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鹽田光電學到的事:眾人走過爭議 合力開啟「布袋模式」-- 鹽田光電系列報導5 (02/13/2020 TEIA環境資訊中心)
(記者 陳文姿報導)「東方環頸鴴今年第一巢開始下蛋了,這比去年、前年都早!」在地民眾邱彩綢興奮分享他的新發現。
自從去年底民間團體認領布袋10區[註1] 鹽田後,初步的巡檢、紀錄工作已經展開。除了看哪裡被偷倒垃圾、紀錄水位高低、鳥況變化,接著拜訪鹽田周圍的養殖漁民,了解魚塭排水習慣等,這些都是在為下一步的鹽田水位管理、排鹽、教育推廣等工作鋪路。
2018年底,候鳥來台過冬時節,一張外籍賞鳥人士拍下嘉義布袋鹽田光電正在施工的照片在網路上曝光,鹽田光電成了破壞生態的代名詞。沸揚的論辯口水過去,一年後,出現了另一則默默無聞的新聞:在中央與地方政府協力下,當地人士跟環保團體共組的「布袋鹽田濕地保育工作平台」跟國產署正式簽約,認養下91公頃、約3.5個大安森林公園大小的布袋10區鹽田。
合作握手的照片背後,承載許多人的付出,以及對綠能、社區與生態間共存的摸索歷程,有人稱為「布袋模式」,但在不同人的心中,都有他自己對布袋經驗的解讀。
鹽田今昔 一場20年的生態復育歷程
跟遭廢棄而成為野生動物天堂的地方不同,布袋鹽田鳥況逐年上升,其實與人為介入有關。前布袋鹽田鹽工[註2] 的子弟、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執行長的蔡福昌,娓娓道來布袋的變遷。
話說從前,2001年布袋鹽田正式廢曬,管控鹽田水位的水門隨之拆除或封閉。冬天鹽田乾涸,海風颳起沙塵。受不了風吹沙的居民開始自主管理水門,讓水漫鹽田;另一方面,鹽田周圍的養殖魚塭水路與鹽田潮溝共用,排水須經由鹽田。對居民跟養殖漁民而言,「鹽田有水」才能有好環境,於是開始自主管理鹽田。
除了高低合適的水位成了候鳥棲息之所,每年魚塭曬池時,小魚小蝦順著排水流入鹽田,成為千里而來冬候鳥的饗宴。布袋鹽田成為高蹺鴴、東方環頸鴴及小燕鷗等水鳥繁殖區,鳥況一年比一年好,進入大爆發。
「看到一群破百隻的鳥,那感受完全不一樣。」回想布袋逃過八輕、渡假村等開發計畫,生息20幾年,蔡福昌說,「事後來看,這就是一種生態復育。」
生態補償的試驗場 為地面光電找出路
人為輕度介入,這樣的管理方式讓布袋成為重要鳥類棲地環境,但礙於法規與人力,無法處理水閘門老舊毀損、被亂倒垃圾、甚至是有害廢棄物等情況。
沒被劃入國家重要濕地的鹽田,時時面對開發壓力;認養土地的構想在各方努力下逐步成形。講白了,其實是民間力量跟國家爭地,也是「讓自然持續在這片人為濕地上做工」的期望。
2018年底,地球公民基金會在布袋舉行鹽田光電開發論壇,受邀出席的經濟部能源局組長陳崇憲當場表示支持。在行政院聯繫下,國產署於去(2019)年初提出國有非公用土地的認養原則,去年底首批審定的認養計畫上路,嘉義布袋跟台南七股都列在其中。
被問到「布袋經驗」,陳崇憲不假思索地說,一般開發投資都有時間壓力,沒有時間找到各方心中真正的顧慮。「坐下來把心中的疑慮講清楚,這樣才能找到解決的方式。」
背負著2025年20GW的太陽光電目標,能源局自然也承受壓力,但陳崇憲表示,還是要從示範專區做起,先試出比較好的機制,日後溝通才會更順利。
地球公民基金會:以更大的視角看開發 新的機制成為可能
「布袋鹽田濕地保育工作平台」成員之一、地球公民基金會主任蔡卉荀看到另一個面向。她認為,最特別的點是「不侷限場址」,把考量層面擴及周遭生態與居民。無論是民間認領的91公頃土地,還是光電業者天泰能源的生態調查範圍自願擴大到場址11倍大,某種程度帶入了「生態補償」的概念。
此外,她表示,布袋鹽田光電在選址、設計、營運的過程中,政府、民間跟廠商間都持續溝通,這是難得的案例。溝通過程中仍有不順暢,甚至偶爾要透過角力爭取,但從布袋經驗出發,如果能建立一套生態檢核與社會參與的機制,對長期的能源轉型將別有意義。
反對到理解 在妥協中找方向
2017年,102公頃的布袋鹽田光電由韋能能源與天泰能源得標,兩家業者都同意留下30%作為生態保留區,並持續20年的生態調查,要用數據讓大家了解光電對生態的影響。而原本的8區鹽田,韋能能源同意讓場址保有滯洪功能,淹水時節由居民優先排水,這一點更獲得居民肯定。
光電的長期影響至今仍難以斷定,但常常到布袋鹽田拍鳥的許震唐說,現在施工人員一看到他,馬上就跟他分享今天哪裡水位如何、鳥況如何,這已成為大家共同關心的事。
「布袋鹽田濕地保育工作平台」仍持續爭取其他未開發鹽田的認養工作。看到70多公頃鹽田變成光電場,邱彩綢仍感到不捨。她表明希望不再有其他鹽田濕地消失,但也看到這段日子以來,業者學習生態觀念、居民學習光電知識,大家從開始的抗拒、角力走向理解、學習的過程,這也是好事。
