…
從這裡可以看到,台灣目前發電廠可以分為三種有趣的分類:吵架系、燃燒系和環保系。
---
來聊聊吵架系的核電:核能電廠現在有三具機組在維修,但是,就算全開也只能供應台灣16%的電力。而以一座核電廠兩具機組來算的話,差不多可以提供台灣6%電力,意思就是說,只要蓋到核廿,台灣就能完全靠核能發電維生了,0碳排放好棒棒呢!
但為什麼我們沒這麼做?因為風險。
因為沒有人能確保核電廠可以100%安全,不然福島核災撤離區,今天依然人聲鼎沸。
一座核電廠出事,要撤離方圓8公里以內的人,那是好幾萬人的數量。稍微思考一下:
這數萬人我們要讓他們住哪裡?擁核派的家?
再來,要憑空生出幾萬個工作機會給他們,辦得到嗎?
我們的政府有富有到足以支持這幾萬個家庭的賠償嗎?
失去家園與經濟的這幾萬個人會不會成為新的社會問題?
有沒有想過當一個人窮到一無所有的時候,也是最兇悍的時候,我們有能力承擔這樣巨量的敵意嗎?
我覺得核廢料如果處置得當,那麼核電是好東西——碳排少、但發電量超大,但那是對大陸型國家而言。寸土寸金的島國,真的有能力承擔核災帶來的社會成本嗎?看看福島就知道了,每一次核電廠選址都是一種豪賭——賭輸了,家園瞬即成為煉獄。
要不要增建核電廠,我們該問自己的是,有沒有準備好承受這樣萬一的準備呢?日本人口密度比我們低,福島就已經成為他們十分頭痛的問題了,那台灣呢?
擁核的當下,我們也得思考這個看似天馬行空的問題,不然就跟騎車不戴安全帽一樣,不出事沒事,有事上西天。
---
再回頭看火力,今天跳機的大潭電廠(燃氣發電)居然可以抵2座核電廠的發電量,也難怪今天會跳電了...
綜觀台灣電力系統,燃燒系:燃煤、燃氣、燃油,總共佔了78%以上的發電量,是不是該繼續增建燃燒系的電廠,繼續促進全球暖化還有增加PM2.5、順便押寶石化燃料什麼時候耗盡,這個是非常值得思考的事情。
---
最後是環保系,但是在陽光空氣水三元素裡面,唯一能打的就是水力發電了,但那是用永遠回不來的山林所換來的。犧牲巨大的生態環境,才換來一點點的發電量,水力發電其實是比核電還要更不環保的存在——一樣是超大片永遠不能再用的土地,只是一個有輻射、一個在水底,但水力犧牲的地比核電大太多太多。
風力發電和太陽能就別提了,那個量完全悲劇... 而且有趣的是,太陽能發電的量,絕大多數都是來自向民間購電,列表上的太陽能發電廠反而貢獻微薄。
---
大陸有大陸的玩法,島嶼有島嶼的玩法,把大陸思維帶來島嶼的中華民國,在各種層面上都無法適應島嶼生活,至今猶然。綠營執政,但現在掌權的人全都是黨國教育出身的,那還是大陸思維,是刻在骨頭裡,很難分離的。
面對缺電,我們應該思考的是如何促進現有電力系統的效率、輔導企業節電、個人省電,而不是拼命蓋電廠——因為電廠很貴、社會成本、環境成本都非常大,這應該是放在最後考慮的選項,而不是一出事就高喊「我要新電廠!」「我要核電!」
......這些人以為是在打紅色警戒,電廠一座800很便宜嗎?
政府一直以來都不盛行「提高效率」的文化,因為這種事沒有「實體」,是看不見政績的。「蓋新的東西」才能有效拉抬自己聲望、為自己的政治生涯加分,於是一直進行著各種鋪張浪費的建設,直到債台高築。
面對電力的短缺,繼續擁抱建設思維,總有一天會面臨極限,因為台灣的地實在是太少了、環境已經被毀的夠可憐了。那麼,我們的政府在電能政策的思考上,是不是可以轉個彎,擺脫0和1的思考,為環境和民生取一個平衡點呢?
人生存在世界上,對環境就是一種負擔。而選擇付出怎麼樣的成本來支持舒適的現代生活、吹冷氣滑手機,就是現代人所必須思考、關注的大事了。
地熱谷 維修 在 Eddie Tam 譚新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港樓設「最低面積」刻不容緩
林鄭月娥當選下屆特首。誠哥果然洞悉先機,寄望下屆特首能夠像女媧般煉石補天。林鄭亦承認修補香港撕裂是她的首要任務。
撕裂當然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部分有關政改問題,非本欄焦點。但除政治外,住屋問題肯定是導致社會撕裂的另一個主因。擁有私人住宅的比例剛在50%左右,怎能不撕裂?超高的房地產價格導致嚴重的貧富懸殊,和扼殺大量的創意和機會。
上周討論不少本港樓市的風險問題,大部分觀點受到讀者贊同,但亦有小部分樓市「鐵粉」仍然堅信港樓是唯一的最好投資。多謝有些細心的讀者指出我的一個錯誤。他們指出樓花SSD的三年計算是從正式買賣日起計,不用等到收樓日。不用多等兩年一定是好事,但問題是美國正加快加息步伐,其實全球包括內地都已開始收緊貨幣政策,那麼就算只是三年後的香港樓市狀況都很難預測。
上周我用了一層400萬元的樓來計算加息對供樓和價值的潛在影響。有人認為租金回報不止2厘,每個業主都想愈高愈好,但事實比較殘酷,扣除高昂的管理費,計及差餉地稅,再加上必須的維修保養費用,和必定出現的空置期和租樓佣金,淨回報確只有2厘左右;豪宅更遠低於此。無論租金多少,只要不變,其實對我的計算一點影響都沒有。在未來一年半,如樓按利率從2.15厘升至3.65厘,用Cap Rate計算模式,理論價值跌至240萬左右。如要理論價值維持在400萬元,那麼租金就需要上升70%,你覺得有可能嗎?