邱彩綢說,她近日打電話給業者,想知道商轉後生態保留區的情況,業者的態度很坦承,這樣的感覺很好。
[註1] 傳統的布袋鹽場依管理需要分為十個區。5區到10區位在南布袋,6區、7區已經被納入國家重要濕地。
[註2] 僱曬制度下的鹽田工作者,不屬台鹽編制內員工。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e-info.org.tw/node/222922
♡
「地球公民基金會打電話」的推薦目錄:
- 關於地球公民基金會打電話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地球公民基金會打電話 在 元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地球公民基金會打電話 在 粘拔的幸福碎碎念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地球公民基金會打電話 在 地球公民基金會- 【緊急!快打電話,救救廢清法 ...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地球公民基金會打電話 在 [新聞] 台灣#Metoo燒進NGO 地球公民基金會執꘠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地球公民基金會打電話 在 [新聞] 台灣#Metoo燒進NGO 地球公民基金會執꘠ - HatePolitics 的評價
- 關於地球公民基金會打電話 在 [新聞] 台灣#Metoo燒進NGO 地球公民基金會執꘠ 的評價
- 關於地球公民基金會打電話 在 [爆卦] 地球公民副執行長蔡中岳被爆料性騷擾 -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 關於地球公民基金會打電話 在 [爆卦] 地球公民副執行長蔡中岳被爆料性騷擾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地球公民基金會打電話 在 最正護理師罹肺腺癌!淚崩「我才30歲不菸不酒」 健檢多花8千 ... 的評價
地球公民基金會打電話 在 元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1. 當年政府公報或立法院記錄都明擺著蘭嶼就是要蓋核廢料儲存場,何來欺騙之有?
2. 長期監測下蘭嶼的環境背景輻射量比台灣本島許多地區還低,哪來侵害之有?那蔡英文政府即將「回朔補償25.5億新台幣」是在補償啥?
3. 那為何謠言可以反覆回收再利用?請看經濟分析怎麼說。
【環保團體大絕招-\-\「謠言回收再利用」的經濟分析】
地球公民基金會舉辦了一個「核廢料是你們台灣的責任:核廢遷出蘭嶼」活動。
該活動宣稱:
「1974年原子能委員會展開蘭嶼計畫,選址蘭嶼作為核能廢料場,在未經達悟族人的同意之下,國防部蘭嶼指揮部片面將土地撥付給原子能委員會使用,更以興建魚罐頭工廠的名義蒙蔽,自1982年開始將核能廢料運至蘭嶼,總共運送了10008桶核廢料,迄今"暫存"了35年。」
而偏偏這是一個被攻破多次的謠言,卻還能被地球公民基金會這種環保團體反覆地回收利用繼續欺騙大眾。
早在民國69年的立法院公報就明白指出:「為計畫處理與儲存此類放射性待處理物料...至民國63年經本會多次討論....建議以台東縣蘭嶼島龍門地區為陸儲場所,並於64會計年度起列有蘭嶼計畫專案預算...預計於今年九月可完成碼頭工程,其餘工程亦可於明年五月全部完成...」
哪有什麼「魚罐頭工廠」的欺瞞情形?更甭提現場施工豎立的大型看板(參見圖片)也明白標示「蘭嶼計畫碼頭及堤防工程,主辦單位為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
除非你中文爛到認為原子能委員會是在賣魚罐頭的。
同年的聯合報亦有報導:「放射性待處理物料將送蘭嶼貯存 -場地係岩石構造而且設備周全 對附近居民安全不致發生損害」
之所以選擇蘭嶼龍門是因為:「...因地形封閉(呈三面環山一面靠海的「凹」字地形)、5公里內無民眾居住、可利用土地面積達1平方公里以上...」
因為很重要,所以說三次:
5公里內無民眾居住
5公里內無民眾居住
5公里內無民眾居住
這麼明白的謠言,卻不斷地被環保團體一再拿出來宣傳使用,居心何在?甚至連最早的謠言出處都被找出來「呂建蒼, 台灣核廢料問題 ,環保聯盟台北分會季刊-\-\台北環境第15期」,呂姓作者只是道聽塗說地宣稱政府欺騙蘭嶼人民。
而蘭嶼居民因為核廢料受損了嗎?
從事實證據來看,根本沒有。
一者,輻射本來就可用掩體技術圍住,同時離輻射源越遠,輻射量越少(輻射劑量與距離平方成反比,一台運作中的X光機,距離超過3公尺就幾乎不受影響),這都是基礎物理學常識;二者5公里內根本無居民。
實證調查也發現不但蘭嶼地區的背景輻射是全台灣最低,甚至比台北市與台中市都低了約六成、比高雄市低了約五成、比阿里山低了約七成五。換言之,你住在阿里山受到的輻射量還是蘭嶼人的4倍!
環保團體不斷宣稱蘭嶼人受到輻射污染,可是台北人、台中人或阿里山人受到更多輻射影響,怎麼你們都不拿來說嘴了呢?
蘭嶼低階核廢料究竟有什麼損失可言未可知,但可以確認的有:
1. 台電給蘭嶼地區30億元台幣成回饋居民基金(蘭嶼居民僅5,068人,相當於一人60萬元)。
2. 蘭嶼居民依據《離島建設條例》享有免費電力,而依據經濟學的價格理論,果然發生「蘭嶼用電免費冷氣24小時開不停 台電虧損1億全民買單」
蘭嶼居民平均用電是本島的2倍以上,而且還是免費!等於是你我補貼其用電,而立法理由宣稱「蘭嶼地區用電費用免收的規定,係基於達悟族人特別犧牲而給予的合理補(賠)償」。
特別犧牲了什麼?事實證據上看不到。可享受真金白銀的利益倒是很明確。
這就回到主題:為什麼環保團體要/可以這樣一再重複使用同樣的謊言?
經濟分析如下:
1. 蘭嶼有個人工輻射源可指責並從中獲利;但是台中台北乃至於阿里山的背景輻射是上天安排,即便高過蘭嶼,也因跟上帝計較又沒錢又沒選票可拿,所以不會有政客或環保團體要跟天公伯拼命或罵其黑心。
2. 當一個故事(即便是謊言)可以帶來利益時,則可從中獲利者必然會重複使用。這點呂秀蓮2002年當副總統時就說得很明白了:「蘭嶼放射性廢棄物場沒有問題,是有些政客每年就要去挑它一下。」
就像「蜂蜜不純砍頭」招牌到處有,而販賣摻糖蜂蜜者多,販賣純蜂蜜者幾希。因為蜂蜜純正與否的檢驗非常困難,供應者算準一般消費者不會為了幾百、幾千塊的蜂蜜花大把銀子送實驗室跑質譜儀驗碳同位素。(是的,很多人教的目測或簡易辨別蜂蜜真偽方法,99%都是無效)
蘭嶼核廢料議題之所以能一再被提起,就是其蘊含的巨大政治、經濟利益妙不可言,才會有這麼多人前仆後繼。
3. 典型金融詐騙手法
你可能疑惑這謠言既然被攻破,怎麼環團還好意思再提?這就牽涉到一種典型金融詐騙手法。
假設有人介紹你買股,報明牌給你。第一天,準!第二天,準!第三天,準!....連準十天,到第11天,你心不心動?你大概開始猜疑這傢伙不是有內線就是天賦異秉...