有人問到明年底前,美國真的會加息6至7次(每次0.25厘)嗎?我沒有水晶球,亦不相信這周期性通脹會變成超級通脹。但金融海嘯後的9年以來,全球通脹和利率一直都是「不正常」的低下,所以在聯儲局眼中,現在加息只是把利率「正常化」而已。美國的消費物價指數(CPI)已回升至2.7%,但短期Fed Funds利率仍只1厘,所以實際(real)利率仍是負1.5厘。就算CPI不再上升,聯儲局亦確需再加6至7次才能把實際利率提升至0厘。
造地需時難撲熾熱樓火
本港的平均呎價幾乎是全球最高,負擔能力反為接近全球最差,所以就算美國只是「相對溫和」地加息,香港樓市的中長期風險仍非常高。林鄭的新政府真的束手無策嗎?傳統方法主要兩招,但不大奏效。
1)最玄門正宗和最多人呼籲的是增加供應量。其實未來三四年的供應量約9.4萬單位,已不算少。有些專家仍認為長期土地供應不足夠,鼓勵加速造地,包括填海、發展棕地,改變農地和郊野公園用途等。這方案需頗長時間才有成效,所以反被一些人故意扭曲為遠水不能救近火,反成為短期炒作的藉口。
2)打擊炒風和找方法壓抑需求。印花稅和收緊槓桿等辣招已用了很多,但仍不奏效,主因是近期大量內地熱錢湧入,再次引發一波非理性的炒樓熱潮。我認為再加印花稅已不合理。有人建議模仿內地設限購令,但這類措施違反香港自由市場的優良傳統。如強硬阻止內地資金來港搶高地價,這招必定有效,但就更背棄香港資金自由進出的核心價值。
讓我來建議兩個較新的方法,希望新政府可以考慮一下。
1)首先本港人口增長緩慢兼快速老齡化,我非常懷疑需求是否真的像地產界人士說得那麼強勁。對比國內外城市,香港交易量嚴重偏低,顯示需求薄弱,而且全集中在被劏到愈求愈細的納米樓,已到危險邊緣。現今再繼續買樓的人,主要目的是跟風投機,更或備受忽悠,以為現在不買就蝕底,擔憂未來更買不到。
所以我認為最有效的方法是禁止把樓劏得更細,應馬上立例新樓要有「最低面積」,例如300平方呎。現在有些納米樓已少於150呎,根本不合人道;說得難聽一點,棺材樓都稱不上,大副一點的都放不下,根本連門口都抬不入!
有了最低面積,平均呎價就一定不會再狂升。人均收入其實增長得很慢,所以唯一把呎價推高的方法就是把樓劏細。所以過去多年,其實中半山較大面積的傳統豪宅價格升幅很小,呎價來講,很多納米新盤都快追到了。
家居價值保險防樓價崩潰
2)另一個值得考慮的方法是設計一種較創新的金融產品 ── 「家居價值保險」(Home Equity Insurance)。這想法是十多年前由非常有名的耶魯教授兼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Robert Shiller提出的。他亦是美國最權威的Case-Shiller房產指數的設計者之一。Case-Shiller指數期貨在芝加哥期貨交易所有買賣,但成交額不算很高。另外在2003年,Shiller教授亦曾跟一些非牟利機構在紐約州的Syracuse市推出「家居價值保險」作為一個pilot project,按一個修訂Black-Scholes期權模型計算出來;當時的一次性保費只為房價的1.5%。結果當2008年金融海嘯來臨時,全國樓價崩潰,由2006年最高點至2009年谷底,指數下跌了近34%,但Syracuse的房價在這段時間內不跌反升了一點!
Syracuse只是一個小城市,那次只可算是個實驗,當然不可直接跟香港這個國際大都市來比較。但實驗結果令人鼓舞,可能值得香港政府研究。我建議由金管局牽頭,聯同港交所(00388)和一些如友邦(01299)、平安(02318)、滙豐(0005)和中銀(02388)等大型保險公司和銀行來做一些研究。如有需要,我願意略盡綿力,跟Shiller教授那邊溝通。
如這個「家居價值保險」計劃能在香港成功實行, 更可成為全國先驅。內地房產市場更熾熱,對保險的需求更大,可能是一個百萬億人民幣級的市場機會!
中環資產持有滙控的財務權益。
#中環資產 #centralasset #cai #信報 #中環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