而這只是常見的大數機率手法。
當你每天打電話給非常多人報明牌,總會有幾個人那麼「註死」真的天天給你猜中。電話那頭則會被你的「日日精準」給唬住,從此成為「感恩seafood、讚嘆seafood」的誠心信徒。這時候要套取經濟利益就相對容易,因為你已經大幅降低他心中的資訊成本,即便只是幻象。
那我們把這個手法「反過來」使用。
你每天找不同人講述同一個假故事,假設每天宣傳100人中,有那麼一個搞不清楚狀況的迷糊蛋相信了。10天后就有10個迷糊蛋相信,1年後就有365個迷糊蛋。而這過程又有「三人成虎」效應 -\-\ 開始越多人相信,就會讓原本不信的人也信心動搖甚至改變想法。
你的謊言,如此成就了一個有政治影響力的利益團體,團體成員還會自我催眠、自我加強與自我圓謊,讓你最初可能粗糙且漏洞百出的謊言被打磨得無堅不摧、煞有其事,進而影響更多人。
這就是為什麼即便蘭嶼龍門低階核廢料儲存場的「魚罐頭工廠」謊話會這樣不斷被回收再利用。
這過程其實也經過前述的「打磨」,早先版本宣稱是「鳳梨罐頭工廠」,但稍有商業經驗者就知道「鬼扯淡!」蘭嶼又不是鳳梨產區,神經病才把工廠設到蘭嶼,再徒增海運費用地把又重又高材積的鳳梨運到蘭嶼加工。沒見過水果加工廠遠離產區還能營運的。所以謊言就改成魚罐頭,聽起來稍微合理了一點。
過去我也曾戳破「反對化妝品動物實驗」的動保團體謊言,可作為延伸閱讀素材。
世上謀生方式千奇百怪,花點時間看懂環保團體使用的詐騙手法,一樂也。
https://wp.me/p9ffS3-up
地球公民基金會打電話 在 粘拔的幸福碎碎念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這問題其實我已經看到了,簡單來說,很多人沒看到人性必然的趨勢,就是一個和尚有水喝,兩個和尚挑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現在兩個和尚在挑水,問題是其中一個死禿驢,只會躺著宿醉等別人挑水來喝,於是搞得認真挑水那一個,總是被人抱怨挑的慢,水缸不怎麼沒滿?
台灣人若想要過得輕鬆一點,應該是集中火力把讓那個還會挑水的人繼續挑,把混吃等死的禿驢淘汰出去,換一個會正常輪值挑水的和尚就好,這樣政局才能穩定,國家也能繼續前行,而政局穩定下,經濟才能發展,這是不變的道理。
國家的穩定,禁得起全面騰籠換鳥,禁得起破罐子破摔嗎?
大家可以思考一下~
#傾聽
#妥協
#折衷
昨晚的直播講到中國現在在香港進行的,就是要分化香港社會。挑播香港民眾的分裂,用仇恨讓香港人無法團結。
反過來說,台灣現在最大的危機,也是出在我們還不需要中國的挑播就彼此裂解自己,互相區分敵我結仇。
昨晚有朋友問直播有沒有逐字稿?雖然沒有,不過我今日在關鍵評論網刊出的一篇文章,便是在談台灣內部裂解問題的嚴重性。大家如果想的話可以分享這篇,正文如下:
《各方堅持「做對的事」,正是撕裂台灣社會最強大的力量》
這幾天社運圈最熱門的爭議,便是地球公民基金會選在蔡英文競選總部造勢活動的當天,從自家辦公室的窗戶垂下了一幅抗議的旗幟。好巧不巧,地球公民基金會的辦公室就正好在蔡英文造勢大會舞台的上方。造勢會場上情緒高昂的蔡英文支持者,氣到打電話叫警察破門進入基金會收起抗議旗幟。
地球公民基金會抗議的,是民進黨不肯在這個會期通過礦業法。環保團體認為這個會期明明還有一個月的時間,足以趁大選前通過這些保護環境的重大法案,民進黨卻因為害怕激起保守陣營反彈的選舉考量而讓法案擱置。
民進黨的支持者則認為韓國瑜來勢洶洶,香港的情況也顯示中國威權統治的可怕。地球公民基金會的抗議行動,足以在這個關鍵時刻影響蔡英文的選情,危及民進黨支持者在意的國家安全。
在這件事情發生之後,雙方的支持者在網路上互相攻訐。社運圈的人士認為,地球公民基金會打從馬英九政府的時代就參與台灣的社會運動,在318學運中也有出力,這樣為台灣長期付出的社運團體有權利爭取自己重視的議題。民進黨支持者則認為地球公民基金會不識大體,大敵當前還製造會影響選情的爭議。
這場爭議突顯了台灣這一屆(2020)的大選中,除了蔡英文與韓國瑜的對決之外,另外還有一個無處不在的重大特徵,那就是台灣社會越來越嚴重的撕裂。
過去台灣社會因為國家認同上的差異,大致分成偏向「統一」跟偏向「獨立」的兩大陣營。但在今年的選舉中,兩大陣營彼此之間都出現了進一步的分裂。像是國民黨支持者中,就出現了「韓粉」跟「知識藍」的對立。
「進步勢力」的裂解
不過這篇文章想聚焦的,是所謂的「進步勢力」在這屆選舉中裂解成一個個或大或小的派系,彼此之間相互攻擊。這些相互攻擊激烈的程度,甚至更勝於他們對彼此間共通敵人的攻擊。隨著時序的推進,這些派系還在進一步裂解成更小的群體互轟。
這裡講的「進步勢力」如果以台灣這十年的脈絡來看,大概是從2012反媒體壟斷運動開始集結,到2014年的318學運趨於成熟,2016年的總統與國會大選算是進步勢力團結的高峰。
這股力量促使2014年柯文哲靠素人參政的身份選上首都市長,2016年民進黨第一次在國會過半,也促使了以時代力量為首的「第三勢力」成型。
但是隨著民進黨的全面執政,這股「進步勢力」也開始隨著各種政策上的衝突開始裂解。第一次比較大型的分裂是柯文哲提出「兩岸一家親」的中國政策,開始跟民進黨政府分道揚鑣。
隨著2018年台北市長選舉民進黨提名姚文智與柯文哲競爭,更讓兩邊的支持者出現嚴重對立。柯文哲也在這次大選中組建「台灣民眾黨」,直言在這次大選中的目標就是要促成「藍綠不過半」。
時代力量跟民進黨也從「一例一休」的爭議開始出現裂痕,這個裂痕到了今年(2019)年中,黃國昌爆料蔡英文總統專機上有國安人員夾帶私菸後檯面化,最後導致以林昶佐為首,主張親民進黨路線的時代力量黨員紛紛退黨。
除此之外,過去被歸類在「泛綠陣營」鐵票的「台派」(舊稱獨派)也出現裂解。隨著今年初民進黨初選賴清德的失利,一部分賴清德的支持者在選後開始緊咬所謂的「論文問題」不斷質疑蔡英文的學歷與道德操守,進一步組織了「喜樂島聯盟」嘗試推出呂秀蓮角逐總統,最後因為連署人數不足門檻提名失敗。
上面所舉的幾個例子是檯面上比較大的裂解,除此之外在過去進步力量的「同溫層」中,還發生更多小規模的裂解。像是針對「中國對台灣發動資訊戰是不是假議題?」在今年年中就有兩派立場上都擁護台灣主權的人馬在一陣廝殺後化友為敵。
特別有趣的是作者近日觀察到,針對近日香港「反送中」抗爭中出現的衝突,就連立場同為「右派自由主義者」的同溫層都出現分歧。一部分的自由主義者站在反對威權的立場譴責香港警方,但另一部分則基於右派反對社會動亂的保守性格譴責抗爭群眾。
同樣的裂解也在「左派」發生,支持台灣獨立的左獨派認為香港的抗爭是對中共極權政治的反撲,但支持兩岸統一的左統則認為香港抗爭是歐美帝國主義煽動的陰謀。近日甚至有過去長期耕耘性別議題的左統派大學教授,出言譏刺香港遭受警方強暴的年輕受害者,引發性別議題同溫層的一陣論戰。
雖然左統派在國家認同的立場上與大部分的「進步勢力」並不相同,但過去在大大小小的社會議題上雙方都會合作,甚至就連318學運的場子裡,都可以看到左統派主辦的街頭論壇。但左統派過去和其他進步勢力點滴累積的合作基礎,在今年也迅速地流失。
隨著各種分裂,「英粉」、「柯粉」、「昌粉」等等亂七八糟的分類名詞也應運而生,隨之而起的「英癡」、「柯屁」、「加蔥力量」種種五花八門的罵人名詞也紛紛出籠。從這些現象,都可以看到今年幾乎可以稱為進步勢力的「裂解年」。
這種神秘的現象如果我們從神秘主義的角度,或許可以用土星與冥王星合相帶來裂解的力量加以解釋。但如果我們站在世俗的角度,又要怎麼解釋過去站在同一陣線的戰友,今年卻紛紛反目成仇,互相撕破臉的奇妙現象呢?
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過去曾有一篇分析英國在脫歐之後政治陷入迷走狀態的文章。認為英國脫歐的困境主要是因為各個脫歐勢力對英國未來的發展方向,各有各的遠景規劃,各派之間只有在「脫歐」這件事情上有共識。
所以在脫歐公投過關後,各派互相牽制,導致英國無法凝聚出一個有共識的脫歐方案,讓英國政治空轉至今。
台灣進步勢力近年來面對的困境,其實也近似於英國的脫歐派。在2016年進步勢力之所以能夠上演大團結的高潮,原因是出在當時各派面對馬英九推動的政策都有所不滿。這也讓國民黨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下成為了進步勢力跨派系的共通敵人。
當時一句流行的「國民黨不倒,台灣不會好」正好可以作為那個時空背景的最佳註解。
但是在國民黨真的被打垮之後,進步勢力的每一個成員,都夢想可以在嶄新的政治環境中大施拳腳。這股對「新政治」的期望,便是後來造成進步勢力裂解的動力。
以支持喜樂島的台派為例,他們認為民進黨既然全面執政,理應透過行政跟立法對國民黨在威權時期的作為進行全面清算。同時還給在他們眼中是由於「司法迫害」而入獄的前總統陳水扁清白。甚至是更進一步推動正名制憲,直接把國號改為台灣,廢除現行的中華民國憲法,啟動建國程序。
因為蔡英文都沒有做到上述提到的任何一點,因此在這些台派的社群中,不乏認定蔡英文已經被中共收買的陰謀論在私下流傳。至於後面引爆的論文案,便是這股不滿在找尋一個借題發揮的突破口。
至於立場偏向左翼的進步勢力,則是不滿民進黨政府在社會議題上不夠「進步」
。像是勞權支持者抨擊蔡英文無法堅持「一例一休」保障勞工權益;環團認為政府在空汙等環境議題上做得不夠多;又或是黃國昌的支持者認為,蔡英文上台後沒有大刀闊斧的剷除國安單位裡的黨國官僚,所以概括承受私菸案帶來的政治損傷也只是剛好而已。
而偏向右翼自由主義的人則認為政府在掃除市場障礙、開放創新上做得不夠。不滿政府壓抑房市,管制共乘平台、外送平台。無論左翼還是右翼都認為政府在「改革」上做得不夠,所以都口徑一致地批評民進黨政府。
原本這在民主國家也不是什麼新鮮事,但妙就妙在政府也不是真的沒有在改革。年金改革、轉型正義、推動同婚還有功敗垂成的一例一修,都激起了不同的保守勢力相互團結。
保守勢力的團結跟進步勢力的裂解,在去年年底形成了所謂「反民進黨」成為全民最大黨,不只讓民進黨輸掉了縣市長大選,也讓進步勢力提出的公投全軍覆沒。
一朝權在手,就能令來行?
民進黨作為執政黨,被民意監督批評是正常的現象。有趣的是這些「批評」的基準,是各個派系將自己理想中的政策「願望」投射到現實的政策上,再去批評願望與現實之間的「差距」。
又由於每個派系的願望都不相同,甚至彼此矛盾,於是在罵完民進黨後,各派系間就開始互罵。隨著互罵逐步累積彼此間的仇恨值,最後開始刪臉友老死不相往來。
如果我們認真思考,其實這些爭吵背後都有一個共同的想法。那就是:
完全執政,就能「徹底執行」某個立場的政策。
但是我們仔細想想,就可以明白這樣的觀念太過於一廂情願。我們前面說過民進黨在2016年全面執政,是因為進步勢力的整合,但組成進步勢力各派眼中的「進步」完全不同。像是左翼跟右翼主張的「進步」政策,其實都是對方眼中的「反動」政策。
又像是關注性別議題的人,不忍心看到有同志等不到修法就過世;然而關注台灣獨立運動的人,同樣也不忍心看到台獨運動的前輩看不到台灣獨立就過世。就算我們不看改革訴求彼此矛盾的情況,在改革能量有限的狀況下,推動某個領域的改革,也一定會排擠到可以用在另一項改革的政治資源,影響另一項改革實行的速度。
有人或許會覺得,改革不就是一聲令下,其他人照做就完成了?既然蔡英文選上總統,民進黨也是國會多數黨,改革理應不會遭遇任何阻力,怎麼需要耗費政治資源?但真的是這樣嗎?
不要忘記,就算民進黨在2016年勝選,台灣還是有接近一半的民眾,是支持跟進步勢力相對立的主張。難道我們能夠直接無視這些人的政治立場?或是換個角度想,如果為了「做對的事情」忽視反對改革的聲音硬幹,改革就能成功嗎?
改革靠「做對的事」就能成功?
恐怕事情沒那麼簡單,我們來舉個唐朝改革的例子就能知道問題出在哪裡。
歷史課本都有教,唐朝在安史之亂後最大的問題在於「藩鎮割據」。所以對唐朝來說「對的事情」指的當然就是政府要想辦法從藩鎮手中收回權力。在安史之亂後,唯一達成過這個目標的改革只有唐憲宗時期的「元和中興」。
唐憲宗是依靠政府權力強行硬幹達成這個目標的嗎?恐怕沒有那麼簡單。
唐憲宗的爺爺唐德宗在繼位初期,也曾經想用強硬的政策要求藩鎮交出權力,最後激發了「涇原兵變」叛軍攻入長安,唐德宗險些被殺,從此之後對藩鎮只能採取消極姑息的態度。
唐憲宗的爸爸唐順宗也曾經重用王叔文,還有國文課本上常出現的柳宗元、劉禹錫等人以「揭弊」的方式推動「永貞革新」,但只推行了146天就在藩鎮跟宦官裡應外合的政變下被推翻。
唐憲宗一開始的改革也是採取強硬政策派軍隊硬幹,順利解決掉西川跟鎮海兩個比較弱的節度使。但硬幹政策用在真正有實力的「河朔三鎮」時就吃土了。西元809年成德節度使王承宗造反,唐憲宗動員全天下各地的兵馬剿了兩年,卻怎麼都剿不平。
這個謎團後來被白居易揭開,白居易在西元810年上呈唐憲宗的奏章裡,揭露其他藩鎮其實都不想看到造反的藩鎮被消滅,因為大家都是利害關係一致的既得利益者。所以最後效忠中央的藩鎮都叫自己派去的將軍只要打幾場勝戰意思意思應付就好。
而且大家發現戰爭拖長可以騙到中央分發的軍餉之後,更讓打假戰爭成了一門「生意」大家一起造假發大財。
這時唐憲宗也發現如果繼續硬幹,最後反而會把更多節度使都逼去王承宗的陣營,最後重演爺爺唐德宗被叛軍趕出長安的慘劇。於是唐憲宗決定暫時裝孫子,替王承宗「昭雪」冤屈,說是政府誤會他了。
但唐憲宗並非放棄改革,而是暗中累積資源,並且跟心腹智囊李絳研究藩鎮間的利害關係。終於在西元812年魏博節度使田季安死時,成功利用藩鎮內部權力結構的矛盾,策反魏博大將田弘正(田興)轉而效忠中央。
2015年的《刺客聶隱娘》,故事就是以唐憲宗時期魏博鎮田季安、田弘正等人的恩怨為背景。
這次策反破壞了河朔三鎮間的利益共生,魏博的位置正好位於當時野心最大的成德節度使「王承宗」、平盧節度使「李師道」還有淮西節度使「吳元濟」三者的中間。
田弘正在日後的戰爭中,派軍支援中央政府力攻這三個節度使。最後吳元濟被捕後送長安斬首,李師道戰敗後被叛變的部下殺死,王承宗嚇得自動跟中央請降。
唐憲宗終於真正平定各地節度使,成就唐朝最後一次大一統。但這次改革前後花了超過10年的時間,還經歷數次向既得利益者屈辱性的退讓(皇帝承認討伐造反的叛軍是「冤枉」他們)。
其中最重要的策反田弘正這步棋,源自於唐憲宗的智囊李絳發現每個節度使死後,麾下部將都會為了「權力」跟「保命」這兩個核心價值而互相爭奪節度使的寶座。而中央改革的核心價值則是希望節度使能夠擁護中央的「權威」。李絳認為只要能用中央的權威,保障某個部將既得到權力又能保命,他就會轉而擁護中央。
李絳的謀略便是用計調和雙方的核心價值,促使田弘正擁護中央,讓改革成功。
可能有人會說:
唐朝的節度使有軍權啊,現在台灣反對改革的人又不會舉兵造反,改革硬幹就硬幹有什麼好怕的?
但我必須說,以現在台灣面對的內外形勢,政府如果為了改革硬幹,情勢將會比當年的唐朝更加危險。首先,我們是民主社會,不可能像過去威權時代白色恐怖那樣,把抗拒改革的人通通綁去淡水河槍斃;也無法像唐朝那樣派軍鎮壓後,把帶頭的人拖到長安的獨柳斬首示眾。
再來,唐憲宗當時只要面對反改革人士的互利共生,台灣不只要面對同樣的情況,還要面對強大的外敵「中共」的見縫插針。
藉機見縫插針的「統戰」
這裡就要再稍微講解一下,什麼叫做「統戰」。
大家雖然很常聽到統戰這個詞,但不一定真的了解他的意思。如果望文生義亂解,「統戰」很容易被理解成「中國為了統一台灣所進行的作戰」。但這樣的解釋是錯的,統戰是源自蘇聯的一種革命策略,意思是:
把一切政府的敵人「統一」起來推翻政府。
這也是毛澤東常說的「聯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
現在中國「政協」的前身「政治協商會議」就是在國共戰爭時期中共的統戰組織。中共利用這個組織拉攏所有反對南京政府的人士,包括被國民黨打垮的前軍閥、國民黨內鬥落敗的失意政客、甚至是追求民主的自由派人士。中共先利用他們一起打垮南京政府,之後再藉著「鎮壓反革命」、「反對右派」、「文化大革命」種種名目分批處理掉這些利用完的人士。
這一套具體應用在現在的台灣,就是中共會試圖拉攏所有對政府不滿的勢力。用虛幻的承諾跟一些資源,結合他們一起擊潰中央政府,讓台灣政局陷入混亂。這時在政府改革中吃虧的人,很自然會變成中共攏絡的對象。
像是因為親共而備受爭議的國民黨不分區立委被提名人吳斯懷,就是反對年金改革組織「八百壯士」的副指揮官,代表的就是不滿年金改革的勢力。其他像農會跟漁會這些政府改革的重點目標,同樣也成為中國統戰的重要對象。
2018年有週刊揭露,統促黨積極佈局宮廟作為統戰據點,在這件事被揭發的一年前,民進黨在2017年為了改善空污問題推動的「減香運動」幾乎得罪了全台灣所有宮廟。
雖然我們還無法證實某些宮廟接受中國統戰,是因為減香運動帶來的不滿。但從共產黨一貫的統戰戰略,卻完全可以解釋統促黨為何會選擇以宮廟作為統戰目標。
但你要把中共滲透的問題,完全怪到那些因為改革而利益受損的人身上嗎?這個想法恐怕也有問題。如果我們今天期望台灣是一個民主的「國家」,難道不應該讓每個「國民」都覺得自己的願望跟理想有被實現的機會嗎?
如果一個國家內的某個族群,他認同的所有理想跟價值觀都被其他人否定。這時境外的敵國對他伸出援手,承諾會協助他實現他的價值跟理想,這時能不動搖的人又有多少?
不能硬幹要怎麼改革?
談到這邊,有人可能會覺得難道因為這樣,我們未來就都不推動改革了?
當然不是這樣。而是在推動改革前,我們要真正面對台灣社會「價值多元」的事實。所謂的價值多元,就是承認這個社會就是同時有進步跟保守、左翼跟右翼、甚至是不同的國家認同。
如果所有的改革都是往單一的價值方向硬幹,不留任何餘地給不同價值的人,不只是撕裂這個社會,也是在幫中共之類的境外勢力製造潛在的合作對象。
社會每個群裡都有不可替代的核心價值與次要價值,雖核心價值無法放棄,但我們應該認清在核心價值之外,我們可以放棄次要的價值,讓社會不同群體彼此間有可以合作、交換的空間。
以之前為了空汙問題推動的「減香運動」為例,環保團體的核心價值是「降低空汙」,宮廟的核心價值是「維護信仰」。
更好的改革方式不是用行政命令硬要宮廟放棄拿香拜拜,而是尊重各宮廟的信仰,以傳統儀式請示神明。如果神明指示願意配合政策改採其他方式接受信徒膜拜自然很好,如果神明不允,那可以再研議用補助增設空污設備等其他方式處理。
上述的方式,可能會引發某些人的不滿。這些人會想「宗教」只是一種人文活動,空汙卻是有科學證明的全球問題,為什麼推動空汙政策要遷就「神明指示」。
問題在於,會這樣想的人本身就不相信傳統信仰,而這樣的想法等於是把不信傳統信仰者的價值觀,強硬要求相信傳統信仰的人全盤接受。
如果「改革」是像上面這麼一個改法,也難怪改革會遍地荊棘,人民會撕裂崩解。就連唐朝有無上權力的專制君主,都要想辦法摸透他想改革的對象,爭取他們的「擁護」才能讓改革成功。
就算你的價值觀是萬世不移的真理,你要怎麼寄望沒有無上權力的政府可以靠硬幹,強力的要不同的群體全面地接受你的價值觀。
不只是空汙跟信仰的衝突,包括左派右派、獨立統一、進步保守等各種衝突也都是如此。擺出「漢賊不兩立」、「除惡務盡」的強硬態度彼此攻擊無助於推動改革,只會讓不同價值觀的人因為仇恨而彼此牽制。更會削弱台灣社會面對外來勢力挑戰的抵抗能力。
以星座神秘學來說,今年的撕裂只是因為土星跟冥王星合相,到了明年就會過去。但真正要重新凝聚台灣社會不能寄託星座,必須要靠我們彼此願意放下「勝者全拿」的觀念,真正給不同價值觀的人合作的空間。
地球公民基金會打電話 在 [新聞] 台灣#Metoo燒進NGO 地球公民基金會執꘠ - PTT網頁版 的推薦與評價
完整新聞標題台灣#Metoo燒進NGO 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蔡中岳遭控性騷※ 內文 ... 一開始他是我們眼中的明星學長,深夜有煩心事也會打電話商量,曾經很 ... ... <看更多>
地球公民基金會打電話 在 [新聞] 台灣#Metoo燒進NGO 地球公民基金會執꘠ - HatePolitics 的推薦與評價
臉書帳號Tseng YU Han今日早上發文指控,地球公民基金會現任執行長蔡中岳於 ... 一開始他是我們眼中的明星學長, 深夜有煩心事也會打電話商量,曾經很 ... ... <看更多>
地球公民基金會打電話 在 地球公民基金會- 【緊急!快打電話,救救廢清法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請大家打電話給國民黨團及廖國棟總召,要求「無條件簽署協商決議,讓廢清法修正案在本會期三讀通過」! 》廖國棟辦公室電話:02-2358-8176 ----------- ... <看更多>